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怎么查

发布时间: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怎么查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王天外国语。 1929年至1934年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47年与蒋英结婚。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6年10月获“中国航天事业50最高荣誉奖 两星一弹” 。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编辑本段]【生平】 1。早年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交通大学读书。1934年暑假,他从交大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 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力。” 钱学森到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工程要到工厂去实践,可当时美国航空工厂歧视中国人,所以一年后他开始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的学习。1936年10月他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 钱学森是慕名而来的。因为,坐落在洛杉矶市郊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是匈牙利人,西奥多·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博士是他的学生,并尊称冯·卡门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冯·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例如超声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卫星…… 冯·卡门抬头仔细打量着这位仪表庄重、个子不高的年轻人,他提出几个问题让钱学森回答,钱学森稍加思索便异常准确地回答了他的所有提问。冯·卡门暗自赞许:这个中国人的思维敏捷而又富于智慧。他高兴地收下了这位学生。1945年初,钱学森成为以冯·卡门为团长的空军科学咨询团的成员。德国投降后,他随该团的考察小组到欧洲考察航空和火箭技术。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在受监控期间,除教学外他仍未放弃学术研究,1953年发表了《从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为低推力飞行力学奠定了基础,并于1954年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一书。1955年回国前他向冯·卡门告别时,冯·卡门激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超过了我!” 钱学森成为卡门领导的古根罕姆航空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里进行火箭技术研究最早的三名成员之一。 学习和研究工作是非常紧张的,钱学森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半天时间看书,半天时间讨论,晚上继续苦战。3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成为冯·卡门的得力助手。这期间,他不仅掌握了空气动力学的根本知识,而且已经站到了这门科学的最前沿。1939年,他研究航空结构,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到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二年,钱学森认识了研究火箭技术的同学F·J·马林纳。经马林纳介绍,钱学森参加了当时加州理工学院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得识该小组的书记、化学物理助理研究员威因鲍姆。在小组里,钱学森同大家一起学习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每星期例会经常讨论时事。1938年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个小组解散。 鉴于钱学森研究工作的出色成绩和美国战时军事科学研究的需要,他得以参加机密性工作。1944年,美国军方委托冯·卡门教授为首,马林纳为副,大力研究远程火箭。钱学森负责理论组,把林家翘、钱伟长也请了来,进行弹道分析、燃烧室热传导、燃烧理论研究等工作。与此同时,钱学森还担任了航空喷气公司的技术顾问。1945年初,他还被美国空军聘为科学咨询团团员。这一时期,他取得了在近代力学和喷气推进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宝贵经验,成为当时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认为,钱学森已是“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1946年暑期,钱学森离开加州理工学院,再到麻省理工学院任副教授,专教空气动力学专业的研究生。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同年夏季,钱学森请假回国探亲,9月中和蒋英(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结婚。蒋英是中国早期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三女儿,是在维也纳和柏林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女高音声乐家。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居住了20年。这期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工作上拥有便利的条件。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 2。回国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和火箭专家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踏上回国航程,于1955年10月1日到达香港,1955年10月8日到达广州时,对接待他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朱兆祥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他的夫人和两位幼儿。 钱学森于1935年8月,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回国前,曾担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编辑本段]【科学成就】 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③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④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现在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⑤系统工程 钱学森不仅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有三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钱学森从而提出把社会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相应于三种社会形态应有三种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形态)、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是这三种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从实践角度来看,保证这三种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就是社会系统工程。从改革和开放的现实来看,不仅需要经济系统工程,更需要社会系统工程。 ⑥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⑦思维科学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热门,但学术思想却处于混乱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提出创建思维科学(noetic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把3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议论过,有所争论,但在当时条件下没法讲清楚的主张,科学地概括成为思维科学。比较突出的贡献为: (1)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推动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2)钱学森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他以自己亲身参予应用力学发展的深刻体会,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应以应用力学为借鉴,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要理论指导的道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就是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研究思维学的途径是从哲学的成果中去寻找,思维学实际上是从哲学中演化出来的。他还认为形象思维学的建立是当前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核心问题。 (3)钱学森把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即首先以逻辑单元思维过程为微观基础,逐步构筑单一思维类型的一阶思维系统,也就是构筑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社会思维以及特异思维(灵感思维)等;其次是解决二阶思维开放大系统的课题;最后是决策咨询高阶思维开放巨系统。 ⑧人体科学 钱学森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 钱学森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他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这样就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钱学森指导下,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84年开始对人体功能态进行研究,他们利用多维数据分析的方法,把对人体所测得的多项生理指标变量,综合成可以代表人体整个系统的变化点,以及它在各变量组成的多维相空间中的位置,运动到相对稳定,即目标点、目标环的位置。他们发现了人体的醒觉、睡眠、警觉和气功等功能态的各自的目标点和目标环。这样,就把系统科学的理论在人体系统上体现出来了,开始使人体科学研究有了客观指标和科学理论。 ⑨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学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本词条对我有帮助4155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王天外国语。 1929年至1934年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6年10月获“中国航天事业50最高荣誉奖” 。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编辑本段]【生平】 1。早年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交通大学读书。1934年暑假,他从交大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 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力。” 钱学森到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工程要到工厂去实践,可当时美国航空工厂歧视中国人,所以一年后他开始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的学习。1936年10月他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 钱学森是慕名而来的。因为,坐落在洛杉矶市郊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是匈牙利人,西奥多·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博士是他的学生,并尊称冯·卡门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冯·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例如超声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卫星…… 冯·卡门抬头仔细打量着这位仪表庄重、个子不高的年轻人,他提出几个问题让钱学森回答,钱学森稍加思索便异常准确地回答了他的所有提问。冯·卡门暗自赞许:这个中国人的思维敏捷而又富于智慧。他高兴地收下了这位学生。1945年初,钱学森成为以冯·卡门为团长的空军科学咨询团的成员。德国投降后,他随该团的考察小组到欧洲考察航空和火箭技术。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在受监控期间,除教学外他仍未放弃学术研究,1953年发表了《从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为低推力飞行力学奠定了基础,并于1954年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一书。1955年回国前他向冯·卡门告别时,冯·卡门激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超过了我!” 钱学森成为卡门领导的古根罕姆航空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里进行火箭技术研究最早的三名成员之一。 学习和研究工作是非常紧张的,钱学森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半天时间看书,半天时间讨论,晚上继续苦战。3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成为冯·卡门的得力助手。这期间,他不仅掌握了空气动力学的根本知识,而且已经站到了这门科学的最前沿。1939年,他研究航空结构,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到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二年,钱学森认识了研究火箭技术的同学F·J·马林纳。经马林纳介绍,钱学森参加了当时加州理工学院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得识该小组的书记、化学物理助理研究员威因鲍姆。在小组里,钱学森同大家一起学习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每星期例会经常讨论时事。1938年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个小组解散。 鉴于钱学森研究工作的出色成绩和美国战时军事科学研究的需要,他得以参加机密性工作。1944年,美国军方委托冯·卡门教授为首,马林纳为副,大力研究远程火箭。钱学森负责理论组,把林家翘、钱伟长也请了来,进行弹道分析、燃烧室热传导、燃烧理论研究等工作。与此同时,钱学森还担任了航空喷气公司的技术顾问。1945年初,他还被美国空军聘为科学咨询团团员。这一时期,他取得了在近代力学和喷气推进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宝贵经验,成为当时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认为,钱学森已是“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1946年暑期,钱学森离开加州理工学院,再到麻省理工学院任副教授,专教空气动力学专业的研究生。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同年夏季,钱学森请假回国探亲,9月中和蒋英(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结婚。蒋英是中国早期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三女儿,是在维也纳和柏林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女高音声乐家。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居住了20年。这期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工作上拥有便利的条件。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 2。回国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和火箭专家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踏上回国航程,于1955年10月1日到达香港,1955年10月8日到达广州时,对接待他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朱兆祥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他的夫人和两位幼儿。 钱学森于1935年8月,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回国前,曾担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编辑本段]【科学成就】 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③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④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现在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⑤系统工程 钱学森不仅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有三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钱学森从而提出把社会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相应于三种社会形态应有三种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形态)、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是这三种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从实践角度来看,保证这三种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就是社会系统工程。从改革和开放的现实来看,不仅需要经济系统工程,更需要社会系统工程。 ⑥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⑦思维科学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热门,但学术思想却处于混乱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提出创建思维科学(noetic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把3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议论过,有所争论,但在当时条件下没法讲清楚的主张,科学地概括成为思维科学。比较突出的贡献为: (1)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推动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2)钱学森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他以自己亲身参予应用力学发展的深刻体会,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应以应用力学为借鉴,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要理论指导的道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就是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研究思维学的途径是从哲学的成果中去寻找,思维学实际上是从哲学中演化出来的。他还认为形象思维学的建立是当前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核心问题。 (3)钱学森把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即首先以逻辑单元思维过程为微观基础,逐步构筑单一思维类型的一阶思维系统,也就是构筑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社会思维以及特异思维(灵感思维)等;其次是解决二阶思维开放大系统的课题;最后是决策咨询高阶思维开放巨系统。 ⑧人体科学 钱学森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 钱学森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他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这样就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钱学森指导下,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84年开始对人体功能态进行研究,他们利用多维数据分析的方法,把对人体所测得的多项生理指标变量,综合成可以代表人体整个系统的变化点,以及它在各变量组成的多维相空间中的位置,运动到相对稳定,即目标点、目标环的位置。他们发现了人体的醒觉、睡眠、警觉和气功等功能态的各自的目标点和目标环。这样,就把系统科学的理论在人体系统上体现出来了,开始使人体科学研究有了客观指标和科学理论。 ⑨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学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

1楼确实有点略显犀利啊,就是说的西安邮电学院。至于楼主的这个问题,虽然我是刚刚从这里毕业的,但确实对这个不是很明白,唯一知道的就是物理院的院长是谁。不过如果是本人去的话,抱着一心学习的目的不久好了么。真的要知道这么详细的外在么。

首先:更正下,不是邮电大学,是西安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学院创建于1950年,毕业生大多在通信运营企业、制造企业及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并很好地发挥专业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陈传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8月19日出生。主要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现任软件学院院长,兼任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ACM会员,“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特邀编委,“中国进出口软件”杂志理事,国家高性能计算(武汉)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宇航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武汉赛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普通高校中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国家及地方多级专家库专家。指导博士后和博士生19人、硕士生100多名。完成基金项目、863项目、航天部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基金项目、军口预研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大型横向项目等纵横向项目4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出版编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98篇。三大索引收录共90多篇。 覃中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博士研究生指导领域在华中科技大学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代码0810)中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代码081001),在武汉大学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12)中的信息安全(代码081220)。硕士研究生指导领域为软件工程(学科代码081280)中的网络软件开发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现研究项目有1)可信计算平台,密码分析,安全密码部件设计;2)网络安全分析,SSL分析;现开发项目有1)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支付系统;2)中小型企业信息系统。 肖来元,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1月出生。主要从事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IT项 目管理、软件服务与应用等相关方向的研究。现任软件学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教育部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研究课 题组成员,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工作领域主要涉及软件工程、机械 工程和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过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信息获取与沟通、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基础、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方法等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并长期从事结构与传动装置的弹性动力学和计算机仿真以及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的跨学科研究,指导研究生80余人。出版专著2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本、网络版电子教材1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负责1项国家科技攻关子项目,参与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3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成果奖2项。 沈刚,男,博士,教授。1990年及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和系统工程专业,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参与多项CIMS课题研究。1995年至1999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Electrical and Compter Engineering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12月,在多伦多大学Electrical Engineering系作访问研究。1999年起,在加拿大Kerr Vayne Systems及美国Motorola公司工作,从事自动化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的研究及开发。2003年起,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开设《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双语课程。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期刊和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等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现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实时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数字通信网络和软件工程等方向。 刘云生,教授,博导。ACM(美国计算机协会)、IEEE(国际电器电子工程师协会)高 级成员,中国安防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学位评审专家,国家、湖北省、浙江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特区科技顾问专家,湖北省科技 进步奖评审专家,湖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武汉市政府经济技术顾问专家,湖北省暨武汉计算机学会软件专委主任,华中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兼职教授。曾 多次当选为IEEE ICDE (国际数据工程会议,世界三大顶级IT会议之一)、ISFST等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分组主席,大会主席。作为我国最早的软件工作者之一,从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1982-85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和 SST公司、ISSI公司进修,后正式聘为研究职员,从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程工作。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开始现代(非传统)数据库的研究开发,为其奠定了基础。1993-94年再次去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MIT作高访学者,进行主动、实时、内存数据库及其集成技术的研究,被我驻美使馆评价为“取得突出成果”。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非传统)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及其系统实现;嵌入式、移动、实时计算;实时数据集成管理与开发环境;软件方法学与工程技术;现代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30余人,硕士200余名。主持省部级以上各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被SCI、EI索引等收录80多篇,被他人直接正式引用100多次;出版《现代数据库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特种数据库技术》(合著,科学出版社)等专著与教材6部。获国家(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二等奖、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8项;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次;梁亮胜科技贡献二等奖,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优秀教材一、二等奖等10多项;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三育人”奖等各种奖20余次。 文远保,男 ,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1970年开始在本校计算机系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1978年晋升为讲师,1983年去美国进修学习、1989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计算机及应用教研室副主任,校计算中心副主任,ASIC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仿真机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系统结构、VLSI/ASIC设计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软件开发、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等。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ASIC设计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应用及实现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的纵、横向项目包括863 CIMS 工程以及大型横向等科研项目20多项,多数为软件研究开发项目。在国内外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50多人。 吴涛,男,博士,副教授,1972年出生,软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与质量保证、软件复用与产品化、软件病毒、三维造型技术等,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2005年赴新加坡主持软件外包项目开发;2006年参与863项目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车间动态调度理论与方法研究;2007年赴爱尔兰参加面向工业化的教育进修;2008年主持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03-2008年主持开发微软亚洲研究院资助项目2项,国防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率队获首届“花旗杯” 科技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首届微软“创新杯” 大赛全国三等奖,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高建生,男,副教授,工学硕士,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几十年来一直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一 直从事对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从而积累了计算机设计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合成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出了简易计算机系统,该系统有自己设计 的指令集,系统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功能。教学环节中获得教书育人先进教师奖,也曾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研究中先后参编《计算机组成原理》教 材,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材,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科研中获得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的研究。 陈长清,男,工学博士,副教授,1969年7月出生。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7—1999/8在湖北省农业银行科技处工作,从事金融软件开发与维护,通讯系统的设计与维护。从2003年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在英国Reading大学进修,2009年在IBM美国硅谷实验室进修。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内的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数篇分别被SCI、EI和ISTP索引。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以及企业应用多项。获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各一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一项。现主要致力于数据库及软件工程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 任宏萍,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86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软件助教进修班。2006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MS i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 Networks。1980年毕业后留校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被聘为副教授。1997年去新加坡学习、工作。2007年返校。多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对象技术和基于网络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完成和主持完成多个纵、横向科研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其中包括863项目。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若干篇,合编著并出版教材3部。主讲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UML及建模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并指导研究生若干名。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在新加坡工作期间,多次获的Singapore Public Sector WITs Conventions和TEMASEK理工学院授予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创新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对象技术, 基于WEB技术的软件研究与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网络信息安全。 陆永忠,男,博士,副教授。200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作博士后研究。2009年至201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合作课题研究。曾经参与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软件工程、软计算及网络式软件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70多 篇学术论文。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网络式软件开发及软件工程等课程,并在本课题组研究生范围内设置了专业特色培养计划,增设了人工神经网络与微粒群优 化、软计算及软件工程前沿新技术发展等新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黄立群,男,博士,副教授,1969年10月出生。9至7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电磁测量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9至5华中理工大学自控系系统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9至12,华中理工大学电信息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4年在武汉市东胡开发区管委会工作,2002年作为武汉市政府驻美国友好城市匹兹堡市代表,赴美国工作。2004年2月至今华中科技大学任教。1996获得ORACLE联合大学国际认证证书;5至6由国家外国专家局选派赴以色列参加国际企业管理交流,获国际认证证书。主持研究项目5项,参加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和九五攻关项目各一项,参加其他科研项目12项。在《通信学报》、《电子学报》、《电子科学学刊》、《华中理工大学学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十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移动计算、决策支持系统、嵌入式系统的研究。 卢力,男,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1964年5月出生。1982年9月~1986年6月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1997年6月就读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9月~2006年12月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图像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现职。主持和参加过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包括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防预研基金项目“超分辨率卫星图像处理技术研究”(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性能计算中的快速算法及其应用研究”(1-12)等,目前在研项目是 “星上遥感图像智能信息处理与实时实现技术方案”(2006年国防科工委民用航天计划资助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编写网络视频教材一部。曾两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性能数值计算、图像信号处理、网络信息安全等。 邱德红,男,博士,副教授,1971年生。1993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获博士学位;2001年在香港理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2003-2004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做研究。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图像处理、软件工程等研究,主持和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863项目和香港RGC基金项目和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共30余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10篇被EI收录,1篇被ISTP收录,多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 方少红,女,博士,副教授,1968年8月出生。1989年武汉大学科技情报专业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97年原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职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2000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2005年被评为副教授。持有DIALOG信息检索咨询员、IBM AIX系统管理员以及IBM DB2系统管理员等资格认证。2005至2007年主持并完成2项国家863计划子项目,现负责在研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1项国家709计划子项目、参加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篇,参编出版教材3本。200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2007年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图形图像处理、媒体信息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 薛志东,男,博士,副教授,1973年4月生。1997年7月于原华中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工作。在图像处理及生物信息学领域发表论文10余篇,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博士后基金等的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发兴趣包括游戏及动画制作技术、图像及模式识别、生物信息学、Java软件开发等。 武剑洁,女,博士,副教授。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4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中心,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同期在武汉天喻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从事三维产品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2004年至今,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任教。现为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出版教材《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在ICESS2008、CISP2008、PA200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EI和ISTP收录。主持和参与横纵向科研与教学项目多项。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产品设计CAD软件”、香港工业技术发展署资助项目“计算机辅助三维服装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移动传感器的主动式闭环测量规划理论与方法”等。参与湖北省精品课程、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教育部特色专业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等。 李自力,男,博士,副教授,1965年5月生。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200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博士毕业,方向为多媒体信息处理,博士学位论文《虚拟现实中基于图形与图象的建模与绘制(G&IBMR)的研究》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中船重工集团第709所分站作博士后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虚拟海战场环境的建模与绘制及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的研究》。1995年1月——200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任教,同时在电信系所办的东湖高新企业武汉鸿象信息技术公司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及研究,武汉鸿象信息技术公司创于1991年,是湖北省最早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及三维图形研究的公司。2009年9月 调入软件学院数字艺术系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点科技发展项目及横向协作项目多项,内容涉及图像理与识别、虚拟现实与视景仿真。这些 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子的超导理论及验证”、“海底地形探测成像新技术研究”、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建筑设计方案计算机三维动画辅助评 审系统”(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主持了横向协作项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三峡工程多媒体演示系统”、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三峡工程截流视景仿真”、中船重工709所“HZC对抗视景仿真软件模块研制”。已在“Chi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通信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系统仿真学报”、“华中理工大学学报”、SPIE等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被EI、SCI、STP收录十几篇。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与虚拟现实、多媒体信息处理、动漫与3D游戏技术、影视动画艺术。联系方式E-mail:lizili_。 刘小峰,男,博士,副教授,1974年8月出生。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防预研纵向课题研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在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收录6篇,SCI收录2篇。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Web信息抽取、分布式系统、图像检索等。 万琳,女,博士,副教授,1975年1月出生。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之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应用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在任教期间曾讲授计算机图形学、C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2000年“计算机图形学CAI”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2002学年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2-2003学年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4年“基于网络的自主型硬件虚拟实验环境构建”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教改项目“互动性数字逻辑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校工作期间,主持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863和国防预研纵向课题研究项目10余项。主持的项目包括Mobile SVG在嵌入式设备上的浏览软件、计算机网络系统诊断软件等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项目“清江流域水电综合信息集成系统”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SVG图形编辑软件、NAM(非对称逆布局)图像表示和处理软件、计算机故障诊断软件等3项软件著作权。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在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胡雯蔷,女,博士,副教授。1993年至2000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信息所,获博士学位。博士其间曾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等多项横纵向项目。目前主持863康复机器人虚拟仿真课题及虚拟现实方向横向项目。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中国机械工程》、P ICMA等国内外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SCI、EI收录近1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机器人虚拟仿真、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 裴小兵,男,博士,副教授。1997年至2000年在深圳市邮电局工作,主要从事软件的研发与管理工作,负责开发了多个软件系统。2000年至2003年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从事光网络系列产品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工作,期间分别参与了TMN的研究与开发、MSTP系列产品的相关规划以及起草MSTP内嵌RPR技术规范等国标工作。2003年至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期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等期刊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Data Engineering and Automated Learning等会议上发表十多篇论文。现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数据挖掘,软件工程,信息网络及网络安全。 区士颀,男,博士。1990年至1994年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4至1997年在武汉煤炭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1997至2000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获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装备与自动化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在煤炭设计院工作期间完成了多项规划和设计任务。攻读硕士期间在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内容为MIS系统中的车间派工调度软件模块。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为目前计算机图形学的前沿技术——任意拓扑曲面的多分辨率建模技术。在《The Visual Computer》、《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虚拟现实、动画技术、智能CAD、软件工程等。 苏曙光,男,博士,湖南临湘人,1975年7月出生,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航天科工集团目标与环境光电特性国防重点实验室技术顾问。9~7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系获工学学士学位;7~6工作于长虹电子集团;9~5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硕博连读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2篇,且多数被EI或ISTP全文收录。参与国家863科研两项,国防重点预研项目一项,主持和重要参与的横向项目主要有遥感高光谱图像处理系统、战场红外视景仿真系统、基于网络协作的战场动态场景模拟与虚拟测试平台、星上图像无损压缩系统等。目前研究方向和兴趣:(1)多媒体通信和视频编码(2)操作系统和中间件(3)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系统。 曹华,男,博士。199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自控系,获学士学位;先后供职于深圳先科激光、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从事自动化设备设计、可编程控制器软件开发、光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2001年~2006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主持参与的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师职称申报管理系统、湖北应城盐业集团财务软件、GIS水务管理系统、远程IP Camera系统、硬盘视频监控系统、PCI视频切换矩阵卡、PCI报警卡,某国防视频网络加密系统预研课题等大中型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会议)发表论文10篇,其中 3篇被EI检索。现在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图像视频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多媒体信息安全,计算机视觉。 吕泽华,男,博士,1976年12月出生。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7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自控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国内权威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国家973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模糊计算、近似推理、数据挖掘等。

09~10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09~06 湘潭大学流变力学研究所,流变学专业,硕士学位09~06 湘潭大学机械/机电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士学位08~ 教授08~08 副教授08~08 讲师01~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06~ 湘潭大学流变力学研究所(10~01更名为基础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11~11 日本神户大学, JSPS特别研究员04~04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访问教授03~02 湘潭大学化学学院, 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 本科生课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基础研究生课程: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聚合物力学性能国家精品课程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主讲教师(4th), 2005~校级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主讲教师(3rd), 2004~2005 固体流变学黏弹性理论与应用软材料力学行为与模拟高聚物本构关系及跨尺度模拟黏弹性材料服役行为加速评价新技术 01~12 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 “高分子固体流变学”(NCET-08-0685)01~12 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 “橡胶有限变形流变模型及疲劳寿命的加速测试与预报”(209085)01~12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橡胶有限变形流变模型及疲劳寿命的加速测试与预报”(08A069)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流变材料长期力学性能加速表征的若干基础研究”(10772156)10~0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高分子材料长期力学性能的加速测评”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承载聚合材料非线性流变行为的加速表征及其细观机理”(10572123)01~1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高聚物变形-损伤-断裂行为及其细微观机理研究”(05JJ30014)01~12 先进材料及其流变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固体材料的非线性流变特性及其应用”11~12 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励项目(04XZX11)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聚物应力银纹化的研究”(20204012)01~12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 “高聚物银纹损伤与流变断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02B005)01~12 湘潭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工程力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01~12 湖南省教委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高聚物基复合材料颗粒增韧机制的宏细观研究”(99C122)07~12 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金属塑性成形的热力耦合分析”(98-6) 11~11 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特别研究员奖励费(Grant-in-Aid for JSPS Fellows) “Enhancement of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 blended amorphous polymers”(05F05337)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基金 “黏弹性理论与应用”(10224002)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承载高聚物蠕变损伤-破坏的力学行为与细观机理”(10172037)(III)创新基金项目(指导老师)07~06 教育部第三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高分子固体材料流变性能的测试与数据分析软件” (101053032)【学生:周桂花,谌月姣,刘金龙,谭鹏,资爱文】07~06 湘潭大学第二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小型多头恒温蠕变仪的研制” 【学生:杨勇,伍科,王绪湘,王腾】07~06 湘潭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物理老化对高聚物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学生: 李其抚】07~06 湖南省第一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材料力学交互式学习与实验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湘教通[2008]269号)【学生:蒋亮亮,徐鹏,陈高奎】 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0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0年 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2009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2009年  湘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9年 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湘潭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8年 湘潭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湘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 JSPS Fellowship,2005年湘潭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湖南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0年 第一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1999年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公示

09~10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09~06 湘潭大学流变力学研究所,流变学专业,硕士学位09~06 湘潭大学机械/机电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士学位08~ 教授08~08 副教授08~08 讲师01~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06~ 湘潭大学流变力学研究所(10~01更名为基础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11~11 日本神户大学, JSPS特别研究员04~04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访问教授03~02 湘潭大学化学学院, 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 本科生课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基础研究生课程: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聚合物力学性能国家精品课程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主讲教师(4th), 2005~校级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主讲教师(3rd), 2004~2005 固体流变学黏弹性理论与应用软材料力学行为与模拟高聚物本构关系及跨尺度模拟黏弹性材料服役行为加速评价新技术 01~12 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 “高分子固体流变学”(NCET-08-0685)01~12 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 “橡胶有限变形流变模型及疲劳寿命的加速测试与预报”(209085)01~12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橡胶有限变形流变模型及疲劳寿命的加速测试与预报”(08A069)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流变材料长期力学性能加速表征的若干基础研究”(10772156)10~0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高分子材料长期力学性能的加速测评”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承载聚合材料非线性流变行为的加速表征及其细观机理”(10572123)01~1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高聚物变形-损伤-断裂行为及其细微观机理研究”(05JJ30014)01~12 先进材料及其流变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固体材料的非线性流变特性及其应用”11~12 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励项目(04XZX11)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聚物应力银纹化的研究”(20204012)01~12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 “高聚物银纹损伤与流变断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02B005)01~12 湘潭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工程力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01~12 湖南省教委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高聚物基复合材料颗粒增韧机制的宏细观研究”(99C122)07~12 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金属塑性成形的热力耦合分析”(98-6) 11~11 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特别研究员奖励费(Grant-in-Aid for JSPS Fellows) “Enhancement of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 blended amorphous polymers”(05F05337)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基金 “黏弹性理论与应用”(10224002)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承载高聚物蠕变损伤-破坏的力学行为与细观机理”(10172037)(III)创新基金项目(指导老师)07~06 教育部第三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高分子固体材料流变性能的测试与数据分析软件” (101053032)【学生:周桂花,谌月姣,刘金龙,谭鹏,资爱文】07~06 湘潭大学第二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小型多头恒温蠕变仪的研制” 【学生:杨勇,伍科,王绪湘,王腾】07~06 湘潭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物理老化对高聚物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学生: 李其抚】07~06 湖南省第一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材料力学交互式学习与实验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湘教通[2008]269号)【学生:蒋亮亮,徐鹏,陈高奎】 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0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0年 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2009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2009年  湘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9年 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湘潭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8年 湘潭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湘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 JSPS Fellowship,2005年湘潭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湖南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0年 第一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1999年

1.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 银奖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14年2.采动诱发围岩突冒突涌分析方法与监测技术研究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二等奖 2014年3.岩石破坏失稳机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 2009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人民政府) 2009, 4.岩石破坏渗流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08, 5.煤岩破裂过程固气耦合数值试验 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国务院学位奖励办公室) 2008, 46.煤岩破裂过程固气耦合数值试验 国际岩石力学协会ISRM Rocha Award 2006亚洲区优秀博士论文(国际岩石力学协会) 2005,9 1.Xu Tao, Ranjith PG, Wasantha PLP, Zhao J, Tang CA, Zhu WC Influence of the geometry of partially-spanning joint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rittle rock in uniaxial Engineering Geology, 167: 134-(SCIE收录,Q1区,EI收录)2.Xu Tao, He Zhujie, Tang Chun-an, Zhu Wancheng, PG R Width effect in interface debonding of FRP plate bonded to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 2014, 93: 30-(SCIE收录,Q1区,EI收录)3.Xu Tao, Tang CA, Zhao J, Li LC, Heap M Modeling of time-dependent rheological behavior in heterogeneous brittle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12, 189(3):1781-(SCIE收录,Q1区,EI收录)4.Xu Tao, Xu Qiang, Deng Maolin, Ma Tianhui, Yang Tianhong, Tang Chun-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rock creep induced slide: a case study of Wulong slope in Chongqing, C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4, 72(6): 2111-(SCIE收录,Q2区,EI收录)5.Xu Tao, Xu Qiang, Chun-an Tang, Ranjith PG The evolution of rock failure with discontinuities due to shear Acta Geotechnica, 2013, 8(6):567-(SCIE收录,Q1区,EI收录)6.Xu Tao, Zhao Gaofeng, Tang Chun-an, Ranjith PG Modeling of transverse thermal cracking of FRP bars embedded in 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 2014, 39(4): 2621-(SCIE收录,Q3区,EI收录)7.Xu Tao, Tang CA, Zhao J Modeling of rheological deformation of inhomogeneous rock and associated time-dependent response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 2012, 12(2):147-(SCIE收录,Q3区, EI收录)8.Xu Tao, Zhang Yongbin, Liang ZZ, Tang CA, Zhao J Parallel computation for debonding process of externally FRP plate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1, 38(6):803-(SCIE收录,Q3区,EI收录)9.Xu Tao, Tang CA, Yang TH, Zhu WC, Liu J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s in undergrou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 2006, 43(6): 905-(SCIE收录,Q1区,EI收录)10.Heap M, Xu Tao, Chen Chong- The influence of vesicle/bubble size on the brittle strength of volcanic rocks and Bulletin of Volcanology, 2014, 76:856-(SCIE收录,Q1区,EI收录)11.Yang TH, Xu Tao, Liu HY, Zhang CM, Wang SY, Rui YQ, Shen L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eak rock mass and effects on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Rock Mechanics & Rock Engineering, (SCIE收录,Q2区,EI收录)12.Yang TH, Xu Tao, Shi BM, Yu QX, Tang CA Stress-damage-flow coupling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ressure relief coal bed methane in deep co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1, 86(4):357-(SCIE收录,Q1区,EI收录)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公布

言志信:男,工学博士,出站博士后,留学回国人员,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地质工程研究所所长,地质工程博士学位点负责人。先后于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全日制),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全日制),中南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国家指标和资金),国家公派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土木工程系留学。历任长沙矿山研究院工程师、公司副经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建工学院院长,兼湖南省力学学会理事、湖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建设厅评标专家、湖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现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校学术分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分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爆破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开发工作。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建设部攻关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研究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省部、其它及横向课题数十项,其中申请人主持课题20余项。获包括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一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省部级成果和奖励及其它奖励20项;出版著作2部,另1部专著即将出版;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工程力学》、《爆炸与冲击》、《振动与冲击》、《地球与环境》、《岩土力学》、《力学与实践》、《建筑结构》、《工程勘察》、《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等刊物和国际国内会议(含特邀报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30余篇,获全国优秀论文奖3篇。多次作为学科带头人成功申报博士点。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

应用物理系兰州理工大学物理系成立于2001年,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经验、勇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全系在编教师3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中级职称教师17人,助教2人 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16人,获得硕士学位15人,另有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原物理系曾下设应用物理教研室, 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大学物理实验室、应用物理专业实验室。2013年按照学校对学科基层组织的统一规划,原物理系按照教学科研任务目标扩展为三个学科基层组织,即应用物理系,大学物理教学部和物理实验室。其中大学物理教学部主要负责全校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工作,大学物理实验室主要承担全校工科物理实验和创新实验的教学实践,应用物理系主要负责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教学,专业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以及物理学一级硕士点,物理电子学二级硕士点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三个物理相关的基层学科组织协同合作,严格按照培养计划承担本科和研究生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工作。  在教学方面,秉承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遵从教学大纲和计划要求, 根据人才市场需要灵活调整进人计划和培养计划,加强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提高毕业生求职就业的能力和机会。在老教师带领下,积极钻研课程教学,通过研讨和讲课竞赛等手段,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出版教材,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及时将较新的科研成果通过讲座,课堂扩展融化到教学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鉴于学生发展目标的不同,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分层次。一方面为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设置了物理学的主干课程如《光学》、《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另一方面考虑本科毕业工作同学的需求,设置了相关重点专业技术课程《信号处理》、《电工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集成电路设计》、《电子技术基础》、《专业物理实验》等。  在科研方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学科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有: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磁性材料与强关联新型功能材料、凝聚态体系的计算和模拟、非线性物理、量子信息处理、导波光学与光纤通讯技术、固体微结构与光电性能等。 近5年物理系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15项、教育部重点项目3项, 甘肃省自然基金等项目共18项、校级红柳重点支持项目2项、获国家专利授权4项。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高校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或EI收录300余篇。  在学术交流方面, 物理系近年来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出国留学和访问,部分青年教师在国内重点大学短期访问学习,同时也积极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来物理系交流和指导科研教学工作。 为加快新入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物理系实行青年指导教师制度, 由物理系教学效果好, 科研成果显著的老教师对新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积极指导, 确保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快速提高, 在科研方面融入合适的团队, 以便早日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2013年教风, 学风质量年活动中,物理系全体教职工积极响应学校号召,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和座谈, 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工的积极性,细化了学校各项奖励制度。 为充分发挥各层次教工的特长, 挖掘教职工的潜能, 2013年12月理学院将原物理系人员归属和职责重新划分,成立了新的三个基层学科组织,即物理系,大学物理教学部,大学物理实验室。 应用数学系应用数学系成立于2002年, 其前身为甘肃工业大学基础科学系数学教研室。现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3个硕士点,设有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2个研究所,1个数学建模与工程模拟高性能计算实验室,拥有信息与计算科学1个本科专业。应用数学系共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4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所有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有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三等奖(教学类),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  应用数学系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多项,主持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学校红柳杰出人才项目1项,学校优秀青年基金项目5项。本系多次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等诸多荣誉,发表论文26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8篇。主要研究方向有:同调代数、环与模范畴、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动力系统、非线性分析及其应用、应用微分方程及边值问题、应用偏微分方程以及数学物理方程反问题、金融风险模型、应用随机过程、计算数学等。  应用数学系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研究项目“工科数学模型教学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工科数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数学课程的优化教学”获得教育厅级奖。“高等数学”已建设成为甘肃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编写出版教材4部。 在连续五届的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有1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组织参加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多次获得国家一等奖、二等奖,有1人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优秀组织工作者荣誉称号。3人获得兰州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 1人获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爱戴的教师”荣誉称号, 1人获兰州理工大学“十大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数学教学团队”被学校列为重点建设教学团队。 工程力学系该系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力学教研室。下设工程力学专业教研室、力学实验中心、工程力学研究所。现有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两个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固体力学两个硕士点。工程力学系现有在职职工共20人,其中教师17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1人,甘肃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1人,理事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力学学部通讯评议专家2人,赴美国访问学者2人,教授5人,副教授(高工)5人,讲师(工程师)9人,助教1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具有硕士学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工程力学系主要承担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公共基础课以及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工程力学》现已建设成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力学实验中心使用面积达263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384万元,开设工程力学实验、力学专业实验,以及为学校教师、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相关实验服务。近年来,工程力学系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和实践”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兰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工程力学教学团队”为校级重点建设教学团队。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编写和出版教材5部。在连续三届的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分别有4人获得一等奖,4人(次)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有5名教师获得中国力学学会颁发的优秀力学教师荣誉证书。近五年来,工程力学系在结构非线性振动和稳定性、热弹性动力学行为研究、新型材料力学行为研究等方向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余篇,其中属SCI/EI/ISTP索引的90余篇,在国际会议发表和宣读论文30余篇。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 “工程力学学科团队”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团队。工程力学系在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面向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坚持走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科技开发和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查询

言志信:男,工学博士,出站博士后,留学回国人员,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地质工程研究所所长,地质工程博士学位点负责人。先后于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全日制),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全日制),中南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国家指标和资金),国家公派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土木工程系留学。历任长沙矿山研究院工程师、公司副经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建工学院院长,兼湖南省力学学会理事、湖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建设厅评标专家、湖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现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校学术分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分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爆破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开发工作。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建设部攻关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研究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省部、其它及横向课题数十项,其中申请人主持课题20余项。获包括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一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省部级成果和奖励及其它奖励20项;出版著作2部,另1部专著即将出版;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工程力学》、《爆炸与冲击》、《振动与冲击》、《地球与环境》、《岩土力学》、《力学与实践》、《建筑结构》、《工程勘察》、《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等刊物和国际国内会议(含特邀报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30余篇,获全国优秀论文奖3篇。多次作为学科带头人成功申报博士点。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

发表论著丁皓江等 (1997) 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力学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 7-308-01940-3, 240p)陈伟球, 梁剑, 丁皓江 (1997) 压电复合材料矩形厚板弯曲的三维分析 复合材料学报, V 14(1), 108-陈伟球, 应济, 陈子辰 (1996) 耦合热弹性接触问题的变分原理 应用力学学报, V 13(4), 41-应济, 陈伟球, 陈子辰 (1996) 换热影响下的接触热阻估计 浙江大学学报, V 30(4), 415-Ding, H J, Chen, W Q and Liu, Z (1995) Solutions to equations of vibrations of spherical and cylindrical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V 16(1), 1-丁皓江, 陈伟球 (1994) 浸没的球面各向同性球壳的自由振动 固体力学学报, V 15(1), 39-奖励或荣誉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 浙江大学2004年度优秀教师奖,2004年。 浙江大学2003-2004学年优秀本科生导师,2004年。 浙江大学2002-2003学年优秀本科生导师,2003年。 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2年。 浙江省第十届青少年英才奖(青年组)二等奖,2002年,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力学学科)三等奖,2001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年,教育部,排名2/8。 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2001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999年度SCI收录论文数全国个人第一名(工程类),2000年,中国科技情报所。 博士后奖学金,1997-1999年,日本文部省。 1995-1997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浙江大学。社会兼职《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和《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编委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教学工作:《弹性力学变分原理及有限元》《框架结构的振动与波动》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191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学森(1911~X)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1911年12月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来到北京,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学家。福建闽候人。191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1921年回国,曾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南京永利硫酸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化学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工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名誉会员。 丁颖(1888——1964),著名农业科学家、水稻专家。广东茂名人。1912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1913年赴日本留学,攻读农业科学。1924年回国,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曾被授予民主德国农科院通讯院士、全苏列宁农科院通讯院士等称号。熊庆来(1893——1969),云南弥勒人。1906年考入云南高等学堂。1913年赴比利时留学,后转赴法国,先后就读于格伦诺勃尔大学、巴黎大学、蒙柏里大学和马赛大学,于192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再度赴法,以学术论文《关于整涵数与无穷极的亚纯涵数》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他创办了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数学系,最早把近代数学引进中国,致力整涵数、亚纯涵数、代数涵数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对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定义的无穷极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极”(也称熊氏定理)。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金坛金城镇,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1986年7月16日,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袁隆平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苏步青 苏步青(1902-2003) 浙江平阳人。苏步青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3年起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历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5年当选 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专长微分几何,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等专著10部。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