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海洋学报稿费标准

发布时间:

海洋学报稿费标准

歌曲《简单爱》 周杰伦《简单爱》 周杰伦第二张专辑《范特西》第三支歌曲 周杰伦-简单爱(live) 词:徐若瑄 曲:周杰伦 说不上为什么 我变得很主动 若爱上一个人 什么都会值得去做 我想大声宣布 对你依依不舍 连隔壁邻居都猜到 我现在的感受 河边的风 在吹着头发飘动 牵着你的手 一阵莫名感动 我想带你 回我的外婆家 一起看着日落 一直到我们都睡着 我想就这样牵着 你的手不放开 爱能不能够永远 单纯没有悲哀 我想带你骑单车 我想和你看棒球 想这样没担忧 唱着歌一直走 我想就这样牵着 你的手不放开 爱可不可以简简单单 没有伤害 你靠着我的肩膀 你在我胸口睡著 像这样的生活 我爱你你爱我 想简简单单爱 我想大声宣布 对你依依不舍 连隔壁邻居都猜到 我现在的感受 河边的风 在吹着头发飘动 牵着你的手 一阵莫名感动 我想带你 回我的外婆家 一起看着日落 一直到我们都睡着 我想就这样牵着 你的手不放开 爱能不能够永远单纯 没有悲哀 我想带你骑单车 我想和你看棒球 想这样没担忧 唱着歌一直走 我想就这样牵着 你的手不放开 爱可不可以 简简单单没有伤害 你靠着我的肩膀 你在我胸口睡著 像这样的生活 我爱你你爱我 想简简单单爱 我想就这样牵着 你的手不放开 爱能不能够永远单纯 没有悲哀 我想带你骑单车 我想和你看棒球 像这样的生活 我爱你你爱我 我想就这样牵着 你的手不放开 爱能不能够 永远单纯没有悲哀 你靠着我的肩膀 你在我胸口睡著 像这样的生活 我爱你你爱我

张婷婷,《寻常百姓的喜泪---<许三观卖血记>探析》(分类号:I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99(2003)01-0078-03)摘要:“<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在生命苦旅中新的感悟在情与理的冲突中,在苦难的重压下,许三观最终用宽容与爱去化解以往的怨恨人间的温情与仁爱在苦难中美丽地绽放,我们也从文章中读出了爱的真谛,而理想、正义与爱重新回到文学审美的中心位置,这也是余华小说思想一种跳越式的变化”。张婷婷,其散文黑土气息浓郁醇厚。如《与诗同路,青伴一生》云:“如果说文学是一片浩瀚无边的海洋,那么诗歌就是最圆润璀璨的珍珠。而写诗的过程就像是砂砬磨砺成珍珠的过程,艰难而又美丽,痛并快乐着。喜欢文学,喜欢读诗。喜欢除志摩《再别康桥》上轻轻的挥手;喜欢余光中载满《乡愁》的窄窄船票;喜欢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恬谈自然;喜欢慕容《十六岁的花季》只开一次的美丽;喜欢汪国真《热爱生命》执着的风雨兼程;喜欢喜欢舒婷《致橡树》的英姿独立……诗坛群星璀璨,百花争艳,而我却只是诗路上一粒无知的石子,一株平凡的小草。然而我并不会为此而灰心气馁,放弃我钟爱的创作之路。写诗像开发新大陆一样曲折又神奇,艰难且美丽,一路上更有千滋百味去感受。喜欢用钢笔去勾勒我的心情轨迹;喜欢用文字建筑我的梦幻楼阁;喜欢在文学论坛上发贴回贴,和众多文友在“诗路花语”中互相交流;我喜欢向报刊投送我精选的作品,不是为了稿费,不是为了出名,只想和更多诗友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张婷婷,从1998年上大学生才文学创作,和过去中学时代的作文相比,写作时多了一份随意性、主动性,更注入了更多的真情实感,在写作老师任雅玲老师同学(才子)凄惨超的指点与帮助下,写作的兴趣特别是写诗的兴趣愈加浓厚,虽然习作并不令人满意,但依旧细心琢磨反复推敲,有时没有灵感真的十分痛苦焦虑,有时忽逢茅塞顿开又下笔若河云流水,并有感而发地写出了《写诗 感》,没想到第一次投稿就被“全国第一届春笋杯诗歌、散文大赛”评为优秀奖,并收录入《世纪末的强音》诗文集---写诗之路上第一缕希望的阳光,今后再多的风雨也无法阻拦我坚定的前进之步,后经邢海玲老师的指点,诗歌有了一定的进步,部分作品陆续在《诗刊》、《诗林》等各级刊物上发表。张婷婷,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形式短小精湛,少则四五行,多则十几行,含蕴而不晦涩,若直抒胸臆,或娓娓道来,或细细描绘,或婉转倾诉。诗的情感基调时而感伤,时而欢乐,时而彷徨,时而明朗,或悲喜交加,或阴晴互转,但悲不是无 呻吟,喜也非强颜欢笑,“一切景语皆情语”,字字行行皆心声。诗歌是心声展露的舞台,是有形的梦,是无曲的歌。其个内向的女孩,有时浪漫和单纯又与现实世界之间产生了距离,而诗歌恰恰成了自由翱翔的海洋,那滚动的诗行似涓涓细流冲走我樊樊的忧伤,若奔腾的浪花可以发泄我抑郁的苦洞,而勇气的海鸥则是我永不屈服的灵魂!张婷婷,诗歌有独特的抒情之美。如《风中的思量》:“失重的脚步/奔跑在幻想的沙地/长长的尾巴/立在空白的广场/任星光将它刺得冰凉……”那是无夸奈时的剪影。如《晨雨》:“把论语言交纵横驰骋雷声答辩/上帝严肃的洗礼后/我看见一张神采飞扬的笑脸”,那是青春的洒脱。如《嫁接春秋》:“翠绿的手指/莫要拘谨于季节的竹篮/拨响生命的柔韧琴弦/弹奏秋日的高山流水/春夜的江涛月明”那是希望的永恒。或许你会笑我的诗太幼稚,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吧。一个不喜欢长大的孩子,一个飞舞在诗歌国度的女孩,一生用文字编织美丽人生!一杯绿茶,临窗听雨,读文品香,借诗抒怀,可谓人生最幸福最惬意的时光。愿用一管素笔,书写无悔的诗歌人生!张婷婷,其《简·爱与林黛玉比较谈》(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绥化师专学报 >>2001年03期、张婷婷 , Zhang Tingting)云:“简爱和林黛玉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她们都能大胆追求真正的爱情、婚姻生活,去追求真正的人生本文重点比较了二人的遭遇、性格、追求等方面内容”。

海洋学报稿费标准多少

小说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一般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小说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和矛盾。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微型小说)。

小说[xiǎo shuō]文学体裁本词条是多义词,共8个义项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出自《庄子·外物》。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中文名小说外文名Fiction、story、novel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篇幅分类长篇 中篇 短篇 微型小说 轻小说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天之恋,爱神之箭|双播小说4614播放逍遥霸主|热血成长双播小说04011播放快速导航小说的特点小说的发展小说的类别小说三要素小说的技巧古典小说小说的起源“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所谓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论,与小说观念相差甚远。直至东汉桓谭《新论》:「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小说家」列为十家之后,其下的定义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才稍与小说的意义相近。而中国小说最大的特色,便自宋代开始具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种不同的小说系统。文言小说起源于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而白话小说则起源于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小说的特点价值性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容量性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情节性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实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环境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景物以及场景等等,用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环境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发展性小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文人的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雏形;唐代传奇的出现,尤其是三大爱情传奇,标志着古典小说的正式形成;宋元两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井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话本小说,为小说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当时是没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发于此。纯粹性纯文学中的小说体裁讲究纯粹性。“谎言去尽之谓纯。”(出自墨人钢《就是》创刊题词)便是所谓的“纯”。也就是说,小说在构思及写作的过程中能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阶级权贵谎言、愚民谎言等谎言,使呈现出来的小说成品具备纯粹的艺术性。小说的纯粹性是阅读者最重要的审美期待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光是小说,整个文学的纯粹性逾来逾成为整个世界对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核心。小说的发展溯源“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衍化东汉桓谭在其所著的《新论》中,对小说如是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认为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解释和评价。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同“途”)说者之所造也”,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奠基小说的奠基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八百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当历史进入唐代小说才正式形成。追溯八百多年的奠基,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二是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三是文人笔记。这一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明显,文人笔记大都记载一些轶事、掌故、素材。四是民间娱乐消闲。各朝代都有茶馆饭店常驻的说话人、说书人,以话本为基础,每天把故事小小的说一段(小说),以吸引客人每天回来听书,希望保证生意兴隆。小说的类别篇幅长短微型小说(数百至几千字)[1]比短篇更短的小说完全符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人们的阅读习惯,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们为这类的小说赋予一个新名词和新定义。例如极短篇、精短小说、超短篇小说、微信息小说、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焦点小说、瞳孔小说、拇指小说、迷你小说等,族繁不及备载,连专门的文学研究者也很难如数家珍分叙其定义,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总论之。一般认为小小说的篇幅应在两千字以下。因为题材常是生活经验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头无尾、有尾无头、甚至无头无尾。高潮放在结尾,高潮一出马上完结,营造余音绕梁的意境。由于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练,题材能见微知著者为佳。一个意外的结局虽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还是要有伏笔呼应,甚至比起给予读者意外、应该更重视能否带给读者感动。短篇小说(几千至三万字)一般认为,篇幅在几千到两万多字的小说会被划归短篇小说。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谓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时,也就是减少角色、缩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动的时间。另外,虽然它们时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认为短篇小说仍应符合小说的原始定义、也就是对细节有足够的刻划,绝非长篇故事的节略或纲要。所有小说基础,其发展初期并无长短之分,随时代而区分。今短篇小说多要求文笔洗练,且受西洋三一定律一时一地一物观念影响,使其更生动详实但也限制其发展。中篇小说(三万至六万字)一般认为,篇幅在三万字至六万字之间的小说。也有少数十几万字也被算作中篇而不归于长篇,这取决于文章内容的丰富度。其容量大小、篇幅长短、人物多寡、情节繁简等均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通常只是截取主人公一个时期或某一段生活的典型事件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故事情节完整。线索比较单一,矛盾斗争不如长篇小说复杂,人物较少。所以,相比于长篇,中篇小说比较容易把握,也更容易成功。因为对于初涉创作领域的人而言,写作长篇易陷入多数的情节造成凌乱难收的困境,而写作短篇不是转折太少而单调、就是转折太多却显得拥挤。这时考虑将原本的构想修改中篇是一个广受推荐的建议。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一般认为,字数在六万或十万以上的为长篇小说,还可细分为小长篇(一般六万到十万字),中长篇(一般十几万到三五十万字),超长篇(一般超过百万字)。如果作者打算表现人生中常见的错综复杂关系,则必须使用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笔调轻松的长篇小说,也会有一个内里的严肃主题,否则很容易陷入无组织或是零乱。初涉者在写作长篇时最需注意全局对主题的呼应、结构的严密性,以及避免重复矛盾或缺漏。注:篇幅长短并非明文规定,但按照情节内容丰富度可能会把部分字数多的划入字数少的类别,例如某些十几万二三十万字的小说会因为内容太过不紧凑而被归入中篇小说,而某些仅有六万多字让人觉得篇幅过短的小说会因为内容情节十分紧凑而归为小长篇。创作年代古典小说古典小说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雏形于魏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时期:(1)先秦两汉时期:当时社会出现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成为古典小说叙事的源头。神话传说已经具备人物和情节两个基本因素,散见于诸子百家书中的寓言典故提供了借鉴经验,历史著作有比较完整的结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严格意义上说这仍然算不上是小说,只能算是小说的雏形。《世说新语》也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里面收集了许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3)唐朝时期:古代小说的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由此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唐代三大爱情传奇是此时期的标志性作品。(4)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井文化的兴起,给小说创作带来深厚的土壤。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形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5)明清时期:小说开始走上了文人独立创作之路,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增强。《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明清这一段时间内涌现了无数的经典之作流传于世。如明代四大奇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代的《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聊斋志异》等。明董其昌《袁伯应(袁可立子)诗集序》:“二十年来,破觚为圆,浸淫广肆,子史空玄,旁逮稗官小说,无一不为帖括用者”。现代小说现当代小说的兴起的标志性事件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乃是五四运动的先导(时间从1915年-1919年),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1)第一时期为民国时期,即1949年以前,是小说的多元文艺复兴阶段。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以来,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社会各种思潮流行,舶来文化冲击传统文化,中国小说的发展出现多元化,各类小说题材涌现,其中现代言情小说的发端鸳鸯蝴蝶派就出在此时。小说的代表性人物有“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晚清民国报纸兴起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上佳的舞台,报纸通过了连载小说招揽人气,小说家通过报纸赚取稿费。近现代几乎所有著名的小说家最初都是从报纸上连载小说开始,从鸳鸯蝴蝶派的张恨水到当代金庸。(2)第二时期为建国后到文革结束,即1976年以前,是小说的阶级斗争阶段。这一时期的大陆小说的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同时,这一时期的大陆文艺青年经历了重大的人生转变,命运的沉浮、多视角的阅历以及对价值的思考,为下一个时期的辉煌埋下了伏笔(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人生转变就在这一时期)。而在港台,这一时期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发展到了巅峰,分别产生了琼瑶时代和金庸时代。(3)第三时期为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时期,即2003年以前,是小说的反思和蜕变阶段。这一时期的大陆小说展现了强劲的生命力,文革结束,对外开放,知识分子思想解放,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向往,传统和新时代的撞击,使得小说界出现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以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为代表文革后作家,在此期间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莫言更是凭借在此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和影响力,在2012年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4)第四时期为二十一世纪初,是小说的“表性”网络文学阶段。随着网络普及,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书写和传播模式,使小说的发展更加多元,80后90后的生力军开始步入文坛并展现了惊人的创作能力。以起点为代表的作者群和以晋江为代表的作者群的整体出现,标志着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主流文学之外的又一创作主体。内容题材神话小说借助神话的表现形式或以神话为题材内容的小说,它起源于远古时代原始先民的口头创作,当时出现大量的“用想象或借助想象力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远古神话,实际上这就是人类创的神话小说。武侠小说也可称为武打小说,可看做男性言情和励志小说。1930年李寿民开始在天津的《天风报》以还珠楼主为笔名连载长篇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自此东南亚刮起了一股武侠风。仙侠小说仙侠的雏形与诞生,可以说起于武侠,却更盛武侠。早在民国之前,武侠更具实,而还珠楼主引入虚后,后来作者则受之启迪,半虚半实化,从而进入了一段百家争鸣时期。尽管武侠文化到后期,风格也是越来越向仙侠靠拢,这是一种尝试性的创作,不过当时没有受到其他武侠作者重视,以致仙与侠一直脱离,直到《灵仙侠世传》的出现才正式的融合了仙侠。[2]侦探小说侦探推理小说是指在故事的描述过程中带有足够的线索让读者可以推理出结局,也可以不加推理由小说中的“侦探”来推导出结局的小说。发展早期是受西方影响,而出现《霍桑探案》,当代摆脱西方影响的作品是《游戏侦探集》的出现,而刑侦严格上不算入,因为刑侦无法批判现实,只是为了当权者服务。探险小说它是以各种不寻常的冒险事件为描写的中心线索,主人公往往有不平凡的经历、遭遇和挫折,情节紧张、冲突尖锐、场面惊险、内容离奇。西方比较盛行,国内《游险记》与《寻龙诀》的出现,也带来了一点热度。历史小说历史小说通常与军事小说不分家,严格说历史小说主要是以史实记录为蓝本,重新记述刻画历史人物和事件。网络上出现的历史小说大多是使用中国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小说。言情小说包括很多,如后宫文,穿越文,都市文,青春校园文等,以描述恋爱感情为主题。例如《唐伯虎不点秋香》《史上第一搞笑初恋》等。科幻小说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进行幻想的小说,并非凭空捏造。恐怖小说以情节或者语言以达到让读者恐慌的目的。玄幻小说玄幻小说和科幻小说有很大区别,很多都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大多更具东方特征。主义流派古典主义小说讽刺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自然主义小说形式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表现形式书信体[3]小说[4]日记体小说对话体小说[5]自传体小说创作进度连载小说全本小说小说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人物形象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一部好的小说总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不像科学报告那样枯燥乏味。作者总是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作用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小说的技巧描写  人物描写、人物描写角度。  人物描写又分为:语言、心理、神态、动作,身份、相貌、体型、穿着。  人物描写角度又分为:正面描写:作者描述主角。侧面描写:小说中的角色描述主角。叙述  ⑴时间先后顺序  分叙同时发生的事  ⑵倒叙(回忆)  ①先讲结果,后讲原因。回忆的方式讲原因,揭开谜团。  ②触景生情或触事生情,从而回忆过去。有时因物是人非而伤感。  ⑶插叙(支线剧情)  ①插在开始:前奏,交代故事背景。  ②插在中部:为主线剧情做铺垫的支线剧情。抒情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间接抒情:话中含话、口是心非、借事喻事。(其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有矛盾,所以才要努力解决矛盾,这个过程中,事物得到发展。  矛盾的产生、维持、延长、消除。  如果矛盾早早解决,故事也就早早结束了,所以需要维持、延长矛盾。伏笔:伏笔为以后的情节做铺垫,制造一个“原因”,目的是产生以后的“结果”。  (1)逐渐清楚  设置谜团,吸引读者的好奇心,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揭开谜团。  开始不理解的话语,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的理解。  (2)梦境:  从中得到启发。  读者以为是真事,后来知道描写的是梦。  (3)中断:先把某件事说一半,不说另一半,故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说出另一半,成为完整的事。配角  (1)正面配角:  ①能力和主角互补,帮助主角完成事情。  ②主角完成事的必要条件或中间人。  2)反面配角:  ①敌人,制造矛盾。  ②竞争对手。  正面配角也可能变为反面配角,而反面配角也可能变为正面配角。修辞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借代:用一个事物相关的其它事物来代替这个事物。(比喻强调“喻”,借代强调“代”)  拟人:用人的特征来表现物。  拟物:用物的特征来表现人。  夸张:扩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  呼应:写了一个事物,后面又出现这个事物。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衬托: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粘连:描写甲事物的词也用于描写乙事物。例如:别看我耳朵聋,可是心不聋(“聋”从耳朵转移到心)。  移就:本来描写甲事物的词,转移到乙事物上,而不用在甲事物上。例如:张三向李四伸出善意的手(“善意的”本来要修饰张三)。  排比:结构一致,语气一致,意思相关。  对偶:结构一致,意思相对或相近。  顶针(又称顶真):前一句话的结尾词作为后一句话的开头词。  欲扬先抑:要说一个事物好,先说这个事物不好的方面。欲抑先扬:要说一个事物不好,先说这个事物好的方面。  引用:引用名言名句。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被公认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第一个将通俗小说排名的是金圣叹,按他的说法他当时计划评点六部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后清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委托金圣叹之名将修订的三国名为《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他们托金圣叹之名而不是更早的人也能说明一些问题)。那时有“明代四大奇书”的说法,它的提出亦当是书商们的商业手段,再后红楼代替金瓶梅成为“明清四大奇书”,四大奇书至此定型。“四大名著”全称(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四大奇书”的现代说法,时间自然也不会早了。因此,“四大名著”(四大奇书)的提法一定是出在《红楼梦》成书之后。但又有人考证,“四大奇书”的说法应在明末清初就确立了。李渔曾在为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作序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可见,至晚明冯梦龙已经有四大奇书的提法了,李渔承其说,且以“第一奇书”冠三国而出版,则大概明末清初之际,“四大奇书”的提法已得到相当的固定且流行开来了。 但无论怎样,“四大奇书”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这一点应该确定,只不过清代《红楼梦》的出现,其被公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地位取代了《金瓶梅》,才形成了四大名著的说法。四大名著不是某个人定下来的,而是被广大读者所公认而在历史上形成的名称,四大名著对往后的文学发展有了很大的贡献。纠错参考资料[1] 徐斐 微型小说古今谈[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1):29-[2] 仙侠发展.文学城 [引用日期2017-03-23][3] (法)卡拉 书信体小说[M] 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一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海洋学、生物学、地质学、工程、外语等基础学科的图书。第二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海洋科普类、科幻类图书,同时还负责编辑基础科学、实用技术类图书。第三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海洋科学领域内的工具书,包括英汉汉英双语词典、海洋专业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图集、规范、标准、地方志及与海洋有关学科的科技类辞书,同时还负责新技术类图书的编辑工作。第四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科技专著和科学普及类读物。《海洋学报》编辑室负责《海洋学报》中文版和《海洋学报》英文版的组稿和编辑工作。海洋开发编辑室负责《海洋世界》、《海洋开发与管理》两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国际部负责海洋出版社对外合作出版、版权贸易及友好往来的工作。美术设计编辑室负责图书的封面设计、版面设计、艺术插图及技术插图的绘制,负责编辑海洋管理和科普类图书。出版处负责图书的印制、校对、书刊出版后的工价审核及纸张材料的管理。发行处负责书刊的发行工作。市场开发部负责开发本社书刊营销市场的工作。办公室负责全社的行政管理、文秘档案及后勤服务等工作。业务计划处是一个集业务管理、组织协调为一体的综合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编辑编报和实施海洋出版社业务方面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社内与业务工作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管理协调各生产部门及生产流程中的经营事宜,包括选题报批合同审核、版权贸易、书稿流程、稿费复核、图书质量检查等日常业务工作。财务处负责全社的财务工作。党委办公室负责全社的党务、青年团、妇女等方面的工作。海洋出版社印刷厂负责海洋版图书的印制工作。除上述机构外,还设有纸张仓储公司、海洋综合服务部等部门。

海洋学报稿费标准文件

第一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海洋学、生物学、地质学、工程、外语等基础学科的图书。第二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海洋科普类、科幻类图书,同时还负责编辑基础科学、实用技术类图书。第三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海洋科学领域内的工具书,包括英汉汉英双语词典、海洋专业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图集、规范、标准、地方志及与海洋有关学科的科技类辞书,同时还负责新技术类图书的编辑工作。第四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科技专著和科学普及类读物。《海洋学报》编辑室负责《海洋学报》中文版和《海洋学报》英文版的组稿和编辑工作。海洋开发编辑室负责《海洋世界》、《海洋开发与管理》两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国际部负责海洋出版社对外合作出版、版权贸易及友好往来的工作。美术设计编辑室负责图书的封面设计、版面设计、艺术插图及技术插图的绘制,负责编辑海洋管理和科普类图书。出版处负责图书的印制、校对、书刊出版后的工价审核及纸张材料的管理。发行处负责书刊的发行工作。市场开发部负责开发本社书刊营销市场的工作。办公室负责全社的行政管理、文秘档案及后勤服务等工作。业务计划处是一个集业务管理、组织协调为一体的综合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编辑编报和实施海洋出版社业务方面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社内与业务工作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管理协调各生产部门及生产流程中的经营事宜,包括选题报批合同审核、版权贸易、书稿流程、稿费复核、图书质量检查等日常业务工作。财务处负责全社的财务工作。党委办公室负责全社的党务、青年团、妇女等方面的工作。海洋出版社印刷厂负责海洋版图书的印制工作。除上述机构外,还设有纸张仓储公司、海洋综合服务部等部门。

热带海洋学报稿费标准

黄 磊 高红芳(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第一作者简介:黄磊(1984-),男,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和海洋水文研究,E-mail:1ei841004@摘要 对2009年5月中沙群岛附近海域的水文观测资料,运用垂向梯度法,计算了中沙群岛海区温度及盐度两种跃层所处的深度及各自的厚度和强度,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风转换期间海洋表、底层温度分布南高北低,表、底层盐度分布较为均匀;垂直结构上温度跃层比较稳定,无逆跃层出现;盐度跃层基本为单跃层,但在研究区南部混合层以下出现两种盐度异常水体。关键词 季风转换 温跃层 盐跃层 盐度异常海洋要素跃层的时空分布规律是物理海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其分布和变化不仅关系到水团垂直边界的划定,而且直接影响到潜艇活动和水声仪器的使用以及海洋渔业的发展。因此国内外对跃层的研究,不论是关于大洋跃层的理论,还是浅海跃层的分析与诊断都非常活跃,特别是有关中国陆架海区跃层分析与诊断方面的研究更是成果颇多,如毛汉礼等人对黄海、东海温、盐、密跃层的分布和消长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邹娥梅等对黄海、东海温跃层在成长、强盛、消衰和无跃期的各特征值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作了探讨和分析[3];吴巍,贾旭晶等分别针对南海跃层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4-5];邱春华等利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分析了南海北部深水海域温度及盐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讨论了季节及年际变化尺度上黑潮通过吕宋海峡对南海北部温、盐场的影响[6]。但以上研究大多是对大范围海域内温盐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详细分析对比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2009年5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中沙群岛海域观测的温盐深(CTD)资料,分析了春夏季风转换期间该区水体的温、盐特征,探讨了近表层盐度异常水体的来源和盐度逆转现象形成的可能机制。1 温盐的水平分布特征中沙群岛附近海域位于南海中北部,主要跨越了陆坡(岛坡)和深海盆两大地貌单元。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盛行季风,偶有热带气旋活动。由于该海域受冷空气、南海高压、副热带高压、辐合带及热带气旋环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该海域水文气象条件较复杂且明显随季节变化而变化。2009年5月14日~6月1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四号” 综合科学考察船在南海中沙群岛海域进行了为期15天的CTD观测。共设置CTD测站19个(图1),取样时处于南海夏季季风转换期。图1 研究区位置及CTD取样站位分布图表层海水的温、盐分布明显受季风、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从图2a可以看出,表层温度分布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即北部陆坡区温度较低,在28℃以下,最北端CTD5表层海水温度为248℃;由北向南至深水区,温度逐渐上升到28℃以上,最南端CTD19表层海水温度为477℃,南北两端温度相差3℃左右。由于南部处于开阔海域,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表层增温较快,所以温度普遍比北部高。而海底底层水温的变化明显受海水深浅的影响,水深深的地方底层温度低,在海盆区最低可达372℃;水深浅的地方底层温度较高,在中沙海台海底温度为025℃。从图2b可以看出,海底底层水温在调查区西南部较高,西北部和海盆区较低。图2a 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图2b 底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图2c 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图2d 底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研究区的表、底层海水盐度分布相对比较均匀,从南到北仅有微小的变化。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范围在1~9之间,其中最低值位于CTD18,盐度值为150,最高值位于CTD6,盐度值为886。从整体趋势来看,表层海水盐度在调查区南部相对北部较低(图2c),原因是南部海域较北部陆坡区更为开阔,上层海水受季风及蒸腾作用的影响,海水混合程度较高,因此盐度值普遍比北部低。底层海水盐度变化范围在4~7之间,其中最低值位于CTD18,盐度值为458,最高值位于CTD15,盐度值为631,二者相差并不大(图2d),原因是底层水体盐度的变化跟海水的深浅有关,水深深的地方压强大,海水密度大,盐度值较高,水深浅的地方压强小,海水密度小,盐度值较低。2 温盐的垂直分布特征1 跃层特性依环境参数的不同,跃层可有温跃层、盐跃层等,它们的形成原因不尽相同,但形成过程之间却有一定的联系。跃层的示性特征用跃层的深度、厚度和强度表示。分析研究区跃层的示性特征是采用CTD提供的标准层资料。确定跃层的方法是先选定某一水文要素跃层强度的最低指标值,然后对这一水文要素的标准层资料求其变化率,即垂向梯度。把该水文要素垂向梯度值大于、等于最低指标值所在深度范围称之为跃层;跃层上、下端点所在深度分别为跃层上、下界深度;跃层下界深度与上界深度之差为跃层的厚度;跃层上、下界深度对应的水文要素值之差除以跃层厚度所得的结果为跃层强度。跃层强度最低值的选取依据海洋调查规范[7]给出的最低标准(表1)。表1 跃层强度的最低标准2 温跃层研究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这里海域广阔,海水较深,大部分海区的跃层具有低纬深海大洋的跃层性质。其跃层类型主要包括浅跃层和深跃层。浅跃层一般分布在近海陆架区及外海深水区的上层,其主要特征是上界深度浅、厚度薄、强度大,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深跃层比较稳定,终年存在,为永久性的,其主要特征是上界深度较深,厚度较大,强度较弱,季节变化不明显[8]。中沙群岛属于外海深水区,这里浅跃层较弱,其底界深度较深,有时与下面的深跃层上界深度间隔较小,因此在这里将浅跃层与深跃层合二为一作为单跃层处理。例如CTD9和CTD14位于海盆区,水深都接近4000 m,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浅跃层深度在25 m左右,深跃层深度约为50 m,浅跃层底界深度跟深跃层顶界深度之间的间隔距离很小,因此在分析跃层深度和厚度时将其当做一个跃层进行处理。在跃层的分析中没有发现逆跃层的现象。根据张勐宁,刘金芳等[9]对南海温跃层的研究,在南海逆跃层主要出现在北部近海,即粤东、粤西近海和北部湾及越南岘港附近海域,且多出现在1月到4月份,其他月份只有10月份出现局部范围的逆跃层,这与我们的分析结果是相符的。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CTD13和CTD18分别位于中沙北海岭和中沙海台,水深分别为2340 m和360 m,受复杂的海底地形和海流的影响,多跃层的现象较明显(图5,图6),跃层深度、厚度和强度的判定采用邱章,徐锡祯等[4]的分析方法,取第一个跃层的上界深度为跃层顶界深度,最后一个跃层的下界深度为跃层的底界深度,如果由此定出的跃层其强度达不到最低指标值,则对多个跃层依其深度进行适当的组合,最后从中确定的跃层,其强度不但满足最低指标值,而且较强,同时其厚度也尽可能的大。图3 CTD9温度梯度变化曲线图(注:400 m水深以下曲线变化幅度很小,未在图中表示,以下同)图4 CTD14温度梯度变化曲线图通过对温跃层深度、厚度、强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取样时正值春夏交替,海表盛行风转为较弱的西南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表层海水逐渐增温,但是由于出现上暖下冷的海水现象及风力搅拌作用较弱,大部分跃层深度都在40 m以下,由于我们是将浅跃层和深跃层合并处理,故跃层厚度较厚,一般在130~150 m之间,跃层强度变化不大,一般在07~09℃/m之间。图5 CTD13温度梯度变化曲线图图6 CTD18温度梯度变化曲线图3 盐跃层在热带海域的上层海洋,气候平均的盐度值随深度呈现单调增加,温度值随深度呈现单调降低,密度随深度呈现单调增高。南海气候平均的温度、盐度和密度也符合上述规律[10]。以盐度为例,从图7a可以看出150 m深度以浅的盐度变化趋势是随深度单调增加。其跃层类型都是单跃层,顶界深度约在30~40 m,跃层厚度约在100~155 m之间,跃层强度在01~15m-1之间变化。与气候平均值相比,个别站位航测盐度在次表层出现极低盐度值,或者在次表层交替出现高-低盐度极值(图7b),同时温度和密度却符合上述一般垂向分布规律(给出对应位置温度的分布图,图7c),这种盐度的逆转显然具有特殊性。参照对应的混合层深度位置以及南海气候态温跃层的分布[11],发现这种盐度在垂向上的异常基本出现在混合层底和强温跃层之间的深度位置[12]。这种盐度异常水体特点为上部混合层一般在30~40 m之间,上下水层盐度异常值相差约3,最低盐度值约在60~70 m之间,盐跃层强度在01~3 m-1之间变化。通过对比两种类型的盐跃层在不同站位的分布发现:第一种类型的盐跃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陆坡及西南侧;第二种类型的盐跃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海盆区。这些盐度异常水体在春夏季风转换期间具有普遍性[7],其原因主要是南部海区热量摄入较多,有利于蒸发,并在2~3级风作用下,形成了比较浅薄的相对高盐水层,而它的下面仍为冬季遗留下来的低盐水层,从而在垂向上呈现出如图7b所示的上层盐度逆转结构。以后随着夏季季风的稳定增长,上混合层厚度加大,冬季遗留下来的低盐水层会最终变性消失。据此可以认为:在夏季季风转换期间异常表层水的出现主要是该海区气候环境特征造成的,其生成机制涉及混合层与温跃层的交换以及温跃层的动力调整。南海地质研究2012图7 观测期间典型的垂向盐度和温度特征图(a为盐度随深度单调变化图;b为盐度异常变化图;c为盐度异常水体对应的温度变化图)|F7 Typic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profiles(a:salinity with depthmonotonic changes b:salinity abnormal changes :abnormal saline 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profiles)3 结 语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初步得到夏季季风转换期间中沙群岛北部附近海域的温盐分布特征:(1)表层海水受季风、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温度分布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盐度变化幅度不大,南部相对北部较低;底层海水受地形、水深等因素影响,在调查区西南部温度较高,西北部和海盆区较低,盐度分布特征正好相反。(2)利用垂向梯度法对温跃层进行分析得出调查区内浅跃层、深跃层普遍存在。浅跃层特征为上界深度浅、厚度薄、强度大;深跃层特征为上界深度较深,厚度较大,强度较弱。在中沙海台和中沙北海岭,受复杂的海底地形和海流的影响,多跃层现象较为明显。(3)利用垂向梯度法对盐跃层进行分析,得出跃层类型基本都为单跃层,但个别站位混合层以下出现盐度逆转现象,这些站位都分布在南部海盆区。异常表层水的出现主要是该海区气候环境特征造成的,其生成机制涉及混合层与温跃层的交换以及温跃层的动力调整。参考文献[1]李风岐,苏育嵩海洋水团分析[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36 ~[2]毛汉礼,邱道立第四章:中国近海温、盐、密度的跃层现象[A]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海洋组海洋综合调查办公室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报告,第三册[C]北京:科学出版社,[3]邹娥梅,熊学平,郭炳火,等黄、东海温盐跃层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J]黄渤海海洋,2001,19(3):8~[4]吴巍,方欣华,吴德星关于跃层深度确定方法的讨论[J]海洋湖沼通报,2001,2:1~[5]贾旭晶,刘秦玉,孙即霖1998年5~6月南海上混合层、温跃层不同定义的比较[J]海洋湖沼通报,2001,1:1~[6]邱春华,贾英来南海北部深水海域温度以及盐度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3):375~[7]国家技术监督局海洋调查规范-海洋调查资料处理[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9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69~[8]张勐宁,刘金芳,毛可修,等中国海温度跃层分布特征概括[J]海洋预报,2006,23(4):51~[9]邱章,徐锡祯,龙小敏1994年9月南沙群岛调查海区的跃层特征[J]热带海洋,1996,15(2):61 ~[10]王东晓,杜岩,施平南海上层物理海洋学气候图集[M]北京:气象出版社,[11]杜岩,王东晓,等南海南部混合层底盐度异常水体的结构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04,23(6):52~[12]方文东,黄企洲,等春夏季季风转换期南海南部的异常表层水[J]热带海洋学报,2001,20(1):77~Analyses o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Distributions in ZhongSha Islands Waters During Spring to Summer Monsoon TransitionHuang Lei,Gao Hongfang(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during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Zhongsha Islands in May,2009,using vertical grads method in thermocline and halocline calculation and discussed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sea water was high-er in south area and the salinity of sea water is relatively equality during spring to summer mon-soon The vertical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 was stable and not existed temperature in-Almost vertical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was single halocline,but two types of the abnormalsaline water were found under the mixed layer in the south part of the Zhongsha Key words:Monsoon transition Thermocline Halocline Abnormal saline water

教育情况:南京大学气候学专业,理学学士,1988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专业,硕士,1996 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2002-2006。研究方向:海洋遥感、GIS 、物理海洋等。教学情况:本科生: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专业英语研究生:地理信息系统所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星高度计波高资料的同化研究”发表论文、专著王静,陈晓翔,论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互补性,地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05年,P120-124。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静,陈晓翔,关于学生参加撰写教改论文的调查与思考,地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05年,P116-119。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静,江丽芳。南海南部海域海面温度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热带海洋学报,2009年,第28卷,第4期,P72-78,科学出版社尹毅,王静,毛庆文,齐义泉。基于GIS的南海台风风浪预报系统,海洋通报(ISSN 1001-6392),第27卷第6期,P76-81,V27(6):76-81,吴海军、王静(通讯作者)、付方、钟建、谢巨伦。热带海洋学报。茂名港附近区域潮流特征分析,2008年11月,第27卷第六期,P40-43。尹毅,毛庆文,王静,齐义泉。热带海洋学报。基于组件式GIS的南海热带气旋风、浪场分析系统,2008年9月,第27卷第五期,V27 N5,P78-83。刘辉,王静(通讯作者)。热带海洋学报。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海洋上混合层深度的初步研究,2008年5月,第27卷第3期,V27 N3,P9-13。Tong Jingquan, Wang Jing, Qi Y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heat storage anomal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estimated from mergerd altimatric data,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SSN 0898-9591), 2006, 49(6):657-佟景全,王静,齐义泉。地球物理学报(ISSN 0001-5733,CN 11-2074/P,科学出版社)。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南海热含量变化特征,2006年11月,第46卷第6期,P1651-1656。(SCI)Peter Chu, Wang Jing, Yiquan QI,Determin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rface Height Variability Using TOPEX/POSEIDON data, Proceedings of SPIE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of the Ocean and Sea Ice, Barcelona, Spa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5233, 2003年9月, p 169-178。(EI收录)Jing Wang, Yiquan Qi, Ian SF J Journal of Marine S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ophyll in the Sulu S Volume 59, Issues 1-2, P111-119 (January 2006)。(SCI)刘春霞、王静、齐义泉、万齐林。《热带海洋学报》(ISSN 1009-5470科学出版社),基于WRF模式同化QuichSCAT风场资料的初步试验。2004年11月,第23卷第6期,P69-LIU Chunxia, QI Yiquan, WANG Jing, WAN Qilin, CHU Peter,《Acta Oceanological Sinica》, Impact on the tropical cyclone“Vongfong”forecast using the QuickSCAT wind 2004年5月, V23, N3, 387- ISSN 0253-505X (SCI)齐义泉、施平、毛庆文、王静,《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基于T/P资料分析南海海面风、浪场特征及其关系。2003年9月,A辑第18卷第5期,619-624。(EI收录)Jing Wang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arine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王静、齐义泉、施平、毛庆文、朱伯承,《热带海洋》(SSN 1009-5470),基于TOPEX/Posiden资料的南海海面高度场的时空特征分析。2003年7月,第22卷第四期,26-33

发表的第一作者论文: 栾锡武,彭学超,孙钿奇,李晓芸南海北部陆架南北卫浅滩的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地质学报, 栾锡武,孙钿奇,李晓芸渤海构造收缩与沉积充填现代地质, 栾锡武,刘凤,王静,刘鸿,张亮。东海重磁地震综合探测剖面的热岩石圈结构研究,地质学报, Hongyue Dang, Xi-Wu Luan, Ruipeng Chen, Xiaoxia Zhang, Lizhong Guo & Martin G Klotz。Diversity,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amoA-encoding archaea in deep-seamethane seep sediments of theOkhotsk Sea。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11,72:370-3855 栾锡武,彭学超,邱燕。南海北部东沙海底冲蚀河谷及其成因探讨。中国科学D辑, LUAN Xiwu, PENG Xuechao, QUI Y DongSha erosive channel on Northern South shelf and its induced Kuroshio South China Sea B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7、 栾锡武,刘鸿,岳保静,A Obzhirov。海底冷泉在旁扫声纳图像上的识别。现代地质,2010,24(3):474-4808、 栾锡武,张亮,岳保静。南海北部陆坡海底火山活动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现代地质,2010,24(3):424-4329、 LUAN Xiwu, PENG Xuechao, WANG Yingmin, QUI Y Activity and formation of sand waves o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0, 21(1): 55- DOI:1007/s12583-010-0005-410、 栾锡武,彭学超,邱燕。南海北部陆架海底沙波基本特征及属性。地质学报,2010,84(2):285-29811、 栾锡武,张亮。南海构造演化模式——综合作用下的被动扩张。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6):59-7412、 栾锡武。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界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2):91-10213、 栾锡武,彭学超,邱燕。南海北部陆坡高速堆积体的构造成因。现代地质,2009,23(2):183-19914、 栾锡武。逸气揭皮构造-一种和水合物相关的沉积构造形式。地质学报,2009,83(1):123-15、 栾锡武、鲁银涛、赵克斌、孙冬胜、李军。东海陆坡及邻近槽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及前景。现代地质,2008,22(3):342-35516、 栾锡武、岳保静、A OBZHIROV。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区的海底地形特征——以鄂霍次克海为例。现代地质,2008,22(3):420-42917、 LUAN Xiwu, Kelin WANG, Roy HYNDMAN and Eleanor WILLOUGHBY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s and gas seepage in Okinawa Trough: evidence of gas hydrate in an active back arc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8,19(2):97-10918、 LUAN Xiwu, JIN Y, OBZHIROV A, YUE B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gas hydrate in Okhotsk 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 2008, 51(3):415-42119、 栾锡武,赵克斌,AOBZHIROV,岳保静。鄂霍次克海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的堪查识别和基本特征。中国科学D辑,2008,38(1):99-10720、 Luan Xiwu, Peng X Activity and formation of sand waves o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outer Submitted to EPSL, 200821、 栾锡武,赵克斌,孙东胜,岳保静,鲁银涛,张亮,王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测的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1):121-131。22、 栾锡武,赵克斌,孙东胜,岳保静。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以马利克钻井为例,地球物理进展,2007,22(4):1295-1304。23、 栾锡武,赵克斌,孙东胜,岳保静。鄂霍次克海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基本地质条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9):91-10024、 栾锡武,高金耀,粱瑞才,秦蕴珊。冲绳海槽宫古段中央地堑的形态与分布。地质学报,2006,80(8):1149-115925、 栾锡武,秦蕴珊。冲绳海槽宫古段中央地堑和海底火山及其地质意义。海洋与湖沼,2007,38(3):266-27126、 栾锡武,岳保静,鲁银涛。我国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反射地震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4):12-2527、 栾锡武。大洋富钴结壳成因机制探讨——水成因证据。海洋学研究,2006,24(2):8-2028、 栾锡武。热液活动区数目和洋脊扩张速率的关系及其在冲绳海槽的应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2):55-6529、 栾锡武,岳保静,鲁银涛。冲绳海槽海底扩张证据。中国地球物理2006,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3330、 Luan Xiwu,Qin Yunshan。Gas seepage on the sea floor of Okinawa Trough Miyko Sectio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50(13):1358-1365。31、 栾锡武,秦蕴珊。冲绳海槽宫古段西部槽底海底气泉的发现。科学通报,2005,50(8):801-810。32、 栾锡武,鲁银涛,徐涛。海洋地球物理测量中GPS数据问题与处理。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4):897-904。33、 栾锡武。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分布与构造环境分析。地球科学进展,2004,19(6):931-938。34、 栾锡武。KSS31M型海洋重力仪在动、静态条件下观测到的读数变化及分析。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2):442-448。35、 栾锡武,黄海。火星表面陨石坑的碎形特征。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1):137-142。36、 栾锡武,张训华。东海及琉球沟弧盆系的海底热流测量与热流分布。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18(4):670-678。37、 栾锡武,初凤友,秦蕴珊。热液活动区的水深分布与构造特征。见:中国边缘海盆地演化与资源效应。李家彪,高抒(主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36-4538、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 高德章,赵金海。我国东海陆架区新生代地层岩石生热率研究。沉积学报,2003,21(4):152-159。39、 栾锡武,秦蕴珊,张训华,龚建明。东海陆坡及相邻槽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域分析。地球物理学报,2003,46(4):467-475。40、 Luan X, Yin Y, Zhang X, Gong J The stability zone of gas hydrate on the slope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adjacent trough basin Chinese Journal of G 2003, 46(4):675-685,41、 栾锡武,秦蕴珊,宋海斌,石耀霖。岩浆驱动破裂的形态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18(1):138-141。42、 栾锡武,秦蕴珊。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调查研究方法。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17(4):592-597。43、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初凤友。热液系统输向大洋的热通量估算。海洋学报,2002,24(6):59-66。44、 栾锡武,周文戈。冲绳海槽浮岩的高温高压纵波速度。岩石学报,2002,18(3):401-407。45、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热液柱的形态研究。热带海洋学报,2002,21(2):91-97。46、 栾锡武,高德章,喻普之,赵金海。我国东海陆架地区新生代地层的热导率。海洋与湖沼,2002,33(2)151-159。47、 栾锡武。东海地球物理特征。见:专项综合报告编写组,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勘测专项综合报告。海洋出版社,2002,158-16348、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东海陆架前缘拗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热模拟、AVO和海上地震勘探技术。海洋地质,2001,第2期,30-31。49、 栾锡武,高德章,喻普之,赵津海。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一条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16(2):28-34。50、 栾锡武,陈左林。海洋沉积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在我国边缘海域的研究进展。海洋科学,2001,25(6):23-25。51、 栾锡武,初凤友,赵一阳,秦蕴珊,陈左林。我国东海及邻近海域气体水合物可能的分布范围。沉积学报,2001,19(2):315-319。52、 栾锡武,翟世奎,干晓群。冲绳海槽中热液活动区构造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沉积学报,2001,19(1):43-47。53、 Luan X, Gao D, Zhao J, Qin Y Lithosphere thickness of South Yellow 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marine scicences of the Yellow Sea (ISMY-V), 2001, 178-18554、 LUAN X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tart depth in gravity anomaly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1998, 16(4):381-38455、 栾锡武。琉球沟弧盆系的海底热流分布特征及冲绳海槽热演化的数值模拟。海洋与湖沼,1997,28(1):44-48。56、 栾锡武。遗传算法及其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海洋科学,1997,第6期:65-67。57、 栾锡武。重力资料反演中一种确定起算深度的新方法。海洋科学,1997,第4期:8-9。58、 栾锡武,喻普之。海底构造与海底热流研究进展。1994-1996中国海洋年鉴。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228-22959、 栾锡武,石耀霖。冲绳海槽地球动力学热模拟。海洋科学集刊,1995,36,129-13560、 栾锡武,Liu,UG。对地幔间断面的解释。地球物理学进展,1995,10(2):114-118。61、 栾锡武,喻普之。我国东海及琉球沟弧盆系海底热流测量及研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18762、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冲绳海槽盆地(我国辖区)天然气水合物预测分布图。200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内部资料。63、 栾锡武。地震剖面解释及构造单元划分。126EA02、EA04区块地质地球物理补充调查调查报告(海洋所内部资料),2001,432-47164、 栾锡武。126专项EA02区块1:500000构造图。200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内部资料。65、 栾锡武。126专项EA04区块1:500000构造图。200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内部资料 栾锡武,刘鸿,王静,张亮。海底热液/冷泉系统观测潜标的研制。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1,257p栾锡武,宋永东,张亮,孙钿奇。1:100万大连幅单道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成果报告。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0,307p栾锡武,岳保静,秦蕴珊。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报告。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6,207p栾锡武,鲁银涛,张亮,岳保静,秦蕴珊。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报告。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8,117p栾锡武,鲁银涛,张亮,岳保静,秦蕴珊。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成果报告。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8,102p栾锡武,张亮,岳保静。1:100万大连幅单道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成果报告。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9,195p栾锡武。PLUME与大洋底层流对富钴结壳的形成与分布的控制研究。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5,57p科研活动科研项目973863科学院创新装备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保青岛市市南区科技项目科研能力目前课题组拥有:万米测深仪一台万米浅地层剖面仪一台万米超短基线一套6000m声学MODEM一对3000m潜标一台GPS一套海洋重力仪一台海洋磁力仪一台地质绞车一台参考重力基准点二个SUN工作站三台工程复印机一台地震剖面绘图机一台地震处理解释软件重磁处理解释软件导航定位软件计算模拟软件地质绘图软件计算机打印机若干 项目协作单位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中国石化集团上海海洋石油局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测绘地球物理研究所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1999年 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院长奖学金优秀奖2000年 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1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Marine Sciences of the Yellow Sea 优秀论文奖 招生专业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底构造海洋工程地质招生方向海洋地球物理与构造地质海洋工程地质仪器地球物理声通讯 潜标项目结题验收

论文格式要求  文章标题(四号,黑体,居中)  作者姓名(五号,宋体,居中)  单位名称(五号宋体,居中,含地址邮箱)  摘要:单个段落,字数不多于250个,五号字。摘要(三句话:1、文章意义;2、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思想,方法,结论;3、成果应用领域,意义)  关键词:5号字小写,不超过5个词。  英文名称:小四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内容与中文对应  英文摘要: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  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一级标题,小四宋体, 加粗,左对齐  1 二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左对齐  正文:五号宋体,两端分散对齐。行间距16磅。中文用宋体,西文和数字用TimesNewRoman字体。正文需要5000-8000字。  整篇文章应适用A4(210×297mm)白纸,单张纸,左19cm;右14cm;上0cm;下25cm。  图表均需有编号和名称,图名在图下面,表名在表上面,并应严格按照其在文章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所有引用的文献应以出现次序进行排列。参考文献按照以下格式:  [1] 黄小平,黄良民.大鹏湾水动力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热带海洋学报,2003,22(5):47-54.(期刊)  [2] 方子云.水资源保护手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书)  [3] 曹斌 云南兰坪矿山开发重金属污染环境评价[D],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学位论文)  网络文章和研究报告不属正式出版物,不列入参考文献,但在当页下面可作标注  这是我们老师刚刚跟我们说的。

热带海洋学报稿费标准文件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形式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在300~500字之间。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摘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为动词或名词,数量不少于3个,不超过7个。  (二)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英文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words)由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翻译而成。  (三)目录  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以及附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  (四)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正文字数应在7000~10000字之间。  (五)注释  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六)附录  附录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主要包括:(1)放在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2)复杂的数据图表;(3)论文使用的字母或缩写符号的意义;(4)计算机程序及有关说明等。  (七)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是作者亲自阅读过内容的、对写作过程帮助比较大的、相对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包括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参考论文、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参考书目(包括著作或教材)和网上参考资料(包括网站上的论文和数据等)等。

论文格式要求  文章标题(四号,黑体,居中)  作者姓名(五号,宋体,居中)  单位名称(五号宋体,居中,含地址邮箱)  摘要:单个段落,字数不多于250个,五号字。摘要(三句话:1、文章意义;2、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思想,方法,结论;3、成果应用领域,意义)  关键词:5号字小写,不超过5个词。  英文名称:小四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内容与中文对应  英文摘要: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  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一级标题,小四宋体, 加粗,左对齐  1 二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左对齐  正文:五号宋体,两端分散对齐。行间距16磅。中文用宋体,西文和数字用TimesNewRoman字体。正文需要5000-8000字。  整篇文章应适用A4(210×297mm)白纸,单张纸,左19cm;右14cm;上0cm;下25cm。  图表均需有编号和名称,图名在图下面,表名在表上面,并应严格按照其在文章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所有引用的文献应以出现次序进行排列。参考文献按照以下格式:  [1] 黄小平,黄良民.大鹏湾水动力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热带海洋学报,2003,22(5):47-54.(期刊)  [2] 方子云.水资源保护手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书)  [3] 曹斌 云南兰坪矿山开发重金属污染环境评价[D],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学位论文)  网络文章和研究报告不属正式出版物,不列入参考文献,但在当页下面可作标注  这是我们老师刚刚跟我们说的。

论文是指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论文的格式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以毕业论文为例,分为封面,题目,目录,内容摘要,正文,注释等这几部分,一篇论文不仅对格式有要求,对纸张和页面,字体也都有要求。1、封面:关于封面不同学校的封面格式设计不同,要使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或者先咨询一下导师。2、题目:题目要写的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对于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如果是硕博士毕业论文才需要单独的题目页。3、目录:目录居中,自动生成,4号宋体,双面打印,若不够双页则独立成页,需要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后面是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4、内容摘要:四号宋体,段落要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5倍行距,摘要的内容一般为作者所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一般为150字到300字,中英文需要一一对应,英文摘要需用第三人称。5、正文:正文的字体为四号宋体,5倍行间距,双面打印,字数为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论文的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前言,本论,结论,前言要简单扼要,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即可,本论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要写出作者在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部分就是总结一下全文,加深题意。6、注释:注释一般采用小五号宋体,这部分就是把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如[1]、[2]),排印在该页底脚。

黄 磊 高红芳(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第一作者简介:黄磊(1984-),男,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和海洋水文研究,E-mail:1ei841004@摘要 对2009年5月中沙群岛附近海域的水文观测资料,运用垂向梯度法,计算了中沙群岛海区温度及盐度两种跃层所处的深度及各自的厚度和强度,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风转换期间海洋表、底层温度分布南高北低,表、底层盐度分布较为均匀;垂直结构上温度跃层比较稳定,无逆跃层出现;盐度跃层基本为单跃层,但在研究区南部混合层以下出现两种盐度异常水体。关键词 季风转换 温跃层 盐跃层 盐度异常海洋要素跃层的时空分布规律是物理海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其分布和变化不仅关系到水团垂直边界的划定,而且直接影响到潜艇活动和水声仪器的使用以及海洋渔业的发展。因此国内外对跃层的研究,不论是关于大洋跃层的理论,还是浅海跃层的分析与诊断都非常活跃,特别是有关中国陆架海区跃层分析与诊断方面的研究更是成果颇多,如毛汉礼等人对黄海、东海温、盐、密跃层的分布和消长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邹娥梅等对黄海、东海温跃层在成长、强盛、消衰和无跃期的各特征值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作了探讨和分析[3];吴巍,贾旭晶等分别针对南海跃层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4-5];邱春华等利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分析了南海北部深水海域温度及盐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讨论了季节及年际变化尺度上黑潮通过吕宋海峡对南海北部温、盐场的影响[6]。但以上研究大多是对大范围海域内温盐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详细分析对比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2009年5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中沙群岛海域观测的温盐深(CTD)资料,分析了春夏季风转换期间该区水体的温、盐特征,探讨了近表层盐度异常水体的来源和盐度逆转现象形成的可能机制。1 温盐的水平分布特征中沙群岛附近海域位于南海中北部,主要跨越了陆坡(岛坡)和深海盆两大地貌单元。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盛行季风,偶有热带气旋活动。由于该海域受冷空气、南海高压、副热带高压、辐合带及热带气旋环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该海域水文气象条件较复杂且明显随季节变化而变化。2009年5月14日~6月1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四号” 综合科学考察船在南海中沙群岛海域进行了为期15天的CTD观测。共设置CTD测站19个(图1),取样时处于南海夏季季风转换期。图1 研究区位置及CTD取样站位分布图表层海水的温、盐分布明显受季风、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从图2a可以看出,表层温度分布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即北部陆坡区温度较低,在28℃以下,最北端CTD5表层海水温度为248℃;由北向南至深水区,温度逐渐上升到28℃以上,最南端CTD19表层海水温度为477℃,南北两端温度相差3℃左右。由于南部处于开阔海域,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表层增温较快,所以温度普遍比北部高。而海底底层水温的变化明显受海水深浅的影响,水深深的地方底层温度低,在海盆区最低可达372℃;水深浅的地方底层温度较高,在中沙海台海底温度为025℃。从图2b可以看出,海底底层水温在调查区西南部较高,西北部和海盆区较低。图2a 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图2b 底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图2c 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图2d 底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研究区的表、底层海水盐度分布相对比较均匀,从南到北仅有微小的变化。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范围在1~9之间,其中最低值位于CTD18,盐度值为150,最高值位于CTD6,盐度值为886。从整体趋势来看,表层海水盐度在调查区南部相对北部较低(图2c),原因是南部海域较北部陆坡区更为开阔,上层海水受季风及蒸腾作用的影响,海水混合程度较高,因此盐度值普遍比北部低。底层海水盐度变化范围在4~7之间,其中最低值位于CTD18,盐度值为458,最高值位于CTD15,盐度值为631,二者相差并不大(图2d),原因是底层水体盐度的变化跟海水的深浅有关,水深深的地方压强大,海水密度大,盐度值较高,水深浅的地方压强小,海水密度小,盐度值较低。2 温盐的垂直分布特征1 跃层特性依环境参数的不同,跃层可有温跃层、盐跃层等,它们的形成原因不尽相同,但形成过程之间却有一定的联系。跃层的示性特征用跃层的深度、厚度和强度表示。分析研究区跃层的示性特征是采用CTD提供的标准层资料。确定跃层的方法是先选定某一水文要素跃层强度的最低指标值,然后对这一水文要素的标准层资料求其变化率,即垂向梯度。把该水文要素垂向梯度值大于、等于最低指标值所在深度范围称之为跃层;跃层上、下端点所在深度分别为跃层上、下界深度;跃层下界深度与上界深度之差为跃层的厚度;跃层上、下界深度对应的水文要素值之差除以跃层厚度所得的结果为跃层强度。跃层强度最低值的选取依据海洋调查规范[7]给出的最低标准(表1)。表1 跃层强度的最低标准2 温跃层研究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这里海域广阔,海水较深,大部分海区的跃层具有低纬深海大洋的跃层性质。其跃层类型主要包括浅跃层和深跃层。浅跃层一般分布在近海陆架区及外海深水区的上层,其主要特征是上界深度浅、厚度薄、强度大,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深跃层比较稳定,终年存在,为永久性的,其主要特征是上界深度较深,厚度较大,强度较弱,季节变化不明显[8]。中沙群岛属于外海深水区,这里浅跃层较弱,其底界深度较深,有时与下面的深跃层上界深度间隔较小,因此在这里将浅跃层与深跃层合二为一作为单跃层处理。例如CTD9和CTD14位于海盆区,水深都接近4000 m,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浅跃层深度在25 m左右,深跃层深度约为50 m,浅跃层底界深度跟深跃层顶界深度之间的间隔距离很小,因此在分析跃层深度和厚度时将其当做一个跃层进行处理。在跃层的分析中没有发现逆跃层的现象。根据张勐宁,刘金芳等[9]对南海温跃层的研究,在南海逆跃层主要出现在北部近海,即粤东、粤西近海和北部湾及越南岘港附近海域,且多出现在1月到4月份,其他月份只有10月份出现局部范围的逆跃层,这与我们的分析结果是相符的。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CTD13和CTD18分别位于中沙北海岭和中沙海台,水深分别为2340 m和360 m,受复杂的海底地形和海流的影响,多跃层的现象较明显(图5,图6),跃层深度、厚度和强度的判定采用邱章,徐锡祯等[4]的分析方法,取第一个跃层的上界深度为跃层顶界深度,最后一个跃层的下界深度为跃层的底界深度,如果由此定出的跃层其强度达不到最低指标值,则对多个跃层依其深度进行适当的组合,最后从中确定的跃层,其强度不但满足最低指标值,而且较强,同时其厚度也尽可能的大。图3 CTD9温度梯度变化曲线图(注:400 m水深以下曲线变化幅度很小,未在图中表示,以下同)图4 CTD14温度梯度变化曲线图通过对温跃层深度、厚度、强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取样时正值春夏交替,海表盛行风转为较弱的西南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表层海水逐渐增温,但是由于出现上暖下冷的海水现象及风力搅拌作用较弱,大部分跃层深度都在40 m以下,由于我们是将浅跃层和深跃层合并处理,故跃层厚度较厚,一般在130~150 m之间,跃层强度变化不大,一般在07~09℃/m之间。图5 CTD13温度梯度变化曲线图图6 CTD18温度梯度变化曲线图3 盐跃层在热带海域的上层海洋,气候平均的盐度值随深度呈现单调增加,温度值随深度呈现单调降低,密度随深度呈现单调增高。南海气候平均的温度、盐度和密度也符合上述规律[10]。以盐度为例,从图7a可以看出150 m深度以浅的盐度变化趋势是随深度单调增加。其跃层类型都是单跃层,顶界深度约在30~40 m,跃层厚度约在100~155 m之间,跃层强度在01~15m-1之间变化。与气候平均值相比,个别站位航测盐度在次表层出现极低盐度值,或者在次表层交替出现高-低盐度极值(图7b),同时温度和密度却符合上述一般垂向分布规律(给出对应位置温度的分布图,图7c),这种盐度的逆转显然具有特殊性。参照对应的混合层深度位置以及南海气候态温跃层的分布[11],发现这种盐度在垂向上的异常基本出现在混合层底和强温跃层之间的深度位置[12]。这种盐度异常水体特点为上部混合层一般在30~40 m之间,上下水层盐度异常值相差约3,最低盐度值约在60~70 m之间,盐跃层强度在01~3 m-1之间变化。通过对比两种类型的盐跃层在不同站位的分布发现:第一种类型的盐跃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陆坡及西南侧;第二种类型的盐跃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海盆区。这些盐度异常水体在春夏季风转换期间具有普遍性[7],其原因主要是南部海区热量摄入较多,有利于蒸发,并在2~3级风作用下,形成了比较浅薄的相对高盐水层,而它的下面仍为冬季遗留下来的低盐水层,从而在垂向上呈现出如图7b所示的上层盐度逆转结构。以后随着夏季季风的稳定增长,上混合层厚度加大,冬季遗留下来的低盐水层会最终变性消失。据此可以认为:在夏季季风转换期间异常表层水的出现主要是该海区气候环境特征造成的,其生成机制涉及混合层与温跃层的交换以及温跃层的动力调整。南海地质研究2012图7 观测期间典型的垂向盐度和温度特征图(a为盐度随深度单调变化图;b为盐度异常变化图;c为盐度异常水体对应的温度变化图)|F7 Typic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profiles(a:salinity with depthmonotonic changes b:salinity abnormal changes :abnormal saline 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profiles)3 结 语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初步得到夏季季风转换期间中沙群岛北部附近海域的温盐分布特征:(1)表层海水受季风、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温度分布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盐度变化幅度不大,南部相对北部较低;底层海水受地形、水深等因素影响,在调查区西南部温度较高,西北部和海盆区较低,盐度分布特征正好相反。(2)利用垂向梯度法对温跃层进行分析得出调查区内浅跃层、深跃层普遍存在。浅跃层特征为上界深度浅、厚度薄、强度大;深跃层特征为上界深度较深,厚度较大,强度较弱。在中沙海台和中沙北海岭,受复杂的海底地形和海流的影响,多跃层现象较为明显。(3)利用垂向梯度法对盐跃层进行分析,得出跃层类型基本都为单跃层,但个别站位混合层以下出现盐度逆转现象,这些站位都分布在南部海盆区。异常表层水的出现主要是该海区气候环境特征造成的,其生成机制涉及混合层与温跃层的交换以及温跃层的动力调整。参考文献[1]李风岐,苏育嵩海洋水团分析[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36 ~[2]毛汉礼,邱道立第四章:中国近海温、盐、密度的跃层现象[A]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海洋组海洋综合调查办公室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报告,第三册[C]北京:科学出版社,[3]邹娥梅,熊学平,郭炳火,等黄、东海温盐跃层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J]黄渤海海洋,2001,19(3):8~[4]吴巍,方欣华,吴德星关于跃层深度确定方法的讨论[J]海洋湖沼通报,2001,2:1~[5]贾旭晶,刘秦玉,孙即霖1998年5~6月南海上混合层、温跃层不同定义的比较[J]海洋湖沼通报,2001,1:1~[6]邱春华,贾英来南海北部深水海域温度以及盐度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3):375~[7]国家技术监督局海洋调查规范-海洋调查资料处理[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9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69~[8]张勐宁,刘金芳,毛可修,等中国海温度跃层分布特征概括[J]海洋预报,2006,23(4):51~[9]邱章,徐锡祯,龙小敏1994年9月南沙群岛调查海区的跃层特征[J]热带海洋,1996,15(2):61 ~[10]王东晓,杜岩,施平南海上层物理海洋学气候图集[M]北京:气象出版社,[11]杜岩,王东晓,等南海南部混合层底盐度异常水体的结构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04,23(6):52~[12]方文东,黄企洲,等春夏季季风转换期南海南部的异常表层水[J]热带海洋学报,2001,20(1):77~Analyses o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Distributions in ZhongSha Islands Waters During Spring to Summer Monsoon TransitionHuang Lei,Gao Hongfang(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during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Zhongsha Islands in May,2009,using vertical grads method in thermocline and halocline calculation and discussed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sea water was high-er in south area and the salinity of sea water is relatively equality during spring to summer mon-soon The vertical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 was stable and not existed temperature in-Almost vertical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was single halocline,but two types of the abnormalsaline water were found under the mixed layer in the south part of the Zhongsha Key words:Monsoon transition Thermocline Halocline Abnormal saline water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