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文学论文写作角度有哪些类型

发布时间:

文学论文写作角度有哪些类型

小说通常都是由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去写。但写作的视角其实远不只是POV和HLTV这样简单的两种。鲁迅的《故乡》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但这个“我”并不是故事的主角。全文从第三者视角描述了闰土这个人物。米兰Lady的《御天香》则刚好相反。整篇文章采用第三人称,但始终从主角沈蕙罗的视角去观察宫廷中形形色色的人。用第一人称写作,由于视角较为狭窄,往往不利于整个故事(尤其是架构比较宏大的故事)发展。不经意间就会造成第一、第三人称混乱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运用文字巧妙的“借视角”。千叶梦飞(慕时涵)的《天下倾歌》中对人物常有略微超出POV视角的细致描写,对读者产生一定暗示。这样既打破局限,又不显得突兀。“借视角”也不是第一人称写作特有的。在一些第三人称的小说中同样会出现。九夜茴的《匆匆那年》以“我”在异国他乡遇到一个很特别的女孩方茴为引,听方茴和陈寻讲述那段年少时光。但其中有些情景明显是方茴(陈寻)不知晓的。由于这里采用第三人称的写作模式,读者通常会默认是HLTV视角,因此也不以为异。

外貌神态心理背景等等很多的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

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时期。中外在此之前虽曾有过类似散文诗 的作品出现.例如中国古代的小赋、明清小品文,西方欧洲16世纪法国的蒙田小品文等等,但都还 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尚无法称为严格真正意义上的散文诗体裁。当然也没有“散文 诗”这个叫法。真正的散文诗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才有的。 第一位使用“散文诗”这个称谓的诗人是十九世纪法国的波特莱尔,当时这种新的表达形式被 称为“小散文诗”。 时至今日,当我们跨过漫长的年代与广阔的地域,在考察大量作品的基础上,可以逐渐清晰地 发现一些散文诗的相关特点. 它兼有散文与诗歌两种体裁的属性,最本质上还是一种诗歌的形式。它借用于散文的外观和部 分写作手段与诗歌的语言、灵魂结合为一体,为主题表达而服务;与通常意义上的散文相比篇幅更 为短小,又不象诗歌那样固定分行,无形无象的思维情感通过作者心灵的孕育外化为富于音乐性的 语言节奏和韵律以及情节关联,从而呈现出更为接近精神自由的表达境界。 在内容上,从无数散文创作的实践经验来看,都更侧重于纪实性,受限于真人真事的抒写.虚 构的可能性已经被压缩到了某一程度上无法随意打开释放.而散文诗所写内容则既可为叙事抒情, 批判现实的,也可以是纯粹浪漫幻想的。篇幅容量可以大到《窃贼》那种适度程度,但不宜过长, 也可以短小到类似泰戈尔那样富于哲理性的片语遐思。 在形式上,比散文包含有更多的跳跃想象,隐喻和象征;可以象诗歌那样分行,也可以完全不 分行;即便分行多数也是以长句排比交错的连贯格局出现,例如《驿站》和《邂逅》两首。同时无 论怎样变化,行文须具有一定诗歌语言的素质特性。例如强弱不同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虽然不是 绝对化要求如此,但最好不是和散文写作的语言完全同一种风格步调了,否则将沦其为抒情散文, 而不是更为典型意义上的散文诗了,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和说明。 在风格上,可以说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多样化可能。篇幅虽小,但却包罗万象,人性与自然中的 所有元素节点都可以成为表达主题的某一个突出坐标。根据所选特定客观内容本身具有的差异性质 而产生不同的风格类型变化。写《秘密》就是要抒发对理想的信念与坚持,形成一种清朗大气的风 格;写《牵手》,文中有类似于散文性质的人物对话和描述,局部音乐性适度削弱了一点,是要表 达一种超越生死的爱情观和深沉炽烈的风格;写《抑郁者》则是要一反常态,关乎心理学中抑郁症 患者的主观世界和扭曲体验。而这个近乎极端的心理状态并非患者所特有,普通人在某种特定时段 与条件下,也可有一闪之念,搅起心灵中隐秘的情感与矛盾因素,只不过不会成为主导心境而已。 此时即是要表现阴冷抑郁的情境和神秘诡异的风格,有种心灵秘境深处的悲怜与颓废之美。 关于散文诗的语言和风格。说几句题外话,借用音乐领域中的一些事例现象来对比研究。这一 点非常类似于现代新世纪音乐的发展特点和外在表现。 古典音乐不必多说,自然是莫扎特,贝多芬一类的作品。新世纪音乐则是以雅尼和范吉利斯等 新一代音乐大师为代表。两者在创作思想和使用的工具上有所差异。前者以传统乐器谱曲,后者利 用数字化工具,例如高技术含量的电子琴进行创作。古典音乐中题材的选择和表现都相对严谨正统 ,形式上具有固定曲调织体的音乐结构。拍子、节奏、速度、音程、和弦、调式等音乐要素都融合 于相对稳定的结构流程中进行表现;有序曲有结尾,明确的主体旋律和变奏。这很象古典格律诗歌 中一些约定成俗的法则。但是对于表达更为复杂、微妙、广阔的心理体验和音域空间则显得力不从 心了。目前的实践也已经证明,最经典流行的五线谱记谱方式也是有所缺憾和局限的,无法明确有 效地记录表达很多复杂精细甚至模糊状态的音阶层次与情感体验。而新世纪音乐则借助于数字化音 乐创作工具与模式将所有的音乐语言和要素打散,溶解于“片段的节奏”中进行自由变化和表现。 将那些过于细腻微妙甚至难以捕捉的心灵体验记录下来。将音乐的表现力与可能性推至了新的高峰 。同理,文学领域中散文诗的出现无异于是对语言艺术上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一次突破和探索。外表 看上去象是散文的抒写,情节的片段,而本质上则是一种更为纯粹自由的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虽 然片段,但却自然天成,浑然一体,犹如诗歌作品那样成为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获得了独立的艺 术生命形态。 因此,散文诗出现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打破了诗歌与散文两种文体原有的定势与结构.开拓了尽 广大,至精微的创作原则和内容表现空间;发展出了更为灵活自由的创作手段与新颖的语言形式美 感。为人类的艺术生活锦上添花,更现辉煌。在此思想认识前提下指导自己的散文诗创作实践,我 们将可能会收获比以往更为风格迥异,变化多端的语言之花。

文学类论文写作角度有哪些

1、写作角度可以分五类:立意角度,选材角度,构思角度,文体角度,语体角度。①立意角度从古至今,文章的数量不胜枚举,但是,大致进行归类,仍然可以确定为几个范畴,几个话题。教材上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它们有的属于同一个话题,但是立意的角度却不一样。例如,同样是要表现民族性格,《拿来主义》、《灯下漫笔》、《漫话清高》、《我若为王》各自在立意的角度上就不同。②选材角度同样要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杜牧写阿房宫的焚毁,苏洵写六国的灭亡,张溥写五人的慷慨赴死,龚自珍写天下之梅皆病……还有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天,朱自清写清华的荷塘……这些都是选材角度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受教育背景以及命运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有不同的素材,因而在写作时,就会有不同的选材角度。③文体角度同样要抒发胸中的块垒、郁闷与感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诗歌;《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是散文,还有小说、杂文等,这是文体的不同。出于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需要,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文体。④选材角度同样是“小中见大”的写法,王安石、苏轼从选择从游山逛水切入,娓娓道来;鲁迅的《灯下漫笔》从现实生活中银行换钱写起;《庄周买水》更是借古人说事,这是构思角度上切入角度的不同。⑤语体角度不同的人语体风格不同,就是同一个人,语言风格也会因内容需要、因文体特点或豪放、或婉约、或诙谐、或俏皮、或轻松、或沉重……这也是角度的区别。

写作角度是作者的观察点,是指作者从某个角度(主要有当事人的角度和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记叙;观察点还可分为身体(生理)的和心理上的两种,生理是人的所见所闻等直观感觉,心理是指所想到的。写作角度是指什么写作角度可以分五类:立意角度,选材角度,构思角度,文体角度,语体角度。1、立意角度:教材上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它们有的属于同一个话题,但是立意的角度却不一样。2、选材角度: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受教育背景以及命运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有不同的素材,因而在写作时,就会有不同的选材角度。3、文体角度:出于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需要,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文体。4、选材角度:指每个人构思角度上切入点的不同。5、语体角度:不同的人语体风格不同,就是同一个人,语言风格也会因内容需要改变。

人们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这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作文也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先择什么样的用度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记得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班级的老师布置大家写随笔纪念。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题为(最后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选择了茅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侧面,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着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深情地赞扬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由于角度选得好,使这篇随笔在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显得极有新意。  由此看来,要写好一篇文章,根据题意要求去选择最佳角度,是忽视不得的。命题议论文虽然规定了议论的“范围”,但并没有规定写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文章一起笔便引人入胜。能显示出对所议论事物的不同一般的见解。  前面说过,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打开思路之后,也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入议,这和命题作文选择写作角度的道理是相同的。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所谓“从自我出发”,就是选择的写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至心中无数,言不由衷。  具体地说,最佳写作用度还要符合两个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上面提到的《最后的“作品”》,就抓住了茅盾临终前写的“入党申请书”这个角度,深入议论,而不去泛泛而论茅盾一生中的许多事迹。这样,文章角度很小,主题却很集中,而且由小见大,从中折射出茅盾光辉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其次,角度要新。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我们说,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  有一位同学读了课文《失街亭》以后,就“斩马谡”的情节发表看法,写了《从孔明斩马谡谈起》的读后感,由于选择了“孔明用人”的写作角度,文中提出了“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的主张,对“识才、荐才”问题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见解,这就比论述“骄者必败”之类众所周知的道理新鲜多了。  自然,议论要出新意,需要我们有深刻的思想,同时在语言上也要有新的创造,力求达到“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境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对“执法如山”和“任人唯贤”的含意一知半解,对两者的联系似懂非懂,要想在“失街亭”的问题上发表有新意的议论,也是很困难的。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写作角度的两个标准。由于打开思路后,会发现多种写作角度,因此,要确定最佳角度,还必须对可以入题的角度进行比较筛选。例如: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1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2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3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比较一下,角度1和3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和“创新者的成果”议论起来容易流于空泛;角度1还显得缺乏新意,这类议论已经见得不少了;角度2不仅小而集中,而且颇有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围绕“探索会有失败”展开议论,重点是“感谢失败者”。能讲出“感谢”的道理并令人信服,无疑是对“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这比一般情况下“感谢胜利者”的意义要深刻得多了这样比较一番,筛选一下,最佳写作角度也就不难确定了  如同拍照角度并无固定模式一样,写作角度的选择和确定也要运用眼力,“独辟蹊径”。高明的摄影师善于寻找理想的角度,拍出人物的千姿百态,如果我们精心选择写作角度,也就不愁文章不展露新姿。  如何作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象《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  (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一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上述三段文字的划线部分就是论点。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遇篇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材料中提炼出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中心论点;如第二段文字,作者已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牺牲”的启示;如第三段文字,作者目睹报刊上给年轻选手戴上了许多不恰当的“桂冠”的现象,深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又怎么可能呢?”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一、三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作者事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这样的开端:(1)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2)每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下面举一篇短论作例:  闻过不跳  闻过不跳。这对实施舆论监督,关系极大。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其民主意识的培养,彼此都需要一个过程。要求每个领导者“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标准太高,不现实,不如暂提“闻过不跳”为好。  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闻过即跳的事,今天并不少见。老虎的屁股,即使你摸得再轻,它也会跳起来的。跳,说明什么?不外乎,批评丧失了他的“尊严”,或者批评不尽合乎事实,或者批评正好点到他的“穴道”。无论哪种情况,跳,都不是好对策。它既不能装饰尊严,提高威信,也不能用来澄清事实,更不能用来掩盖错误,只会暴露自己心胸偏狭,办法不多。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提倡闻过不跳,绝非闻过之后,两耳塞豆,不理不睬;或者消极按捺,“硬着头皮顶”;甚至伺机报复“秋后算账”;后一种不跳,曾造成过极为恶劣的影响,历史已经惩罚了这类“不跳”的“算账派”。闻过不跳,则是希望“不跳”之后,促进反思,从善如流,从批评中吸取动力和活力,进而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搞得好些。(原载《解放日报》拾风文有改动)  这篇短论的中心论点是首段首句:“闻过不跳”。这是根据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情沉,从“闻过则喜’’这一成语中引申出来的富有新意的见解,开门见山提出来,十分鲜明醒目。接下去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依次在每一自然段开头提出,不仅证明、补充和发挥了中心论点,使议论得以展开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论点的位置突出,在所属的自然段中也是“开门见山”,无疑起了使文章立论更加发人深省的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发表议论,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样能做到“开门见山”。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这样的会风好  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九月二十二日上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八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煤同志就来到会场。不到九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她和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出了具体意见,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过了一会儿,邓颖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开短会!”这时是上午九时四十五分。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会,就什么时候到会。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都不能例外。八点开会九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不顾与会者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姗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  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谈山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提倡:领导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  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现在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会议上。会议,因其内容不同,有的需要长,有的需要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可能求短些,更短些。鲁迅讲话、写文章,就主张尽可能短。我们应当学习鲁迅,也应当提倡:宁可把长会缩成短会,决不将短会拉成长会!  提倡好的会风,纠正不良的会风,应该是整顿党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原载《人民日报)葛琼文)  和《闻过不跳》不同,这篇文章有一个开会的具体材料,作者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摘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这一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来,然后用开会的材料作例证,接下去作者小结一笔: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又从中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第一是主持人准时到会”、“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依次在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亮出,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会风好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从而使全篇立论更加鲜明。显而易见,这就是“开门见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  例如《“庖丁解牛”的启示》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实践出真知,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分论点: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学习,寻找规律。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3)要运用规律,扬长避短,勇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批评的“艺术”》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批评要取得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分论点:  (1)批评必须注意界限和分寸,该批评的进行批评,不该批评的不乱批评。  (2)批评,必须把握住被批评者的性格。  (3)批评,还必须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  (4)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打开被批评者心灵的大门,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从而真正提高思想觉悟。  下笔前疏理好论点提纲,作文时,思路就不会阻塞,行文也不会捉襟见肘,做到“开门见山’’也就从容不迫了。  当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人们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这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作文也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先择什么样的用度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记得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班级的老师布置大家写随笔纪念。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题为(最后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选择了茅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侧面,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着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深情地赞扬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由于角度选得好,使这篇随笔在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显得极有新意。  由此看来,要写好一篇文章,根据题意要求去选择最佳角度,是忽视不得的。命题议论文虽然规定了议论的“范围”,但并没有规定写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文章一起笔便引人入胜。能显示出对所议论事物的不同一般的见解。  前面说过,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打开思路之后,也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入议,这和命题作文选择写作角度的道理是相同的。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所谓“从自我出发”,就是选择的写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至心中无数,言不由衷。  具体地说,最佳写作用度还要符合两个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上面提到的《最后的“作品”》,就抓住了茅盾临终前写的“入党申请书”这个角度,深入议论,而不去泛泛而论茅盾一生中的许多事迹。这样,文章角度很小,主题却很集中,而且由小见大,从中折射出茅盾光辉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其次,角度要新。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我们说,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  有一位同学读了课文《失街亭》以后,就“斩马谡”的情节发表看法,写了《从孔明斩马谡谈起》的读后感,由于选择了“孔明用人”的写作角度,文中提出了“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的主张,对“识才、荐才”问题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见解,这就比论述“骄者必败”之类众所周知的道理新鲜多了。  自然,议论要出新意,需要我们有深刻的思想,同时在语言上也要有新的创造,力求达到“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境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对“执法如山”和“任人唯贤”的含意一知半解,对两者的联系似懂非懂,要想在“失街亭”的问题上发表有新意的议论,也是很困难的。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写作角度的两个标准。由于打开思路后,会发现多种写作角度,因此,要确定最佳角度,还必须对可以入题的角度进行比较筛选。例如: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1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2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3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比较一下,角度1和3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和“创新者的成果”议论起来容易流于空泛;角度1还显得缺乏新意,这类议论已经见得不少了;角度2不仅小而集中,而且颇有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围绕“探索会有失败”展开议论,重点是“感谢失败者”。能讲出“感谢”的道理并令人信服,无疑是对“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这比一般情况下“感谢胜利者”的意义要深刻得多了这样比较一番,筛选一下,最佳写作角度也就不难确定了  如同拍照角度并无固定模式一样,写作角度的选择和确定也要运用眼力,“独辟蹊径”。高明的摄影师善于寻找理想的角度,拍出人物的千姿百态,如果我们精心选择写作角度,也就不愁文章不展露新姿。  如何作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象《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  (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一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上述三段文字的划线部分就是论点。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遇篇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材料中提炼出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中心论点;如第二段文字,作者已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牺牲”的启示;如第三段文字,作者目睹报刊上给年轻选手戴上了许多不恰当的“桂冠”的现象,深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又怎么可能呢?”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一、三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作者事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这样的开端:(1)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2)每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下面举一篇短论作例:  闻过不跳  闻过不跳。这对实施舆论监督,关系极大。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其民主意识的培养,彼此都需要一个过程。要求每个领导者“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标准太高,不现实,不如暂提“闻过不跳”为好。  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闻过即跳的事,今天并不少见。老虎的屁股,即使你摸得再轻,它也会跳起来的。跳,说明什么?不外乎,批评丧失了他的“尊严”,或者批评不尽合乎事实,或者批评正好点到他的“穴道”。无论哪种情况,跳,都不是好对策。它既不能装饰尊严,提高威信,也不能用来澄清事实,更不能用来掩盖错误,只会暴露自己心胸偏狭,办法不多。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提倡闻过不跳,绝非闻过之后,两耳塞豆,不理不睬;或者消极按捺,“硬着头皮顶”;甚至伺机报复“秋后算账”;后一种不跳,曾造成过极为恶劣的影响,历史已经惩罚了这类“不跳”的“算账派”。闻过不跳,则是希望“不跳”之后,促进反思,从善如流,从批评中吸取动力和活力,进而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搞得好些。(原载《解放日报》拾风文有改动)  这篇短论的中心论点是首段首句:“闻过不跳”。这是根据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情沉,从“闻过则喜’’这一成语中引申出来的富有新意的见解,开门见山提出来,十分鲜明醒目。接下去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依次在每一自然段开头提出,不仅证明、补充和发挥了中心论点,使议论得以展开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论点的位置突出,在所属的自然段中也是“开门见山”,无疑起了使文章立论更加发人深省的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发表议论,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样能做到“开门见山”。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这样的会风好  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九月二十二日上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八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煤同志就来到会场。不到九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她和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出了具体意见,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过了一会儿,邓颖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开短会!”这时是上午九时四十五分。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会,就什么时候到会。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都不能例外。八点开会九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不顾与会者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姗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  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谈山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提倡:领导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  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现在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会议上。会议,因其内容不同,有的需要长,有的需要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可能求短些,更短些。鲁迅讲话、写文章,就主张尽可能短。我们应当学习鲁迅,也应当提倡:宁可把长会缩成短会,决不将短会拉成长会!  提倡好的会风,纠正不良的会风,应该是整顿党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原载《人民日报)葛琼文)  和《闻过不跳》不同,这篇文章有一个开会的具体材料,作者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摘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这一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来,然后用开会的材料作例证,接下去作者小结一笔: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又从中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第一是主持人准时到会”、“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依次在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亮出,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会风好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从而使全篇立论更加鲜明。显而易见,这就是“开门见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  例如《“庖丁解牛”的启示》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实践出真知,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分论点: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学习,寻找规律。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3)要运用规律,扬长避短,勇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批评的“艺术”》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批评要取得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分论点:  (1)批评必须注意界限和分寸,该批评的进行批评,不该批评的不乱批评。  (2)批评,必须把握住被批评者的性格。  (3)批评,还必须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  (4)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打开被批评者心灵的大门,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从而真正提高思想觉悟。  下笔前疏理好论点提纲,作文时,思路就不会阻塞,行文也不会捉襟见肘,做到“开门见山’’也就从容不迫了。  当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论文写作角度有哪些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有那些?如何快速形成一篇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这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办法是有的,那就是在平时的训练中掌握几种有用的论证模式。文无定法,但亦有法。法,就是方法、技巧。这不是哪个人凭空杜撰的产物,而是千百年来无数人写作实践的结晶。有人担心,学生掌握一点“方法”“技巧”,甚至“模式”,会束缚他们的思路,会写出“千人一面”的八股文。这种担心不能说没有一点儿道理,但只要引导得当,“有法”而不死于法,“有法”而能变通,就不会有什么消极的影响。如果从根本上否定“法”,还谈什么“变通”呢?事实上,我们的作文训练之所以常常成效甚微,正是因为缺乏“法”的指导。    我们这里所说的“论说结构的基本模式”,就是指论说文布局谋篇的基本“法”、基本套路。一篇文章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说完了一层接着说哪一层,总要有个次序;某种常见的次序又多是从实践中选择出来的,而选择的标准又常是由效果好坏来定的。一种次序用久用多了,就成了传统,成了“模式”。所以这“模式”是文章结构规律的反映,是帮助人写得快、写得好的工具。下面我们介绍两种基本的结构模式:    一、起承转合式    “起承转合”几个字受了“八股”的牵累,名声不大好,实际上它反映了一种结构文章的规律。且不说相当数量的绝句、律诗,“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就是现在报刊上的论说文,运用“起承转合”的也并不少见。比如韩愈的《师说》,开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这就是“起”。接着从“为什么”的角度讲从师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所以“必从师”;而且“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从师”应是以“道”为转移的。——这就是“承”,是从正面承接而下,论述自己的观点。接着一句感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揭示种种耻于从师的行为和言论,以及由于耻于从师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所谓“君子”,其智乃反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就是“转”,由前边的正面论述“转”到对错误言行的批评,是从反面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最后举孔子的言行为证,既扣住了开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又把正反两面的论述绾结起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就是“合”,是总结,是综合,是论证的结束。再如苏洵的《六国论》,开头便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进一步加以申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是“起”。接着就是“承”,分别从“赂者”力亏而亡和“不赂者”失援而亡两个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这两段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正面论述之后,就此“打住”未尝不可,但作者却又“转”出一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是假设句,是从反面设想“不赂”之策,抗击之行。这一“转”不仅使前面的论述有了衬托,更加有力,而且也为讽喻宋王朝统治者埋下伏笔。“悲夫”之后为“合”,把“亡”之教训和“不亡”之出路总而论之,结束论说的过程。    “起承转合”作为一种基本模式,有其共同特点。但它又不是僵死的,而是可以灵活变通的。首先,“起”就有不同的起法。直申观点是“起”,提出问题也是“起”;像《师说》那样“一言以蔽之”是“起”,像《六国论》那样既有“总说”又有“分说”也是“起”。“承”,也有不同的承法。从正面展开论述是“承”,从反面展开论述也是“承”;从几个方面、几个层次去说是“承”,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去展开也是“承”。“转”也有不同的转法。上面是“正承”就可以“反转”,上面是“反承”就可以“正转”;批评谬论是“转”,从反面设想也是“转”。“合”有不同的“合”法。侧重点可以不同,或在正,或在反;落脚点可以不同,可以止于认识,也可以落到实践,等等。如此变通起来,不就丰富了吗?而且,“起承转合”四步,也不见得篇篇俱全,可以无“起”,也可以不“转”,有时又不必去“合”。这正如使用比喻,典型的比喻结构是“本体像喻体一样如何如何”,但在言语实践中,本体可以不出现,比喻词可以不出现,那表示相似点的“如何如何”也可以不出现。又好像使用三段论推理,完整的三段论是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的,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可以省去其中的某一部分甚至两部分。“模式”的使用,在于适应内容的需要,适应生活的需要。有了这种从实际出发的意识,“模式”就可大派用场了。    二、逻辑推理式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的结构并不是人们主观创造的东西,而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固定下来的。形式逻辑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人们正确地思维,但它同时也帮助人们表达。在议论文写作中,形式逻辑所揭示的种种思维形式和规律都是很有用处的。而对“论说结构”来说,可直接移用的就是“推理”。    推理是一种思维形式,它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所推出的判断叫“结论”,由前提推出结论要有一定的方式,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每一种推理的形式,都可以直接构成议论文的“论说结构”。    例如:    一切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都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重。    这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演绎推理,所以又叫“三段论”。前两段叫“前提”,第三段就是“结论”。第一个前提表述了一个进步的价值观,第二个前提表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根据这两个前提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对个别事物——张思德的死作出的价值判断。假如我们写议论文,要对张思德的死发表见解,而这见解就是他的死“比泰山还重”,我们就不妨把这个推理结构作为自己文章的论说结构:第一层就阐述“一切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都比泰山还重”,第二层就说明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最后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稍加发挥,即可结束全文。    再如: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我们是真心实意想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个“三段论”的第一个前提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设复句,表述了一个普遍的真理;第二个前提表达了一种意愿,一种决心,肯定了第一个前提中的结果;由此推出结论,肯定了第一个前提中的条件。假若我们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不妨以此为文章的基本框架,形成论证结构。    再如:    对于青年人的求异思维有三种不同的态度:或者加以正确的引导,或者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或者坚决反对,强行压抑。我们不应该去指手画脚地批评,也不应该去反对,去压抑。所以,我们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    这也是一个“三段论”,不过它的第一个前提是一个选择复句,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对待青年人的求异思维基本上也就是这三种态度了),这三种态度是彼此排斥的。第二个前提否定了两种态度,从而推出结论,肯定了唯一可取的正确态度。如果我们想写一篇文章,论述“对青年人的求异思维应取正确引导的态度”,就可以把这个推理结构作为文章的论证结构。    上面说的都是“演绎推理”,都是“三段论”。归纳推理形式也可用来作为文章的论证结构。和演绎推理不同的是,归纳推理不是从一般推出个别,而是由个别、特殊推出一般,是从特殊的、个别的事实中推出普遍性结论。邹韬奋先生的《呆气》一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归纳推理”结构:    要鼓起勇气和保持正气,需要有呆气;研究任何学问要求造诣深邃,需要有呆气;投身革命事业以拯救同胞,需要有呆气;欲能忠于职守,需要有呆气;要交可靠的朋友,也需要有几分呆气。所以,呆气好处极大,不可没有。    从第一段开始,每层说一个方面,连续几层已把人生的各个方面差不多都说到了;既然无论干什么都非有几分呆气不可,“人不可不有几分呆气”的结论就不可动摇了。贾谊的《过秦论(上)》也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论证结构,且它不是分别列举许多个别事实,而是对“秦”这一个典型事实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文章先用大量笔墨述说秦发展强盛以至统一天下而后暴亡的历史事实(这叙事中已自有褒贬在内,即其叙事的角度是为自己的观点服务的),然后对比分析(秦自身前后的对比,陈涉与山东六国的对比),指出其中的因果必然性,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这个结论的可信性不仅在于前面的叙事,而且在于后面的一段析理。文章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其说服力是很强的

结合教学实际 撰写教学论文 提高自身素质撰写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探讨中学数学教学问题,总结教学教研实践经验、获得理论支撑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如果你对某一类或某一个问题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比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改进,甚至是对某一段教材、内容提出新的处理意见,这种意见有改革创新之意,把这些“突破”、“创新”写出来,这就是教育教学论文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的格式标题:用词要确切、恰当、鲜明、简洁,便于读记、摘录作者姓名和单位:署名一般置于标题下方,同时附有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它一般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等摘要应具有独立性,简明扼要、引人入胜,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指论文中的关键词语,通常是从论文的标题、摘要和正文中抽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主题内容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一般以3—8个为宜前言:一般包括研究课题的背景和起点、研究方法、过程及成果的价值正文:这是论文的主体和核心,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它体现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高低正文应做到概念清晰、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充分、数据准确、层次分明应具备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要条理清楚,文字通俗、简明、流畅结束语:它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的基础上,概述课题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对成果的局限性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应交待参考文献:一般指已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或公开出版的书籍,是为撰写和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作者介绍:作者简历和主要学术著作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所讲知识、方法、道理要正确 ;2.真实性:自己亲身经历和思考过的;3.针对性:切中当前主要问题和迫切问题 ;4.严谨性:有条理,思维缜密,前后呼应;5.创新性:有创新意义,不落俗套一、立足学生,研究学法,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在论文写作的初级阶段,应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解题教学的研究工作,重视对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研究,注意对学生中典型错误的分析、归纳、提炼,研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对解题规律的总结,再从这些方面寻找、积累素材,进行论文写作,这样起点低,难度小,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1.从解题研究中寻找题材如何对题目进行多解多变,发挥每一道题目的最大功能,通过一道题去解决一类问题,得到一种方法,提升多种能力,通过这样的研究,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会很快得到提高,将这些研究的内容整理出来,就是很好题材2.从错解归纳中寻找题材在学生的解题中,发生错误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造成错误的原因很多,既有知识方面的错误,更有非知识性的错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方面的查漏补缺,正本清源,而且要注意对非知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杜绝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对考生解题(特别是中考题)中的常见错误进行罗列、分析、归纳,剖析产生的根源,指出相应的对策,就可以写出许多论文来3.从学法指导中寻找题材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在解决有关问题时难以找到切入点,只有经过别人点破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为此,我们要通过对典型问题的评析,结合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数学的方法,寓学习方法的传授于问题的研究之中,有效地体现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4.从总结规律中寻找题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规律,这样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会由已知条件联想到已有的解题经验以及常用的规律,解题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同时也为我们撰写文章提供了很多的素材二、立足教法,强化学习,不断增强研写内功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过程,是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继续,通常要求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学习,关注热点,重视反思,增强内功1.从教改热点中寻找题材2.从教材研读中选择题材课标是新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中考命题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论文写作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与新课标之间进行高质量的对话教材是对话的文本,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与依据,是教师进行教研和论文写作的主要依据——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有能力驾驭教材(1)要从宏观上理清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是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规律,按照“螺旋上升”方式来编写的,做到高瞻远瞩、放眼全局,不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真正从整体上把握教材;(2)要从微观上推敲教材的细节:思考教材中编写了什么?知识点有哪些?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的知识学习作准备的?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哪里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的难点是什么?等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生长点、重难点,教学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利用教材教材虽然规定了要教什么,但至于怎样教,运用哪些素材、事例、例题去教,则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对于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有其不同的呈现方式,究竟哪种呈现方式好,哪种呈现方式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吻合,需要教师再选择、再加工、再创造——超越教材教材是教学线索,是教学话题,是教学案例,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对其进行加工组合:教材创设的情境对帮助学生学习有什么好处?视角是否独特?可不可以用更好地情境替代?教材提供的学习线索是什么?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是否合理?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案?每道例题、练习题的功能是什么?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是不是有更合适的例习题来更换?等等3.从教学实践中选择题材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论文的选题,对我们这些处于一线的教师来说,不但可行,而且非常有必要因为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我们教师必须进行思考并作出自己的回答一个教师要教好书,就必须善于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把教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的、发现的、领悟到的点点滴滴,及时记录并加以研究和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进一步地教好书,而研究和总结的东西如果形成了文字材料那就可能是一篇好的教研论文例如,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总复习工作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而且随着中考命题的改革,总复习也必须与时俱进,针对这个问题,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及时总结研究的体会,撰写教学论文再如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它,而是伴随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展开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与提炼,它们是数学的精髓,是解题的指导思想,更能使人受益终身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可分两类:一类是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整体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样本估计总体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图象法、面积法、添辅助线、估算法等;另一类是某些重要知识的运用,如非负数、奇偶数、比例性质、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等.它们贯穿在整个初中数学之中,可用专题的形式加以总结归纳,让学生弄清其来龙去脉,了解它的发展变化,掌握它们的适用范围和解题步骤要通过典型问题的分析、思考、总结,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并内化为经验,能自觉地应用,从而强化思想方法指导思维活动.学生掌握了这些思想方法,解题能力就能提高.又如,如何将竞赛辅导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可进行认真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论文4.从教学反思中选择题材加强教学反思是任何学科都在强调的,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只有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才能不断地调整前进的方向、不断地扫除成长中的障碍,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当然,教学反思可以是对自己亲身实践的反思,也可以是对他人教学实践的剖析可以说每一次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得失的反思、利弊的剖析,都可以寻找到我们要撰写教研文章的题目教学反思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形式是听课、评课,我们可以从这种交流中寻找题材教研论文往往是始于问题,也是自己对某个问题长时间思考的结果因此,我们在进行听课和评课时,要注意从交流中收集自己平常关注较多、有所思考的素材,从中获得能写的题目和内容一旦选定了某个问题后,就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持续性的关注,不断加以思考,直到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完整的看法,并形成论文为止三、立足课题,形成体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中小学教育科研以课题为核心而展开研究,具有理性化、系统化等特点,这决定了教育科研活动比一般的教研活动更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迅速提高理性化上,教育科研活动要求我们老师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因此,教育科研可以使我们的老师在“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良性循环中,迅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系统化上,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周期相对比较长,从计划、实施到总结,需要我们作出通盘的考虑,而正是这种通盘的考虑,才使得我们的研究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也使得教育科研能够成为提高我们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最有效载体中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将自己的教育科研的成果通过数学教育学术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则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得到迅速的提高1.从公布课题中寻找题材即从各级教育学会、教科所公布的教育科研课题中去找题材每一阶段,各级教育学会、教科所都会公布一下教育科研课题,我们可以结合各校、各学段、各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细化一般的,这类课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口子较大,我们要进行具体的细化2.从科研动向中寻找题材即从当前教育科研新动向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寻找题材 以《学科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为例,2002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铺开,素质教育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式提出,并在全国进行了至上而下的深入研究 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如何在学校的各个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试教育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还存在着很大的市场,“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鲜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过重的学业负担束缚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陈旧的千篇一律的课时、课程设计难以让学生展开自主发展的翅膀 如何将学生从重复的机械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如何更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学校中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实施学科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实施新的课程方案,对于新的一轮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是有一定意义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 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从平时所做、所看和所思去寻找自己想写而又能写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把教学和教研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研相长,就一定能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例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文体分类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①简单记叙文;②复杂记叙文。(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书面形式小说、戏剧、散文、剧本、寓言、诗体、词体、传记体、采访记。

初中数学论文一们: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在池塘里,在田野上,在天空中,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大自然的景色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晴天里,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软绵绵的春风拂在脸上,

文学论文写作角度有哪些

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时期。中外在此之前虽曾有过类似散文诗 的作品出现.例如中国古代的小赋、明清小品文,西方欧洲16世纪法国的蒙田小品文等等,但都还 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尚无法称为严格真正意义上的散文诗体裁。当然也没有“散文 诗”这个叫法。真正的散文诗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才有的。 第一位使用“散文诗”这个称谓的诗人是十九世纪法国的波特莱尔,当时这种新的表达形式被 称为“小散文诗”。 时至今日,当我们跨过漫长的年代与广阔的地域,在考察大量作品的基础上,可以逐渐清晰地 发现一些散文诗的相关特点. 它兼有散文与诗歌两种体裁的属性,最本质上还是一种诗歌的形式。它借用于散文的外观和部 分写作手段与诗歌的语言、灵魂结合为一体,为主题表达而服务;与通常意义上的散文相比篇幅更 为短小,又不象诗歌那样固定分行,无形无象的思维情感通过作者心灵的孕育外化为富于音乐性的 语言节奏和韵律以及情节关联,从而呈现出更为接近精神自由的表达境界。 在内容上,从无数散文创作的实践经验来看,都更侧重于纪实性,受限于真人真事的抒写.虚 构的可能性已经被压缩到了某一程度上无法随意打开释放.而散文诗所写内容则既可为叙事抒情, 批判现实的,也可以是纯粹浪漫幻想的。篇幅容量可以大到《窃贼》那种适度程度,但不宜过长, 也可以短小到类似泰戈尔那样富于哲理性的片语遐思。 在形式上,比散文包含有更多的跳跃想象,隐喻和象征;可以象诗歌那样分行,也可以完全不 分行;即便分行多数也是以长句排比交错的连贯格局出现,例如《驿站》和《邂逅》两首。同时无 论怎样变化,行文须具有一定诗歌语言的素质特性。例如强弱不同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虽然不是 绝对化要求如此,但最好不是和散文写作的语言完全同一种风格步调了,否则将沦其为抒情散文, 而不是更为典型意义上的散文诗了,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和说明。 在风格上,可以说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多样化可能。篇幅虽小,但却包罗万象,人性与自然中的 所有元素节点都可以成为表达主题的某一个突出坐标。根据所选特定客观内容本身具有的差异性质 而产生不同的风格类型变化。写《秘密》就是要抒发对理想的信念与坚持,形成一种清朗大气的风 格;写《牵手》,文中有类似于散文性质的人物对话和描述,局部音乐性适度削弱了一点,是要表 达一种超越生死的爱情观和深沉炽烈的风格;写《抑郁者》则是要一反常态,关乎心理学中抑郁症 患者的主观世界和扭曲体验。而这个近乎极端的心理状态并非患者所特有,普通人在某种特定时段 与条件下,也可有一闪之念,搅起心灵中隐秘的情感与矛盾因素,只不过不会成为主导心境而已。 此时即是要表现阴冷抑郁的情境和神秘诡异的风格,有种心灵秘境深处的悲怜与颓废之美。 关于散文诗的语言和风格。说几句题外话,借用音乐领域中的一些事例现象来对比研究。这一 点非常类似于现代新世纪音乐的发展特点和外在表现。 古典音乐不必多说,自然是莫扎特,贝多芬一类的作品。新世纪音乐则是以雅尼和范吉利斯等 新一代音乐大师为代表。两者在创作思想和使用的工具上有所差异。前者以传统乐器谱曲,后者利 用数字化工具,例如高技术含量的电子琴进行创作。古典音乐中题材的选择和表现都相对严谨正统 ,形式上具有固定曲调织体的音乐结构。拍子、节奏、速度、音程、和弦、调式等音乐要素都融合 于相对稳定的结构流程中进行表现;有序曲有结尾,明确的主体旋律和变奏。这很象古典格律诗歌 中一些约定成俗的法则。但是对于表达更为复杂、微妙、广阔的心理体验和音域空间则显得力不从 心了。目前的实践也已经证明,最经典流行的五线谱记谱方式也是有所缺憾和局限的,无法明确有 效地记录表达很多复杂精细甚至模糊状态的音阶层次与情感体验。而新世纪音乐则借助于数字化音 乐创作工具与模式将所有的音乐语言和要素打散,溶解于“片段的节奏”中进行自由变化和表现。 将那些过于细腻微妙甚至难以捕捉的心灵体验记录下来。将音乐的表现力与可能性推至了新的高峰 。同理,文学领域中散文诗的出现无异于是对语言艺术上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一次突破和探索。外表 看上去象是散文的抒写,情节的片段,而本质上则是一种更为纯粹自由的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虽 然片段,但却自然天成,浑然一体,犹如诗歌作品那样成为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获得了独立的艺 术生命形态。 因此,散文诗出现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打破了诗歌与散文两种文体原有的定势与结构.开拓了尽 广大,至精微的创作原则和内容表现空间;发展出了更为灵活自由的创作手段与新颖的语言形式美 感。为人类的艺术生活锦上添花,更现辉煌。在此思想认识前提下指导自己的散文诗创作实践,我 们将可能会收获比以往更为风格迥异,变化多端的语言之花。

1、立意角度:教材上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它们有的属于同一个话题,但是立意的角度却不一样。2、选材角度: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受教育背景以及命运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有不同的素材,因而在写作时,就会有不同的选材角度。3、文体角度:出于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需要,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文体。4、选材角度:指每个人构思角度上切入点的不同。5、语体角度:不同的人语体风格不同,就是同一个人,语言风格也会因内容需要改变。

长了没有什么事情了,

论文的写作角度有哪些

1、写作角度可以分五类:立意角度,选材角度,构思角度,文体角度,语体角度。①立意角度从古至今,文章的数量不胜枚举,但是,大致进行归类,仍然可以确定为几个范畴,几个话题。教材上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它们有的属于同一个话题,但是立意的角度却不一样。例如,同样是要表现民族性格,《拿来主义》、《灯下漫笔》、《漫话清高》、《我若为王》各自在立意的角度上就不同。②选材角度同样要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杜牧写阿房宫的焚毁,苏洵写六国的灭亡,张溥写五人的慷慨赴死,龚自珍写天下之梅皆病……还有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天,朱自清写清华的荷塘……这些都是选材角度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受教育背景以及命运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有不同的素材,因而在写作时,就会有不同的选材角度。③文体角度同样要抒发胸中的块垒、郁闷与感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诗歌;《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是散文,还有小说、杂文等,这是文体的不同。出于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需要,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文体。④选材角度同样是“小中见大”的写法,王安石、苏轼从选择从游山逛水切入,娓娓道来;鲁迅的《灯下漫笔》从现实生活中银行换钱写起;《庄周买水》更是借古人说事,这是构思角度上切入角度的不同。⑤语体角度不同的人语体风格不同,就是同一个人,语言风格也会因内容需要、因文体特点或豪放、或婉约、或诙谐、或俏皮、或轻松、或沉重……这也是角度的区别。

主观和客观角度或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角度

外貌神态心理背景等等很多的

归纳法: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推理法: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对照法: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驳论法: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