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格式

发布时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格式

字体可以选用蓝色为基本色,其他字体在蓝色的基础上变淡或者加深,使得整个封面看起来整体统一;2009年第5期的《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的封面也同样是采用蓝色为基调,把整个封面划分为3个大色块,但也同样具有和谐之美。(临近色彩搭配邻近色是指在色环上相邻的颜色,如绿色和蓝色、红色和黄色,即互为邻近色。采用邻近色搭配可以避免整个版面色彩杂乱,易于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2007年《植物学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的封面上的刊名采用蓝色搭配绿色的底色,绿色蕴含的情感元素与期刊研究的植物学相符合,蓝色给人纯净、理性的感觉,蓝色与绿色的搭配看起来既统一,又有变化感。对比色彩搭配文字色彩的强烈对比具有视觉诱惑力,能够起(上接第120页)表的众多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就很好地遵从了规范性原则,有较好的设计效果。艺术性原则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期刊封面从早期单纯的保护期刊的功能。发展到现代融说明、宣传和保护期刊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封面的装饰作用和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地显现出来。在封面设计工作中,认真地研究和探讨艺术性,进而去完善这种追求,无疑是人类现代意识及行为的本能,也是封面设计者为展露艺术才华而能采用的最佳表现形式。科技期刊虽说是以学术性、专业性见长,但在读者、编者和作者对形式美共同追求的形势下,科技期刊的封面理所应当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如以《湖北农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为代表的科技期刊近年来的封面设计就很好地兼顾了规范性和艺术性,让刊物有了较理想的视觉表达效果。统一性原则把握了规范性和艺术性原则,对做好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工作还不够,因为科技期刊的封面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期刊内容、期刊风格等要素是相统到集中视线的作用。对比色可以突出重点,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合理使用对比色。能表现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特点。设计时,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以其对比色作为点缀,即正文采用一种主色调,而标题选用其对比色,这样整体看来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土壤通报,土壤,土壤圈(英文),中国土壤与肥料,其他综合农学期刊均包括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国外的有science,nature,plant and soil, et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科技报》、《中国乳业》、《甘肃畜牧兽医》、《中国畜牧兽医》、《吉林畜牧兽医》  园艺花卉类  《中国蔬菜》 《蔬菜》 《中国园艺文摘》 《温室园艺》  农学农作物类  《中国农业气象》 《作物学报》 《中国种业》 《云南植物研究》  粮油食品类  《农产品加工》 《绿色食品》 《食品科学》 《中国食物与营养》  林业类  《中国林业教育》 《林业科技开发》 《中国城市林业》 《世界竹藤通讯》  农资农机类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包装与食品机械》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  水产渔业海洋类  《中国水产文摘》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观赏鱼》 《北京水产》  农业报纸、杂志、农书  报纸  《农学报》  《农学报》创刊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报社地址在上海。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的第一份报纸。初为半月刊,翌年改为旬刊,每卷(期)25~30页,用连史纸石印。光绪三十一年终止,共出315卷。该报主持者有罗振玉、蒋伯斧等人。报道内容涉及农、林、牧、渔等,尤以蚕桑和茶叶的篇幅较大。  《沪郊农民报》、《农民日报》  《沪郊农民报》创刊于1950年初,1951年底停刊,1958年初复刊。四开四版,五天一期,后改每周出两期。由中共上海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主办;主编田野。报道内容主要是上海市农村工作及农业生产等。数月后该报改名为《农民日报》,发行量10万份。由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总编许思潮、副总编田野。1960年上半年停刊,转办内部刊物《农村工作》。  《解放日报市郊版》  《解放日报市郊版》试刊于1978年7月1日,10月1日起正式出版,1987年底停刊。四开四版,周二发行。由解放日报社主办,历届负责人有贾安坤、龚心瀚、宋超等。报道内容有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郊区农村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典型;农民群众的关心热点和农事动态等。  《上海农垦报》  《上海农垦报》创刊于1982年。由中共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委员会、上海市农场管理局主办。主编纪少华。该报四开四版、周报。主要反映上海农垦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信息、经验等。  《上海郊区报》  《上海郊区报》创刊于1988年7月1日。由中共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总编朱振天。该报四开四版,每周刊出两次。主要反映郊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重要农事活动的动态等。1990年7月1日改名为《东方城乡报》。  《上海科技报农村版》  《上海科技报农村版》创办于1987年,由市农业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科协联合主办,主编姜聚光。主要内容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报道农业科技新闻。1988年因《上海郊区报》创办而停办。  杂志  《农村改进》  《农村改进》杂志创刊于民国23年(1934年)11月2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漕河泾农学团编印。创刊号刊出了《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感想》、《沪西农村未来的危机》、《高桥农村改进区实习工作报告》、《沪西园艺场实习工作报告》等文章。只出刊一期。  《土壤肥料与农业》  《土壤肥料与农业》杂志创刊于民国32年(1943年)11月。季刊。该杂志为中国肥料普及会主办的农业学术性刊物,着重登载土壤、肥料方面的科技论文。主编铁明。刊出四期后停办。  《化肥工业》  《化肥工业》杂志初名《化学肥料》,创刊于1958年10月。月刊。1959年改名为《化工研究技术》,1960年又改名为《化学肥料技术指导》。1963~1965年,改名为《化工技术资料化肥专业分册》,双月刊。1966年起,又改名为《化学肥料工业》。1974年,定名为《化肥工业》。该杂志报道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微肥、叶面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同时介绍国外化肥工业的现代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由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所主办。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农业科技》创刊于1971年5月。原名《农业科技简报》,半月刊。1973年3月,改名为《农业科技通讯》,月刊。1977年1月,定名为《上海农业科技》。1980年2月,改为双月刊。该杂志坚持普及与提高、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上海地区农业科技成果。由上海市农学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主编徐开智。  《科学种田》、《当代农业》  《科学种田》,创刊于1972年2月,月刊。是一本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刊物。主要介绍上海郊区及长江三角洲农村实行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介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和基本知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87年,改名为《当代农业》。历任主编有施正书、黄彰栋、王模。1989年起转给江苏省农林厅编辑出版。  《农药译丛》  《农药译丛》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农药研究所主办。主要介绍国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动态和技术。主编王能五。  《食用菌》  《食用菌》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农业部农业局、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集团联合主办。该杂志着重报道食用菌生产、科研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主编张甫安。  《上海农村经济》  《上海农村经济》创刊1979年,季刊。1986年公开发行后改为双月刊。由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主编陈锡根。该杂志主要介绍上海农村工作、农业经济的动态和经验。  《上海农学院学报》  《上海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5月,季刊。该刊是由上海农学院在编辑出版《上海农学院科技资料》的基础上办起来的,主要报道上海农业高等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农业学报》创刊于1985年2月,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市农学会联合主办。主编徐新春。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科研和生产领域的科技论文,反映农业科研和生产的新成果。  《杂草学报》  《杂草学报》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张泽溥。该杂志主要刊出上海及全国农田杂草的调查、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农田杂草的防除经验、化学除草剂新品种介绍等。  《上海蔬菜》  《上海蔬菜》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陈恩平。该杂志报道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科技和生产流通领域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指导蔬菜生产现代化建设。  《上海农业》  《上海农业》创刊于1988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局主办。主编先后由王祖德、陈正玄担任。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生产的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经营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农业适度规模与农田设施建设、农林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新经验,指导郊区农业生产。  国内相关刊物  《大豆科学》   《分子植物育种》   《麦类作物学报》   《棉花学报》《中国棉花》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遗传学报》《遗传》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  《杂交水稻》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植物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投稿格式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字体可以选用蓝色为基本色,其他字体在蓝色的基础上变淡或者加深,使得整个封面看起来整体统一;2009年第5期的《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的封面也同样是采用蓝色为基调,把整个封面划分为3个大色块,但也同样具有和谐之美。(临近色彩搭配邻近色是指在色环上相邻的颜色,如绿色和蓝色、红色和黄色,即互为邻近色。采用邻近色搭配可以避免整个版面色彩杂乱,易于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2007年《植物学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的封面上的刊名采用蓝色搭配绿色的底色,绿色蕴含的情感元素与期刊研究的植物学相符合,蓝色给人纯净、理性的感觉,蓝色与绿色的搭配看起来既统一,又有变化感。对比色彩搭配文字色彩的强烈对比具有视觉诱惑力,能够起(上接第120页)表的众多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就很好地遵从了规范性原则,有较好的设计效果。艺术性原则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期刊封面从早期单纯的保护期刊的功能。发展到现代融说明、宣传和保护期刊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封面的装饰作用和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地显现出来。在封面设计工作中,认真地研究和探讨艺术性,进而去完善这种追求,无疑是人类现代意识及行为的本能,也是封面设计者为展露艺术才华而能采用的最佳表现形式。科技期刊虽说是以学术性、专业性见长,但在读者、编者和作者对形式美共同追求的形势下,科技期刊的封面理所应当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如以《湖北农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为代表的科技期刊近年来的封面设计就很好地兼顾了规范性和艺术性,让刊物有了较理想的视觉表达效果。统一性原则把握了规范性和艺术性原则,对做好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工作还不够,因为科技期刊的封面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期刊内容、期刊风格等要素是相统到集中视线的作用。对比色可以突出重点,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合理使用对比色。能表现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特点。设计时,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以其对比色作为点缀,即正文采用一种主色调,而标题选用其对比色,这样整体看来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平衡性原则是在追求实用和美观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条重要原则:平衡性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版面(页面)图文和空白部分的比例即版心天头地脚订口和切口的适当比、例具体地说就是组成内容的文字插图表格页眉及空白在版面上的布局(版面结构)版心与天头地脚订口。如:口位置及尺寸;版心的长宽比图表在版面中的合适位置根据图表的大小采取单栏或双栏编排以及标题条目格式的设计和字体字号的选择”、总之,“平衡性原则就是要掌握好头脚的轻重字距行距的松紧字体字号文字图表的合理搭配以及黑版(文字和图表部分)和白版(空白部分)的合理控制或利用,应该说在这三条原则中实用是目的美观是效果平衡是实现上述目的和效果的策略或前提。三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把三者合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优化科技期刊的传播功能使科技信息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地被接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2土壤中国 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3土壤通报 中国土壤学会4中国水土保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5土壤肥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院、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6水土保持通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7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改名为: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8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陕西省杨陵镇西北农业大学9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还有:PNAS ,SBB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 and soil

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评上 北大中文核心,属于 国家级核心期刊级别。

说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是个北核的期刊。肥料类、土壤类文章都可以投。

植物肥料与营养学报

S 综合性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学通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S1农业基础科学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S2 农业工程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S3,5 农学,农作物1.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2008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评上 北大中文核心,属于 国家级核心期刊级别。

《华北农学报》(双月刊)《农业现代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双月刊)

比较多的了。

植物肥料与营养学报刊

自工作以来,始终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目标,以“求实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先后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植科、园艺、园林等9个专业主讲过《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农化分析》、《土壤肥料学》、《现代施肥理论与技术》、《植物营养诊断》等7门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植物营养学进展》、《植物营养学进展与测试技术》、《园艺植物营养诊断原理》课,且所授课程在学校较早的全部实行多媒体授课。1995年、2000年两度获得院优秀教学质量奖;2001年、2004年、2008年三次获得“六和”奖教金;2004年所讲授课程《植物营养与肥料》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0年“优化土壤农化分析理论及实践教学法的研究”荣获莱阳农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位;2004年《植物营养与肥料》教学法研究获莱阳农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位;2008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系列网络课件建设与应用获青岛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一位;主编《蔬菜灌溉施肥新技术》、《菜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丛书2部、主编《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自编教材1部,副主编《肥料学》教材1部,参编《养分资源管理》、《蔬菜养分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蔬菜施肥的原理与技术》、《土壤、植物与环境化学分析》、《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分析》教材5部。1996年、2001年、2002年、2007年在高校社会科学论丛、《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积极参入教学改革与研究,先后主持、参加完成校级教学课题16项。自2000年开始,连续8年获立项并圆满完成多媒体网络课件。其中:2001年《蔬菜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达到验收的要求,可以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2年《果树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被评为优良,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3年《农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被评为优秀,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4年《植物营养元素缺乏与过剩诊断》被评为一等奖,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5年《植物营养学》(上册)被评为一等奖,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7年《植物营养学》(下册)被评为一等奖,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7年《花卉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被评为一等奖,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8年《草坪营养与施肥技术》课件申请成功,课件进展顺利。2006年11月由前4个课件共同组成的《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被学校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荣获二等奖,第一位。积极参加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曾经担任农学1983级1班、作师1991级1班、农学2001级1、2班、资环2005级2班、资环2008级2班班主任工作,1994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8年获莱阳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先进班主任称号;曾担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2级1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5级2班本科生导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设计,精心指导110多人完成课程论文,110多人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圆满送走七届硕士研究生9人,现指导在校硕士生6人。1996年、1997年、1998年、2006年、2007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2007年被评为教学评估先进个人。

1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2土壤中国 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3土壤通报 中国土壤学会4中国水土保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5土壤肥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院、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6水土保持通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7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改名为: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8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陕西省杨陵镇西北农业大学9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还有:PNAS ,SBB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 and soil

1986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七五’、‘八五’及2000年全国化肥需求量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等一批有声望专家的参加下,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到2000年全国氮磷钾化肥的总需求和氮磷钾比例的建议。1987年3月由本学会牵头,会同有关学会和单位,在北京举行了“非豆科作物固氮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指出,非豆科作物固氮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应进一步深入探讨。1990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土壤肥料学术讨论会”,有30个省(市、区)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高等院校等单位12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会议,交流了“七五”科研成果,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目标,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了“八五”植物营养与施肥科研选题的建议。1992-1993年先后召开了“第七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全国高产高效农田建设和施肥效益学术讨论会”、“南方吨粮田地力建设和肥料效应学术讨论会”、“微生物肥料检测技术讨论会”等。对“两高一优”农田地力建设和肥料效益以及微生物肥料监测技术国家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1994年10月在成都市会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召开了“全国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术讨论会”,肯定了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必须要氮磷钾养分分配和使用,并对今后加强长期定位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具体意见。1995年4月在北京会同有关学会和单位联合召开了“95全国微生物肥料专业会议”,总结了我国微生物肥料研究、生产、应用中的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996年5月在北京会同中国化工学会共同召开了“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学术讨论会“,交流了国内外肥料产、供、用的情况,讨论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方法等问题,并向国家提出了关于大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和肥效的建议。1996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对建议作了批示:“建议很好,应当抓好落实的工作。对配方施肥和深层施肥应加以强调。”1997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同新疆土壤肥料学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有机肥、绿肥学术讨论”,肯定了有机肥、绿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了应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发展有机肥、绿肥这一战略措施落到实处,应加强有效机制的建立,促进有机肥料建设;加强有机肥机制专业化,稳步推进有机肥产业化;加强科技进步,增加有机肥使用中的科技含量等建议。1998年9月在北京举办“旱地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学术讨论会,邀请加拿大、美国专家学者,就粪肥的应用管理、减少重金属镉从土壤向植物中的转移、硫肥的管理技术、免耕体系下的肥料管理等进行了交流讨论1999年10月7一9日,由本会根际营养与施肥专业委员会、矿质营养与化学肥料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和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共同主办、山东寿光市农业局承办在山东省寿光市召开“全国蔬菜营养、品质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围绕蔬菜生产、施肥、土壤肥力、营养遗传特性、营养高效利用、环境效应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2000年11月16一18日,本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共同在云南昆明市召开了“全国复混肥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是:分析国内外复混肥料(专用肥、BB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释肥)产、销、用的情况,交流讨论各种复混肥料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和提高肥效等问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复混肥料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是科学施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标记,代表建议:坚持复混肥料质量监测,保护农民利益;加强新型肥料的研制,因地制宜发展多功能肥料;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加强肥料科研和肥效监控,为宏观调控肥料生产与施用提供依据;尽早制定全国肥料法,使用肥料生产纳入法制轨道。200 1年4 月18一21日,本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林学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召开“第八届全国菌根学术研讨会”,邀请法国、英国和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6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就菌根的资源调查、收集、鉴定、分类,菌根在农、林业生产、生态恢复中的地位与作用,菌根的应用前景及菌剂生产工艺与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2001年5 月13一17日,由本会、中国土壤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化工学会等在福建厦门联合召开了“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肥的去向与氮素管理、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转化与迁移的数学模拟和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与氮素管理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大家认为,充分发挥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作用,并减少其对大气和水体污染,是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学和环境科学等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研究证明,确定适宜施用量、氮肥深施、避免在作物生长早期过早施用,以及平衡施肥、合理灌溉、氮肥新剂型等是降低氮肥损失,提高利用率的可靠技术途径。2001年11月20日,本会与IMC化肥公司和加拿大钾磷研究所(PPIC),在广西南宁共同举办“中国磷肥应用现状与展望学术讨论会”,有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自治区、广西农科院等领导,IMC公司代表、加拿大钾磷研究所总裁和企业代表以及本届理事等150人出席会议。有10位专家大会作专题报告,环绕中国的磷肥生产、使用现状与问题,未来农业发展对磷肥的需求,以及就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2001年11月21日,本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土壤肥料问题学术交流会,有12位专家作专题发言,对西部大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资源和特色农业的优势,加强土壤肥料攻关协作,提高水、土、明利用率,促进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业经营者的收入,实现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等问题开展交流研讨。2001年12月26日,本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耕作制度矾究会和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联合召开“间套作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学术研讨会”,并就间套作的发展、在持续农业中的作用,提高水、肥、光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开展交流研讨,还对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2002年3 月7一8日,本会测试与诊断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新型肥料登记、执法研讨会,围绕新型肥料登记、销售和执法等问题进行研讨 并对规范市场管理、 行政执法、规范执法」、按章执法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2002年10月2 1一24日,本会在广东深圳召开全国新型肥洋牛与废弃物农用研讨和产品展示会。就近年来,国内外新型肥料与废弃物农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产业化的进程与问题等开展交流研讨,并指出研究开发新型肥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对提高农田养分再循环水平和肥料,增产效益,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条经济可行的新途径。全体代表建议: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应尽快筹备成立“新型肥料产业化协会”,以推动这一领域健康有序的发展。2002年11月3 一6日,本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在福建福州共同召开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有130 多人出席会议,大会有12位青年学者作专题报告和6 位代表作学术报告,分别就新型肥料研制、植物营养与施肥、土壤污染与治理、土壤动物、土壤养分和肥料管理信息技术、区域生态与生产力协调发展等进行交流讨论。2003年9 月15 一19日,本会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全国新型肥料产业化研讨、展示暨协会筹备会。有20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作专题报告和发言,就近年来国内外新型肥料产业化研、产、用的情况、新产品、新剂型、新工艺设备进行交流分析,并讨论“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中有关肥料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关于成立新型肥料产业化协会问题,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它的成立将对新型肥料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9 月2 1 一23日,本会微生物与菌肥专业委员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和无锡鸣放生物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技术暨产品展示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特邀12位专家教授分别就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植物内生菌、AM真菌的研究进展,以及微生物肥料行业管理现状和标准建设做了专题论述。会上安排20位代表就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效果、菌种筛选、发酵工艺探讨、产品质检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2004年4月24~26日在青岛,由本会、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等单位联合举办全国节水农业理论学术讨论会。就作物需水规律、耐旱节水机理、水分控制效益、土壤耕作节水机理、水肥调控规律等进行研讨并取得共识。还就今后研究方向重点、节水高效农业理论、节水技术协同化、标准化与高效化、高新技术应用、构建节水农业科技平台等提出建议。2004年11月20~22日在北京,由本土壤肥力专业委员会、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共同主办了全国土壤肥力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学术讨论会。就土壤肥料监测网建设构想、监测基地建设进行讨论、总结和布置。大家认为,土壤质量对生态系统质量、人类生命健康与安全及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5月18~20日在天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由本会新型肥料技术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了全国新型肥料技术研讨、产品展示会。围绕我国新型肥料使用、新型肥料发展与趋势、微生物肥料发展与趋势及标准体系建设、缓/控释肥料研制及应用、喷滴灌、涂层、茶树缓/控释肥料与应用等进行交流研讨。专家呼吁:要发展环保友好型和生产节约型肥料,要科学、平衡施肥,提高利用效益,增施有机肥,提高耕地土壤质量等。2005年8月11~13日在青岛,由本会农化测试专业委员会主持,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等单位在青岛共同召开全国耕地与肥料质量标准化研讨会。就肥料命名及分类原则、测土配方施肥、我国肥料标准体系、缓/释肥料标准、农化测试新方法及耕地与肥料质量标准化等进行交流研讨。2005年8月26~28日在新疆石河子,由本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垦科学院共同主办全国节水灌溉精准施肥学术研讨会。对推行节水灌溉、提高水、土、肥料资源利用率等取得共识。还就大力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同时,应因地制宜研究提出不同的节水技术模式;加快节水灌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应加强提高水土肥综合利用率的研究;加快制定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等建议。2006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苏州,由本会有机肥料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全国首届有机、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微生物有机肥学术研讨和产品交流会。围绕我国有机肥研究前景、有机肥产品生产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有机肥产品的生物效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产加工销售及国家政策扶持等交流探讨。2006年8月20~22日在泰安,由本会微生物与菌肥专业委员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土壤学会等共同召开了第十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暨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技术研讨会。其主题是:土壤微生物、微生物肥料、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微生物资源与多样性、生物固氮、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菌根真菌、PGPR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微生物肥料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进展、产业化、市场推广、区域应用、效果机理等交流研讨。2006年8月26~28日在北京,由本会根际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菌根研究高级论坛”。交流我国根际研究的新进展,讨论国际新动向及国内外根际研究的热点问题。根际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根际对话一rhizospher talk”、以及根的形态建成和根际调控等会成为未来我国根际研究工作的热点和创新领域。2006年10月16~17日在武昌,由本会主持召开了肥料资源高效利用与耕地保育学术讨论会。围绕我国粮食安全与环境保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耕地保育等提出新的战略思路,还就如何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沃土工程、耕地质量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深入讨论。2006年10月22~24日在南京,由本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召开了笫十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五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从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环境营养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从微观到宏观,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就科学施肥、土地利甲、耕地保育、环境保护等领域展开交流研讨。2007年5月23~26日湖南永州,由本会土壤肥力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举办南方红壤地区种草养畜国际学术讨论会。共同研究提出了牧草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肉牛高效饲养技术,建立饲草周年供应模型和草食动物发展潜力预测模型。对促进南方红壤地区的草业和草食畜牧业的跨越发展有重要意义。2007年6月25~26日在哈尔滨,由本会土壤肥力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了全国农田土壤质量与碳氮循环学术讨论会。就农田土壤质量与碳氮循环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农田土壤C、N等养分转化、循环过程及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交流研讨,对我田农田土壤质量与碳氮循环研究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007年9月16~17日在青岛,由本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成功举办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高峰论坛。其主题为:植物营养与肥料持续创新与协调发展。就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植物氮素高效利用相关基因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开展交流探讨。2007年10月26~28日在山东临沂,由本会新型肥料技术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了全国缓/控释肥料研究应用论坛。共同总结我国缓/控释肥料研究、生产和应用20年来的成就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并对缓/控释肥料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交流讨论还提出建议。2007年10月14~15日在山东寿光,由本会肥料与环境、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办,有关单位承办共同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混)肥和微生物肥料学术暨产品交流会。会议主题是:有机肥、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有机肥资源高效利用、有机肥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肥料生产工艺技术、有机肥与有机农业、有机肥与食品安全、新型有机类肥料产品展示等进行交流研讨。2008年1月19日在北京,由本会主办,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召开了肥料与食物链营养学术讨论会。围绕营养缺素与人体健康、养分管理在食物营中的作用、肥料与植物健康、肥料与农产品质量等进行交流讨论。与会代表认为,管好食物链的养分已成为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家、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要深入研究探索食物链营养中养分资源律综合管理政的策和技术,进一步推动我国有机、无机肥料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作物优质高产、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目标作出贡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