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发布时间: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什么官都不是,政府机关才有官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刘亚明,1964年6月出生,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山东新泰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疗系,2008年毕业于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现任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医学情报研究与卫生决策咨询。主要社会职务: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信息部部长;山东省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图书情报学会理事长;《国际肿瘤学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医学信息学杂志》编委。

党工委书记:侯俊平党工委副书记:陈鑫部长:陈子江常务副部长:孔北华副部长:贾继辉 冯兰洲(1903-1972)医学寄生虫学家,1929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周廷冲(1917-1996)生化药理学家,1950-1953年在华东白求恩医学院任教,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翠芬(1921-2011)医学微生物学家,1950-1953年在华东白求恩医学院任教,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1931-)病毒学家,195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1942-)眼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1952-)内科学心血管病专家,1976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1963-)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病专家,1987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级教授 薛愚(1894-1988)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中国药学教育奠基者之一。首先提出药学院应设置生药学、药物化学、药品检验三个专业。曾任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尤家骏(1900-1969)皮肤性病学家,中国皮肤性病学最重要奠基人之一。为中国麻风病防止做出重要贡献,1952年在中国首次发现黄色酿母霉菌病。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叶衍庆(1904-1994)骨科学专家,擅长治疗骨关节疾病和骨折损伤,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兰锡纯(1907-1995)著名心血管和胆道外科专家,在中国首次实施脾肾静脉吻合术和二尖瓣分离术,改进了胆石症手术方法,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 在校任教的知名教授 江清(1886-1939)生物化学家,与李缵文、鲁德馨等合作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中文生物化学教科书《康氏生物化学》,与孟合理、鲁德馨合作翻译出版的《斯氏诊断学》多次再版,直至五十年代仍是重要的医学著作。于复新(1890-1969)著名细菌学家,8岁失聪,自学成才,创立梅毒血清环状试验法,1929年编写出版中国最早的医学检验学专著《实验诊断学》。李缵文(1900-1977)著名生物化学家,与江清、鲁德馨等合作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中文生物化学教科书《康氏生物化学》,编写有教科书《生物化学》,是五十年代山医仅有的几位研究生导师之一,退休后设立李缵文奖学金。张奎(1906-1986)医学寄生虫学家,建国后首先将抗疟疾复发药伯氨喹啉介绍到中国国内,为中国疟疾的防控做出重要贡献。 专家教授 王会文(1888-1931)解剖学家,打破传统思想束缚,在中国首开人体实地解剖。侯宝璋(1893-1967)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中国病理学先驱之一,英国皇家病理学会终身会员。1934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病理组织学图谱》,1942年任香港大学医学院病理系主任,1956年首次证明寄生虫在肝脏寄生可诱发恶性肿瘤。1962年受周恩来总理邀请回到大陆,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张汇泉(1899-1986)人体组织胚胎学家。五十年代初设计制造了系统、完整的胚胎学教学模具,建立了胚胎标本室,著有《胚胎学》等专著,为中国胚胎学发展奠定基础。赵常林(1905-1980)著名骨科专家,中国骨外科学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骨科圣手”。孙鸿泉(1910-1979)耳鼻喉科专家,在中国首次实行开窗手术治疗耳硬化症等手术。王永贵(1913-2004)解剖学家,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解剖学分册》和全国统编教材《解剖学》。计苏华(1917-1976)外科学和老年医学专家,中国老年医学的开拓者,1961年任卫生部保健局副局长。王培仁(1914-1996)心血管病专家,主编了中国第一部《内科学》大学教材。孙桂毓(1916-1980)著名眼科专家,1952年开展角膜移植术,1963年主持分离沙眼衣原体山东株。苏应衡(1916-1998)著名外科专家,山东胸外科创始人。朱汉英(1917-2005)神经病与精神病专家。中国神经内科创始人之一。魏一斋(1906-1975)妇产科专家,曾任延安中央医院院长,获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题词勉励。建国后曾任中央卫生部医学教育司副司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金茂岳(1906-1987)回族,妇产科专家,曾在延安中央医院工作,是李讷、林豆豆、贺鹏飞、陈伟力等3000多人的接生医生,获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题词勉励。苏应宽(1918-1998)妇产科专家,改进了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方式。骆兆平(1920-1999)耳鼻喉科专家,翻译出版中国第一本耳鼻喉专业书籍和高等教科书《耳鼻咽喉科学》,是《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的创建者和首任主编。戚仁铎(1921-2009)诊断学和血液病专家,连续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诊断学》第1-4版。江森(1921-2011)妇产科专家,创腹膜外淋巴清扫和髂动脉结扎及腹膜内广泛子宫切除的宫颈癌根治术,是《现代妇产科进展》的创建人之一。王天铎(1921-2009)耳鼻喉科家,主编的《喉科手术学》是喉科权威著作。杨仁中(1933-)耳鼻喉专家,语音康复专家,发明人工喉等语音康复仪器,被誉为“中国人工喉之父”。王玉田(生年不详)神经科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潘新良 ,男,1960年8月出生,山东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早年师从于王天铎及栾信庸教授。担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耳鼻咽喉科教研室主任,卫生部耳鼻咽喉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头颈外科组副组长,第三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无喉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委员,山东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主编,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国内创刊较早的医学学术期刊之一。原名《青岛医学院学报》,1957年9月创刊,不定期出版。1961年改为半年刊,主编穆瑞五,副主编田浩泉、胡用霖。1966年停刊,至此共出版12期。1973年,经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复刊。1988年经国家科委核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37-1356/R,国际刊号ISSN1672-4488。2000年青岛医学院合并到青岛大学后,更名为《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先后由李珏声、邢来田、郭玮任主编。现任主编谢俊霞教授,编辑部主任于国艺编审,编辑部编辑人员5人。本刊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公布新的医学科技成果,传播医学科技信息,交流医学学术思想,以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本刊主要任务是刊登反映本校及所属院、所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方面的论著、专题报道、临床经验、病例报告、技术方法、论著摘要、文献综述、专题讲座以及教学研究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医、药、卫生院校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和全国中级以上医学科技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还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科技期刊奖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齐鲁医学杂志》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86年2月创刊,原名《康复与疗养杂志》,季刊,内部刊物。1995年经国家科委核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37-1280/R,国际刊号ISSN1008-0341。1998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齐鲁医学杂志》,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扩大版)。2004年改为双月刊,在全省科技期刊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期刊。现任主编苗志敏教授,编辑部主任于国艺编审,编辑部编辑人员5人。本刊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面向基层,以临床为主,既发表学术水平较高、结合临床实践的实验研究性论文,又注重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安排较大篇幅刊登对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文章。既设有论著、专题报道、经验介绍、护理体会、医院管理、论著摘要、短篇报道、综述和讲座等固定栏目,又开辟了专家论坛、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方法改进、查房选录、医生手记、医学问答、临床用药等不定期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医学科学研究人员,各级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医学文摘等数据库和文摘长期收录。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山东省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一)刑事法相关1、《论我国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第6期,获《中国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2、《论资产阶级刑事政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3、《论经济承包活动中贪污罪的认定》1988年《现代法学》第3期;4、《切实加强检察理论和法律政策研究工作》,《中国刑事法杂志》1996年第2期;5、《严格执行刑诉法,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政法论坛》1996年第4期;6、《全面正确履行检察职责,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时代潮》1998年第10期;7、《刑事法律监督是中国刑事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1期;8、《关于执法思想的思考》,《人民检察》1998年第9期;9、《刑事法制的重要发展与进步》,1996年4月4日《检察日报》;10、《严格执法 推进依法治国》,1996年《求是》杂志第23期;11、《论预防、消除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1997年《理论与思考》杂志第6期;12、《建立举报制度刍议》,1998年《人民检察》第7期;13、《欺诈与腐败》,1999年《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第16期;14、《当代检察机关的架构》,1999年5月29日《检察日报》;15、《当代检察官的职权》,1999年6月2日《检察日报》;16、《当代检察官的价值取向》,1999年《人民检察》第3期;17、《论执法者的价值取向》,1999年《人民检察》第5期;18、《关于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2000年4月24日《检察日报》;19、《关于侦查监督工作的职责和任务》,《检察日报》2000年9月22日刊;20、《21世纪反腐败的六个战略重点》,《检察日报》2001年3月20日刊;21、《关于“严打”整治斗争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检察日报》2001年7月24日刊;22、《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检察理论创新》,《检察日报》2002年1月29日刊;23、《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人民公安报》2002年1月23日刊。24、《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成功之作——评〈中国刑法实用〉》,《人民检察》2002年第6期。25、《关于检察改革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2003年《人民检察》第7期;(二)经济、行政法律类26、“坚持制度创新 加强依法行政 保护农民利益 促进经济发展——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顺德试点总结研讨会上的讲话”,载《国土资源通讯》2003年第12期。27、《立法执法都要抓》,《中国财经报》2005年5月13日刊。28、《深入贯彻会计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2005年《会计研究》第5期。29、《中国直销市场将渐进开放》,2006年《知识经济(中国直销)》第1期;30、《公司法律体系渐趋完善》,中国证券报, 2006-05-1531、《法制机构要切实负起责任》,《农民日报》, 2006-07-19;32、《完善制度、加大宣传,深入实施海域法》,《中国海洋报》,2007-01-12;33、《完善配套制度,做好海洋法制工作》,2007年《海洋开发与管理》第1期;34、《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法制日报》,2007-03-04;35、《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制度延承和发展》,《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4-05;36、《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的问题及完善》,《法制日报》, 2007-09-16;37、《消除对反垄断法的四种忧虑》,2007年《中国经济周刊》第38期。38、《农业法制越来越人性化、现代化》,《农民日报》,2008-11-15;39、《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2008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40、《让改革动力在国土资源事业中永存》,《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01-06;41、《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2009年《行政管理改革》第2期。42、《法治政府建设是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2009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43、《贯彻落实<反垄断法> 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2009年《行政管理改革》第4期;44、 《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2009年《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5期45、《拆迁立法还要破五大难题》,《江苏经济报》,2010-03-10;46、《少数民族地区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仍然严重》,《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10-25;47、《旅游业监管体制的几个问题》,《中国旅游报》,2011-06-01。 1.著《检察官手册》,198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著《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1988年法律出版社;3.主编《中国经济犯罪罪行论》,1989年大地出版社;4.著《检察制度比较研究》,1990年中国检察出版社;5.著《毛泽东刑事法律思想初探》,1991年中国检察出版社;6.主编《职务犯罪概论》,1991年中国检察出版社;7.主编《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1997年法律出版社;8.主编《刑法适用手册》,1998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9.主编《新刑法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1998年中国检察出版社;10.主编《中国刑法教程》,1998年中国检查出版社;11.主编《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精释》, 2000年中国检察出版社;12.主编《公诉问题研究》,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00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13.主编《新公司法修订研究报告》(上下册), 2005年中国法制出版社;14.主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读本》,2008年人民出版社;15.专著《反垄断理论研究》,2008年中国法制出版社;16.著《权力制约与反腐倡廉》,2009年3月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年 3 月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发表于《山东行政学院学报》,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年 3 月《美感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年 3 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学运用》发表于《中国学校教育研究 》2005 年 1 月《声乐教学中的体会 --- 对立、统一、和谐》发表于《中国高校教育研究》2005 年 2 月《初学阶段的声乐教学探析》发表于《中外教育科学 》2005 年 2 月《浅谈声乐演唱中语言的情感表现》发表于《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2005 年 4 月《浅谈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发表于《中外教育纵横》2005 年 6 月《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略》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德州学院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 年 7 月《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德州学院学报》2005 年 7 月《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想象调控》发表于《德州学院学报》2005 年 7 月《浅谈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发表于《中华教育纵横 》2005 年 8 月《浅谈声乐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发表于《教育教学文论萃选》2005 年 9 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探微》发表于《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年 10 月《浅谈声乐演唱二度创作的三个阶段》发表于《德州学院学报 》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董事长 杨文 老大

夏季亭,男,汉族,山东省德州市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2月出生,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德州地区行署史志办公室副科长、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教师和《德州师专学报》副编审,山东省计划委员会《东方讯报》(今《齐鲁周刊》)社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主任编辑。1998年创办山东英才专修学院,2001年晋升为我省民办高校第一位研究员,2002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山东英才专修学院改建为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后任院长,2004年被山东师范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2007年9月,被山东师范大学正式聘请为该校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英才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济南市社会力量办学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山东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全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2010年,他作为山东省民办高校唯一的专家出席山东省第24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审工作。

陈星 目录·1、 陈星· 陈星,画家·3、陈星 林业管理·4、陈星(1924-3) 阜东县政治指导员·5、陈星 编辑·陈星 气象学家·陈星 茶叶学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青年报社社长1、 陈星性别:女年龄:1983-12-4 身高:165 cm职业:广告模特… 学校:中央戏剧学院 陈星,画家1985年拜师于湖北著名画家尹道新教授学习中国画技法,1987年考入中国花鸟画院学习花鸟画技法,同年学习中国山水画家吴雅明的绘画风格。1990年作品《一剪梅》发表在中国花鸟画刊,1993年在山东胜利油田成功举办了一次个人书画展。近几年来,作品《天山红叶》编入《世界美术集》、《虾图》编入《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展精集》、《蜀中山水图》编入《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书中。他传略也被编入《世界美术家传》、《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科学中国人· 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传世名画书法鉴赏》、《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第五卷)、《世界华人英才录》、《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2000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等书中。作品《虾趣》被挪威友人收藏。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评为二级美术家和二级书法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民间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3、陈星 林业管理 男,1959年10月生于福州市,汉族,中共党员。200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学信息图谱、城市化与城市GIS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陈述彭院士。 教育背景: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福建林学院森林工业系森林采伐与运输机械化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9年1月,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采运工程系木材采伐运输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1978年1月参加工作,工人;1982年8月至1986年8月,福建林学院森林工业系,教师(助教);1989年5月至今,福建省林业厅(曾负责林业企业管理、木材流通管理、林业工业行业管理、科技管理等工作)和县政府工作。 参加项目和主要研究领域:数字福建(林业),福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林业可持续发展,木材生产工艺与机械设备及其参数最优化设计,林业经济和管理,林业发展规划等。在公开刊物上累计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陈星(1924-3) 阜东县政治指导员 原名熊凌云,北坍乡熊洼村人,大学文化,地主家庭出身。 民国29年(1938),日军侵华,熊凌云在扬州、上海读书,目睹日军暴行,国破家亡,无比愤恨。在地下党员、哥哥熊梯云的熏陶、影响下,他拥护共产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斗争,于民国31年(1942)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叛徒告密,党员身份暴露,奉组织指示,转回故乡,参加地方抗日武装河防大队;民国33年(1944)在县青年救国会工作;民国34年(1945),被组织上保送到华东建设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在清江市搞公安和翻译工作。抗战胜利后,调回阜东县公安部门工作。 民国35年(1946),陈星报名参军,任阜东县总队三连政治指导员,他关心战士,团结干部,严格训练。要求战士带着敌情练兵,搞射击、刺杀等科目训练一丝不苟,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空余时间,他教大家读书识字,对粗识字的通讯员沈忠友、文书周甫山等进行重点辅导,教他们读书、写日记、写书信、打借条、领条,学写战地小短文,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民国36年(1947)初,陈星晋升为营副教导员。是年3月的一天,驻阜宁城国民党军48旅和还乡团一部到阜城以北”扫荡”,阜东总队三连在中三灶、前三灶和砖桥一线进行阻击,陈星率二排占领了大坟茔,敌军亦抢占坟茔西侧,两军相距仅20多米远,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猛烈的战斗。上午七时半,陈星抬头察看敌情,头部被敌人子弹打中,副连长刘正清视此,果断决定组织火力边打边掩护撤离,经过若干次艰苦反击和臼刃拼搏,才得以安全转移。 陈星因伤势太重,流血过多,于当日不幸牺牲,时年24岁。5、陈星 编辑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7/9 民 族: 汉族 1983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等职。著有《功德圆满——护生画集创作史话》、《天心月圆——弘一大师》、《丰子恺新传》、《重访散文的家园》、《李叔同歌曲寻绎》、《白马湖作家群》、《孤云野鹤苏曼殊》、《隐士儒宗马一浮》、《广陵绝响》、《清凉世界—丰子恺艺术研究》等三十余部。正撰写《弘一大师浙江影踪》、《丰子恺研究史论》。《功德圆满——护生画集创作史话》,获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4年),此为一部研究《护生画集》的专著。《重访散文的家园》,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最高奖),此为一部研究中国现代散文名作的专著,重点寻绎散文名作中提到的场景。 陈星 气象学家基本情况: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年4月 籍贯:江苏镇江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78-1982:南京大学气象系本科,气候学学士学位 1982-1985: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气候学硕士学位 1998-200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 1985-: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1-5:美国堪萨斯大学进修访问,进行灾害性气候研究 7-8:德国马普研究所,古气候模拟合作研究 10-12:日本气象研究所,东京大学,古气候模拟比较研究 9-2,德国GKSS研究中心,历史气候模拟合作研究 2:美国夏威夷大学,古季风变化合作研究 主讲课程: 现代气候学基础(本科生) 气候物理学(研究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全球变化、古气候动力学及模拟、区域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 主要成就:在古气候动力学和古气候模拟,主要对末次盛冰期、中全新世暖期、小冰期和新仙女木气候突变期的气候成因和机制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研究。此外在区域性气候灾害、干旱和洪涝气候异常原因和机制、季风长期演变规律等方面也做了深入研究。主持和参加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SCI(E)刊物、核心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合作出版教材和专著三部。 陈星 茶叶学家祖籍四川,1959年出生于江西婺源。高级讲师。勤奋好学,追求完美。先后毕业于婺源茶校茶业专业,沈阳农大农学师资专业,江西师大教育管理专业。从1981年起执教至今。主讲《土壤肥料学》、《茶树栽培学》、《遗传学》、《美育与艺术欣赏》。1989年荣获农业部“全国中等学校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被评为江西省普通中专“优秀学生管理干部”,参研的“茶芽粗腿象研究”获2002年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三等奖。现任江西省婺源茶校副校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江西省教育厅第二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库》。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 女,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1975年考进甘肃省艺术学校声乐班,1978年进入甘肃省歌舞团歌队工作,1981年考进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学习,1986年以优秀成绩毕业留校。 曾获甘肃省首届青年演员声乐比赛一等奖;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歌曲比赛”一等奖;第五届“上海之春”优秀表演奖;1992年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吉隆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93年至94年在香港演艺学院进修歌剧,获高级歌剧文凭,主演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汉泽尔与格雷特”中的母亲、“苏珊娜的秘密”中的苏珊娜;担任“贝多芬次小调弥撒曲”中女高音领唱;录制了夏季音乐会“艺术歌曲专场”,其中演唱了舒伯特、勃拉姆斯、罗德利戈等作曲家作品;曾为上海电影乐团长期特邀演员,演唱和录制了中外电影。近几年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及负责担任系里部分工作,主抓教学任务,曾获2001~2002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所教学生曾获全国听众喜爱的最佳歌手奖——“金号奖”。青年报社社长陈星,本公司董事。曾任北京日报社记者、主任、副总编辑。现任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党委书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