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纵横杂志社

发布时间:

中华传统文化纵横杂志社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杂家、纵横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形态,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 。 1、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小说,如《诗经》、《楚辞》;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南北朝时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2、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盂兰盆(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3、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 、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4、语言文字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和平话土话。 5、传统音乐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

首先是,最有代表性的,代表中国精神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例其起源就不详述了,目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百姓们纪念他,主要是因为他忠君爱国,这就是传统的,优秀的,值得发扬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作用显而易见是教育,感化,能够凝聚民族团结力。传统文学:儒学为例儒家传统思想作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的作用并不只是教育民众。拿论语来说,论语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他的初衷应该是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礼仪之邦。所以,论语展现的也是道德理念与规范,是孔子理想中的万民之所向。当然,儒学思想并不只是这样狭隘的一部分。它包含的还有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它的社会作用应当是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国画,国乐,书法等这一部分当属传统文化中的佼佼者,不论是国画,还是国乐,书法的创作者及其作品,都深含着一种灵魂与神韵。它们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而高超的创作才艺,同时,也蕴含创作者的思想境界与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性极强的代表。它们的作用除供人鉴赏,瞻仰,最主要的是能够让人修身养性,提升境界。

中国文化内涵丰富,包括传统建筑,传统思想,传统文艺,传统文艺等。从古至今,这些传统文化一直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本身就具备文化科学价值。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亦是一个崇尚装饰的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中华先人都留下了风格各异的装饰遗产。如原始彩陶纹饰质朴、大气,经长期提炼概括的蛙纹、鱼纹和涡纹,充满生命活力;秦汉时期的书法艺术、瓦当图案和画像砖图案;西汉的漆器装饰,以黑、红、金三色为对比,整个器形典雅高贵;唐代开创了中国卷草植物纹的先河,富丽繁盛的唐草纹色彩变化微妙、和谐;宋代陶瓷以清秀、典雅为特征;民间青花瓷中挥洒即兴的水墨风格,以及民间的刺绣、剪纸花边、吉祥图案等艺术形式,造型质朴、色泽鲜丽,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丰富想象力和艺术创作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确实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但是喊了这么多年博大精深到底在何处并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任何阐述。因为对传统文化的这种博大精深美誉并不是指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也不是指丰富的儒家和诸子百家思想,而是指高深莫测神秘的阴阳五行文化。   阴阳五行被一些学者宣染得高深莫测,但是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以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老阴消亡后转为少阳,而老阳消亡后可以转为少阴。其实是一个对立事物相依相存互相转化的宏观哲学思辨。这是一个抽像的辩证哲学认识论。因为古人把太极比着如来,以后又把阴阳比作天地,因此就主观的认为这个抽像的理论以包含无穷的万物,就认为是博大精深,不是一个客观认识论而是一种狭隘的自我意识。比作天地也可以比作男人与女人和同一个人的不同生理状态。因此是指相对的一组事物对立的关系,而不是真实的天地内涵。如果把它真作为天地就成了虚疑的玄学。因为我们近代没有诞生科学而拥有古代的阴阳文化就自认为是比任何文化哪怕是科学都伟大是一种坐井观天的夜郎自大。因为人类认识自然不是这种脱离具体事物对像虚疑的东西。如果认识自然脱离具体事物就会走向虚疑的玄学世界。因此这种貌视伟大的自我陶醉反而蒙蔽了自己正确客观的认识自然的眼睛什么也看不到。阴阳理论只是一个哲学认识论,决不是具体的科学,况且也只是一个比喻本身就不是规律真理。   这种宏观哲学思辨,不是科学,也不能代替科学,就因为在阴阳五行中钻牛角把这种简单的哲学原理作为万用真理应用到认识自然,因此我们在文明发展中一直不能正确认识事物本质,无法摆脱愚昧。因此受这种文化思维禁固既不可能诞生科学与真正的医学,只能在脱离事物本质与规律的玄学迷宫中走圈子成为所谓“博大精深”的神秘文化。比如阴阳可以比喻人的兴奋与抑制的生理状态,但是如果以此来论疾病本质就找不着北。五行的相生相克都是编造的而把这种理论作为万用真理去认识人体脏器功能,必然会得出人体脏器相生相克并不存在的缪误结论。在科学社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物质到分子、原子、粒子,在科学时代没有人类搞不清所谓博大精深的东西。有些不知道的也只是暂时的。阴阳五行只是个宏观哲学思辨(其实是一个模拟比喻)作为万能真理去万用结果什么都搞不清楚。事实证明虽然有些学者把阴阳五行理论说得高深莫测,但在中国文明进步中从来没有看到任何真正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贡献。而看到的却是天命论封建迷信文化再在愚昧承传。

中华传统文化纵横杂志社怎样

我觉得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时候我们再加上自己的个人色彩就看起来很独特,不是一味追捧西方文化

我个人觉得适当的追捧西方文化不是错,但是质疑中国传统文化就有错了。身为中国人,我们的民族有多么的伟大,大家都是知道的,而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歌颂和赞扬的,也是值得宣传的。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如今有很多学校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并以儒家的典籍为主,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虽说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论述众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学者毕竟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句话同时也是清华、北大两座高校的校训。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志存高远“志”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同时也是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二、刻苦坚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刻苦并非心血来潮、一曝十寒,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古人特别注重“守志”,强调志向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坚定性。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弘毅坚忍的性格。三、逆境奋斗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历史过程中,面对逆境,从来都没有被艰难险阻所吓倒,反而越是艰险越向前,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列举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他本人在惨遭宫刑之后,忍辱负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发愤写成了千古名著----《史记》,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四、乐观进取《论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语,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五、革故鼎新《礼记·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历史上每当利弊日久时,总会有改革和革命运动,为清除积弊而变规变法,如北宋时王安石变法,清末时康有为、梁启超维新都体现了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中国文化既有独创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百花齐放。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的哲学思想虽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强不息的奋斗、厚德载物的宽容以及“仁爱”精神、“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律己观念、“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处世原则等。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然而人作为人的存在,还应是以智慧、德行和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人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编辑于 2013-08-15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有帮助,为TA点赞无帮助,看其他答案查看全部3个回答艺体文化课补习班_艺考生如何选择文化课补习学校?根据文中提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您推荐艺体文化课补习班小班分层教学,孩子的艺术梦想只差一个好的文化课补习班!封闭教学,上课方便,吃住一体,百天冲刺高考,提升成绩冲击名校,可申请试听!广告—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学习书法练习想要系统学书法?来大鹏教育轻松入门。学习书法练习大鹏教育名师在线教学,在家就能轻松学书法,6年在线授课经验,数万学员的选择广告2020-12-17谈谈对国学热的看法,国学现在还有用吗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现在的“国学热”暴露了两大问题:一是反映了我们以往教育的不当,学生接受的人文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空白,以至于到现在还有那么多读者——不仅是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上了年纪的人——还要买一些解读经典的书籍而非原著来对文化经典表示佩服;二是正因为我们人文教育的缺失,所以整体的人文水平下降。一旦脱离课堂教育走上社会,在人文学习和经典教育上应该读什么书完全就找不到方向和感觉。他认为,个性化的阅读是衡量一个社会人们素质的参数。现在个性化阅读的严重退缩,说明人们的素质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 国学热,加速了史学和传统文化的通俗化进程,使更多的人接触到了传统文化,不再使传统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也使原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误读,让一部分人觉得严肃文化其实可以通过“戏说”来加以认识,这也是其弊端。 国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只是到了近代才衰落下来,不能说是民族的悲哀,但这是历史的趋势所在,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理由自豪,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有相应的需求,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国学无疑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开始研究国学,从中汲取精神食粮,至于国学的复兴我想应该理性看待,毕竟一种文明的复兴,不是容易的事!22赞·1,352浏览国学与传统文化存在怎样的区别与联系首先,国学不完全等于传统文化。中国的古典传统文化的主题主要来自于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姑且说是哲学),史学著作和充满人文关怀的一系列文言散文。从这三部分可以看到,此“传统文化”是精英阶层的产物,并且可以说长期被“士”这个阶层把持解读权和操控权的。所以由这些材料所带来的思辨模式,社会行为规范也仅仅局限于士大夫这个精英阶层。而两千多年来,士阶层对于这些材料的总结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纸上谈兵式的“优秀文化”。甚少有人践行,而能接近这些这些文化的依然能被当做偶像崇拜。 这是为“国学”传统文化。5赞·236浏览2016-12-10传统文化 与国学 两者各为何意,有何异同西方文化,今天有人将现代的西方文化,仅仅归于科学实证的东西,无疑是断章取义,是被某些人误导为西方现代文化的全部并且用心不良其目的不过是丑化西方来为中国传统文化辩护 什么是文化,我们不妨以马克思主义为参考,虽然我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今天为很多人诟病,但是,马克思主义本人构建其思想理论,其目的就是构筑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其理论或许颇具争议,但其结构上基本上是一个参考了西方文化体系的结构形式,并力图创造一种先进的东西取而代之我们不妨参照其结构来了解西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构成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思想,到现实,到社会的结构,这就是一个文化的基本构成形式 我们首先来谈哲学,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必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种普遍的大众哲学而是一个执政哲学,但其无意将哲学的结构阐明了 作为文化思想,必然是凝聚一个民族的核心,那么其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是一个民族所能接受的大众哲学,那么无论是现代和古代,基督教天主教,都是西方的基本哲学思想,我不排除说有什么新的主义,和思想在西方不断产生,但是其没有哪一种思想主义,可以用来取代基督教天主教,成为文化基础而且很多主义也表现出了时代性,有新的但也很快就过时了,比如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就过时了当然传统思想也受到了挑战,但却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但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的是西方哲学仅仅,研究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就是人生的意义,和是否有神与无神的争论和研究,而不涉足于方法论而科学实证则仅仅是西方的方法论范畴,绝不是西方文化的全部,科学实证在西方是从属地位被运用的地位,当然由于其特殊性和可靠性所以地位从高,但是却也绝对不是唯之核心至于是现实与社会制度,西方是与时俱进的,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其领先之处 传统文化是儒、释、道、易、医等圣贤文化的总称,这个定义将中国先秦墨家的文化抛出在外,无意是今天封建余孽故意为之国学一般仅指儒家而已,更是愚民的开始 严格的讲,中国人重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信仰,何为信仰,首先信仰是崇高的,也是仰望的,是一种在内心之中应该至高无上的,在西方人的信仰中,他们的信仰核心是至高无上是全能的,是主宰一切的,也是他们必须跟随,为之可以付出一切的, 中国的祖宗崇拜,虽然与与之类似,祖宗也是从高的和仰望的,但是祖宗不是万能的,而且也是依靠风水的,因此能力有限,我们有二十四孝可以为祖宗付出一切的典范,但是我们的理论中与西方相比有着太多的缺陷,可以说就是封建迷信与系统宗教的差距 至于说真正的国人信仰,其实就是实用主义和唯我独尊,没有任何神圣的地方

《文化纵横》杂志社Address: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北区3号楼A座303室Phone: 010-52097990

中华传统文化纵横杂志社是啥级别

《文化纵横》杂志社Address: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北区3号楼A座303室Phone: 010-52097990

中国新闻社级别为正局级。18家央媒级别及最新排名如下:正部级: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部级:求是杂志社、解放军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科技日报社;正局级:人民政协报社、中国纪检监察报社、中国新闻社、学习时报社、工人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妇女报社、农民日报社、法制日报社。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机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文化纵横杂志社

《文化纵横》杂志于2008年10月创刊,逢双月出版,是国内鲜有的高端思想评论类杂志,其宗旨为“文化重建”,并致力于中国文化重建和价值重生,在时代变迁和世界秩序变动中展现中国新的文化形象和自我认知。《文化纵横》杂志的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当代意义、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重大议题、对西方主流价值的再评价、阐发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和主张以及发掘当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实践。

北京的学术书店万圣、三联、三味书屋等,王府井书店、西单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金融街、CBD附近的报刊亭,龙源期刊网都可以。

文化纵横杂志社杨平

钱 个人利益 名誉

《科幻世界》的“倒社风波”被评为2010十大文化事件“我们的科幻,已经到了不得不背水一战的时刻。” 2010年3月21日下午5时40分,一条名为《科幻世界致全国幻迷公开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帖子出现在了豆瓣等论坛上。帖子署名“科幻世界全体员工”,公开信以《科幻世界》杂志社员工的口吻质疑社长兼总编辑李昶,称“杂志社一把手李昶同志不懂装懂瞎指挥、不作为乃至胡作为”,这本有31年历史的杂志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危机时刻”,“随时可能出现全体编辑集体辞职,中国科幻最后的一面旗帜将不复存在!”,并要求撤销李昶一切职务。2010年4月1日上午四川省科协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大用表示,四川省科协党组31日对《科幻世界》杂志编辑集体要求撤销社长职务的事件做出阶段性处置,决定暂停李昶的社长、总编辑职务,并要求李昶配合处理遗留的刊号合作问题。《科幻世界》虽偏居西南,但名声显赫,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许多国际知名的科幻作家因这本“小众杂志”而对中国着迷。英国的畅销科幻作家尼尔·盖曼甚至将这本杂志视为“我在中国的家”。今天已成为科幻作家的杨平,还记得自己1996年时来到编辑部,尽管当时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但“一把年纪的老编辑邓吉刚老师陪我满成都玩,只是为了表达对潜在作者的关爱”。生长于内蒙古赤峰矿区的飞氘,在《科幻世界》陪伴下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如今,他已经是这本杂志的主力作者。在“没有图书馆”的家乡,“这种意外的相逢,整个改变了我的生活”。为探究竟,中国青年报记者赴成都,针对公开信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调查。最先接受采访的是一群愤怒的编辑。“家丑不应外扬,但我们实在无法忍受了。”其中一人说。空降的一把手,“不讨论”的总编辑公开信选择在社长兼总编辑李昶赴台湾公干期间发表。信中要求:“撤销李昶同志在杂志社的一切职务,重新公开选举一位业务素质高且能够带领科幻世界走出迷茫的新领导!”事实上,这封公开信的酝酿时间长达两个月。去年年末,一次“封面事件”成为“倒社长”的导火索。一向以精美的原创科幻画作为封面的《科幻世界》,李昶却突然通知,用一张杂志在四川大学办讲座时的照片做封面。编辑们怀疑,这又是李由于“省钱已经达到了病态的地步”而作出的决定,因为一张正常封面画的价格是2000元。 编辑们和一把手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李昶至今想不明白,自己的提议怎么就会引起这样强烈的反对。最终,这期杂志在进印刷厂前还是恢复惯例,封面换成了一幅展示“漫射粒子将光线散射到城市每一个角落”的科幻画。因为“害怕同样的事情还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在茶馆里举行的编辑会上,一个编辑愤怒地摔破了茶杯。他们决定以公开信的方式寻求解决之道。中国青年报记者经采访证实,这家杂志社内部仍有编辑对这种公开宣战的行为持观望态度,但大部分编辑表示,“公开信的内容属实”、“能够代表我们的立场”。为什么最终选择去台湾时发表公开信?“他常常炫耀自己有后台,所以我们才选择这个时机”,一个编辑告诉记者。公开信中罗列了李昶的7项所作所为,而“李昶同志多次在各种场合和会议上炫耀他的上层关系网,狐假虎威,警告想要上告的员工不要以卵击石”正是其中一条。编辑们心中对所谓“后台”的担忧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冬。当时,杂志社“老人”、总编辑秦莉被突然调走,李昶则未经公示即由《国防时报》调入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科幻世界》,他也成了第一个从未在这本特殊的小众杂志工作过就任职的“一把手”。 四川省科协的一位老干部对此很诧异:1998年李昶曾在科协下属的《四川科技报》任负责人,“因为在报社表现不佳才被调走,转了一圈,他竟然又有能量回到科协”。老读者们开始发觉这份杂志上有了“细微但刺眼”的改变。曾经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雷打不动地在封二放置“科学”栏目。因为编辑们相信,“只有多讲科学,硬科幻小说才能繁盛起来”。但就在2010年2月份的这一期杂志上,已经固执了多年的编辑们失去了力量,封二彩页赫然变为电子游戏广告。尽管利用彩页做广告是流行杂志的大趋势,但科幻迷们开始追问,“为什么广告可以代替科学?” 编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据一些老员工介绍,李昶自从进入杂志社就解散了原有的广告部,并将杂志广告外包给四川兴聚仁广告公司。这份“仅由李昶一人签署”的广告合同被称为“丧权辱国”,因为合同规定“杂志的所有版面都可以被广告占用”。《科幻世界》员工称,该广告公司的老总是“李昶同志在《国防时报》工作时的下属”。 李昶感到很委屈。他并不否认广告公司负责人的确“本身就是朋友”,但他声称,自己进入杂志社前,“根本没有广告,而现在的广告公司每月都能交给杂志社几万块钱”。然而有“较真儿”的员工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们算了一笔账:科幻世界杂志社旗下的期刊,仅以《科幻世界》为例,“2010年头3期杂志共刊登整版彩页广告18个、整版黑白广告5个,按杂志社通常的收费标准计算,广告收益应在60万元以上”。“几十万和几万,中间的差额哪里去了?”员工们追问。 李昶并没有对这个数字作出回应,但他表示,必要时可以给记者看合同的原件,“只是现在时机未到”。“因为占了他们的版面,他们就反对。”李昶认为这才是编辑们反对广告的主因。 尽管他从未有过幻想类杂志的编辑经验,但在员工心目中,这位总编辑似乎很有自信,“他的口头禅就是,‘没得必要,不讨论’。”当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向李昶求证时,他说:“《科幻世界》就是一本杂志,有什么需要一天到晚讨论的呢?” 随即,他强调自己其实“没什么精力参与编辑会议”。但这并不妨碍他提出诸多令编辑不满的办刊理念,诸如“让中文编辑写小说,让译文编辑翻译,让美术编辑画图”。杂志社旗下的《飞·奇幻世界》尽管不是李氏改革的重点,但也成为理念交锋的战场。李昶曾要求这本杂志“用四分之一的页码来做退稿选登”,这个想法被一位编辑不客气地称为“很扯淡”。最终,在编辑“争取了很久”之后,改为“选登片断”。由于实在不能认同领导的种种办刊理念,这个编辑选择辞职离开。然而让这群科幻编辑更无法想象的“荒唐事”还在后面。“我们陆续接到读者电话,说在报摊上看到我们科幻世界杂志社又办了新杂志。”编辑们这才意识到,“科幻世界”的招牌可能被人盗用了。为了搞清楚究竟有多少本“野杂志”,他们费了不少力气。最终发现,除了杂志社旗下原有《科幻世界》、《科幻世界·译文》、《飞·奇幻世界》和《小牛顿》这4本刊物外,市场上又冒出了5本此前闻所未闻但却印有“李昶总编”、“科幻世界杂志社主办”字样的刊物。这些杂志涉及房产、育儿、教育等多种内容。经过对比分析,编辑们发现,杂志社拥有刊号的《商》被拆为旬刊,除《商·蜀商》属合作刊物外,其余两刊《商·瞬》、《商·成都买房》均为使用同一个刊号的“非法出版物”。他们怀疑,李昶私自将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刊号拿来出租或出售。这个怀疑一旦被证实,则意味着对《国家期刊条例》的严重违反。条例第36条规定:“期刊出版单位不得出卖、出租、转让本单位名称及所出版期刊的刊号、名称、版面。”李昶并不认为这属于“一号多刊”。“我们的运作有一段时间了,这种方式也不是我独创的。”他说,更何况,“那是我们的杂志,(总编一栏)不写我写谁呢?”在公开信事件发生后的第8天,这些备受争议的出版物终于被送到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此后,记者采访到该局的一位官员。他表示,“有些刊物原来确实没看到过”,但是否属于非法操作“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拒绝给出调查进行的明确日程。这并不是唯一一个在这起事件的调查中进度缓慢的部门。此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机关党委副书记、人事部部长、纪检专员李大用是最早开始调查此事的官员之一。但在事件发生后的第5天,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仍旧“不知道李昶此次去台湾的公干项目,也不知道他何时回来”。 这样缓慢的调查效率,让编辑们和很多忠实读者不解。苦里的热闹,沉闷里的窒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科幻世界。”李昶坚持为自己辩白,编辑的指责让他觉得委屈。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多,这本刊物的质量和销量并没有出现急速的下跌。编辑和读者都承认,它的影响力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缓慢地走下坡路了。有人进行了一项“纯技术分析”,经过调查,“《科幻世界》每本的传阅率在4~6人”,保守估计,“20年里,全中国有3亿人次读过这本杂志”。直到阅读种类极其丰富的今天,它仍然保持着月发行量13万份的数字——然而比起2001年的发行最高峰,这已整整减少了28万份。来了“一个不懂行的社长”,并不是这家31岁的杂志社第一次经历困境。《科幻世界》最困难的时候,曾经只有4个编辑苦撑。1990年,时任总编辑申请举办世界科幻协会年会,在冲破了国内的舆论阻力后,这个瘦瘦的女人坐了7天7夜的火车,从中国赶赴荷兰,最终在海牙年会上击败波兰,获得1991年年会的举办权。从此,世界才知道,中国“居然”还有一本科幻杂志。在那样艰难的时期,编辑们还是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笔会,见见作者。第二任总还记得,他曾在火车站里冻了一宿,却只接到了两个“从来没听说过的作者”。即便如此,4个编辑和七八个作者,“挤在招待所里也开了一场笔会”。1997年,《科幻世界》在北京举办国际科幻大会,谭楷和后来接任总编的房间成了“科幻迷的会客厅”,经常是五六个科幻迷“聊到深夜,就挤一挤,睡在地板上,天亮前肚子饿了,把小冰箱洗劫一空”。2009年5月,科幻世界杂志社本该迎来30周年社庆,已经退休了的谭楷却“没听说社里有什么动静”,甚至连原本一年一度的笔会都搁浅了。这个66岁的老人焦虑万分,自己买了一个大蛋糕送到杂志社去。“当时我特别难受。拿得起,放不下啊。”他说。2009年5月《科幻世界》整个编辑部里安静得近乎沉闷。外界曾经怀疑,这是一场因薪酬待遇问题而“集体大爆发”的行动。但参与此事的一个编辑公开了自己的收入,表示“来到杂志社之后,节缩了部分编辑的编辑费和栏目撰稿费用,但同时增加了员工福利费用,包括节日奖金和年度绩效奖金,整体而言编辑收入比之前事实上略有上升”。“我们是因为理想才留在这本杂志,如果是因为薪水,我们早离开了。”一个曾经在广告公司工作的人,在杂志社做编辑后,“薪水立减一半,只有1800块”。在这里,几年不调工资也并不稀奇。 在熟悉他们的人看来,这些写科幻、编科幻的人,几乎都是些“不太物质的人”,“只要不是伤害这本杂志,一切都可以容忍”。2009年调查还在继续,没有人能预测最终结果。“如果李昶不离开怎么办?”有人问。“那我们就离开。”编辑们说,“毕竟,自由不是全无代价。”但这里几乎已经是“中国科幻的最后一块领地”了。2001年,《科幻海洋》停刊;2003年,《梦想者》停刊;2004年,《科幻世界画刊·惊奇档案》停刊;2005年,《幻想》停刊;2007年,《世界科幻博览》停刊;2008年,《幻想纵横》停刊……从2001年到2008年,国内至少有10本幻想类杂志停刊,死因大多“不详”,外界猜测多是由于“销量不佳和资金缺乏”。2013年《飞·奇幻世界》停刊。 如今,1994年创刊的《科幻大王》仍在坚持,但却限于邮局订阅,“很多科幻迷甚至都没听说过”。《科幻世界》会成为这份“死亡名录”上的一行字吗?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这明显就是官僚,外行领导内行……如果再这样下去,《科幻世界》肯定完蛋。”一个在科幻梦想伴随下长大的读者,如今发出这样的呼吁:“对我而言,《科幻世界》不仅是一份地方刊物,更是我和无数像我一样的人,在这艰苦拼搏、冷漠现实的世界中,一处珍贵的梦想放飞之地。想要什么,尽管拿去。但是……请把科幻留给科幻。”2010年9月26日上午,四川省科协纪委李大用书记来杂志社宣布了省科协党组于8月30日作出的关于李昶的处理决定:正式免去李昶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职务,由副社长刘成树全面主持工作。《科幻世界》杂志社2010年9月26日晚在其新浪微博上透露,四川省科协党组正式免去李昶《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职务,由副社长刘成树全面主持工作。

中国有主流社会吗  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的突出特征是向上移动,考虑过去20年前、30年前,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住房、交通、收入方面是向上移动,这样向上移动的人口,我认为就是中国主流。综合相关研究,中国的中间阶层已经形成,他们是中国最稳定的群体,他们包括普通公务员、中小学教师、高校里教理工农医的大学教师、享有养老和公费医疗的退休职工。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同盟军,人口在1亿-3亿,年平均家庭收入15万以上,他们是国内市场主要消费者,集中在城市,储蓄率高,年龄平均45岁以上,他们需要社会稳定,基本拥护共产党,处于政治上下层冲突的缓冲地带,意识形态上保守。  金仲伟(春秋研究院执行董事):要辨识主流社会,主要是用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来辨识它,主流社会肯定存在,但是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主流社会的价值立场宣扬,这样的主流社会不被辨识。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我觉得主流社会就是以中国社会中等收入者为中心的一套意识、观念,他们形成对主流社会一般的看法。  寒竹(春秋研究所研究员):所谓主流社会通常由一个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占主导地位的中上层人群组成,并具有比较接近的价值观、政治理念和社会情趣。显然,中国目前并不存在着一个有着明确边界的社会群体。比如美国,整个政治界的精英、中层阶级基本有共识,而中国目前并不存在这样的集团。中国企业家群体远没有成为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阶层或群体,极少在社会问题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个别企业家如王石、张朝阳等基本上是个人身份发言,而不代表一个企业家群体。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经济和政治上,既没有跟中国政府结盟,也没有跟企业家结盟。但是他们掌握了中国社会的话语权,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因此,企业家、官员和知识分子这三个构成中国社会中上层的主要群体事实上是分裂的,所以,中国社会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主流社会。此处,鉴于中国国情,不宜提“主流社会”,主流社会很可能被人指责为“权贵社会”。这对中国社会发展不利。我觉得还是应该多讲“全民社会”或“公民社会”,这更符合中国实际。  柯银斌(察哈尔学会秘书长):中国的主流社会从人员构成上讲是存在的,中国主流社会是官方,从古到今一直是这样。从价值观角度讲并不存在。有哪几个词能代表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呢?  杨平(《文化纵横》社长):每个国家都存在主流社会,通常那些掌握社会权力、财富、公众舆论,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群都可称为主流人群。在传统中国社会,主流人群应该说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负责治理和教化;改革前30年,中国社会的主流是共产党,共产党人以其自我牺牲的精神和理想主义的情怀构塑起当时的社会共识和主流。今天,中国主流人群和主流社会,应该是由公务员队伍、财富阶层、媒体领袖、知识分子、律师、社会组织领袖等构成。主流社会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后发现代化国家,没有主流人群的责任担当,在险恶的竞争性国际环境中就不可能推动民族国家现代化的顺利转型。这已为很多例证所证实。  罗援(军事科学院少将):中国有主流社会。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它的主流社会就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中国共产党都不能成为主流社会,或者是这个社会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这个党出现了问题。知识精英虽然掌握着知识,但并不一定代表着主流。  丁刚(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的主流社会实际上还是靠几千万共产党员来支撑和引导的。不久前我去了汶川灾区,震撼很大。这震撼不只是因为我看到了遗址和重建的城市,而是看到了基层党组织在抗震救灾和重建中显示出的领导力。地震发生时,正是这些党的基层干部英勇地喊出了“共产党员站出来,男人站出来”,他们不顾自己的家属遇难,在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组织了抗震救灾。相比于海地、美国等许多国家在遭受灾害时的情形,中国社会从基层显示出的力量是明显不同的。正是这样的来自基层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个国家,支撑着这个社会。  刘志勤(瑞士苏黎世银行北京首席代表):中国从历史到现在,主流社会一直存在,中国每个发展阶段都跟主流社会的状态和发展有很大关系。我们目前的改革实际上正是适应主流社会的需求,所以改革发展30年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目前中国的主流,就是邓小平的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我觉得这几十年来中国确确实实抓住了这个主流,并且围绕“发展”形成了一个主流社会。中国社会的架构长期以来是由君、臣、民组成,也就是由领导阶层、政府机构和公民形成。中国的主流社会包括这三个部分。  赵民(正略均策管理咨询董事长):中国主流社会的主体是城市人口。农民在这方面肯定是弱势,他们没时间发表声音,或者发表不出来大声音。现在构成中国主流社会的应该是有能力、有理性思考、具有公民意识、还肯说话的人。抱怨社会是中国主流价值吗  刘志勤:主流社会不应该是一言堂,我们说的主流观点也不应该是一派人的观点,要允许多种不同观点存在于主流社会。不同意见和观点的存在不妨碍主流社会发挥其导向作用。我们在谈到主流社会时,不能认为主流社会只代表正面意见,而批评意见不算作主流社会的一部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汪晖(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我认为,需要将所谓的“主流社会”的概念与社会主体做出区分。“主流社会”通常指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集团,以及他们主导下的媒体。但是,这个集团及其主流媒体能否体现整个社会的意志?这个问题也就是主流媒体的代表性问题。在理想的状态下,主流及其主流媒体能够体现社会主体的需求、价值观和意见,但我们看到的常态往往是两者之间的脱节,即主流媒体并不代表真实的社会需求和意志。比如,汶川的抗震救灾时,整个社会在这一事件的促动下被动员起来,体现出基本的意志、判断,但这些意志和判断与主流媒体日常的价值观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有理由从这个角度检讨主流媒体或精英媒体的代表性问题。  赵民:怎么样使一个媒体更多代表主流社会,有三个地方是可以借鉴、注意和参考的。一是谈问题的出发点,保持一贯的态度。这种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使其具备主流资格,主流社会发言身份的前提。二是超前性,很多问题有个人的取向、单位取向、立场取向,但是很多问题需要从思想根源,或从改革发展的角度去探讨,当你脱离了一些立场局限性的时候,观点可能会被时间证明你是主流,或者回过头看,你经得起历史检验。三是要搞清楚代表哪个群体,背后是谁。  金仲伟:我从事媒体工作20多年,媒体批判社会、监督政府是履职。媒体如何批判和监督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成和巩固的关键。今天我们这里开这个会,就是有一种难辨主流社会意识的困惑,我觉得媒体有很大的责任。  你的批判是从内部否定还是外部否定,比如《纽约时报》批评奥巴马政府很凶,但不会批整个美国政体的根本,他们也守底线,这是一种从内部否定(批判)。近年来,中国媒体批判监督的声音越来越响,特别是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不讲规则与底线、受西方舆论议程控制的外部否定式批判,并在一定范围内以话语霸权的形式撕裂社会共识,某种程度上使中国潜在的主流社会被这种貌似先进实为激进浪漫不负责任的外部批判话语所代表,可以说中国社会主流大众一定程度上处于被代表状态。现在主流社会对媒体批判的承受力强很多了,但是泛滥的外部否定式批判会裂解主流社会意识赖以存在的公共基础。  李成才(《华尔街》纪录片总导演):我前段时间曾说过:“我们追求正义不代表正义,我们追求客观不代表客观,我们追求善良不代表善良,这样我们就知道自己的姿态是什么,不会以自己的姿态判断别人、丈量别人。”这种姿态在对待中国复杂性时就非常需要。前段时间,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我曾表达,中国是从农民大国、封建大国、文盲大国走过来的,这决定着中国人很多的表达方式,也导致很多中国人没有培养出独立的判断能力,爱跟风。这就需要媒体更加小心地来陈述事情。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  王小东(北京知名学者):现在没有主流社会的共识,只能通过各种讨论进行建立,而建立主流社会的共识太重要了。  杨平:所谓主流价值,回顾历史也许可以对我们把握今天的主流价值,并预测未来社会将具有什么样的主流价值有所帮助。从价值变迁角度,我把中国当代史分为两个时段。从1919-1979年这60年作为一个时段。针对中国的积贫积弱,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以革命的方式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改造。那时的主流价值就是革命。1979-2009年进入了另一个时代,我称之为“去革命”的时代。中国国内出现了一种以恢复被革命所摧毁的事物为标志的浪潮,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结构,从意识形态到制度结构,“去革命”成为主流的选择。与此伴随,则是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以自由、民主、市场经济为基本口号的思潮流行全球。自由主义价值观在诱导我们的主流人群,这种价值观念还会延续相当时间。但是,随着“去革命”的展开,今天的中国在市场化进程中已产生贫富分化、道德失序、理想丧失、环境破坏等弊端。与此同时,西方社会也出现了大问题,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价值不再那么迷人。这使得人们可以冷静下来,重新认识美国,重新认识革命,当然也包括重新认识“去革命”。我认为,未来30年,中国社会会出现“正-反-合”的合题阶段,将革命与“去革命”的各种有益的东西加以综合,那样的话,我们的主流社会就真的成熟了。  罗援:下一步价值体系正在建设中。我认为,应该把尚武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中,成为重要的民族精神。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一个不会英雄辈出的民族;没有尚武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当然,尚武并不是好战,而是要以战止战,用备战止战。  赵民:大多数中国人同意的就是主流的价值观。这其中包括一是发展经济,过好日子;二是肯定希望有更多的公民权利;三是希望国家在世界上强大。  汪晖:中国这个国家非常特殊。冷战结束以社会主义体系瓦解为标志,但中国在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同时,没有彻底否定中国革命的遗产和社会主义体制。大众社会在争取社会平等和正义时经常诉诸这一遗产。但在政治合法性的叙述上,精英媒体常常体现的后冷战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政治上,人们一般认为中国政治需要变革,但往什么方向变革,一些精英主张与社会主体的价值观之间并不一致,这个矛盾也同样涉及代表性问题。  上世纪70年代的依附理论,主要研究拉丁美洲、非洲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流社会,发现这些国家的依附性与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的三驾马车合流的趋势之间存在联系,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合流,导致相互间缺乏制衡,同时又多半通过与外部霸权的关系出卖社会利益。我们没有完全走到拉丁美洲和当时非洲国家那样的依附状况,但它的意识形态,包括经济利益里面,某些依附性的影子显然存在。这个状况当然也伴随着“去政治化”的潮流,实用主义和犬儒主义盛行。因此,公开的政治性的论辩非常必要,公共空间的扩展非常必要。媒体不能只是宣传自己的价值观,相互间没有博弈,反而是不利的。今天主流媒体迫切需要真正的辩论,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体的价值观和意志在公共空间中得到表达。  柯银斌:商业文明将构成现在的主流价值观。新时代有三个比较突出特征:市场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兴起。在三大因素之下,中国未来的主流社会应该以商业文明为核心来组织。所以要扬弃我们传统的官本位,同时还要学习西方商业规则,把两者融合起来。  张颐武:很难对主流价值观做出明确界定。主流价值观应该是中国中等收入者的共识,这种共识现在是分裂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塑造了相对有效的共识,即中国在发展,发展过程中大家都能得到好处。但现在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大分歧。中国年轻人内心被两种话语撕裂:一种是中国梦,就是你在中国可以实现梦想,比如像杜拉拉、达人秀等,永远都非常流行。另一部分是抱怨,这部分正好和激烈的言论结合在一起。现在中国的主流社会就是中国梦和抱怨文化在赛跑。我想起30年前“潘晓讨论”中的一句话“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那时的年轻人对中国提出的强烈追问,现在已被证明,中国梦跑得比抱怨文化快。我们现在能不能有能力解决两者的赛跑问题,首先需要找到一套共识。我觉得,需要在大众文化领域塑造中国梦,这是中国未来社会的主流精神,将来要超越美国梦的新梦想。  丁刚:我同意把主流社会和主流价值观分开看,主流价值观如今被扰乱了。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凝聚力、共识越来越被弱化。问题在于,由于利益的不同,主流价值观在分化,进而削弱了主流社会。互联网出来后,我们就生活在两个世界:真实的与虚拟的。现在虚拟世界把真实世界搞乱了,好像网上那些抱怨、批判就是真实世界的全部。中国的主流民意是真实世界中的,它来自中国的基层,不是都来自互联网,基层有很多人是不上网的,至少是不上网发帖。世界上极少有国家把互联网上的帖子当成是主流民意的。  寒竹:人不宜讲主流和非主流,但社会意识必须要有主流,否则社会无法凝聚。现在中国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主流意识跟社会现实脱节,媒体中的民意和现实中的民意脱节。任何人浏览中国媒体一小时,就会觉得中国是在火山口上。但根据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真实的社会现实并非如此。至于中国社会主流意识的重建,只有坚持爱国主义,以及共同富裕与发展这两个核心观念,才能凝聚社会的全体成员,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环球时报2315

唐爽先生出生于四川成都唐氏家族。从小受到各方面文化、科学的熏陶。8岁时开始对国学产生兴趣,凭兴趣背诵《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蒙学著作。14岁以前即在《蜀报》《民族复兴里程碑》等出版物上发表诗词楹联作品。2001年春,15岁的他在成都参加由“成都诗词楹联学会”“成都市文联”“四川省民俗研究会”举办的全国范围内的楹联大赛,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名。(当时的第一名为一名70岁退休老干部,现已过世)。受到了“成都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词、中国楹联学会高级委员”曹弟万先生的赏识。从此悉心栽培,予以多方面培养。(曹弟万先生为比利时籍著名女作家韩素英表妹夫、已故四川大学元老、诗词大家陶亮生先生嫡传弟子)。唐爽先生17岁时,应邀陪同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夫人,台湾钱胡美琦教授,及钱穆先生在台弟子台北国立艺术大学辛意云教授(辛教授为《牡丹亭》美术指导)、台北师范大学秦照芬教授等,出访西域考察。途中向辛意云教授及原龟兹研究所长陈世良教授都学习梵文入门。其后,一直受到钱穆夫人、辛意云教授、秦照芬教授等长期点拨与指导。随后,唐爽进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学习。期间拜易学大师张善文教授嫡传弟子谢金良教授为老师,悉心钻研《周易》文化。成为曾国藩第7传弟子。其师承谱系如下:曾国藩、俞樾、章太炎、吴承仕、黄寿祺、张善文、谢金良、唐爽。2008年,唐爽应邀出任复旦大学《周易》协会名誉会长。2009年,在一次“古犍陀罗文”讨论文上,唐爽先生认识了世界古语言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白钢教授、印度学专家刘震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张煜研究员。其后经白钢老师介绍,又认识了复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丁耘教授、复旦规划设计研究院古建筑专家路坦。多次参与讨论,领受各位专家老师教诲,如参与了山东省济宁市汶上舍利佛塔设计的讨论等。唐爽先生在此期间在著名宗教学杂志《道学研究》上发表“略论佛神与道神的相互影响与融合”论文,被列在头版头条,成为该刊历史上第一位发表论文的本科生和第一位发表论文的理科生。随后,其武术气功论文“逍遥和气功”被“武当派拳法研究会”录用,也是该刊该版第一位武林外人士发表文章。其后,唐爽先生应邀担任“兴业全球基金(Aegon Industrial Fund)中国文化高端论坛”组委会委员。之后,唐爽受到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接见,并升入全球理工科圣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攻读理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唐爽师从两位MIT顶尖级科学家。其导师为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兼物理学系Mildred S Dresselhaus教授。Dresselhaus教授曾师从费米(Fermi),为杨振宁师妹,复旦大学已故校长、学部委员谢希德教授好友。其为单层石墨、碳纳米管、纳米热电学、拉曼光谱等诸多领域的开创者、奠基人。Dresselhaus教授曾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主编《Science》杂志)主席。是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第二任女主席(第一任为吴健雄)。 并曾任美国能源部主任。现为美国物理学院院长。Dresselhaus被誉为MIT的Institute Professor。唐爽的另一位导师,为MIT机械工程系Gang Chen教授。Gang Chen教授同时为美国能源部先进能源中心主任,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由Gang Chen陪同。2009年11月,唐爽先生受邀请,安排了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同志的MIT访问。安排并陪同访问了MIT海外主管教务长Philip S Khoury, 协同Yasheng Huang教授安排了郭省长与Sloan管理学院Alan F White院长及Richard M Locke常务院长的会谈。取得了良好效果。同年,唐爽应邀参加了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中的正统问题”年会。是历史上参加此会议最年轻的学者。期间与国际上其他知名专家学者讨论中国历史上的三教问题,如香港政治界、宗教界领袖,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马来西亚华公会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马来西亚道教学院院长、儒学会长王琛发教授,《文化纵横》社长兼主编、《战略与管理》创始人杨平先生等。并发表会议论文《中国传统中佛道神祈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