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论文摘要

(1)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社会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侵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较早;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扩大。(3)①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虽然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但它们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②洋务运动中所办的军事工业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使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掀起了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第(1)小题,先弄清楚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性质的企业(外国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然后可根据名字来判断其性质。第(2)小题,可从政治、经济、技术、劳动力、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小题,根据它们的性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作答。

(1)上海开埠以后,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大都市,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引领风气的作用。上海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基地;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口岸;上海集中了众多的洋行、银行等商贸组织和机构,形成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型经济;上海孕育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等民族资本工厂建立。(2)照片是历史的凝固和主要载体,起到文字所无法取代的历史作用;照片是复原已经消失了的人和事的最可靠的历史依据;照片可以见证和感受历史的变迁。 略

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论文

(1)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社会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侵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较早;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扩大。(3)①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虽然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但它们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②洋务运动中所办的军事工业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使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掀起了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第(1)小题,先弄清楚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性质的企业(外国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然后可根据名字来判断其性质。第(2)小题,可从政治、经济、技术、劳动力、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小题,根据它们的性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作答。

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发源地,无论是轮船招商局代表的洋务运动,还是商务印书局代表的民族工业,都离不开上海的哺育。上海也见证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汇聚了多种先进思想,例如新文化运动即以在上海创刊的《新青年》为宣传阵地。近代上海现代化进程也刻上半殖民地化的烙印,上海工部局发行的债券反映了租界脱离中国的行政管理,是 国中之国 ,而淞沪会战则留下了近代中国人追求民族独立的印记。可见,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论文题目

(1)史实:《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日军进攻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等。(符合史实即可得分)。(2分)(2)名称:中国共产党。(2分)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内容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分)(3)依据: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写出鸦片战争后上海所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史实即可;(2)20世纪20年代初在上海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共的诞生,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史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3)中美关系新的一页是在上海揭开是指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他的签署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点评:本题以上海自身成长的经历见证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兴衰荣辱和曲折,综合考查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这种命题思路是高考创设新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体现,在今后的高考中这种趋势还会强化。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联系史实,A项所述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于上海,C项所述发昌机器厂同样设在上海,它们都是采用近代机器生产,深刻体现了近代化特点,即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D项所述体现了上海的对外开放性,也说明上海是最早接触西方近代化科技文化的地方,而B项所述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的地点是在中国台湾,所以答案为B。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是考查学生对“近代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论文选题

(1)上海开埠以后,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大都市,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引领风气的作用。上海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基地;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口岸;上海集中了众多的洋行、银行等商贸组织和机构,形成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型经济;上海孕育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等民族资本工厂建立。(2)照片是历史的凝固和主要载体,起到文字所无法取代的历史作用;照片是复原已经消失了的人和事的最可靠的历史依据;照片可以见证和感受历史的变迁。 略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联系史实,A项所述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于上海,C项所述发昌机器厂同样设在上海,它们都是采用近代机器生产,深刻体现了近代化特点,即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D项所述体现了上海的对外开放性,也说明上海是最早接触西方近代化科技文化的地方,而B项所述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的地点是在中国台湾,所以答案为B。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是考查学生对“近代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近代上海的变迁历史小论文摘要

上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能只有数百年,但追溯上海的历史,则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历史并不短。据考证,在距今5000年前的菘泽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平原,上海的先民就已在此留下了足迹。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上海的历史变迁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至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