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自然遗传学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发布时间:

自然遗传学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蛋白质泛素化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华裔科研人员郑宁(Ning Zheng)助理教授又发表了一篇有关泛素蛋白连接酶结构生物学的新文章。自2000年以来,郑博士先后在Cell、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并且有三篇文章成为杂志的封面故事进行推荐。 蛋白质泛素化作用是后翻译修饰的一种常见形式,该过程能够调节不同细胞途径中各式各样的蛋白质底物。通过一个三酶级联(E1-E2-E3),蛋白质的泛酸连接又E3泛素连接酶催化,这种酶是cullin-RING复合体超级家族的最佳代表。 在从酵母到人类的各级生物中都保守的DDB1-CUL4-ROC1复合体是最近确定出的cullin-RING泛素连接酶,这种酶调节DNA的修复、DNA复制和转录,它能被病毒所破坏。 由于缺少一个规则的SKP1类cullin连接器和一种确定的底物召集结构域,目前人们还不清楚DDB1-CUL4-ROC1 E3复合体如何被装配起来以对各种蛋白质底物进行泛素化。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郑博士等人对人类DDB1-CUL4A-ROC1复合体被病毒劫持的形式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DDB1利用一个β-propeller结构域作为cullin骨架结合物,利用一种多变的、附着的独立双β-propeller折叠来进行底物的呈递。 通过对人类的DDB1和CUL4A复合体进行联系提纯,然后进行质谱分析,研究人员确定出了一种新颖的WD40-repeat蛋白家族,这类蛋白直接与DDB1的双propeller折叠结合并充当E3酶的底物募集模块。这些结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揭示出了cullin-RING E3复合体的一个新家族的装配和多功能型背后的结构机制和分子逻辑关系。 RNAi(RNA干扰) 过去在对生物体基因功能研究时,通常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核酶[1]等抑制目的基因表达,而近年来发现了一种新的诱导基因沉默的技术,即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与其它关闭基因工具不同,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介导的特异性抑制同源基因表达的技术由于它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效性,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真菌、蠕虫和低等脊椎动物以及哺乳动物的基因功能研究,并且在人类基因组功能研究和基因药物研制及基因治疗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生物芯片-下个世纪的革命性技术 通过对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作生物化学处理能使成千上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块厘米见方的芯片上。采用生物芯片可进行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对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测试分析的目的。生物芯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将从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到检测的整个生化分析过程集成化以获得所谓的微型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tical system)或称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ratory on a chip)。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将会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和环境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让肿瘤细胞自行凋亡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合成出一种可以让肿瘤细胞自行凋亡的分子。 在罹患肿瘤疾病期间,有缺陷细胞按程序凋亡的过程被破坏,癌变细胞能够对抗机体发出的凋亡信号,这样癌变细胞就可以毫无监控地分裂,并形成肿瘤。 根据科学家们掌握的证据,癌变细胞的这种能力与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缺失有关,这种蛋白酶参与到细胞凋亡过程中。由于癌变细胞中半胱天冬酶-3酶原蛋白(procaspase-3)形成caspase-3的过程被破坏,所以这种蛋白酶的数量不足。 保罗·赫根罗德(Paul Hergenrother)领导的科学家团队研究了超过两万种化合物以寻找到能够促进半胱天冬酶-3酶原蛋白合成半胱天冬酶-3的物质。终于科学家们找到了这种化合物。合成分子PAC-1能够促进半胱天冬酶-3的形成。同时,它还激活了从小鼠和人类肿瘤中分离出来的癌变细胞的自然死亡的过程。 PAC-1主要是针对那些procaspase-3含量较高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肠、皮肤、肝脏等部位的肿瘤细胞及白血病细胞中这种蛋白的含量较高。同时,健康细胞对于PAC-1的作用并不敏感,因为健康细胞中procaspase-3的含量并不高。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对同一个肿瘤患者的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进行化验表明,癌变细胞对PAC-1的敏感程度要高2000倍。 保罗·赫根罗德指出,“我们可以预测出像PAC-1这样的化合物的潜在能力。”他还补充说,他们将选择一些肿瘤细胞中procaspase-3的含量水平较高的患者进行治疗。 科学家计划在以后将要进行临床研究以评估PAC-1的安全性。科学家指出,在没有发现严重的副作用的情况下,原则上医生们将获得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研究者首次绘制调节成人干细胞生长基因图谱 最近,美国肯塔基州大学(UK)的Gary Van Zant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遗传学》上发表了他们的一项重大成果。他们绘制了一个干细胞基因和它的蛋白产品Laxetin,并且在此工作基础上,进行了鉴定基因自身的调查研究。这是至今为止首次对干细胞基因进行的完全研究。 这一特殊基因由于能调节体内特别是骨髓内成人干细胞的数目而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它已被鉴定,研究者希望该基因与它的蛋白产品Latexin能够应用于临床。比如,增加进行化疗或者骨髓移植病人的干细胞数量。化疗病人一个大难关是面临治疗后干细胞丧失。这就限制了化疗所能进行的剂量与类型。但是如果Latexin能够用于增加干细胞数量,病人就能够接受更大剂量化疗,并能更快速恢复。在骨髓移植中干细胞数量增加同样有用,在这里需要大量的干细胞来帮助病人从癌症恢复。另外一个Latexin可能的应用是帮助脐带血中干细胞数目,这同样用于血髓移植中移植健康干细胞。目前,脐带血中干细胞移植仅能用于儿童因为脐带血不含有移植给成人所需的足够干细胞数量。 目前仅在骨髓的干细胞群中检测了Latexin效果。Van Zant说,可能或者很可能在如肝,皮肤,胰腺或大脑组织中的干细胞群能受Latexin的类似影响。这为使用干细胞治疗如由肝病,糖尿病损伤或者中风造成的中枢神经损伤等其他疾病和状况开辟了新的治疗策略。 研究者同样看到了基因在如白血病和淋巴瘤中正常干细胞转化为癌变干细胞的可能作用。如果基因确实起作用,那么同样可能是新治疗方法的关键。这些发现对于干细胞调节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具有作用,这包括一些干细胞如何癌变。这些发现同样有助于科学家发展控制用于治疗的干细胞数目与功能的有效方法,同样为发生在干细胞中年龄相关变化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省份 北京 地址 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联系电话 010-84029453 传真 010-64030272

蛋白质泛素化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华裔科研人员郑宁(Ning Zheng)助理教授又发表了一篇有关泛素蛋白连接酶结构生物学的新文章。自2000年以来,郑博士先后在Cell、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并且有三篇文章成为杂志的封面故事进行推荐。 蛋白质泛素化作用是后翻译修饰的一种常见形式,该过程能够调节不同细胞途径中各式各样的蛋白质底物。通过一个三酶级联(E1-E2-E3),蛋白质的泛酸连接又E3泛素连接酶催化,这种酶是cullin-RING复合体超级家族的最佳代表。 在从酵母到人类的各级生物中都保守的DDB1-CUL4-ROC1复合体是最近确定出的cullin-RING泛素连接酶,这种酶调节DNA的修复、DNA复制和转录,它能被病毒所破坏。 由于缺少一个规则的SKP1类cullin连接器和一种确定的底物召集结构域,目前人们还不清楚DDB1-CUL4-ROC1 E3复合体如何被装配起来以对各种蛋白质底物进行泛素化。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郑博士等人对人类DDB1-CUL4A-ROC1复合体被病毒劫持的形式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DDB1利用一个β-propeller结构域作为cullin骨架结合物,利用一种多变的、附着的独立双β-propeller折叠来进行底物的呈递。 通过对人类的DDB1和CUL4A复合体进行联系提纯,然后进行质谱分析,研究人员确定出了一种新颖的WD40-repeat蛋白家族,这类蛋白直接与DDB1的双propeller折叠结合并充当E3酶的底物募集模块。这些结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揭示出了cullin-RING E3复合体的一个新家族的装配和多功能型背后的结构机制和分子逻辑关系。 RNAi(RNA干扰) 过去在对生物体基因功能研究时,通常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核酶[1]等抑制目的基因表达,而近年来发现了一种新的诱导基因沉默的技术,即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与其它关闭基因工具不同,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介导的特异性抑制同源基因表达的技术由于它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效性,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真菌、蠕虫和低等脊椎动物以及哺乳动物的基因功能研究,并且在人类基因组功能研究和基因药物研制及基因治疗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生物芯片-下个世纪的革命性技术 通过对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作生物化学处理能使成千上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块厘米见方的芯片上。采用生物芯片可进行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对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测试分析的目的。生物芯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将从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到检测的整个生化分析过程集成化以获得所谓的微型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tical system)或称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ratory on a chip)。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将会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和环境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让肿瘤细胞自行凋亡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合成出一种可以让肿瘤细胞自行凋亡的分子。 在罹患肿瘤疾病期间,有缺陷细胞按程序凋亡的过程被破坏,癌变细胞能够对抗机体发出的凋亡信号,这样癌变细胞就可以毫无监控地分裂,并形成肿瘤。 根据科学家们掌握的证据,癌变细胞的这种能力与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缺失有关,这种蛋白酶参与到细胞凋亡过程中。由于癌变细胞中半胱天冬酶-3酶原蛋白(procaspase-3)形成caspase-3的过程被破坏,所以这种蛋白酶的数量不足。 保罗·赫根罗德(Paul Hergenrother)领导的科学家团队研究了超过两万种化合物以寻找到能够促进半胱天冬酶-3酶原蛋白合成半胱天冬酶-3的物质。终于科学家们找到了这种化合物。合成分子PAC-1能够促进半胱天冬酶-3的形成。同时,它还激活了从小鼠和人类肿瘤中分离出来的癌变细胞的自然死亡的过程。 PAC-1主要是针对那些procaspase-3含量较高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肠、皮肤、肝脏等部位的肿瘤细胞及白血病细胞中这种蛋白的含量较高。同时,健康细胞对于PAC-1的作用并不敏感,因为健康细胞中procaspase-3的含量并不高。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对同一个肿瘤患者的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进行化验表明,癌变细胞对PAC-1的敏感程度要高2000倍。 保罗·赫根罗德指出,“我们可以预测出像PAC-1这样的化合物的潜在能力。”他还补充说,他们将选择一些肿瘤细胞中procaspase-3的含量水平较高的患者进行治疗。 科学家计划在以后将要进行临床研究以评估PAC-1的安全性。科学家指出,在没有发现严重的副作用的情况下,原则上医生们将获得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研究者首次绘制调节成人干细胞生长基因图谱 最近,美国肯塔基州大学(UK)的Gary Van Zant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遗传学》上发表了他们的一项重大成果。他们绘制了一个干细胞基因和它的蛋白产品Laxetin,并且在此工作基础上,进行了鉴定基因自身的调查研究。这是至今为止首次对干细胞基因进行的完全研究。 这一特殊基因由于能调节体内特别是骨髓内成人干细胞的数目而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它已被鉴定,研究者希望该基因与它的蛋白产品Latexin能够应用于临床。比如,增加进行化疗或者骨髓移植病人的干细胞数量。化疗病人一个大难关是面临治疗后干细胞丧失。这就限制了化疗所能进行的剂量与类型。但是如果Latexin能够用于增加干细胞数量,病人就能够接受更大剂量化疗,并能更快速恢复。在骨髓移植中干细胞数量增加同样有用,在这里需要大量的干细胞来帮助病人从癌症恢复。另外一个Latexin可能的应用是帮助脐带血中干细胞数目,这同样用于血髓移植中移植健康干细胞。目前,脐带血中干细胞移植仅能用于儿童因为脐带血不含有移植给成人所需的足够干细胞数量。 目前仅在骨髓的干细胞群中检测了Latexin效果。Van Zant说,可能或者很可能在如肝,皮肤,胰腺或大脑组织中的干细胞群能受Latexin的类似影响。这为使用干细胞治疗如由肝病,糖尿病损伤或者中风造成的中枢神经损伤等其他疾病和状况开辟了新的治疗策略。 研究者同样看到了基因在如白血病和淋巴瘤中正常干细胞转化为癌变干细胞的可能作用。如果基因确实起作用,那么同样可能是新治疗方法的关键。这些发现对于干细胞调节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具有作用,这包括一些干细胞如何癌变。这些发现同样有助于科学家发展控制用于治疗的干细胞数目与功能的有效方法,同样为发生在干细胞中年龄相关变化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释。

《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癌症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1)《药物发现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2)《遗传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Genetics《免疫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1)《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神经系统科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自然遗传学杂志官网电话

《Nature》系列期刊投稿指南1、《自然》系列期刊对作者的承诺(保证)《自然》系列期刊的编辑努力为作者提供高效、公正和充满关切的投稿、同行评议及发表经历。作者期望被接受发表的投稿都是经过同行以最严格的专业标准进行过评审,他们也希望编辑是根据其提供深刻和有益分析的能力来挑选同行评审的专家。编辑在选择《自然》期刊的内容需要权衡诸多因素,但他们会在尽可能保持最高决策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减少做出决定的时间。经过评审后,编辑会努力提高一篇论文的可读性,因此对读者来说,通过建议和对文章的编辑,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将这样的形式呈现,即对领域内专家来说它是易读的,对直接领域外的科学家来说它是可以理解的。通过我们的高级在线出版系统,研究工作会以在线开工发布而不被延误。在每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系列期刊为3000多位注册记者提供新闻,内容涉及到即将出版的所有研究论文。大约80多万注册用户会通过电子邮件收到目录内容,在期刊的主页、目录页以及“新闻和观点”栏目中,许多论文都以“亮点方式”突出介绍以方便非专业读者阅读。在所有的这些工作过程中,《自然》系列期刊的编辑坚守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的编辑方针、伦理和科学标准,这些政策都刊登在我们期刊的网站上,我们也会周期性地评估这些政策以确保它们能持续地反映科学界的需求。2、如何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您的研究工作《自然》系列期刊是由每周出版的多学科《自然》杂志和8种每月出版的期刊组成。《自然》杂志发表在某一学科内具有高最影响、其它领域的科学家也会感兴趣的研究工作;8种学术期刊的名称是根据其报道领域命名的,它们都发表在其领域中质量最高、影响力显著的论文,这8种期刊的名称分别是:《自然生物技术》、《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遗传学》、《自然免疫学》、《自然材料学》、《自然医学》、《自然方法学》、《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自然》杂志的主页有它们的直接链接)。所有的这些期刊都是国际性的,它们在美国、英国和日本出版和印刷。点击这里 可获得更多这些期刊间相互关系的信息。 《自然》杂志和《自然》系列月刊的影响因子位居世界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之列。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在可以其期刊的主页上找到。期刊的崇高声望让作者受益良多,但也意味着论文发表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有许多投稿未经同行评审就被拒绝。 《自然》系列期刊与绝大多数其它期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均没有编辑委员会,取而代之的是,论文是否出版是由具备深厚专业背景的编辑在与科学界作广泛的商议后决定的。这篇文章只是为您提供这些非凡期刊的常规编辑过程。虽然所有的期刊都基本相似且有共同的编辑方针(_xml&style=xml/05_xsl) ,但所有的作者在投稿前都需要参考所投稿期刊的《读者指南》 ,以获得在该期刊准备和发表论文的至关重要的详细信息,因为期刊间存在差别。3、编辑过程下面的部分概述了期刊的编辑过程,描述了编辑在投稿和发表过程中是怎样如何处理稿件的。您可以通过进入在线投稿系统了解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并了解您的稿件的状态。4、投稿前询问在将论文全文投稿前,研究人员也许可以从编辑处获得非正式的反馈信息。这种服务的目的是节省您的时间――如果编辑认为论文不适合发表,您可以将论文及时投到其它期刊,而不被耽误。如果您希望使用投稿前询问服务,请使用您选择的期刊的在线系统发送一段话,解释您的论文的重要性,以及论文的摘要或概述段和相关的引用目录,以便编辑能够将投稿与其它相关工作进行对比判断。编辑也许会很快邀请您递交完整的论文(这并不意味着发表的任何承诺),或许告诉您这篇论文不适合在该期刊发表。如果接到的是否定的回应,请不要回复。如果您确信自己论文的重要性,那就不要在乎编辑的疑惑,您可以通过期刊的在线投稿系统递交论文的全文。编辑会对您的工作做更详尽的评估。5、初次投稿当您准备投稿时,请根据期刊的要求使用在线投稿系统 。当期刊收到您的投稿时,它会为您提供一个编号并安排一位编辑,这位编辑负责阅读论文,征询科学顾问和编辑部同事的非正式建议,并将您的投稿与本领域最近所发表的其它论文进行比较。如果论文看起来新颖、引人注目,所描述的工作即很直接又有深远的意义,那么编辑会将论文送出去作同行评审,通常会送给两个或三个独立的专家。然而,因为期刊只能在某一领域或次领域发表极少数的论文,因此许多论文未经同行评审就被拒绝,即使这些论文描述的可能是可靠的科学结果。6、投稿在《自然》系列期刊间的转移在部分情况下,编辑不能发表您的论文,但他(或她)也许会建议说这篇论文更适合在其它的《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如果您愿意将论文重新投到所建议的期刊,那么您只需要简单地链接到编辑提供的网址,将您的论文和审稿意见转给新期刊。这一过程全在您的掌握(控制)之中:您可以选择不使用这种服务,取而代之的是您可以使用期刊常用的在线投稿服务将论文投到其它的《自然》期刊或《自然》出版集团的期刊,而且如果您愿意,您可以选择在投稿中是否包含审稿人的意见。7、同行评议当编辑决定将论文送出去评审时,他会给通讯作者发一封电子邮件告知这一信息。编辑挑选的审稿人的依据是:独立性;对论文做出全面、公正的技术方面评价的能力;目前或最近是否评审过相关投稿;以及在规定的短时间内是否能对投稿做出评审等。您也可为自己的论文推荐审稿人(包括详细的地址信息),只要他们是独立的科学家。尽管编辑不一定会采纳这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常常是有用的。编辑会考虑您的要求排除一定数量的指定姓名科学家作为审稿人。8、决定和修订订后它又会怎么样地好。在收到所有审稿人的意见后,编辑会在编辑之间讨论这份投稿,然后再给作者写信。在这封信中,编辑或是拒绝发表您的论文,或是建议您修改后重投,或者说论文不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就可发表。如果编辑建议您修改论文,他或她会提供特别的建议,并在信中陈述这种修改是大改还是小改,以及是否会与审稿人进一步讨论您再投的修改稿件。9、接受以后 您的论文被接受以后,文件编辑(或副编辑)会对这篇论文做出版前的准备,他们会对文章进行推敲、润色,以便文字和图具有可读性,对直接领域外的读者来说也是清晰明白的,并且让论文符合期刊的风格。文件编辑将为英语为非母语的作者提供建议,并且在编辑这些论文时特别小心。10、出版后所有的论文都会在印刷版本的形式出版,在期刊的网站上以PDF和HTML格式全文刊登。如果编辑和审稿人认为补充信息对于论文的结论至关重要(比如大的数据表格或有关一种方法的详细信息),而且许多专家对此的兴趣甚于论文的其它部分,那么补充信息将随同论文一同在电子网络版发表。许多链接和导航服务会提供给《自然》系列期刊以在线形(HTML)出版的所有论文。 我们的新闻发布服务将包括所有论文和通讯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这意味着您的工作会引起世界上所有主流媒体机构的关注,他们也许会选择在报纸或其它媒体中对您的工作进行特别报道。部分论文会在《自然》杂志、《自然》出版集团的出版物和专门的网站上被突出介绍或概述。《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期刊不要求作者的版权,但是会要求您签署一份独家的出版许可文件。这允许您可以在您自己或研究所的网站上以PDF格式刊登您的论文。11、对决定的不同意见如果一位期刊的编辑不能发表一篇论文,也不建议再投稿,那么我们强烈建议您将论文发表在别的期刊上。然而,如果您确信编辑或审稿人严重曲解您的论文,那么您可以给编辑写信,解释您认为该决定不正确的科学理由。请记住编辑会优先处理最新的投稿和被邀请重投的稿件,因此会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得到有关不同意见的回信。在这一期间,您绝对不能将您的论文投到别处。为了您的研究论文能够不被耽误地发表,我们因此建议如果您的论文被拒绝了您就将论文投交到别处,而不要将时间花在与编辑进一步的交流上。(信息来源:/nature,图书馆叶爱菊老师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咨询电话:86914532)

可以通过知网查看naturegenetics的文章。《Naturegenetics》是一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杂志。ISSN是1061-4036。《Naturegenetics》中文名为《自然-遗传学》,是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杂志。NLM缩写:NatGenet语言:英文ISSN:1061-4036ISSN:1546-1718研究领域:医学遗传学《Naturegenetics》中文名为《自然-遗传学》,是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杂志。

科学院神经所已经在所有顶尖杂志有多篇论文:《细胞》(饶毅、张旭实验  室各一篇)、《科学》(郭爱克实验室两篇、何仕刚一篇)、《自然》(袁晓兵  实验室)。多篇《自然神经科学》(分别是蒲慕明、周专、段树民、鲁白实验  室)、《自然细胞生物学》(分别来自蒲慕明、袁小兵、段树民)、《神经元》  (分别来自蒲慕明、张旭、李朝议、周专、段树民),其中郭爱克已经因为前几  年第一篇《科学》当选院士,周专和段树明今年院士入围。  紧追神经所的是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细胞》(饶子和)、《自然》(常文  瑞)、《科学》(唐世明、陈霖各一篇),陈霖因此当选院士,常文瑞今年院士  入围。  清华:《细胞》(饶子和)、《科学》(孟安明,今年院士入围),清华的  饶子和前两年因为发过多篇PNAS、 JBC当选院士。  复旦大学:《科学》、《自然》各一篇(金力,今年院士入围)  科学院基因组所:《科学》两篇、《自然》一篇(杨焕明,今年院士入围)  科学院上海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自然》(韩斌,今年院士入围)、《科学》  (赵国屏,今年院士入围)各一篇  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科学》一篇(张永莲,已经因此当选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遗传学》(贺林,今年院士入围)  协和医科大学:《自然遗传学》(沈岩,已经当选院士)  第二军医大学:《自然免疫学》(曹雪涛)  个人发表两篇以上的人:  蒲慕明在中国自己的实验室发表顶尖论文是个人最多(至少五、六篇),这  些都不包括他在UC Berkeley的论文  基因组所杨焕明发两篇《科学》、一篇《自然》  神经所郭爱克研究员发两篇《科学》  复旦大学金力发《科学》、《自然》各一篇  神经所张旭发《细胞》、《神经元》、PNAS各一篇  神经所周专发《自然神经科学》、《神经元》、PNAS各一篇  唐世明在神经所以博士后身份发一篇《科学》、在生物物理所以研究员身份  发一篇《科学》  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中心孔祥银发《自然遗传学》两篇  学生里面两次以上在顶尖杂志做第一作者两人:神经所张成(周专的学生)  发《自然神经科学》和《神经元》各一篇,神经所蒋辉(饶毅的学生)发一篇  《细胞》原始论文、一篇《自然神经科学》评论  在同一个研究所有两个以上独立实验室发表多篇顶尖论文的目前只有神经所  一个,其它单位有一个实验室发表过多篇的(如基因组所、复旦、生物物理所),  但是没有多个实验室能够发表多篇  以上有三篇是同学们在BBS上宣布正式接受的论文,杂志还没有出来的,其  它是都发表了的。正式待发表的三篇:神经所郭爱克的第二篇《科学》、清华/  生物物理所饶子和的《细胞》、神经所张旭的《细胞》。

遗传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10-62787825,公司邮箱,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6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2条。公司介绍:《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是1997-12-11在北京市海淀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36区1407、1408、1409。《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明亮,注册资本3,000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通过爱企查查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1 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文字准确、通顺、精炼、重点突出。论著不要超过3000字、病例报告在2000字以内,图表尽量简化(一般是1图2表)。2 来稿须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正式介绍信及注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事项。3 获基金及获奖文稿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者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反左下方,如获科技成果奖、发明奖的论文,请于注明。4 根据《著作权法》若超过3个月尚未收到通知者,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来稿请自留底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请作者考虑。5 来稿请用'20×25字/页'格式A4单面隔行打印,英文摘要及文献须隔行打印,来稿一式两份。经审核初步拟定刊剧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将修改稿以纯文本及Word格式分别存入软盘,并且注明稿号,与修改打印稿和退修意见一并寄回编辑部,同时注明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备用。6 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20元,文稿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金额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主本费。7 该刊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凡有不同意见者,请另投它刊。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另本刊己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在其上刊载,请在来稿上声明。8 来稿请寄该刊编辑部,不要寄给个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100039信箱39分箱《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100039)。

自然遗传学杂志官网订购电话

《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癌症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1)《药物发现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2)《遗传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Genetics《免疫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1)《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神经系统科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太多了,说不完。

投稿方式无非就是在网上找对应的期刊(自然科学),然后找有这书的网站,你联系下客服人员,你要的答案就都可以解决了~

自然遗传学杂志官网订阅电话

《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癌症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1)《药物发现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2)《遗传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Genetics《免疫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1)《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神经系统科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省份 北京 地址 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联系电话 010-84029453 传真 010-64030272

二楼的讲的很详细了,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还是很难解释癌症的形成的!癌细胞基本上就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人体细胞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突变,是不可预测的!

投稿方式无非就是在网上找对应的期刊(自然科学),然后找有这书的网站,你联系下客服人员,你要的答案就都可以解决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