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古代文学刊物推荐书目

发布时间:

古代文学刊物推荐书目

中国古典文学书籍:1、小说:《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全传》施耐庵、《红楼梦》(《石头记》)曹雪芹高鹗。2、诗经词曲文集:《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3、史书传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春秋》、《资治通鉴》。4、百科学术杂书:《山海经》、《水经注》、《艺文类聚》、《永乐大典》。诗经介绍: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2、《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诗经选》,《诗集传》,《荀子选》,《韩非子集释》,《乐府诗选》,《汉魏六朝赋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世奇才 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官场显形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公记史 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你可以试着去看一下《史记》和《资治通鉴》等一些古代史书,这些史书对你研究古代史都挺有帮助的,而且还可以帮你复习文言文知识。

古代文学刊物推荐书籍

好文章一本书足矣,《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有近八百首古文,《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下载地址w/pdf/ch31-04-pdf

《西游记》和《罗摩延书》 吴晓铃 文学研究 1958.l 期  悟空姓车不姓孙 布谷 新民晚报1958.6.2  古典小说戏曲丛考(《吴承恩年谱》、《交游考》、《论著杂事考》) 刘修业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8.5  玄奘法师二三事 上官红 天津日报 1968.11.16  中国小说史料(《西游记》部分) 孔另境 中华书局 1969.6  漫谈《西游记》的主题和孙悟空的形象 李希凡 人民文学 1959.7期  《西游记》中的金光寺 陈鸣钟 光明日报 1959.12.13  猪八戒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李希凡 新港1959.12  孙悟空并非光棍汉 山鹰 新民晚报 1960.2.19  猪八戒的世界观 吴方 辽宁日报1960.3.17  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优秀神话剧——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东海 1960.16期  谈《西游记》浪漫精神的时代特色 李希凡 光明日报 1961.1.1  校订《西游记•胖姑》折书后 俞平伯 戏剧报1961.1-2期  孙悟空的神通 林放 新民晚报 1961•2•5  论《西游记》的浪漫主义 南开大学中文系《西游记》研究小组 光明日报 1961.2.5、12  漫谈孙悟空和《西游记》的时代特色 袁世硕 山东大学学报1961.1期  人参果的幻想和现实 劲草 北京晚报 1961•6•14  孙悟空的性格是怎样的? (学术动态) 必胜等 羊城晚报1961.6.20  谈《西游记评话》残文 赵景深 文汇报 1961•7•8  伟大的学者、旅行家、翻译家玄奘 中国青年报 1961.7• 30  唐三藏取经 向达 北京日报 1961. 8•24  唐三藏在尼泊尔 兰雯 新民晚报 196l.10•3  吴承恩咏杨柳青诗 王树村 天津晚报 1961•11•5  《西游记》的地方色彩 苏兴 江海学刊 1961.11期  奇妙的神话世界——谈动画片《大闹天宫》 马克 人民日报1962.5.31  吴承恩 紫荆 雨花1962. 5期  关于《西游记》的几个问题 苏兴 文学遗产增刊10辑  玄奘取经 张习孔 工人日报 1962.7•13  取得“真经”首在一个“诚”字 戈弩 北京日报1962•8•9  改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体会 王顾明 光明日报 1962.10.16。  《西游记》的地方色彩 钟凤 天津晚报1963•3.17  吴承恩和《西游记》 兆明 中华书局 1963.3( 1981.3第二版)  从“过火焰山”看吴承恩对情节的处理 陈毓罴 光明日报 1963.5.12、19  孙悟空为什么用金箍棒 毛瓜 天津晚报1963.6.16  关于《西游记》中难的性质的分析 李国生 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63.1期  吴承恩《禹鼎志》的下落 陈留 新民晚报1963.12.11  《西游记》《聊斋志异》中宗教迷信、神仙鬼怪思想的批判 刘大、张碧波 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64.2期  齐天大圣的“家谱” 杨柳岸 羊城晚报1964.7.5  省图书馆发现一部明刻李卓吾评本《西游记》 河南日报 1964.12.8  《西游记》小议 陈推之 光明日报1965.12.19  关于孙悟空反抗的性质和目的 殷光熹 光明日报 1966.4.17  读《西游记》随笔 何惠云 图书评论1972.8期  《西游记》评介 顾岱祖 北京大学学报(试刊)1973.1期。  《三打白骨精》分析 顾岱祖 北京大学学报1973.1期  论《西游记》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论<西游记>》写作小组《四部古典小说评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7  瓷枕与《西游记》 郁博文 光明日报1973.10.8  吴承恩和《西游记》 王俊年 北京人民出版社11  白骨精“斋憎”小议 侯定乾 开封师院学报1975.2期  吴承恩撰书的《先府宾墓志铭》在准安出土 南波 文物 1975.10期  今日欢呼孙大圣——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周启成 语文战线1976.1期  关于“火眼金睛”——《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学笔记 章启迪 语文战线 1976.3期  花果山游记 来俊华 连云港文艺 1977.1期(江苏文艺 1978.1期)  论孙悟空 朱彤 安徽师大学报1978.1期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季羡林 世界文学1978.2期  孙悟空是“新兴市民”的典型形象吗?——与朱彤同志商榷 赵明政 安徽师大学报1978.3期  孙悟空形象剖析 邢治平 开封师院学报1978.3期  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 李洪甫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78.3期(群众论丛1980.1期)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浅析 赵星景 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版(开封师院)1978.3期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析 霍旭东 甘肃师大学报 1978.3期  孙悟空形象的阶级属性 简茂森 安徽师大学报1978. 4期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艺术性 埝任 四川师院学报 1978.4期  孙悟空形象谈略 郝世峰 南开大学学报1978. 4-5期  孙悟空与印度史诗 顾子欣 人民日报1978.11.13  试论《西游记》的思想政治倾向 朱式平 山东师院学报 1978.6期  论孙悟空 刘烈茂 中山大学学报1978.6期  浙江发现吴承恩书写的两块碑文 人民日报1979.2.6  十年沉碑重放光彩——长兴县展出吴承恩书写的两块碑文 黄福根、谢文柏 光明日报1979.3.21  吴承恩书写的扇面 章里 文物1979.3期。  从孙悟空看《西游记》的思想倾向 苗壮 辽宁师院学报 1979.1期  孙悟空形象与《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殷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文学) 1集 1979. 1  追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行考察报告 苏兴吉林师大学报1979.1期  采拓吴承恩书写的碑文散记 高子 书法 1979.4期  评《西游记》 徐应佩、周溶泉 书评 1979.4期  无支祈传说考 叶德均 戏曲小说丛考 中华书局 1979.5  西游记研究的资料 同上  试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 罗东升 华南师院学报 197 9.2期  孙悟空形象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严云受 安徽师大学报 1979.2期  浅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塑造 陈宏遂 教学与进修(南京师院镇江分院) 1979.2期  长兴县所藏赵孟、吴承恩书写的碑刻 黄福根、谢文柏 文物1979.5期  论吴承恩的思想 朱彤 学习与探索1979.2期  悟空可能不姓孙 蒋星煜 随笔1979.1集  试论猪八戒的形象塑造 刘毓忱、杨志杰 南开大学学报 1979.4期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浅析 王志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1979.8期  中国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西游记》部分) 袁珂 文艺论丛 1979. 7辑  《罗摩衍那》浅论 季羡林 外国文学评论1辑 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9  追访吴承恩的踪迹 苏兴 随笔 1979.3集  《西游记》里的花果山 李洪甫 新华日报1979.12.5  吴承恩及所写碑文 夏星南 新华日报1979.12.5  吴承恩《西游记》典型人物论 苏兴 中国古典文学论集(吉林师大社会科学丛书2辑) 吉林师大学报编辑部 1979.12  《西游记》主题思想的再认识 胡光舟 江汉论坛 1980.1期  也谈《西游记》的思想倾向——与罗东升同志商榷 朱继琢 华南师院学报 1980.1期  谈谈《西游记》注释中的问题 娄书武、于蕴生 淮阴师专学报1980.1期  “大闹天宫”新探 罗宪敏 郴州师专学报1980.1期  吴承恩对农民起义的态度 陈澉 求是学刊1980.2期  吴承恩在长兴县书写的两块碑文 夏星 南吉林师大学报 1980. 2期  从唐玄奘和孙悟空的籍贯问题看淮海民间传说对《西游记》的影响 张传藻、颜景常 淮阴师专学报 1980• 2期  孙悟空的故乡 夏振亚 文汇报1980•6.28  试论《西游记》前七回的思想倾向 陈澉 北方论丛 1980.3期  国内发现明刊李卓吾评《西游记》 蓼南 文学遗产 1980.2期  《西游记》琐谈 苏兴 文学遗产 1980•3期  《西游记》外文译本概述 王丽娜 文献4辑  从儿童喜欢模仿孙悟空想起的 任大星 东海6期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吴承恩《西游记》部分) 聂石樵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6  漫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艺术手法 蒋松源 语文教学通讯 1981. 1期  明刻李卓吾评本《西游记》简介 古丁 今昔谈1981.2期  孙悟空是进口货吗? 孙红芮 广州日报1981•2.22谈  《西游记》中的一种对偶句 张成材 青海师院学报 1981.1期  孙悟空的血统 蔡国梁 学林漫录2集 中华书局1981.3  美的历程(第十章第二节“浪漫洪流”) 李泽厚 文物出版社 1981.3  孙悟空与印度猴王的亲缘关系 朱采荻 文文化娱乐 1981.4期  吴承恩的一篇佚文——《准安路医学教授古逸先生潘公讳思诚传》 蒋文野、丁乃迟 群众论丛1981.2期  儿童文学园地开新花——介绍改写本《西游记》 徐宗才 人民日报 1981.5.26  陆西星、吴承恩事迹补考 [澳大利亚]柳存仁 中华文史论丛 1981.2辑  中国古典小说讲话(《西游记》部分) 吉林大学中文系编写组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2  鲁迅与胡适关于《西游记》的通信及争论 顾农 晋阳学刊 1981. 3期  谈谈《西游记》的一些问题 严敦易 文献1981.8辑  孙悟空不是印度侨民——与朱采荻同志商榷 向明 文化娱乐1981.8期  《西游记》里的神魔问题 高明阁 文学遗产1981.2期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问题 苏兴 北方论丛1981•4期  关于孙悟空“国籍”问题的争论和辨析 刘毓忱 作品与争鸣1981.8期  浅谈《西游记》的主题思想 佘德余 绍兴师专学报 1981.4期  吴承恩 江山 湖南日报1981.9.6  论《西游记》中神佛与妖魔的对立 陈澉 文史哲 1981.5期  《西游记》的历史背景 刘蕙孙 古典文学论丛2辑 齐鲁书社1981.9  《西游记》作者之谜的揭晓 柳和城 书林1981.5期  人物安排与故事情节——从“调芭蕉扇”谈故事情节的构成 罗宪敏 名作欣赏1981.5期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 季羡林 文学遗产 1981.3期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故事探源 谭家健 文学遗产 1981.3期  神魔小说《西游记》的主旨 储大泓 读《中国小说史略》札记(第五章)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10  关于《罗摩衍那》的中国文献及其价值 赵国华 社会科学战线 1981. 4期  中国文学古籍选介(《西游记》部分) 魏凯、阴通三、石林编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12  说苑珍闻(《西游记》部分) 陈汝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12  评《真假美猴王》 冯立三 光明日报1981.12.10  喜笑悲歌气傲然——访吴承恩“射阳簃”遗址 秦九凤 文学报1981.1  2.31  吴承恩和《西游记》的创作 刘泽球等 江苏教育(中学版) 1981.12期  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故事 姜威等 民间文学1982.2期  谈谈《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 蓼南 今昔谈1982.2期  试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 刘远达 思想战线1982.1期  新发现的与吴承恩有关的几块墓志铭考略 刘怀玉 东北师大学报1982.1期  读《新发现的与吴承恩有关的几块墓志铭考略》 苏兴 同上  为什么说《西游记》故事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曹础基、陈新璋、罗东升 中国古代文学史问答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1  人民群众为什么喜爱孙悟空 同上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举要(《西游记》部分) 黎宏基编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2  《罗摩衍那》在藏族地区的流行和发展 洛珠加措作 曲将才让译 青海日报1982.2.14  线索错综 对比鲜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艺术性 徐应佩、周溶泉、吴功正 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5  跋吴承恩书《甲午中秋宿金山寺》诗 徐沁君 扬州师院学报 1982.1期  吴承恩与淮安 陈民牛 新华日报1982.3.28  猪八戒与孙悟空——谈小说中“灵与肉”的对偶形象 扬江柱 芳草1982.4期  阶级分析与道德分析——关于评价古典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标准问题(《西游记》部分) 张春树 社会科学辑刊 1982.2期  论《西游记》的神奇性 裴树海 雷州师专学报1982.l期  《大唐西域记》的民间文学价值 刘守华 民间文艺集刊2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4  一个并不虔诚的佛教徒——谈孙悟空的形象并和刘远达同志商榷 何思玉 想战线1982.3期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 李遵义、刘明 历史知识 1982.3期  鲁迅论《西游记》 王永生 天津社会科学1982.3期  《西游记》研究 袁珂神话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7  吴承恩与水帘洞 李洪甫 文汇报1982. 7.26  《西游记》不是“破心中贼”的“政治小说”——云大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会讨论综述 曾明 思想战线1982.4期  三段法——《西游记》的重要表现手法 潘寿全 学术论坛 1982.4期  略谈吴承恩的文艺思想 钟扬 安徽师大学报1982.3期  “酌奇而不失其真”——从《西游记》谈到《格列佛游记》 王季深 新民晚报1982.9.13  论《西游记》的宗教批判 朱彤 北方论丛1982.5期  无支祁哈努曼孙悟空通考 肖兵 文学评论 1982.5期  从神魔关系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 丁黎 学术月刊 1982.9期  也谈《西游记》中神佛与妖魔的关系——兼答陈澉同志 赵明政文史哲 1982.5期  我对《西游记》的一些看法 傅继俊 文史哲1982.5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 李时人、蔡镜浩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3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作时代蠡测 刘坚 中国语文 1982.5期  也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兼评研究《西游记》的方法刘士昀 思想战线1982.5期  关于《西游记》的思想倾向——与刘远达同志商榷 彭荣生 思想战线1982.5期  闲话猪八戒 旷源 山茶 1982. 5期  印度文学在中国 季羡林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5  《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同上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城记》前言 同上  中国小说史(第三编第七章“《西游记》”) 北京大学中文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1  中国小说史简编(第六章“《西游记》”) 南开大学中文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  罗摩衍那初探 季羡林 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9  吴承恩和西游记 胡光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梵语文学史(第二编第四章“‘最初的诗’《罗摩衍那》”) 金克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2  吴承恩年谱 苏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12  吴承恩小传 苏兴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8  (刘耿大编)  《西游记》人物分析 李辰冬 畅流 6卷10期 1953台北  《西游记》与明代社会 李辰冬 畅流6卷11期1953  评《西游记》 高小阳、顾阳 文学月刊3卷8期1955台北  评《西游记》 高小阳 文学月刊3卷9、10. 11期 1955  《西游记》图谱 广智书局1956香港  《西游记》本事考 罗锦堂 学粹2卷3期1960台北  谈《西游》寓意 谢云飞 文海 3期 1963台北  说《西游》 赵聪 文学世界43期1964香港  中国四大小说之研究 赵聪 友联书店 1964香港  《西游记》的明刻本——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之一 柳存仁 新亚学报5-2 1963香港  《西游记》祖本考的再商榷 杜德桥 新亚学报6-2 1964  陆西星之参同契测疏 清华学报 新7卷1期1968台北  中国的水神传说和《西游记》 陈炳良 国语日报 1971.12.25  明清小说研究论文集续编 香港 中国语文学社 1970  《西游记》研究 夏志清、夏志安 现代文学 4 5期 1971.12  我国俗文学与印度文学之关系 卢元骏 书目季刊7卷 2期1972 台北  英雄诗——《西游记》的另一个观察 余国藩 中国时报 1973.12. 13、14 台北  《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萨孟武 三民书局1974台北  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 台静农 东方文化12卷1期 1976香港  中国古典小说论集 林以亮等 幼狮文化公司1975台北  《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 傅述先 竹轩时语 水芙蓉出版公司 1976 台北  印度的两大史诗 糜文开 香港商务印书馆 1961  《罗摩衍那史诗》与我国小说《西游记》 糜文开 印度文化十八篇 台北东大 1977  《西游记》的象征世界 黄庆萱 幼狮月刊46卷3期 1977 台北  陆西星传 和风堂读书记 香港龙门书店 1977  论沙僧 张静仁 中外文学 9卷 1期 1980 台北  《西游记》韵文部分的修辞手法 苏其康 新亚学术集刊 1期 1978 台北  笑谈《西游记》 姚永萼 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1980

古文字学期刊推荐书目

首先,汉语言文字学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不知道题主对哪部分更感兴趣。首推一般都是《说文解字》、《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先系统了解一下汉语言文字学是什么。然后可以看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要》,对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做一下了解。接下来是唐作藩的《音韵学教程》,语法方面推荐朱德熙的《语法问答》,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要注意的是《说文解字》,最好读原典,推荐中华书局版。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需要其他参考书目来作为旁证,可以参考阅读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章太炎的说文授课笔记。另外再推荐《细说汉字》和《古文字类编》。《细说汉字》比较通俗,适合初步接触甲骨文字的学习者,可以从书中所举例中看出文字演变得细端,这个在网上也有PDF版本的笔记批注。《古文字类编》作为工具书则是非常专业的。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注重实事求是,学习中需要认真观察、仔细求证。所以要求我们具备足够的耐心,在每一个具体的分支都要做到基本功扎实,在问题的讨论上做到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必须准确详细。

唐兰《文字学》裘锡圭《文字学》唐兰《古文字学》唐兰是大家不必说,他的书要看裘锡圭的著作据说实现在这方面最好的一本虽然有点琐碎

当然是辞海了!

文学刊物推荐书目

您好,推荐红楼梦。

一作品类(以作品集为主,个别是单部作品)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卷(包括被列为“存目”的书也要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坟》《中国小说史略》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巴金《家》《春》《秋》《寒夜》《憩园》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猫城记》《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沈从文《边城》《长河》《八骏图》郁达夫《沉沦》钱钟书《围城》张爱玲《金锁记》《封锁》《倾城之恋》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许地山《缀网劳蛛》废名《桥》徐訏《风萧萧》《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鬼恋》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师陀《果园城记》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施蛰存《春阳》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李劼人《死水微澜》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艾芜《山峡中》张天翼《包氏父子》鹿桥《未央歌》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何其芳《画梦录》梁实秋《雅舍》艾青、穆旦、戴望舒、冯至、卞之琳、徐志摩等等的诗歌。二中西方理论类《论语》《孟子》《金刚经》《坛经》《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亚里士多德《诗学》、黑格尔《美学》、维科《新科学》、康德《判断力批判》、尼采《悲剧的诞生》、丹纳《艺术哲学》、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三中国现当代作家和文学思潮研究类(压缩版)(一)作家研究类1、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6、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7、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8、孙党伯:《郭沫若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9、钟桂松:《茅盾传》,东方出版社199610、陈思和、李辉编著:《巴金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1、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12、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4、宋剑华:《胡适与中国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15、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16、钱理群:《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7、许子东:《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18、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419、宋剑华:《生命阅读与神话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释义》,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示众》《铸剑》、《复仇(其二)》《过客》《狗的驳诘》《墓碣文》《立论》《颓败线的颤动》《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春末闲谈》《灯下漫笔》《随感录三十八》《战士和苍蝇》《夏三虫》《小杂感》《谈皇帝》《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略论中国人的脸》《说“面子”》《一思而行》《二丑艺术》《读书杂谈》、《狗•猫•鼠》《父亲的病》郭沫若《天狗》《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屈原》《虎符》《孔雀胆》、《银杏》茅盾《子夜》《春蚕》《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白杨礼赞》巴金《寒夜》《家》《憩园》《龙•虎•狗》老舍《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断魂枪》、《想北平》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周作人《谈酒》《乌蓬船》《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水里的东西》、《小河》沈从文《边城》《长河》《柏子》《丈夫》、《鸭窠围的夜》《桃源与沅州》艾青《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封锁》、《公寓生活记趣》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冬天》《匆匆》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寻梦者》《我的记忆》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徐志摩《再别康桥》《沙扬那拉一首》《我不知道风……》萧红《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回忆鲁迅先生》冰心《繁星》《春水》、《山中杂记之七》孙犁《荷花淀》《嘱咐》《桥》郁达夫《沉沦》《迟桂花》、《故都的秋》胡适《尝试集》《终身大事》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许地山《春桃》《落花生》废名《桃园》《菱荡》

古典文献学推荐书目

董治安《经部要籍概述》黄永年《史部要籍概述》黄永年《子部要籍概述》曾枣庄《集部要籍概述》骈宇骞《简帛文献概述》赵国璋等《文史工具书概述》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辞典》最后不要忘了各种史书的《经籍志》《艺文志》以及各种经典的目录学书籍,如“私家目录双璧”、《四库全书总目》等等。

如果想要掌握古典文献学的知识,可以看中国文献学,古籍版本鉴定丛谈,中国古籍版本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文献学4讲。

张之洞等《书目答问补正》王欣夫《文献学讲义》张舜徽《中国文献学》、《文献学论著辑要》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史简编》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钱基博《版本通义》黄永年《古籍版本学》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古籍版本学500问》程千帆等《校雠广义》(版本编、目录编、校勘编、典藏编)陈垣《校勘学释例》陈正宏等《古籍印本鉴定概说》王力《古代汉语》裘锡圭《文字学概要》方一新《训诂学概论》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孙钦善等《中国古文献学文选》

古典文学研究生的考试,属于冷门专业的考试,难度不是很大,但是需要有很深的文学素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