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广州大学天文学报考人数统计

发布时间:

广州大学天文学报考人数统计

任何行业都有他的爱好者,就看你喜不喜欢这个行业了,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个行业,就是把你送到南极,你也不在乎啊,任何一种行业,只要努力做,都会做出成就的。

从高考招生的情况来看,天文学的分数是相对低的,不过并不代表出路不好,考生和家长对基础科学的现状不了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天文学系目前有两个培养方向,天文学方向和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方向。从目标上讲,我们作为基础学科是面向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但是从对人才的培养意义上讲,基础科学专业对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思想方法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很多实用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比如我们天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数理基础是最强的专业之一,很多金融企业都希望要数理基础好的毕业生,这也是为什么北大的数学、物理、力学这些专业有不少学生毕业后都在做金融工作。我们现在天文学专业的同学还要掌握非常过硬的计算机能力,比如编程能力,你要做数值计算和计算机模拟,我们同学还经常自己编写一些软件来处理天文学中的一些问题,包括图形、数据处理,这些技能,你从事天文研究需要,但是你跳出这个行业,到其他领域工作也是你的技能,所以天文专业就有不少毕业生是在计算机领域工作。当然,如果你要留在天文学专业中,也是很好的选择。目前国内有天文专业本科的学校只有北大、北师大、南大和中科大四个学校,但是国内的天文研究机构却很多,所以人才缺口就很大。就以北大为例,美国Kavli基金会出资请我们建立天文学和天体物理研究所,整个学科就要有一个大的发展,所以目前我们直接把天文专业放在高考招生。从全国的角度来看,短时间内国内本科天文人才培养的学校数目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整个基础研究经费在大规模的增加,与天文有关的航天航空、空间科学技术都成为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领域,那么对天文学人才的需要也会越来越大。即使在美国,他们的天文学本科毕业生数量也是缺口很大,所以很多中国学生毕业后就很容易的拿到美国大学天文学系的全额奖学金,甚至很多物理专业、地球空间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来到这一行中,所以你根本不需要担心发展的问题,只要你把专业学好。天文学专业还有一个培养方向叫做天文学高新技术与应用。我们知道天文学是需要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来获得数据和图象的,这些仪器设备技术含量很高,把这些技术从基础研究中转化出来就是在国计民生中应用很广泛的科技产品,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我们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的数码照相机,它的关键的CCD成像系统就是从天文学技术中转化出来的,所以基础科学专业的基础指的是它研究目标的基础,并不是说它的研究手段,学习的技能都和实际无关,这里面大量的高技术成分在等待具有天文背景的毕业生来转化成经济效益。

88人由于2019年新设,一直都是国家线,2022年复试线365,进入复试124人,录取88人(其中有两人是联合培养,在本校就读是86人)22年竞争比较激烈,预计23年报考人数会有所下降。广州大学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广州市,位于国内一流大学园区——广州大学城的西南端。学校濒临珠江,三面环水,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广州医科大学报考人数统计

答 广东药学院,广州中医药数据:各省市历年报考人数及录取率统计 全国高校本专科共招生657万 专题:高考报名人数减少,高校面临生源竞争 广州中医药大学15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山西医科大学3个博士点,43个硕士点。山东中医药大学2个博士后,9个博士点,19个硕士点。大连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29个硕士点。兰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东南大学医学院3博士点,26个硕士点。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处处长黄华君表示,通常来说,各所院校当然都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从录取院校看,绝大多数招生院校都希望

1200名左右。广州医科大学2022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200名,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

这种数据目前没有人去专门进行过统计。每个考生还是尽量专注于考试。更好一些。

广州大学天文学报考人数

看什么专业了,调一个专业强的学校

近期,今年,约有4628万人

广州大学都有建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天文学、电子商务等专业。值得报考。广州大学挺好的,是广东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给普通老百姓的第一感觉就是广州大学好。。。

广西大学报考人数统计

史上最全!1950-2016全国普通高考录取人数1950年,招收新生:8万人,1951年,招收新生:2万人,1952年,报考人数:3万人,高校招生数64万人,录取比例 91(%)1953年,报考人数:0万人,高校招生数0万人,录取比例 77(%)1954年,报考人数:4万人,高校招生数38万人,录取比例 70(%)1955年,报考人数:7万人,高校招生数8万人,录取比例 60(%)1956年,报考人数:0万人,高校招生数5万人,录取比例 48(%)1957年,高中毕业生人数:4万人,高校招生数6万人,录取比例6(%),报考人数:2万人,录取比例 42 (%),1958年,高中毕业生人数:9万人,高校招生数5万人,录取比例0 (%)1959年,高中毕业生人数:0万人,高校招生数4万人,录取比例 3 (%),报考人数:3万人,录取比例 81(%),1960年,高中毕业生人数:0万人,高校招生数3万人,录取比例 4 (%)1961年,高中毕业生人数:9万人,高校招生数9万人,录取比例 6(%),报考人数:4万人,录取比例 80(%),1962年,高中毕业生人数:1万人,高校招生数7万人,录取比例 3 (%)1963年,高中毕业生人数:3万人,高校招生数3万人,录取比例 7 (%),报考人数:1万人,录取比例 25 (%)1964年,高中毕业生人数:7万人,高校招生数7万人,录取比例 1 (%)。报考人数:9万人,录取比例 34 (%)1965年,高中毕业生人数:0万人,高校招生数4万人,录取比例 6(%)1966年至1969年,推迟高考,大专院校没有招生。1970年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1970年9月-1971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9万人。1971年,没有招生,原因待查。1972年第二届工农兵大学生,1972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3万人。1973年第三届工农兵大学生,1973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3万人。1974年第四届工农兵大学生,1974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5万人。1975年第五届工农兵大学生,1975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9万人。1976年第六届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7万人。(人们把从工农兵中选拔的大中专学生称为“工农兵学员”,从1970年至1976年,我国共招收六届(因为1971年没有招生)工农兵学员约有2300万人,另说有2880万工农兵学员,其中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又称为工农兵大学生94万人。)1977年,报考人数573万,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4 7 % 。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2万人,录取率6 % 。1979年,468万人报考,录取了4万人,录取率为0%。1980年,333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为4%。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1981年,259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为8%。1982年,187万人报考,录取32万人。录取率为1%。1983年,167万人报考,录取39万人。录取率为4%。1984年,164万人报考,录取48万人。录取率为3%。1985年,176万人报考,录取62万人。录取率为2%。1986年,191万人报考,录取57万人。录取率为8%。1987年, 228万人报考,录取62万人  录取率为2%。1988年,272万人报考,录取67万人。录取率为6%。1989年,266万人报考,录取60万人。录取率为6%。1990年:报考人数283万,录取 61万人,录取率为6%。1991年:报考人数296万,录取 62万人,录取率为9%。1992年:报考人数303万,录取 75万人,录取率为8%。1993年:报考人数286万,录取 98万人,录取率为3%。1994年:报考人数251万,录取 90万人,录取率为9%。1995年:报考人数253万,录取 93万人,录取率为8%。1996年:报考人数241万,录取 97万人,录取率为2%。1997年:报考人数278万,录取 100万人,录取率为0%。1998年:报考人数320万,录取108万人,录取率为8%。1999年:报考人数288万,录取160万人, 录取率为6%。2000年:报考人数375万,录取221万人,录取率为9%。2001年:报考人数454万,录取260万人,录取率为0%。2002年:报考人数510万,录取321万人,录取率为7%。2003年:报考人数613万,录取382万人,录取率为32%。2004年:报考人数729万,录取447万人,录取率为3%。2005年:报考人数877万,录取504万人,录取率为5%。2006年:报考人数950万,录取546万人,录取率为5%。2007年:报考人数1010万,录取567万人,录取率为14%。2008年:报考人数1050万,录取599万人,录取比例57%。2009年:报考人数1020万, 录取629万人,录取率为8%。2010年:报考人数947万,  录取657万人,录取率为4%。2011年:报考人数933万,录取675万人,录取率为35%。2012年:报考人数915万,录取685万人,录取率为86%。2013年:报考人数912万,录取684万人,录取率为75%。2014年:报考人数939万,录取698万人,录取率为30%。2015年:报考人数942万,录取700万人,录取率为74%。2016年:报考人数940万,录取772万人,录取率为15%。2017年,根据权威数据统计,我国大学数量已经超过2500所。预计2017年更将突破84%。

N,N属于自然数,1到无穷大之间

广西大学2020年在各省(区、市)录取情况统计表省份理 工文 史备注批次线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批次线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广西496624568543500588560549普通类571557550549543537民族班553519502541516500高收费湖北521596592590531578575572云南535617589580555608599595江西535594586582547578576574河南544625620618556611602600湖南507613600596550608604603重庆500585563530536588583579四川529615608605527578574572贵州480584562557548603593587陕西451550534518512584577574河北520628614610当年无文科计划山西537586576568当年无文科计划辽宁359585568559当年无文科计划江苏347375372371当年无文科计划安徽515606600597当年无文科计划福建516595587583当年无文科计划广东524599585582当年无文科计划吉林517563545519当年无文科计划黑龙江455582565556当年无文科计划内蒙古452558542524当年无文科计划甘肃458542531528当年无文科计划青海352482454437当年无文科计划宁夏434507490474当年无文科计划新疆431517503496当年无文科计划天津476622617615综合改革山东532615594581综合改革海南569678631618综合改革上海502495491489综合改革浙江594632618608综合改革注:上述“最低分”为本一批首次投档录取分数线,不含艺术类以及高水平运动队及高校专项计划,广东批次线为高分优先投档线,上海、山东、海南、河北、福建、天津批次线为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

天文学报考人数统计

一、天文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活动和演化的科学,在探索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促进其他自然学科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和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级学科,天文学是当代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辽阔空间中的天体。几千年来人们通过观测这种"被动"的方法测量天体的位置,研究它们的结构,探索它们的运动和演化的规律。  天文学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自然观产生了重大影响。16、17世纪,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人类认识宇宙出现了第一次飞跃。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天文学特别是天体物理学空前地活跃起来,在人类认识宇宙的第二次飞跃中成为无可争辩的主角和带头学科。  天文学家把宇宙当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实验室,可实现在地球上无法实现的实验条件,可在其中检验已知的物理规律并寻找新物理。天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科学的几乎所有学科互相促进和渗透,开创了天体化学、天体生物学、天文地球动力学和空间天气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  天文学研究对技术的需求,如对遥远、暗弱天体的精确位置、亮度、精细结构的测量,对时间的高精度测量,对各种物理、化学和演化过程的大样本统计分析和大规模数值计算等有力地推动了高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天文学在科学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天文学研究的问题中包含了一些人类需要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如宇宙是何时起源的?它是如何演化的?它最终的命运是什么?其他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宇宙将如何影响人类的发展?天文学为公众认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科学的本质提供了窗口。天文学囊括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现象,从不可见的基本粒子到空间与时间的本质,它提供了一个框架来说明自然现象的统一性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科学理论的演变。综合来看,这些性质使得天文学成了一个提高公众科学意识、向学生介绍科学概念和科学思维过程的最好的工具。  当代天文学科发展的显著特点是观测手段的迅速提高和全波段研究的开拓。近十多年来国际上相继投入使用一系列大型的先进设备,使天文观测的空间分辨率提高了10~100倍,探测暗弱天体的能力提高了近百倍,并开创了全波段研究的崭新纪元。正在建立和完善的开放数据库、功能强大的高速计算机的应用和大批高效天文软件的研制成功,大大加快了全球天文资料共享以及天文资料处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程。天文学研究日益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涌现出大批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科学热情,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世纪之交,各发达国家一方面根据本国的优势确立天文学发展战略,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天文学研究。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曾经在天文观测和研究中取得不少世界领先的成就,但在近代陷于停滞,落后于西方。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两所大学培养天文人才。1917年在山东济南成立齐鲁大学,建立天文算学系。1926年中山大学数学系扩充为数学天文系,1929年建成中山大学天文台。1947年中山大学天文系从数学天文系中分离出来。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集中了原中山大学天文系和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的师资成立南京大学天文系,同年秋季开始招生,成为新中国天文教育的摇篮。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和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先后成立。它们和南京大学天文系一道,承担了向急需壮大的天文队伍输送新生力量的任务。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天体物理中心,以科研和培养研究生为主。1998年和2000年中国科技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和北京大学天文系分别成立。她们与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一道成为培养中国天文专业人才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国约有15所高校成立了天文教学或研究机构。  1966年以前的天文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方面受苏联的影响很大,专业划分很细,重视基础课学习。以南京大学天文系为例,1954年建立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三个专业方向,1958年起又增加射电天文专业方向。修读不同方向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天文教育单位开展了比较深入的天文教育改革,在本科教学中按天文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拓宽和加强基础,同时加强实验室和图书馆的建设。  目前,全国天文学专业每年的招生和毕业人数在60~80人左右。毕业生除部分(约30%~40%)继续攻读本专业研究生学位外,还就业于国防、教育、科研、科普、计算机等其他单位和企业。高校天文学科承担着为全国培养和输送天文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天文学的研究队伍和观测设备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的天文台。在高校中的研究队伍规模较小,高级研究人员占全国研究队伍的20%左右。我国高校在现代天文学研究中的另外一个主要不足是缺乏实验、观测和大规模计算的设备。相比而言,国际上发达国家几乎所有大学都有天文学科,一流大学的天文学科往往也是国际天文界的一流科研和教育机构,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国外高校建立了天文系或开展天文学研究和教育计划(如在美国有10%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学习了天文课)。我国高校天文学科的队伍规模和普及程度远远落后于国际上科学发展的态势,必须进行战略部署,迎头赶上。  除专业教育外,高校天文学还承担着为全体大学生开设天文学选修课的任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约50所高校开设天文公选课,每年接受天文教育的大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左右,个别中学也开设了天文选修课。但在部分学校由于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天文教育趋于萎缩。与国外大学普遍开设天文课相比,我国的高校天文普及教育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亟待提高。  二、国家和社会对天文专业本科生的人才需求  新中国成立50年来,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天文学和相关学科人才,不少人成为本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在今后几年,随着国家对天文研究投入力度的加大,一些大、中型天文设备的投入使用和航天、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高素质天文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明显上升。在新形势下,尤其是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大趋势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与动手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实践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天文教育开始高速发展,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迅速扩大。但由于受到学科规模的限制,天文学科本科毕业生除了从事天文和相关专业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外,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其他领域就业。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体系要与时俱进,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天文教育发展思路和创新模式,以促进我国天文学科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天文学科专业办学改革目标与措施   我国高校天文学科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形成和我国地位相符合的在国际前沿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队伍,同时建设若干供高校天文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性能实验、观测和计算设施。高校天文学科的重点是学科建设,天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主要涉及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良好科研、教学环境的建设等几个问题。在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和开展的各种项目中,应强调高校间的联合,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并和科学院天文单位密切合作。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在各高校,尤其是没有天文系的高校中长期支持天文学科的发展,在有条件的高校中逐步成立物理与天文系、数学与天文系、天文研究中心等,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环境。重点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在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帮助普通高校发展天文学科,扩大天文学的教学和科研规模,增强整体实力。加强和支持在更多的高校开设各种类型的天文选修课和科普讲座。  (2)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 高质量的天文教育必须依赖于一流的师资队伍。在完成天文教育队伍的新老交替之后,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除了在工作经验和态度方面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尚有差距外,在专业素质和能力方面青年教师队伍的状况也不容过于乐观。他们中有许多人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和机会得到在职培养和提高,难以有精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高校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应当有计划地派出到国内外一流科研单位进修和合作研究,并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安心教学。设有天文系和教育系的大学可以建立伙伴关系,以便科学家、教育家和有经验的教师能够一起成功地为未来从事天文教育的教师设计基于天文学的科学课程。  (3)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天文学科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渐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过渡。较宽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是学生顺利就业和工作的有利因素,因此天文学科教育应当以大理科通才教育作为基础,同时又不能失去本专业的特色,知识面的拓宽不能以牺牲学生的专业基础作为代价。高校天文教育要协调拓宽口径和强化基础之间的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安排知识结构,特别注重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4) 整合全国天文教学和科研资源实现互惠共享。由于天文研究队伍总体规模偏小,我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系统的分立使得天文学教育在人才和设备上存在浪费的现象。为了改善这一局面,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与北京大学共同组建北京联合天体物理中心,与南京大学等组建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等,发挥各自在研究力量、人才培养、观测仪器及实验设备上的特色和优势,探索重点高校与科学院联合培养高层次天文研究人才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相互合作和交叉的层次还不够深入。高校天文系和科学院天文台合作办学和科研应该成为今后天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高校内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统一协调天文学科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如建立高校天文教学网络资源共享库等)也是十分必要的。  (5) 加强天文实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主要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和探索的能力需要通过早期科研训练获得。天文实习是天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科生的理论基础不够,较难进入教师的理论研究课题,然而本科生从天文观测和资料处理进入科学研究比较容易。各高校天文教学单位应当建设好天文观测基地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室,保证必需的天文实习内容和学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锻炼学生自主观测研究的能力。  (6) 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天文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学实践与教材内容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天文教学普遍缺乏优秀教材。近年来通过组织部分专家编写天文教材,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天文学科总体规模偏小,教师人数少且科研任务重,教材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今后可以适当考虑直接采用国外优秀教材进行教学,更多地出版多媒体教材、推广网络教学,鼓励教师编写和修订精品教材等手段提高教材和教学质量。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院系所的拟招人数是指:学校里面一个学院,或一个系或研究所的计划招生人数。专业拟招人数,是指一个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自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一般说来院系所的拟招人数是指:学校里面一个学院,或一个系或研究所的计划招生人数,以系为例,一个系里面又会有好几个专业,所以又有专业拟招人数,是指一个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扩展资料:研招网是中国领先的在职研究生教育门户网站和国内专业的在职研究生报名搜索引擎,权威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发布平台,帮助学员正确报考理想的高校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专业。网站特点:配备强大的技术支持力量和各领域的专业咨询队伍、为报名在职研究生学员提供专业的报考指导;网站拥有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数据库,可以提供最全面的招生资讯;合作伙伴众多,拥有广泛丰富的教育项目和教育产品,提供全面的教育咨询和科学权威的课程设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研招网

近期,今年,约有4628万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