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本人是北京中医药大学16药事管理的,对于题主的问题,我认为我可以根据自身体验给题主略作解答。戴胜云:成绩优异、硕果累累、美貌与才华兼于一身的女孩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分析学专业。博士期间发表SCI论文六篇,核心期刊论文3篇,多次获得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获得奖励及荣誉:她在2019年获得了岐黄杯第十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一等奖,在2018年  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在2018年获得了新奥创新奖学金,在2017、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还获得了2013-2018年四次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等奖学金。徐冰:男,汉族,中共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化学专业2016级博士;本科就读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专业。他在2016年9月-2017年8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项;获得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业奖学金三等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英文学术论文3篇,参与书籍编写一本;负责校级研究生自主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北京市课题1项,参与校级课题2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专利2项。张志新:女,汉族,共青团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16级博士;本科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物分析学专业。她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项;获得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业奖学金一等奖,Waters联合实验室优秀青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英文学术论文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2项。还有的北中医学生发了7篇SCI,还获得了新奥创新奖学金!北中医还有一个超厉害的小哥哥,两项专利还参与了一本书籍编写!北中医的翘楚还是很多的!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

1956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振兴中医事业,决定在北京、广州、成都、上海四市建立中医学院。这是医疗卫生系统的一件大事,各级部门对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千方百计为中医学院的教师队伍寻找人才。经人推荐,刘渡舟来到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 1978年任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并开始培养中医硕士研究生。1985年又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中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他还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中医学院学报》总编等职。在教学中,他辛勤工作,获得群众的拥戴。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6年,响应祝谌予教授号召,协助薛钜夫院长,参与筹建全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门诊部——顺义国医院(现名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 从1978年至今,他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2001年,任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医学)成员,1987年以来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91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刘渡舟于1956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1984年以来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是的,但是发表周期很长,通常得6-10个月才能发表,

作为北中医16级的学生,我的好多老师都是王琦教授的学生,老师们谈起王琦教授,语气里总免不了的自豪感,王琦教授真的是配的上国医大师称号的中医人。浅谈一下我了解的王琦教授吧~ 中医体质学创始人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王琦教授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逐步确立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如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和禀赋遗传论,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背景。其中最著名的是,“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中医体质学应用范围广泛,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实现个体化诊疗,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活动中,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人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 男科学创始人作为男科学的创始人、学科带头人,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男科系统专著《中医男科学》,将男科分化成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这就是几点个人对王琦教授的了解啦,希望对您有帮助~~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

1 尚志钧.我国最早的药典《唐本草》.医史与保健组织.1957,(4):275.2 尚志钧.《吴普本草》的研究.哈尔滨中医,1960,(3):71.3 尚志钧.《唐本草》目录的研究.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2):158.4 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第一版.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5 尚志钧,《日华子本草》成书年代的探讨.中华医史杂志,1982,12(2):114.6 尚志钧.诸家辑本《神农本草经》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江苏中医杂志,1982,3(2)38.7 尚志钧.《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原出于陶弘景之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2(4):39—41.8 尚志钧.《嘉佑本草》概述.皖南医学院学报,1983,2(2):65—66.9 尚志钧辑校.《补辑肘后方》.第一版.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3.10 尚志钧.《蜀本草》的考察.中华医史杂志,1983,13(4):237—239.11 尚志钧.《本草纲目》所题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质疑.中华医史杂志.1984,14(1):58.12 尚志钧.寇宗奭和《本草衍义》.中华医史杂志,1984,14(3):146—149.13 尚志钧.《名医别录》作者的讨论.中华医史杂志,1985,15(2):112—116.14 尚志钧.《雷公药对》考略.江苏中医杂志,1985,6(11):39—40.15 尚志钧.《海药本草》成书年代考.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9(2):40—41.16 尚志钧.敦煌出土《本草经集注序录》的考察.中国医药学报,1986,(2):40—41.17 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8 尚志钧辑校.《吴普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9 尚志钧.本草拾遗的研探.皖南医学院学报,1987,6(3):224—226.20 尚志钧.敦煌本《本草经集注序录》和《证类本草》引陶隐居序的考察.中华医史杂志,1988,18(2):124—126.21 尚志钧.商务影印《政和本草》错简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11(2):46.22 尚志钧.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药物合并和分条的讨论.中药通报,1988,13(11):55—57.23 尚志钧.论《吴普本草》和《本草经集注》之关系.中华医史杂志,1989,19(2):125—127.24 尚志钧,林乾良,郑金生.历代中药文献精华.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25 尚志钧.脏腑病因条辨.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26 尚志钧.《名医别录》考.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0,13(3):36—37.27 尚志钧.《本草图经》的考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3):51—54.28 尚志钧.《本草纲目》标注《本经》药物总数的讨论.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4):52—55.29 尚志钧辑校.雷公炮炙论.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1.

铁方行不,两年没有犯,后期不敢保证不犯,我十一年的神经性皮炎,是邻居推荐我用的鬼臼王治好的,你可以百度找一下,效果是没问题,两年不犯也问题不大,永远不犯,那我是保不了,我自己都不确定后期还犯不犯,生活上注意别吃过敏的东西

今年我脖子上的神经性皮炎又复发的时候,用了瓶护理膏。本来是想想试试的 ,没想到几年的“神皮”就这样治好了!总之既然这该死的皮炎就想办法应对呗 最重要的是心情舒畅,心情好啦皮炎也会好很多,最后希望所有宝宝都能美美哒,那个护理膏的名字是什么什么甫集的,三个字的,好像前面那个字是凝,去百度搜一下吧。

好好护理就好了,比什么都管用,我自己就是用凝甫集的那个护理软膏,只要只养了不要挠,不哟在刺激它,基本不会加重和复发。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9(6):20

拿个抹布趴在地上拖地保健是体育专业的老师必须学习的一项知识,所以我也就学了点皮毛,一般自己问题都能解决。曾经在刚工作的两年中,用课本上的一套操治好过一中年语文老师的肩周炎。后来就感觉有点天赋,吹到保健也就比较自信。 前几年,同事中出现颈椎问题的人多了,又开始琢磨颈椎问题。 对面的老师颈椎有问题,到医院拍过片,吃过药,牵引过;到按摩师那儿理疗按摩过。始终无法根治。一天,一起喝酒,酒过三巡,话题到颈椎毛病了,这时在酒精的作用下灵感出现,于是我把颈椎问题的常见治疗办法和“缺点”给一一推理,居然在场的都相信了! 推理如下: 颈椎出现问题的机理:由于缺少锻炼,长期用固定姿势工作,如批改作业,躺在床上看电视……时间长了,颈部周围肌肉拉力不均衡,导致颈椎有些移位。  两个治疗颈椎病的偏方医院采用牵引同过拉的方法,让周围肌肉处于暂时的平衡,所以拉后恢复一点,但由于是被动的拉,肌肉更松弛,过几天(一般3天)不仅不能康复,还会加重。两个治疗颈椎病的偏方按摩师按摩,让周围肌肉松弛,按摩过后会好一点,同样是被动放松,过几天(一般一周)还会回复原来症状。 建议:问题是颈部周围肌肉,要解决肌肉松弛才能治本。打羽毛球和放风筝是解决的最佳锻炼方式。本方法未有回馈,不知效果如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当时在场的都信了!后有一天,我老婆和几个女同志一起吃早饭,我也在场陪同,一会儿话题又到颈椎问题了,听他们谈完后我统计了一下,经常打麻将的颈椎有问题,经常躺着看电视的颈椎有问题,经常上网的颈椎有问题。唯有那个也打麻将、也上网、也躺着看电视,但喜欢趴在地上打扫,膝盖上都磨出老茧的“姐姐”颈椎没问题。可能趴在地上拖地治颈椎病?于是我立即想到了樊江波的动作研究:足球跳起前额正面顶球、田径挺身式跳远的腾空步、排球的跳发球是一类动作。会不会趴着拖地和放风筝、打羽毛球是一类动作,有相同效果?想想还真有点像,都需要大量肩部、颈部肌肉参与活动,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看来,可能我发现了一个好方法,能为社会做贡献,至少“环保”一点。哈!两个治疗颈椎病的偏方圆枕头十几年前我也患过颈椎病,经常去医院治疗,还用颈椎套套住脖子很不方便,还影响工作。好长时间也不见好转。我去求师傅解救,师傅说:“阿弥陀佛!回头,回头就行了!”当时我不解。师傅让我回头,可我回头疼啊!一天我读《了凡四训》书中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对啊,我的病是己造的,自己定的,不是别人的事,是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的心里造成的。原来颈椎病是自己种下的恶果,师傅是让我找原因,然后对症治疗啊!。我看过《皇帝内经》,经上说:“粗守形,上守神!”。我想,圣贤在告诉我们,健康先是要保持我们形体端正,“形正则气通也”。圣贤是在告诉我们要守住我们本性的神,守住本能的自我。颈椎病就是形不端正,失去了原来身体上和心里健康的自我。有一天在拉伸牵引时启发了我,带颈椎套拉伸牵引就是物理疗法纠正颈椎的歪曲。我突发奇想,躺在圆形的枕头上就是一种物理疗法,可以在长达8个小时的睡眠中做自然的牵引和拉伸啊!呵呵,于是,我用家里洗干净闲置的毛巾被或者是床单卷了一个圆枕头,外面包上一块小花布,两头用线绳绑好,就像糖果一样,枕头不要太高,高矮以自己感到适度为宜,也不要太软,软硬适度。但重要的是,在用圆枕头调整颈椎病的时候还要注意克服和避免各种心理不平,调整好心态。在睡觉之前做做冥想,做做深呼吸,做做全身放松,做做反省和忏悔法。如果心态调整不好病情就有反复。从此我再也不用去医院牵引和拉伸了,就用我自己的方法调整。奇迹发生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的颈椎病好了!十几年我一直坚持用这种方法调整我的颈椎,一直很好。

1 李聪甫麻疹专论新化:唤民书局,2 李聪甫中医生理学之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 李聪甫麻疹专论修订2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4 李聪甫,刘炳凡脾胃论注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 李聪甫李聪甫医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6 李聪甫李聪甫医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7 李聪甫,刘炳凡金元四大医家学术思想之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 李聪甫,皮敦厚,吕维善等传统老年医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9 李聪甫中医治疗血吸虫病的杀虫问题新中医药,1956,(10):4-10 李聪甫中医研究工作之我见中医杂志,1957,(5)11 李聪甫中医对麻风病的认识和治疗江西中医药,1959,(8):15-1712 李聪甫关于中医方剂学的体会中医杂志,1959,(6):13 李聪甫中风卒中期治疗管见中医杂志,1964,(10):14 李聪甫李东垣脾胃学说的论述湖南医药杂志,1974,(1):22-29,(2):21-15 李聪甫阴阳学说的理论和应用湖南医药杂志,1974,(5):37-16 李聪甫哮喘湖南医药杂志,1976,(1):47-17 李聪甫痢疾湖南医药杂志,1976,(3):18 李聪甫血证湖南医药杂志,1977,(3):19 李聪甫中西医结合创立我国统一的新医学之我见湖南医药杂志,1978,(5):20 李聪甫虚劳病的辨证论治湖南医药杂志,1978,(2):21 李聪甫祖国医学的形神学说河南中医,1981,(2):22 李聪甫湿温病的证治辨析黑龙江中医药,1982,(1):23 李聪甫摄生延年与老年学浙江中医杂志,1982,(1):24 李聪甫脾胃病病机略论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2,(5):125 李聪甫疳疾的临证经验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4):26 李聪甫试述辨证论治与辨证施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5)27 李聪甫论濒湖《奇经八脉考》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5,(1)28 李聪甫老年便秘证治中医杂志,1985,(1)29 李聪甫慢性泄泻证治中医杂志,1985,(6-7)连载30 李聪甫评东垣论治伤寒河南中医,1986,(5)31 李聪甫金匮明理论湖南中医杂志,1986(4)-1987(连载)

1 尚志钧.我国最早的药典《唐本草》.医史与保健组织.1957,(4):275.2 尚志钧.《吴普本草》的研究.哈尔滨中医,1960,(3):71.3 尚志钧.《唐本草》目录的研究.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2):158.4 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第一版.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5 尚志钧,《日华子本草》成书年代的探讨.中华医史杂志,1982,12(2):114.6 尚志钧.诸家辑本《神农本草经》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江苏中医杂志,1982,3(2)38.7 尚志钧.《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原出于陶弘景之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2(4):39—41.8 尚志钧.《嘉佑本草》概述.皖南医学院学报,1983,2(2):65—66.9 尚志钧辑校.《补辑肘后方》.第一版.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3.10 尚志钧.《蜀本草》的考察.中华医史杂志,1983,13(4):237—239.11 尚志钧.《本草纲目》所题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质疑.中华医史杂志.1984,14(1):58.12 尚志钧.寇宗奭和《本草衍义》.中华医史杂志,1984,14(3):146—149.13 尚志钧.《名医别录》作者的讨论.中华医史杂志,1985,15(2):112—116.14 尚志钧.《雷公药对》考略.江苏中医杂志,1985,6(11):39—40.15 尚志钧.《海药本草》成书年代考.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9(2):40—41.16 尚志钧.敦煌出土《本草经集注序录》的考察.中国医药学报,1986,(2):40—41.17 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8 尚志钧辑校.《吴普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9 尚志钧.本草拾遗的研探.皖南医学院学报,1987,6(3):224—226.20 尚志钧.敦煌本《本草经集注序录》和《证类本草》引陶隐居序的考察.中华医史杂志,1988,18(2):124—126.21 尚志钧.商务影印《政和本草》错简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11(2):46.22 尚志钧.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药物合并和分条的讨论.中药通报,1988,13(11):55—57.23 尚志钧.论《吴普本草》和《本草经集注》之关系.中华医史杂志,1989,19(2):125—127.24 尚志钧,林乾良,郑金生.历代中药文献精华.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25 尚志钧.脏腑病因条辨.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26 尚志钧.《名医别录》考.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0,13(3):36—37.27 尚志钧.《本草图经》的考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3):51—54.28 尚志钧.《本草纲目》标注《本经》药物总数的讨论.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4):52—55.29 尚志钧辑校.雷公炮炙论.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1.

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报

不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双月刊)。1979年2月,为了及时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卫生科技人员在科学研究、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提高医科院医药卫生工作水平,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经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创刊号作为向国庆三十周年的献礼,于1979年9月20日问世。 创刊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以下简称《学报》)为季刊,64克凸版纸,64页。设有论著、研究工作报告、经验总结、综述、学术讨论、学术活动消息和专题讲座、纪要等栏目,每期附英文目录,论著附英文摘要。封面为蓝色,刊头为陈毅同志亲笔题名。1979年为赠阅,1980年始在国内公开发行,1980年3期开始在国内外公开发行。1982年为适应院校科研成果快速增长的需要,《学报》改为双月刊。1982年为体现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 从第4期开始将学报主办单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4年《学报》封面改为网纹米黄色,中文刊名改用长体美术字;正文改用80克胶版,并增至80页。1985年随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名,《学报》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1988年为保证学报质量,并加强责任制,从第4期开始刊登责任编辑姓名。同年,为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促进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以适应开放和竞争的需要,《学报》开始向国内外开放,吸收院校外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科研成果的论文在学报发表。自此,《学报》便由仅刊登本院校来稿的“校自为战”的办刊模式改为面向全国各医疗、科研单位的“开放模式”。 经过近30年的努力,《学报》已办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性生物医学期刊。目前《学报》已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联机数据库(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 MEDLARS/PubMed网络版)及其《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IM)、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 (EMBASE)、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増补文摘》光盘数据库(ExtraMED)、俄罗斯《文摘杂志》(Рефсратнвньй Журнал, РЖ/AJ)及波兰《哥百尼索引》(Index Copernicus,IC)等世界著名检索系统收录。 同时, 还被国内几乎所有重要的检索期刊及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其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及其《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医学文摘》收录。1992及1996年在国家科委、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共同举办的第一、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分别荣获三等奖和二等奖;是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和中国被引频次最高的500种科技期刊之一;在2001年新闻出版署主办的“首届中国期刊展”中入选代表我国高水平期刊的“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4 年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一等奖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可以的,知名度是211工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是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述评、综述、进展、论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4000字,简报、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等以800~1500字为宜。  (3)《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来稿须上传著作权专有许可使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快捷分类:医学医药卫生综合 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北京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000-503X, 11-2237/R创刊时间:1979  影响因子 694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北京中医院大学学报怎么样

<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学报>,<中草药杂志><四川中医><陕西中医><天津中医><时珍国医国药><新中医>

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都是挺不错的,看看你具体对哪个专业有兴趣。

师傅领进门,出自在本人。只要有毅力和文化的基本功,无论那个中医学院,都是可以的,最为可贵的是毕业后找个有名的老师进行干几年,那就更好了。要不然就是处在深山无人知了。

中医针灸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