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人文地理杂志社

发布时间:

人文地理杂志社

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来稿应框架完整、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1) 文题、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 6 人)、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编、关键词均需中英文对照。论文如果获得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需提供基金名称及编号;提供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不写)、出生年、职称、学位以及联系人姓名、职称、电话、传真及 E-mail 地址。(2)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中文摘要字数一般在 200~300 字间,内容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等;英文摘要字数在450~500个单词左右(对中文摘要内容进行扩展),简要地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关键词的个数为 3~5 个。(3)文中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正确书写。(4)图、表和公式应通篇分别编号,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形式。(5)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且不少于15个。(6)稿件具体格式、体例请参考近期出版的《人文地理》期刊,或参考网站稿件修改说明。投稿约定(1)原稿必须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种重复投稿。一旦发现上述情况,稿件将按退稿处理,作者本人两年内所投稿件将不被受理。(2)以下几种情况的稿件,同等条件下不予接收。①参与学术会议交流的稿件,全文已纳入会议论文集,并有一定传播范围,或在网络数据平台可检索并下载到全文。会议组织者与本刊有事先约定的除外。②从已完成的学位论文中摘编出来的、未加入新数据资料进行深加工的稿件。③已经在博客、论坛等网络媒介上发布的稿件。④对本刊已明确作出退稿处理的稿件,请不要修改后再投本刊。(3)文责自负。对论文有实质贡献者都通过署名或致谢方式表明其贡献且不存在著作权争议;对所引用观点、资料等均已标注清楚,不存在抄袭、剽窃行为;自引情况严重者,一经核实,编辑部将建议作者撤稿;如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稿件,本刊将协助权利人追究侵权责任,并保留追究其侵权行为对本刊造成损失的权利。(4)稿件审查结果在三个月内通知作者,在此其间,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投稿一个月后作者可咨询初审结果)。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或退稿,请通知编辑部后,再进行处理。编辑部得到初审、外审意见以及决定录用稿件后,将及时通知作者。(5)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修改周期为15日,即收到编辑部修改意见后15日内修回。如遇特殊情况,须向责任编辑说明;若超过稿件修改时限,并未及时需向编辑部说明情况,作自动撤稿处理。(6)在不伤害稿件本意的情况下,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技术性、文字性修改;如进行实质内容的修改,需要征得作者同意方可进行。(7)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于编辑部所有(具体约定参照网站版权协议)。本刊所刊登论文的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使用。(8)本期刊对拟录用稿件收取版面费,应付作者稿酬将在版面费中扣除,或以样刊形式抵消。

是 华夏地理 吧。。。在北京啊。。国贸桥过了 隶属时尚集团。在时尚大厦 21层

人文地理杂志社创始人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鼻祖:徐宏祖 徐霞客。

吉伯特·格罗夫纳(贝尔也是创办人之一)详见:  1888年10月,国家地理杂志问世,他的创办人之一,便是发明了电话的科学家贝尔。当时它仅是一份学术性质的科学杂志,读者仅限于一小群具有专业背景的人。那时的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是暗棕色的,完全没有图片,只有辛勤治学的研究成果。  国家地理杂志的改变,是在1899年上任的当时年仅23岁的第一位专职总编辑吉伯特·格罗夫纳手里启动的。经过之后数十年时间的淬炼精进、琢磨技术,才有了今日的面目。  [被屏蔽广告]  格罗夫纳是最早为地理杂志树立的传统之一,以第一人称撰写平铺直叙的文体。到了1910年国家地理杂志又树立了另一项传统:黑白与淡彩照片和生动的插画用得越来越多,封面也加上了橡树、月桂叶片、橡实、半球图样的花边,此后60年封面一直是这样的基本格式。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国家地理杂志首次刊登了一连串探险活动的纪实报道,并附有彩色图片。30年代莱卡相机和柯达底片的使用,更为国家地理杂志增添了两项利器,可以将远方国家的实景送到读者家中。  1959年9月,国家地理杂志开始固定用彩色照片作封面,这期间,封面上的花边也逐步去掉,1972年7月首次使用不带树叶的封面版式,仅留作为国家地理杂志品牌标志的黄框,以突显封面的照片。1979年9月,开始永久使用现在的封面版式。  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那个著名的黄色长框,是国家地理杂志品牌的组成部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心目中,这著名的黄色长框代表着冒险与质量。因此维持这个黄色长框,也就成为国家地理杂志品牌维护的重要部分。  自创刊以来,国家地理杂志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都是只有英文版,直到1995年,国家地理杂志才出版了第一个外文版,然后无论从发行量还是国际版数量上,它都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到2001年已经在世界上出版了20种文字的版本,发行量已经达到1000万。  地理杂志的视角遍及全球,从极地到内陆,从海底到月球,从草原森林中残存的部落,到现代化都市中奔忙的人群,都有地理杂志记者们的身影,他们发回的报道文字和图片,融合了历史、文学、科学和人类学,因此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它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而是一本百科全书。因为它不但记录地理的概貌,而且纪录了10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梦想与追求。  鉴于他的视角如此广泛,国家地理杂志在创刊之初即有一则编辑方针:“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题材,只宜刊登好的一面:不雅的描述、不当的批评,一概不予刊登。”然而到了1970年,杂志的领导层打破了这一坚持了几十年的传统,迈进具有争议的领域,开始报道化学污染、核能发电、非法野生动物买卖和人类演化等等课题。  国家地理的成功和卓越,除了它的成功的办刊方针及发展策略外,还要归功于聚集在他旗下的一大批优秀的摄影师。他们不仅学识精湛、技能高超、敬业执著,更是一群对我们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着激情与好奇的人,所以我们从地理杂志的大量精美绝伦的图片中,感受到的既有朴素的自然状态对我们视觉的巨大冲击,更有被它唤起的发自内心的感动。这也正是国家地理杂志注重人文关怀的鲜明特色。  国家地理杂志数年来坚持的千分之一的选片率,虽然显得有些苛刻,但却由此而诞生了一大批充满理想和浪漫主义的优秀摄影师,同时国家地理杂志所选中的那些有灵魂、有激情的摄影佳作也已经成为了摄影作品的一种标准,几乎全球的摄影师们都以能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自己的摄影作品为摄影生涯的极大荣誉。  国家地理杂志对它的文字的要求同样严格,它讲究字字珠玑,强调文字与图片的和谐。它注意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艺术感。当我们阅读国家地理杂志的时候,除了为它的精美所折服外,又总会为它所表达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沟通与交流所震撼,所感动,这也正是国家地理杂志唯美却不自赏,与一般唯美主义和猎奇摄影有着本质区别的地方。  追求革新是国家地理杂志“与生俱来”的品质,它把这个品质一直保持至今。国家地理杂志的发展历史充满了创新精神,诸如以会员制发行杂志而不是通常的招收订户的方式;把2/3的篇幅让给图片;封面的形式等等,但每一个创新都绝不是为了简单的迎合,而是一种“引领”,是对时代脉搏的把握。

C李特尔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

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是2008-07-18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虹西路36号。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0103676330608J,企业法人祝国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新疆人文地理杂志汉文、维文版的出版发行。广告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通过爱企查查看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社

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比较专业的地理杂志,不过有浅显的部分(比如选美中国,美丽的图片加简单的介绍)。各种内容比重大约是这样:1、 天文、地理、地质、生物领域的科学进展与发现;30%2、 探险和科考活动;10%3、 国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10%4、 城市一飞机场镇的起源变迁和规划与改造;10%5、 自然保护区;10%6、 旅游景点景区;10%7、 人类文化遗存和珍稀生物的抢救与保护;10%8、 民俗民情;10%

很好的,直的一看杂志社在重庆

恩呢 很不错啊值得一看哦

中国人文地理杂志社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环球人文地理杂志》。因为我对外面的世界一向有着一种浓烈的追求和爱慕。中国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着很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究。但相比之下,世界各地的知识,更蕴藏着许多奥秘。了解环球人文地理,同样也是在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知识。不紧增加了自己对世界人文地理的了解,也同样能感受到世界之大的各种奇妙。

后者 理由:角度更独特,视野更开阔!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人文地理 中国美食地理 国家地理周刊 中国西部旅游这些都是国内比较有名气的,中国国家地理是我每月都会抽时间来看。  中国国家地理:价格:月刊 00元/期;详情: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环球人文地理

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

《新疆人文地理》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暑批准公开发行的一份全彩印制的综合文化类杂志,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主管、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和新疆书报刊发展规中心主办。双月刊,16开160页,全铜板纸彩色印刷。杂志以精美的图片、丰富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全面展示新疆丰厚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之美。其办刊宗旨为:展示边地原色,观感多元文化,揽胜西域地理,揭秘人文新疆。

《新疆人文地理》要成为精品期刊,做好选题策划、选择文章作者及摄影师都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杂志的创刊号上,杂志社即策划了两篇重头文章《新疆:天地大美》和《新疆人文地理关键词》。2009年第一期,杂志社策划了重头稿件《守望天山》,这篇文章的核心是维护新疆的安宁与和平。这一期还刊发了著名摄影师李学亮的《阿尔金:天边的秘境》和作家刘湘晨的《勒斯卡木村:帕米尔高原上的人文缩影》,这是刘湘晨用10年工夫才完成的对一个塔吉克小村落人文地理的理解和挖掘。第二期策划的重头稿件是《石头河子》,作者是兵团著名作家丰收,主题是对绿洲新城石河子崛起的描写,展示屯垦戍边的丰功伟业和军垦文化。另一篇是《罗布泊:谜底还在揭开》,影响也很大,尤其是科考价值重大。第三期策划的重头稿是《走西天绝域,觅玄奘圣迹》,文字作者是中国著名国学大师冯其庸,摄影者是著名的上海摄影师丁和。第四期主要对吐鲁番的人文地理进行集中展示。第五期是特意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制作出版的特辑。除了《航拍新疆》、《新疆大考古》两篇全面展示新疆山川风貌和考古的重大成果,另有两篇非常值得关注:一篇是新疆社科院副院长苗普生写的《新疆:各民族共同的家园》,文章站在新疆历史的角度,用事实阐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