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联系方式电话

发布时间: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联系方式电话

序号 论文名称 出版社 日期(刊号) 1 鄂尔多斯高原3种4龄-5龄灌木根系抗拉特性初步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8,29(3):86-89 2 额济纳绿洲沿河区地下水位埋深对生态输水的响应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8,29(2):58-63 3 瞬时拉力下2个生长期2种植物单根抗拉力与抗拉强度的研究[J] 水土保持 2008,6:77-79 4 围封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及植被特征的影响[J] 内蒙古林业 科技 2008,34(2):18-22 5 小美旱杨防护林对林带下土壤盐分均衡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24(2): 186-191 6 新疆杨对盐分离子吸收选择性和运输选择性的研究[J] 干旱区 资源与环境 2007,21(11):118-122 7 两种杨树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6,27(1):22-26 8 小网格防护林影响土壤蒸发机理及节水_减盐效应[J] 水土保持研究 2006,13(1):28-31 9 不同土壤盐分条件下新疆杨可溶性盐离子含量变化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13(4):110-115 10 两种杨树农田防护林气候效应的对比研究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5,26(1):42-45 11 小美旱杨防护林采伐对灌区减盐作用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5,26(4):26-29 12 小美旱杨防护林减少防护区土壤蒸发的研究[J] 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5,26(4):14-16 13 两种防护林蒸发效能和土壤蒸发的对比研究[J] 干旱 区资源与环境 2005,19(1):159-162 14 土壤及地下水含盐量对小美旱杨可溶盐离子质量分数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22(1):33-39

一般的正规征稿后都是有录用通知单的,证明你的文章被录用了才付尾款的

自然科学版还是不错的,但是发在正刊要求有基金号,否则就是增刊了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联系方式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二本类院校。内蒙古农业大学位于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是教育部2001年“十五”期间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国家首批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由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的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截至2017年9月,与加拿大、美国、日本和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的6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学校成立了“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马利克管理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中心”,“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近五年来,外国专家教授700余人次来校开展交流合作、访问讲学等活动,部分担任学校特聘教授和顾问。《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当时刊名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院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当时校名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是内蒙古高校创办最早的学报,也是内蒙古创办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1999年,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原内蒙古林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多科性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

自然科学版还是不错的,但是发在正刊要求有基金号,否则就是增刊了

分的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二本院校。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教育部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校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院校 ,是国家草业学会会长单位之一。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教、法、艺等9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联系方式

嗯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是以反映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学报办刊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双百”方针,繁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高校改革、发展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本学报是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为国家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侧重体现本校特色,面向全国组稿。主要刊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原科学、农学、园艺、林学、植物保护、生态环境、荒漠化防治工程、生物工程、林业工程、食品工程、机电工程、水力与土木建筑工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及自然科学领域方面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学术性、应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研究简报。

分的

近日,我校学术期刊社两种刊物分别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的核心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 在我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期刊社历届领导班子、编委会全体编委、主编及几代编辑的共同努力,《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的几个版本的学术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两种学术期刊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在自治区师范类高校学报中尚属首次,标志着我校学报办刊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也显示出近年来我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在我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蒙古大学学报编辑部联系方式电话

《内蒙古大学学报》创刊于1959年,是内蒙古教育厅主管、内蒙古大学主办的面向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部门工作人员的学术期刊。初期为不定期刊物;1966年因“文革”被迫停刊;1973年,《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合并为《内蒙古大学》出版;1977年正式复刊,其时为半年刊。《内蒙古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共3种出版。

来稿内容包括: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关键词;摘要;正文;参考文献以及论文标题、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等四项内容的英文翻译。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0个字,可以加副标题。作者姓名:签署真名。作者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如(内蒙古民族大学 政史系,内蒙古 通辽028000)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县);职称;学历;研究方向。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的词组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提供100~300字的论文梗概,不要有任何评价性的词语。正文:用A 4纸打印(5号字44行×44字),并通过电子信箱传送。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正文中未标序号的文献不列其中。注释:对文中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用圈码标注,在页下脚注。例:①这段文字可参见〔美〕路易斯·享利·摩尔根著《古代社会》,恩格斯对他的研究成果曾给予高度评价。基金项目及批号:例: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96BJL001)对不符合上述规范化要求的稿件,不予审理。来稿三个月未收到采稿通知,可另行投稿,恕不退稿。

内蒙古大学学报编辑部联系方式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内蒙古大学主办的面向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综合性社科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9年,初期为不定期刊物;1966年因文革被迫停刊;1972年以《新内大》出版,1973年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大学校刊合并为《内蒙古大学》出版;1977年正式复刊,以季刊出版发行。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0年改为大16开本。设有政治学、哲学、蒙古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编辑学、社会学等栏目。创刊以来,《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双为”方向,以“交流学术思想、推动科学研究、服务教学科研、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为宗旨,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把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严格的学术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高度重视稿件质量和学术水平,强调论文的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提倡新见解、新资料、新方法、新领域,保证了刊物的学术质量。作为内蒙古大学重要的学术窗口,《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在全面展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发表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与探索的论文,优先发表有关蒙古学、北方民族和内蒙古地区等研究方向的学术论文,向国内外展示了学校科研成果、科研成就和学术水平及学术风貌,并且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在蒙古学和北方民族的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引起国内外同行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编辑部几代领导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学报办刊理念不断提升,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刊物影响力不断扩大。1999年、2002年、2006年蝉联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0年、2004年、2008年连续被确定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1年入选国家期刊方阵,获“双效期刊”荣誉;2005年“蒙古学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成为首批入选的十六家名栏目之一; 同年学报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建设工程中入选“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成为500家精品社科期刊之一。学报发表的许多论文被包括诸如《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民族研究》、《年鉴》、日本《东洋史研究》等一批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文摘类刊物转载或摘登,扩大了内蒙古大学的知名度,在国内外学术领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刊物1994年以来被收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名单编委会主任: 张吉维编 委: (按姓氏笔划为序)丁文英、于默颖、王 岩、任玉凤、任维德、刘银良、齐木德道尔吉、那顺巴依尔、李树新、张久和、张吉维、周宝峰、宝音德力根、高·照日格图、高建新、雷立均、甄修钰。主 编: 张吉维副主编: 于默颖

《内蒙古大学学报》创刊于1959年,是内蒙古教育厅主管、内蒙古大学主办的面向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部门工作人员的学术期刊。初期为不定期刊物;1966年因“文革”被迫停刊;1973年,《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合并为《内蒙古大学》出版;1977年正式复刊,其时为半年刊。《内蒙古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共3种出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