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1921到1931党史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1921到1931党史参考文献

1921年度1935年中国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9月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6月 中共“三大”召开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逝世1925年6月-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罢工1926年3月 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蒋介石策动“中山舰事件”;5月 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7月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6年10月-1927年3月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1月 武汉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3月 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 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8月1日 “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0年3月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1930年冬-1931年秋 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933年春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1934年10月 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召开;2月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10月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爆发;12月 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扩展资料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1921年度1935年中国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9月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6月 中共“三大”召开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逝世5月30日 发生“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5年6月-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罢工1926年3月 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蒋介石策动“中山舰事件”7月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6年10月-1927年3月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1月 武汉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3月 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7月15日 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8月1日 “八一”南昌起义8月7日 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在汉口)9月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0年3月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1930年冬-1931年秋 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933年春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1934年10月 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召开2月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10月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爆发扩展资料: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参考资料:辛亥革命百度百科

1、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2、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3、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4、长征开始1934年10月,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921到1931党史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成立。  7 中共二大上海举行。  6 中共三大广州举行。  7 广州沙面数千工人罢工;  1 中共四大上海召开;  5 叶挺独立团揭北伐序幕;  4 中共五大武汉举行;9 秋收起义;  4 井冈山会师;  6 中共六大莫斯科举行;  12 古田会议;  12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18 九一八事变;  1932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9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10 红军开始长征;  1 遵义会议;12 瓦窑堡会议;  12 西安事变;  7 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开始;  9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5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7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发表;  8 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  1 皖南事变;9 狼牙山五壮士;  5 延安文艺座谈会;6 延安整风运动;  10 整风运动告一段落;  9 林伯渠提出废除国民党专政;  8 国共签署双十协定;2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6 全国内战再次爆发;  5 孟良崮战役;  9 辽沈战役;11 平津战役;  1 北平和平解放;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中共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中共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中共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56年中共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69年中共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中共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1977年中共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82年中共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7年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去图书馆找

1921:共产党成立1927:北伐战争1927:412反革命政变、715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1931:九一八事变

1921到1949党史参考文献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途因有法国特务监视,转入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你这个年代,很容易让人想到共产党,因为正好是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时期。我不是很懂历史,大致分一下。1921—1935年,内战时期,军阀混战,各派系相互争斗。1927年,蒋介石实现名义上的国家统一,进步意义也还是有的。1935年—1937年,准备抗日时期,倭寇其实侵略中国之心早有,1931年就有著名的918事变,但是真正能看到大战气息的是在1935年以后,随着日本、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法西斯或法西斯盟友国家的“团结”,战争的阴云笼罩全球。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彻底胜利。1945—1947,和谈时期。此时虽然国共两党都在备战,但至少在表面上双方按兵不动,在进行和谈,尽量使自己处于一个舆论有利的地位。1947—1949,解放战争正式打响。1949年4月22日,解放军越过长江,占领南京总统府。1949年9月30日,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重大事项,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徽暂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第一阶段(1919~1927)这一阶段被称为“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为国民革命时期,其中1926~1927年为北伐战争时期。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2、第二阶段(1927~1937)这一阶段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3、第三阶段(1937~1945)这一阶段被称为“抗日战争” 时期。1931年9月18日,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期。4、第四阶段(1945~1949)这一阶段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陆领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1999年回归祖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历史意义社会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和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文化层面,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层面,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还要与此相适应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在当前逆全球化浪潮泛起、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为人类社会追求美好未来注入强大正能量。

1921,23一大中共党诞生1935遵义会议,生死转折1934到1936长征,胜利1945七大 延安1949新中国成立

党史参考文献

1、“陆丰英烈”第一辑(中共陆丰县委党史办公室编)。2、中共广东省陆丰县组织史资料(陆丰组织部、党史研究室、档案馆)。3、陆烈证字第0300号(姜文生)及1988年10月6日姜英毅烈士证)。

党史参考文献2020

现在改革开放中对党员也有了新的认识心的提倡党员。

1、《中国共产党简史》该书记录了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开始,直到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发展壮大过程。 2、《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该书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作了简要而全面的回顾,认真总结和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3、《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本书时间线索清晰,逐年逐月编排重大事件;侧重中央决策和党的理论建设、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4、《从望志路到南湖: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故事读党史》该书主要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故事作了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5、《新编党史党建知识读本》该书主要介绍了党的历史和建设的基础知识,展现党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总结党的建设方面的经验成就,对党史党建的基本知识有着较为完整而准确的了解。

正文中可以如下几种方式写:1、宋磊珍[1]提出:。。。。。。。2、宋磊珍[1]在2010年提出:。。。。。。。文后参考文献写为[1]宋磊珍浅析营运资金的管理[J]党史博采,2010(8):论文起止页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