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文艺学、文化教育。主持和参加省、厅项目多项。独撰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出版教材、专著7部。 1浅论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文化审美 朱曙辉; 孟方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252大学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 孟方宿州学院学报2009-12-153写作学:梳理合构、力求突破与新的挑战 孟方宿州学院学报2006-12-154写作: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要以有效性为准则 孟方宿州学院学报2007-12-155高校教学院系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孟方宿州学院学报2008-12-156从一篇佚文看钱玄同文学观的坚执与变化 孟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10-307用新的审美范式构建艺术世界——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表现方法 李继林; 孟方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1-208讨论式教学法:一种合乎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法 孟方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3-159摄影文学与诗画相融的中国画 孟方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3010论钱玄同佚文《给黎锦明先生的信》的学术价值 孟方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04-3011黎锦明小说的艺术特色 孟方皖西学院学报2004-06-3012一篇不该被遗忘的钱玄同的佚文 孟方河西学院学报2005-02-2513谈师范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孟方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09-3014高师《写作》教材中的几个问题 孟方宿州师专学报2002-02-1515新课改背景下提高经典文学文本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孟方; 周艳青 宿州学院学报,2011-12-15

你可以上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网站上溜溜,上面会有你想要的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主持省级科研课题《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2006年结题。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大学师范生家教活动的效用开发及管理模式研究》,2010年立项,在研。活动课教材《教具制作与使用》,1995年编,省内交流,校内使用。论文《浅谈理想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99年获国家级一等奖;2000年《安徽教育科研》第二期发表;《芜湖师专报》99年12月摘登;论文《借助心理因素,激活学生思维》,2000年获国家级二等奖;论文《劳技课与理科课程协作,共同培养动手能力》,97年获省级一等奖;论文《单摆模型的受力分析及使用》,98年省级二等奖;论文《开好教具制作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2000年《劳动技术教育》第六期发表。论文《浅析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2004年《合肥学院学报》第一期发表。论文《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2004年《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三期发表。论文《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及作用》,2007年《宿州学院学报》第一期发表。论文《新课程中教具功能的发挥》,2006年获省电教论文比赛三等奖,2008年《宿州学院学报》第三期发表。

我是宿州学院大二学生,10年超二本线10分进的学校,选择的是化学专业。其实我们学校虽说的二本,但招生的分数也就是将将在二本线左右徘徊,我的分数当初在学校都算高的。不过,对于省内的一系列XX 学院来说,其实各学校间差别不是太大。所有觉得学校还可以,毕竟自己的分数就在那里专业的话,如果你想考研的话建议首选 化学专业 地质测绘专业等。当然了,学什么还是自己兴趣为主。作为南方人,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宿州的天气,不太适应,夏冬太长,春秋太短,长起风,有沙尘。另外学校新校区周围每年都有农民焚烧麦秸秆,每当这个时候,空气里飘得都是炭灰。

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省属公办二本,学校还不错,认可度也很高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是由宿州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期刊,综合因子为:053,是省级期刊。《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其月 刊 带xie发 企我鸟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省教育厅主管 三级刊物

人物简介张振华: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生于1956年12月,宿州人;硕士研究生,197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省运动训练学会会员,省学校体育学会理事,省高校体育学会理事、篮球一级裁判、田径一级裁判。曾先后荣获:省优秀教师、省体育课大赛一等奖、省大学体育精品课程,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学奖、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奖等。学术思想活跃,注重先进文化诘取,驻足于体育教育、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育  人文社会体育。主讲课程:  1.《学校体育学》  2.《体育游戏》  3.《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  4.《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  5.《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发表论文:1.体育教学CAI课件的研究与应用四川体育科学,2001年第四期。  2.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走向与思考四川体育科学,2002年第二期。  3.对学校体育改革中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第二期。  4.人文教育是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基础四川体育科学,2002年第三期。  5.论健康第一,不是唯一的文化性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第四期。  6.对三基教学理论的质疑与辨析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第一期。  7.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的沟通与回应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第一期。  8.试述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展与误区体育与科学,2003年第三期。  9.试析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的路向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第三期。  10.论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形态与嬗变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  11.论市场经济对公共体育的影响与变迁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七期。  12.论三种教育理念在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目标、关系和定位四川体育科学,2005年第一期。  13.论三种教育理念在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关系体育与科学,2005年第一期。  14.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理性的解读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第二期。  15.论中国特色体育的思想基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第三期。  16.对《论身体教育的迫切性》与《体育的主旨是强化体能而非保健养生》两文的辨析与商榷体育与科学,2005年第六期。  17.刍议体育课的评价与观摩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五期。  18.全球化进程:中国体育在国家建设中的文化责任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第三期。  19.体育学习与培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三期。  20.对学校体育28年的回顾与透视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三期。  21.对学校体育“器”与“道”向度的哲学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一期。  22.多元化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与变迁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第三期。   百年中国学校体育史再认识运动,2010第一期。  23.论我国学校体育新课改的超越与缺失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一期。  24.我国体育软实力的理论视阈与价值取向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一期。   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辨析与建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二期。  26.北京奥运会文化对我国社会进程的影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三期。  27.论成功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二期。  28.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影响与启示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三期。  29.论四种学习理论在体育教育的贡献与缺陷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第三期。   19世纪游戏文化论说的文化研究运动,2010年第五期。  31.体育教与学关系的论析与建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十一期。出版论著:  1.大学体育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  2.体育教程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体育教学策略与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主持项目:  1.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三年实验研究省教育厅课题,2000年。  2.对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建构与实施市级课题,2001年。  3.我市投掷运动训练的成就与贡献市级课题,2002年。  4.体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省教育厅课题,2003年。  5.对大学生弱势群体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重点课题,2004年。6.全球化进程:中国体育在国家建设中的文化关系省教育厅课题,2004年。  7.安徽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意见纲要省教育厅重点课题,2006年。  8.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社会进程的影响体育总局文化基地课题,2008年。  9.体育教学策略与设计,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10年。  10.皖长三角四城市政府公共体育行为的研究,安徽省体育局重点课题,2011年。

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文艺学、文化教育。主持和参加省、厅项目多项。独撰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出版教材、专著7部。 1浅论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文化审美 朱曙辉; 孟方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252大学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 孟方宿州学院学报2009-12-153写作学:梳理合构、力求突破与新的挑战 孟方宿州学院学报2006-12-154写作: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要以有效性为准则 孟方宿州学院学报2007-12-155高校教学院系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孟方宿州学院学报2008-12-156从一篇佚文看钱玄同文学观的坚执与变化 孟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10-307用新的审美范式构建艺术世界——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表现方法 李继林; 孟方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1-208讨论式教学法:一种合乎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法 孟方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3-159摄影文学与诗画相融的中国画 孟方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3010论钱玄同佚文《给黎锦明先生的信》的学术价值 孟方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04-3011黎锦明小说的艺术特色 孟方皖西学院学报2004-06-3012一篇不该被遗忘的钱玄同的佚文 孟方河西学院学报2005-02-2513谈师范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孟方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09-3014高师《写作》教材中的几个问题 孟方宿州师专学报2002-02-1515新课改背景下提高经典文学文本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孟方; 周艳青 宿州学院学报,2011-12-15

省教育厅主管 三级刊物

看来宿州学院学报还挺正规的。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胜利西路890号邮政编码:234000

魏家文 :《骆驼祥子》悲剧成因新探[i];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4期;王卫东;论老舍笔下祥子悲剧的深度和根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6年01期;谢加明;《骆驼祥子》的多重思想意蕴及其不同解读方法[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丁卫广;;相似的经历 不同的结局——从祥子、王贵论进城农民的人生与出路[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06期;魏家文;叶文敏;;论“骆驼祥子”失败的文化根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孔颖丽;;奋斗者的悲歌——祥子和高加林之比较[J];青年文学家;2012年14期;赵志民;农民工题材小说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王金根;《骆驼祥子》的悲剧意义;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曹恒删;赵建胜;《骆驼祥子》的悲剧意义;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11期;唐玲艳; 认同的悲剧——《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成因分析;《沧桑》2009年第02期;朱勇; 对《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深度探析;:《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01期;孙亚;造成祥子悲剧命运原因的深层思考;《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04期;唐克龙;《骆驼祥子》:承认的悲剧;《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1期;王坤; 论祥子悲剧命运之根源;《管理学刊》2007年第04期;胡林;浅谈“骆驼祥子”的悲剧根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2012年第12期 ;刘苗;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因素;《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第2期

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多子系统,也就有不同的流程图。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从宏观上讲当然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和图书管理系统。  下面的资料功能参考: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初探  [ 11-02-11 13:25:00 ] 作者:刘健美 编辑:studa09042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 应用日趋广泛,高校档案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 机遇。高校档案信息化是高校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当前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诸如基础设施配备不到 位、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化;问题;  对策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资源现代化的基础和 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时机也日趋成熟。但是,当前高校档 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早采取 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1高校档案信息化是高校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 1)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践表 明,数字化档案信息能够让任何一位档案使用者不受时间、 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点、时间只需有一台联网的电脑,就 可以进入档案管理系统查阅所需要的档案信息。高校档案 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不仅是提高档案利用率非常有效的手 段,而且还能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  2)高校档案信息化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 校档案部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普遍使用计 算机管理档案,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计算 机管理档案可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形式的档案信息对象 转为机读档案,并通过光盘、磁盘存储,不再是纸质载体储 存,这样一个高校档案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全部馆藏信 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存储在电脑里,任何个人和机构都能 很方便地进行查阅。高校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高校档 案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配备不到位。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件设备 和专业软件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不具备 应有的条件,只能是纸上谈兵。高校档案机构没有生产和接 受电子文件的工具和网络,也就根本无法实现档案管理的 信息化。硬件设备主要是计算机、扫描仪交换机、网路设备, 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档案信息处理系统、档案信息数据库以 及相关软件和程序等。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多数高校档案馆 不仅缺乏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硬件设备,而且也缺乏相 应的配套的软件。很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存 在误区,认为仅仅是摆设几台电脑就算是具备了基本条件,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信息化了  2)馆藏档案信息数字化步伐进展缓慢。把馆藏的纸质 档案变为数字化的档案是当前所有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一项基础工作。大家知道,对日常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 作中直接生成的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的接收和管理比较容 易,但是如果把高校几十年形成的全部的纸质档案进行数 字化,使其成为光盘、磁盘存储的信息,建立起一套档案全 文数据库,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 力。目前,各个高校在这方面工作进展缓慢,投入不够  3)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要实现高校 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必须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这 个标准不是单一某个方面的,而是一个标准体系,既要有高 校档案管理网站信息系统设计和管理软件的应用标准,也 要有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标准,还要有电子文件的接收、管理 标准,此外,高校档案数据库与地方档案馆数据资源库互联 的工作标准等也需要统一。目前,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 规划和标准,各高校档案馆各自为政,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 存在着很大盲目性。这种状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势必给档 案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造成隐患,严重阻碍档案管理信 息化的进程  4)严重缺乏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当前,各高校档案管 理人员中普遍缺乏档案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就目 前各个高校档案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真正的全日制专科 或本科学校档案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人很少,既熟 悉档案业务,又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现 在的档案管理人员要么是转行做档案管理工作,要么是兼 职做档案管理工作,导致高校档案人员普遍缺乏非常系统 的档案和信息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档案管理人 员队伍中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因 素之一  3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当前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 方面的工作: 1)强化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领导要 带头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学习上级档案管理部 门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文件要求,组织全体档案管理人员 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大讨论,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题研 究,理清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信息 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硬件和数据库建设。档案信息化首先要从相关硬件和数据库建设做起。物质条件是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基 础和前提。高校档案馆为了早日实现管理信息化,首先要加 强相关硬件建设,从实际出发,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 上,适当购置适合的先进设备。购置时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 用,听取专家的意见。既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又避免不必要 的浪费  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  毋庸置疑,档案的真正价值在于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 现将为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提供条件。我们要努力实现档 案资料以及档案信息收集整理、查询和检索自动化。当今世 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网路技术发展很快,档案管理工作应 充分利用现在已经成熟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 息化水平,使高校的档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各项管 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加强与各单位 的协调,经常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宣传档案信息化的知识,鼓 励各单位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按规定格式、程序和要求上报 有关档案资料,以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建设。高校档案馆 的工作不是独立的,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方方面面的 配合,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组织、宣传等各项工作形成的 资料,要及时以数字化的手段收集、加工、整理、传送和接收 以及储存。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档案 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紧密配合, 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4)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强在 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人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档案 管理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 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决定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水平。高校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事业心强、具备相关知识、精 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解决人才奇缺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 是通过人事部门从外部引进;二是通过在职学习、脱产培训 和外出进修等各种方式由高校自己培养。各高校可结合自 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多种手段,发挥经济 杠杆的作用,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及业务能力尽快适应高校档 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同时,也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 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希琳浅谈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7)  [2]马志波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0(3)  [3]邱艳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 2009(6)

曾任张掖师专(现已升格为河西学院)英语系教师、河西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河西学院英语系秘书、河西学院英语系办公室主任等职。1997年7月被评为张掖师专优秀教师。现任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副教授,同时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聘为特约研究员。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中国英语教学》、《社科纵横》、《河西学院学报》、《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26篇,参编教材一部(任副主编),主持并完成院级教科研项目一项、院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1项。主要科研成果目录(与中国知网查询结果相对应) 1.英语介词短语作表语时的动词意义探讨《张掖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2.王翰《凉州词(一)》的理解与英译《社科纵横》 53.朝圣者众生相《宿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4.《维纳丝与阿多尼》主题新探《社科纵横》 2001年第4期5.英语语篇标记研究《河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阅读理解问题类型分析《中国英语教学》 2003年第 4期7.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的特点分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On the Informed Use Of IT in ELT Classrooms《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4年第5期9.知识的彼岸是什么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0.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领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听说技能领先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2.影片《音乐之声》女主人公玛利亚性格特点及其现实意义和田师专学报 2005年第3期13.对人类命运的艺术性思考----短篇小说《这么多水,离家这么近》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沧桑》2007年第2期(总第86期)14.英语借代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0期15.“素质教育”一词的理解与英译《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16.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词典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沧桑》2008年第6期17.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词典使用策略变化趋势调查与分析《科技信息》2008年第36期18.常见英语词典对and引导从句现象的不平衡处理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9.《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沧桑》2009年第6期20.《墙上的斑点》结构形式分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21.《墙上的斑点》的元小说特征分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二作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