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侧重点不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已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和建筑科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在国外检索系统中,已被俄罗斯《文摘》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材料信息系统(MI)收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于1957年创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领域权威性、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 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及时反映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技术方法和水工环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研究的新动向,促进学科的发展、交流与推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 (1)水文地质学科基础理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学科中的应用、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地下水开采诱发环境地质问题(2)工程地质学科基础理论、重大工程地址区域稳定性研究分析、重大工程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重大工程场址区地(坝)基工程处理、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等的试验与分析、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理论及应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与保护、工民建中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桩基础设计与应用、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3)城市环境地质、矿山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废弃物卫生填埋的环境地质、特殊生态区(湿地、三角洲、沙漠等)开发中环境地质(4)物化探技术在水工环专业领域中的应用等。 (1) 论文题目明确、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可加附标题,英文题目不超过10个实词。(2) 论文属基金项目资助时,应注明资助项目名称(编号)。(3) 作者信息齐全:姓名(生年-),性别、职称、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联系方式(Tel、E-mail)。(4) 中文摘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简明扼要交待清楚论文的目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证据、研究结果和结论,不超过500个汉字,英文摘要视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但综述、论评性论文可写成指示性文摘。(5)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中、英文对照关键词3-5个。(6) 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4个版面,包括图、表,重大基础与专题类论文可不受版面限制)。论文主要结构应有地质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7) 论文写作要求:符合科研论文体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严谨,结论可信,语句通达,逻辑严密。(8) 正文采用3级标题,即,一级标题如“2 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二级标题如“1 模型建立”;三级标题如“1 模型建立基本原则”或“(1)模型建立基本原则”。 按正文中引用顺序,用[序号]形式标注于引用之处。(1) 专著、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学位论文[D]、报告[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会议文集:[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目[A]论文集编著者(任选)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 各类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6)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 自收稿日起3个月内,书面通知作者论文处理结果。来稿一经录用,作者需按要求修改论文。作者收到修改通知1个月内返回修改稿。超过1个月,编辑部催问1 次,催问1个月后仍未返回修改稿,视为自动撤稿(特殊原因且已向编辑部说明者除外)。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2) 录用稿件将酌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赠送当期刊物2份,超过2位作者,每位作者一份。来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邮编:100081(投稿邮箱请点击下面的链接,这里百度不允许放投稿邮箱和查询电话)

evements you have habitually underrated you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为核心期刊,录用稿件将酌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赠送当期刊物2份,超过2位作者,每位作者一份。稿费不会超过600元,录用后有稿酬,所以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基本不花钱。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期刊投稿经验

evements you have habitually underrated you

不清楚啊,就知道是核心期刊,我也刚投稿去了呢,还没恢复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为核心期刊,录用稿件将酌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赠送当期刊物2份,超过2位作者,每位作者一份。稿费不会超过600元,录用后有稿酬,所以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基本不花钱。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为核心期刊,录用稿件将酌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赠送当期刊物2份,超过2位作者,每位作者一份。稿费不会超过600元,录用后有稿酬,所以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基本不花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杂志投稿经验

综述类的就看什么类型了,如果比较前沿,考虑地学前缘,地质通报,地质论评等都相对比较容易一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北大核心的

朋友说的这些刊物太专业,一般人做不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已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和建筑科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在国外检索系统中,已被俄罗斯《文摘》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材料信息系统(MI)收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于1957年创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领域权威性、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 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及时反映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技术方法和水工环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研究的新动向,促进学科的发展、交流与推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 (1)水文地质学科基础理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学科中的应用、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地下水开采诱发环境地质问题(2)工程地质学科基础理论、重大工程地址区域稳定性研究分析、重大工程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重大工程场址区地(坝)基工程处理、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等的试验与分析、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理论及应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与保护、工民建中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桩基础设计与应用、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3)城市环境地质、矿山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废弃物卫生填埋的环境地质、特殊生态区(湿地、三角洲、沙漠等)开发中环境地质(4)物化探技术在水工环专业领域中的应用等。 (1) 论文题目明确、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可加附标题,英文题目不超过10个实词。(2) 论文属基金项目资助时,应注明资助项目名称(编号)。(3) 作者信息齐全:姓名(生年-),性别、职称、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联系方式(Tel、E-mail)。(4) 中文摘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简明扼要交待清楚论文的目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证据、研究结果和结论,不超过500个汉字,英文摘要视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但综述、论评性论文可写成指示性文摘。(5)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中、英文对照关键词3-5个。(6) 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4个版面,包括图、表,重大基础与专题类论文可不受版面限制)。论文主要结构应有地质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7) 论文写作要求:符合科研论文体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严谨,结论可信,语句通达,逻辑严密。(8) 正文采用3级标题,即,一级标题如“2 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二级标题如“1 模型建立”;三级标题如“1 模型建立基本原则”或“(1)模型建立基本原则”。 按正文中引用顺序,用[序号]形式标注于引用之处。(1) 专著、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学位论文[D]、报告[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会议文集:[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目[A]论文集编著者(任选)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 各类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6)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 自收稿日起3个月内,书面通知作者论文处理结果。来稿一经录用,作者需按要求修改论文。作者收到修改通知1个月内返回修改稿。超过1个月,编辑部催问1 次,催问1个月后仍未返回修改稿,视为自动撤稿(特殊原因且已向编辑部说明者除外)。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2) 录用稿件将酌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赠送当期刊物2份,超过2位作者,每位作者一份。来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邮编:100081(投稿邮箱请点击下面的链接,这里百度不允许放投稿邮箱和查询电话)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怎么写

水文地质牵扯到地下水等水利方面的知识,工程地质与施工等关系大。岩土工程勘察算是工程地质得一个分支。。三者都有联系,都是地质。

水文地质勘查主要是争对区域内的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进行的工作主要是抽水试验、长期观测及示踪法等;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调查工程的岩土体性质,持力层等,解决边坡的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和地下水的内水压力等问题。

(1)岩溶揭示在齐岳山背斜地段施工中,共揭示6个规模较大的岩溶,如表10-24。(2)岩溶发育特征对齐岳山背斜地段所揭示的6个岩溶进行分析,具有以下6个特征。表10-24 齐岳山隧道溶洞统计表1)高频率发育。如图10-78,在齐岳背斜DK361+597~DK362+277长680m区段内,共发育6个规模较大的岩溶,平均岩溶间距不到300m,岩溶发育频度极高,因此,在这种岩溶高发地段,为规避施工风险,采取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十分必须的。图10-78 齐岳山隧道岩溶分布图2)水压力不高。对施工所揭示的6 个岩溶进行水压力测试,水压力值最大不超过3MPa,现场实际测试结论与体会与前期勘察设计阶段认为存在高水压力的推断难以吻合。对于齐岳山隧道不存在高水压力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齐岳山隧道存在四级夷平面:第一级夷平面高程1700~1800m,第二级夷平面高程1500~1600m,第三级夷平面高程1300~1400m,第四级夷平面高程1100~1200m,背斜西翼岩溶水主要由第二级夷平面向第四级夷平面过渡,由夷平面高程差来看,可能会存在3~4MPa的高水压力。但在隧道附近发育着规模极大的大鱼泉(标高1115 m)、小鱼泉(标高1112 m)和朝阳洞(标高1143 m),附近三个规模较大的岩溶洞穴与隧道进口(标高1126 m)高程相比,位于隧道上、下15~20m范围,因而,泉点与洞穴将袭夺地层中的岩溶水,造成隧道内揭示岩溶水压力值不高,水压力值约为3MPa,这与洞穴高差相吻合。3)水量贫富不均。在施工中所揭示的6 个岩溶中,PDK361 +870、DK362 +060、PDK362+144三个岩溶涌水量高达2000m3/h,而另外3个岩溶水量不大,小于100m3/h。富水的三个岩溶位于T1d地层,以及T1d与T1j、P2c的交界面,这能否成为背斜地层岩溶富水特征值得深入研究。4)充填介质复杂多样。由背斜所揭示的6个岩溶来看,充填介质有水、淤泥、粘土和块石土四种,没有空腔型干溶洞存在。5)岩溶赋存于断层和完整灰岩的交界面。所揭示的6 个岩溶中,PDK361 +597 和DK361+614溶洞位于F3 断层,其余的四个溶洞均位于完整灰岩交界面,由此来看,断层处和完整灰岩交界面是溶洞多发区,这在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中应予以加强。勘察阶段,认为在背斜核部F5、F6处岩溶极其发育,但在实际施工中却未发现。笔者认为,造成背斜核部岩溶不发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受P2w隔水层的限制所致。6)以管道型和溶槽型发育,未发育大型溶洞。施工中所揭示的6 个岩溶中,除DK362+060为溶槽型外,其余5个均为管道型,未揭示大型溶洞。根据这一特征,在背斜地段,遇到溶洞后,为解决工期问题,采取绕越方案会十分有效。(3)岩溶分类根据岩溶特征,可将施工中所揭示的6个岩溶进行分类,如图10-79。图10-79 齐岳山隧道岩溶分类

侧重点不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