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孔子研究论文集叫什么

发布时间:

孔子研究论文集叫什么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又称“十翼” 传说为孔子所作

论文集论文集就是由某出版社出版的书刊,一般没有ISBN号。如果聘职称时一般对其刊登的论文不予认定 也是不合情理的做法。只要刊号是正式的,那么刊物就是正式的,只是一些杂志为了牟利,一期出好多文章,被人称为是论文集。这样的论文集多了,几乎到处都是。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在新闻出版总署、知网数据库可以查到的,就是正规的刊物了。好多核心期刊也是论文集。一般民间的论文可分为三类:一类,论文内涵深;二类,论文内涵较深;三类,论文内涵一般。不同类别的论文发表的刊物不同。论文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

孔子研究论文集是什么

本会编辑出版了《孔子研究论文集》、《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儒学与现代化》、《儒学与市场经济》等论文集,“中华文化教育丛书”、“中华孔子学会丛书”等系列丛书,及《国学通览》、《中华地域文化集成》等大型工具书。学会的刊物《中国儒学》也于2006年创刊。

孔子顶礼膜拜的人物就是周公。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所要复的礼即为周礼。周礼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周礼的核心是宗法制,/html/lunli

孔子研究论文集

你是要写孔子老子的书,还是孔子老子写的书?如果是前者的话,我推荐《史记》和《孔墨的思想》 杨荣国著 三联书店 《古代儒家哲学批判》 赵纪彬著 中华书局《〈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古籍出版社《经学通论》 皮锡瑞著 中华书局《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 杜国庠著 三联书店 《〈论语〉疏证》 杨树达著 科学出版社《孔子的教育思想》 陈景磐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孔子的学术思想》 王荫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论语〉》新探 赵纪彬著 人民出版社《孔子、孟子、荀子论乐》(古代音乐论著译注小丛书) 吉联抗译注 人民音乐出版社 《孔子的哲学思想》 严北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历代大同思想》 侯外庐主编 科学出版社《孔子讨论文集》(第一集) 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 山东人民出版社《孔子哲学讨论集》 《哲学研究》编辑部 中华书局《春秋哲学史论集》 关锋、林聿时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孔子学术思想新探》 王荫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孔子思想体系》 蔡尚思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子教育思想初探》 许梦瀛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孔子研究》 钟肇鹏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孔子的法律思想》(《中国法律思想史》) 杨景凡、俞荣根著 群众出版社《儒家辩证法研究》 庞朴著 中华书局《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哲学小史》 方克立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 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论孔丘》 冯友兰著 人民出版社《孔子评传》 匡亚明著 齐鲁书社《孔丘》 骆承烈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孔子》 李启谦、徐志祥著 中华书局《玄儒评林》 张岱年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孔子政治思想的精华》 杜任之、高树帜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评孔纪年》 韩达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论语〉》新解 钱穆著 巴蜀书社《孔子法律思想研究》(论文集) 乔伟、杨鹤皋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著 学林出版社《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杨焕英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孔门弟子研究》 李启谦著 齐鲁书社《孔子思想研究论集》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编 齐鲁书社 《先秦两汉儒家教育》(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 俞启定著 齐鲁书社《大教育家孔子》 吕涛编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孔子研究论文集》 中华孔子研究所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语〉》新译述评 王滋源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儒家思想研究》 吴乃恭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 张文勋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刘锡辰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论语〉》浅解(中国古代文化要览小丛书) 钱逊著 北京古籍出版社《中国儒学辞典》 赵吉惠、郭厚安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一) 方克立、李锦全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罗佐才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孔孟荀比较研究》 赵宗正、谢祥皓、高晨阳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评新儒学》 罗义俊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世界文化丛书) 王家骅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现代新儒学概论》 郑家栋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儒家与现代中国》 韦政通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 姜义华、张荣华、吴根梁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儒家管理思想》 刘云柏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儒学思想史》 张岂之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 [韩国]金日坤著 邢东田、黄汉卿、史少锋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 [法]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李瑜青、胡学东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中国儒学史》 赵吉惠、高厚安、赵馥洁、潘策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美]杜维明著 曹幼华、单丁译 周文彰等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 朱义禄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先秦儒学》 钱逊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孔子新传》 金景芳、吕绍刚、吕文郁著 湖南出版社《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史》 李书有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华儒学通典》 吴枫、宋一夫主编 南海出版公司《孔子与人格世界》 唐君毅著 香港人文出版社《孔子学说论集》 陈大齐著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学说与现代文学》 张其昀著 中华书刊仪器社《孔子研究集》 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 台北中华书局《孔子学说》 陈大齐撰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孟仁学之研究》 周伯达著 基隆著作印行 《〈论语〉》新解 钱穆撰 香港新亚研究所 《四书道贯》 陈立夫 台湾世界书局 《孔孟学说底真相和辩正》 任卓宣著 帕米尔书店印行 《〈论语〉》要略 钱穆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论语〉》新诠 方骥龄著 台湾环球书局 《孔子学说与中华文化》 教育部教育司 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原儒》 熊十力著 台北史地教育出版社 《孔子与柏拉图伦理教育思想之比较》 陈树坤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儒家人本思想》 杨文鹤著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孔子的道德哲学》 叶经柱著 台湾正中书局 《孔子哲学思想源流》 唐华著 台湾正中书局 《读经示要》 熊十力著 台北广文书局 《论儒学思想史》(上) 张君励著台北张君励先生讲学基金会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之研究》 施湘兴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蔡仁厚著 台湾学生书局 《孔子传略》 黎东方著 华欣文化事业中心 《孔子精神建设论》 谭宇权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其命维新--孔子学说与现代思想》 严庆祥著 董氏基金会 它们都不错,选书要靠自己。还有关于老子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32页,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32页,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杨向奎:《论“道”》,《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4 期。龚维英∶《老聃新考》,《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一期。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22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钱穆:《老子辨》第21页,中国书店1988年版。 如果是后者,那就无须我推荐了,他们两位写的书,众所周知,买正版的就行。另外,你不妨看看于丹的心得,虽有误解之处,但别有一番教益。

中华孔子学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中华孔子研究所。学会成立前后曾得到梁漱溟、张申府、冯友兰、周谷城、贺麟、季羡林、陈岱荪、邓广铭、白寿彝、赵光贤等著名学者的支持,并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其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支持。    中华孔子学会会员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文化教育机构。其中既有德高望重、享有盛誉的老一辈学者,又有一大批中青年知名学者,还有许多关心和支持儒学事业的知名企业家。本会与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团体和学者有着友好联系。中华孔子学会自成立以来,坚持学会的宗旨,紧密联系实际,积极从事孔子、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先后举办各种研讨会数十次,对推动儒家思想研究,加强对外学术文化交流,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起了积极作用。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出版了《孔子研究论文集》、《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儒学与现代化》、《儒学与市场经济》等论文集,“中华文化教育丛书”、“中华孔子学会丛书”等系列丛书,及《国学通览》、《中华地域文化集成》等大型工具书。学会的刊物《中国儒学》也于2006年创刊,本会全体同仁将通力合作,力争把她办成国际国内有权威性的儒学刊物。中华孔子学会注重儒家思想对社会发展的现实作用,尤其注重用中华传统美德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年来,本会组编了大量传统文化教育丛书,尤其是《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的出版和推广,被许多媒体视为文化教育界的大事,并引发了关于儿童“读经”问题的全国性讨论。本会还与一些小学联合建设了“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试验基地”。中华孔子学会一直致力于儒学与现代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致力于与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与协作。近十余年来,先后有中国银行、联想集团、海尔集团、清华紫光、北京同仁堂等著名企业的代表参与本会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本会将进一步加大同企业家的交流与合作。中华孔子学会自成立以来,接待了海内外众多学者,并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各界人士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增进海内外学者和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学术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本会欢迎各界朋友继续支持和参与学会的工作,团结协作,携手前进,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华孔子学会是一个以研究孔子、儒学及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为主的民间学术团体。目的是团结国内外学术团体及人士共同研究并交流研究成果,以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祖国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学会实行会长负责制,下设学术委员会、编辑委员会、基金委员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和办公室等机构,分别承办本会各项工作。中华孔子学会先后召开了8次大、中型学术讨论会,编辑出版了《会刊》、《通讯》、《孔子研究论文集》、《传统文化综合与创新》;并与教育科学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中华文化教育丛书》,已出版的有张岱年的《文化与哲学》、梁漱溟的《朝话》、闻一多的《集外集》和张申府的《罗素译述》等著作。正在编辑出版的有《中华孔子学会丛书》、《王国维年谱新编》等书。

孔子研究论文集名称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又称“十翼” 传说为孔子所作

孔子的思想及其学派[J]文史哲,1957,(5)孔子政治上的保守立场和哲学上的唯心主义[N]北京日报,1961-07-怎样分析孔子的哲学思想[J]教学与研究论孔子的中庸思想[J]学术月刊,1962,(9)论孔子中庸及其变革思想的实质[J]学术月刊,1963,(11)孔子哲学思想分析[J]中华文史论丛,1979,(1)关于孔子的几个问题[J]中华文史论丛,1979,(1)五千年前的和谐理念——孔子思想研究 这是我个人想的。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研究论文集汤一介

《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在非有非无之间》、《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非实非虚集》、《昔不至今》、《郭象》、《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汤一介卷》、《佛教与中国文化》、《生死》

人为什么  活着今天坐在这里,我还能穿得漂漂亮亮的,我还没有缺胳膊少腿的;今天我还能吃得下、睡得着,我应该很满足了。过去看到很多女孩子,长得蛮漂亮的,就是笑的时候用手把嘴巴遮住,原来是因为她有一口黑牙,很难看。为什么?因为你自己没有好好地照顾好自己啊。不要让自己不好的习性来伤害自己,这是师父告诉你们的。人生苦短,人生很渺小,我们为何要将宝贵的时间用在无谓的烦恼当中去呢?烦恼之后,不就没了吗?为什么还要去烦它呢?有什么好烦的?更何况这些烦恼本是空中的云雾。师父告诉你们,烦恼是空中的云雾,今天有,明天就没有,上午有,下午就没有了。很多烦恼,当你烦的时候,它是真的有点恼人,但是烦过了,你就不会气恼了。所以,不是烦恼在影响着我们,而是我们去执著烦恼。好好记着这句话,我放不下,我就执著在这个烦恼里面了,对不对?家里吵架,两个人吵架,每个人执著于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把它处理好,会造成自己和别人的烦恼,这也叫因果,道理就这么简单。要懂得,我们人如果执著,烦恼会来找我们。一发脾气的人马上烦恼就来了,一骂人的人脾气就来了,一想不通,脾气就来了,来了之后又觉得后悔了,后悔自己刚刚对老婆讲话的那个样子,接下来看都不敢看她了,还假装问,明天你还去干吗干吗的,这不是废话吗?找什么话讲啊?早知如此,根本不应争吵。要学会每当妄念生起,或者想了不该想的事情,或者给自己找借口的时候,就经常问自己,如果你在人间只能活三个月,而且很快会死去,你还会无法控 制你的杂念和你的习性吗?听懂了吗?想想自己很快要死了,如果地 震中你死了呢?如果飞机失事,你走人了呢?你还会有什么杂念?你还会说我一定要怎么样吗?我就是这习惯?我就要这样?师父讲给你们听,你们现在是学佛的人,如果你们不学佛的话,你们这些孩子也是很麻烦的。你们有些女孩子用惯了这个东西,我一定要用,半夜里商店关门了,还一定要爸爸妈妈去买,这类事情你们过去没有过吗?这些都是矛盾,这些都是麻烦啊,学会控 制自己的习性才能更好地修行。人要停止妄念,视烦恼为过眼云烟。要把烦恼看成跟云烟一样的,过一会儿就会散掉。要懂得,活着就是要为死后做准备。这句话你们好好听,虽然不是太好听,但是这是事实啊。你活着的时候就是为自己死后在做准备,想想看,你活得能永久吗?所以,活着是一个预备学习的过程。活着的时候要拼命学习,学佛 学 法,要拼命地准备好,以后死了我要到哪里去,就是给你这么一段短短的人生,让你准备考大学的,是否考得上就在于你最后的考 试当中,没有第二次机会,死后的去处才是你真正要去的地方。你们一辈子都要记住啊,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在哪里都是学佛,在哪里都是进步。如果你是一个凡夫俗子,你就会执著眼前的事物对自己的影响, “哦, 这个事情对我有影响吗?不关我事” ,你就开心了;“这个事情对我有影响”,你就执著了。对不对?人就是无法看透人间的本质,你看不透人间的本质,你等到死亡临近的时候,你才开始恐 慌啊。你们现在看透了?看透了就不要怕死亡了。当死亡临近的时候才开始好好地念经, 一切晚矣, 以后才学, 有什么用?咬咬牙,说放就放,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放得下,只是你愿意不愿意放下。师父讲的这些人生的东西,你们一定要好好地学。我们人活在世界上,因为有累世的习性,就是过去生中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再加上这辈子几十年的习惯,怎么可能在人即将离开世界的时候,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完全消除业障呢?要完全消除可能吗?很多人说,最后“一念阿弥陀佛”就上去了,问题是你最后的时候能不能念?因为你在痛,有些人已经昏迷了,你还有 意识念“阿弥陀佛”吗?对不对?那个时候没有用啊,想都想不起来了,痛得脑子里忘记这个,又忘记那个,怎么想得起来念“阿弥陀佛”?这个“一念”实际上就是你功课最后考 试的成绩。那么为什么人家能够最后一念“阿弥陀佛”就上去呢?因为人家一辈子都在念啊,所以最后一念就上去了,是这个理论啊。而不是说,你平时不念,到了死的时候一念就能够上去。可那时你已经接氧气了,你的嘴巴都张不开了,你已经昏迷了,你还能念“阿弥陀佛”吗?师父告诉你们,菩萨一再给我们机会克服自己的毛病,这就是师父告诉你们要念经的原因,但我们没有把机会抓 住,还是在人间的六道当中轮回啊。你们说是不是?过去有个小偷偷东西被警 察抓起来了,痛 哭 流 涕地说不再偷了,后来又偷了,又被抓到,又不偷,后来又偷,后来只要警 察抓到他,先不让他讲话,直接把他先关进去,因为他是惯偷,就这么简单。你们现在在人间做坏事,做了一个坏事又轮回再做,做了一个坏事又轮回又做,你们就是惯匪啊,你们就是不珍惜菩萨给你们的每一次机会,道理就是这样的。不改正毛病,就会轮回,要想改正,就要靠我们积极的力量和坚韧的毅力。普贤菩萨曾经讲过十六个字,对人间描述得非常好,“是日已过,命亦随减”,这一天已经过了,今天过了一天,你的生命又减少一天,你们是不是更靠近棺 材一天了?不要自己自己,这是天理啊。“如少水鱼”,就像一个鱼缸里少了水一样,水一天比一天少,鱼还在里面生活。水越来越少,鱼还在鱼缸里,普贤菩萨说,“斯有何乐?”你有什么快乐呢?你自己知道水越来越少,最后的结局就是水没了,你一定会干 死的,你还有什么快乐啊。你们自己想想,你们今天过了一天,不就少了一天吗?你们应该懂这些人间的道理啊!知道这些人生道理之后,要常生欢喜心。今天坐在下面,还有师父管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我还能穿得漂漂亮亮的,我还没有缺胳膊少腿的;今天我还能吃得下、睡得着,我应该很满足了。过去看到很多女孩子,长得蛮漂亮的,就是笑的时候用手把嘴巴遮住,原来是因为她有一口黑牙,很难看。为什么?因为你自己没有好好地照顾好自己啊。不要让自己不好的习性来伤害自己,这是师父告诉你们的。不管看到别人做善事,或者离苦得乐,你要看成是自己开心的事情,不但要开心,而且要学会帮助别人,这一切要随之顺之啊。师父从今天开始要求所有的弟 子们锻炼自己,看见别人开心,你们要从心里替别人开心,“哎呀,真好,他怎么现在这么好?真开心”。师父就有这样的心,所以,尽量去帮助别人,随之顺之,就是随缘去帮助别人,顺着这个缘分去帮助别人。

略论郭象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02期略论王弼与魏晋玄学《学术月刊》1963年01期略论早期道教关于生死、神形问题的理论《哲学研究》1981年01期论郭象哲学的理论思维意义及其内在矛盾《哲学研究》1983年04期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哲学研究》1983年10期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哲学研究》1986年01期略论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理论月刊》1987年01期论儒家的境界观《北京社会科学》1987年04期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03期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问题《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4期儒学的现代化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2期论老庄哲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中国哲学史》1992年01期在有墙与无墙之间——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01期儒学的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994年04期在全球意识观照下发展中国文化寻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古今东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江淮论坛》1994年06期华严“十玄门”的哲学意义《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2期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内圣外王之道《在非有非无之间》,台湾正中书局,1995年9月禅宗的觉与迷《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3期“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理论学习与探索》1997年 03期;《学术月刊》1997年10期儒学的和谐观念《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04期儒、道、佛的生死观念《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5期汤一介学术自述1997年12月1日辩名析理:郭象注《庄子》的方法《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1期论郭象注《庄子》的方法《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1期魏晋玄学家郭象与裴頠之异同《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01期“太和”观念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中国哲学史》1998年01期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学人》第13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中国文化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文艺研究》1999年03期关于建立《周易》解释学问题的探讨《周易研究》1999年04期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三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2期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中国哲学史》2000年04期关于僧肇注《道德经》问题——四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学术月刊》2000年07期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中国艺术报》2000年9月29日国学大师——汤用彤《光明日报》2001年1月16日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1期略论百年来中国文化上的中西古今之争《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2期超越生死的观念和途径《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29日新轴心时代哲学走向的特点《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道始于情”的哲学诠释——五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学术月刊》2001年07期“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双向互动《中华读书报》2001年9月19日论中国先秦解释经典的三种模式《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开放时代》2002年04期汤用彤与胡适《中国哲学史》2002年04期汤用彤先生与东南大学《光明日报》2002年6月14日解释学与中国《光明日报》2002年9月26日儒学与生态《人民日报》2003年2月14日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看平衡论的意义2003年11月西方学术背景下的魏晋玄学研究《中国哲学史》2004年01期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探索与争鸣》2004年01期“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8月24日  “河洛文化”小议《光明日报》2004年11月9日论“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史》2005年02期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从“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2期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哲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创建人学体系的有益尝试《光明日报》2005年8月22日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与当今的“生态问题”《2005年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专集》,2005年中国经学与传统学术《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01期和而不同:多元文化共处的思想源泉《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5日文化自觉与问题意识《文汇报》2006年10月28日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诠释《人民论坛》2006年22期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汤一介,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接触很早,并且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1946年夏,汤一介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落榜,进入北京大学先修班学习。1947年夏天,汤一介再次参加大学考试,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进入大学后的汤一介,心无旁鹜,专心致力于哲学。 汤一介爱书,有一些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多少年后,汤一介这样回忆道:“在我读了《绞刑架下的报告》后,似乎精神境界有一个升华,可以说我有了一个信念,我应做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在这几十年的生活中,在各种运动中我整过别人,别人也整过我,犯了不少错误,对这些我都自责过,反省过。但我在内心里,那种伏契克式的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情感仍然影响着我。人不应没有理想,人不能不热爱生活。”1949年前,汤一介学习哲学,除了家学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是想去寻找真理、探讨人生的意义。19岁时汤一介曾经写出了《论善》《论死》《论人为什么活着》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显露了作为哲学家的才华。 “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汤一介和冯友兰等北大哲学系的教员都遭受批判,但当时的汤一介并没有质疑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1973年,清华大学做了一个“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看了之后就说不好,说清华是理工科学校,不懂这一块,要求找一些北大的老师来整批林批孔的材料。“当时就把冯友兰,周一良,汤一介找去了,这就是当时“批林批孔”和“梁效”,即“两校”的由来 。1974年初,批林批孔材料小组定名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批判组 。”批判组以“梁效”(即“两校”的谐音)笔名在中央媒体发表铺天盖地的大批判战斗檄文 。“梁效”分为写作组、材料组。后从材料组再分出一个注释组,组员由冯友兰、周一良、林庚、魏建功等学界名人,主要任务是为毛主席注释诗词, 负责写作组的文章“把关” 。据统计,“梁效”共撰写文章219篇,发表181篇,其中《孔丘其人》、《从〈乡党〉篇看孔老二》、《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等代表作三十多篇成为当时圈定的学习文件。由于文章包含着毛泽东及文革小组的“意见”,因此,文章一经发表,全国各地大小报刊必在显赫位置先后转载,故有“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说法 。汤一介是材料组组长,负责编《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二),供进一步深入批林批孔用 。到了“梁效”写作班子最鼎盛的九小组时期,汤一介负责的小组也主要侧重哲学史 。1976年10月10号,随着四人帮隔离审查,中央下命令查封梁效,在1983年开始的整党中,“梁效”成员汤一介被定性为犯一般性错误 。2006年,78岁的汤一介在接受采访谈到自己“梁效”岁月时,执意在记者的文稿上补充写下了一句话。这句话是:“我错了,我要深刻反省。” 1949年,汤一介认识了乐黛云,这位后来在中国比较文学界举足轻重的学者。对于汤一介来说,她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乐黛云和汤一介结婚50多年来,历经坎坷,却不离不弃。反右时,乐黛云被打成右派时,汤一介给中文系打电话为她辩护,被认为划不清界线。“文革”中汤一介被打成“黑帮分子”关在哲学楼,乐黛云每天晚上坐在哲学楼楼梯上等他回家。在性格上,汤一介较内向,乐黛云较开朗;汤一介受儒家影响较大,做事讲究规范,有条理,乐黛云比较喜欢道家,听其自然,做事大而化之,两个人互补。在治学上,汤一介古代文化基础好,有家学渊源,乐黛云外文好,接受新思想、新信息多,两个人也是互补。两个人有共同的理想,都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都喜欢帮助别人、都喜欢看文学书,听西方古典音乐。他们共同出了一本随笔集,是“连理丛书”中的一种——《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在广阔的天地里,他们比翼齐飞。 汤一介曾获得很多美誉,哲学巨匠、儒学泰斗、国学大师等等。对此,他同已故学者季羡林一样,坚辞拒绝。按常规理解,人们认为这是学者的谦虚谨慎使然,继而非要把这一顶顶大帽子强加于他。事实却证明,汤一介说的是真心话。在汤先生看来,不仅他不是大师,这个时代也没有大师。他在《汤一介传》中说得很清楚:“我说现在没有大师,是因为还没有一个思想体系被普遍接受,还没有出过一本影响世界的划时代著作。”他认为,20世纪后半叶的学术氛围不够自由,把思想禁锢在一个框框里边是不能产生划时代的著作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