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发布时间:

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没有这个本科专业吧

学院现设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戏剧影视文学3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点,2003年又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审美文化史为2006年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专业,由文学院负责管理,中国语言文学于2007年获批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在全国同类学科中享有广泛而良好的声誉,也是全国同类专业中较早获得硕士授权点的专业。1990年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电影学等4个专业相继获准为硕士授权点。在第10批硕士点申报中,中国语言文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美学硕士点也同时获得。 1988年,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被评为陕西省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中文学科被整体列入“211工程”三期省级建设项目。200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确定为西北大学校内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名牌专业”,2009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00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3门课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建中,我院的本科教学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积极肯定和高度赞扬。 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是与本校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文献学及汉语言文字学等学科同步发展起来的。现有教师和科研人员4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0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0人,博士生导师1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本学科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下设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研究方向,已招收博士生三届。本学科相继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在全国有影响的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务院古籍整理委员会、全国高校古委会以及陕西省政府和陕西省教育厅等不同层次的数十个科研项目,并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委的奖励。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的设立及学术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粤自二十世纪初,新潮涌起,西雍亦与时俱变,陕西大学堂创设,迭经百年,不断壮大。文献学之教学与研究人才济济,成就辉煌,并形成经部文献与史部集部文献并重、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并重、人文文献与科技文献并重的学术传统。高亨先生在先秦文化史及古籍校勘考据方面成果斐然。高明、蒋天枢等一批学界宗师亦曾先后传道于此。本学科成员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儒藏》精华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编纂与研究”、《汉字形音义演变大字典》、《近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源词典》等的研究,不久将结题面世。本学科又与陕西省社科院古籍整理研究所联合,共建西北大学文献学科。该所为陕西省古籍整理研究的重镇之一,所编《全唐文补遗》和《陕西碑刻》丛书,以及以吴敏霞研究员为代表的一批中生代学者,颇为国内外文献学界倚重。双方联手,势必会将西北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肇端于1902年陕西大学堂所设“中学门”及“西学门”辖属的“文语科”,历经百年,不断壮大。1923年国立西北大学时期,已设立了文学院。1924年,鲁迅先生曾应邀讲学于此。1937年抗战爆发,西北联合大学成立,其文理学院下设国文系。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复名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为学校主要院系之一。1949年后,高等教育实行院系调整,撤消院级建制,遂又改称中文系。1994年,为适应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在原中文系基础上,成立了文学艺术传播学院。2001年,学校恢复原文学院之旧名。著名学者黎锦熙、罗常培、胡小石、曹靖华、杨晦、罗根泽、高亨、蒋天枢等曾在校执教;张西堂、傅庚生、刘持生、郝御风、宋汉濯、单演义、杨春霖等先生亦长期设帐讲学于此;安旗、马天祥、张华、刘建军、张学仁、雷成德、赵俊贤、薛瑞生、薛迪之、杨昌龙、周健、曹汾、赵俊玠、房日晰、费秉勋、韩理洲、阎琦、雷树田等仍笔耕不辍,新著迭出;王启兴、董乃斌、边兴昌、王富仁、同向荣、张中良、吴予敏、方兢、倪文东、牛宏宝等学者曾在本学科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知名学者何西来、王富仁、薛天纬、党圣元、罗钢、张永清,知名作家雷抒雁、贾平凹、迟子建,知名编剧及导演张子良、黄建新、周友朝、张晓春,知名新闻工作者马利、万武义等均毕业于本学科。本学科被学界和媒体誉为“唐代文学研究重镇”、“作家摇篮”。本学科现有在岗教职工69人,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讲师与助教2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2人(博士后7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8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本学科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审美文化史两个博士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8个二级学科)和美学、电影学、宗教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戏剧影视文学三个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审美文化史为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与陕西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影视作品解读四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陕西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为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特色学科,“汉唐文化与陕西文学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为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五年,本学科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务院古委会及高校古委会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0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项、省教育厅等科研课题22项;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作品52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4项、厅局级奖励20余项。本学科主编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刊《唐代文学研究》,主编《鲁迅研究年刊》(1974-1992共18期);编辑“西北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丛刊”,已推出四辑20种著作;协办《陕西诗词》、《小说评论》、《美文》。

古典文献学是陕师大的本科招生专业。

求资料的童鞋很多啊。加油。你可以看一下考研论坛有没有提供,另外西北大学精品课程网有些课程可以借鉴一下。还是很不错的。像是找师兄师姐之类的可以用人人网,直接就加到了。祝你考研成功。

西北大学古典文献学

学校附近会有一些小书店,那里有些会出售往年的复习资料,你可以去碰碰运气。

西北大学文学院有的专业,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及应用语言学、世界文学及比较文学、美术学、电影学。西北大学文学院是我国西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大学文科院系之一,至今已经历了100余载的风雨岁月。解放前,先后有一大批学植深厚,著述丰硕, 闻名遐迩的学者如黎锦熙、罗常培、高亨、许寿裳、曹靖华、罗根泽、高明、蒋天枢等执教于本院。1924年,中国现代新文化旗手鲁迅先生曾来此讲学,成为本院历史上的精彩华章。几十年来,文学院培养了包括何西来、王富仁、雷抒雁、贾平凹、迟子建、黄建新、张子良等成就不凡 、名播海内外的学者、作家和艺术家,为本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求资料的童鞋很多啊。加油。你可以看一下考研论坛有没有提供,另外西北大学精品课程网有些课程可以借鉴一下。还是很不错的。像是找师兄师姐之类的可以用人人网,直接就加到了。祝你考研成功。

西北大学文学院现辖中国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育、广播电影电视三系。设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戏剧影视文学3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博

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带Z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博士点 北京大学 Z 北京师范大学 Z 北京语言大学 Z 东北师范大学 Z 福建师范大学 Z 复旦大学 Z 河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Z 华东师范大学 Z 华中师范大学 Z 吉林大学 Z 南京大学 Z 南京师范大学 Z 南开大学 Z 山东大学 Z 山东师范大学 Z 陕西师范大学 Z 上海师范大学 Z 首都师范大学 Z 四川大学 Z 苏州大学 Z 武汉大学 Z 西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Z 郑州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Z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Z 中山大学 Z 中央民族大学 Z

哦,我看了两份资料上有出入,有一份写了古代文学有一个是古代文学史。招生简章上是中国古代文学。你描述的很正确~

专业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胡经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专业二《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院现设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戏剧影视文学3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点,2003年又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审美文化史为2006年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专业,由文学院负责管理,中国语言文学于2007年获批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在全国同类学科中享有广泛而良好的声誉,也是全国同类专业中较早获得硕士授权点的专业。1990年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电影学等4个专业相继获准为硕士授权点。在第10批硕士点申报中,中国语言文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美学硕士点也同时获得。 1988年,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被评为陕西省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中文学科被整体列入“211工程”三期省级建设项目。200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确定为西北大学校内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名牌专业”,2009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00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3门课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建中,我院的本科教学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积极肯定和高度赞扬。 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是与本校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文献学及汉语言文字学等学科同步发展起来的。现有教师和科研人员4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0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0人,博士生导师1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本学科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下设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研究方向,已招收博士生三届。本学科相继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在全国有影响的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务院古籍整理委员会、全国高校古委会以及陕西省政府和陕西省教育厅等不同层次的数十个科研项目,并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委的奖励。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的设立及学术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粤自二十世纪初,新潮涌起,西雍亦与时俱变,陕西大学堂创设,迭经百年,不断壮大。文献学之教学与研究人才济济,成就辉煌,并形成经部文献与史部集部文献并重、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并重、人文文献与科技文献并重的学术传统。高亨先生在先秦文化史及古籍校勘考据方面成果斐然。高明、蒋天枢等一批学界宗师亦曾先后传道于此。本学科成员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儒藏》精华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编纂与研究”、《汉字形音义演变大字典》、《近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源词典》等的研究,不久将结题面世。本学科又与陕西省社科院古籍整理研究所联合,共建西北大学文献学科。该所为陕西省古籍整理研究的重镇之一,所编《全唐文补遗》和《陕西碑刻》丛书,以及以吴敏霞研究员为代表的一批中生代学者,颇为国内外文献学界倚重。双方联手,势必会将西北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肇端于1902年陕西大学堂所设“中学门”及“西学门”辖属的“文语科”,历经百年,不断壮大。1923年国立西北大学时期,已设立了文学院。1924年,鲁迅先生曾应邀讲学于此。1937年抗战爆发,西北联合大学成立,其文理学院下设国文系。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复名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为学校主要院系之一。1949年后,高等教育实行院系调整,撤消院级建制,遂又改称中文系。1994年,为适应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在原中文系基础上,成立了文学艺术传播学院。2001年,学校恢复原文学院之旧名。著名学者黎锦熙、罗常培、胡小石、曹靖华、杨晦、罗根泽、高亨、蒋天枢等曾在校执教;张西堂、傅庚生、刘持生、郝御风、宋汉濯、单演义、杨春霖等先生亦长期设帐讲学于此;安旗、马天祥、张华、刘建军、张学仁、雷成德、赵俊贤、薛瑞生、薛迪之、杨昌龙、周健、曹汾、赵俊玠、房日晰、费秉勋、韩理洲、阎琦、雷树田等仍笔耕不辍,新著迭出;王启兴、董乃斌、边兴昌、王富仁、同向荣、张中良、吴予敏、方兢、倪文东、牛宏宝等学者曾在本学科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知名学者何西来、王富仁、薛天纬、党圣元、罗钢、张永清,知名作家雷抒雁、贾平凹、迟子建,知名编剧及导演张子良、黄建新、周友朝、张晓春,知名新闻工作者马利、万武义等均毕业于本学科。本学科被学界和媒体誉为“唐代文学研究重镇”、“作家摇篮”。本学科现有在岗教职工69人,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讲师与助教2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2人(博士后7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8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本学科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审美文化史两个博士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8个二级学科)和美学、电影学、宗教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戏剧影视文学三个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审美文化史为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与陕西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影视作品解读四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陕西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为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特色学科,“汉唐文化与陕西文学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为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五年,本学科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务院古委会及高校古委会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0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项、省教育厅等科研课题22项;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作品52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4项、厅局级奖励20余项。本学科主编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刊《唐代文学研究》,主编《鲁迅研究年刊》(1974-1992共18期);编辑“西北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丛刊”,已推出四辑20种著作;协办《陕西诗词》、《小说评论》、《美文》。

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

哥上了华东师范的文献学。你加油。

一般情况是:专业书籍首先查看该校推荐版本的书籍,并参看其它版本(不同出版社、不同作者的同类书目的书籍),前者是重点。另外,设法购买该校历年专业考研真题。查看该校本科教授的本专业书籍版本。 考研,除了专业书籍的阅读,应重视英语真题。 这几方面确定好了,就天天努力学习就可以了。

哦,我看了两份资料上有出入,有一份写了古代文学有一个是古代文学史。招生简章上是中国古代文学。你描述的很正确~

求资料的童鞋很多啊。加油。你可以看一下考研论坛有没有提供,另外西北大学精品课程网有些课程可以借鉴一下。还是很不错的。像是找师兄师姐之类的可以用人人网,直接就加到了。祝你考研成功。

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真题

四川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目代码:329#适用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九流十家 伯2833 子注 简 衍二、填空(10分,每空1分):在道藏中,《庄子》的书名叫________;《文子》的书名叫________。《春秋内外传》指________和________。《四库全书》的总纂是________代________;《四部丛刊》的编纂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唐代文选学的两大代表作是________和________。三、指出下列文献学著作的作者及时代(20分,每题1分):《四库提要辨证》 《中经新簿》 《经籍籑诂》 《水经注》 《孟子正义》 《周礼正义》 《汉书补注》 《墨子间诂》 《春秋经传集解》 《尔雅义疏》 《录鬼簿》 《经传释词》 《方言》 《七录》 《七略》 《郡斋读书志》 《郑堂读书记》 《越缦堂读书记》 《三国志集解》 《说文解字注》四、指出下列作者在文献学方面的代表作(只举一种,10分,每小题1分):李贤 马国翰 陆德明 姚名达 孙殿起陈振孙 黄虞稷 杜佑 郑樵 马端临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50分,每小题10分):“十三经”指哪些典籍?“十三经注疏”每种书的注者和疏者各是谁?“二十四史”是哪二十四种典籍?各史的作者是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作者是谁?该书在古文献方面的价值如何?《文选》和《玉台新咏》各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们各是何代何人所纂?其特点如何?指出下列三首论诗、论曲绝句的作者,对其观点略加评论。A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B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辞。C大都才人逞风流,百岁光阴老更遒。文到元和诗到杜,月明孤雁汉宫秋(150分 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古典文献学真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20分) 九通 四书 六艺 七略 九州 二、请介绍一部你熟悉的工具书:(应包括体例、内容、特点、检索方法、功用等项,最好能举例说明。20分) 三、翻译下列短文(40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鬭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於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四、问答题(70分) 1、谈谈你对《汉书·艺文志》的认识。(30分) 2、试就学术研究中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分) 3、举出十部重要史传文献,并就其中一部谈谈你的认识。(20分)

学院现设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戏剧影视文学3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点,2003年又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审美文化史为2006年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专业,由文学院负责管理,中国语言文学于2007年获批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在全国同类学科中享有广泛而良好的声誉,也是全国同类专业中较早获得硕士授权点的专业。1990年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电影学等4个专业相继获准为硕士授权点。在第10批硕士点申报中,中国语言文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美学硕士点也同时获得。 1988年,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被评为陕西省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中文学科被整体列入“211工程”三期省级建设项目。200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确定为西北大学校内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名牌专业”,2009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00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3门课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建中,我院的本科教学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积极肯定和高度赞扬。 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是与本校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文献学及汉语言文字学等学科同步发展起来的。现有教师和科研人员4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0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0人,博士生导师1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本学科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下设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研究方向,已招收博士生三届。本学科相继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在全国有影响的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务院古籍整理委员会、全国高校古委会以及陕西省政府和陕西省教育厅等不同层次的数十个科研项目,并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委的奖励。西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的设立及学术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粤自二十世纪初,新潮涌起,西雍亦与时俱变,陕西大学堂创设,迭经百年,不断壮大。文献学之教学与研究人才济济,成就辉煌,并形成经部文献与史部集部文献并重、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并重、人文文献与科技文献并重的学术传统。高亨先生在先秦文化史及古籍校勘考据方面成果斐然。高明、蒋天枢等一批学界宗师亦曾先后传道于此。本学科成员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儒藏》精华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编纂与研究”、《汉字形音义演变大字典》、《近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源词典》等的研究,不久将结题面世。本学科又与陕西省社科院古籍整理研究所联合,共建西北大学文献学科。该所为陕西省古籍整理研究的重镇之一,所编《全唐文补遗》和《陕西碑刻》丛书,以及以吴敏霞研究员为代表的一批中生代学者,颇为国内外文献学界倚重。双方联手,势必会将西北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肇端于1902年陕西大学堂所设“中学门”及“西学门”辖属的“文语科”,历经百年,不断壮大。1923年国立西北大学时期,已设立了文学院。1924年,鲁迅先生曾应邀讲学于此。1937年抗战爆发,西北联合大学成立,其文理学院下设国文系。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复名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为学校主要院系之一。1949年后,高等教育实行院系调整,撤消院级建制,遂又改称中文系。1994年,为适应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在原中文系基础上,成立了文学艺术传播学院。2001年,学校恢复原文学院之旧名。著名学者黎锦熙、罗常培、胡小石、曹靖华、杨晦、罗根泽、高亨、蒋天枢等曾在校执教;张西堂、傅庚生、刘持生、郝御风、宋汉濯、单演义、杨春霖等先生亦长期设帐讲学于此;安旗、马天祥、张华、刘建军、张学仁、雷成德、赵俊贤、薛瑞生、薛迪之、杨昌龙、周健、曹汾、赵俊玠、房日晰、费秉勋、韩理洲、阎琦、雷树田等仍笔耕不辍,新著迭出;王启兴、董乃斌、边兴昌、王富仁、同向荣、张中良、吴予敏、方兢、倪文东、牛宏宝等学者曾在本学科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知名学者何西来、王富仁、薛天纬、党圣元、罗钢、张永清,知名作家雷抒雁、贾平凹、迟子建,知名编剧及导演张子良、黄建新、周友朝、张晓春,知名新闻工作者马利、万武义等均毕业于本学科。本学科被学界和媒体誉为“唐代文学研究重镇”、“作家摇篮”。本学科现有在岗教职工69人,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讲师与助教2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2人(博士后7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8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本学科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审美文化史两个博士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8个二级学科)和美学、电影学、宗教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戏剧影视文学三个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审美文化史为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与陕西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影视作品解读四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陕西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为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特色学科,“汉唐文化与陕西文学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为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五年,本学科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务院古委会及高校古委会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0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项、省教育厅等科研课题22项;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作品52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4项、厅局级奖励20余项。本学科主编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刊《唐代文学研究》,主编《鲁迅研究年刊》(1974-1992共18期);编辑“西北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丛刊”,已推出四辑20种著作;协办《陕西诗词》、《小说评论》、《美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