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浙江林业科技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浙江林业科技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目前《中国农学通报》和《农学学报》都是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投稿到刊出一般半年左右,流程规范,学术影响逐年提升,是发文的较好选择

1专题评述 能够反映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方向,论文篇幅不限。作者本人或所在室验室在本领域有相当的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2研究论文 反映我国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领域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方面的、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尚未发表过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3研究报告 为争取时间以简要的形式发表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论文篇幅要求在5-8个印刷页面左右。4专题介绍 主要介绍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育种领域的文献综述性论文。论文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以上。5学位论文简报 主要刊登博士学位论文及优秀硕士论文之大摘要。篇幅要求在2个印刷页面。中英文同时刊登。6新基因、新种质、新品种 主要刊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经过鉴定或品种审定的新材料及品种。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7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刊登我国学者自主发明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

浙江林业科技投稿经验分享会

汪奎宏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浙江省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培养人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竹类栽培与加工、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曾获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浙江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全国星火标兵”等荣誉称号,是我省竹类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汪奎宏同志共主持或参加完成了50余项科研、推广项目,共获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主持完成的“竹材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毛竹笋用林丰产结构调控技术研究”、“环保阻然中密度复合板的研制开发”、“香菇栽培基质资源开发利用”、“毛竹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分别获得浙江省科技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中国毛竹》等专著11本,其中主编6本。负责建设浙江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在竹类栽培、竹材加工、竹工机械研究上成效显著。   在科研工作上汪奎宏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科技与实际相结合,着重研究解决困扰林农经济发展的问题,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他经常深入林区,把科技知识送到林间地头,为当地的林技人员和广大林农讲授有关实用技术,受到各地群众欢迎,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江波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长、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站长,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博士,国家林业局营林咨询专家,江西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森林食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省林业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态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贴,获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青年科技奖、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和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森林培育与生态研究,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国家攻关、省重大等各类科研项目32项,共获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主持完成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0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0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1997年、2001年、2007年);出版《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与技术研究》、《多功能用材林研究》等专著8部、论文集2本,公开发表主要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制订技术标准与规范8个,认定林木良种8个。   牵头负责的创新团队建立并提升了我国区域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丰富了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体系,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创立了浙江省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网络,在生态林营建、榉树杉木良种选育、生态功能评价及林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优势与特色,将及时运用原创性研究成果,率领团队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   朱光权  调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森林培育技术研究工作和党务工作。1997年赴日本福井研修1年。   先后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了省重大项目、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省基金课题、林业厅重点项目、丽水市重大项目等共12项。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和显著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6项,其中《爆碎法提高饲料利用率及其效果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香菇栽培基质资源开发利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短轮伐期菇木林培育技术研究开发》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营林技术决策咨询系统研究与开发》获省林学会科技兴林奖二等奖;《食用菌胶囊菌种标准化繁育技术开发研究》获省林业局、省林学会科技兴林奖二等奖,《HACCP在出口食用菌栽培与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获丽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发表学术论文21篇,合著出版著作3部。   柳新红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育人员,中国林科院森林培育学博士。曾获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荣誉称号。   1993年以来先后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南山区兰花资源调查与评价”、省林业厅重点推广项目“森林蔬菜栽培与利用技术推广”、浙江生态省建设考核重大项目和丽水市重大科研推广项目“短轮伐期高效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省科技攻关项目“珍稀速生原料林树种——翅荚木引种及其快繁技术研究”、省林业厅省院合作项目“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选择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特种工艺用材新品种选育与定向培育研究中试”和“东京野茉莉高档食用油料林定向培育与油脂精炼工艺研究”、省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浙江省林科院林木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建设”等。现为浙江省林科院林木育种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中国翅荚木》、农业部规划《园林制图》教材、《森林蔬菜利用和栽培》和《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产业建设》等专著。   朱汤军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培育与林业碳汇的研究工作。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省薄壳山核桃协作组、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林业碳汇与计量)核心成员。   主持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薄壳山核桃优质良种杂交配置技术引进)、省重大攻关项目(薄壳山核桃优新品种引进、繁育与评价)及编制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等项目6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其他省市项目9项,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林业厅“科技兴林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杭州市政府奖项3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浙江省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潜力分析》等论文16篇,其中第1作者6篇。参与编写《图说森林野菜高效栽培技术》、《浙江省山地困难立地造林技术规范》等专著。   陈顺伟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浙江省森林资源生物与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工分会理事,浙江省“十二五”成果转化工程“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技术”咨询专家,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林产品加工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和在研的国家科技攻关、国家林业局“948”、省科技重点等科研项目12项,其中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高品质竹醋液机械化连续式生产技术研究”,在竹炭、竹醋液生产规模、得率和质量方面居国内外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利用林副产品废弃物制造清洁炭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中试”项目,研制的成型机、炭化炉等成套设备产品分别出口俄罗斯、韩国、德国等11个国家,是当前国内生物质致密成型生产机制炭主流设备。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项(其中主持完成2项)、三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出版专著3部。作为技术负责人签订技术转让服务合同21项。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问题-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内容文本结构规范论文由8个主要部分组成:(1)封面;(2)本人声明;(3)论文目录;(4)论文中英文摘要;(5)毕业论文正文;(6)参考文献;(7)附录;(8)致谢。 2、毕业论文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说明透彻,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3、毕业论文要求文理通顺,叙述简练,文图规范。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必须注明来源,使用的计量单位,绘图规范应符合国家标准。二、论文各项内容的要求1、封面封面采用学院编制的统一格式,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专业、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内容。见(附件一)2、本人声明声明内容如下: 我声明,本论文及其设计工作是由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声明的下方应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和日期。3、 目录“目录”两字用黑体三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4个字符。目录中文全部用宋体小4号字。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必须与正文标题一致,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排序,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圆点“”相隔,并标明页码。如:1 1 层次标题序号一律左对齐,页码右对齐,中间用小黑点连接。4、 论文摘要摘要包括: “摘要”字样(三号黑体正文空两个汉字,“摘要”左右用[ ]),摘要正文(宋体小四号字)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体现设计或研究工作的核心思想。论文摘要应涉及本项设计或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论文摘要一般不少于200字。关键词应为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不得随意自造关键词。“关键词”是在“摘要”内容后下一行的,“关键词”格式为三号黑体,并在“关键词”前后用“[ ]”,关键词一般为3~5个,宋体小四号字,各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距,且不加标点符号。5、论文正文(1)正文规范要求毕业论文总字数原则上不少于4000字(按页面计算)。写作内容可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包括:①前言(选题背景)。说明本论文(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设计)的指导思想。②实验材料与方法或设计过程。主要阐述实验材料、仪器、方法或设计方案。③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或推论。④结论或小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并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2)书写要求①正文不需添加论文题目和摘要等内容。②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一级标题从前言起编,一律用黑体三号字,左顶格。二级标题用黑体四号字,左顶格。三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字,左顶格。正文其他部分全部用宋体小四号字。各级标题与段落之间不留空行。图、表与正文之间上下各空一行。③图应有图题,放图下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图题。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表格应有表题,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表题。图题、表题与图、表之间不留空行。图题、表题和图表中文字均用宋体五号字,但图题和标题须加粗。6、参考文献正文之后,列出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用黑体三号居左,所列的参考文献全部用宋体小四号。引用参考文献格式示例如下:(1)期刊[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若期刊无卷号,则为: 年份,期号),起止页码例如:[1]周金明,王超欧亚种葡萄设施栽培技术浙江林业科技,2002(5):61~63(2)专著[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1]蔡冬元等果树栽培(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技术标准[序号]起草责任者,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度(4)网刊[序号]作者,文章题目,网址,发表时间例如:林毅夫,建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 -html,2006年10月7、附录主要列入正文中没有写进的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以备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使用的主要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其他相关的补充资料。“附录”二字用三号黑体居左,字与字之间留4个字符,附录中的内容全部用宋体小四号。8、致谢致谢中主要感谢指导老师和对毕业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致谢辞应谦虚诚恳, 实事求是, 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致谢”二字用三号黑体居左,字与字之间留4个字符。 三、论文的内容及书写格式要求1、毕业论文用 Word 软件编辑,一律打印在 A4 幅面白纸上,单面打印。2.论文的上边距:35mm;下边距:30 mm;左边距:30 mm;右边距:20 mm; 行间距:25倍行距。3.页眉的文字为: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用五号宋体字,页眉线的上边距为25mm;页脚的下边距为18mm。 论文页码从摘要部分开始,至致谢止,用五号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下端居中。封面、本人声明、目录不编入正式页码。5.字体要求:封面内容用楷体小二号,居中对齐,“摘要”字样黑体三号,摘要内容用宋小四,关键词用黑体三号。论文页面设置注意装订线,页码一律用五号居中标明,其他字体要求见相关部分。 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图表应认真设计和绘制,不得徒手勾画。 文中所用的物理量和单位及符号一律采用国家标准, 可参见国家标准<>( GB3100-3102-93)。 凡是由学生本人或指导教师填写的内容需用黑色墨水钢笔认真填写。  四、论文的装订顺序论文装订顺序依次为:1、封面2、本人声明3、目录4、摘要5、正文6、参考文献7、附录8、致谢选题要恰当毕业论文写作,选题是关键,在学习撰写毕业论文时首先就应该学会如何选题。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应着重注意选题要恰当。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应结合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一个题目太小了则不利于展开理论上的探讨。比如,"储蓄柜台客户填表制度的废除"就是一个十分具体的小题目。如果做一篇2-3千字的小型论文就可以将这种制度上的变革目的和效果阐释清楚,但是拿它来做一篇1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就显得小题大做了。这种具体业务做法上的些许改变其意义一般也不是太大的。反过来,一个题目太大则不利于抓住重点展开论述。比如,"入世后,中资银行如何迎接外资银行挑战",这个题目要做好大概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专著。类似的题目诸如“中国保险业发展初探”、“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发展中间业务”、“也论金融风险的产生与防范”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可以在同一个题目下探讨多方面的问题。这样,撰写论文时就无法落笔,往往是什么都涉及到一点儿,但什么都不深入、谈不透。一个适当的题目应当是着眼点十分清楚的。某个方面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有一些因素使得它不能一下子得出结论,需要做一些分析才能看出结果;但是,假如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种问题很适合于一篇1万余字的毕业论文规模,也是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题目。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所以假如学生对问题了解甚少或几乎没有什么感想,那么,要挖空心思讨论一个问题就难了,因为他将不知道到底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见解才是对的。假如学生对一个问题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那么,剩下来的事就只是将能够支持其感想的一些理论和事实数据找出来加以整理,用以支持和表达他的论点。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篇6000余字的论文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感受是很难写成的,除非做裁缝,将他人的文章相互拼凑在一起完事。也有这样一种获得自己观点的案头方法,即先大量阅读某个方面的学术文章,看别人在这方面有些什么见解,一边看一边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经过一定的阅读就会在这方面积累相当多的知识,而自己的见解也可能慢慢形成。有时候学生可能对一些观点有所怀疑,不妨将自己的怀疑提出来,用实事去分析它们是否合理,通过对不同的观点所依据的条件的对比分析,就可以找到一些依据,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否成立,这本身就是一种论证过程,写出来也许就是一篇好文章,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应该指此。选题应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选题要注意与时俱进,鼓励解决实际问题。经济学方面的课题经常是很具有时代性的,一个课题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中国证券市场呼唤开放式基金",这原是一个不错的课题,但是,目前显然已是一个过了时的课题,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推出了开放式基金,对于"是否需要"这类讨论而言,暂时已不具有特别的意义。但是,假如换成"开放式基金运作效果分析"仍不失为一个可以研究的课题。选题应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必须在专业有关的方向上选取,可以做交叉性的课题,但是,完全不相关的课题则不符合要求,一定要注意避免。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浙江林业科技投稿经验分享会通知

汪奎宏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浙江省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培养人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竹类栽培与加工、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曾获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浙江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全国星火标兵”等荣誉称号,是我省竹类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汪奎宏同志共主持或参加完成了50余项科研、推广项目,共获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主持完成的“竹材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毛竹笋用林丰产结构调控技术研究”、“环保阻然中密度复合板的研制开发”、“香菇栽培基质资源开发利用”、“毛竹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分别获得浙江省科技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中国毛竹》等专著11本,其中主编6本。负责建设浙江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在竹类栽培、竹材加工、竹工机械研究上成效显著。   在科研工作上汪奎宏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科技与实际相结合,着重研究解决困扰林农经济发展的问题,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他经常深入林区,把科技知识送到林间地头,为当地的林技人员和广大林农讲授有关实用技术,受到各地群众欢迎,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江波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长、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站长,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博士,国家林业局营林咨询专家,江西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森林食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省林业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态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贴,获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青年科技奖、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和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森林培育与生态研究,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国家攻关、省重大等各类科研项目32项,共获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主持完成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0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0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1997年、2001年、2007年);出版《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与技术研究》、《多功能用材林研究》等专著8部、论文集2本,公开发表主要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制订技术标准与规范8个,认定林木良种8个。   牵头负责的创新团队建立并提升了我国区域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丰富了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体系,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创立了浙江省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网络,在生态林营建、榉树杉木良种选育、生态功能评价及林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优势与特色,将及时运用原创性研究成果,率领团队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   朱光权  调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森林培育技术研究工作和党务工作。1997年赴日本福井研修1年。   先后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了省重大项目、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省基金课题、林业厅重点项目、丽水市重大项目等共12项。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和显著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6项,其中《爆碎法提高饲料利用率及其效果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香菇栽培基质资源开发利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短轮伐期菇木林培育技术研究开发》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营林技术决策咨询系统研究与开发》获省林学会科技兴林奖二等奖;《食用菌胶囊菌种标准化繁育技术开发研究》获省林业局、省林学会科技兴林奖二等奖,《HACCP在出口食用菌栽培与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获丽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发表学术论文21篇,合著出版著作3部。   柳新红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育人员,中国林科院森林培育学博士。曾获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荣誉称号。   1993年以来先后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南山区兰花资源调查与评价”、省林业厅重点推广项目“森林蔬菜栽培与利用技术推广”、浙江生态省建设考核重大项目和丽水市重大科研推广项目“短轮伐期高效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省科技攻关项目“珍稀速生原料林树种——翅荚木引种及其快繁技术研究”、省林业厅省院合作项目“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选择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特种工艺用材新品种选育与定向培育研究中试”和“东京野茉莉高档食用油料林定向培育与油脂精炼工艺研究”、省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浙江省林科院林木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建设”等。现为浙江省林科院林木育种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中国翅荚木》、农业部规划《园林制图》教材、《森林蔬菜利用和栽培》和《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产业建设》等专著。   朱汤军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培育与林业碳汇的研究工作。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省薄壳山核桃协作组、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林业碳汇与计量)核心成员。   主持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薄壳山核桃优质良种杂交配置技术引进)、省重大攻关项目(薄壳山核桃优新品种引进、繁育与评价)及编制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等项目6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其他省市项目9项,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林业厅“科技兴林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杭州市政府奖项3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浙江省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潜力分析》等论文16篇,其中第1作者6篇。参与编写《图说森林野菜高效栽培技术》、《浙江省山地困难立地造林技术规范》等专著。   陈顺伟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浙江省森林资源生物与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工分会理事,浙江省“十二五”成果转化工程“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技术”咨询专家,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林产品加工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和在研的国家科技攻关、国家林业局“948”、省科技重点等科研项目12项,其中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高品质竹醋液机械化连续式生产技术研究”,在竹炭、竹醋液生产规模、得率和质量方面居国内外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利用林副产品废弃物制造清洁炭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中试”项目,研制的成型机、炭化炉等成套设备产品分别出口俄罗斯、韩国、德国等11个国家,是当前国内生物质致密成型生产机制炭主流设备。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项(其中主持完成2项)、三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出版专著3部。作为技术负责人签订技术转让服务合同21项。

中南林业大学 林业排名全国第二

肯定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好!中南林科大具有教授评审权,博士、硕士授予权,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本科自主招生权,有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全国只有4所),还开设了精英班(湖南省属大学中仅此一所),湖南省属5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在省会长沙市区,在14个省一本招生,在湖南也快一本招生了。而浙江农林大学只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没有硕士推免权,没有自主招生权,没有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也不在省会杭州中心而在临安,离杭州还是有点距离,近40公里。还有许多差一个档次。如果不清楚,你自己也可以去比较啊。我说肯定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好多了。

江苏林业科技投稿经验分享会

我认为你要是搞农药研究的就的看看一下书籍:一是化学类,包括有机,无机等;二是农药合成方面的书籍,包括农药的中间体提取,合成工艺;三是农药环境类书籍,包括农药对自然的融合度!可以说农药的研究是很复杂的,涉及的范围也是挺广的!主要是要看你从事哪一个环节,这样分工细才能研究出高效,环保的新型农药!

1.曹福亮著 《中国银杏》 南京: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曹福亮著《银杏》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3.曹福亮主编 《中国银杏志》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4.Cao Fuliang著 《Ecological Basis for Ginkgo Agroforestry》(英文版)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5.曹福亮主编 《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曹福亮主编 《银杏培育机理与加工利用》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7.曹福亮编著 《南方型杨树栽培原理与实践》 哈尔滨:东北林业出版社,19998.曹福亮合著 《黑杨派南方型杨树无性系速生丰产技术论文集》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9.曹福亮主编 《中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耐盐耐旱机理研究》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0.曹福亮, 方升佐主编 《水分(淹水)胁迫与林木适应性》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1.曹福亮编译 《Forest Ecology》 美国Pearson出版集团,200512.曹福亮参编 《中国名树名花名鸟》(中国名树部分任主编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3.曹福亮参编 《中国竹林培育》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4、曹福亮主编 《营林试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15.曹福亮主编《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待出版16.曹福亮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待出版 Fuliang (Sam) C Ecological Basis for Ginkgo Agroforestry Systems, PD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FL Cao, W C Effect of Flooding on Physiology, Biomass and Growth for P J F E M 1998,46(3):57- FL C Effect of Flooding on Physiology, Biomass and Growth of G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ry Management, UBC, FL Cao, LX Y Characteristics of Ginkgonic P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and Environment,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FL Cao, SX L Productivity, Microclimatic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Poplar-crop Complex S The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and Environment,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Huanchao Zhang, Cao Fuliang, Fang S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Phosphorus Losses from Paddy Soils: A Case Study in Taihu Lake R Plant Ecology, 2003, 26 (2-3): 229- R Parresol, FL C Effect of flooding on Poplar G South Forest Station, Wang Guoxia, Cao Fuliang, Chen J Progress in researches on the Pharmaceutical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inko Biloba Extract on Various Kinds of D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6,12(3):234- Huanchao Zhang, Cao Fuliang, Fang S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Phosphorus Losses from Paddy Soils: A Case Study in Taihu Lake R Plant E 曹福亮,花?斌,汪贵斌,等野生银杏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1):22- 曹福亮,黄敏仁,桂仁意 银杏主要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9(6): 1- 曹福亮,金继良,汪贵斌 截干萌芽在银杏叶用园培育中的应用机理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5):60- 曹福亮,郭起荣,胡松竹 银杏施肥的向量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1):89- 曹福亮,方升佐,唐罗忠美国落羽杉种源试验初报—种子特性与苗期生长测定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9(1):65- 曹福亮,方升佐,吕士行 I-69/55杨速生丰产栽培原理与实践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8(3):27- 曹福亮林分密度对南方型杨树木材性质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8(2):41- 曹福亮, 罗伯特法门人工淹水逆境处理对美洲黑杨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7(2) 曹福亮,楼崇毛竹林出笋与幼竹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竹子研究汇刊,1991,10(1):64- 曹福亮,徐锡增,吕士行黑杨派南方型杨树密度效应规律的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15(3):12- 曹福亮,易世基数量化毛竹林新竹产量得分表的编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 15(1):9- 曹福亮,朱义君,罗伯特法门淹水胁迫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 17:31- 汪贵斌,曹福亮,柳学军,等落羽杉种源木材微纤丝角和纤维形态的变异林业科学,2007,43(6):117- 汪贵斌,曹福亮 土壤盐分及水分含量对落羽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 12):2396- 汪贵斌,曹福亮,张往祥 银杏品种耐盐能力的研究 林业科学,2003,39(5):168- 桂仁意,曹福亮,沈惠娟,谢寅峰 石竹试管苗成花与多胺代谢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2):32- 曹福亮,王国霞,汪贵斌,等银杏雄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5- 曹福亮,桂仁意,张往祥,等银杏栽培品种指纹图谱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84- 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等银杏遗传图谱的构建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58- 曹福亮,郝明灼,张往祥银杏不同杂交组合叶用良种苗期选择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21- 曹福亮,桂仁意,张往祥,等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种子性状变异及聚类分析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34- 曹福亮,贾春峰,张往祥,等银杏母树结实性状与种子营养成分差异分析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76- 曹福亮,梁礼才,张往祥,等银杏半同胞家系叶用良种苗期选择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64- 曹福亮,陈军,汪贵斌,等7个银杏杂交F1代生长和光合性能的差异分析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71- 曹福亮,陈军,汪贵斌,等银杏的生长和生理对硒的响应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92- 张往祥,曹福亮 高温期间水分对银杏光合作用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2,15(6):672- 陈颖,曹福亮,李淑娴,谢寅峰 喜树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5): 汪贵斌,曹福亮 盐分和水分胁迫对落羽杉幼苗的生长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04,40(6):56- 陈颖,曹福亮,谢寅峰,张春雷 5个银杏优良品种成熟胚离体繁殖培养基的选择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 11):2025- 汪贵斌,曹福亮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落羽杉根茎叶营养水平的差异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2):213- 吴家胜,曹福亮,应叶青 银杏苗期施P效应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2003,16(2):171- 汪贵斌,曹福亮,游庆方,祁稳红 盐胁迫对4树种叶片中K+和Na+的影响及其耐盐能力的评价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10(1):30- 谢友超,曹福亮,吕祥生 截干对叶用银杏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1,14(3):340- 汪贵斌,曹福亮,方升佐 银杏叶用园建园材料选择的研究 林业科学,2000,26(4):26- 方升佐,曹福亮,戴蒲英不同种子预处理方法对提高三树种幼苗耐盐性的效应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1):35- 王国霞,曹福亮4个银杏主要产区的银杏花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浙江林业科技,2007,27(3):8- 王国霞,曹福亮,汪贵斌,等不同地区银杏花粉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差异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3):34- 赵林果,曹福亮,喻涛,等银杏叶生产饲料复合酶的固态发酵条件及产物分析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7(2):76- 陈颖,曹福亮银杏愈合组织诱导的叶源建立及高黄酮外植体的筛选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2):150- 朱宇林,曹福亮,谭萍Cd单一及其与Pb复合胁迫对银杏叶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5):7- 郑军,曹福亮,郁万文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生育后期银杏叶品质的影响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5):564- 陈颖,曹福亮,甘习华不同状态银杏愈伤组织蛋白质电泳分析及电镜观察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1):2239- 汪贵斌,曹福亮土壤盐分和水分胁迫对落羽杉叶片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6):32- 柳学军,曹福亮,汪贵斌 不同落羽杉种源木材密度的变异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4):51- 周兴元,曹福亮 遮荫对假俭草抗氧化酶系统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3):32- 朱宇林,曹福亮,汪贵斌 Cd Pb胁迫对银杏光合特性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1):47- 柳学军,曹福亮,汪贵斌 落羽杉优良种源选择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0(2):47- 朱宇林,曹福亮,汪贵斌 Cd、Pb处理对银杏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2006,25(3):35- 陈颖,曹福亮不同银杏外植体器官的分化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6):4-6, 陈颖,曹福亮,稀土对银杏组培芽苗生长及其不定根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6):54- 周兴元,曹福亮,盐胁迫对草坪草金属离子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6):31- 景茂,曹福亮,汪贵斌 土壤水分含量对银杏光合特性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83- 王凌晖,曹福亮,汪贵斌 何首乌野生种质资源的RAPD指纹图谱构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37- 莫昭展,曹福亮,汪贵斌 银杏分子技术的研究进展 广西植物, 2005,25(4):356- 周兴元,曹福亮 土壤盐分胁迫对三种暖季型草坪草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3):336- 景茂,曹福亮,汪贵斌 土壤水分含量对银杏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 5- 周兴元,曹福亮 土壤盐分胁迫对假俭草结缕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408- 王凌晖,曹福亮,汪贵斌 何首乌RAPD分析的最佳PCR条件筛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2):265- 王凌晖,曹福亮,汪贵斌 银杏优质丰产园建园技术的研究进展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102- 桂仁意,曹福亮 银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8(3):99- 汪贵斌,曹福亮 土壤盐分及水分含量对落羽杉光合特性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3):14- 李亦凡,曹福亮 不同处理对银杏雄株扦插生根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77- 汪贵斌,曹福亮,王麒 土壤盐分含量对落羽杉营养吸收的影响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1):58- 周兴元,曹福亮,刘国华 两种暖季型草坪禾草对土壤持续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草业学报,2004,13(1)84- 桂仁意,曹福亮,沈惠娟,谢寅峰 多胺代谢对石竹试管苗成花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4):27- 汪贵斌,曹福亮 盐胁迫对落羽杉生理及生长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7(3):11- 桂仁意,曹福亮,沈惠娟,谢寅峰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竹试管成花及内源激素与多胺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1):6- 汪贵斌,曹福亮 落羽杉抗性研究综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6):78- 张露,曹福亮 石蒜属植物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3):375- 谢友超,曹福亮,李荣锦 施肥对叶用银杏生长及叶产量的影响 江苏林业科技,2000,27(6):9- 谢友超,曹福亮,姚志刚,等 截干对叶用银杏生长及树形的影响英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6):11- 张往祥,曹福亮,吴家胜 遮阴对银杏光合性能及其叶片产量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0(4):11- 汪贵斌,曹福亮,褚生华银杏叶优良单株生长特性研究林业科技开发,1998,(5):18- 汪贵斌,曹福亮,郭起荣淹水对银杏生长及生理的影响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 20(2):237- 方升佐,曹福亮杨树短轮伐期经营的现状和前景,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7(增刊):50- 郁万文,曹帮华,曹福亮刺槐生长及盐离子吸收分配对干旱和旱盐胁迫的响应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3):290- 朱宇林,温远光,曹福亮 短周期尾巨桉连栽林分生产力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28(1):90- 王凌晖,赵绍文,曹福亮 基肥对厚荚相思生长及叶片营养状况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1):101- 吴家胜,应叶青,曹福亮 银杏施肥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5(3):402- 吴家胜,张往祥,曹福亮 氮磷钾对银杏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1):63- 陈颖,谢寅峰,曹福亮 稀土在组织及细胞培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 ( 4):380- 吴家胜,应叶青,曹福亮 施磷对银杏叶产量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1):18- 吴家胜,张往祥,曹福亮 银杏苗期施氮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2):173- 张往祥,李群,曹福亮 杂交马褂木叶片发育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格局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11(4):9- 张往祥,吴家胜,曹福亮 氮磷钾三要素对银杏光合性能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6):810- 吴家胜,应叶青,曹福亮,张往祥 施氮对银杏叶产量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4):372- 张往祥,吴家胜,曹福亮 光强对银杏光合作用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6):5- 张露,王光萍,曹福亮 石蒜类植物无性繁殖技术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4):1- 汪贵斌,袁安全,曹福亮,土壤水分胁迫对银杏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9(6):15- 曹福亮银杏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2- 包宏,杨小虎,贾向东,曹福亮 银杏花粉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 23(4):56- 曹福亮,王国霞,汪贵斌,等银杏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0- 莫昭展,曹福亮,符韵林银杏栽培品种种子性状的变异及主成分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96-11100, 曹福亮,桂仁意,汪贵斌,等银杏ITS序列及进化地位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7- 曹福亮,赵林果,汪贵斌 生物转化银杏叶制备复合型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2):44- 曹福亮,陈桂银,汪贵斌,等 银杏叶生物饲料添加剂对黄羽肉仔鸡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2):16- 曹福亮,徐立安,丁翠柏银杏叶用林优良品种和优良单株选择江苏林业科技,1996,23(1):12- 曹福亮,方升佐耐盐杨树新无性系的筛选-杨树新无性系耐盐水平的综合评定江苏林业科技,1994,(3):1- 莫昭展,曹福亮,汪贵斌 控制授粉的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选择研究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6- 曹福亮,赵永艳,张往祥 盐胁迫对南方7个造林树种生理特性的影响山东林业科技,1997,(6):1- 王凌晖,曹福亮,陈义高,桂仁意 银杏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林业科技开发,2003,17(5):10- 赵永艳,曹福亮,褚生华银杏花粉特性的初步研究江苏林业科技,1997,24(3):6- 曹福亮,郝明灼,汪贵斌,等 银杏不同杂交组合材用良种苗期选择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15- 王凌晖,曹福亮,汪贵斌 何首乌茎段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 2005, 19(1):52- 陈颖,曹福亮,李淑娴,谢寅峰 喜树茎段不定芽的诱导及再生系统的建立 经济林研究, 22(1):8- 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等银杏种核特性的初步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47- 曹福亮,陈军,张往祥,等硒对14个银杏杂交品种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82- 陈颖,曹福亮银杏组培快繁和体胚发生技术研究进展林业科技开发,2006,20(6):10- 欧祖兰,曹福亮植物耐热性研究进展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1- 曹福亮,花?斌,汪贵斌,等野生银杏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8- 方升佐,徐锡增,单兴寿,曹福亮 杨树超短轮伐期经营的生产力及材性的研究林业科学,1996,32(4):334- 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等N、P、K肥对银杏生长和总黄铜含量的影响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03- 郑军,曹福亮,汪贵斌,等高温对银杏品种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13- 曹福亮,潘静霞银杏木材制备活性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83- 方升佐,吕士行,徐锡增,唐罗忠,曹福亮 南方地区杨树胶合板材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 林业科学,1999,35(6):120- 方升佐,徐锡增,吕士行,唐罗忠,曹福亮中短轮伐期杨树纸浆林LAI及生物生产力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8,9(3):225- 朱灿灿,史锋厚,沈永宝,曹福亮 PEG处理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2007,26(8):63- 赵林果,李同军,唐莹,汪贵斌,曹福亮利用银杏叶制备酵母饲料添加剂的优良菌筛选及其培养条件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7(3):37- 桂仁意,金爱武,高培军,曹福亮银杏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序列初步分析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1):17- 曹福亮,潘静霞,张往祥,等银杏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及孔径分布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47- 莫昭展,曹福亮,符韵林银杏杂交子代药用质量指标的变异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78- 郁万文,曹福亮,汪贵斌,等盐选分级后银杏种实品质初步分析江苏林业科技,2007,34(2):1-5, 曹福亮,张往祥,汪贵斌,等配比施肥对银杏生长和总黄铜含量的影响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25- 王国霞,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不同地区银杏花粉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林业科技开发,2007,21(1):37- 莫昭展,曹福亮,符韵林银杏雄株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30-8131, 曹福亮,潘静霞,张往祥,等银杏活性炭制备工艺条件的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60- 汪贵斌,曹福亮,王峰 加热温度对银杏花粉制品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65- 周兴元,曹福亮 NaCl胁迫对几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2005,4:66- 曹福亮,殷有志,陈军新疆伊宁银杏引种初报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87- 莫昭展,曹福亮,汪贵斌,等银杏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河北林业科技,2006(4):1-5, 陈桂银,曹福亮,汪贵斌 银杏叶生物饲料添加剂对黄羽肉仔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2):18- 郝明灼,曹福亮,汪贵斌 银杏杂交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林业科技开发 2005,19(6):5- 周兴元,曹福亮,陈国庆 四种暖季型草坪草几种生理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草原与草坪,2003,4:29- 周兴元,曹福亮,陈志明 遮荫对几种暖地型草坪草成坪速度及其景观效果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2003,2:24- 周统建,曹福亮银杏木材的加工利用的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73- 赵永艳,曹福亮,谢友超银杏叶有效成分及栽培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江西林业科技,1997,(4):29- 陈颖,曹福亮银杏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生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36- 刘运华,王凌晖,曹福亮,韦原莲,韦立秀何首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86-5486, 吕柳,周洁,曹福亮,等江苏银杏产业化研究林业经济,2007,10:21- 戴文圣,黎章矩,曹福亮,程晓建,喻卫武,符庆功我国榧树研究文献分析浙江林业科技,2006,26(4):51- 戴文圣,黎章矩,曹福亮,等香榧林地土壤及其种子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浙江林业科技,2006,26(2):14- 王国霞,曹福亮,陈军银杏叶提取物对不同类型疾病的药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77- 郝明灼,曹福亮,张往祥,等银杏不同雄株花粉外观形态的变异林业科技开发,2006,20(5):53- 莫昭展,梁海清,曹福亮利用RAPD标记进行银杏雄株无性系的识别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4, 王峰,陈颖,曹福亮 加热时间对银杏花粉制品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70- 王国霞,曹福亮银杏的生物农药防治机理及开发利用现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73- 王峰,陈颖,曹福亮 银杏花粉制品的开发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62- 张往祥,周兴元,曹福亮 夏季土壤干旱对3种暖季型草坪草形态景观和生理参数的影响 江苏林业科技,2002,29(6):8- 顾炜江,曹福亮银杏专家系统方案设计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79- 万贤崇,赵永艳,俞元春,曹福亮,陈强,张爱平大气污染及盐胁迫对银杏的危害林业科技开发,1997,6:44- 潘静霞,曹福亮,汪贵斌,等银杏木醋液对作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66- 史锋厚,喻方圆,沈永宝,曹福亮 超低温贮藏对油松种子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6):119- 朱宇林,温远光,谭萍,梁宏温,曹福亮尾巨桉速生林连栽生长特性的研究 林业科技 2005,30(5):12- 曹福亮,潘静霞,张往祥,等银杏活性炭对有毒气体和重金属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53- 鞠建明,钱士辉,钱大玮,曹福亮,汪贵斌,段金廒银杏半同胞家系种质资源质量的分析与评价林业科技开发,2007,21(6)32- 楼崇,唐二春,汪贵斌,张往祥,曹福亮 施肥对苗期银杏叶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1):61-64。

浙江林业科技期刊投稿经验

1专题评述 能够反映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方向,论文篇幅不限。作者本人或所在室验室在本领域有相当的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2研究论文 反映我国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领域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方面的、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尚未发表过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3研究报告 为争取时间以简要的形式发表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论文篇幅要求在5-8个印刷页面左右。4专题介绍 主要介绍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育种领域的文献综述性论文。论文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以上。5学位论文简报 主要刊登博士学位论文及优秀硕士论文之大摘要。篇幅要求在2个印刷页面。中英文同时刊登。6新基因、新种质、新品种 主要刊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经过鉴定或品种审定的新材料及品种。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7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刊登我国学者自主发明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差不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