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论文作者写谁的名字

发布时间:

论文作者写谁的名字

不用纠结这个了,在中国,作者顺序都是老板说的算,很多完全就不按贡献来,老板想抢第一作者,就算他没有任何贡献也是第一作者。反正这东西也没有相关部门管,谁有权谁强势谁就决定一作是谁。至于放在论文的什么位置,见该论文的模板。

当然写记者的名字。记者是原作者,第一作者。编辑是背后的加工者,编辑在编辑稿件时必须尊重记者,尊重新闻事。一般见报的稿件都不属编辑的名字,编辑一般为无名英雄。只有在稿件参与评奖时,才会记者与编辑的名字同时属上。

一个由多人参与的研究工作完成后,最后的论文到底署哪些人的名字?怎样排序?有时真的很难裁定。有人完成的实验,有人收集并处理了数据,有人进行了理论分析,有人整理文献并撰写论文,有人负责了计算和模拟,应该谁先谁后,实在不好给出一个严格的标准度量。另外,有人在工作进程中提供了有价值的想法,是应该放在作者当中,还是在致谢中提及,也是模棱两可的。但是,论文排序对作者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这类科技成果的权利所属。有些像NATURE、PNAS之类的杂志,在论文中直接标明作者各自的贡献,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可是多数杂志并没有这个标注,我们很难估计哪个作者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只能按照惯例来判断。通常的惯例是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放在重要的地位,其他按照次序论定。如果论文作者是按照贡献大小来排序,这个惯例还适用;但是如果名字是按照姓氏的首字母次序来排列,我们就没有任何办法了,一般读者都会自然地把主要贡献归功于其中最知名的作者。当无法准确裁量一次合作中每个人的贡献大小时,论文署名的先后必须有一个权威来决断,这样在长期可以做到动态的平衡。作为导师,我过去在组内执行的论文署名办法如下:1.凡是由指导教师确定研究工作的选题方向,所完成文章的通讯作者都是导师,导师依据工作中各自贡献的大小对作者进行排序。2.如果有人能够在导师指定的题目范围内独立提出有创意、可行的工作思路,其研究内容经过讨论后得到认可和实行,并参与该工作的各个环节。最终不论这个工作到底由谁来具体完成,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创意提出者。后面的作者排序由导师依据贡献的大小来确定。3.尽管从选题到工作思路都由导师提出,但如果在论文调研、具体研究、论文写作等环节有较大的投入或者在克服工作过程中的难关有突出贡献的人,导师也可以将他列为第一作者。4.凡是自主进行调研选题,独立开展科研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在发表文章上本人可自定为通讯作者并拥有作者排序选择权。前些日子去瑞士访问,从张翼成老师那边的学生了解到,他们完成的工作分为两类。一类是导师提议并指导的工作,另一类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并在&ldqu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假如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啰哩啰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

论文作者写谁

论文的作者名字写在论文标题的下方,通常论文的作者要按照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顺序来写。

本文转自科学网,作者侯圣陶。当一篇文稿准备投出去的时候,作者们就像怀孕N个月的"母鸡"一样, 充满了喜悦, 和对即将诞生的新生命的无限期盼。 即使没有公开的争论, 参与者们(尤其是学生们)都会认真的想: 我的大名在这篇文章里应该排在哪里, 在谁之前,在谁之后, 为什么? 其实有这种想法非常自然。 纵观历史, 因为作者排名顺序而引起的争论随处可见。 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很多期刊在文章里都要求作者仔细“申报”每个人的贡献。 那如何确定作者的排序呢? 第一作者: 亲自动手做实验,试验, 分析部分结果,数据 (可以是与老板共同讨论), 写出文章第一轮草稿。 第一作者属于该项目的主要动手者, 多数是正在训练期间的学生(包括本,硕,博,博士后,甚至团队里年轻的科研人员)。但是, 这个实验, 项目, 不一定是你自己设计的。 并列第一作者: 这个位置的作者, 其工作强度,参与程度,应该和上述第一作者几乎相同。 但要强调的是, 该作者一定要有对此文章关键的贡献。 其提供的数据同第一作者所为一样重要。如果拿掉该作者提供的图标论证, 此文章就不能在投到目标期刊。 由此可见, 该位置作者不是随便写上去的。 第一与最后作者之间的作者: 即使这些作者, 只要名字在上面, 就意味着他们参与了数据的产生。 或者他们的数据出现在文章里, 或者他们提供本文极为关键的技术或材料 (这一点可能有争议, 很多团队把实验员的体力劳动, 以及别的实验室提供的制剂,分析手段等不算在值得列在作者名单里的贡献。本人不同意此做法, 要根据当时的商讨结果作决定)。 通讯作者: 往往排在最后。 该位置作者应该是制定蓝图的“导师”, 负责此项目财政的“财神爷”, 和亲手修改草稿, 并定稿的“作家”。 三者往往缺一不可。 通讯作者的身份不仅光荣, 也有其实际的作用, 文章发表后, 一旦有“问题”, 或者要“获奖”, 该作者就是联系人。 要获奖还好办, 要是同行有问题, 该作者首当其冲, 要有能力回答, defend团队的工作。 倒数第二通讯作者: 该作者通常是另一个在不同单位的合作者。 其贡献几乎与主要通讯作者相近: 比如参与技术指导, 课题设计, 财政贡献, 文稿编写,修改。 重要的是, 文章中的内容,当主要通讯这不能denfend的时候, 该作者可以承担起部分责任。 看到这儿, 你应该明白了吧, 当你的导师要把名字放在你写的文章第一作者的位置的时候, 当你的主管行政的负责人一定要做通讯作者的时候,你应该理直气壮地把这面文章拿给他看。 最后, 祝辛勤的“母鸡们”,在产蛋的大道上, 愉快幸福, 高量保质。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假如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啰哩啰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

论文集的作者是谁

《观念力》(叔本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_cd3sfxflw32sw 提取码: ffc3书名:观念力作者:叔本华译者:陈晓南豆瓣评分:8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年份:2015-4页数:226内容简介:《观念力--叔本华论文集》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著作之一。作者运用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分析天才,谈思想,论生存空虚,论文学,论读书写作等,篇篇立论精辟,令人拍案叫绝,把繁杂晦涩的思想用简洁凝练、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出来,旨在让读者了解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作者简介: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1788年出生于德意志但泽一个富商家庭。1809年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但兴趣却在哲学方面。1813年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18年,年仅30岁的叔本华完成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书第三版引起轰动,掀起西方世界对“生命哲学”探讨的新思潮。叔本华的哲学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康德的认识论、吠陀的泛神论和厌世主义思想的结合,其学说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和哲学巨子,托尔斯泰、克尔凯郭尔、托马斯·曼、王国维等都对其备加推崇。

基本就是前三个作者有用就是第一、第二、第三作者啊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写多了没什么用的反正我这边是这样的

一般就两个左右,第二作者或是第三作者。一共也就四个左右,那就很多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J:期刊文章另外文献题目后面没有为B的标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文献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扩展资料:选择参考文献,也要参考以下原则:1、权威大牛:体现论文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信性。2、新颖:创新是SCI论文的灵魂。3、全面:尽可能全面涉及国内外科学成果。4、准确:内容真实,细节准确。5、规范:标准化的引用格式、国际化的要求标准6、公开:慎重引用非公开发表的资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议论文的作者是谁

方洲老师,国内著名的作文教育专家,对作文有深入独到的研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当然是毛主席的字最好了。

论文学的作者是谁

《论文学作品》([波兰] 罗曼·英加登)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m7n8    书名:论文学作品作者:[波兰] 罗曼·英加登译者:张振辉豆瓣评分:7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8-12页数:369内容简介:《论文学作品》主要内容:要对埃德蒙德·胡塞尔以如此不一般的精确程度,并且考虑到了许多非常重要和难以把握的情况而构建起来的这种理论表示自己的看法,首先要说明的是意向性客体存在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明确,实在客体的结构和存在的方式和意向性客体在本质上是不是一样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找到了一种毫无疑问是纯意向性的客体,有了它便可不受考察实在客体后所得出的看法的影响,来对这个纯意向性的客体的本质结构和存在的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文学作品是特别适合于这种研究。作者简介:罗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 1893—1970),波兰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20世纪西方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他出生在波兰的故都和历史名城克拉科大。年轻时曾先后在乌克兰的利沃夫、德围的格丁根和弗赖堡及奥地利的维也纳的人学里攻读哲学、数学和物理。1918年在弗赖馒大学获博士学位,1924年在利沃大的扬·卡齐米日大学人文科学系升为副教授,1933年作为教授在该校讲授哲学,1939年至1941年讲授过文学理论。德国法西斯侵占波兰期间,他在波兰一所秘密开办的大学里教书。1946年以后,他一直在克拉科大雅盖沃大学任教,是波兰科学院院士和波兰国内外许多科研团体和科学协会的成员,还担仟过波兰“哲学季刊”的丰编,著有《文学的艺术作品》(1931)、《对文学作品的认识》(1937)、《文学哲学简论》(1947)、《关丁吐界存在的争论》(1947-1948)以及三卷本《美学研究》(第一、二卷出版于1957年至1958年,第三卷出版于1970年)等,对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的艺术作品》原是用德文写作,波兰文译本叫《论义学作品》,初版于1960年,是他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著作,为20世纪西方现象学美学的经典。

斯达尔夫人,原名安娜·路易斯·日耳曼妮·奈凯尔,法国人,很赞的女作家~

《论文学与艺术》([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izsoB8eTzsbYjTBYtzg 提取码:o3tj    书名:论文学与艺术作者:[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译者:常宏 等豆瓣评分:2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年份:2001-5页数:369内容简介:本书第二版《论艺术与文学》( Writings on art and literature)也使用了同一ISBN。作者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生于捷克的弗莱堡。四岁时称剧维也纳,其后的一生大部分在此度过。他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随后专门从事神经精神医学的研究。1939年病逝于伦敦。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在现代心理学众多理论体系中独树一帜,其思想渊源既非出自主观思辨取向的哲学心理学,也非出自客观验证取向的科学心理学,而是独具慧眼,从心灵深处分析探讨人性。其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结构说、人格结构说和心理动力说这三大部分组成。这一学说不仅在心理学方面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影响到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各方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流芳百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