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论文范文大全

发布时间: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论文范文大全

建议听父母学技术。现在很多时候都是社会选择人,如果自己没有强大的能力,很难实现自己的想做的。学技术毕竟可以凭本事吃饭。去饭店的话,学不到什么的。当你想学点什么还的重头开始。送你一句话先吃苦后享福。

以下可以作为参考: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发展前景  食品营养与检测就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它在增进人体素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食品营养与检测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增。该专业开设院校主要有河北北方学院、吉林高专、信阳农专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具备食品卫生与检测、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食品加工与保藏的生产、试验、研究及产品开发的技能;熟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及国内食品标准与法规;具有从事食品科学研究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评价、控制、监督、执法、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职业规划:食品检测人员:随着绿色食品的发展与普及,绿色食品企业对人才的渴求程度更是日益凸现。许多大型的食品企业都需要相关的食品营养与检测的专业人员。你可以选择到食品工业企业、工商行政管理、商检、海关部门、食品质量监督机构、学校、大中型企业实验分析室,从事食品品质控制与检测、食品营养与开发、食品原料控制等技术分析工作和管理工作。营养师:据权威部门统计,75%以上的疾病、35%以上的肿瘤与饮食有关。国家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营养条例》明确规定,100人以上的食堂、餐饮单位,必须配备营养师, 300人以上的食堂、餐饮单位,必须配备营养管理师。老百姓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已迫在眉睫,营养师是目前最紧缺的职业之一。另外,私人营养保健顾问在北京和上海的金、白领中也比较流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职业势必迸发出勃勃生机。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以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交叉学科。我国的传统食品加工技术方面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民对于生活品质改善的愿望日益强烈,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对于食品开发与生产中应用现代加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通过现代加工理论与技术的融入,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概念已大为扩展,因而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可广泛适应以各种生物材料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及相关行政、事业、科研、流通等部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在现代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工程设计、设备管理等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肉品工艺学、乳品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焙烤食品工艺学、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原理、食品感观评价、食品包装学、食品机械学、食品工厂设计等。  开设院校: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  职业规划:一是可从事营养师职业。一些自己想创业的学生,可开厂做食品企业老板。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假如条件成熟,或有资金做背景,加之你在学校学习的这些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开一个小小食品厂还是可以的,如专业课程就有肉类工艺学、现代食品加工艺术、食品工厂设计等。 食品加工技术 当我们在反季节里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口味像新鲜水果的果酱、果汁,喝到具有“即榨”新鲜风味的橘子汁、葡萄柚时……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食品加工技术的“功劳”。  食品加工技术是一门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和高新工程技术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研究食品营养、功能开发和生产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其任务是探索实现食品资源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途径,并对食品结构与成分进行科学地调整与组合,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种类繁多、食用方便、安全的食品。它像是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轻轻一点,就是一个大变身。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各类食品的需求旺盛。我国加入WTO也为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许多城市都将食品工业作为本地的支柱企业。同时,食品的个性化、营养化、方便化、绿色化改造已成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各类科技含量高的食品企业的迅速发展,也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现代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内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工程设计;具有食品贮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为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检测部门;食品冷藏、保鲜企业及产品营销企业;各食品超市、连锁店及大卖场;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的理化、微生物检验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外贸、海关的商品检验部门等。  开设院校:吉林粮食高专、河北北方学院、信阳农专、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 粮食工程专业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资源生产丰富,但现在的人们生活不仅仅满足于靠粮食吃饱肚皮,而是想方设法怎样才能把曾一度陷入低潮的粮食资源变为经济收入。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缺乏严重,尤其是粮油加工工艺方面的人才。随着我国对粮食生产与加工的进一步重视,长期低谜的粮油加工高级人才将有较好的市场与就业前景。粮食工程本科专业曾一度被取消,今年,东北农业大学将正式恢复该专业。另外,吉林粮食高专曾一直设有粮食工程(专科)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粮食制品及粮食储藏与运输的设计、科研、生产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粮食制品的工业企业从事生产技术和工艺设计工作,也可在研究、设计、管理部门和学校从事科研、工艺设计、技术管理和教学工作,还可以到农牧林业、交通等部门从事相近专业的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

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1998年的报告,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十亿。要确保这么多人口的生存,粮食问题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90年代全球农产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为7%,略低于80年代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而同期世界所有用途的粮食和农产品需求仅增加6%,大大低于80年代2%的实际年均增长率,预计90年代全球粮食和农产品总的供应量足以满足全球的有效需求。说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世界粮食是安全的,世界粮食及农产品生产能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世界存在的粮食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粮食匮乏,营养不足,又没有能力更快地增加粮食生产,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缺粮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有些发达国家粮食又大量“过剩”。战后发达国家粮食人均产量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有些发达国家的粮食越来越“过剩”。尽管发展中国家粮食不足,但发达国家的存粮却大量积压。因为发达国家为维持粮食的较高价格,宁可积压或销毁,也不愿低价供应发展中的粮食不足国家,而这些粮食不足国家却往往由于无力购买,而使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  在世界粮食生产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1994年,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就曾在《谁来养活中国人?》一文中指出,如果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那么他们将使世界挨饿。但是,我国从1999年起已连续4年粮食减产,靠挖库存来平衡需求。而库存粮食很有限,去掉陈粮最多还能挖抵两年。1998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下降,由当时的12亿吨下降到2002年的57亿吨;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从1998年7万公顷下降到2002年的10390万公顷;粮食人均占有量下降,由1996年的每年414公斤下降到2002年的357公斤。  具体来说,我国近几年的粮食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粮食生产周期限制粮食的亩产。粮食生产周期为4~5年,大体上为两年一平一丰收,1995年来连续几次的粮食丰收使供给过剩,从1999年起,我国粮食进入歉收期。   由自然因素产生的粮食问题。①从1949年到1998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为24亿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7%。到1998年底,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01亿亩,虽然生产了占全国67%的粮食、60%的经济作物和80%的蔬菜,但却耗费了大量的灌溉用水。②我国耕地在承受人口和城市化巨大压力的同时,还面临水土流失的剧烈侵蚀,全国年均有100万亩耕地因此丧失利用价值。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提供的统计显示,半个世纪以来,全国水土流失毁掉耕地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以上,土壤流失总量50多亿吨,数以亿吨的氮、磷、钾等养分流失,减少粮食2000多万公斤,造成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③土壤侵蚀造成耕地水、土、肥流失后,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加剧了干旱的发展。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目前,我国仍有荒漠化土地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④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据有关人士预计,2050年前,我国粮食产量要比现在增加1400亿公斤以上,这意味着农业灌溉总用水量必须增加。在工业与农业争水时,农业显然居于不利的地位。因为中国大陆需要1000吨水来生产一吨小麦,价值大约200美元。   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限制粮食供给能力。主要原因在于粮食供应的地区结构和品种结构不适应变化了的消费需求,我国南方每年有近2000万吨稻谷喂猪,而东北粮仓却产生卖玉米难。广东省早稻积压,但同时进口大米。吉林两次卖难积压的玉米都是产量高、粉质多、口感不好的粉质玉米,而南方产粮大省积压的粮食主要是早籼稻。以湖南省为例,市场畅销的粳稻、糯稻仅占稻谷总产量的3%,籼稻占94%,每年粮食收购总量的90%是早籼稻,而早籼米垩白度高,口感不好。   粮食需求的增长。国家统计局、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联合国经合组织等单位预测,我国粮食到本世纪末的需求量约在5-6亿吨之间。按照人均400公斤消费量、13亿人口计算,粮食总需求量为2亿吨。若按照人均500公斤的需求水平计算,则需要5亿吨。而按照农业发展规划,我国的粮食生产即使经过努力到本世纪末达第二个台阶,即5亿吨的水平,那么,届时在第一种需求格局即我国粮食消费构成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将出现2000万吨的缺口,而在粮食间接消费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的需求格局下,将出现5亿吨的缺口。?   农民生活水平、国家政策、耕地面积的占用、退耕还林所导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82年和1989年都出现过农民卖粮难的现象。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有共同之处,表现为农民手中的粮食卖不出去,国营粮食部门不愿收购,市场粮价低落,但两次卖难有重要区别:第一次卖难是在温饱需求的背景下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仓储运输及粮食加工能力不适应粮食生产的发展;第二次卖难是在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之后,城乡居民的消费转向小康,不再种田,没有粮食可卖。卖粮难的现象是粮食问题的根本原因。以贵州省某县为例,由于国家加大力度鼓励村民退耕还林,现在乡里种粮的人大大减少,耕地也减少了很多,大家都宁愿买粮,光是2004年退耕还林就达到2004亩。根据这个村庄2001年至2003年产粮统计表,耕地2001年为2395亩,2002年2317亩,2003年2300亩;粮食产量2001年11005吨,2002年10000吨,2003年9772吨。 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就需要整个国家的人民做出共同努力。 粮食问题是严重的、迫切的,但不是不能解决的。  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在中国耕地面积很难增加而且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如果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增产的粮食被增长的人口所抵销,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就难以提高,甚至会减低。由此可见,如不控制人口增长,粮食问题 就难以解决。反之,如果能控制人口,又能提高粮食产量,人类的粮食供应就会得到保障,人类的营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依靠科学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开展新的绿色革命,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及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为了不断增产粮食,保证人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一方面要为农业生产开拓新路,大力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一方面要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使人的生产与粮食生产和供应保护相对平衡与协调。   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中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扩建,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耕地面积还在不断缩小。因此,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就必须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尽量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把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同支持和援助贫困国家、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确保国家和家庭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发展政策的首要地位,使社会的所有部门、各行各业都能保护和促进农业增产。  加强与他国合作,包括为增加生产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提供合理而可预测的农产品价格趋势信息,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和贸易变化的监测,在农产品贸易、资源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等领域展开区域合作等。

一,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含:概述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工作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二,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含:工作目标,思路,重点工作及完成任务的保证措施等请各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以上工作,安排专人按时完成,在认真审核,签字后,于2006年12月31日前,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文本各1份(加盖公章)报送至党政办公室521房间,电子版发送至: 或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06年工作总结2005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 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都强调了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的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食品学科的包容性非常强,它贯穿与农产品的种植,收获,保鲜,加工,包装,贮运的各个过程,可以说包含了食品从"地头"到"嘴头"的全过程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产品生产技术,保证食品安全,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一大的环境,是我们学院发展难得的机遇,但也赋予了食品学院更重的历史责任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全院领导和教师,学生团结携手,在学院民主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经验和体会一,学院总体情况: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拥有教职工108人,教授31人(包括院聘教授6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38人(包括副研究员2人,高级实验师4人,高级工程师1人,院聘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 51%,学院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全院在校学生1190人,其中博士130人,硕士238人,专业学位学生近100人,本科生722人现有博士后流动站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各一个,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设有6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和七个硕士点(其中一个为医学硕士点)设有教育部"211功能食品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和卫生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产品干燥重点开放实验室","教育部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等十五期间共落实的主持国家"973","863"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十五"科技攻关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经费约2000万元二,取得的成绩与效果1,学院党政工作2006年,学院改选了党政领导班子,选举出罗云波同志任院长,陈明海同志任分党委书记,姜微波,郭顺堂,韩北忠同志任副院长新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组织党员和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了制度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制作了学院中英文宣传片(DVD);每月定期召开一次院务会,并邀请学院工会和教师代表参加,对学院的人才引进,重大资金使用,重要决策等进行讨论,并及时在网上公布,保证了学院政务公开;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和支持各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为了拓宽学院研究方向,学院在原有的食品生物技术平台,农产品储藏加工平台,畜产加工平台,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平台,营养与食品安全平台,食品信息与工程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粮油加工平台,以植物蛋白和功能成分,大豆蛋白活性肽,粮油食品功能性质,粮油品质检测技术,粮油食品综合利用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期在传统粮油制品的功能性和标准化方面对我国相关产业做出贡献为了使我院科研产出的"质"和"量"在2005年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水平,扩大学术影响,提高论文的质量,早日实现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院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承担的"十五"国家攻关计划的基础上,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为纲领,积极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对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创新研究学院组织学术力量雄厚的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国家和各部位农产品加工方面的课题和项目,使今年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大幅提高学院2006年全年结题11项,鉴定科研成果1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申请专利21项,授权专利1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项,主持"863"项目5项,参加"863" 项目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参加19项;全年到账科研经费2100多万元,其中横向经费超过480万元研究生工作为了加大研究生的培养力度,按照学校的要求,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由3年改为2年,2006年,第一批128名两年制硕士研究生除3人延期毕业外,其他都顺利毕业或提前进入博士研究阶段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146人,博士研究生39人研究生培养上,继续实行"严进严出"的政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论文评阅实行一票否决,没有通过论文评阅的研究生全部延期答辩,博士研究生答辩之前必需有SCI论文发表这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2006年毕业硕士研究生253人,博士研究生33人,校级优秀论文2篇截至到2006年11月,被SCI,EI收录论文85篇(其中SCI62 篇,EI收录23篇,突破了2006年60篇的计划指标,预计全年SCI,EI论文可达到90篇,比去年增加50%),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到008, 核心期刊230篇,其他刊物110篇,教材及专著40部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提高研究生科研技能,增加研究生科研的产出,在院领导的帮助下, 院研究生工作组团结院研究生党支部,院研究生会,班级的力量,邀请来自国内外的食品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为研究生做了近10场专题报告和学术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效果和宣传效果,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欢迎,有力促进了本院学术交流,为推进本院科技进步和核心创新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建立了研究生网页,加强了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在2006年5月和8月分别接待了美国普渡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大叶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代表团,与我院研究生之间进行了学术交流本科生教学工作为了迎接本科生教学评估工作,学员2006年度对学院本科生教学工作进行了多次自查,并在学校进行的抽查中多次受到表扬开展了计划性的听课工作,要求学院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至少听课6门并写出书面听课感受,对上课教师表现出来的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这一制度的施行,加强了任课教师的责任心和课程对2006年度所有课程进行听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2006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级教改立项项目4个,本科生URP项目16项针对本科生课堂教学多,实验少,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大实验课的比例,要求教授和副教授实验室对高年级学生开放,鼓励高年级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并实行导师制目前2003级学生实习导师已全部确定,大部分学生已进入毕业论文研究工作,为了保证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在全国普遍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2006年我院招收本科生160名(7个班),基本保持往年的规模,保证了本科生的培养质量,2006年毕业本科生278名,就业率达6%同时,加强了本科生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06年6月接待了台湾宜兰大学本科生来访团共计40余人,与我院本科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座谈,这些活动也给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5,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2006 年,学院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公用实验室的设备不断增加,利用率逐步上升教育部"功能性乳品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通过验收 "985"项目二期建设顺利;新建了"葡萄基因组学实验室"和"食品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新批准的"国家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实验室"(农业部,农市发(2005-14号)建设顺利2006年学院引进教授2名,引进副教授1名,博士后1名,博士4名,充实了教师学院科研和教学力量由于学院高级职称职位严重短缺,为了使已经具备了一定学术能力和水平的青年教师尽快晋升到相应职位,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和谐的学院科研和教学环境,我院在高于学校职称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实行了院聘教授和副教授制度2006年有4名教师晋升院聘教授,1名晋升为院聘副教授,这些院聘教授和副教授在一年里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6,学术交流工作2006年8月,我院筹备了"首届两岸三地食品及生物技术研讨会和博士生论坛",来自台湾中兴大学,大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知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和博士生及100余人参加了本届交流大会,为促进两岸三地食品科学的发展和科研工作者, 博士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2006年9月,我院筹办了科协2006年年会第八分会场"科技创新与食品安全"中"分1和分2食品安全与合理膳食?转基因食品安全"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科学研究人员,企业家,学生等代表近4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尹宗伦教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大0研究员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程金根,南京农业大学院校长,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首席高级技术员,澳门特区卫生局《澳门医疗与健康》杂志执行副主编兼编辑部副主任,高级营养师尤淑瑞等特邀代表就我国食品安全的特点,转基因植物安全,改善公众营养,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等方面分别作了精彩报告人民网对会议进行了现场直播本次会议不仅扩大了我院的影响,也实现了"科学家与公众,科学家与政府,企业以及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科技经济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这一宗旨6,国内外合作为了加快学院的基础建设和科研工作,提高学院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学院自合并以来,积极需求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多方合作除继续保持与上海爱普公司,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合作外, 2006年学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和"金麦郎"集团,爱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互润(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北京邦尔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合作进展顺利2006年学院共接待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来访人员共20余批,这些合作与交流, 不仅大大改善学院的试验条件,而且也为提升中国农业大学在国际国内的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8,学生工作学院学生工作丰富而多彩在"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建党八十五周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学习中,都举办了相关活动开展了"优良班风","优秀支部","党旗在我心中"等活动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饮食文化协会",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学院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2006年,共发展新党员 112 名(本科生 80 人,研究生 32 人);举办了2 期党课培训班,共有 160人考试合格加强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对本科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多种教育学院共有 422人获得单项专项奖学金, 35人获得社会工作奖学金, 24 人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63 人获得三好学生称号2005-2006学年获得全国单项比赛一,二,三等奖各 1 项2006年发放奖学金 4万元,获奖比例为2 %,救助困难学生 54名,共计经费532万元有 33人获得2006年国家助学贷款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本科生做了10场报告会这些工作加强了学院领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了与同学们的关系,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学院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为了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发挥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以往的服务"三农"实践,在多个方面积极拓展新途径,探索新模式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三农"结合非常紧密的企业对接,为企业注入科技和人才资源,以产业发展辐射和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联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2006年3 月我院与密云县互润集团将密云张北镇作为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我校和北京市有关领导对这一探索寄予厚望2006年11月,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工党支部与本科04级第三党支部与密云高岭镇高岭村开展"红色1+1"活动,就高岭村缺乏先进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板栗,核桃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不高的问题,我院支部邀请了我校工学院农业土壤专家迟仁立教授就当地板栗种植,病虫害防治,核桃嫁接技术,土壤虚实耕作技术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精彩的讲述,并解答了村民们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将精心准备的,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书籍和光盘资料增送给该村党支部这些共建活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7月,我院还积极派人参加在北京顺义区北郎中村开展的由中国科协,中国农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我院专家在活动现场回答了现场农民兄弟有关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的咨询2006年9月,我院派专家参加了由中国科协,卫生部,北京市政府主办,中国农学会等协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承办的"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健康博览会,就食品安全,科学消费,产品认证等方面向消费者提供咨询,深受老百姓的好评另外,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我院作为食品方面的权威科研单位,多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以科学的态度,就消费者关心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解答和咨询,这些宣传,提高了消费者本身的知识,有利于消费者在今后的消费中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也有利于消费者对分辩一些不实的宣传10,学院资源有偿利用政策根据学校"打造国内第一强,世界知名"食品学院的要求,我院制定了学院学科发展规划,争取在未来3-5年内,将我院办成研究型学院,在重点学科领域逐步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目标为此,在教授实验研究用房分配上,继续采用"用房付费,重点支持,留有余地,以图发展"的政策,对学院资源实行有偿利用,提高研究用房的效率,引导全院教师向科研教学型发展,逐步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梯队,为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三,存在的问题,不足及今后设想资源紧缺严重,限制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从2006 年的工作中体会到,限制学院快速发展的最严重瓶颈问题是资源紧缺随着人才引进步伐的加快和青年教师的逐步成长,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学院目前有限的实验室面积,已无法满足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使得青年科研人员科研条件较差,部分引进的人才和新来的青年科研人员没有实验室另外学校对我院硬件投入方面与国内部分相关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资金,政策上对我院没有支持和倾斜,这种情况,不仅使我们引进人才十分困难,同时也无法充分调动学院年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学院发展严重受阻同时,希望学校今后加大对我院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学院教师的潜力,争取在2006年85篇SCI,EI文章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2,高级职称岗位明显不足,严重制约学科发展随着教师队伍的年轻化,随着人才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我院很多青年教师已经具备了教授职称的学术能力和水平,我院SCI论文和承担的科研但受高级职称岗位的限制,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不能按期及时晋升到与其科研能力相对应的职位,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术人才的培育与学术梯队的建设,制约了本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学院构建和谐的人文和科研环境3,研究生指标过少,限制了学院科研进展"十五"期间,我院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逐年增加,今年"十一五"开局之年,我院申请到国家"863" 计划项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40余项,但学校给我们的研究生名额十分有限,部分教师有项目却招不到研究生为了高水平完成这些项目,有的教师不得不花高价从外校借研究生来完成课题,这种情况极大地限制了我院科研的进步,希望研究生院在今后工作中对我院进行政策扶持和倾斜一些研究领域与兄弟单位存在一些差距我院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食品研究的大部分领域,包括畜水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理论与技术,粮油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等,而且在很多研究领域居于全国食品行业的领先水平,如食品生物技术,果蔬贮运加工等但在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粮油研究方面,与郑州轻工有较大差距;在水产方面,与青岛海洋大学等有很大差距;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以及发酵工程领域,江南大学具有绝对的传统优势因此我院需要在这些研究方面不断创新,利用我院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迎头赶上,力争实现我院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横向研究力度应加强我院在国内外食品科学界拥有一定的声誉和知名度,多项研究成果居国内前列,其中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研究力量雄厚,研究人员及队伍为我院的科研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与兄弟单位相比,我院大部分科研项目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等,横向研究项目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部分教师还没有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6,学科内部整合急需加强,资源配置不合理学科发展需要一个紧密团结的队伍目前学科内部仍然存在典型的"个体户"和"小团队",虽然各自具备了较强的战斗力,但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核心的研究团队,不能有效地发挥"集团"作战的能力,合力效应不够明显,削弱了研究水平,正是这种学科内部布局的不完善,导致了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总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我院成绩卓著,我们相信,在学校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与不足,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还不错,希望你采纳。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论文题目大全

你可以写现在很热门的功能性多糖类物质,像壳聚糖之类的,还有像最近因为立顿出现的关于农药标准我国与欧美差距那么大,你可以就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的漏洞写。食品包装当面像果蔬涂蜡之类也可以写

低糖胡萝卜果脯加工工艺的研 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质构品 花生奶生产工艺的研究 论食品企业的产品结构对其投 酸解酯化大米复合变性淀粉的 水酶法提取山桐子油工艺研究 黄瓜酸奶加工工艺研究 湘莲蛋白质的提取及其功能性 芝麻蛋白多肽抗氧化活性研究等等 参考地址:

粮油加工技术论文范文大全

粮食储备工作在我国始终具有战略意义。粮食质检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是新农村的铺建队伍,二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和促进力量。粮食流通工作的主要对象在农村,把扎根农村的各类粮食购销、储存和加工业建设成现代化的机构,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粮食部门面对面服务于“三农‘’,在科学引导、便利优化、帮辅传带、科技兴粮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本着确保以国家为主储备粮食,充分发挥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原则,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复建立了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直属库实行垂直管理。那么,直属库如何面对新形势发展,在科学装备和技术下确保储备粮有效管理和利用呢。一、推陈出新,建立适应新时期科学储量标准大量事实证明,储备粮的质量是安全储粮的基础,是满足国家粮食需求的前提。以往,在粮食供销存和加工等环节的中,我们在重数量前提下,对粮食的质量的检验更多的是只是从容重、杂质、水分、生虫、发霉等这些外表方面上加以判析,要求水分和等级符合要求,然而,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其储存和食用品质及其变化上,这样很容易出现因储藏粮食的食用和加工品质差,销售困难,更严重的是造成大量囤压或品陈化的现象。所以,上述表面的质检工作已经不再适应中储粮管理的要求标准,必须通过科学地分析和严格的掌握粮食的品质变化,有效合理地指导轮换;应用科学的保粮方法延缓粮食的陈化反映,力求保持粮食的食用品质、种用品质和加工品质。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陈腐的旧观念,以粮食的“最佳食用品质和用途”以及“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为目标进行粮食的质量管理工作,进逐渐挖掘和开拓粮食质检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科学、真凭实据地发挥粮食检验工作的重要作用。二、科学储最检验工作的三个要求1、入库储粮检验严把关、重质量收购工作过程中,粮食检验流程直接确定并划分了粮食的等级,是靠质量说话、让品质论价的基础。在入库时,质检工作人员必须要贯彻收购质量标准,严把收购质量关卡,以“便于安全储存、便于轮换”为原则,收优质粮(多收干、饱、净、无虫、无霉的高等级粮)、将陈化粮、“三高粮”芽麦等不合格粮关在库门之外。这是仓储有效管理底线。 2、储粮检验准确、全面购进粮食在收储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自然分解代谢自身的营养物质与能量,从而发生品质上的逐步陈化和相应劣变。检验人员必须严格依照储粮技术规范和要求,坚持频繁检测品质,并按照不同粮食的品质判定标准,全面、准确地检测面筋吸水量、粘度、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油脂过氧化值、酸价等,从而取样化验分析、根据实际结果判定该品种粮油是否宜存状态,并将此作为轮换的科学地指导依据。3、勤检验,严防储量虫害与霉菌在储粮工作过程中,需要定期并机动的进行粮情检测,及时观察粮食的虫害和霉菌反映、及时掌握储藏稳定性的变化情况,这是粮储工作的基本要素。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检验粮情,尤其对仓内边缘、仓底、四角等易发隐患部位要着重防患,在季节或者气候变化时期固定增加进仓检查的工作量,这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和迅速解决问题;尚无虫霉和结露等问题时,要提前做好预防和预警工作。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粮情变化,防止陈变及连带,规避储粮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三、构建绿色储粮新体系质量经济共建双管由于粮食种植的客观规律,作物很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残留农药以及添加剂重的污染有害元素,霉变粮食的致病菌和霉菌等,这些粮食如果被人们常规食用不可避免地会危害身体健康。因此,粮食卫生指标的检测也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环节,确保食用安全是国家法律的要求。直属库应该积极探索和研发绿色储粮的新思路,有效进行低温冷冻等储藏,竭尽全力避免虫害滋生,减少熏蒸残留,达到绿色储粮的要求。对直属库来说,粮食的质量体现的不只是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程度,更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生命力。伴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粮食品质很有可能发生劣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检验人员不断学习研究、提高专业检验和管理技术水平,再三探索减缓和防治粮食品质陈化劣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确保粮食最终优秀使用品质的前提下,使存储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加强粮食品质检验工作,让粮储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管理同步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计民生的要求。四、总结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繁荣发展新形势下,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储粮垂直管理体系给我们直属库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系统的要求,储备粮的质量管理更需要不断地强化专业标准、充实更新检验和仓储知识、提高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切实有效地延缓粮食陈化劣变;以粮食的品质引导农业生产,推广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优化粮食的种植结构,充分适应市场要求

关键是自己要好学,在哪儿都一样,只要不做简单重复的劳动就行了

进公司吧!做客服

建议听父母学技术。现在很多时候都是社会选择人,如果自己没有强大的能力,很难实现自己的想做的。学技术毕竟可以凭本事吃饭。去饭店的话,学不到什么的。当你想学点什么还的重头开始。送你一句话先吃苦后享福。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论文选题方向

食品专业其实分类很细致,有很多旁系跟交叉学科,比如食品工程,粮油,生物技术等等,可以自己到中国知网先作资料搜集,建议可以写发酵或者乳酸菌类的,这一类论文还比较好做。

食品专业其实分类很细致,有很多旁系跟交叉学科,比如食品工程,粮油,生物技术等等,可以自己到中国知网先作资料搜集,建议可以写发酵或者乳酸菌类的,这一类论文还比较好做。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外语基础,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程基本训练,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所需的专业知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食品科学与工程中遇到的研究、开发、管理和营销等方面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和养护身体的运动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毅力顽强,掌握初步的军事和国防知识。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人文科学和工业美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法律和技术法规知识,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粮油加工技术论文范文

粮食水分检测最好用冠亚牌SFY-60E卤素水分检测仪,3分钟速测出结果,方便快速,水分直接关系着钱的利益问题,所以粮食水分检测很重要,粮食水分过多影响着收购价格,存储时水分高需要烘干,水分高粮食容易霉变、生虫等,后期的运输加工都是需要烘干减少水分含量,所以水分控制很重要,冠亚水分仪提供

一,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含:概述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工作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二,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含:工作目标,思路,重点工作及完成任务的保证措施等请各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以上工作,安排专人按时完成,在认真审核,签字后,于2006年12月31日前,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文本各1份(加盖公章)报送至党政办公室521房间,电子版发送至: 或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06年工作总结2005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 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都强调了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的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食品学科的包容性非常强,它贯穿与农产品的种植,收获,保鲜,加工,包装,贮运的各个过程,可以说包含了食品从"地头"到"嘴头"的全过程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产品生产技术,保证食品安全,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一大的环境,是我们学院发展难得的机遇,但也赋予了食品学院更重的历史责任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全院领导和教师,学生团结携手,在学院民主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经验和体会一,学院总体情况: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拥有教职工108人,教授31人(包括院聘教授6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38人(包括副研究员2人,高级实验师4人,高级工程师1人,院聘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 51%,学院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全院在校学生1190人,其中博士130人,硕士238人,专业学位学生近100人,本科生722人现有博士后流动站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各一个,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设有6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和七个硕士点(其中一个为医学硕士点)设有教育部"211功能食品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和卫生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产品干燥重点开放实验室","教育部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等十五期间共落实的主持国家"973","863"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十五"科技攻关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经费约2000万元二,取得的成绩与效果1,学院党政工作2006年,学院改选了党政领导班子,选举出罗云波同志任院长,陈明海同志任分党委书记,姜微波,郭顺堂,韩北忠同志任副院长新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组织党员和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了制度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制作了学院中英文宣传片(DVD);每月定期召开一次院务会,并邀请学院工会和教师代表参加,对学院的人才引进,重大资金使用,重要决策等进行讨论,并及时在网上公布,保证了学院政务公开;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和支持各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为了拓宽学院研究方向,学院在原有的食品生物技术平台,农产品储藏加工平台,畜产加工平台,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平台,营养与食品安全平台,食品信息与工程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粮油加工平台,以植物蛋白和功能成分,大豆蛋白活性肽,粮油食品功能性质,粮油品质检测技术,粮油食品综合利用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期在传统粮油制品的功能性和标准化方面对我国相关产业做出贡献为了使我院科研产出的"质"和"量"在2005年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水平,扩大学术影响,提高论文的质量,早日实现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院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承担的"十五"国家攻关计划的基础上,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为纲领,积极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对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创新研究学院组织学术力量雄厚的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国家和各部位农产品加工方面的课题和项目,使今年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大幅提高学院2006年全年结题11项,鉴定科研成果1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申请专利21项,授权专利1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项,主持"863"项目5项,参加"863" 项目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参加19项;全年到账科研经费2100多万元,其中横向经费超过480万元研究生工作为了加大研究生的培养力度,按照学校的要求,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由3年改为2年,2006年,第一批128名两年制硕士研究生除3人延期毕业外,其他都顺利毕业或提前进入博士研究阶段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146人,博士研究生39人研究生培养上,继续实行"严进严出"的政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论文评阅实行一票否决,没有通过论文评阅的研究生全部延期答辩,博士研究生答辩之前必需有SCI论文发表这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2006年毕业硕士研究生253人,博士研究生33人,校级优秀论文2篇截至到2006年11月,被SCI,EI收录论文85篇(其中SCI62 篇,EI收录23篇,突破了2006年60篇的计划指标,预计全年SCI,EI论文可达到90篇,比去年增加50%),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到008, 核心期刊230篇,其他刊物110篇,教材及专著40部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提高研究生科研技能,增加研究生科研的产出,在院领导的帮助下, 院研究生工作组团结院研究生党支部,院研究生会,班级的力量,邀请来自国内外的食品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为研究生做了近10场专题报告和学术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效果和宣传效果,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欢迎,有力促进了本院学术交流,为推进本院科技进步和核心创新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建立了研究生网页,加强了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在2006年5月和8月分别接待了美国普渡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大叶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代表团,与我院研究生之间进行了学术交流本科生教学工作为了迎接本科生教学评估工作,学员2006年度对学院本科生教学工作进行了多次自查,并在学校进行的抽查中多次受到表扬开展了计划性的听课工作,要求学院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至少听课6门并写出书面听课感受,对上课教师表现出来的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这一制度的施行,加强了任课教师的责任心和课程对2006年度所有课程进行听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2006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级教改立项项目4个,本科生URP项目16项针对本科生课堂教学多,实验少,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大实验课的比例,要求教授和副教授实验室对高年级学生开放,鼓励高年级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并实行导师制目前2003级学生实习导师已全部确定,大部分学生已进入毕业论文研究工作,为了保证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在全国普遍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2006年我院招收本科生160名(7个班),基本保持往年的规模,保证了本科生的培养质量,2006年毕业本科生278名,就业率达6%同时,加强了本科生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06年6月接待了台湾宜兰大学本科生来访团共计40余人,与我院本科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座谈,这些活动也给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5,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2006 年,学院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公用实验室的设备不断增加,利用率逐步上升教育部"功能性乳品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通过验收 "985"项目二期建设顺利;新建了"葡萄基因组学实验室"和"食品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新批准的"国家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实验室"(农业部,农市发(2005-14号)建设顺利2006年学院引进教授2名,引进副教授1名,博士后1名,博士4名,充实了教师学院科研和教学力量由于学院高级职称职位严重短缺,为了使已经具备了一定学术能力和水平的青年教师尽快晋升到相应职位,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和谐的学院科研和教学环境,我院在高于学校职称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实行了院聘教授和副教授制度2006年有4名教师晋升院聘教授,1名晋升为院聘副教授,这些院聘教授和副教授在一年里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6,学术交流工作2006年8月,我院筹备了"首届两岸三地食品及生物技术研讨会和博士生论坛",来自台湾中兴大学,大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知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和博士生及100余人参加了本届交流大会,为促进两岸三地食品科学的发展和科研工作者, 博士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2006年9月,我院筹办了科协2006年年会第八分会场"科技创新与食品安全"中"分1和分2食品安全与合理膳食?转基因食品安全"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科学研究人员,企业家,学生等代表近4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尹宗伦教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大0研究员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程金根,南京农业大学院校长,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首席高级技术员,澳门特区卫生局《澳门医疗与健康》杂志执行副主编兼编辑部副主任,高级营养师尤淑瑞等特邀代表就我国食品安全的特点,转基因植物安全,改善公众营养,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等方面分别作了精彩报告人民网对会议进行了现场直播本次会议不仅扩大了我院的影响,也实现了"科学家与公众,科学家与政府,企业以及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科技经济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这一宗旨6,国内外合作为了加快学院的基础建设和科研工作,提高学院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学院自合并以来,积极需求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多方合作除继续保持与上海爱普公司,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合作外, 2006年学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和"金麦郎"集团,爱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互润(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北京邦尔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合作进展顺利2006年学院共接待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来访人员共20余批,这些合作与交流, 不仅大大改善学院的试验条件,而且也为提升中国农业大学在国际国内的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8,学生工作学院学生工作丰富而多彩在"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建党八十五周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学习中,都举办了相关活动开展了"优良班风","优秀支部","党旗在我心中"等活动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饮食文化协会",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学院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2006年,共发展新党员 112 名(本科生 80 人,研究生 32 人);举办了2 期党课培训班,共有 160人考试合格加强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对本科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多种教育学院共有 422人获得单项专项奖学金, 35人获得社会工作奖学金, 24 人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63 人获得三好学生称号2005-2006学年获得全国单项比赛一,二,三等奖各 1 项2006年发放奖学金 4万元,获奖比例为2 %,救助困难学生 54名,共计经费532万元有 33人获得2006年国家助学贷款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本科生做了10场报告会这些工作加强了学院领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了与同学们的关系,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学院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为了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发挥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以往的服务"三农"实践,在多个方面积极拓展新途径,探索新模式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三农"结合非常紧密的企业对接,为企业注入科技和人才资源,以产业发展辐射和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联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2006年3 月我院与密云县互润集团将密云张北镇作为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我校和北京市有关领导对这一探索寄予厚望2006年11月,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工党支部与本科04级第三党支部与密云高岭镇高岭村开展"红色1+1"活动,就高岭村缺乏先进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板栗,核桃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不高的问题,我院支部邀请了我校工学院农业土壤专家迟仁立教授就当地板栗种植,病虫害防治,核桃嫁接技术,土壤虚实耕作技术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精彩的讲述,并解答了村民们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将精心准备的,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书籍和光盘资料增送给该村党支部这些共建活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7月,我院还积极派人参加在北京顺义区北郎中村开展的由中国科协,中国农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我院专家在活动现场回答了现场农民兄弟有关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的咨询2006年9月,我院派专家参加了由中国科协,卫生部,北京市政府主办,中国农学会等协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承办的"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健康博览会,就食品安全,科学消费,产品认证等方面向消费者提供咨询,深受老百姓的好评另外,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我院作为食品方面的权威科研单位,多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以科学的态度,就消费者关心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解答和咨询,这些宣传,提高了消费者本身的知识,有利于消费者在今后的消费中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也有利于消费者对分辩一些不实的宣传10,学院资源有偿利用政策根据学校"打造国内第一强,世界知名"食品学院的要求,我院制定了学院学科发展规划,争取在未来3-5年内,将我院办成研究型学院,在重点学科领域逐步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目标为此,在教授实验研究用房分配上,继续采用"用房付费,重点支持,留有余地,以图发展"的政策,对学院资源实行有偿利用,提高研究用房的效率,引导全院教师向科研教学型发展,逐步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梯队,为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三,存在的问题,不足及今后设想资源紧缺严重,限制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从2006 年的工作中体会到,限制学院快速发展的最严重瓶颈问题是资源紧缺随着人才引进步伐的加快和青年教师的逐步成长,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学院目前有限的实验室面积,已无法满足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使得青年科研人员科研条件较差,部分引进的人才和新来的青年科研人员没有实验室另外学校对我院硬件投入方面与国内部分相关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资金,政策上对我院没有支持和倾斜,这种情况,不仅使我们引进人才十分困难,同时也无法充分调动学院年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学院发展严重受阻同时,希望学校今后加大对我院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学院教师的潜力,争取在2006年85篇SCI,EI文章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2,高级职称岗位明显不足,严重制约学科发展随着教师队伍的年轻化,随着人才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我院很多青年教师已经具备了教授职称的学术能力和水平,我院SCI论文和承担的科研但受高级职称岗位的限制,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不能按期及时晋升到与其科研能力相对应的职位,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术人才的培育与学术梯队的建设,制约了本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学院构建和谐的人文和科研环境3,研究生指标过少,限制了学院科研进展"十五"期间,我院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逐年增加,今年"十一五"开局之年,我院申请到国家"863" 计划项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40余项,但学校给我们的研究生名额十分有限,部分教师有项目却招不到研究生为了高水平完成这些项目,有的教师不得不花高价从外校借研究生来完成课题,这种情况极大地限制了我院科研的进步,希望研究生院在今后工作中对我院进行政策扶持和倾斜一些研究领域与兄弟单位存在一些差距我院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食品研究的大部分领域,包括畜水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理论与技术,粮油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等,而且在很多研究领域居于全国食品行业的领先水平,如食品生物技术,果蔬贮运加工等但在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粮油研究方面,与郑州轻工有较大差距;在水产方面,与青岛海洋大学等有很大差距;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以及发酵工程领域,江南大学具有绝对的传统优势因此我院需要在这些研究方面不断创新,利用我院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迎头赶上,力争实现我院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横向研究力度应加强我院在国内外食品科学界拥有一定的声誉和知名度,多项研究成果居国内前列,其中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研究力量雄厚,研究人员及队伍为我院的科研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与兄弟单位相比,我院大部分科研项目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等,横向研究项目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部分教师还没有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6,学科内部整合急需加强,资源配置不合理学科发展需要一个紧密团结的队伍目前学科内部仍然存在典型的"个体户"和"小团队",虽然各自具备了较强的战斗力,但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核心的研究团队,不能有效地发挥"集团"作战的能力,合力效应不够明显,削弱了研究水平,正是这种学科内部布局的不完善,导致了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总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我院成绩卓著,我们相信,在学校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与不足,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还不错,希望你采纳。

在这里不是想向大家讲述故事,这篇文字是我也是我了解到的许多成功和不算成功的同学的大学经验、心得。特意说的不详细,是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于大学生活的思考。也由于大学生活涉及方面比较多,为使本文不要太长,易于阅读。在大家认为有意义的方面可以来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我是05年的毕业生,我自己的大学生活存在些遗憾。通过我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经验的累积以及我的理解,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如果我的不成功经验能够帮助到一些仍在过着大学生活的人,会使我感到骄傲的。 以下是我对大学生活的一些思考: 上大学的目的:①获取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生存的能力,依*这种能力来支撑你对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②大学本身是个过程,是人生的一小段,应该拥有一个快乐的四年学习生活。 正确理解成功并努力做一个成功的人:达到目的便是成功。但不要狭隘理解为大学毕业能够找到一份工作,获得养活自己的收入便是成功。首先你应该明白你自己喜欢干什么,并且在你喜欢和你擅长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大学应该学什么: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最重要的品质是能力。能力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我认为大学最重要的是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集体生活能力。 思考能力是最重要的,也是现在大学生普遍最缺乏的能力。思考能让你更了解自己、了解社会,让你有目标有动力,让你处理事情果断、正确。学习能力也很重要,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学习能力并不是问题。因为大学生是一个优秀的群体,而高考体制选拔的标准也就在于学习能力。当然学习也包括了社会技能、礼仪、生活等等,但我相信大学生们都拥有着一个智慧的大脑,这个问题在大学生中不是问题。集体生活能力也非常重要,个人无法改变环境,必须适应环境。大学期间能够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在工作中适应企业对于团队精神的需求便基本不存在障碍,只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 大学环境提供学习的东西和应该学习的东西是很多的,问题在于学什么和怎样学。这个问题可以以后慢慢讨论(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 大学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巨大。找工作难,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好工作更难。很多人上学感觉“学而无用”。不可否认,中国教育是相对落后的,并且存在不少弊端。但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安排,而在于学校和社会,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不了解社会、社会分工和职业需求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无论教育先进还是落后,它所教授的知识永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分工的细化。不了解社会及其需求,即便你在大学里课程很优秀也可能最终失败。因此,思考非常重要,想到才能做到。毕竟学校提供的软硬件资源足够丰富,本科学生的时间也相对充裕。学校没有告诉你社会是什么样的,那是教育的问题,但你可以去思考、去观察、去改变自己,这是你自己可以把握的。 在中国上大学其实很容易成功:教育相对落后,就业压力如此巨大,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看似矛盾,却是很合理的。原因在于,你参与的竞争不是全球人才竞争,你是在与同样教育环境下的人竞争。观察你周围大多数人是怎样过的大学生活,而你只需要改变一点点,获得比别人多一点点的能力优势,你就可以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建议听父母学技术。现在很多时候都是社会选择人,如果自己没有强大的能力,很难实现自己的想做的。学技术毕竟可以凭本事吃饭。去饭店的话,学不到什么的。当你想学点什么还的重头开始。送你一句话先吃苦后享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