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固体导弹技术期刊论文

发布时间:

固体导弹技术期刊

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大规模毁灭性核报复,国防科委向航天部第一设计院下达了研制固体燃料多弹头洲际导弹的命令。东风四十一于1984年立项,工程编号204工程,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前美国本土任何一地区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用来代替东风五液体燃料洲际导弹。东风四十一于1991年解决固然燃料问题,1994年进行首次高弹道试射成功定型,东风四十一研制工作历时十年。东风四十一原计划参加1999年10月1日的阅兵,但是因为当时载车未能得到解决,所以被中央军委取消。东风四十一同年又进行过计算机模拟的全程试射,打击美国本土目标,获得成功。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先进的多弹头洲际导弹,固体燃料,两级结构。东风四十一能够携带十二枚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射程超过一万四千公里。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采用公路机动平台,铁路机动平台和加固地井发射三种方式部署,其中公路机动平台为陕西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SX-4320重型牵引车。

长度: 1150mm/875mm翼展: 468mm 弹径: 152mm发射重量: 6kg速度: 240 m/s范围: 100m - 5500m时间对最大范围: 20教导: 有线制导 SACLOS 弹头: 7公斤9N131 可穿透1200mm均值轧钢装甲

品种来看中国的品种更多,个别的战术导弹中国的会比俄的好一些,但总体表面上俄的比中国的好,洲际导弹俄国比中国的好

当然有关系了,空间技术是建立导弹系统得基础。不管导弹得目标选择和导弹的定位和速度时间得计算和目标的移动,以及导弹得跟踪和变规都离不开卫星得运用。导弹就是带有计算机智能芯片得炮弹,可以给发射出提供一切能够追踪和击中目标得信息。

固体导弹技术期刊论文

由于固态燃料在导弹中更加稳定,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导弹(实际上就是两级火箭),必须掌握更多复杂的固态燃料技术。 其次,固体燃料导弹具有更好的机动性,配置起来要比发射前需立即装满的液体燃料装置快得多,使其更加灵活机动、便于部署,因而在战场上的生存力更强,而且机动发射的拦截率也更低。

不完全同意上面的回答 3楼的 是个外行 液体燃料火箭的优点是: 造价低廉 射程更好控制 但有很大的缺点 如:准备时间长(需要灌注燃料) 容易出现燃料等方面的问题 液体燃料火箭多用于 科学卫星运载发射 洲际导弹等 固体燃料火箭的优点是体积大大缩小 准备时间短 可以长时间储藏 缺点:如果要求有过大射程 就要大大增加体积 固体燃料火箭多用于 近程导弹如 空空导弹 地空导弹 巡航导弹等小射程导弹 当然 现在各国都在寻求将其用于洲际导弹技术中

固体燃料导弹具有更好的机动性,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办。被列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多次被评为航天优秀期刊。1993年改刊名为《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主要报道中国导弹与火箭系统及分系统技术及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与报告,并适当报道国际航天领域的热点、最新成果及新动态。本刊设有综述与述评、专家论坛、运载器总体及分系统技术、论文与报告、研究简报、高科技窗口、国外进展、热点漫谈、简讯、广告等栏目。《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文核心期刊;航天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还有其他的可以在杂志之家看到!

固体导弹技术期刊官网

不知道楼主找到国外的期刊没,最好是英文的…求分享^_^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央国防科研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其中航天科技集团 下属有个7个研究院:第一个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也是公司下属的第一研究院,主要研发的是洲际战略导弹。还有运载火箭技术研发。第二个是: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也是公司下属第四研究院,研发 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 。第三个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也是公司下属第五研究院 ,主要研发卫星与飞船 ,跟导弹没啥关系。第四个是: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也是公司下属第六研究院 ,研发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也就是导弹的动力部分。第五个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也是公司下属第八研究院,研发部门比较全面,导弹的整体都会研发。第六个是: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原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十院合并重组而成,主要研发电子技术、导航技术。激光制导导弹、弹道导弹基本都是从那出来的。第七个是: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 航天科技集团第七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是事业单位体制,下属有四个事业部和六个研究院,在六个研究院中,有四个研究院与四个事业部是一体的,还有两个研究院没有编入事业部体制1: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一事业部,也称为航天科工一院,研发信息技术 2: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二事业部,也称为航天科工二院,研发防空、防天技术。3: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团第三事业部,也称为航天科工三院,研发巡航导弹技术。4: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四事业部,也称为航天科工四院,主要研发机动导弹车,国庆阅兵上看的洲际导弹运载车的运载技术都是从那研发的。5: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院也称为航天科工集团六院,主要研发固体火箭的发动机动力技术6: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也称为航天科工集团七院,研发的是建筑设计。比如洲际导弹发射井,运载火箭发射架之类的。

当然有关系了,空间技术是建立导弹系统得基础。不管导弹得目标选择和导弹的定位和速度时间得计算和目标的移动,以及导弹得跟踪和变规都离不开卫星得运用。导弹就是带有计算机智能芯片得炮弹,可以给发射出提供一切能够追踪和击中目标得信息。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办。被列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多次被评为航天优秀期刊。1993年改刊名为《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主要报道中国导弹与火箭系统及分系统技术及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与报告,并适当报道国际航天领域的热点、最新成果及新动态。本刊设有综述与述评、专家论坛、运载器总体及分系统技术、论文与报告、研究简报、高科技窗口、国外进展、热点漫谈、简讯、广告等栏目。《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文核心期刊;航天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还有其他的可以在杂志之家看到!

固体导弹技术期刊论文选题

固体物理学的展望 新的实验条件和技术日新月异,正为固体物理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超高真空技术、表面能谱术、材料制备的新技术、同步辐射技术、核物理技术、激光技术、光散射效应、各种粒子束技术、电子显微术、穆斯堡尔效应、磁共振技术等现代化实验手段,使固体物理性质的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由于固体物理本身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学技术、能源技术、材料科学等技术学科的基础,也由于固体物理学科内在的因素,固体物理的研究论文已占物理学中研究论文三分之一以上。其发展趋势是:由体内性质转向研究表面有关的性质;由三维体系转到低维体系;由晶态物质转到非晶态物质;由平衡态特性转到研究瞬态和亚稳态、临界现象和相变;由完整晶体转到研究晶体中的杂质、缺陷和各种微结构;由普通晶体转到研究超点阵的材料。这些基础研究又将促进新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实际利益。同时,固体物理学的成就和实验手段对化学物理、催化学科、生命科学、地学等的影响日益增长,正在形成新的交叉领域。“863”计划的重大项目 信息技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 ·软件重大专项 ·高性能宽带信息网 生物和医药技术 ·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 ·组织器官工程 ·生物反应器 ·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 ·非典型肺炎防治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制 新材料技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配套材料 先进制造技术 ·微机电系统 ·燃气轮机 先进能源技术 ·电动汽车

以前防务杂志曾经连载过建国来我国防空体系建设问题。不知这杂志现在还有没有的卖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办。被列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多次被评为航天优秀期刊。1993年改刊名为《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主要报道中国导弹与火箭系统及分系统技术及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与报告,并适当报道国际航天领域的热点、最新成果及新动态。本刊设有综述与述评、专家论坛、运载器总体及分系统技术、论文与报告、研究简报、高科技窗口、国外进展、热点漫谈、简讯、广告等栏目。《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文核心期刊;航天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还有其他的可以在杂志之家看到!

固体导弹技术期刊论文题目

论国防的含义和类型 论国家利益与安全 中国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对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的感想“军事理论课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争、综合训练等。军事理论讲的主要是有关军队和战争的概念、范畴、原理、原则等的体系。 科学的军事理论是军事活动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来源于军事实践,经理论概括后给军事实践以指导,并在不断接受军事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得到丰富和发展。”

不知道楼主找到国外的期刊没,最好是英文的…求分享^_^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文章。也就是说,凡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和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和阐明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和各种问题的文章,均属科技论文的范畴。科技论文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描述,是研究成果的体现。运用它们进行成果推广、信息交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发表标志着研究工作的水平,为社会所公认,载入人类知识宝库,成为人们共享的精神财富。

科技论文文本结构由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组成。作为科技研究成果的科技论文可以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也在学术会议及科技论坛上报告、交流,并力争通过开发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论文主要功能是记录、总结科研成果,促进科研工作的完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技论文又是科技人员交流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的工具。所以,科技论文可作为科技领导部门进行科技决策根据,也可作为考核科技人员的依据。科技论文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标志科技人员和科研单位的科技水平越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