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现代中文学刊投稿信息查询

发布时间:

现代中文学刊投稿信息查询

哈尔滨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男生女生》编辑部 邮编:150001 广州市龙口西路550号《少男少女》杂志社 王竹(510635) 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花园城温馨苑4栋604室《花蕾》杂志编辑部 《华侨日报》 香港中环荷李活道106-116号 《华侨晚报》 香港中环荷李活道106-116号 《天天日报》 香港则鱼涌华兰路盖新大厦四楼 《今天日报》 香港则鱼涌糖厂街82号康和大厦4字楼南座 《镜报》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253-261号 《晶报》 香港皇后大道东141号二楼 《明报》 (日报) 香港北角英皇道651号 《明报晚报》( 日报 ) 香港北角英皇道651号 《快报》 (日报 ) 香港英皇道633号新闻大厦五楼 《成报》 (日报 ) 香港英皇道101号成报大厦 《新报》 (日报 ) 香港德辅道西444号香港工业大厦17楼 《星岛日报》 香港九龙宏光道-号星岛大厦(1) 《星岛晚报》 香港九龙宏光道-号星岛大厦(2) 《大公报》 (日报 ) 香港轩尼诗道342号 (3) 《新晚报》 (日报) 香港轩尼诗道342号 (4) 《文汇报》 (日报) 香港海旁道七号兴纬忠214楼(5) 《东方日报》 香港九龙贵州街东方报业大厦 《香港联合报》 香港九龙贵州街东方报业大厦 《经济日报》 香港柯达大厦 《香港商报》(日报) 香港英皇道499号 《世界华文诗报》 香港屯门中央邮局399号信箱(6) 《世界华文艺术报》 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7) 《香港文学报》 香港九龙红勘春田25号二楼H座(8) 《香港文学》(月刊)香港湾仔摩利臣山道38号文化商业大厦13楼 《文学世界》 (季刊)香港告士打道109号1303室(9) 《文学家》 (双月刊》香港九龙窝打老道40号宝翠大楼11字楼1座 《文艺报》 (双月刊)香港卢押其康大厦七字楼702室 《香港作家》 (月刊)香港湾仔骆克道381-383富士大厦71FA室 《香港作家通讯》 香港铜锣湾骆克道406号 《香港作家联谊会》 香港湾仔庄敦道195-197号广亚大厦五楼F室 《二十一世纪》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研究所 《当代诗坛》(季刊) 香港九龙中央邮政71554信箱(10) 《世界中国诗刊》 香港上水新城路93号(11) 《现代诗刊》 香港德辅道中84-86号章记大厦1403号(12) 《诗》 (双月刊) 香港西营盘邮政50431号信箱 (13) 《诗学》 香港九龙美孚新村吉得径11座8楼D( 14) 《九分壹》(诗刊》 香港西营盘邮政50440号信箱(15) 《大成》(文学月刊) 香港租庇利街11号3楼 《现代中外诗酒报》 香港荃湾德花园C座10楼A座 《读者文摘》(月刊) 香港邮政信箱497号(16) 《读者良友》(月刊) 香港域多利皇后街9号 《星岛体育》(周刊) 香港英皇道635号新闻大楼8楼 《智力世界》 (月刊) 香港轩尼诗道395号东区商业大厦 《南北极》 (月刊) 香港九龙尖嘴邮政信箱9-6306号 《广角镜》(月刊) 香港湾仔庄士教道184-186号 《美术家》(双月刊) 香港中环云咸街3号A咸灵顿大厦202室 《摄影艺术》(双月刊) 香港潭臣道5-11号信帮商业大厦16楼A座 《摄影世界》(月刊) 香港九龙福华街117号北河南场-楼25号 《摄影与设计》(月刊》 香港九龙弥敦道300号华丰大厦6楼A座 《中国旅游》 香港北角英皇道 334-336号青云大厦1楼C座 《中国旅览》 香港黄竹坑道28号1-2楼 《旅游杂志》 香港德辅道中44号日发大厦9楼903号 《贸易与旅游》 (季刊)香港轩尼诗道 342号国华大厦16楼 《华贸与旅游》 (旅游双月刊) 香港德辅道 60号荣裕商业大厦1002室 《明星电视》(周刊) 香港英皇道499号北角工业大厦22楼 《银色世界》(月刊) 香港九龙荔枝角美孚新村百老汇街2段B室20楼 《南国电影》(月刊) 香港九龙清水湾道220地段 《电影双月刊》 香港铜锣轩尼诗道475-481号东南大厦12楼 《华人月刊》 香港皇后大道中222-226号启皇商业大厦1102室 《九洲学刊》 (季刊) 香港中环干诺道中200号信德中心1001-5室 《春秋杂志》 (半月刊) 香港礼顿道60号7楼 《现代经济》 香港荃湾荃德花园C座10楼A座 《信报财经新闻》 香港北角工业大厦

现代中文学刊投稿信息查询系统

以下大型文学期刊省级文学期刊是从新闻出版总署网站采集的正规期刊,其中众多大型文学期刊省级文学期刊审稿快、易发表。大型文学期刊省级文学期刊也可通过学术期刊网平台推荐发表。刊名: 文学教育《现代中文学刊》是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学术刊物,侧重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学刊》鼓励中文学科内部各专业的贯通,鼓励中文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以弘扬人文精神、提倡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为宗旨。《现代中文学刊》设有“批评”、“书评”、“译文”和“史料”等栏目。《中国文学研究》创刊于1985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它由湖南师范大学主办,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国内外影响较大。本刊是研究中国文学方面的学术刊物,主要由学术争鸣、文艺理论天地、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研究生论坛、新书评介七大版块的内容构成,适合专业研究人士和一般文学爱好者阅读。《中国作家》为大型文学刊物,专于中长篇精品小说和报告文学。创刊15年,刊载的文学作品获国家大奖的有30余篇。其中小说《血与铁》、《羊的门》和报告文学《黄河大移民》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此刊已于新千年由双月刊改版为月刊。文发网也提供免费全文 同时还提供论文写作指导与发表的服务

给您推荐一个免费、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上面的刊物非常全,包括医学类杂志。基本也都有电子邮箱和简介,并且大多还能连接登录他们的官方网站。用着很方便,过去看看吧! 此投稿网的特点:自助投稿、非中介、高校教师创办、免费、直接投稿编辑部、可以收藏期刊、保存投稿记录、期刊点评、连接期刊官网等,功能齐全。每个刊物的电子邮箱都来自官网或者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网等权威网站。 请收藏并且介绍给朋友们吧,让他们投稿时也省一份心!祝投稿顺利!心情愉快! 您在百度、谷歌、搜搜等键入“万维书刊”,首页便是!

暴露出的问题就是,知网不经过别人的同意使用别人的文章,没有获得别人的同意,没有获得版权,没有获得别人的授权,没有为别人支付版权费。

投稿还是去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去投吧!比较保险,给你介绍个网站——创新医学网,合作的期刊很多,最近在积分兑换礼品呢!

现代中文学刊投稿信息查询网站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一、征稿APP和网站 1、每天读点故事 短篇、中篇、系列文、连载、类型多样。 2、超好看故事 主要是小说,并且可以在线投稿。 3、汤圆创作 有上传创作的板块,主要是小说。不定期有活动。 4、网易蜗牛读书 里面有读书奖励计划,对于高质量文章有稿费,持续有文章被推荐的话,还能成为蜗牛认证的领读人。 5 易稿 正规平台,提供征稿和供稿,每条信息都有投稿与征稿数量的实时更新。 6 稿稿 也是新媒体原创稿件交易平台,界面清爽,信息可靠。 7 简书 根据阅读量来获取简书钻,简书钻能兑换成钱。 二、微信公众号 说实话,现在微信公众号征稿的有很多,但是想要找到靠谱的收稿公众号还是要甄别一番的,因为有的过稿率低,还有的存在洗稿现象,甚至有的会泄露联系方式。 这里,罗列一些亲测有效的,但也只是一部分,最主要还是想提供一些建议和寻找方法给大家。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嘛。 1、知名的官方公众号 现在很多机构或者组织都有自己的公众号,而且微信平台有认证功能,可以多去找已经取得认证的公众号,这是最靠谱的。 搜索时,也是有技巧的,比如,阅读类,读书类、情感类、教育培训类、文学类的等等,这种需要文字创作的平台。 具体的投稿方式和稿费,都可以在对应的公众号底部菜单栏里找到。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比如: (1)稿事编辑部 设有稿事社群,可以添加进去,方便交流学习。 (2)读书有范 (3)十点读书 招聘签约作者 2、征稿汇总平台 还有一些微信公众号是专门收录发布各平台的征稿信息的。 原创数量比较多的,持续更新的,或者跟大的平台与机构有合作的,这一类靠谱率更高一点。 比如: (1)投稿与征稿 个人认为,很有用的一个投稿与征稿平台。可根据不同的写作阶段汇总信息。还接收私单稿件。 (2) 约稿投稿平台 推送公众号、杂志、app征稿信息,征文大赛,新媒体招聘信息。 (3)文学投稿小助手 文学赛事、杂志期刊、公众号征稿信息。 3、投稿与征稿小程序 (1)投稿征稿约稿汇总 (2)约稿投稿平台pro 您好,如果您觉得我的答案对您解决了问题,麻烦点个赞。(在左下角进行评价哦)您的的举手之劳,对我们很重要,您的认同是我进步的动力,如果觉得我的解答还满意,请下次点我头像一-对一咨询。谢谢,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更多41条 

这件事情暴露了知网的霸道行为,不仅采用多名教授的论文,而且没有付给这些教授稿费,其他人下载还需要付费,后台审核的流程也不规范。

暴露出的问题就是,知网不经过别人的同意使用别人的文章,没有获得别人的同意,没有获得版权,没有获得别人的授权,没有为别人支付版权费。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中文学术期刊网,自开通以来 , 赢得了广大学者,学术工作者以及电子商务界的关注。各大媒体多次专题报道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ang)是中国学术期刊协会的官方网站,拥有CN刊号的正规期刊会员1200多家,是中文学术期刊联合征稿平台。权威,安全,快捷,是广大追求事业晋升或学业进步人士的发表园地。中国学术期刊网一直致力于电子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数据库出版发行、电子期刊出版发行、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广告推广、文献资料数字化加工等多种个性化服务。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中国学术期刊网通过互联网走入每一个学术研究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中国学术期刊网以丰富的网络内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知识份子,且每日的流量正处于急剧上升的状态。期刊网所有的数字出版平台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它提供了学科专业数字图书馆和行业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平台由个人数字图书馆、机构数字图书馆、数字化学习平台等组成。· 中国学术期刊网有强大的技术后台支持, 完全实现并超越了目前国内的网络技术,一个学术类期刊的全功能网站。中国学术期刊网具有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等功能,独家研发出了完善的刊社管理和客服管理的系统软件 , 已从单一技术发展到拥有标准体系的电子商务网站。· 中国学术期刊网的刊社加盟系统,可提高各期刊社在读者中的知名度,并以零成本占领国内外网络阅读市场,从而扩大影响,亦增加纸版杂志的订户人数,达到电子版、纸版网上订阅互动促销的效果。此外,期刊社除获得电子期刊销售收入外,还可获得网络读者投稿的新稿源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读者统计数据,并成为国内中文学术期刊协会的会员。· 中国学术期刊网将在刊社每月定期提供的样刊和电子数据的基础上,为签约刊社提供刊物图文的数字化处理,以及网上空间和专业技术维护,提供刊物电子版网上结算和客户管理,并为刊社在海外进行市场推广营销,定期向签约刊社提供客户服务报告,转达读者意见,反馈市场信息。· 中国学术期刊网还将向刊社免费提供刊社独立域名和主页,免费专用期刊网信箱,便捷的信息发布平台,刊社可制作发布自身广告,提前发布下期要目。并向大家提供最新的期刊资讯和期刊网上销售报告等所有网络优势。

现代中文学刊投稿信息查询官网

国内统一刊号:11-2606/G4

暴露出的问题就是,知网不经过别人的同意使用别人的文章,没有获得别人的同意,没有获得版权,没有获得别人的授权,没有为别人支付版权费。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前面还有号呢,都给我才行,得把号给全了才能查。

现代中文学刊投稿信息

投稿邮箱:记得要注明投稿“语文学刊杂志”哦投稿QQ:1542851538这是工作qq,加好友时要注明目的

《重构文艺场域与文艺机制》,《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2期,页87-91。 《风景、抒情及其他:1949年前后的沈从文》,《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5期,页129-138。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12年第1期,页163-169。 《“深入生活”:空间转移、身份重构与文艺创作》,《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4期, 页116- 《赵树理:现代文学与人民文学的中间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6期,页85- 《一种新文艺典范的建构》,《文学评论》,2010年2期,页83- 《面对“改造”的小报文人:自我建构与写作实践》,《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1期,页110- 《上海新闻出版业改造之考察(1949-1956)》,《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页44- 《上海广播电台业的接管与改造》,《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9年10期,页65- 《关于20世纪中期文化转折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9年2期,页122-《表现形式与经验世界的纠葛——论孙甘露的<呼吸>》,《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5期,页150-15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09年4期《文化体制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再建立——建国初期对上海小型报的接管和改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 年 2 期,页 129-149 。《从 < 十八春 > 的修订看解放初期的张爱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 年 1 期,页 204-220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2006 年 4 期,页 100-106 。《对于 1949 年前后上海的想象和叙述——以 90 年代的上海创作为例》 ,《文艺争鸣》, 2005 年 2 期,页 111-120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2005 年 5 期,页 49-《人生如戏——由黄碧云的 < 桃花红 > 谈起》,《香江文坛》(香港), 2005 年 6 期,页 45-50 。《“ 70 年代后”的世故》,《小说评论》, 2002 年 4 期,页 23-29 。书评/影评: 《 < 大宅门 > :恢弘背后的凄楚》,《中国电视》, 2001 年 10 期,页 37-39 。 《现代性的橱窗——评 <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 > 》,《现代中国》第八辑,陈平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合著著作或收入论文集: 《城市的记忆:上海文化的多元历史传统》,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撰写第五章)。 《中国语言文学本科必书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125-130, 150-163)。 《中国的立场: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收入论文)。 《重读张爱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收入论文)。会议与报告: “Reconstructing Literary Institutions and Literary Paradigm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C: Shanghai (1949-1956),”柏林自由大学, 2012年12月6日 “Narrating the Displacement: Trauma Drama or Rebirth Epic?”Crossroads Asia Conference: Figurations of Mobility,洪堡大学,2012年11月22-24日 “一种‘新’文艺典范的建构:对1949年前后中国文艺作品的考察”,“中文书写典范的追寻”国际学术会议,哈佛大学,2011年4月8日。 “1950-196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殖民地记忆,”“东亚的殖民地记忆”国际学术会议,韩国仁荷大学,2009年12月。

1,《郭沫若与徐志摩比较论》《浙江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2,《重新认识欧州浪漫主义》《学术月刊》1991年第6期。3,《中西“表现”理论思想异同辨析》《青年思想家》1994年5-6期。4,《中西回归自然的不同道路──庄子与卢梭“回归自然”思想辨析》,《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3期全文转载。《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4年第3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1995年第1期全文转载。5,《论老子思想对胡适的影响》《复旦学报》1995年第6期6,《胡适与实用主义》(香港)《二十一世纪》(港)1996年12月第38期7,《重新比较中西诗学》《学术月刊》1996年第4期8,《刘以鬯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主义》(香港)《香港笔会》1996年第9期。9,《香港小说的现代性命题》《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10,《庄子与中国启蒙文学源流》《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11,《香港文学本土性的实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12,《评香港两代南来作家》《开放时代》,1998年第11-12期。13,《言情的特定时空——香港言情小说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年第1期。14,《乡土的姿态——关于黄春明、海辛乡土小说的文本分析》《小说评论》1999年第1期。15,《市场消费与文化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5期。16,《中国后殖民批评的歧途》《文艺争鸣》2000年第5期。2000年〈文学评论〉推荐优秀论文。《中国文学年鉴》转载。全文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29卷。17,《博尔赫斯·马原·先锋小说》《小说评论》2000年第6期。18,《上海文化与香港文化》(香港)《文采》2000年第7期。19,《寻求文化身份——也斯小说论》《小说评论》2000年第1期。20,《“名著重印”与新时期人道主义》《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2期。21,《形式主义:从西方到中国》,(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9辑。22,《中国女性主义的困境》,《文艺争鸣》2001年第4期,23,《历史的放逐——香港文学的后殖民解读》《开放时代》2001年5月号。收入《文学所纪念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北京版。24,《城市文化与香港文学》《超越自我》,2001年11月花城出版社出版。25,《反省八十年代》《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4期。(英国)《剑河风》2002年第1期上,26,《米兰·昆德拉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27,《侣伦小说的文化认同含义》(香港)《香江文坛》2002年第8期,2002年度《文学评论》推荐优秀论文。28,《作家与城市——侣伦与张爱玲的香港叙事》《新视野,新开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29,《西西小说与香港意识》(香港)《香江文坛》2003年1月第13期。《华文文学》2003年第3期。30,《西马、现代主义及新左派的视域》《开放时代》2003年第5期,(台湾)《人间》丛刊全文转载。。31,《九七前香港文学的叙事与想象》《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收入林建法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年“文学批评”》32,《历史叙述与当代文学》《东南学术》2003年第5期。33,《历史,性别与海派美学》(美)《中外论坛》2004年第2期。《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1期。34,《台湾乡土文学与殖民性问题》《回顾两岸50年文学讨论会论文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5,《寻找一种叙述方式》(香港)《香港文学》2004年7月号。36,《一种主义,三种命运――后殖民理论在两岸三地的理论旅行》《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37,《重绘文学地图——从中国文学走向中文文学》,《中华读书报·十年特刊·学术》2004年8月11日。38,《评台湾后殖民文学史观》《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一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39,《后殖民香港》(香港)《香江文坛》2004年12期。40,《走出香港意识——近年来香港小说的想象与叙事》《多元文学语境中的华文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41, 《香港文学的年轮》(香港)《作家月刊》)第31期, 142,《赛义德与马克思主义》《上海文化》2005年第2期。〈台湾〉《批判与再造》2007年第2期。43,《“新时期”构造中的日本文学——以森村诚一和川端康成为例》,《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44,《赛义德与福柯》《上海文化》2005年第5期。(台湾)《批判与再造》2007年第4期。45,《离散:一代飞鸿的后殖民空间》(美)《中外批评》2006年第2期。46,《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上海文化》2006年第3期。(台湾)《批判与再造》,46、47期连载。47,《斯皮瓦克:理论与方法》《上海文化》2006年第5期。(台湾)《批判与再造》2007年7月号45期。48,《五十年代美元文化与香港小说》(香港)《二十一世纪》2006年第12号。2009年被评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勤英奖”。49,《后殖民时代的香港小说》(香港)《香港文学》2007年第7期。收入《香港文学选集系列》,香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香港第1版。50,《“西方”对于“东方主义”的回应》《上海文化》2007年第4期。51,《在殖民地台湾,启蒙如何可能?》《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学刊》(2007年12月,中国社科出版社),第一期。《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转载,台湾文学馆“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暨资料库建置计划”专案授权收藏。52,《后殖民批判》《励耕学刊》(北师大出版),第四期。(台湾)《批判与再造》2007年11月第49期。53,《台湾:新殖民与后殖民》(台湾)《人间》2008年第1期。54《东方历史与民族主义》《上海文化》2008年第2期。55,《从食物和爱情看后殖民》(香港)《城市文艺》2008年第9期。56,《九七前后的香港小说》(香港)《“腾飞的岁月——1949年以来的香港文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腾飞岁月”编辑委员会2008年12月第1版。57,《后殖民理论在台湾的演绎》《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58《香港:边缘的政治》(香港)《香港文学》2009年第3期。59,《民族革命与文化身份》《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60,《后殖民文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61,《想象香港的方法》《全球化与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版。62,《英美文学研究的后殖民颠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23日63,《后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悖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2期64,《译名之争——GOD的翻译》《东方翻译》2010年第3期。65,《论台湾的新殖民主义》《事件与翻译——东亚视野中的台湾文学》,中国社科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66,《名著重印:中国新时期人道主义的源头》《东方翻译》,2010年第4期。67,《从内部殖民主义到少数话语》《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8年第1版。68,《“红与黑”事件回顾》《东方翻译》2010年第5期。69《1894-1895年《万国公报》的译名之争》《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6期。8万字。70,《后殖民理论与香港文化》《身份、叙事与当代中国经验》,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8万字。71,《现代主义的误读》《东方翻译》,2010年第6期。5万字72,《后现代的“权威”失误》《东方翻译》2011年第1期。6万字73,《被改写的昆德拉》《东方翻译》2011年第2期。6万字75,《评张翎的〈阿喜上学〉》(香港)《香港文学》2011年6月号#318期。8万字76,《香港有陶然》《文学评论》2011年第15期。蔡益怀编《陶然作品评论集》,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9月初版。77,《李文俊的福克纳》《东方翻译》2011年第3期。5万字78,《也斯创作的本土意识》陈素怡编《也斯作品评论集》,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9月初版。1万字79,《政治小说与虚无党小说》《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刊》2011年。80,《翻译与文化协商》《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1期。81,《中国的再疆域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82,《由小说看香港》(香港)《香港文学》2012年5月号,总329期。83,《〈茶花女〉在晚清的两次改写》《北方论丛》2012年第5期。84,《近代西学东渐的起点》《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2月北京第1版.85,《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高研院通讯·名家讲坛》第11期(2011年春季号)。《汉学研究》第十四集,学苑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86,《〈天演论〉与〈民约论〉》《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5期。3万字。87,《〈新青年〉的文学翻译》《中国翻译》2013年第1期。2万字。88,《香港,看不见的城市》(香港)《文学评论》2013年6月第26期。89,《香港作为方法——陈冠中的小说叙事》(香港)《香港文学》2013年6月号。90,《九七后的香港小说》(台湾)《东华汉学》2013年6月第17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