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国际遥感学报官网网址

发布时间:

国际遥感学报官网网址

《遥感学报》现已发行到7个国家和地区《遥感学报》作为中国遥感领域唯一一本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遥感学报》致力于报道遥感领域及其相关学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报告和阶段性研究简报以及高水平的述评。着重反映本领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内容涉及遥感基础理论,遥感技术发展及遥感在农业、林业、水文、地矿、海洋、测绘等资源环境领域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遥感与GIS及空间定位系统(GPS)的结合及其应用等方面。

1946年9月18日生于上海,1970年北京大学毕业。1978年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分别于1982、1983、1985年2月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科学硕士(MS)、电气工程师(EE)、博士(PD)学位。曾任职于美国AER研究公司、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香港城市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现任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波散射与遥感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是中国遥感领域第一个IEEE FELLOW(会士),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首次十位CNSF优秀人才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前身)获得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01CB309400)“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首席科学家、IEEE GRSS北京支会创始主席(1998 -2003),中国电子学会微波遥感与无线电遥感、中国计算物理学会计算电磁三个专业委员会创始主席。2011年12月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金亚秋教授于2008年正式出任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报》(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TGRS)副主编,负责微波遥感方面工作。 IEEE(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团体,由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和无线电工程师学会于1963年合并而成。 《地球科学与遥感学报》是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主办的学术月刊,自上世纪60年代创刊以来已出版44卷。该刊物内容涵盖可见光、红外、微波(包括毫米波)遥感领域,从主动遥感的雷达、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到被动遥感辐射计,从遥感系统、空间遥感计划到电磁散射与辐射传输、图像处理分析、数据融合与同化、电磁计算,对象从大气到地表、次地表等。该刊物每年约发表280~300篇论文,集中反映了当代空间遥感与对地观测的最新进展,是国际上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之一。金亚秋教授还于2008年当选IEEE GRSS AdCom(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行政委员会)委员。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团体,IEEE GRSS成立于1962年,当时称为“地学电子学”,上世纪70年代改名为 “地球科学与遥感”。近几十年来,卫星遥感与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的综合交叉、高科技新生长点的不断产生、从研究到应用的迅速转化,GRSS已成为IEEE中发展最快、十分活跃的学术团体之一,成为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电子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等十分广泛的综合性学术团体。IEEE GRSS AdCom作为该学会的领导机构,对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刊物、成就奖励、学会活动等事务,及其世界各分支团体的学术活动进行管理和有关问题的决策。2007年,IEEE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办公室。金亚秋的当选不仅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进入该委员会,而且是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第一次进入该委员会。2009年底,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金亚秋教授接到IEEE GRSS(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地球科学与遥感学分会)的聘书,任命他为GRSS的IEEE Fellow评选委员会主席,今年正式行使职责。金亚秋教授是中国在IEEEGRSS的第一个fellow(会士)。2010年7月26日,金亚秋教授荣获IEEE GRSS Education Award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IGARSS2010 in Honolulu, Hawaii,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中国科学家在国际GRSS领域获此殊荣。

郭华东, 男,生于1950年10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2002年任中科院遥感所副所长、所长, 1994-2002年任中科院遥感信息科学实验室主任,是7所大学兼职教授。他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遥感科学研究。在雷达遥感领域,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和863计划课题,是国际7个大型雷达遥感计划(SIR-C/X-SAR, JERS-1 SAR, ERS-1/2 SAR, Radarsat, Envisat, SRTM 及ALOS)的课题负责人(PI),为国际雷达遥感工作组成员;在遥感应用领域,他负责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发现金矿床及找矿靶区,有效开展资源环境监测调查;在遥感技术领域,他任国家863计划308主题第三、四、五届专家组组员及两届组长,致力发展国家对地观测体系。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18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任或主要完成人,获科技奖励11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特等、一、二、三等奖6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1992年、1996年先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联系方式你最好能找到中科院的师兄师姐了解情况。

2015年12月5日《遥感学报》收到EI Compendex评估办公室的正式通知,经过评估中心的严格评审,《遥感学报》自2016年起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成为迄今国内唯一一本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的遥感类期刊,专业认可度很高!

国际遥感学报官网

《遥感学报》是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遥感分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3-2014)收录。属于高层次的核心期刊。

发测绘学报吧

肯定是了, 中文核心没问题了。学报级别的都比较牛啦 。

《遥感学报》现已发行到7个国家和地区《遥感学报》作为中国遥感领域唯一一本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遥感学报》致力于报道遥感领域及其相关学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报告和阶段性研究简报以及高水平的述评。着重反映本领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内容涉及遥感基础理论,遥感技术发展及遥感在农业、林业、水文、地矿、海洋、测绘等资源环境领域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遥感与GIS及空间定位系统(GPS)的结合及其应用等方面。

国际遥感学报官网网址是什么

遥感学报 当然是国家核心期刊!一直都 核心期刊。比较难发

肯定是了, 中文核心没问题了。学报级别的都比较牛啦 。

《遥感学报》是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遥感分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3-2014)收录。属于高层次的核心期刊。

郭华东, 男,生于1950年10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2002年任中科院遥感所副所长、所长, 1994-2002年任中科院遥感信息科学实验室主任,是7所大学兼职教授。他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遥感科学研究。在雷达遥感领域,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和863计划课题,是国际7个大型雷达遥感计划(SIR-C/X-SAR, JERS-1 SAR, ERS-1/2 SAR, Radarsat, Envisat, SRTM 及ALOS)的课题负责人(PI),为国际雷达遥感工作组成员;在遥感应用领域,他负责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发现金矿床及找矿靶区,有效开展资源环境监测调查;在遥感技术领域,他任国家863计划308主题第三、四、五届专家组组员及两届组长,致力发展国家对地观测体系。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18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任或主要完成人,获科技奖励11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特等、一、二、三等奖6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1992年、1996年先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联系方式你最好能找到中科院的师兄师姐了解情况。

国际遥感学报官网网址是多少

上地理学报编辑部的网站,上面有详细的说明和要求,可以下载pdf来看。

《遥感学报》是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遥感分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3-2014)收录。属于高层次的核心期刊。

肯定是了, 中文核心没问题了。学报级别的都比较牛啦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代码是1004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学校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开展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第一个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唯一一个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也是学科专业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完备、目前唯一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公安院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坚持为政法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秉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办学方针,执守“忠诚、求实、勤奋、创新”校训,突出职业化、实战化、行业化办学,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智库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为全国政法公安机关等培养、输送了30余万名各级领导、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学校历史1948年7月,为适应华北地区革命胜利形势的发展,培养和训练一批具有城市公安保卫工作业务知识、胜任在新解放的城市担负接管工作并尽快建立人民公安保卫机构的干部,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即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决定开办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1949年1月,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经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扩建为华北公安干部学校。2月,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迁入北京东四北大街汪家胡同和安定门内方家胡同。7月,经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意,学校迁入西便门外的白云观;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为适应培训全国公安干部的需要,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称中央公安干部学校。1950年1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批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名为中央公安干部学校,由中央公安部领导,学校由地区性扩大为面向全国,成为专门培训全国公安保卫干部的基地;7月20日,经政务院第94次会议研究决定筹设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受中央政法委领导,主要训练县(市)人民政府主要干部及(县市)法院、检察署、监察委员会和公安局等负责人员;轮训专署以上政法部门在职干部;培养政法教育工作者与宣传者;适当招收一些有一定条件的工农干部、旧司法人员和新知识分子。1952年,学校在木樨地校区校园内建设了办公楼、东西配楼、平房教室、学员食堂、北大门等校舍,建成了基本满足需要的校园,并于10月底由白云观正式搬迁到新校园。1953年1月12日,为适应尽快提高公安队伍、特别是提高业务骨干的政治、业务素质的需要,罗瑞卿部长兼校长向政务院报告:拟将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改建为正规的公安学校,命名为“人民公安大学”;1月28日,周恩来总理批复:“同意将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改组为正规公安业务学校,但应命名为‘人民公安学院’”。1955年1月6日,公安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成立公安学院分院的规定》,决定成立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武汉分院、西安分院、重庆分院、上海分院等四个公安学院分院,分别属华东、西南、西北和中南公安部领导,业务上受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指导。195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和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合并,合并后校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负责轮训县(市)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学校的重大原则问题由中央政法小组决定,日常工作由公安部党组领导。1984年1月,国务院批准将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2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的建制即予撤销。原两校的校址及校产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所有,新公安大学分木樨地校区和团河校区。2000年11月8日,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划归公安大学,成立沙河培训基地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正高职300余人,聘任客座教授80余人,教官300余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9人,公安部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3个本科专业、22个专业方向,全部为公安类专业(方向),涵盖公安主要业务领域;设有11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有进修部、军队保卫学院、外警培训部等3个培训机构,2022年2月,学校新增移民管理专业、反恐警务专业;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侦查学、治安学、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公安管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公安学、公安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公共安全工程与技术交叉学科学术科研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部级智库、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0个非在编科研机构以及司法鉴定中心和公安高分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截至2018年10月,近五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多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学术期刊《公安教育》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期刊;主要栏目有院校正规化建设、队伍建设、教育论坛、培训天地、执法研究院、校管理教学研究、师资队伍;1996年荣获北大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研究警察科学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主要栏目有犯罪研究、侦查研究、公安管理、治安研究、法学研究、反恐研究、警务改革研究、警务指挥研究、警务保障研究、警察史研究、警务建设典型经验介绍、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与争鸣等;1992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现代世界警察》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刊物;主要栏目有域外警坛、中国警界、警务纵横、刑案追踪、警营互动;专门介绍世界各地社会治安与警务工作等最新信息和动向。合作交流截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警察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着交流,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警务学院、俄罗斯联邦内政部莫斯科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内务部警察学院、韩国警察大学、匈牙利国家行政大学、越南人民警察学院、印度尼西亚国家警察学院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招收和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国警察和执法人员留学生,选派学生赴韩国、加拿大、德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司法、警察院校学习或短期访学研修;为7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警察执法人员、纪律部队等举办各类研修班190多期。每年举办一届“国际警务论坛”。

国际遥感学报电子版官网网址

《遥感学报》现已发行到7个国家和地区《遥感学报》作为中国遥感领域唯一一本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遥感学报》致力于报道遥感领域及其相关学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报告和阶段性研究简报以及高水平的述评。着重反映本领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内容涉及遥感基础理论,遥感技术发展及遥感在农业、林业、水文、地矿、海洋、测绘等资源环境领域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遥感与GIS及空间定位系统(GPS)的结合及其应用等方面。

肯定是了, 中文核心没问题了。学报级别的都比较牛啦 。

郭华东, 男,生于1950年10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2002年任中科院遥感所副所长、所长, 1994-2002年任中科院遥感信息科学实验室主任,是7所大学兼职教授。他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遥感科学研究。在雷达遥感领域,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和863计划课题,是国际7个大型雷达遥感计划(SIR-C/X-SAR, JERS-1 SAR, ERS-1/2 SAR, Radarsat, Envisat, SRTM 及ALOS)的课题负责人(PI),为国际雷达遥感工作组成员;在遥感应用领域,他负责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发现金矿床及找矿靶区,有效开展资源环境监测调查;在遥感技术领域,他任国家863计划308主题第三、四、五届专家组组员及两届组长,致力发展国家对地观测体系。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18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任或主要完成人,获科技奖励11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特等、一、二、三等奖6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1992年、1996年先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联系方式你最好能找到中科院的师兄师姐了解情况。

遥感学报 当然是国家核心期刊!一直都 核心期刊。比较难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