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图书馆的文献分类

发布时间:

图书馆的文献分类

社会、艺术、自然、科技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一、四分法成为古代文献分类方法的主流。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谱系 簿录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道经附 经戒 饵服 房中 符录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杂论 记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学东渐和新的科学文献的大量涌现,中国传统的四分法已不能适应文献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许多种过渡性的文献分类法。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应用得最为广泛。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1971年北京图书馆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编成试用本。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版。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版,1990年出版第3版。1999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第4版。第4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设有22大类,各大类用汉语拼音字母作标记符号,具体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你知道文献资料分为哪些类型吗

文献分类方法(简称分类法)是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分类体系,并用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其先后次序。它是情报图书部门日常用以类分文献、组织藏书的工具。文献分类法的表现形式是分类表,因此习惯上常将分类法和分类表等同于一个概念。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即文献分类法并不单纯是一份分类表和该表的说明,还应包括分类的实践。分类法有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有:等级分类法,标题分类法,组面分类法(或叫冒号分类法),二进位分类法,十进分类法,字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人为分类法,主题分类法等。

图书馆文献分类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一、四分法成为古代文献分类方法的主流。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谱系 簿录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道经附 经戒 饵服 房中 符录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杂论 记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学东渐和新的科学文献的大量涌现,中国传统的四分法已不能适应文献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许多种过渡性的文献分类法。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应用得最为广泛。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1971年北京图书馆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编成试用本。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版。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版,1990年出版第3版。1999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第4版。第4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设有22大类,各大类用汉语拼音字母作标记符号,具体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有几种类型?(从文献出版类型、载体、内容上分别说明)我来答有奖励共1条回答匿名用户2017-11-23答:(1)根据文献出版类型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1图书:以章节成册的公开出版物。它一般是利用已经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知识,经过作者重新组织的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类型主要包括:教材、百科全书、字典、词典、手册、专著、论文集、会议录、丛书、年鉴等。2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的一种周期性出版物,它刊载大量原始一次文献。刊载的论文数量大、速度快、内容新颖并且以固定期刊名,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期刊刊别分为:周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期刊类型分为:杂志、学报、通报、简报、公报、快报、文摘、索引及评论等。3特种文献:指书、刊以外的非书刊资料。类型包括:技术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标准资料、学位论文、专利文献及产品样品。(2)根据存储载体不同,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等。(3)根据数字化程度和处理单元不同,数字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书目型数字信息资源、文摘、题录、索引型数字信息资源、全文型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4)从信息的内容来分,可分为自然信息资源、生物信息资源、机器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

根据文献所反映出的学科内容和属性,系统化,分门别类地揭示文献,我们一般都是用中图法来对文献进行分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全世界通用的图书分类的工具书,基本上正规图书馆都会用中图法来进行图书分类。

图书馆按馆藏文献分类

计算机 外语 文学 艺术 经管 人文社科 少儿 生活 进口原版 科技 考试 离职 学术 古籍 哲学 旅游 法律 宗教 历史 地理 政治 军事 心理学 传记 工具书 建筑 才会 教育 医学 电子电工 农业 文化 美食 娱乐时尚 青春文学 机械 美术 经济 化工 汽车与交通运输 健康 服饰美容 育儿 通信 管理 摄影 投资理财 音乐 少儿科普 家庭与办公 儿童文学 图象图形与多媒体 程序设计 计算机考试 低幼启蒙 小语种 动漫绘本 外语读物 外语考试等。图书馆(library),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英语library一词源于拉丁语librarium,原义为藏书之所。中国古代的各种藏书处所,被后人通称为藏书楼,19世纪末才出现图书馆一词。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它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并受它们所制约。基本信息中文名:图书馆英文名:Library定义:搜集、整理国际标准197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2784-1974(E)“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中“图书馆的分类”一章将图书馆划分为:国家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其他主要的非专门图书馆(洛基希望图书馆等)、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六大类。世界十大图书馆1.美国国会图书馆——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2.俄罗斯国立图书馆——莫斯科3.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4.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圣彼得堡5.大英图书馆——伦敦6.哈佛大学图书馆——马萨诸塞7.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8.莱比锡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莱比锡9.日本国会图书馆——东京10.法兰克福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法兰克福中国十大图书馆1.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2.上海图书馆——上海上海图书馆3.南京图书馆——南京4.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5.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6.重庆图书馆——重庆7.山东省图书馆——济南8.四川省图书馆——成都9.天津市人民图书馆——天津10.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州

《科图法》和《中图法》是常用的图书分类法,《科图法》是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是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到1999年《中图法》已进行四次修订(对F经济,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三类为重点修订大类)。?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中图法》部类名称如下: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哲学 B 哲学 社会科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自然科学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综合性图书 Z 综合性图书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表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介 《科图法》同《中图法》一样将知识门类分为5大部类,但它在这五个基本部类序列的基础上,组成了25个基本大类。各级类目的分类号码采用单纯的阿拉伯数字制,不附加任何基本符号,单纯简洁,易写、易记。号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顺序制,从00-99分配二十五个大类及其主要类目。第二部分采用小数制,以容纳细分类目:在号码编制技术上采用双位法,借号法和交替类等方法,使号码组配灵活,伸缩性助记性强。 《科图法》部类名称如下: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0 哲学 20 社会科学 21 历史历史学 27 经济、经济学 31 政治、社会生活 34 法律、法学 36 军事、军事学 37 文化、科学、教育 41 语言、文字学 42 文学 48 艺术 49 无神论、宗教学 50 自然科学 51 数学 52 力学 53 物理学 54 化学 55 天文学 56 地质、地理科学 58 生物科学 61 医药卫生 65 农业科学 71 技术科学 90 综合性图书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由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中图法》主要供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使用。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中图法》版第一版,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修订《中图法》第二版,1990年出版修订《中图法》第三版,1999年《中图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2010年《中图法》第五版出版。《中图法》的编制始于1971年,先后出版了五版。《中图法》与国内其他分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 它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分类表。《中图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 大类下细分的学科门类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图书分类法又叫图书分类词表,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最后,每一种书都可以分到某一个类目下,每一个类目都有一个类号 。 分类词表是层次结构的类号和类目的集合。

散文、科普、小说、诗歌、童话、古文、历史、军事

图书馆文献分类排架法

一般是先分类吧,然后应该是按入馆的时间排序。

其索书号是D62/4052。“/”前面的部分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其中,“D”表示“政治、法律”大类,后面的数字是细分的小类。“/”后面的数字应该是表示这种书是该图书馆的“政治法律”类图书的第4052种。向图书馆借书时一定要把索书号写正确、清楚而完整。图书馆的藏书排架方法 读者借书时一定会发现在图书的书脊上有一个标签,标签上有两组号码,上面的一组为分类号,下面的一组为书次号,这两组号码就构成了索书号索书号是确定一本书排架的依据 索书号由分类号和书次号两组号码组成,分类号代表文献内容所属学科性质,它能将同类书集中排在一起,书次号代表同类文献的区分号,它决定同类书排列的先后顺序 书次号又分两种: 种次号:即具有相同分类号的图书的流水次序号,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著者号:由第一责任者拼音首字母(限1个)和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不同图书馆根据其馆藏结构采用种次号或著者号,如图书: 网络时代信息基础与检索 著者唐永林, 葛巧珍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国际标准书号: 7-5628-1477-5 图书馆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索书号 G7/T294 G7/70 含义 G7类目下由唐永林为第一责任者 G7类目下的入库的第70种书 索书号组成 分类号,种次号 分类号,著者号 优点 将同一作者写的同一类目的图书集中在一起 在同一类目的新书集中在一起 索书号的排序: 图书排列按索取号(即分类号加作者号)顺序排序先按分类号字母顺序,字母相同按字母后第一个数字排序,字母和第一个数字相同者再按第二个数字排序,如此类推 I5和I25应读作I二四七点五和I二五,因此,在排架时,I5应排在I25的前面 同一分类号的书再按作者号字母顺序,数字大小排列如:H4/G287,H4/G37,H4/H14,H9/G 以I类为例,列出基本排列顺序: I-0,I-01,I-1,I-19,I-2,I0,I0-02,I01,I02,I022,I1,I106,I2,I3,I33,I11,I2,I5,I25……参考资料:/yxzy/html/zwx/files/7/kc/chude 927K 2007-3-7你不用去记忆它的字母代表哪一科只要根据查到的书号 去 找比如简单的假设书号是K5你就去图书馆找K开头的那一排,然后找305,然后找5 这里还有-/1-1等各种复杂用法,不过不需要去记忆他们,按着书号找就行了,估计快到那一个号时,你看看书名,书名有时候比书号更醒目。

分类!

通常按照分类排序。1、图书馆的书脊上一般有一个标签,标签上有两组号码,即:索书号。一组为分类号,一组为书次号。索书号是确定一本书排架的依据。2、索书号由分类号和书次号两组号码组成:分类号代表文献内容所属学科性质,它将同类书集中排在一起;书次号代表同类文献的区分号,它决定同类书排列的先后顺序。3、图书排列按索取号(即分类号加作者号)顺序排序。先按分类号字母顺序,字母相同按字母后第一个数字排序,字母和第一个数字相同者再按第二个数字排序,如此类推。A书次号又分两种:种次号:具有相同分类号的图书的流水次序号,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著者号:由第一责任者拼音首字母(限1个)和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B索书号的组成:分类号,种次号;分类号,著者号 它的优点是: 将同一作者写的同一类目的图书集中在一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文献分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特点:(1)《中图法》 是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分类法,类目详细,注释较多,并编有不同类型的版本,可满足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部门文献分类的需要。(2)在等级列举的基础上采用组配编号法,设置交替类目,编有多种复分表,采用多重列类法等,编制技术较完善。(3)分类号简短易记,便于使用。(4)编有较为详细的类目索引及使用说明(手册)等。《中图法》已为中国多数图书馆和情报部门采用。自1988年起,中国出版图书的标准书号(见国际标准书号)中采用《中图法》的大类号。其分类号还被印在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编印的集中编目卡片上。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基本大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现为第五版。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具体如下:

文献的分类是指使用文献分类法为依据,根据文献所反映出的学科内容和属性,系统化,分门别类地揭示文献,我们一般都是用中图法来对文献进行分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全世界通用的图书分类的工具书,基本上正规图书馆都会用中图法来进行图书分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

文献分类方法(简称分类法)是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分类体系,并用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其先后次序。它是情报图书部门日常用以类分文献、组织藏书的工具。文献分类法的表现形式是分类表,因此习惯上常将分类法和分类表等同于一个概念。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即文献分类法并不单纯是一份分类表和该表的说明,还应包括分类的实践。分类法有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有:等级分类法,标题分类法,组面分类法(或叫冒号分类法),二进位分类法,十进分类法,字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人为分类法,主题分类法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