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中心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中心主任是谁

中医药学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资源学院教学质量与学位委员会名誉主任、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王永炎院士是中医药学家,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学研究近50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防治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先后主持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和国家“七五”至“十五”攻关课题等20余项。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研究设计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临床显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999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学术影响。他还主持了《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和《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等标准化建设工作,并依托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在规范全国中医药名词术语、诊疗指南及引领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近年来,王永炎院士倡导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并亲自担任北师大资源学院教学质量与学位委员会名誉主任、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引领了道地药材的分子鉴定及其气候、生态要素等方面的研究,为中药资源的品质优化与可持续利用作出较大贡献。在“一手抓临床、一手抓科研”的思想指导下,为了能够在预防和治疗甲流的同时收集到第一手的科研数据,为今后的科学决策和科学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严谨的基础性资料,王永炎院士组织全国力量申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行业专项》,并亲自担任项目负责人;目前,该专项已获立项资助。同时,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成立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研究研究所,负责组织协调行业内传染病防治研究工作。王院士在其中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1、作为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组长,有力保证了中医药在2009甲流应对中的早期介入、积极参与。在2009年甲流爆发后,迅速组织中医药专家进行多次论证,总结甲流中医证候特征,制定并更新四版《中医药防治甲型流感》诊疗方案,为全国范围内中医药及时、安全、有效应对甲流提供指导,确保了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发挥。2、作为2009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负责人,有效组织了中医药防治甲流等传染病的系统研究与体系建设。2009年9月,针对甲流在我国的爆发与流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时启动了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以下简称2009年行业专项),开展甲流、手足口等传染病的中医药系统研究。王永炎院士作为专项负责人,积极组织承担单位系统开展了中医药防治甲流等传染病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及时总结了不同传染病证候特征,肯定了中医药疗效,研发出有效中药并明确了作用机理,提高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整体研究水平。其中,中医药治疗甲流研究结果在美国《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不仅肯定了中医药疗效,也推动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此外,在全面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研究的同时,王院士还强调专项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人才培养与体系建设,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人才队伍与41家覆盖全国的中医药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有效推动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体系建设;3、作为“中医药应急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组织中医药专家在手足口等疾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指导、保障作用。甲流爆发后,蜱传疾病、超级细菌等传染病也频繁出现,王永炎院士未雨绸缪,每次都积极组织专家进行应对,在疾病流行前制定中医药防治预案,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2011年12月27日,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成立后,作为主任委员,王院士针对今年手足口发病抬头的趋势,及时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医药防治手足口方案,为中医药积极应对进行了充分准备。4、作为“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合作”首席专家,积极推动军民融合与军地传染病保障体系建设。2012年2月18日,为完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体系建设,在王国强副部长的倡导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与解放军302医院等7家单位共同签署了“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王永炎院士作为首席专家,在会后第3天即组织军地两方专家落实战略协作具体工作,建议并成立军地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合办事组,确保军地融合工作的实际开展与相关体系建设的进行。王永炎院士带领专项项目组从中医临床、基础研究、中药筛选、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等方面开展中医药预防传染病的研究,以“平战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为指导思想,打造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队伍,从而为建立快速、准确、科学、有效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体系模式及其实施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保证公共卫生、人民健康和国家利益发挥中医药应有的作用和贡献。全国人大常委。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药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学位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从事中医内科医疗、科学研究、教育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风病与脑病的研究。王永炎院士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与“九五”中医药防治中风、老年期痴呆等攻关课题,国家教委(90)(96)博士点和国家新药开发基金等部级以上课题8项;WHO科研合作项目“脑血管的中医康复”。是全国急症必备用药“清开灵”主要研制者之一。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研究观察,王院士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他主持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已经被推广试行,该《标准》首次应用医学计量学记分方法评价疗效,并应用辨证量表、CT、MRI、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进行了深化研究,为提高中医临床学科的科学性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医学术与管理规范的研究上,他参与并主持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的制定,并经再次修订后实施。现被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其承担的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均关系到中医药健康产业的进步和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1986年以来他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部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立夫中医药优秀著作奖”。先后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社会上有不少人说中医是“慢郎中”,王永炎不这样看。他说:“中医既善于对一些慢性病的调理、调和、调养,同时在病毒病、病毒感染一类的病,比如,病毒性的脑炎、病毒性的肺炎,这样一些急性病,还是有中医的一些优势。”所以,在毕业以后他就选择了急性病的科研课题。慢条斯理的中医通常很难同急性病联系在一起,选择易于突发的脑血管病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王永炎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挑战。几年前,他主持研制的清开灵注射液在预防抢救和治疗中风病方面终于取得了突破。当然有些疾病在抢救的环节当中,中医有优势,那应该发挥中医的优势。所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后来他又搞了静脉注射液。在最多的时候,东直门医院有十四种静脉注射液,可以进静脉的,抢救的时候运用。那就是说有解毒的、清热的,也有凉血的、化淤的,防止病情恶化。那么,通过这样,在急病的抢救方面,也可以说摸索了一个途径。1962年,王永炎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在东直门医院从医20年后又重返母校,就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虽然他是第一批用现代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中医,但他始终念念不忘,在毕业之后和一代中医名家董建华的那段颇具传统色彩的师生之缘。董建华老师是怎样带他呢?一上来就强调养成教育,董老师是从要求写字,而且要求抄稿,每天能抄一万。是从要求如何接待病人,如何对人对事,加强养成教育。而且在养成教育培养的过程当中,建立了师生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随着跟老师一块儿工作,向老师学习,潜移默化,不断地加深。王永炎一直认为,他之所以能在行医生涯中取得相当的成就,有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受惠于几位前辈老师的提携。王永炎遇见的两个老师,都是肯让的,他就出来了,他也不见得比别人聪明多少。董老师可以说在六十几岁,还完全可以再做的时候,他把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的主任委员提名让王永炎去做。王玉川老师在六十岁刚满的时候就提出来,国务院中医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让王永炎去做,当时他都担心自己挑不起来这个担子,但老师鼓励他,认为通过锻炼只要认真去做,只要尊敬长辈,团结中年一代,还是可以把工作做好的,这一点他感触很深。今年的3月25日是王永炎的60大寿,当年的学生如今已经是20多名医学博士的导师。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他和弟子们正在进行一个关于脑血管病的中医康复科研合作项目。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王永炎时常感慨,任重道远。中医药的现代化和中医药走向世界任务是繁重的,道远就是它不是我这一代人能完成的,但是我这一代人起步了,同时应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让后人延续着这条正确的方向往下走,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2011年1月1月15日,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著名骨科、股骨头坏死专家袁浩教授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全国各地医疗界同志和广大病友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沉痛哀悼。袁浩教授 ,浙江省富阳市人。1955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导师,全国髋关节疾病治疗 中心主任,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股骨头坏死 学组副组长,全国骨科学会骨坏死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股骨头坏死防治学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高等院校规范教材编委,《骨关节损伤杂志》编委、《骨病学》、《骨科手术学》主编等职务。全国劳模(享受国家津贴);1985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6月被确认为全国中医重点专病学科带头人。1997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袁教授致力于骨伤科疑难疾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髋关节疾病"的研究三十余年,先后在国内外发表50余篇,其中《多条血管束植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吸收伴股骨头坏死》,经全国著名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9年获广东教育、卫生系统一等奖,1990年获广东省科技二等奖。1995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组建髋病治疗中心,袁氏系列中药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开发科技项目。1999年已获得国家保密专利,现正在深入开发。近年来,袁教授次应邀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讲学,取得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 袁老首创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成果评奖1999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一等奖;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二等奖。 2000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6月应美国弗吉尼亚(VIRGINIA)大学Wang教授Cui副教授的邀请,进行学术交流,深得他们的关注与好评,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国际治疗骨坏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来穗签订中美合作,研究骨坏死中心,以求优势互补,深入开发,并聘任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相继应邀访问了美国霍普金斯(JGHNS HOPKINS)医院,关节研究中心,受Hungerford教授(国际骨坏死循环研究学会主席)和Mont教授的热情接待,参观了他们的手术,交流了我们的学术观点,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与关注。 袁教授现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袁浩骨病研究所及 全国中医髋关节疾病治疗中心主持临床工作,采用袁氏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防治成人和儿童的各种股骨头坏死及相关髋关节疾病,形成以袁氏活骨系列中药为主的保守疗法、手术疗法、康复疗法的三位一体的治疗特色。该中心收治了万余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包括手术患者近四千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附袁浩教授在Hopkins医院留影。

广州大学期刊中心主任是谁

男,汉族,1963年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大学商学院院长、物流与运输研究中心主任。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湖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曾获詹天佑青年奖、人才奖,铁道部优秀教师,中国制冷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称号,2003年列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6年列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省级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国际制冷学会冷藏运输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制冷学会理事,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制冷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等刊物的编委,中国铁道学会高级会员,运输与物流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铁路特色(铁道运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3年被中国物流学会列为中国物流专家,2004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食品物流专家称号。2000年在英国Bristol大学“食品冷藏与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和Leeds大学“运输研究所”进修期间,参与过相关研究;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制冷大会以及葡萄牙参加国际食品科技大会,了解和收集了大量相关信息。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美国Wisconsin大学研修,并与国际同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承担了3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在国际会议宣读和在国外发表10篇,在知名刊物发表20多篇,其中被EI和SSCI收录17篇、ISTP收录4篇,主编出版了著作3部、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1992-1994和2005-2007两次受铁道部邀请参加铁路鲜活货物运输规章及解释的修订工作,2005-2007年作为第22届国际制冷大会科技委员会委员负责冷藏运输专业委员会(D2)的论文评审工作。 男,教授。1973年3月至1978年2月宣化县庞家坊学校任教;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1982年1月至1996年3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教;1996年4月至2000年7月华南建设学院西院任教;2000年7月至今广州大学任教。先后任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工程管理系副主任、广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1997年获广州市优秀教师;2003年获广州大学首届十佳教师;2004年获南粤优秀教师。现被聘为全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管理现代化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分会理事,广东省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评标专家。从事高等教育25年来先后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讲授《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管理》等课程,并多次承担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300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态度端正,授课条理清晰,效果良好,多次获院校教学质量优秀奖;积极从事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果,2001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建筑教育协会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指导本科学生的调研论文获全国第八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三等奖、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第八届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先后主编(参编)《建筑市场管理》、《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等著作(教材)13部;在《建筑经济》、《城市规划》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ISTP检索3篇,核心期刊19篇);承担建设部、省教育厅、广州市等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2000年获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2001年获广州市政府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张延平,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在站)。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创新和区域产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公开出版著作(参与编著)2部,在《中国软科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广东省自科及社科各1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共8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6项。曾获得广州大学校级及院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各2次,获得广东省第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中心主任

2011年1月1月15日,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著名骨科、股骨头坏死专家袁浩教授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全国各地医疗界同志和广大病友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沉痛哀悼。袁浩教授 ,浙江省富阳市人。1955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导师,全国髋关节疾病治疗 中心主任,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股骨头坏死 学组副组长,全国骨科学会骨坏死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股骨头坏死防治学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高等院校规范教材编委,《骨关节损伤杂志》编委、《骨病学》、《骨科手术学》主编等职务。全国劳模(享受国家津贴);1985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6月被确认为全国中医重点专病学科带头人。1997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袁教授致力于骨伤科疑难疾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髋关节疾病"的研究三十余年,先后在国内外发表50余篇,其中《多条血管束植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吸收伴股骨头坏死》,经全国著名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9年获广东教育、卫生系统一等奖,1990年获广东省科技二等奖。1995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组建髋病治疗中心,袁氏系列中药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开发科技项目。1999年已获得国家保密专利,现正在深入开发。近年来,袁教授次应邀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讲学,取得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 袁老首创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成果评奖1999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一等奖;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二等奖。 2000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6月应美国弗吉尼亚(VIRGINIA)大学Wang教授Cui副教授的邀请,进行学术交流,深得他们的关注与好评,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国际治疗骨坏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来穗签订中美合作,研究骨坏死中心,以求优势互补,深入开发,并聘任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相继应邀访问了美国霍普金斯(JGHNS HOPKINS)医院,关节研究中心,受Hungerford教授(国际骨坏死循环研究学会主席)和Mont教授的热情接待,参观了他们的手术,交流了我们的学术观点,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与关注。 袁教授现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袁浩骨病研究所及 全国中医髋关节疾病治疗中心主持临床工作,采用袁氏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防治成人和儿童的各种股骨头坏死及相关髋关节疾病,形成以袁氏活骨系列中药为主的保守疗法、手术疗法、康复疗法的三位一体的治疗特色。该中心收治了万余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包括手术患者近四千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附袁浩教授在Hopkins医院留影。

赖新生,男,1955年9 月出生,福建武平县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评委,国家级教育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灸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针法灸法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医药针灸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安徽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上海针灸经络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香港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客座教授,加拿大中医师公会客座教授,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专项专家,《中国临床康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编委。赖教授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传统针刺补泻手法;谨审针灸适应症,强调辨证施针并护正气于施治;重视子午流注针法,率先倡导子午流注灸法;擅长针灸治疗哮喘和脑病。既熟谙中医经典的精髓,又熟悉神经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理论并掌握相关的先进科学实验技术手段和方法,长期从事针灸机理研究,对于中风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以及针灸治疗智力障碍型脑病的神经生物学、免疫学机理有较丰富的积累和经验;对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与智力结构、智力因子的分析以及与大脑学习、记忆调节关系的神经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有较深造诣;率先在国内开展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厅局、校级科研课题共十余项,他主持的“针刺治疗弱智儿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针灸治疗I型变态反应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颞部穴位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阳虚模型微量元素与助阳方药调节作用”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微循环与部分中老年病症关系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副作用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赖教授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课题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主编《岭南针灸经验集》、《针灸时间治疗学概论》、《三针疗法》、《实用中医新方新药手册》、《常见病的针灸治疗》、《实用针灸脑病学》《针灸处方学》等书,副主编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等多部。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指导培养博、硕士生共72人。多次应邀赴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讲学及作学术交流。曾获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首届新南方优秀教师奖,千百十工程优秀指导老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柴铁劬,男,1964年出生,河南省郑州市人,教授,针灸博士,属针灸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高教厅“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198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1998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针灸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1991年后曾在新加坡、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具有广泛的海外影响。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二十多年,系统进行了针灸学专业全部专业课的教学,教学生动,知识广博,治学严谨,作风扎实,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主要从事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康复等课程的教学和门诊工作,擅长以针灸治疗成人抑郁症、儿童多动症等行为异常类疾病,脑瘫等儿童脑病,致力于中西医多种手段在康复临床领域的应用。重视古典针刺手法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针、灸、药三者应密切结合,不可偏废,继承重于创新。喜书画、擅篆刻、涉猎广泛,强调研究生培养应专业与人文素养并重,修身重于研术,静心渐悟,厚积薄发。已培养多届针灸临床专业研究生。主持国家科技部子课题二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针灸对脑瘫幼鼠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研究》一项、《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二项、校级课题二项,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二项。主持《靳三针疗法》等国家及省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四项,《靳三针治疗儿童脑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任国家级教材主编一部,副主编二部,主编《儿童多动症》《火针》《针灸门诊系列丛书》等专著十多部,公开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庄礼兴,男,广东省普宁市人,1955年10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针灸推拿学学术带头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辑,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编委,庄礼兴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长期致力于针灸临床的建设与发展,在针灸临床上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他主要致力针灸治疗脑病的研究,临床上治疗中风、癫痫、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有独到的见解,对难治性癫痫的中西医、针灸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擅长于埋线疗法、补泻手法治疗难治性脑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开展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小儿支气管炎等疾病。对针灸戒毒、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也有深入的研究,疗效颇佳。庄礼兴教授主要致力于针灸临床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及完成的科研课题有: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主持的“穴位埋药线治疗癫痫全面性发作”、“ 改良天灸止喘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计划项目 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级课题6项。主编《中风病治疗与护理》、《中医食疗》、《中医家庭保健按摩》、《 食疗本草》等著作6部,参编有《针灸治疗学》、《针灸学、推拿学》、《现代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学》、《岭南针灸经验集》、《现代中医临床基本技能》等教材及著作1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指导博士生23人,硕士生17人。长期从事研究生、七年制、本科、各类留学生等不同专业各层次的《针灸治疗学》、《神经病学》教学,曾到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讲演,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曾获2006学校新南方优秀教师奖。对研究生的带教能够因材施教,有很好的研究生带教经验。参加编写及录制的“《中国针灸学》大型系列录像教材”获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针灸联合会(WFAS)和美国针灸学会(AAA)联合颁发的金奖。 李万瑶教授:女,广东五华县人,1954年10月生。属中医学科中针灸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针灸原理研究室教授。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养蜂学会蜂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养蜂学会蜂疗专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1982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198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80年代末曾到日本旭川医科大学合作研究针灸镇痛的作用一年多,探讨针灸在麻醉领域的镇痛作用。基本掌握英语、日语,可以进行交流。长期致力于中医针灸学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主讲过经络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刺法灸法学、中医针灸专业英语等课程。参加讲授了实验针灸学、针灸各家学说、针灸医经选、理疗学等课程。主持了针刀临床应用及蜜蜂与人类健康的选修课程,能因材施教,教学评估优秀。坚持中医临床针灸治疗,擅长于用针灸及蜂针治疗各种痛证及痿证、风湿病,总结了耳穴防治近视、针灸治疗闭经、针刺辅助麻醉的镇痛效量,蜂针治疗规律,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等,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曾主持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外用皮肤局麻中药制剂的研制”;广东省中医管理局的课题“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主持完成了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的制作“经外奇穴的定位及临床应用”,荣获2001年度优秀中医药电视教材评比一等奖。现主持有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蜂针治疗痹证诊疗技术的规范化研究”,善于对特种针灸方法的研究,主持了多期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蜂医学的临床应用研究”学习班。主持完成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实验针灸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编了《现代针灸临床集验》、《中医食疗保健》、《蜂针疗法》、《现代穴位疗法大全》等,参编《针灸治疗老年病》、《针灸推拿学》、《刺法灸法学导读》等书。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参加国内外中医、针灸学的学术交流,受到好评。已指导过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名,热心于研究生培养工作,关心研究生的成长。主张谦虚谨慎,学习进取,互帮互学、治病救人。 许能贵,男,安徽来安县人,1964年8月生,医学博士,研究员,针灸推拿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经络研究、实验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针刺研究》、《新中医》杂志编委。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的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科研方面一直从事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理研究,尤其对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率先开展针刺对脑缺血后大脑功能重组和脑可塑性促进作用的研究,为临床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奠定坚实的基础。独立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子课题1项(副组长)、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研究国家和省部级科研1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写或参与编写学术专著8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5项,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临床方面擅长运用针灸药物结合治疗中风、痴呆、面瘫、各种痛证及其它内科疑难杂症,熟练应用传统和现代针灸手法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在教学方面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主讲过《针灸治疗学》、《针灸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基础与临床》等课程,为国内外培养了一批合格的针灸专业人才。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荣获省杰出青年中医、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省高校“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该导师治学严谨,作风扎实,师德高尚,业绩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该导师现已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 张宏,男, 籍贯广东省大埔县,1960年7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香港大学中医(针灸)研究生课程校外评审专家、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新中医》编委。自1982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医疗本科至今,已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已25年,其间获得针灸学硕士学位、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有着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和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具有坚实的中医针灸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宏教授为广东省精品课程——《针灸学》课程负责人,主讲《针灸学》、《刺法灸法学》课程,注重因才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治学严谨、求真务实,主持和参与了各级教学研究课题10项,在专业建设、课程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大学教学成果奖3项。在临床医疗上,重视经络辨证,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五官疾病、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以及针灸防治亚健康。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5项,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针灸防治亚健康和应激损伤、针灸延缓衰老和防治衰老相关疾病及针刺手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25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5人、已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2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 伦新,男,海南省海口市人,1964年11月4日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基础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耳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针灸推拿学硕士生导师。87年毕业后长期主讲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针灸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等主干课程,每年教学任务约350课时和招收研究生2-3名,曾赴东南亚等地讲学和应诊。坚持在第一附院针灸科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主要以针药治疗脑病和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及实验为研究方向,部份证实了针刺疗法对VD患者的智能及活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探讨了针刺治疗的效果及其对免疫抑制作用的机理。主持部、省、校级课题各1项,参加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主编参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主编医学专著7部,第一作者发表医学科研论文17篇,教学论文11篇,合著论文10篇。 张正,女,博士,副教授。1972年1月出生于哈尔滨市, 1994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获学士学位,1994-1997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4年6月获得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二批校级培养对象。主要从事针刺治疗脑病的机理研究,近几年主持了省科委课题“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血管再生机制的研究”1项,以及“针刺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突触蛋白质组学研究”等厅局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校级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项。在《中国临床康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参与编写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基础与临床》和《中医临床诊断全书》论著2部,参与编写研究生及七年制教材《中西医结合诊断学》和全国中医药院校协编教材《细胞生物学》,协助指导针灸推拿学博士研究生1名。 张全明,男,生于1964年10月,甘肃天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医学博士;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生导师。师从中国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郑魁山教授;靳三针、郑氏传统针法学术传人。现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郑氏针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副主席。曾多次应邀到香港、新加坡、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脑源性疾病的研究;传统针刺补泻手法研究;在学术上师承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靳瑞教授;致力于靳三针治疗儿童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运用靳三针治疗小儿弱智、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神经性耳聋、孤独症、儿童行为及情绪障碍、学习无能症、中风偏瘫等各种脑源性疾病。继承了郑氏家传针法及郑魁山教授临床治疗疑难病症的经验,运用传统的热补凉泻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中风偏瘫、风寒湿痹、各种顽固性疼痛、震颤麻痹症等疑难病症,效果显著。主持完成国家卫生部招标课题“耳针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成果奖。共同完成“靳三针治疗脑病的系列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针刺治疗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获浙江省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优秀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主编或参编著作九部。 余瑾,男,35岁,籍贯:广东郁南,出生:1972年11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 副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广东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秘书长,副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针灸推拿学科中西医结合康复方向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医教研工作,在传统中医学基础上深入进修现代康复医学,致力于发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各种疾病,擅长应用以中医康复为主体的综合康复技术,突出针灸经络、精神心理、传统体育运动、睡眠起居、饮食药膳等全面康复特色,在身心疾病、老年疾病和睡眠障碍等方面成果较突出。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有关论著5部;招收硕士研究生数名,在国内中医康复界具有一定学识地位和影响力。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多次应邀做为主讲嘉宾参与境外中医养生类学术讲座。 李敏,女,贵州省贵阳人,1974年7月出生,现任人文社科学院研究生英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科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专业教学、科研、临床工作。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理研究,尤其是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学习记忆调节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主持校级课题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排名第四),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排名第二),另外参加多项校级教学课题。在《中国针灸》、《中华中医药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针灸脑病治疗学》等专著编写(编委)。在教学方面擅长运用英语讲授中医理论尤其是针灸推拿学,担任博士生、硕士生和七年制学生中医英语主讲教师,此外还担任国外留学生的针灸推拿学课堂讲授和临床带教工作。该导师治学严谨,作风扎实,师德高尚,具有中医和英语复合知识结构,双语教学经验丰富。

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中心主任级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前身是中医系,1986年与第一附属医院实行“院系合一”管理体制。 开办了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五年制。第二临床医学院(原医疗二系)成立于1986年,与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实行院系合一管理,开办了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

“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双聘院士”王永炎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由陈蔚文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着“华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中药种质优化与产业应用工程技术实验室”、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平台”的建设任务。“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有液质联用仪(LC-MS)、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TLC,以及六通道梯度实时荧光PCR仪、悬浮芯片系统、双向电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超低温冰箱、台式大容量冷冻离心机、杂交箱等仪器设备。实验室可开展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化学与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心致力于中药材、中成药等关键科学问题及相关重大工程技术课题的研究,目前以“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生物工程优化研究”、“优质中药资源的产业孵化和推广应用”、“创新中药研究与名优中成药的二次研发”等为主要研究内容。近几年中心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广东省重大战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3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药集团、中山中智药业集团、广东南台药业有限公司、广东一片天制药有限公司等医药企业开展着科技开发与平台建设等合作。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其中留学归国博士4名,博士后2名(其中包括与海王药业联合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9名。

广州大学期刊中心主任

叶浩生,男,江苏徐州人,1980年至1984年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1984年至1987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在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多次出国学习。1995年1月至1996年7月在美国北依阿华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1年6月至12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心理学系理论心理学研究中心从事高级访问研究。2006年6月至9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1997年晋升教授,1998年担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至如今已经指导了30余名心理学博士研究生。2000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学科带头人。2003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2006年,主持的《心理学史》获批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晋升高校二级教授。2010年调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工作。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院长,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报》副主编,《心理学探新》副主编,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中国执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和当代心理学新进展。理论心理学方面的代表作是《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心理学报2007年第一期)。提出心理学理论的社会建构属性。理论不是经验数据的概括和归纳,而是一种社会建构。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理论的评价标准不再是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因为经验事实由于受到理论的污染,并非是一种客观的标准。在后经验主义条件下,理论的评价标准可建立在概念和逻辑、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修辞与叙事以及实践和应用的水平上。  在当代心理学进展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行为主义的断代研究,社会建构论、进化心理学、具身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主编的《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心理学通史》2007年成为国家精品教材。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心理学系开设《心理学史》课程使用的都是其主编或独立撰写的教材。  已经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社会科学》和《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余部。 刘晖,男,中共党员。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高教研究所所长。兼任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教学会理事、广州市全脑研究会副会长。曾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和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学术培养对象和广东省宣传教育系统“十百千工程”学术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是:高等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政策、地方大学治理)和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政策)。为本科生系统讲授《教育学》、《教学论》、《社会学》、《艺术教育导论》等课程,为研究生系统讲授《教育政策学》、《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校资源分配与管理》、《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 冯冬雯,女,广东东莞人,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 曹卫真,男,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专业分委会委员,第二届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指导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广东省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等科研与教学研究项目多项。科研与教学成果分别获教育部和新闻总署颁发的第四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三等奖、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五届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等。 陈宇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曾获“广东省优秀辅导员标兵”、“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负责学院学生工作。

纪德君教授 ,文学博士。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古代文学硕士点、古典文献学硕士点方向带头人,兼任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州市人文历史研究基地研究员。学术兼职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近代小说研究会会员以及广州市语言文学学会学术部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出版论著、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级、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8项。历年来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文献》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2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等转载或摘录,部分专著、论文曾获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2008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工程(省级),曾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王首程教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点第一学科方向“舆情研究”负责人,新闻学二级硕士点负责人,影视艺术学一级硕士点电视风格方向负责人。兼任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委宣传部研究员、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体研究员,中国高教学会新闻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写作学会理事、广东省广播电视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应急管理专家。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教育部精品教材多部,曾获广电部二等奖、中国广电学会三等奖。 戴剑平教授,长期在高校工作,先后任副主编、副社长、科研处长和系主任等职。现任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传播与影视文化的研究工作。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一级学科“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方向的负责人、戏剧影视学硕士一级学科“华语影视谱系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学术兼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地方高校分会副会长、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社会应急专家等。 李辉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导演、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戏剧与影视艺术硕士点方向带头人。曾担任湖南教育台台长、澳门澳亚卫视台台长。兼任广东省电视台教育频道总编辑。 田秋生教授,新闻学博士,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生产、媒介与社会。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复旦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各1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各1部,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是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优秀人才培养对象。 张静民教授,曾任辽宁辽河电视台记者、编导、主任编辑、文艺部副主任,撰稿、编导的新闻专题片《小站年轻人》和《灯谜解析》,分别荣获“华中杯全国电视短片大赛”和“CCTV杯首届全国电视节目展评”三等奖。1997年秋调入广州大学新闻传播系任副教授兼广播电视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几年来教学之余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参与广东电视台《看世界》、《同乐今宵》、《生存大挑战》等大型电视节目的策划、撰稿、编导工作,以及“广东电视文化”等科研项目的组织和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实务研究,侧重于节目策划编导、新形态节目及媒介生态学研究;同时从事电视节目策划、撰稿与编导工作。其著作《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获“华中杯”高校教材二等奖,著作《电视节目创作与编导》,获广东电视艺术家协会50年百优奖。 杨世真教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创作与影视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影视创作教学及影视叙事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重点领域与鲜明的学术个性。学术兼职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青年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其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是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