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人物杂志封面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杂志封面图片大全人物

轻音少女 平泽唯

封面人物就是一些杂志、期刊等封面上展示的文艺、财经、政体等领域的优秀人士。一般都会在最显眼的位置,并且内页也会有本期封面人物的详细介绍,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封面人物的原因。

其实要说帅 一个人一个品味如果非要有个高低上下的话 只能按照科学家的定论我记得新闻里播过 也不什么什么学家的 研究人类心理 研究出什么样的人 才算帅 脸 鼻子眼睛嘴的比例 具体是多少我也忘了不过例举过几个人 你可以去百度图片 或者GOOGLE图片查查影星 威尔 史密斯 新出的 《全民超人汉考克》影星 布拉德 皮特 代表作 《史密斯 夫妇》(看过他的史密斯夫妇 就会爱上他)还有一位球星 贝克汉姆其实国内也有比较帅的人 比如梁朝伟 但是我不敢瞎说

据悉彭昱畅跟丁禹兮合作的《天才游戏》即将开机,这部剧的故事集合了悬疑和惊悚两条主线,主要讲述一个天才少年和富家子弟交换人生的故事。我们期待两位青年演员的精彩表现!本文咱们将带大家了解下男主之一丁禹兮的一些有趣的料。据悉丁禹兮1995年7月20日出生,今年25岁,目前的经纪公司是光线传媒,他是近几年刚火起来的青年演员,特别是和赵露思主演的《传闻中的陈芊芊》更让其名声大噪。仔细关注过丁禹兮的小伙伴会发现一个问题,丁禹兮笑起来特别喜欢捂眼睛,有小伙伴说这可能是“因为脸太瘦一笑没肉而且还有笑纹”,也有的说仅仅是一个习惯而已。再仔细看看丁禹兮的眼睛会发现,他的双眼皮双的比较厚,看起来就跟是整容割的一样,如下图:想知道丁禹兮的双眼皮是不是割的就要看他小时候的照片了,丁禹兮小时候也很帅,但是从照片来看确实像是单眼皮,而且小时候的眼皮相对来说比较厚,所以说现在丁禹兮的双眼皮极有可能是割的。再看一张近距离再看看丁禹兮的双眼皮,大家自己判断吧,其实整容割双眼皮是特别成熟的一个手术,而且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后遗症,很多演员都割过。比如周星驰的双眼皮也是割的。此外,还有网友比较关心丁禹兮拍过哪些杂志,小编也给大家一一整理出来了,这几年丁禹兮没少拍杂志,祖略统计了下就有8种之多!第一、时尚芭莎杂志封面人物第二、OK!精彩8月刊杂志封面第三、elleman新青年第四、时尚健康杂志第五、红蔓杂志第六、chicteen第七、深圳青年第八、HAITANG杂志

人物杂志封面图片大全

政治家登上杂志封面并不少见,特别是在时事、财经类杂志,曾经有许多大名鼎鼎的政治人物都登上过封面。而时尚杂志虽然鲜有政治人物登上封面,但也曾有过几次比较经典的案例。2008年,刚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便获选美国《时代》杂志当年的年度人物,从而登上杂志封面。在奥巴马登封的前一年,2007年的年度人物则是普京。而在时政杂志之外,奥巴马也曾登上美国版《GQ》和《Men’s Health》的封面。作为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也曾登上中国版的《时尚芭莎·男士》的杂志封面。

杨幂在《时尚先生》拍摄的大片也是官宣了,从放出的图片中不难看出杨幂的美貌是一直在线的,而且气质也是没得说,这次的《时尚先生》封面则选用的是一张杨幂短发造型的大片,这张大片中的杨幂就是一种运动风,又酷又飒。

2021年时尚杂志封面最好看的有哪些?我个人觉得像这种时尚杂志封面的话,我觉得他们的封面都是很漂亮的,我觉得我都是喜欢的。

人物在哪里?

时代人物杂志封面人物图片大全

韩寒 2009年好像是 喜欢的他的话 加群39274114QQ上哦

假的,ps的

李宇春%C0%EE%D3%EE%B4%BA+%CA%B1%B4%FA&in=1&cl=3&lm=-1&pn=0&rn=1

假的把

财富杂志封面人物图片大全

有吧!我们中国人挺厉害的!

德籍华裔女子Ailin Graef (网名Anshe Chung)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游戏中炒卖虚拟地皮,轻松赚取百万,为此荣登《财富》杂志和《商业周刊》的封面。二零零六年十一月,日本警方先后逮捕了中国留学生周晓旭(二十四岁)和王悦思(二十三岁),原因是这两人分别在网上出售了上亿元的网络游戏电子武器装备,各自赚取了三亿日圆(约九百二十三万美元)和六百万日圆,虽不违反日本商法,但是他们以留学生身份从事经营活动不符日本法例。电子武器装备需要在网络游戏中长时间在线才能得到,但一般上班族没时间,于是海外中国留学生专门雇请中国大陆的网民在线打机,取得电子武器装备,然后在网上卖掉牟利。于是,虚拟世界中的武器装备也变成了现实中的金钱交易,即「RMT(Real Money Trade)」。中国年轻网民众多,而且可以长时间泡在网上打机,而不在乎获得多少报酬,因而为RMT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虚拟货币与现实财富也更紧密联系起来。不过,中国虚拟货币泛滥已引起当局重视,虚拟货币可在游戏中流通变现,还可作为网上交易代用币,威胁人民币的法定地位,日前有专家呼吁严格管制。

1989年美国《财富》杂志介绍杰克·韦尔奇的人格特征和经营理念时,归纳了六点:掌握自己的命运,否则将受人掌握;面对现实,不要生活在过去或幻想之中;坦诚待人;不要只是管理,要学会领导;在被迫改革之前就进行改革;若无竞争优势,切勿与之竞争。杰克·韦尔奇的这些内在思想深深影响着GE的经营理念,同时也影响着GE的命运。

时代杂志人物封面图片大全

时代周刊都能上的

这个问题问我就对了 我是这方面的行家:(当然,下面这些是转载的)1924年9月8日封面人物是吴佩孚,赞美为主,强调吴佩孚是“中国的风云人物”。当 《时代》封面上的蒋介石时孙中山正进行国共合作反对吴佩孚的斗争。    1927年4月4日封面人物是蒋介石,赞美为主。8天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31年10月26日封面人物是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赞美为主,当时九一八事变刚刚发生,蒋介石的地位摇摇欲坠。    1934年5月5日封面人物是皇帝溥仪,赞美为主,表现对溥仪正式就任“大满洲国皇帝”的关注。1935年3月18日封面人物是汪精卫,赞美为主,强调汪精卫的亲日政策有“利于世界和平”。  1936年2月24日封面上,列举了当时远东四大“元首”:日本昭和天皇,“满洲国”溥仪,苏联斯大林和中国蒋介石。强调中国承认“满洲国”是实现东亚和平的关键。    1941年6月16日期刊封面人物是陈诚,文字说明:重庆城的保卫者。强调国民党领导抗战的“丰功伟绩”,这也是全面抗战四年来《时代周刊》第一次支持抗战。   1942年6月1日期刊人物是蒋介石。赞美为主,强调“美国的支持使蒋介石意气风发”。    1943年3月1日期刊封面人物是宋美龄。赞美为主,强调“没有美国更大的支持,中国只能暂时忍耐”。当时国民党再次节节败退,国内各界强烈谴责。   1950年8月7日期刊封面人物是吴国桢。    1950年12月11日期刊封面人物是毛主席。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   1951年6月18日,周恩来第一次登上《时代》封面(然而,《时代》首次介绍给西方人的周恩来,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   1954年5月10日的《时代》封面上,周恩来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和“目露凶光”的青龙,寓意不言而喻。   1955年的一期期刊的封面人物是蒋介石。   1975年2月3日期刊,周恩来最后一次登上《时代》封面   1976年1月19日期刊封面人物是邓小平。赞美为主,强调“邓小平时代的中国即将到来”。   1977年3月21日期刊封面是毛主席和江青。    1979年1月1日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赞美为主,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979年2月5日期刊封面人物是邓小平。赞美为主,宣称“邓小平访美让中美关系进入了新时期”。    1983年9月26日期刊封面人物是邓小平。赞美为主,宣称“邓小平成功走出了毛的阴影”。  1985年9月23日期刊封面人物是邓小平。赞美为主,宣称“邓小平成功使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1986年1月6日期刊邓小平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1986年4月7日期刊张蔷 依据唱片销量,张蔷作为有影响力的国际歌坛新星受到专访,成为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歌手,同年大陆出版的《世界之窗》杂志第六期转载了这一消息。”   1996 巩俐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华人艺人,可见在外国人眼中巩俐就是中国电影的形象代表。   1996年10月14日时代杂志,王菲登上封面,成为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歌手,王菲被杂志誉为“流行乐女王”,全文报导王菲出道至走红经过。    1998/10/19 成龙 本期封面人物是已经打入好莱坞的功夫巨星成龙。《时代》用“好莱坞先生”来称呼成龙,说他的新作《尖峰时刻》是最真实最精彩的好莱坞故事。   2000/7章子怡周润发杨紫琼 由于李安指导的《卧虎藏龙》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武侠热潮,两位主演周润发和杨紫琼成为了该期《时代》的封面人物。该期还重点介绍了《卧虎藏龙》的制作过程及花絮。   2001/6/25 舒琪 本期《时代》找来舒琪作为封面人物,并对舒琪进行了专访,介绍了舒琪出道至今从一个三级女星到大红大紫的发展历程。   2002年李连杰随电影《英雄》登上封面。随着张艺谋的电影《英雄》的大热上映,四位主演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一起成为该期《时代》的封面人物。本期的主题就是张艺谋的“英雄”。   2002/4/29 张惠妹被《时代》选为2002亚洲二十大风云人物之一,并登上封面。娱乐圈中仅有张惠妹和成龙两人入选。   2002/11/18 姚明 在NBA休斯顿火箭队效力的姚明在美国掀起了一股热潮,该期《时代》选姚明作为封面人物,称他为“巨人先生”。该期同时也提到了王致郅。2003年2月周杰伦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被赞许为“新一代的亚洲音乐天王”。  2003/4/28 周星驰 在该年度《时代》评选的29位亚洲风云人物中,周星驰与美籍华裔音乐家马友友一起入选,周星驰登上本期封面。《时代》形容周星驰由什么都没有开始,经过努力,用智慧、决心及坚持自己对无厘头电影的期望,成为一位喜剧巨星。”   2002年4月期刊封面人物是胡锦涛。主题为“开始认识胡"   2005年6月期刊封面人物是毛泽东(穿着LV中山装),表现中国的新变革。   2005年10月31日封面人物是李宇春,《时代周刊》这样评价她,李宇春所带来的震撼已经超过了她本身,她满不在乎的个性,她对待比赛的态度及双性色彩的演出,使得她成为中国的新偶象。获封“亚洲英雄”。   2008年12月期刊封面人物是李连杰。表扬其为善事积极的奉献精神。   2010年10月18日期刊封面人物是温家宝,文章关注人民币问题。   2010年4月 韩寒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一百人”娱乐类排名第二 得到近一百万投票。

封面我是找不到了jay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随着周杰伦在乐坛地位飙升,他的歌吸引了无数歌迷,也引起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注意,2003年2月,周杰伦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继张惠妹、滨崎步之后,第三位出现在该杂志封面的亚洲艺人,被该杂志赞许为“新一代的亚洲音乐天王”。 《时代周刊》选择周杰伦是有道理的。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周杰伦便完成了从出道到成为巨星的历程——出道一年就在红馆开了个唱,从台湾,到内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所有最反映实力的音乐大奖他都拿遍了。但是,对亚洲乐坛的革命性颠覆并非《时代周刊》相中周杰伦的终极理由,对这一代亚洲年轻人的致命影响才是“周杰伦现象”的根本所在。 《简单爱》《双截棍》《半岛铁盒》《最后的战役》,问问身边15到25岁的年轻人,这些歌谁不会哼两句?有些家长甚至把买门票当成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奖励——在他们看来,这位不谈风花雪月、出身草根的新偶像显然是“有为青年”的代表。 然而,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周杰伦所代表的显然并不如此简单。在年轻人看来,听懂周杰伦唱什么并不重要,那种我行我素“酷”的态度才是他们最为欣赏的东西。这一点当然也受到了广告商们的亲睐,从服装、手机到通讯,尽管周杰伦演广告的天赋跟唱歌比显然差一截,但只要是他露面的产品就注定好卖。“跟周杰伦一样”,这样的错觉让很多年轻人沾沾自喜。 虽然周杰伦的英文很“菜”,但他想要进军国际的雄心,是一直有的。而成为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人物,这无异于宣告,他已成为国际知名人士了!他在亚洲乐坛“领军人物”的地位已确立起来 为了深入报道周杰伦,《时代周刊》杂志作了精心的准备,2002年11月特别从香港派了一组采访人员来到台湾,他们不只专访了周杰伦,还采访了发掘他的师傅吴宗宪、阿尔法唱片的总经理杨峻荣、MV导演邝盛、香港华纳音乐公司,以及周杰伦的妈妈、英文老师许淑秋、钢琴老师陈世光等人。采访小组停留了3天,用心准备了不少拍照使用的道具,光是在大安森林公园拍周杰伦打篮球的镜头,就拍了一下午。采访组甚至跟着他飞到香港、美国洛杉矶拍摄他演唱会上的英姿。 负责写稿的是与周杰伦年龄差不多的女记者Kate。她甚至还下场与他赛球,拉近彼此的距离,使谈话更轻松,让周杰伦吐露了不少心声。 当初周杰伦在得知要接受这个洋记者采访时,既惊喜又害怕。高兴的是,这是一种地位的肯定;担心的是,自己英语对答的能力并不好。后来听说有中文翻译,才安心不少。但周杰伦仍有点紧张,因为深知这不是一个小杂志,便特别谨慎地回答问题。 《时代周刊》为了说清楚他“这个上下门牙过度咬合、带有鹰钩鼻、下巴内缩的小子”,“是如何取代谢霆锋、华仔和张学友,而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手的?”从周杰伦出道前后的历程切入,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这个腼腆的中国男孩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从参加“超猛新人王”节目出道的经过,到成名前如何蜗居在公司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为别的歌手写歌,从家居生活到音乐世界再到人生哲学,十分细致地描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羞涩男孩成长为天王巨星的历程,高度赞扬周杰伦虽没有显赫家史,却完全以自己的音乐取胜。该刊这样报道:“周杰伦平心静气地坐在那张皮沙发上,他说话简洁,回话也简短。没有了音乐,你眼前的这一个男孩,看似只想爬回沙发后方,蹲在他自己筑起的老窝内。他说,我的音乐应该像魔术,各式各样的魔术,有短短的、变化的、发展中的。他接着谈乐理、肖邦、谈大提琴和小提琴有何不同,谈中国的五音和西洋的十二音阶。‘这是我的魔术。’他说,眼睛诚恳地看着你,仿佛要你真正了解。接着,他放开心讲,说他很想交个女朋友,说他害羞时,常留长发盖住眼睛,以免被歌迷盯得分了神。” 专访中披露了周杰伦的心路历程,并表示他的最大武器就是音乐,也因为他的音乐魅力横扫港中台三地,使得男艺人如谢霆锋等纷纷转型成创作型歌手。台湾也因而逐渐取代香港,成为这两年华语音乐的重镇。该刊还认为,周杰伦是黄种人的希望,“某天或许可能荣登西洋排行榜!” 《时代周刊》还将他与已故“猫王”普莱斯利相比,指他们都是喜欢黑人音乐,同样突破音乐新领域。当中报道了一段网上Fans留言的事件,指有位六岁植物人小朋友,只有听到周杰伦歌曲才会有反应。 在《时代周刊》杂志的专访内容中,也“泄”了不少周杰伦的“底”。 周妈妈夸赞儿子:“他在学会走路前,就对音乐很敏锐。”周杰伦的高中钢琴老师陈世光也说:“杰伦十几岁时就有超龄本事,可以即兴表演。”周杰伦的高中英文老师许淑秋说:“当初我还以为周杰伦有学习障碍!尤其当周杰伦不笑的时候,看起来很木讷,我以为他笨笨的。” 在MV导演邝盛的眼中,周杰伦和其他艺人比起来,主导性很高,而且愈来愈高!师傅吴宗宪也爽朗地坦承:“我的子弟兵比我有才华。” 周杰伦在接受《时代周刊》访谈时表示,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一个“diao”字,周杰伦说:“这是我的人生哲学,无关乎任何宗教,意思是,不管做什么,不要盲从他人,做自己。” 在台湾五、六年级生的眼中,“好diao”是个出现在年轻学生嘴里的口头语,在正式场合通常不轻易使用这样的字眼;而由他这位名人讲出来,反而有点趣味。或许在周杰伦的心中,并无这样的雅俗之分,“只要我喜欢,为什么不能讲?”周杰伦很自然地把他的口头禅挂在媒体访谈中,显见他是相当懂得做自己的人了。 在《时代周刊》对他专访后,其他英语主流媒体也纷纷对他进行了采访。《时代周刊》评价说:“周杰伦的音乐成功和出众之处,在于当他唱出歌中的那一丝痛苦、那一点渴望、那种需要你的感觉时,你相信了。”

~他的老师曾经误认为他是哑巴。偶像制作人曾经觉得他太丑了。但是周杰伦却已然成为了亚洲最炙手可热的流行歌星。 没有丝绸锦缎的布景,没有复古超酷的摩托车,没有为他的演唱会而尖叫不已的歌迷,也没有拜倒在他的钢琴前顶礼膜拜的少女--周杰伦的"Alfa Music"音乐工作室位于台北东部的一幢灰色的高层建筑中,在皮质沙发和蓝绿色的墙壁之间,只有窄窄的一小块淡黄色地板。这里完全是周杰伦的世界,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唱会中间,他可以在这里蜷成一团,躺在地板上,打个盹,或者是反反复复地捉摸着调子和歌词。创作新歌时,他总是先抓住梦中零零散散的曲子,然后把自己从梦中叫醒,用钢琴把曲子复述出来,再结结巴巴地配上歌词,最后再将这些夜里的吟唱整理成单曲或是制作成样带。 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周杰伦都是一位以每首600美元的价钱写歌的签约作曲人,为那些音乐天赋比较差、却更加英俊或是漂亮的歌手创作一首又一首的歌曲,他甚至都很少离开他的这间音乐工作室。写出主旋律,再编好和声,接着在"外买菜单"的后面写下歌词;最后,在工作以及自己音乐才能的尽情倾泻中精疲力尽的他,会一头扎进被子里睡去,又在梦里魔法般地酝酿着下一首歌曲。整天吃蛋糕和炸鸡的周杰伦,此时所梦想的并不是成为一位流行乐歌星,而是一个音乐制作人。 披头士乐队有深洞俱乐部(Cavern Club),猫王有太阳音乐室(Sun Studios),性手枪乐队有100俱乐部(100 Club);而对于周杰伦来说,Alfa Music就是他的音乐基地。在这里,他尝试自己的音乐理念,总结自己的音乐理论,发掘如何使自己的歌充满激情而且令人过耳不忘。渐渐的,他明白了,比起外貌、动作和形象来说,音乐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目睹了太多的偶像歌手你来我往:拿不准调的帅哥、天分不够的女星以及按舞姿而不是声部挑选成员而组成的少男组合等等。他发现,能够令歌手为歌迷牢记、令他自己显得与众不同的,只能是歌曲本身。 而这些想法对于从台湾到香港再到新加坡的整个华语音乐商界来说,显得那么地标新立异。在玩世不恭、变幻无常的华语流行音乐界里,24岁的非偶像歌手周杰伦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大多数的偶像男歌星几乎都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到大都出手阔绰,最终的形象总是柔弱英俊、女里女气的。他们都会得到一首量身定做的好歌,再经过程式化的商业包装,如果幸运的话,他们还能得到电影导演或是广告制作人的青睐,走上演艺道路。 那么,这位貌不惊人的小伙子--并不整齐的牙齿、鹰钩鼻子、尖下巴颏--是怎样取代那些谢什么、刘什么、张什么的,成为亚洲最炙手可热的流行歌星的呢?一切都源于那间简简单单的音乐工作室,那段艰苦岁月的磨练,那些歌曲,以及那个"音乐最重要"的革命性观念。"即使是我身边的那些女歌迷们,也不会说我帅,"周杰伦解释说,"她们只是告诉我,喜欢我的音乐。是我的音乐吸引了她们。" 自2000年11月他的首张专辑"周杰伦同名专辑"问世之后,周杰伦的音乐便开始支配着或是改变着整个亚洲流行音乐界的发展方向。他的首张专辑里的10首歌曲,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充满思想,有的是感性之至的情歌,平缓和谐、娓娓道来的曲风令克雷格·大卫 (Craig David)都不禁为之动容。尽管他的歌全部都是国语歌词,但是无论是在他的老家台湾,还在在内地、香港、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他的专辑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两白金或是三白金的成绩。 在最近的"MTV亚洲音乐盛典"中,他被评选为了"台湾最受欢迎男歌手"。香港媒体把他称作是"小天王",尽管周杰伦本人并不喜欢这样的头衔。他最近还曾经在拉斯维加斯的米高梅秀场(MGM Grand Garden Arena)演出,有超过一万名的观众慕名而来。数家大公司给他送来了赞助合同,这其中包括百事(中国)公司以及香港的电讯盈科(PCCW)公司,松下公司也已经请他出任自己一款新型手机的代言人。 还是一个男孩时,周杰伦被认为是有一些迟钝,或者说是,"愚蠢"。他的高中英语老师苏埃伦说他的学习能力很差:"周杰伦很少有面部表情,我还曾经以为他是个哑巴呢。"这个孩子不对数学感兴趣,也不对物理、化学感兴趣,更加不愿为英语作业烦恼。但是他的母亲发现这个安静、害羞的男孩似乎总是会随着自己播放的西方流行音乐而摇摇摆摆。 "在没学会走路时,他便对音乐非常敏感。"周妈妈回忆说。于是,周妈妈在杰伦四岁时便把他送进了钢琴学校。他真的可以弹。他像着了魔似的练习,像同龄孩子喜欢冰激凌那样地喜欢键盘。在他十几岁时,他的创造才华已经超过了他的年龄。"一次,他用钢琴来演奏一首非常庄严肃穆的歌曲,"周杰伦高中的钢琴教师陈查理说,"但是却把它变成了一段有趣、调皮的曲子。" 在钢琴室之外,周杰伦与常人无异,喜欢看功夫电影,喜欢玩电子游戏。当其他的孩子为了升学考试而刻苦读书时,周杰伦却经常翘课,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自己的"音乐象牙塔"上。似乎,他将一事无成。音乐吗?如果你出身于台湾的中产阶层家庭的话,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学以及电脑编程才是你的生存之道。音乐呢?那只是名门之后的阔少爷们的事情,而与林口长大的孩子毫无关系,换句话说,与周杰伦毫无关系。随后,他名落孙山,而且就快要被抛进残酷的现实世界里。他或许会成为一个天然气工人,或者是,幸运的话,在你的面前推销电子琴。 但是,音乐始终是影响周杰伦一生的东西。音乐拯救了他。音乐使他升华。音乐是他的救世主,他的幸运星。音乐是他唯一所拥有的东西。甚至在周杰伦自己还在迷茫的时候,音乐已经在为他安排人生,周杰伦还不知道自己的和声天赋究竟有多大的价值。 偶然的机会中,他陪一个低年级的女孩参加台湾的"超级新人王"节目,结果受到了Alfa音乐室的主人、台湾制作人吴宗宪的注意。吴宗宪在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周杰伦时的情景时,说道:"我的第一印象是他太害羞了,太安静了。我甚至以为他有些迟钝。"周杰伦的音乐打动了吴宗宪,但是吴宗宪当时所想的,不过是把他当作了一个词曲作家而已。"我并不认为周杰伦能够成为一名演艺人员,"吴宗宪承认说,"因为他不是很英俊。" 随后,又一位知名音乐制作人发现了周杰伦的音乐才华,在听过周杰伦的歌声后,决定为他制作一张专辑。至此,在一夜之间,周杰伦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音乐人变成了一位歌星;那么突然,那么快,以至于周杰伦自己都有点受宠若惊。 在谈到音乐时,周杰伦说,自己的音乐就像是魔法,它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是短促、多变而又发散的。"这是我的魔法。"他又说了一遍,认真而诚恳地看着你,仿佛他很需要你去理解这一切。"我的人生哲学是,无论做什么事,你都不能一直追随别人。走自己的路,知道吗?"他说。 似乎周杰伦并不是将R&B音乐引进台湾的第一批音乐人,陶喆和王力宏在他之前便已经有所尝试,但是直至周杰伦出道后,R&B歌手才开始真正地占据台湾的音乐界。"毫无疑问,周杰伦正在引导着音乐的发展方向,"香港音乐评论家方赖齐(音)说。他在音乐写作以及演唱上的成功为他带来了大量的模仿者。 在美国米高梅公司大剧场的演出之后,周杰伦懒洋洋地坐在一家中餐馆里。他还是戴着他那件汗渍渍的棒球帽,穿着磨破了的牛仔衫。看起来,他好像略有所思,似乎他也被自己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吃惊不已。实际上,还有很多领域需要这个演艺界的亚历山大去征服,包括:电视,电影,走向全球,进军美国等等。但是周杰伦似乎对英语学习不以为然,也不感兴趣于找他拍电影的导演;最终,他已经习惯了名气给他带来的一切。他已经开始融入了自己的角色,他的人生哲学已经指引他走了这么远,他早已学会了相信自己。 这位24岁的巨星还要学会做很多事情,各种商业化的力量还要牵着他去拍这样的广告、那样的杂志封面等等。R&B还是说唱?耐克还是阿迪达斯?他摇了摇头,他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回到自己在台北的音乐室,躺在沙发上,打个小盹,在梦中吟唱出更多的魔幻音乐。 呵呵!就是这样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