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轻纺工业与技术版面费

发布时间:

轻纺工业与技术版面费

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轻纺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地少数沿海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工业分布日趋合理,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故答案为:沿海地区;辽中南地区;上海;天津;青岛;广州.

轻纺工业与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印染,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棉纺织技术)

树立全球意识,实施互利共赢战略互利共赢是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目标的具体体现。互利共赢战略以经济全球化时代为实施背景,以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为实现基础,以开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为实践途径。互利共赢是中国政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性选择,是中国在新世纪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智慧之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静态以“和平共处”为主旋律,动态则经历了民族独立到相互依存再到全球化的历程。世纪交替,人们蓦然发现,全球化使地球变得狭小,资源变得稀少,南北差距拉大,国际关系复杂。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在全球化的机遇中和平崛起,必须作出正确的国际战略抉择。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依据科学发展观,中央提出了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根据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具体设定了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互利共赢”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指导思想。“互利共赢”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项能够付诸行动的主张。它包含着对利益的追求,但并不止于对利益的追求,它的着眼点是通过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路径,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互利共赢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理性选择经济全球化无论是历史之必然,还是二战后大国齐心协力促成,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席卷了世界。如果把加入WTO作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标志,那么世界上3/4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已投身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但我们对全球化不能盲目乐观,“在未来五至十年中,全球化是否能够继续推进,取决于主要国家能否有效的开展合作,取决于它们能否克服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取决于它们能否有效地解决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中国政府基于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认识,秉承“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作出了对外经济实施互利共赢的务实的选择,这也是促进经济全球化良性发展的理性选择。经济全球化秉依互利共赢实现良性发展经济学早已从理论上论证了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受益的可能。19世纪末的古典经济学认为“比较优势”下的贸易关系会给贸易国创造生产力,原因在于自由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以集中生产最有优势的产品,通过交换获得最大利润。如果政府限制贸易就会导致本来可以进口的产品在国内生产,既比进口成本高,也浪费资源。20世纪80年代的“新贸易理论”提出:一个国家的开放度不仅影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水平,而且会长久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因为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经济交往程度高,将加快对前沿技术和全球先进管理经验的吸取速度,促进创新,降低成本,减少垄断的消极影响。国际贸易实例也许更具说服力。 南北合作恪守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富裕二战之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有三种模式:南南合作、北北合作和南北合作。较早的南南合作应首推1967年成立的东南亚联盟和1969年成立的安第斯集团,至今东盟成员国之间尚未完全取消关税,安第斯集团成员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仅达到关税同盟阶段。三十多年的合作进展缓慢,原因在于南南合作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相近,都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比较优势不能充分发挥,难以出现经济互补的状况,被称为“只开花不结果”的经济合作模式。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南北合作对于世界的共同富裕更有成效,通常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为可观的效益,因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往往成为贫穷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南北合作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优越性主要体现为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庞大消费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快速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和经济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建立经济合作和援助机制,减轻经济危机的影响,保持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美、加、墨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南北合作的典范,三国在能源、制造业、农产品等领域经济互补,其中墨西哥受益最大。尤其是1994年墨西哥爆发严重金融危机时,美国向其提供了500亿美元国家援助贷款,并大量购买其产品,使其经济迅速恢复。南北合作的意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所需要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经验等生产要素的70%~80%来自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出口贸易顺差也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对于南北合作的意义,邓小平早有睿识卓见:“发达国家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不可能以第三世界国家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为基础”,“南方得不到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北方就没有出路。” 自由贸易通过互利共赢给各国带来最大利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对外贸易中受益匪浅,尤其是2001年入世后,外汇储备从2121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8189亿美元,居世界第二。同时,中国的贸易对手也从中获利。例如,据美国摩根斯丹利统计,美国人由于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在过去10年给美国节约了6千亿美元。新贸易理论在新加坡也得到了有力印证。缅甸的领土比新加坡大一千多倍,但缅甸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开放度几乎为零,而新加坡的开放度值将近100%,开放度导致新加坡的收入水平比缅甸高出100%。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仍然是世界的主要角色。只有当自由贸易通过互利共赢的途径,给各国带来各自最大的国家利益时,才能激发各国开放国际贸易的积极性,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WTO致力互利共赢构建世界经济秩序WTO的诞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成果。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互利共赢具有自发性,那么WTO通过推进自由贸易全球化追求互利共赢则是一种自觉的行动。WTO的一个专家委员会,对自由贸易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诸如贸易开放的好处是否被夸大了?自由贸易是否损害了穷国的利益?WTO是否使贫富差距拉大等。专家们通过缜密的调查分析,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专家的研究表明:国际上不平等已经减少,而不是在发展。贸易的确刺激增长,而且只要有足够时间,增长就会或多或少地消除贫困。WTO提供给各国互利共赢机会WTO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任何国家只要选择将自己的市场能量纳入多边体制的规则内,就能从中受益,它追求的是共赢的目标。它的宗旨是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使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当的份额。勿庸讳言,经济全球化虽给参与国带来了好处,但是利大利小,赢多赢少各国并不相同,这取决于各国自身的竞争力。因为“WTO提供的是机会——它即不提供保证,也不提供参与全球化经济的全部条件。”一个国家只要对这种机会作出反应,则“自由贸易已使一些低收入的人口大国普遍获得了比高收入国家更迅速的增长。”中国和印度就是很好的实例。互利共赢 国际经济合作的明智选择“十六大”提出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是中国政府审时度势的抉择。“从经济理论上看,企业一般按商品出口、许可证交易和对外投资这一路线进入国际市场。当企业在国外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对外投资实施企业纵向一体化经营战略,往往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外汇储备大国,这两个条件使我国具备了实施对外投资战略的前提。企业“走出去”,就是要到其它国家去投资办厂、承包工程、开发资源、劳务输出、参股上市、并购重组等,在这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经济活动中,坚持“互利共赢”的战略意识,将使中国对外开放之路越走越宽,企业收益越来越大。经贸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俱荣俱损。例如,2005年美国对中国的逆差为1000亿美元左右,其中900亿是由美在中国的投资企业及其美方在中国的加工贸易造成的,这些加工贸易2004年给美国企业带来了约600亿美元的利润。12另一方面,美国波音飞机的许多部件是由设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生产的,中国购买波音飞机实质上是对本国企业的间接支持。这种局面决定了若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制裁措施,则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因此,各国间解决贸易摩擦的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取得“共赢”。我国遭受的贸易摩擦数量连续11年居全球之首,每年约有400至500亿美元的出口货物受影响,即使中国货物最终被裁决不构成倾销,但中国出口商屡遭调查本身就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的抱怨或悲情无济于事,只有靠“互利共赢”这种积极的思维寻找出路。凭借这种积极的心态,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了“各显其能”的突围行动。包括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海外设厂贴近市场;国内接单境外加工,改变原产地;收购国外现有销售渠道;直接在境外兴建商城,专营中国产品等。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不受贸易救济措施的约束,可以将贸易摩擦降到最低。这种方式双方受益,还可能给当地带来超期利益。 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仍然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奇迹归功于他们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中国能从亚洲金融危机中逃脱,得益于我国选择了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关键时期,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尤为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十一五”规划从富民强国这一根本国家利益出发,具体设定了通过互利共赢对外战略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的两条途径:一是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二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出口结构是共赢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充分发挥了轻纺工业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依靠大量出口物美价廉的轻纺产品,快速跻身于贸易大国的行列。但贸易大国却不必然是贸易强国。轻纺工业产品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我国主要靠出口数量获得利润,“八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正是上述状况的真实写照。其次,我国很多企业的加工模式是“两头在外”,原料和销售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这样无法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再从长远考虑,我国劳动力要素的禀赋优势也不会一层不变。现代制造业是通过竞争产生国际产业分工或产品分工的。面对国际竞争压力,“十一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具体途径:一是优化出口结构,由初加工为主向深加工为主转变,变数量型贸易为价值型贸易;二是实现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升级,由轻纺工业品为主向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只有实现了这两种转变,我国才可以变世界加工厂为世界工厂。实现产业升级是共赢的经济基础产业升级不仅能使中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时也会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带来好处。中国实行产业升级可以减少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增强相互的合作性、互补性。例如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纺织业不仅是出口大户,也是就业的主渠道,他们对中国纺织品的竞争力感到恐惧,在纺织品出口上对我国有抵触情绪。化解这种矛盾的方式之一就是实现我国纺织业的结构升级。目前我国已具备升级的条件,升级后的纺织业除在技术、品牌上更上一个层次外,还可以把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逐步向外转移,既提升了产业水平,也为其他国家的纺织业腾出国际市场空间。中国的产业升级也为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是大跨国公司的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只能使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销售地或加工地,只有当中国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制度性条件后,跨国公司才会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加工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一系列机构,既为发达国家带来了财富,也促进了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是互利共赢的长久保障中国从1992年开始,利用外资的方式已从对外借款为主转变为接受外商投资为主。2005年中国引进外资数额居世界第三。持续不断的外资输入,极大地弥补了国内市场资本的短缺,多样化的投资方式也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保持了金融项目的盈余。但对于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我国曾经期望“以市场换技术”,但这一思路并不很成功,市场换来的只是一些局部技术,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外方手中。跨国企业靠技术在中国市场“跑马圈地”,获得高额的技术使用费。研究表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未能按设想的那样随外资的引进同步提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其症结在于我们自己缺乏理性的头脑。开展自主创新是互利共赢的长久保障从世界科技发展史看,英国发明蒸汽机,德国进行二次革命,美国率先发明电话、飞机、火箭,他们都是依靠本土自主创新赶超别国。当代东南亚、拉美的一些国家,仅靠廉价劳动力和消耗资源发展经济,忽视自主创新,发展势头不能持久,甚至衰退。经济活动必然遵循经济规律。对外资问题,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即国际资本的流动目的是获得高额的投资收益。外资在中国市场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所以愿意来华投资。但是我国社会和企业对外来技术崇洋媚外、盲目跟风、重引进轻吸收、依赖引进,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长远眼光。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即使企业自主开发了技术及产品,也没有或缺乏应用机会。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找到实现同一目标的不同发展轨道,在这一过程中,创新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十一五”规划及时确立了自主创新的科技战略,为我们今后利用外资指明了方向。只有让搞研发谋创新的企业“有利可图”,才能为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思想是最重要的因素,思想观念的变革决定着行为取向的选择,行为取向的选择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食粮,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要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且处于危机之中。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国是领土和人口大国,也是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上单位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对粮食、肉类、煤炭、钢铁和石油五大基本商品的消耗居世界前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名列前茅。因此,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挑战和生态环境已经不仅仅是国内问题。中国的发展模式不仅关系到民族的振兴,也影响着世界的经济。“中国威胁论”、“美中必战论”反映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有敌意也有疑虑。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的演讲中承诺,“我们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节约能源的能力,全面促进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十一五”规划确定了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表明中国不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要为世界经济健康作出贡献的决心。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表示,要用技术降低中国的碳排放,同时把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限制在占消费的30%。根据《京都议定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但中国在蒙特利尔会议上宣布愿意承担削减温室气体的责任。中国愿意立足国内、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这些问题,但自身力量远远不够,中国需要与国际社会合作,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使资源和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资源在资源开发上,我国主要在南海地区和东海地区与周边国家存在争议。南海地区自60年代中期发现石油资源以来,对经济亟待起飞的南海周边国家不啻为上帝的福音,他们未经疆界的双边或多边谈判,纷纷单方面宣布划界主张或实施武装占领,相继宣布“矿区法”或“石油法”划出大大小小的矿区。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60多个外国石油公司参与南沙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东海海底基本由大陆架构成,同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涉及中日、中韩等国的海洋划界问题。在南海疆界重叠,东海划界各执一词的状况下,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策略,这种先从分享经济利益入手,提倡以和平协商、求同存异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应该是“互利共赢”战略的最早实践。事实证明,新的思路已经带来了新的效果,2004年至今,中日已举行了三次东海油气开发问题的高级别会谈;2005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与菲律宾、越南在南海地区共同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菲越三国石油公司签署了《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中国正在践行自己的诺言,“在亚洲地区不寻求排他性的战略利益,不排斥其它有关大国在地区内的合理存在和利益,寻求共存共赢”。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中国的和平崛起,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既要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所必然带来的争夺资源大拚杀的旧路,又要超越由于意识形态差异而拒绝和平、发展、合作的冷战思维。”13中国在参预的国际经济合作中,注重将本国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更不以损害他国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既讲爱国主义也讲国际主义,树立新国际主义观。过去我们经常无私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很多项目,不仅耗费巨大,且无力持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国提出的“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就体现了新国际主义的思想。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国际社会,中国积极承担国际义务,先后15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共派出3000多名维和人员。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和民间都迅速做出反应,开展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救援行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尽力为国际社会多作贡献。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从亚洲国家的共同利益出发,坚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向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亚洲国家最终战胜危机发挥了重大作用。至2005年,中国给亚非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并减免了38个亚非国家137亿多人民币的债务。中国政府坚持以平等互利为核心的新发展观,愿意尽己所能支持发展中国家,也愿意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南北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的平衡有序发展。 在为人处世方面:不仅为自己着想,也为别人谋福利 。通过互赖合作加强人际关系。在勇气与体谅之间实现平衡,以寻求共同利益 。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如下6种思维和类型,希望沟通与合作中能够区分,最终来实现双赢的效果。独赢——独善其身:一心求胜,不顾他人。以自我为中心。赢/输——损人利己:攀比、竞争、追求地位、权力欲。输/赢——损己利人:委曲求全,讨好他人。输/输——两败俱伤:总是嫉妒或批判别人。赢/赢——利人利己:为自己谋利也不忘他人。不赢——好聚好散:寻求双赢,接受分歧。

轻纺工业与技术期刊版面费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服装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1]张文明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N] 云南政协报,2020-08-26(006)  [2]孟庆关于人物摄影与服装造型的关系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44-  [3]李雯白裤瑶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193-  [4]杨韶斐探析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J]西部皮革,2020,42(15):  [5]吴国华湖南民族服装产业网络定制营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73-  [6]王丽霞民族服装的传承与创新--评《创意服装设计学》[J]印染助剂,2020,37(06):  [7]吴国华湖南民族服装规模个性定制营销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11):13-  [8]新华民族服装业中的销售问题初探--以呼和浩特蒙古族服装业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0(15):28-  [9]郑天琪西南少数民族服装配饰功能与内涵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0(05):120-  [10]张君浪中国民族服装品牌发展的国际化探索[J]国际纺织导报,2020,48(04):55-  [11]新华民族服装加工业经营的调查研究--以巴林右旗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0(06):16-  [12]陈欢,卢菁菁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纹样文化探析[J]智库时代,2020(09):275-  [13]王俊伟闽南服装文化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0(02):146-  [14]陈志军,蔡珍珍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创新研究[J]纺织报告,2020(01):72-73+  [15]陈莉芳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轻合金加工技术,2020,48(01):

中国12类紧缺人才,也许有你喜爱的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 ;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相关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生物技术类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科技经济发展起来是必然趋势。据了解,目前在全国年产值过亿元的生物技术企业已蓬勃发展起来,各地把生物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生物技术的开发需要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科学素质,特别是具有创造能力和付诸实现能力的新型人才。生物科研人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目前无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是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人才,都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生物技术人才有极大需求。有关专家预计,随着基因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这类高技术专业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相关专业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资源科学等。 现代医药类 全球现代医药技术产业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国际竞争焦点。有关专家指出,面对日趋直接而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我国发展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已是势在必行。特别是现代中药产业不仅在世界发展较快,而且在我国也是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潜在的战略性产业。科技部已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列为“十五”期间国家12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相关专业 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等。 汽车类 随着汽车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车专业也成为了社会上十分走俏的专业。汽车类专业人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汽车行业中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竞争焦点,比如精通外语的汽车设计人才、具备汽车技术背景的营销人才、具备汽车销售背景的IT类专业人才,以及汽车信贷、保险等金融人才年将继续走俏。此外,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将持续看涨。 相关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等。 物流类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搬运运输、船舶代理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场,我国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这意味着,我国的现代物流将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专家预计,今后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物流业将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目前,国内需要600多万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到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万至40万,而目前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在5000人左右,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物流科研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为缺乏。 相关专业 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等。 新材料类 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十五”计划开始以来,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倾斜,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工业、建筑业等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材料在质量、性能与数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新技术产业将带动新材料需求的增加,特别是电子信息材料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长,生物医用材料以约20%的速度递增。此外新型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新材料的需求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增加;复合材料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树脂基的复合材料。 相关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等。 环境能源类 环保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增加,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产业的发展之快,效益之显著,无疑是环保技术人员的研究与开发的结果。但目前,我国环保产业面临严重人才不足,现有的环保技术人才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环保技术人员按环保从业人员的5%计算,将需要50万人。而我国现有的环保技术人员离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培养环保技术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也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认可以及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使得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关专业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资源环境与科学等。 管理类 因为加入WTO和申奥成功将直接带动我国外经外贸的大发展,所以,管理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大增将指日可待。在现代企业中,一个优秀企业家的作用超过了100名优秀工程师、1000名优秀工人。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转换企业产权、机制以及企业法人实行招标制、年薪制,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管理大权交到职业企业家手中。而据我国近三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外方代理人正以每年500%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在不少大城市已形成一个职业阶层。不管是外企还是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越来越看涨。所以,尽管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刚毕业的时候可能做的并不是管理的工作,但是过几年之后,有管理专业背景的人将会成为抢手货,MBA仍将是企业争夺的对象之一。 相关专业 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等。 法律类 目前我国律师人才十分缺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取得律师资格的专职律师还不到2万人,平均每10万人口只有两名律师,而聘请律师的企业也只占全部企业的千分之几,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由此可见,我国律师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合同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法律专业因此成为未来热门专业之一。 相关专业 法学、国际法、国际经济商业法、国际商法等。 营销类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而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商品化发展和商品房信贷业务的日益红火,购买商品房已成为绝大多数国人的首选投资,房产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中最有效的促销手段就是聘用房产推销员。而随着小轿车的大幅降价及国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小轿车在21世纪进入中国三分之一以上家庭已不再是神话,因此,汽车营销人员也将走俏职场。再有保险推销人员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艰苦创业”之后,也将成为21世纪的热门职业。所以,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整体需求会增大。

财务金融专业21世纪,最盈利的项目之一就是投资。因此,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金融公司林立而起。社会对财务金融类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都是比较“时尚”的行业,在基金公司主要从事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等工作;在证券公司主要从事会计、审计等工作;在银行从事财务管理、风险投资等工作。在未来几年里,财务金融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们把理财放在首位将是大势所趋。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从社会调查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已陆续步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方式生产经营。互联网用户正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该行业的人才缺口相当惊人,预计我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民航管理专业近年来,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中国民航总局局长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再新增2600多架飞机,民航总局将投入超过5000亿的资金用于机场建设。而民航业却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许多民营航空公司为此展开人才大战,高薪挖角。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几十万元人民币,国外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的薪资水平更高。就民航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形来看,薪资普遍较高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较高的专业之一,幼儿教师需求量日益增大,具有幼儿教育专业学历的教师更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订单”。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就业范围广,学生不但可以从事幼师,还可以去一些亲子机构,早教中心发展,另外还能自主创业。在未来十年对幼儿教育专业人才要求也会更高。新媒体专业据权威部门数据显示,新媒体行业的相关专业就业率达98%以上。目前,影视后期制作行业人才缺口达到20万左右,这其中播音主持、新闻采编最为缺乏,并且薪资较传统行业高出很多,60%的毕业生入行即可拿到7000以上的薪资待遇。并且大部分影视公司拥有完善的福利体系与奖励机制,因此,近几年新媒体专业广泛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形象设计专业近年来,形象设计行业发展迅速,同比增长甚至超过房地产和IT行业。去年,中国的形象设计产业链服务收入达到了8000亿,未来3年,这个数字还要持续增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目前二、三线城市的形象设计

轻纺工业与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印染,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棉纺织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期刊

或者把你所知道的杂志名称和投放联系方式给我可以吗 轻纺工业与技术,纺织学报、上海纺织科技、纺织导报、针织工业、以及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根据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A+类的为《棉纺织技术》和《纺织学报》,A类按排名分别为《印染》、《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印染助剂》、《合成纤维》、《毛纺科技》、《纺织导报》、《北京服装学院学报》和《纺织科学研究》。B+类分别为《中国麻业科学》、《丝绸》、《上海纺织科技》《产业用纺织品》、《轻工机械》、《针织工业》、《染整技术》、《山东纺织科技》、《纺织科技进展》、《非织造布》、《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福建轻纺》、《现代纺织技术》、《广西纺织科技》。B类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天津纺织科技》、《国际纺织导报》、《纺织器材》、《江苏纺织》、《四川丝绸》、《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化纤与纺织技术》、《中国纺织》、《纺织机械》、《纺织标准与质量》、《国外丝绸》、《江苏丝绸》、《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类分别为《辽宁丝绸》、《黑龙江纺织》、《麻纺科技》、《麻纺织技术》、《上海毛麻科技》、《国外纺织技术》、《国际服装技术》、《纺织教育》、《四川纺织科技》、《现代生活用品》。

纺织学报、上海纺织科技、纺织导报、针织工业、以及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各有纺织服装专业院校学报。

轻纺工业与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印染,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棉纺织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杂志

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实力最好。武汉纺织大学坐落于“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武汉,地处光谷腹地,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纺织服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武汉纺织大学溯源于1958年建立的武汉纺织工学院,是原中国纺织工业部九大部属高校之一,1998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中央与湖北省共建,2002年、2006年,原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根据2018年10月官网显示,学校占地2000多亩,拥有阳光、南湖、东湖三个校区,有20个教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54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有教职员工2000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0000余人。

纺织导报一般1月没消息就可以自行处理了

根据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A+类的为《棉纺织技术》和《纺织学报》,A类按排名分别为《印染》、《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印染助剂》、《合成纤维》、《毛纺科技》、《纺织导报》、《北京服装学院学报》和《纺织科学研究》。B+类分别为《中国麻业科学》、《丝绸》、《上海纺织科技》《产业用纺织品》、《轻工机械》、《针织工业》、《染整技术》、《山东纺织科技》、《纺织科技进展》、《非织造布》、《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福建轻纺》、《现代纺织技术》、《广西纺织科技》。B类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天津纺织科技》、《国际纺织导报》、《纺织器材》、《江苏纺织》、《四川丝绸》、《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化纤与纺织技术》、《中国纺织》、《纺织机械》、《纺织标准与质量》、《国外丝绸》、《江苏丝绸》、《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类分别为《辽宁丝绸》、《黑龙江纺织》、《麻纺科技》、《麻纺织技术》、《上海毛麻科技》、《国外纺织技术》、《国际服装技术》、《纺织教育》、《四川纺织科技》、《现代生活用品》。

轻纺工业与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印染,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棉纺织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杂志电子版

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也叫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是1981年成立,是在原中国纺织工业部企业管理司的基础上成立的,企业家联合会历任会长都是中国纺织工业部一把手兼任,比如李正光部长、吴文英部长、杜钰洲部长,中国纺织工业部改制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之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由王天凯会长兼任。改制后,所有人事级别原地封存,现任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是由年轻有为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孙瑞哲副会长兼任。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是在中国民政部注册的、属于国资委管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托管机构,由于是行业管理机构,现在一般都不提什么级别了,如果一定要按照原纺织部的级别套用的话,企业家联合会应该属于正司局级单位,秘书长应该算副司局级吧,仅供参考。已经于1988年的机构改革时撤销,改为行业协会,以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也叫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是1981年成立,是在原中国纺织工业部企业管理司的基础上成立的。“2014 中国纺织学术年会” (第 4 届)将于 2014 年10月下旬在上海召开。本届学术年会以“跨界融合,智能纺织”为主题,将汇聚创新资源,强化协同创新,着力搭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分别担任年会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更多详情可关注活动家:专注会议报名订票服装厂的蒸汽发生器主要为燃气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燃烧器释放热量,先通过辐射传热被水冷壁吸收,水冷壁的水沸腾汽化,产生大量蒸汽进入汽包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通过辐射、对流方式继续吸收炉膛顶部和水平烟道、尾部烟道的烟气热量,并使过热蒸汽达到所要求的工作温度。接线图如下:扩展资料:燃油燃气蒸汽发生器特点:1、燃油燃气蒸汽发生器操作系统为全自动控制,将水路和电源接好后,只需按一下按钮,既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无需专人值守,操作更安心省心。2、内胆采用国际先进的三回程立式水管贯流式结构,烟气与翅片管充分冲刷换热,热效率达到92%以上。将蒸汽锅炉和燃烧器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使锅炉的燃烧系统达到最佳配比,是节能与环保技术的有机结合。3、先进的全自动控制功能。锅炉操作系统为全自动控制,所有的运行状态均可在液晶屏中一目了然。您可以在显示屏中观察到燃烧器工作状态,锅炉水位状态,当前温度,给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状态等,让您随时掌握锅炉运行状况,使用更放心。傻瓜式一键控制,只需轻轻一按即可进入全自动运行状态,所有安全保护装置均开始工作。4、安全科学的结构设计。配备了安全阀、压力控制器、水位控制保护器等多重连锁保护装置,绝对安全可靠。采用鳍片式水管贯流式炉胆结构,有效地补偿热膨胀,防止热胀冷缩应力的产生,使锅炉结构安全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5、优质快速的蒸汽。小水容积大蒸汽窖的独特设计,可以使您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蒸汽,内置汽水分离装置,确保高干度优质蒸汽。

根据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A+类的为《棉纺织技术》和《纺织学报》,A类按排名分别为《印染》、《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印染助剂》、《合成纤维》、《毛纺科技》、《纺织导报》、《北京服装学院学报》和《纺织科学研究》。B+类分别为《中国麻业科学》、《丝绸》、《上海纺织科技》《产业用纺织品》、《轻工机械》、《针织工业》、《染整技术》、《山东纺织科技》、《纺织科技进展》、《非织造布》、《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福建轻纺》、《现代纺织技术》、《广西纺织科技》。B类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天津纺织科技》、《国际纺织导报》、《纺织器材》、《江苏纺织》、《四川丝绸》、《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化纤与纺织技术》、《中国纺织》、《纺织机械》、《纺织标准与质量》、《国外丝绸》、《江苏丝绸》、《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类分别为《辽宁丝绸》、《黑龙江纺织》、《麻纺科技》、《麻纺织技术》、《上海毛麻科技》、《国外纺织技术》、《国际服装技术》、《纺织教育》、《四川纺织科技》、《现代生活用品》。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服装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1]张文明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N] 云南政协报,2020-08-26(006)  [2]孟庆关于人物摄影与服装造型的关系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44-  [3]李雯白裤瑶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193-  [4]杨韶斐探析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J]西部皮革,2020,42(15):  [5]吴国华湖南民族服装产业网络定制营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73-  [6]王丽霞民族服装的传承与创新--评《创意服装设计学》[J]印染助剂,2020,37(06):  [7]吴国华湖南民族服装规模个性定制营销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11):13-  [8]新华民族服装业中的销售问题初探--以呼和浩特蒙古族服装业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0(15):28-  [9]郑天琪西南少数民族服装配饰功能与内涵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0(05):120-  [10]张君浪中国民族服装品牌发展的国际化探索[J]国际纺织导报,2020,48(04):55-  [11]新华民族服装加工业经营的调查研究--以巴林右旗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0(06):16-  [12]陈欢,卢菁菁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纹样文化探析[J]智库时代,2020(09):275-  [13]王俊伟闽南服装文化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0(02):146-  [14]陈志军,蔡珍珍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创新研究[J]纺织报告,2020(01):72-73+  [15]陈莉芳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轻合金加工技术,2020,48(01):

手工、手工机器、动力机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时期、纺织工业的后现代化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古代纺织技术起源机理:葛麻--最早的纺织植物纤维原料;丝--最早的纺织动物纤维原料;绵--最主要的纺织原料。  另外,中国独特的气候和物种,酝酿了古人发明利用野生蚕丝织造的技术,在新石器后期走上了一条独特的丝绸工艺技术发展之路,这是人类纺织技术最为重要的创造性成果。从植桑、养蚕、缫丝到织帛,需经过多种工艺程序和操作,古人在桑蚕丝织工艺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植物学、昆虫学、材料学、化学和机械学的科技知识和经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科技成果。一、原始手工纺织时期(公元前22世纪及以前),这个时期大体相当于夏代之前的原始社会,即史书上传说的“三皇五帝”及以前的时代。 这个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采集原料为主阶段:大体相当于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靠采集野生的葛、麻、蚕丝和猎获的鸟兽羽毛纺织就地取材,基本不用工具,徒手制作。2培育原料为主阶段:大体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随着农、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学会种麻、育蚕、养羊等培育纤维原料的方法。那时已利用较多的纺织工具,产品较为精细,并且除了服用性以外,已开始织出花纹,施以色彩。但劳动生产率还极低。二、手工机器纺织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1870年),这个时期所使用的工具,已经逐步改进,发展成为包含原动、传动和执行机构在内的完整的机器。但是这种机器要由人力驱动,而且人的手、足还参与部分工艺动作,所以叫做“手工机器”。这一时期也分为两个阶段:1手工机器纺织形成阶段:大体相当于夏朝至战国(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2年)。那时,缫车、纺车、脚踏织机相继发展成为手工机器。人手参与牵伸、引纬等工艺动作,手或脚还要拨动辘轳或者踏动机蹑。这样,劳动生产率比原始手工大幅度提高,生产者也逐步职业化。麻纺织、毛纺织技术也有相应的发展和提_。实现手工机器化是纺织生产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它很早在中国出现,以后通过各种渠道缓慢地传向境外,与当地人民的创造相结合,使纺织生产水平大大提高。2手工机器纺织发展阶段:相当于秦汉至晚清(公元前221-公元1870年)。手工纺织机器逐步发展,出现多种形式。如缫车、纺车从手摇式发展成几种复锭(2-4锭)脚踏式;织机则形成了普通和提花两大系列。中国实现纺织生产的第一次飞跃大约在公元前500-公元前300年。那时,中国已经推广了缫车、纺车、织机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机器。这种手工纺织机器,后来被记录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其形象得以保存下来。由于这种手工机器的推广,纺织品的产量、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都大大提高。纺织工艺和手工机器到宋代已达到普遍完善的程度。正规缎纹的出现,使织物组织臻于完全。一家一户个人使用的手工纺织机器已相当完备,以后一直很少变动地流传到近代。 南宋以后,棉纺织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许多地区的主要纺织生产。棉布成为全国人民日常衣着的主要材料。葛逐步被淘汰,麻也失去作为大宗纺织原料的地位。部分地区出现了用畜力或水力拖动的32锭大纺车,以适应规模较大的集体生产的需要,成为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但织造机器仍是由1-2人操作,适于一家一户使用。三、动力机器纺织时期(1871年以后),这个时期,纺织机器的原动力逐步由畜力、水力发展到蒸汽力和电力,使过去一家一户或者手工小作坊的分散形式逐步演变成集中性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形式。人力的作用由主要作为原动力转向主要用于看管机器和搬运原材料与产品,劳动生产率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这是纺织生产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世界上这次飞跃早在18世纪开始于西欧,以后逐步推向各地。工业革命中纺纱技术与织布技术的相互促进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纺纱和织布两种技术创新是互相促进的,从而最终实现纺织工业的巨大发展的。纺纱最早用手搓绩,不用锭子,从纺专起,一直到气流纺,都用锭子或变形锭子,喷气纺不用锭子。纺专的锭杆竖立使用,手摇、脚踏纺车则锭子卧倒使用。多锭纺纱车到各型动力纺机又把淀子竖立起来使用。加捻与卷绕机_在历史上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见每一种新机具的出现,都否定了它以前旧形式的不足,而继承了其优良之处。但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以前曾被否定了的东西,有可能以另外一种形式重新加以利用。跳出旧框框的新型纺纱方法,就是在几千年演变中,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飞跃而得到的。可用方框图表述如下左《纺纱机具发展图》。由织机发展历史可见,织纹信息存把器最早是水平排列的综竿或综框,以后发展成竖直 的小花本,后来又变为水平环状的大花本,最后是环状的纹版链。开口的发动器在原始腰机上用手提而无蹑,手工织机上则由单蹑到双蹑到多蹑。在采用_合提综法后,蹑又减少,到 纹版提花机就不用蹑了。这些发展可用框图表示如下右《织造机具发展图》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时期(1960年~2000年前后),在纺织工业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历了三次比较明显的产业转移,如下左图所示,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三次产业转移,即由韩国、香港、台湾地区向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中国大陆)转移。纺织生产重心的转移是生产、贸易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实际上,在经历了三次纺织产业转移后,产业转移输出国并没有完全退出纺织业,他们不断开发并垄断高附加值产品,而输入国则占据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具体来说,最终会表现为发达国家专注于产业链的两端:前端的原材料开发和后端的深加工和市场渠道。而发展中国家占据了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链中端。产业调整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发达国家自己不断开发并垄断高附加值产品,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就转移到了不发达国家。在产业价值链内,存在着利润从产品的制造环节转向销售环节、从价值链的中间环节分别转向上、下游环节的趋势。五、纺织工业的后现代化高速发展时期(2000年~),发达国家纺织界的科技人员为改变纺织工业劳动密集状况而不懈努力,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也正是发展中国家纺织界的奋斗目标。各国都努力把尖端技术应用到纺织上来, 使纺织生产面貌不断发生改变。可以预见,未来的纺织生产将逐步转变成技术密集型的生产,其特点是原料超真化、设备智能化、工艺集约化、产品功能化、环境优美化、营运信息化。那时,纺织原料将主要通过工业方法而不再主要依靠农、牧业方法来生产。原料的质量将融合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点而克服其各自的缺点。原料的品种将更加多样化,以满足各方面的不同需要。纺织设备将主要通过电子计箅机系统自动凋节和控制工艺,并在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自动生产流水线。纺织染整冗长的工艺过程将通过技术进步逐步缩短,并进一步连续化这样就更容易形成纺织厂的整体智能化生产系统,使人可以进一步从机器旁解脱出来,做到车间里人少甚至无人而自动运转。劳动生产率由此再一次大大提高。纺织产品将极大丰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