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时间查询表

发布时间: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时间查询表

R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

这个是核心期刊,要是不清楚也是可以在国家新闻总署输入期刊的名称的。就知道是不是核心期刊啦。在壹品尤刊一样也是查的到是不是核心期刊的。

本刊创办于1960年3月,原名《上海中医学院学报》,其后曾停刊;1987年复刊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1999年经国家科技发展部批准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获正式刊号,公开向国内外发行。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时间查询

1撰稿要求1总体要求文稿力求内容新颖,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语言通顺,用词规范,数据可靠。文稿一般以4 000~6 000字为宜,论著、综述类不得超过8000字。2名词术语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及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基本名词》系列为准。文稿内使用的名词术语前后统一,新名尚无统一译名时,首次出现应在名词后面圆括号内注明原文。药物名称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采用批准的药名;创新性新药,请参照我国药典委员会的“命名原则”。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原文。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在圆括号内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英文全称及缩写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以后再出现时则用简称。常用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例如:WBC、RBC、Hb、DNA、HBsAg、IgG、IgA、IgM、CO2、NO等。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3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花诸体,并注意上、下角标使用准确。如kg不能写成Kg,ml不能写成ML,pH不能写PH或Ph。4数字用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1时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4位数表,如1999年不宜写成99年。避免用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近期”等。时间天用“d”表示,小时用“h”表示,分钟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2数字范围的表示形式表示范围用“~”,不用“-”。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至5×10应为3×10~5×10,或(3~5)×10,不能写成3~5×10;60 %至70%应写为60%~70%,不能写成60~70%;60 mg至70 mg应为60~70 mg不能写成60 mg~70 mg;5±5摄氏温度应写(5±5)℃。3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表示方法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写成40×20×30 mm,也不能写成40×20×30 mm。5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规定,正确使用和书写单位的名称和符号。6统计学符号应以国家标准GB/ T 1-93《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符号一律用斜体,大小写应写清楚,如:(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表示(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10)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2稿件格式1题名题名应恰当简洁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中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一般不用副标题。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2作者署名和单位作者姓名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以上,应分别注明;集体署名的文章需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在论文首页脚注第一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最高学位、职称、是否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等内容;整理者姓名列于文末。如果需要确定一名对文稿及其研究内容负责的通讯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并注明通讯作者的职称、是否为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电子信箱;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各类文稿均须附英文题名及全部作者与单位的英译。中文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字母均大写,名的每一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双名之间加连字符“-”。3摘要摘要字数要求在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论著类文稿的摘要形式采用结构式,内容应包括目的(阐明研究的背景和设想、目的)、方法(必须包括材料或对象,应描述课题的基本设计,双盲、单盲还是开放性,使用什么方法,如何进行分组和对照)、结果(应列出主要结果,包括主要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真实、准确、具体)、结论(全文总结,准确无误的观点及价值)。英文摘要可略详于中文摘要,但文意要一致。4关键词各类文稿均须标引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不得少于3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关键词的选择要规范、准确,可以参照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有关系列名词选词,也可以使用主题词标引,具体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编著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关键词应置于摘要之后,正文之前。附中英文摘要的文稿,须注中英文关键词。5正文体例论著一般分为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5部分。各级标题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写标题文字;二级以上层次序号的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不加圆点。分级编号示例:“1”“1”“1”“1”。编号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4级。引言和参考文献不标序号。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以15字为限,同一层次的标题所用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语气应一致。文内接排的序号一律用圆括号数码,如:(1)、(2)……;若再分级用圈码,如:①、②……表示。6图表图表要精选,凡能用文字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插图和表格应具有足够的自明性信息,使读者不查阅正文即可理解其内容,并注意勿与正文内容重复。插图和表格均应有简要的图题和表题,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在正文中相应位置标示。即使只有1张图或表,也须标示“图1”或“表1”。1图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或在图的下方)标明图题、图号、放置方向及作者姓名。图可集中附于文后,图题、图注应置于正文内,外加方框标明所在位置。照片图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示,不要写在照片上。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2表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不用竖线)。表内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值等),可在表内依次用*、#、△、□、☆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并以简练的文字写标注在表格的左下方。表内参数的单位应尽量相同,放在表的右上方;如各栏参数的单位不同,则放在各栏的表头内,均值±标准差用±s,置于表的右上方。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统计学显著性标注统一用*、#、△、□、☆表示P<05;* *、##、△△、□□、☆☆表示P<01。7致谢致谢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应征得被致谢本人同意,对被感谢者可直书其名。文字力求简练,评价恰当,用语准确。8参考文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法,即按引文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外加方括号标注在文献作者的右上角;如文献作者名不出现时可作为文中词语的一部分引用。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期刊文献卷和期均须著录。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为主,必须与原文核对无误。内部资料、私人通信、未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尽量不引用文摘、综述等第二、三次文献。每条参考文献题后需加文献类型标志代码:期刊[J]、普通图书[M]、学位论文[D]、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标准[S]、报告[R]、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未定义类型者[Z];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采用[A]。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如: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图书[M/CD]、磁盘软件[CP/DK]、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期刊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页-止页图书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书名[M]版本(第1版可以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报纸文献格式:[序号]著者题名[N]报名,出版年-月-日(版次)会议论文集文献格式:[序号]著者题名[A]//文集的编者文集名[C]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学位论文文献格式:[序号]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页-止页专利文献格式:[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电子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文献来源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起页-止页3投稿须知1投稿方法电子版来稿请进入相应杂志的主页注册、登陆后投稿,点击“修改全文”上传投稿原文;纸质版投稿采用邮寄方式,邮寄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114信箱“学报”编辑部收(邮政编码201203)。请勿寄个人,以免影响稿件处理。不采用稿件一般不寄还,请自留底稿。2补充材料来稿应列出通讯作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和电子邮件。如系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项目文稿,请在文稿首页页脚位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并附寄项目任务书复印件。3稿件处理编辑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发出稿件处理通知。若作者在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可向本刊编辑部查询。作者若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多投。一旦发现一稿多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之内拒绝采用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4修改事宜来稿经同行专家审查后,认为内容需要修改、补充或删节时,本刊编辑部将把稿件及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修改,作者必须于1个月内将修改后的稿件寄回编辑部,否则将作自动退稿处理。5版权声明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请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并同意将印刷版和电子版出版权转让给本刊编辑部。对来稿一律要求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性修改、删减等加工处理;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将提请作者考虑,如不同意删改者请事先声明。另外,本刊已独家加入《中国期刊网》,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数据库收录时请在来稿时说明。6稿酬支付来稿一经发表,本刊即按国家有关规定向作者寄付稿酬(已含各类文摘、光盘版、网络版稿酬),并赠送2本样刊。

我不知道(中医学)期刊里面的是否有他的这类论文诶~你可以找找找吧~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时间

本刊创办于1960年3月,原名《上海中医学院学报》,其后曾停刊;1987年复刊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1999年经国家科技发展部批准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获正式刊号,公开向国内外发行。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一个月内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快捷分类:医学中医学出版地区:上海国际刊号:1008-861X国内刊号:31-1788/R创刊时间:1987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个月内所在栏目:医药卫生科技综合影响因子:506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国家级刊物,可以在知网、万方、新闻出版总署查询。另外唯一的官方邮箱: 可以在各大数据库认证。

你学历不够,发不了核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时间查询表

要回顾2015年的话现在是回顾不了的,现在已经2017年了,系统会不段的更换更新。

2015年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还没有出来,要到3月份了。再说了,医疗卫生类的核心期刊,太多了,有上百

太多太多了,中华系列 几乎全都是的国家级核心。你查查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目录中可以了。

可以通过维普、中国知网,都可以查的到啊

上海中医药大学报考时间

现场确认时间是11月9日到12日

一、院校全称上海中医药大学二、就读校址校区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三、层次■本科四、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公办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五、颁发学历证书的院校名称及证书种类院校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证书种类:修学期满,符合毕业要求,颁发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六、院校招生管理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委员会是我校招生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我校本科招生工作;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是我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上海中医药大学纪委监察处是我校招生工作纪检监察机构。七、招生计划及说明2020年我校春季考试招生专业为:专业层次学制计划数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5年25人康复物理治疗本科4年35人康复作业治疗本科4年10人无男女比例限制;色盲色弱者均不能报考我校的春季招生专业。八、专业培养对入学外语考试语种的要求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不限;入学后各专业教学外语语种为英语。九、选拔对象符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9〕43号)关于春季考试招生报名条件规定的考生可报考我校2020年春季考试招生。十、身体健康状况要求以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为依据,考生须据实上报健康状况。若隐瞒病情病史,我校将按照本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有关退学与休学的规定执行。1.考生患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一条中列出的六大类疾病,不能报考我校。考生患有《指导意见》第二条中列出的色弱、色盲;不能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报考我校。考生患有《指导意见》第三条中列出的考生视力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者;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者;斜视、嗅觉迟钝、口吃者,请慎重报考我校。新生入学后,体检发现不符合相关专业身体健康报考条件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管理规定》执行。十一、自主测试办法(1)3月9日-10日,统一文化考试成绩达到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志愿填报最低控制线的考生通过“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填报志愿。其中,根据相关规定,应届考生7门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的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须全部合格。(2)3月12日,我校按照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2倍划定各专业入围资格线(末位同分处理,按照《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19〕41号)相关规定执行),并向社会公布。(3)鉴于目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情况,经学校招生委员会慎重研究决定,报经主管部门批准,现对我校2020年春季招生办法予以调整,其中对填报我校春招志愿的考生,由于疫情期间,无法进行院校自主测试,院校自主测试成绩均以150分计入,最终以“统一文化考试成绩+院校自主测试成绩”的高低作为春招的依据,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无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考生,需在2020年3月13日前提供与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相关的证明材料。十二、录取规则(1)加分政策:按照市教委有关文件规定执行。(2)录取分数要求:作为录取依据的春考总分(满分600分)=统一文化考试成绩(满分450分)+自主测试成绩(150分)。(3)预录取及候补录取规则:同一专业志愿考生按春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总分相同情况下,依次按照、统一文化考试外语成绩、数学成绩、语文成绩,择优录取。按招生计划的100%公布预录取考生名单,按不超过招生计划的50%顺位公布候补录取考生名单。预录取和候补录取考生须于3月31日至4月2日,按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要求,网上完成专业信息登记工作。(4)正式录取:按规定完成各项手续的预录取考生,由我校发放预录取通知书。十三、收费标准学费标准:中西医临床医学6500元/年;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5000元/年;沪价费(2000)120号住宿费标准: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元,沪价费(2003)56号、沪财预(2003)93号、沪教委财(2012)118号十四、资助政策我校认真执行国家和本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我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十五、监督机制及举报电话我校春季考试招生全程接受本校纪委监察处监督。举报电话:021-51322410十六、网址及联系电话学校官网:招生办官网:咨询电话:021-51322028十七、其他须知春季考试招生预录取考生(含列入候补录取资格名单并最终被预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9〕43号)规定的其他考试。录取的新生,与2020年秋季学生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入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