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创伤骨科论文

发布时间:

创伤骨科论文

1 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后即登记编号,并及时寄出收稿回执附稿件编号。日后查询请注明稿件编号。有关稿件一切事宜该刊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或指定的通信作者联系。收稿后3个月内,该刊会将审稿结果及时通知作者。2 需请作者修改的稿件寄回作者,按修改意见逐一修改打印后,连同原稿、修改稿及稿件退修单一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挂号信寄回编辑部。如无特殊原因说明,超过2个月,则按撤稿处理。该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及删节。3 不录用稿:本刊稿件采用“三审”制,每一审稿程序结束后均可能产生不录用稿。如满3个月未收到刊用用通知,可自行处理。4 稿件处理费、版而费及稿酬:稿件处理费每篇100元。版面费(包括图片制印费用)按本刊标准收取。处理费及版面费均应经邮局汇款,切勿信中夹带。来稿刊出后按该刊标准付以稿酬,赠送当期该刊(论著类2册、其它1册)。5 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需退稿者请在来稿时注明。6 编辑部可协助作者进行英文摘要的翻译工作,翻译费由作者支付。7 该刊已加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投该刊论文作者需对该刊以上述方式使用无异议。稿酬已在该刊付酬时一次付清。不同意者论文可不投该刊,特此声明。8 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院《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收,邮编:510515。

外伤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手外伤 手外伤多为综合伤,常同时伴有皮肤、骨、关节、肌腱、神经和血管损伤,完全或不完全断指、断掌和断腕等也有发生。据统计,手外伤占外科急诊总数的20%,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0%。我科从2005~2006年共接治手外伤236例,预后均比较理想。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意外致伤后,因顾虑手术效果,患者易产生焦虑心理。所以应给予耐心地开导,介绍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并给予悉心的护理,同时争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 体位 平卧位,患手高于心脏,有利于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疼痛。 3 症状护理 手部创伤常伴有明显疼痛,因手部神经末梢丰富、感觉神经末端的位置表浅(特别是在桡侧和尺侧),腕管内容相对拥挤有关。剧烈的疼痛会引起血管痉挛,还可引起情绪、凝血机制等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应及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4 病情观察 包括生命体征及患肢局部情况,尤其应警惕失血性休克,正确使用止血带。 2 术后护理 1 体位 平卧位,患肢抬高,以利静脉回流,防止和减轻肿胀。手部尽快消肿,可减少新生纤维组织的形成,防止关节活动受限。 2 饮食 宜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粗纤维饮食。 3 局部保温 应用60~100 W照明灯,距离30~40 cm照射局部,保持室温在22 ℃~25 ℃(当室温接近30 ℃时可免用烤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术后3~4天内进行持续照射,以后可在早晨、夜间室温较低时照射,术后1周即可停用。 4 用药护理 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正确使用解痉、抗凝药物,如罂粟碱、右旋糖酐40 g,以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和对血管壁的附着作用,并可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利于血液的流通及伤口愈合;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血倾向等)。 5 病情的观察和处理 (1)全身情况:伤员经受创伤和手术后,失血较多而降低血压,而低血压容易使吻合的血管栓塞,直接影响肢体的成活。因此,术后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2)局部情况:手部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反应、有无肿胀等。损伤后的肿胀程度与损伤部位的结缔组织特征与血管分布有关,即结缔组织、血管丰富的部位肿胀明显,疼痛与损伤的程度和局部活动度有关:损伤越严重,局部活动度越大,疼痛越剧烈。疼痛一般在伤后2~3天开始缓解,1周左右适应。此时,若疼痛未减轻且有加重趋势,应考虑感染的可能。还应注意患肢的保暖。 6 潜在并发症的预防 (1)感染:①患者入院后,注意保护患手,避免或防止污染程度增加;妥善固定患肢,防止加重损伤。②术前认真细致地备皮。③及时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广谱抗生素。(2)关节活动障碍:①手指尽量制动在功能位。②尽量缩小固定范围和缩短固定时间,如血管吻合后固定2周,肌腱缝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后固定4~6周。③一旦拆除固定,及时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以免造成关节僵直。(3)肌肉失用性萎缩:①患肢充分进行肌力锻炼。②新近修复的肌腱肌肉,在静息约2周后应随着缝合处抗扩张强度的恢复而逐渐开始由轻而重的主动收缩。③肌力为Ⅰ~Ⅱ级时进行感应电刺激。④肌力达Ⅲ级以上时必须进行抗阻练习,如揉转石球、捏皮球或海绵卷及挑皮筋网。 3 出院指导 (1)讲究卫生,及时修剪指甲,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2)注意营养,有利神经、血管的修复。(3)坚持康复训练,改善手部功能。(4)复诊:①神经损伤患者,3周时进行肌电图检查,此后间隔3个月复查1次,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测试患指的感觉和运动情况。②肌腱损伤患者出院后3周复查,此后可在1个半月、3个月、6个月复查。

创伤骨科新论文

投稿。。。缴审稿费。。。等待。。。审稿。。。。修改。。。等待。。。审稿。。。缴版面费。。。发表!

骨科专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应该按您学校的模板写,每个学校和不同专业的要求都不一样。

创伤骨科论文题目

骨科专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应该按您学校的模板写,每个学校和不同专业的要求都不一样。

这个没有明确的限制,论文的写作是根据你对课题方向的确定,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具体的参考文献是根据论文方向而定的,楼主自己多去看看相关文献就可以了,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

创伤骨科论文选题

外伤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手外伤 手外伤多为综合伤,常同时伴有皮肤、骨、关节、肌腱、神经和血管损伤,完全或不完全断指、断掌和断腕等也有发生。据统计,手外伤占外科急诊总数的20%,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0%。我科从2005~2006年共接治手外伤236例,预后均比较理想。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意外致伤后,因顾虑手术效果,患者易产生焦虑心理。所以应给予耐心地开导,介绍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并给予悉心的护理,同时争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 体位 平卧位,患手高于心脏,有利于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疼痛。 3 症状护理 手部创伤常伴有明显疼痛,因手部神经末梢丰富、感觉神经末端的位置表浅(特别是在桡侧和尺侧),腕管内容相对拥挤有关。剧烈的疼痛会引起血管痉挛,还可引起情绪、凝血机制等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应及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4 病情观察 包括生命体征及患肢局部情况,尤其应警惕失血性休克,正确使用止血带。 2 术后护理 1 体位 平卧位,患肢抬高,以利静脉回流,防止和减轻肿胀。手部尽快消肿,可减少新生纤维组织的形成,防止关节活动受限。 2 饮食 宜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粗纤维饮食。 3 局部保温 应用60~100 W照明灯,距离30~40 cm照射局部,保持室温在22 ℃~25 ℃(当室温接近30 ℃时可免用烤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术后3~4天内进行持续照射,以后可在早晨、夜间室温较低时照射,术后1周即可停用。 4 用药护理 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正确使用解痉、抗凝药物,如罂粟碱、右旋糖酐40 g,以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和对血管壁的附着作用,并可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利于血液的流通及伤口愈合;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血倾向等)。 5 病情的观察和处理 (1)全身情况:伤员经受创伤和手术后,失血较多而降低血压,而低血压容易使吻合的血管栓塞,直接影响肢体的成活。因此,术后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2)局部情况:手部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反应、有无肿胀等。损伤后的肿胀程度与损伤部位的结缔组织特征与血管分布有关,即结缔组织、血管丰富的部位肿胀明显,疼痛与损伤的程度和局部活动度有关:损伤越严重,局部活动度越大,疼痛越剧烈。疼痛一般在伤后2~3天开始缓解,1周左右适应。此时,若疼痛未减轻且有加重趋势,应考虑感染的可能。还应注意患肢的保暖。 6 潜在并发症的预防 (1)感染:①患者入院后,注意保护患手,避免或防止污染程度增加;妥善固定患肢,防止加重损伤。②术前认真细致地备皮。③及时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广谱抗生素。(2)关节活动障碍:①手指尽量制动在功能位。②尽量缩小固定范围和缩短固定时间,如血管吻合后固定2周,肌腱缝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后固定4~6周。③一旦拆除固定,及时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以免造成关节僵直。(3)肌肉失用性萎缩:①患肢充分进行肌力锻炼。②新近修复的肌腱肌肉,在静息约2周后应随着缝合处抗扩张强度的恢复而逐渐开始由轻而重的主动收缩。③肌力为Ⅰ~Ⅱ级时进行感应电刺激。④肌力达Ⅲ级以上时必须进行抗阻练习,如揉转石球、捏皮球或海绵卷及挑皮筋网。 3 出院指导 (1)讲究卫生,及时修剪指甲,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2)注意营养,有利神经、血管的修复。(3)坚持康复训练,改善手部功能。(4)复诊:①神经损伤患者,3周时进行肌电图检查,此后间隔3个月复查1次,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测试患指的感觉和运动情况。②肌腱损伤患者出院后3周复查,此后可在1个半月、3个月、6个月复查。

这个没有明确的限制,论文的写作是根据你对课题方向的确定,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具体的参考文献是根据论文方向而定的,楼主自己多去看看相关文献就可以了,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

创伤骨科杂志

冠以“中华。。。”字样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办的或委托办的医学类期刊均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比如:中华医学、中华外科学、中华病理学。。。,祝你心想事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从2003年起(采用2002年期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3月被世界重要检索系统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2011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

判断一本期刊是不是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只需要到中国记者网上(新闻出版署的网站)上面输入该期刊的名字,如果主管单位是国家级部位或者机构的就是国家级期刊,否则就不是。如果想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可以找我,我可以协助,发表时间快,周期短,易发表,价格低。详见我空间的联系方式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