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民俗文化文献资料摘录

发布时间:

中国民俗文化文献资料摘录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部分台湾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也就是祝人们步步高升了。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  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剪纸与民俗中华大地,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俗,钤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民俗是我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以及凝聚力的载体,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民间习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朴素的思想情感、悠久的、精湛的手工技艺都融入到薄薄的纸片上,灵巧的双手,一剪一刻一琢磨,便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代代传承的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剪纸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历史精神。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 一民俗艺术来自于民间,造福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被大家认可、 喜欢并使用着,当一年又一年的隆重节日开始时,它为我们增添更多的节日气氛和浓郁的喜气,美丽的剪纸在节日里闪亮起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凉山彝族婚俗—婚前礼仪在民主改革之前,凉山彝族内实行着严格的婚姻制度不能与异族通婚;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同一家支内部不能通婚;姨表兄弟姐妹间不能结婚,而姑舅表兄弟姐妹间却优先婚配权利。如有违背,轻则遭人终身唾骂,无脸见人,重则被处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些限制已有所放松,但大多数仍被沿袭下来。彝族男女一般载歌载舞—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奇异浪漫的走婚习俗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种种婚俗中绝无仅有的一朵奇葩。 1、走婚情侣,以情为重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实行走婚。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侣双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无女,视女为根;以女为贵的摩梭人,只好娶一个媳妇,以续香火,其凉山彝族婚礼拾趣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区。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彝民族以自己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展示其绚丽多彩,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彝族那独具风韵、引人入迷的婚礼场面。凡亲眼目睹过彝族婚礼场面的中外游人,都会在脑海里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喜背新娘 婚礼这一天,不论路途远近,都要由年轻凉山的婚礼习俗凉山彝族的婚礼习俗带有区域性,但也是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经过了换童裙的姑娘,开始在等待说亲了,也在等待缘分的到来。在过去,彝族女孩的婚姻大事由父母定,但不乏也有叛逆者,摆脱父母的约束而争取婚姻自由的。现在的时代变了,父母和个人都要参与婚姻大事的决定。 1、订婚 一般由男四川的婚俗民主改革前,峨边彝族社会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彝族内婚,盛行买卖婚姻,不允许彝族与外民族通婚。姑姑的女儿优先嫁给舅舅的儿子,如要他嫁,要给舅舅一份礼钱。婚龄,男方青年年龄不限,女方必须是十七、十九、二十一岁单龄虚岁,一般婚龄都在十七岁出嫁。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有多子多生多富的观念。个藏家月饼—道孚花馍馍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赏明月、尝月饼是我国汉民族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习俗。藏族人民是没有这种习俗的,但在道孚县的鲜水镇、协德乡藏族人家同汉族民族一样也流行过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做一种藏式月饼,当地俗称花馍馍。何谓花馍馍,顾名思义,就是用面粉做成的一种夹心德昌县风俗民情彝族年、火把节、僳僳族阔拾节以及彝族、僳僳族婚礼、葬礼都饶有特色,沿安宁河、茨达河所存大石墓是古邛都人群体墓葬,被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 德昌为四川省僳僳族人口最多的县,这里民风古朴,保留着最为完整的僳僳族传统习俗。德昌流行过僳僳族传统节日:阔拾节。“阔拾”为僳僳语音译植树节背后是巧合,还是传统去年,注意到在兰州附近,柳树多在阳历3月20日前后发芽。想到兰州古时号称边塞苦寒之地,那么,兰州一带的物候期应与中原地区相差很大,到底有多大呢?因而便去翻书,查到《吕氏春秋/任地》记载:冬至后五十七日菖蒲萌生,菖蒲是百草中最先萌生的,这时候春耕就开始了。这段记载应是以中原地区的物候天彭牡丹会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 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历史上它曾与河南洛阳、山东曹州,安徽毫县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牡丹生产基地。诗人陆游曾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说明彭州种植牡丹在唐宋时期已颇负盛名。 为发扬这一地方民俗文化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老成都的平民茶铺春光明媚,成都西郊的老成都民俗城。喝罢跟斗酒,嘴角留有一丝回锅肉的余香,省作协会员冯水木先生、文史专家王大炜先生走进城中茶楼,两位老成都你一言,我一语,向众茶客开讲老成都的故事,回忆半个多世纪前的成都老茶馆。 平民茶铺与加班茶 1935年,成都卖得最火的四川成都节日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 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南宋诗人陆游在《丁酉上元》诗中描述成都灯会盛况是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东汉李冰圆雕石像的出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说明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代,灌区人民已经开始纪念李冰了。齐建武时,益州刺史刘季连将都江堰渠首“望帝词”迁到郸县,以原庙改招李冰,名祟德庙。唐太宗时褒封李冰神勇大将军。玄宗幸蜀,迟封李冰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市。每年清明节举行放水大典。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使长期苦于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一下成了富庶的、世人瞩目的天府之国,人民对他的感戴之情是没齿难忘的。都江堰是天府源头,李冰是建堰的第一功臣元勋。都江堰将与世长存,永放光彩,李冰将会永远受到世人的遵崇。南国冰雪节春节即将临近,四川人赏雪、滑雪不必远去北方。中国首届南国冰雪节将于二00一年一月六日在四川成都西岭雪山拉开序幕。与此同时,九寨沟、峨眉山、海螺沟、龙池、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六地都将设立冰雪节分会场。 四川七大景区联手推出的这次活动,将是中国南方地区首次举办的大型灯山万炬动黄昏—成都灯会元宵赏灯是我国南方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成都灯会起源于唐睿宗景云二年,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举办1夜,到唐玄宗时增加为3夜,北宋时增为5夜,南宋为6夜,明代进一步增加为10夜。成都灯会的盛况,据元代成都人费著写的《岁华纪丽谱》当地特色—茶馆“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无一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成都茶馆的三百舸争流—新津龙舟会端阳节赛龙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便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把龙舟盛会越羌族风俗羌族自称日玛、尔玛,属同一名称。羌属他称,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羌族以养羊著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羌语属藏缅语系羌语支,分为南北两大四十八寨棒打猪民俗探微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一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社会、生活环境,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由于同一民族、不同民族生存的环境千差万别,决定了不同民族生活习俗、社会风俗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本文所谈到的四十八寨棒打猪的民俗,就是北川羌族与众不同的独九寨人情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百年前,九寨沟的先民们从遥远的西藏阿里迁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与周围的羌族、回族、汉族携手合作,创造了独特的康巴文化。 至今,九寨沟人的衣食往行、婚丧嫁娶和生产方式等,还保持着浓郁而古朴的藏族传统:精美的服饰,剽悍的腰刀服饰首饰首饰 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一般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点缀,而在藏文化中,尤其对女性而言,用浑身披挂四字更为贴切。各类首饰与其挂件遍布全身。头上佩的簪子、发卡、骨环、玉磐、发珠饰链及各类耳环等;胸前戴的项琏、珠饰、托架远古金属圣物、嘎乌等各类护身饰件;腰上系藏族风情饮食藏族以熏烤肉为主,辅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饮品。九寨沟藏胞从古至今居住在高寒地区,形成了与其它兄弟民族迥然不同的饱含习惯。藏族人民对自己的传统食品和食俗,犹如对待风俗一样,怀着浑厚的感情。游人在贪图这儿秀丽山川的同时,若是再吃一口香甜的糌粑,品浓酽的酥油茶,喝一杯醇香的青梨酒,尝尝地藏式建筑藏族建筑的类型多且各具特色,大致可分为寺院宫殿、园林、住宅、塔等四种类型。藏羌节日麻孜会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 烧香敬神,朝佛转山,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庙会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戏等庆典活动。青年男女也常在这天寻觅知音,交结朋友。 德朵节 每年藏羌歌舞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簧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没有个完。在城镇,只要天气稍为暖和,人们便举家而出,到林子里边喝青稞酒,边跳起民间舞蹈,它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西藏确实是歌舞的海洋,可以说西藏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藏羌风俗禁忌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藏传佛教公元7世纪,佛教从唐朝和印度等地传入西藏。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即保持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具有浓郁藏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先后形成众多教派,目前主要有四大派,即格鲁派(俗称黄教)、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 扎如寺位于九寨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藏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彝族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中国民俗文化文献资料

壮族的节日吃立节“吃立节”是龙州、凭祥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据说中法战争时,当地壮族人民因忙于抗击外国侵略者而顾不上过春节,直到正月三十才凯旋而归。为了庆祝胜利,补过春节,当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个节日来过,此后相沿成习。歌婆节(歌墟)壮族人民的歌婆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它是壮族地区传统性的群众活动。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届时,青年男女从各地汇集在固定地点,每次一天或数天不等,一般有数百乃至数千人参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对唱,这一组同那一组问唱,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并多是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据文献所记,“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与今接近。娅拜节广西者宁、索乌的壮族每年4月属兔的那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48条鱼,到娅拜山上祭奠壮族传说中的妇女娅拜,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百姓与压迫他们的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定名娅拜山。每年到她遇难那一天,壮家人都要祭奠她,表达怀念之情。苗族的节日开年节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踩花山节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苗族妇女缠头梳妆准备参加“四月八”庆祝活动四月八苗族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同胞要举行吃黑米饭、喝米酒、唱大歌等活动,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贵州台江苗族同胞喜过独木龙舟节龙船节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姐妹节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贵州苗族姊妹节举行“牛王争霸赛”、姊妹节竞渡赛龙舟苗族人家欢度敬桥节 苗家“春社”日 浪漫相亲时 苗家欢度“新禾节”藏族的节日节庆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历为阴阳合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阴阳配合十二生属系年,每60年一周,以阴火兔年(丁卯)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闰;藏历元旦是最重要的节日。藏历正月十五,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4月15日纪念佛诞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间举行庆祝活动。藏族的节日还有萨噶达瓦节、雪顿节、花灯节和望果节。藏历年 每年藏历正月初一。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除夕时打扫卫生,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符号,表示祝贺吉祥如意。云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他心肠软。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雪顿节”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望果节” 在每年秋收以前,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还要过“沐浴节”、“降冬节”等传统节日。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比如清明节拜神,春节吃的东西等等下面有作文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作文)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简评:本文先总写春节气氛,再分春节前后两个场景来展开细写,以此来展现春节前后人们的各种活动。总分的结构极为严谨。准备与享受如两个精美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这一切又以标题的“快乐”为全文的文眼,一线串全文。一句话,本文结构精致。

前言第一章中国民俗文化概述第一节民俗的含义第二节民俗的社会功能第三节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简史本章小结第二章民俗交际和人生礼俗第一节见面和交谈礼仪第二节迎来送往的社交礼仪第三节人生礼俗本章小结第三章岁时节日民俗第一节我国汉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第二节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第三节我国的二十四节气第四节十二时辰与十二生肖本章小结第四章物质生活民俗第一节汉族服饰民俗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服饰民俗第三节饮食民俗第四节交通民俗本章小结第五章游艺娱乐民俗第一节游艺娱乐民俗概述第二节中国现代日常游艺娱乐民俗第三节少数民族特有的游艺娱乐习俗本章小结第六章姓、名、字、号的习俗第一节“姓”的由来第二节“名”的学问第三节“字”的意义第四节“号”的种类本章小结第七章我国信仰、禁忌民俗第一节信仰民俗第二节禁忌民俗第三节我国少数民族的信仰与禁忌本章小结第八章民间工艺习俗概述第一节筷子第二节陶瓷第三节民间剪纸第四节年画第五节屏风、扇子第六节文房四宝本章小结第九章我国语言民俗第一节我国语言概况第二节我国的民间语言第三节我国语言民俗的特点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藏族的节日节庆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历为阴阳合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阴阳配合十二生属系年,每60年一周,以阴火兔年(丁卯)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闰;藏历元旦是最重要的节日。藏历正月十五,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4月15日纪念佛诞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间举行庆祝活动。藏族的节日还有萨噶达瓦节、雪顿节、花灯节和望果节。藏历年 每年藏历正月初一。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除夕时打扫卫生,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符号,表示祝贺吉祥如意。云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他心肠软。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雪顿节”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望果节” 在每年秋收以前,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还要过“沐浴节”、“降冬节”等传统节日。

中国民俗文化文献资料汇编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凉山彝族婚俗—婚前礼仪在民主改革之前,凉山彝族内实行着严格的婚姻制度不能与异族通婚;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同一家支内部不能通婚;姨表兄弟姐妹间不能结婚,而姑舅表兄弟姐妹间却优先婚配权利。如有违背,轻则遭人终身唾骂,无脸见人,重则被处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些限制已有所放松,但大多数仍被沿袭下来。彝族男女一般载歌载舞—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奇异浪漫的走婚习俗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种种婚俗中绝无仅有的一朵奇葩。 1、走婚情侣,以情为重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实行走婚。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侣双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无女,视女为根;以女为贵的摩梭人,只好娶一个媳妇,以续香火,其凉山彝族婚礼拾趣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区。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彝民族以自己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展示其绚丽多彩,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彝族那独具风韵、引人入迷的婚礼场面。凡亲眼目睹过彝族婚礼场面的中外游人,都会在脑海里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喜背新娘 婚礼这一天,不论路途远近,都要由年轻凉山的婚礼习俗凉山彝族的婚礼习俗带有区域性,但也是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经过了换童裙的姑娘,开始在等待说亲了,也在等待缘分的到来。在过去,彝族女孩的婚姻大事由父母定,但不乏也有叛逆者,摆脱父母的约束而争取婚姻自由的。现在的时代变了,父母和个人都要参与婚姻大事的决定。 1、订婚 一般由男四川的婚俗民主改革前,峨边彝族社会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彝族内婚,盛行买卖婚姻,不允许彝族与外民族通婚。姑姑的女儿优先嫁给舅舅的儿子,如要他嫁,要给舅舅一份礼钱。婚龄,男方青年年龄不限,女方必须是十七、十九、二十一岁单龄虚岁,一般婚龄都在十七岁出嫁。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有多子多生多富的观念。个藏家月饼—道孚花馍馍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赏明月、尝月饼是我国汉民族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习俗。藏族人民是没有这种习俗的,但在道孚县的鲜水镇、协德乡藏族人家同汉族民族一样也流行过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做一种藏式月饼,当地俗称花馍馍。何谓花馍馍,顾名思义,就是用面粉做成的一种夹心德昌县风俗民情彝族年、火把节、僳僳族阔拾节以及彝族、僳僳族婚礼、葬礼都饶有特色,沿安宁河、茨达河所存大石墓是古邛都人群体墓葬,被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 德昌为四川省僳僳族人口最多的县,这里民风古朴,保留着最为完整的僳僳族传统习俗。德昌流行过僳僳族传统节日:阔拾节。“阔拾”为僳僳语音译植树节背后是巧合,还是传统去年,注意到在兰州附近,柳树多在阳历3月20日前后发芽。想到兰州古时号称边塞苦寒之地,那么,兰州一带的物候期应与中原地区相差很大,到底有多大呢?因而便去翻书,查到《吕氏春秋/任地》记载:冬至后五十七日菖蒲萌生,菖蒲是百草中最先萌生的,这时候春耕就开始了。这段记载应是以中原地区的物候天彭牡丹会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 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历史上它曾与河南洛阳、山东曹州,安徽毫县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牡丹生产基地。诗人陆游曾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说明彭州种植牡丹在唐宋时期已颇负盛名。 为发扬这一地方民俗文化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老成都的平民茶铺春光明媚,成都西郊的老成都民俗城。喝罢跟斗酒,嘴角留有一丝回锅肉的余香,省作协会员冯水木先生、文史专家王大炜先生走进城中茶楼,两位老成都你一言,我一语,向众茶客开讲老成都的故事,回忆半个多世纪前的成都老茶馆。 平民茶铺与加班茶 1935年,成都卖得最火的四川成都节日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 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南宋诗人陆游在《丁酉上元》诗中描述成都灯会盛况是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东汉李冰圆雕石像的出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说明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代,灌区人民已经开始纪念李冰了。齐建武时,益州刺史刘季连将都江堰渠首“望帝词”迁到郸县,以原庙改招李冰,名祟德庙。唐太宗时褒封李冰神勇大将军。玄宗幸蜀,迟封李冰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市。每年清明节举行放水大典。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使长期苦于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一下成了富庶的、世人瞩目的天府之国,人民对他的感戴之情是没齿难忘的。都江堰是天府源头,李冰是建堰的第一功臣元勋。都江堰将与世长存,永放光彩,李冰将会永远受到世人的遵崇。南国冰雪节春节即将临近,四川人赏雪、滑雪不必远去北方。中国首届南国冰雪节将于二00一年一月六日在四川成都西岭雪山拉开序幕。与此同时,九寨沟、峨眉山、海螺沟、龙池、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六地都将设立冰雪节分会场。 四川七大景区联手推出的这次活动,将是中国南方地区首次举办的大型灯山万炬动黄昏—成都灯会元宵赏灯是我国南方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成都灯会起源于唐睿宗景云二年,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举办1夜,到唐玄宗时增加为3夜,北宋时增为5夜,南宋为6夜,明代进一步增加为10夜。成都灯会的盛况,据元代成都人费著写的《岁华纪丽谱》当地特色—茶馆“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无一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成都茶馆的三百舸争流—新津龙舟会端阳节赛龙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便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把龙舟盛会越羌族风俗羌族自称日玛、尔玛,属同一名称。羌属他称,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羌族以养羊著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羌语属藏缅语系羌语支,分为南北两大四十八寨棒打猪民俗探微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一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社会、生活环境,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由于同一民族、不同民族生存的环境千差万别,决定了不同民族生活习俗、社会风俗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本文所谈到的四十八寨棒打猪的民俗,就是北川羌族与众不同的独九寨人情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百年前,九寨沟的先民们从遥远的西藏阿里迁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与周围的羌族、回族、汉族携手合作,创造了独特的康巴文化。 至今,九寨沟人的衣食往行、婚丧嫁娶和生产方式等,还保持着浓郁而古朴的藏族传统:精美的服饰,剽悍的腰刀服饰首饰首饰 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一般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点缀,而在藏文化中,尤其对女性而言,用浑身披挂四字更为贴切。各类首饰与其挂件遍布全身。头上佩的簪子、发卡、骨环、玉磐、发珠饰链及各类耳环等;胸前戴的项琏、珠饰、托架远古金属圣物、嘎乌等各类护身饰件;腰上系藏族风情饮食藏族以熏烤肉为主,辅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饮品。九寨沟藏胞从古至今居住在高寒地区,形成了与其它兄弟民族迥然不同的饱含习惯。藏族人民对自己的传统食品和食俗,犹如对待风俗一样,怀着浑厚的感情。游人在贪图这儿秀丽山川的同时,若是再吃一口香甜的糌粑,品浓酽的酥油茶,喝一杯醇香的青梨酒,尝尝地藏式建筑藏族建筑的类型多且各具特色,大致可分为寺院宫殿、园林、住宅、塔等四种类型。藏羌节日麻孜会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 烧香敬神,朝佛转山,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庙会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戏等庆典活动。青年男女也常在这天寻觅知音,交结朋友。 德朵节 每年藏羌歌舞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簧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没有个完。在城镇,只要天气稍为暖和,人们便举家而出,到林子里边喝青稞酒,边跳起民间舞蹈,它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西藏确实是歌舞的海洋,可以说西藏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藏羌风俗禁忌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藏传佛教公元7世纪,佛教从唐朝和印度等地传入西藏。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即保持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具有浓郁藏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先后形成众多教派,目前主要有四大派,即格鲁派(俗称黄教)、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 扎如寺位于九寨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藏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彝族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_CuwNw?pwd=ktj9 提取码:ktj9简介:非常有收藏价值的一套丛书,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pdf是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关于西北地区的民俗资料,通过此书可以更加方便的找到相关的资料和研究

发反反复复

中国民俗文化文献资料有哪些

1、《金枝》是一部研究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的科学著作,书名由古罗马神话传说而来,该书中文版大概88万字,作者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将这些涉及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包括灵魂观念、自然崇拜、神的死而复生,尤其是巫术、禁忌等)的丰富资料,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从中抽绎出一套严整的体系来2、《古代社会》是概括人类起源到比较晚近时代文化发展的实际过程中的第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该书中文版大概118万字作者一方面将人类社会从形成时起直到希腊和罗马时代所发生的事情按编年体加以论述;一方面用概念和原理去解释这些事情恩格斯根据《古代社会》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民俗解析》本书系美国著名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阿兰邓迪斯教授40余年来的著述精华,共收录不同时期的12篇文章,内容涉及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论、民间故事的母题和类型学研究以及对故事、童话、谚语、谄媚语、传说、游戏等民间文化形式的精神分析学阐释,能够准确反映当代国际学术界相关领域的新成果该书中文版大概25万字4、《伏羲考》是闻一多先生最据代表性的神话研究著作,也是一篇对中华民族根本神话根本神话的研究杰作此书融通了中外方法,对中国现代神话学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成为中国神话学的经典名篇而《端午考》等七篇,亦是闻一多先生神话学研究的代表作品,代表了上个世纪前期中国神话学研究的成果全书15万4千字5、《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历史朝代为编排顺序,通过出土和传世文物的图像,并结合有机连续的174篇文章,对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沿革及其与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反映了自殷商至清代3000多年间中华民族服饰的情况书中在解释问题和提出问题方面均有独到见解全书54万字6、《中国鸟信仰:关于鸟化宇宙观的思考》运用文献、考古与田野相结合的三重文化研究方法,阐述了中国人崇鸟信仰的渊源、现状以及鸟化宇宙观该书内容详实、环环相扣,不仅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而且穿插了丰富的第一手田野资料,比如传说故事等,另外还配有多达373幅的精美图片,读起来让人兴趣盎然7、应该是《风物考》吧?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册展现中华风物的图书它对古代社会迄今的人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会习俗的许多方面都有涉及包含的范围很广,涉及到中国古代的科技史、社会史、风俗史、考古学、民族学、地理学以及典章制度、社会进化等许多方面,既侧重于物质文明史,又沟通着与社会文化的横向联系8、平章起编著的《成年仪式的德育功能研究》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将成年仪式划分为原始社会的青春礼、封建社会的成人礼和现代社会的成年礼与此相适应,按成年仪式的各种仪式标志不同又将其划分为身体标志、衣着佩饰和象征性标志等不同的类型,并提出原始青春礼是以身体标志为主的仪式性活动,宗法成人礼是以衣着佩饰标志为主的成年仪式,现代成年礼是以象征符号标志为主的成年仪式本书还从结构、非结构和反结构的三维结构角度,研究了成年仪式的基本结构及其人格净化功能、地位逆转与平衡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本书的基本框架就是从成年仪式的结构功能分析入手,分别研究了原始青春礼的宗教信仰功能;奴隶和封建社会成人礼及其宗法教育功能;现代社会的成年礼及其思想道德文化的认同功能 9、《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这本书不是很了解10、《礼仪中的美术》选译了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教授自1985年以来发表的31篇论文这些论文;围绕着”礼仪美术”这一基本概念讨论了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中的多项艺术传统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铜礼器,东周以降的墓葬艺术,佛教道教美术的产生和初期发展等这些论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献证据,以扩大美术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作者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 的理论和方法论,探讨建筑、雕塑、画像和器物等各种视觉形象的组合以及与人类行为及思维的有机联系其分析对象不再是孤立的物品和图像.而包括了对视觉环境的复原以及对艺术品的创作动因、社会环境,礼仪功能以及观者反应的考察文章中的讨论往往在两个层面上进行,除了对具体历史问题的考察,还反思有关的学术史和研究方法相当一批论文从比较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美术的特殊物质性和视觉传统对重新思考中国美术史的叙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11、董晓萍老师的《说话的文化》站在中国民俗文化变化的前沿,面对扑面而来的新时尚和新变化,与历史和现实对话,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全书在处理文献与现实,国内与国外民俗文化的关系上尤有独到之处,它打破了“一国民俗学”的界限,使理论命题关照了历史与现实的方方面面,将说话文化的艺术表演、经济生活、社会基础、节日内涵借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引导人们走近民俗学,认识身边的生活及其含义

1、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3、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4、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5、中国武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纵览  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自然养生、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1.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 《管子》  2.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3.法家(李悝,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此书。)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古筝、萧笛、鼓、古琴、琵琶。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国戏剧  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1] 、二人转、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脸谱、梨园戏、歌仔戏等。  中国建筑  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民宅  汉字汉语  汉字  汉字是世界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另外三种是埃及圣书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玛雅文字),唯一一种使用至今,并仍然充满活力、历久弥新。  汉字作为表意(语素)文字的杰出代表,独霸世界文字之林半边天(另一半是各种字母、表音文字)。  汉字及其所记录的汉语,精妙绝伦,其艺术性盖诸文字之冠。产生了古典格律诗、对联、字谜、测字算卦等世间仅有的艺术。  少有文字的书写能成为一门艺术,更无一能达到汉字书法艺术之高度。碑帖、篆刻、牌匾、楹联、尺幅、扇面,样样精妙绝伦。  汉字的一笔一划,无不体现祖先们的智慧和对世界的理解。所谓中国哲学,在汉字的构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春联、倒「福」字,到「招财进宝」,以及「福禄寿」字画,还有洞房里火红的「囍」字,灵堂前肃穆的「奠」字,汉字就是活生生的民俗与文化。  汉字维系中华一统数千年。九州四海、古人今人用的是同一种汉字,交流无碍。今天的人们仍可阅读秦简汉帛、唐碑宋贴,在世界所有文明中,堪称绝无仅有的奇迹。  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打油诗等……  传统中医  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宗教哲学  儒、道、佛、周易、阴阳、五行、干支、罗盘、八卦、占卜、风水、面相等  民间工艺  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凤眼、千层底、檐、鹫  中华武术  太极拳、咏春拳、少林、武当  地域文化  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天府之国、大西北、桂林山水、天涯海角、中原文化、巴陵文化……民风民俗  礼节、婚嫁(红娘、月老、聘礼、洞房)、丧葬(孝服、纸钱、头七)、祭祀(天地祖先);门神、年画、鞭炮、汤圆、饺子。  衣冠服饰  汉族衣冠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国还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而诞生的中山装、唐装、旗袍,各少数民族服饰、各类传统及现代的佩饰、鞋、帽等。  四大雅戏  花鸟鱼虫  动物植物  龙、凤、麒麟、虎、豹、鹤、龟、大熊猫;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荷花,菊花,月季,桂花,杜鹃花,水仙花和茶花。  龙生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螭吻、饕餮、椒图、蚣蝮、貔貅。  古玩器物  玉(玉佩、玉雕……)金银器、瓷器、红木家俱、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器、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十八般兵器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  饮食厨艺  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道;酒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徽)、饺子、汤圆、粽子、年糕、月饼、筷子;鱼翅、熊掌、海参、鲍鱼……  传说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天仙配、梁祝、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白蛇传  神妖鬼怪  神仙、妖怪、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传统音乐  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  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道教音乐、佛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喜迎及巡礼乐、宴乐。  “戏曲”  戏曲“四大声腔”  四声腔,展辉煌,对戏曲,有影响;  昆山腔,经改良,艺术上,有开创。  弋阳腔,节奏强,加滚白,调高亢;  梆子腔,声响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黄腔,二合一,称二黄,和西皮;  西皮刚,二黄抑,后发展,成京剧。  声腔中以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为典型。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中国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道教文化、禅宗文化、饮食文化、孝贤文化、慈善文化、中医文化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名山大川  中国五岳:华山、恒山、衡山、嵩山、泰山。  上古道家修仙圣地: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等  道教现四大名山:青城山、龙虎山、武当山、齐云山。  佛教现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些还包括小吃,风俗等传统文化。扩展资料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含儒、佛、道三家主流文化。其次,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比如,我们常用的词语“世界”“信仰”“投机““迷信””方便“等都来源于佛家文化。具体地讲,中华传统文化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其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文献资料汇编

发反反复复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凉山彝族婚俗—婚前礼仪在民主改革之前,凉山彝族内实行着严格的婚姻制度不能与异族通婚;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同一家支内部不能通婚;姨表兄弟姐妹间不能结婚,而姑舅表兄弟姐妹间却优先婚配权利。如有违背,轻则遭人终身唾骂,无脸见人,重则被处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些限制已有所放松,但大多数仍被沿袭下来。彝族男女一般载歌载舞—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奇异浪漫的走婚习俗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种种婚俗中绝无仅有的一朵奇葩。 1、走婚情侣,以情为重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实行走婚。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侣双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无女,视女为根;以女为贵的摩梭人,只好娶一个媳妇,以续香火,其凉山彝族婚礼拾趣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区。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彝民族以自己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展示其绚丽多彩,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彝族那独具风韵、引人入迷的婚礼场面。凡亲眼目睹过彝族婚礼场面的中外游人,都会在脑海里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喜背新娘 婚礼这一天,不论路途远近,都要由年轻凉山的婚礼习俗凉山彝族的婚礼习俗带有区域性,但也是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经过了换童裙的姑娘,开始在等待说亲了,也在等待缘分的到来。在过去,彝族女孩的婚姻大事由父母定,但不乏也有叛逆者,摆脱父母的约束而争取婚姻自由的。现在的时代变了,父母和个人都要参与婚姻大事的决定。 1、订婚 一般由男四川的婚俗民主改革前,峨边彝族社会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彝族内婚,盛行买卖婚姻,不允许彝族与外民族通婚。姑姑的女儿优先嫁给舅舅的儿子,如要他嫁,要给舅舅一份礼钱。婚龄,男方青年年龄不限,女方必须是十七、十九、二十一岁单龄虚岁,一般婚龄都在十七岁出嫁。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有多子多生多富的观念。个藏家月饼—道孚花馍馍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赏明月、尝月饼是我国汉民族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习俗。藏族人民是没有这种习俗的,但在道孚县的鲜水镇、协德乡藏族人家同汉族民族一样也流行过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做一种藏式月饼,当地俗称花馍馍。何谓花馍馍,顾名思义,就是用面粉做成的一种夹心德昌县风俗民情彝族年、火把节、僳僳族阔拾节以及彝族、僳僳族婚礼、葬礼都饶有特色,沿安宁河、茨达河所存大石墓是古邛都人群体墓葬,被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 德昌为四川省僳僳族人口最多的县,这里民风古朴,保留着最为完整的僳僳族传统习俗。德昌流行过僳僳族传统节日:阔拾节。“阔拾”为僳僳语音译植树节背后是巧合,还是传统去年,注意到在兰州附近,柳树多在阳历3月20日前后发芽。想到兰州古时号称边塞苦寒之地,那么,兰州一带的物候期应与中原地区相差很大,到底有多大呢?因而便去翻书,查到《吕氏春秋/任地》记载:冬至后五十七日菖蒲萌生,菖蒲是百草中最先萌生的,这时候春耕就开始了。这段记载应是以中原地区的物候天彭牡丹会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 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历史上它曾与河南洛阳、山东曹州,安徽毫县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牡丹生产基地。诗人陆游曾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说明彭州种植牡丹在唐宋时期已颇负盛名。 为发扬这一地方民俗文化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老成都的平民茶铺春光明媚,成都西郊的老成都民俗城。喝罢跟斗酒,嘴角留有一丝回锅肉的余香,省作协会员冯水木先生、文史专家王大炜先生走进城中茶楼,两位老成都你一言,我一语,向众茶客开讲老成都的故事,回忆半个多世纪前的成都老茶馆。 平民茶铺与加班茶 1935年,成都卖得最火的四川成都节日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 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南宋诗人陆游在《丁酉上元》诗中描述成都灯会盛况是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东汉李冰圆雕石像的出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说明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代,灌区人民已经开始纪念李冰了。齐建武时,益州刺史刘季连将都江堰渠首“望帝词”迁到郸县,以原庙改招李冰,名祟德庙。唐太宗时褒封李冰神勇大将军。玄宗幸蜀,迟封李冰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市。每年清明节举行放水大典。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使长期苦于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一下成了富庶的、世人瞩目的天府之国,人民对他的感戴之情是没齿难忘的。都江堰是天府源头,李冰是建堰的第一功臣元勋。都江堰将与世长存,永放光彩,李冰将会永远受到世人的遵崇。南国冰雪节春节即将临近,四川人赏雪、滑雪不必远去北方。中国首届南国冰雪节将于二00一年一月六日在四川成都西岭雪山拉开序幕。与此同时,九寨沟、峨眉山、海螺沟、龙池、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六地都将设立冰雪节分会场。 四川七大景区联手推出的这次活动,将是中国南方地区首次举办的大型灯山万炬动黄昏—成都灯会元宵赏灯是我国南方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成都灯会起源于唐睿宗景云二年,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举办1夜,到唐玄宗时增加为3夜,北宋时增为5夜,南宋为6夜,明代进一步增加为10夜。成都灯会的盛况,据元代成都人费著写的《岁华纪丽谱》当地特色—茶馆“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无一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成都茶馆的三百舸争流—新津龙舟会端阳节赛龙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便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把龙舟盛会越羌族风俗羌族自称日玛、尔玛,属同一名称。羌属他称,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羌族以养羊著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羌语属藏缅语系羌语支,分为南北两大四十八寨棒打猪民俗探微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一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社会、生活环境,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由于同一民族、不同民族生存的环境千差万别,决定了不同民族生活习俗、社会风俗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本文所谈到的四十八寨棒打猪的民俗,就是北川羌族与众不同的独九寨人情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百年前,九寨沟的先民们从遥远的西藏阿里迁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与周围的羌族、回族、汉族携手合作,创造了独特的康巴文化。 至今,九寨沟人的衣食往行、婚丧嫁娶和生产方式等,还保持着浓郁而古朴的藏族传统:精美的服饰,剽悍的腰刀服饰首饰首饰 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一般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点缀,而在藏文化中,尤其对女性而言,用浑身披挂四字更为贴切。各类首饰与其挂件遍布全身。头上佩的簪子、发卡、骨环、玉磐、发珠饰链及各类耳环等;胸前戴的项琏、珠饰、托架远古金属圣物、嘎乌等各类护身饰件;腰上系藏族风情饮食藏族以熏烤肉为主,辅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饮品。九寨沟藏胞从古至今居住在高寒地区,形成了与其它兄弟民族迥然不同的饱含习惯。藏族人民对自己的传统食品和食俗,犹如对待风俗一样,怀着浑厚的感情。游人在贪图这儿秀丽山川的同时,若是再吃一口香甜的糌粑,品浓酽的酥油茶,喝一杯醇香的青梨酒,尝尝地藏式建筑藏族建筑的类型多且各具特色,大致可分为寺院宫殿、园林、住宅、塔等四种类型。藏羌节日麻孜会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 烧香敬神,朝佛转山,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庙会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戏等庆典活动。青年男女也常在这天寻觅知音,交结朋友。 德朵节 每年藏羌歌舞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簧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没有个完。在城镇,只要天气稍为暖和,人们便举家而出,到林子里边喝青稞酒,边跳起民间舞蹈,它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西藏确实是歌舞的海洋,可以说西藏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藏羌风俗禁忌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藏传佛教公元7世纪,佛教从唐朝和印度等地传入西藏。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即保持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具有浓郁藏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先后形成众多教派,目前主要有四大派,即格鲁派(俗称黄教)、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 扎如寺位于九寨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藏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彝族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民俗风情网站 中国民俗书籍介绍   中国民俗书籍         一、秦汉风俗学史概况   司马迁:《史记》。   首部文献风俗专著,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原书30卷,现存10卷。   王充:《论衡》。   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   东汉崔寔撰:《四民月令》。   《西京杂记》,无撰者名。   二、隋唐风俗学史概况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   《朝野佥载》,唐张鷟的随笔。   《大唐新语》,唐刘肃著。   《教坊记》,唐崔令钦撰,是一部记载盛唐伎艺,兼及音乐、舞蹈、戏剧的专门著作。   《茶经》,唐陆羽著。   《开元天宝遗事》、《杜阳杂编》、《独异志》、《宣室志》、《岭南异录》、《北户录》等对唐代社会风俗文化均有所记载。   魏晋南北朝风俗学史概况   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   周处:《风土记》。   颜推之:《颜氏家训》。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晋人干宝:《搜神记》。   贾思勰:《齐民要术》。   晋陈寿撰:《三国志》。   三、五代宋元风俗学史概况   1.文人笔记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   《梦梁录》,南宋吴自牧撰。   《武林旧事》,南宋周密撰。   《齐东野语》,南宋周密撰。   2. 考索性风俗研究著作   《岁时广记》,南宋陈元靓编。   《云麓漫钞》,南宋赵彦卫著。   《容斋随笔》,南宋洪迈著。   3. 小说、史书、地方志对风俗有所采用   《太平广记》、《太广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四明图经》、《临安志》。   四、明代风俗学史概况   1. 郡邑的方志   《天下郡县志书》(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年]诏修)   《寰宇通志》(陈循等主修,景泰七年[1456])   《 大明一统志》(李贤等主修,天顺五年[1461年])   2. 布政使司的“通志”   3. 文人笔记   沈榜:《宛署杂记》,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初刻,全书20卷。记载明代北京宛平属区各方面的情况,经济、政治制度、风俗掌故。   刘侗:《帝京景物略》,该书对风俗,以岁时为主,且较为详细,并有所考索。   张岱:《陶庵梦忆》,对明代江南地区的风俗民情有所记载,为研究明代江南地区士大夫阶层生活风俗的重要资料。   陆容:《菽园杂记》,以明代朝野掌故为主,同时记载手工业与社会风俗。   姚旅:《露书》。   史玄:《旧京遗事》。   文震亨:《长物志》。   杨慎:《丹铅总录》。   蒋一葵:《长安客话》。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屈大均:《广东新语》。   4. 考索性风俗研究书籍   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20卷及《续编》12卷。   王圻编次《三才图会》106卷。形象直观的习俗活动画面,具有较高的风俗史学价值。   五、清代前期风俗学史概况   1.在清初就有以记录和研究北京历代风俗的著作问世。   朱彝尊等编撰的《日下旧闻》。   于敏中等编撰的《日下旧闻考》。   翟灏的《通俗编》   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   2.地方风俗的书籍:   李光庭的《乡言解颐》5卷。   李调元的《粤东笔记》。   顾禄的《清嘉录》。   李斗的《扬州画舫录》。   3.各地方志对风俗的采录。   六、清代后期风俗学史概况   黄遵宪(1848—1905)所撰的《日本国志》。   第一部风俗史的出现,张采亮著《中国风俗史》(宣统二年九月既望萍乡张采亮识于皖江之寄傲轩),对风俗形成、特征、采集方法做了介绍。   方志载俗的勃兴。   近人徐珂编撰《清稗类钞》,全书92类,1.3万余条,300万字。趣而可贵,是研究清代后期社会风俗文化的重要文献。   七、民国时期风俗学史概况   1. 民俗学运动的风俗研究   1918年初,北京大学的歌谣征集活动揭开了我国民俗学研究的序幕。1921年上海商务印务馆出版的《妇女杂志》月刊自第七卷1月号起开辟了“民间文学”和“风俗调查”两个专栏。   《歌谣周刊》发表了大量的风俗研究文章,如温寿链的《福建龙岩县的风俗调查》、顾颉刚的《两个出殡的孝子账》、郑孝观的《江南风俗一零》等。同时,《歌谣周刊》开辟了具有民俗意义的专号,对婚俗、丧俗、岁时节日、信仰等进行研究。   继歌谣研究会之后,北京大学又成立了风俗调查会。调查会制定通过的“风俗调查表”,是我国第一份比较正规和全面的风俗调查提纲。这个调查表,将风俗范围分割为环境、思想和习惯三大块,共54个方面,概括较全,反映了当时风俗调查会和歌谣研究会一些学者对风俗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1925年4月30日至5月2日,顾颉刚、孙伏园、容庚、容肇祖、白涤洲等进行了一次妙峰山庙会调查。《京报副刊》于1925年5月至8月间出了6个“妙峰山进香专号”,发表了18篇文章,这一经典性的专项调查成果,为以后民俗学者“田野作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风俗调查会还编辑了《妙峰山》、《东岳庙》、《北京市招》等3种风俗书籍。   1926年到1927年间,北大一些教授纷纷南下,不少学者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重新将《歌谣周刊》的旗帜耸立起来。   1927年11月,中山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正式以“民俗学”命名的组织——广东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办了《民俗》周刊。《民俗》周刊共出123期。其中“槟榔专号”、“清明专号”、“中秋节专号”、“旧历年专号”、“神的专号”(4次)、“妙香山进香专号”、“疍户专号”等,均以风俗为研究对象。   何思敬《民俗学的问题》、杨成志《民俗学问题格》、钟敬文《数年来民俗学工作的小结账》、陈锡襄《风俗学试探》等都是对风俗研究极有价值的重要文章,基本上代表了20年代末30年初发民俗研最高水平。   《民俗》周刊停刊三年后,1936年9月复刊为《民俗》季刊,共出8期。其中重要文章有王兴瑞和岑家梧的《琼崖岛民俗志》、刘伟民的《东莞婚俗的叙述与研究》、江应梁的《昆明民俗志导论》、郑师许的《方志在民俗学上之地位》等。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还出版了民俗学丛书37种,其中有关风俗研究的有顾颉刚、刘万章的《苏粤的婚丧》、周振鹤的《苏州风俗》、顾颉刚的《妙峰山》、奉宽的《妙峰山琐记》、魏应麒的《福建三神考》等。   1930年前后,钟敬文、钱南扬、娄子匡等在杭州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编辑出版《民俗周刊》以及《民俗学集镌》两辑,发表了《紫姑的姓名》(娄子匡)、《丛祭祀说起》(钱南扬)、《南阳婚俗》(蔡一木)、《“迎紫姑”之史的考察》(黄石)、《金华斗牛的风俗》(钟敬文)、《周汉风俗和传说琐拾》(顾颉刚)、《签试小考》(钱南扬)、等风俗研究方面的文章。同时还利用《民众教育季刊》,出版了“ 民间风俗文化专号”。   民国时期的民俗学活动,“以北大为开端,以中大为发展,北大始其源,中大畅其流,再加30年代各地的活动,形成了一个比较繁盛的时期”。在这场民俗学活动中,风俗学始终被置于重要的地位,体现出民国时期学者对社会风俗文化的重视和尊重。   2. 风俗学研究著作的大量涌现   在民国民俗学发端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民俗学学者,他们原本从事其他学科,诸如社会学、考古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等的研究,现在却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投身于民俗学领域。开始对汉族风俗进行较为科学系统的探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其标志就是有一大批水准极高的风俗学著述问世。   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商务印书馆1938年4月版),是第一部对我国历代社会风俗事象进行系统考证的专著。   杨荫深著的《衣冠服饰》(世界书局1946年版)   李干忱《破除迷信全书》(1924年)、   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1928年)、   嵇宇经《民间游戏》(1928年)、   贾逸君《中华妇女缠足考》(1929年)、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1933年)、   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1935年)、   陶希圣《婚姻与家族》(1935年)、   吴守雄《婚丧喜庆礼节文件大全》(1935年)、   高达观《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1946年)、   卫聚贤《岁时令节》(1946年)、   邓子琴《中国礼俗学纲要》(1947年)、   许地山《扶箕迷信底研究》(1947年)等都是优秀的风俗学专门著作。可以说,民国时期的风俗学专著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样、深刻,有些甚至至今仍无法超越,确实是现代意义上的风俗学著作。   3. 系统性风俗志书和资料汇编的出现   胡朴安编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广益书局1923版)、   李家瑞编的《北平风俗类征》(商务印书馆1937版)   瞿宣颖辑的《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商务印书馆1937版)。   4. 传统笔记对风俗的记述   《京津风土丛书》(1938年9月北京双肇楼校印),共收书17种:其中包括民国时期的风俗笔记著述,记录饮食风俗的《燕京负贩琐记》(燕归来簃主人)、《琉璃厂肆后记》(缪荃荪)、《大兴岁时志稿》(张茂节、李开泰)、《宛平岁时志稿》(王养濂、李开泰)、《春明岁时琐记》(让廉)、《燕京货声》(闲园鞠农)、地志之书《天津扬柳青小志》(张江载)等。      附:徐杰舜、周耀明著《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徐杰舜、周耀明著《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广西人民出版社,460千字,2001年10月第1版,2004年1月第2版第2次印刷,定价:30.00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