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改革刊物

发布时间:

中国改革刊物

《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经贸导刊》(以下简称《中国经贸导刊》)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综合研究拟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警醒总量平衡,直到总体经济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中国经贸导刊》是中国创刊最早、最权威的经济类半月刊。刊名由吴邦国同志题写。吴邦国同志批示:“办好中国经贸导刊还是要坚持为经贸工作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读者服务,扩大在企业的影响力。” 《中国经贸导刊》宣传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所发文件、领导讲话、工作安排、调查报告,各类信息,深入分析,背景介绍,宣传报道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改革情况,企业情况,国内外市场情况,各种社会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读者抱有兴趣的各种问题,具有权威性、指导性、深刻性、前瞻性、实用性、知识性。《中国经贸导刊》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唯一体外机上刊物。开设的栏目有:领导谈、专家论坛、本刊特稿、宏观调控、经济运行、分析预测、经济政策、投资与规划、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生产、技术进步、环境资源、果子监管、改革热线、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内蒙外贸、财政金融、会议市场、地区经济、经验交流、调查报告、中国品牌、警钟长鸣、环球掠影、任务写真、八方论坛、经济信息、企业纵横。《中国经贸导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本,48页;彩色胶印四封、插页。全年24期,每期定价7元。

《宏观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管理》

中国教育改革研究会(China Education Reform Research Associa-tion 简称:CERRA)。由海内外热心教育事业的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自愿组成,是依法登记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学术性民间社团组织。是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 每年组织出版《中国教育改革论丛》,有一定的影响力。

辉煌中华杂志?哈哈,这单位绝对不是国家发改委的!发改委代管的有很多,但主管主办的只有《中国经贸导刊》在国内乃至国际领域都是一个政策解读的风向标,是国家发改委的委刊!

中国改革刊物排名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7-20 16:30:36 阅读:445次 【字体:大 中 小】 01 中国工业经济 02 销售与市场 03 改革 04 经济学动态 05 管理世界 06 经济研究 07 当代财经 0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09 商业时代 10 经济管理 11 财会通讯 12 人力资源 13 中国经济时报 14 会计之友 15 中国软科学 16 中外管理 17 经济评论 18 商场现代化 19 统计与决策 20 世界经济研究 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2 上海证券报 23 企业管理 24 商业研究 25 国际贸易问题 26 上海经济研究 27 中国农村经济 28 财务与会计 29 经理人 30 新营

1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是1955年创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刊物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的理论文章,以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2 改革《改革》系中国经济理论界知名学术期刊,系CSSCI来源期刊,列中国经济专业核心期刊第一位、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第一位,荣膺60余项国家和地方奖项。3 会计研究《会计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年3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主要读者对象:国内外会计理论、实务、教研工作者。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简称比较杂志)是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主管、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荣敬本、赵人伟主编的中央级首家从事比较问题研究的大型综合性理论期刊。5 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工业经济与企业经济领域的权威学术月刊,1984年由蒋一苇创办。6 国际经济评论《国际经济评论》(双月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6年,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问题学术刊物。是由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张宇燕担任主编、邵滨鸿担任执行主编,是国内惟一一份专门对国际经济进行学术评论的刊物。7 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杂志是由我国经济学界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倡议创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所属的西南财经大学承办的大型经济理论刊物。8 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动态》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倡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自1960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既坚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及时反映国内经济理论动态,也坚持探讨和跟踪其他国家的经济学流派的最新观点,同时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经济问题。9 经济科学《经济科学》杂志站在经济理论的前沿,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研究和探索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研究等方面。10 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经济问题》在反映农业经济理论、介绍农业经济政策,提供农业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农业经济学科核心期刊。11 国际贸易问题12 中国农村经济13 金融研究14 世界经济15 中国农村观察16 财贸经济17 财政研究1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 世界经济研究2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TOP 1《读者》《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TOP 2《知音》《知音》杂志创刊于1985年。高举“人情美,人性美”的旗帜,坚持“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精品办刊意识。 《知音》杂志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纪实类杂志,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真实、及时、生动、独家地报道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报刊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发行量一路攀升,不断创造出辉煌。 《知音》中国期刊界的知名品牌,发行量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六位。1985年1月创刊时为月刊,1999年1月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率先改为半月刊。TOP 3《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作为旅游爱好者,你需要一本了解各地景观的杂志。作为收藏家,你需要珍藏具有权威性的地理杂志。作为人文爱好者,你可以不出远门就会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作为一名摄影达人,你将需要专业并且美观的杂志。作为历史的爱好者,你将需要权威的历史发展途径的杂志,最为一名商业人士,需要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杂志提高自身修养的杂志。那么《中国国家地理》将带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你所看不到的世界。TOP 4《南风窗》《南风窗》杂志1985年创刊。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新闻操作,形成了特有的品质和气质,形成了对社会问题特有的解读和视角,形成了特有的文采风格,因而,吸引了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并得到读者认可,巳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与共和国同行,深切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以开放的心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形势,紧密追踪中国政经领域和社会文化变革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难点、汇聚主流精英和人民大众的声音,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考,形成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精神合力。TOP 5《新周刊》《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已形成包括《时代周报》、《香巴拉》、广州新锐贰千广告有限公司和广东飘壹代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在内的媒体方阵。创刊十五年来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新周刊》所有特点中,到今天仍然有意义的一条,是具有收藏价值。你要问,为什么要具有收藏价值?这和中国人到现在买杂志不是买了就扔的消费习惯有关,所 谓“中国特色”,这就是在杂志市场的典型表现之一。所以我们以具备书的特征的形态给读者,首先是暗合这种消费心态。准确地说,我们在刊物和书之间找到了一 种合适的形态。 市场上可能有上百种影响产品形态的因素,剥离出来,一一分析,才能知道自己存在的市场逻辑。书的特征是上架子,《新周刊》目前仍是被收藏的同类杂志的老 大,我们完成了书都未必做得到的特点,如内容丰富,版式,图片及纸张等,表现形态超越了书。TOP 6《家庭》《家庭》原名《广东妇女》,创办于1982年,1983年1月起更名为《家庭》,1999年1月,增出下半月版,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 《家庭》本着在婚姻家庭领域里倡导精神文明、促进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竭诚帮助读者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一办刊宗旨,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和读者第一意识,注意刊物的思想力度和内容的厚实,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家庭》品牌日益深入人心,发行到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一直稳居文化综合类期刊前茅。世界期刊联盟公布《家庭》的发行量在全球文化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八。TOP 7《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TOP 8《博物》《博物》是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的杂志,《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是在CNG同一品牌下,依据读者定位不同而产生的两本杂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益的补充。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杂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自然人文综合知识类刊物,它提倡博物学的复兴,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知。它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图文并茂,紧跟时代。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博物学强调主体的情感渗透,要去亲身体悟自然之整体性和玄妙。博物学以宽广的视野把自然看成一种密切联系的有机体,而我们人类只是此有机体的一部分。博物学将导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艺术。TOP 9《Vista看天下》《Vista看天下》创刊于2005年,短短四年中,成长为中国第一本发行量超50万的新闻周刊,创造了中国媒体的“看天下模式”。 在《Vista看天下》中,没有沉重的表达,没有板起的面孔,只有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言说,将过去10天发生在全球的最精彩故事呈送给读者。 《vista 看天下》主要以政治、历史、社会(包括财经)为主要内容,回顾精彩历史事件,报道和评论时政热点。也有关于文娱和日常生活常识及最新科技小发明介绍的文字,以及一些世界新闻趣图。《vista 看天下》的亮点主要是在于其对所陈诉的历史或政治事件十分客观,尽量让读者能以一个独立的观察者身份去省视一些事件,而不会受到撰稿者的主观感情左右,也就是说《vista 看天下》中所包含的撰稿者主观情绪很少。但对于一些主流道德观念所公认的事件评论,字词中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讽刺,但仅仅只是一点,相较于一些报纸杂志不负责任地作一些偏激言论哗众取宠、不惜歪曲事实拿含混的字词误导读者来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vista 看天下》也不是一本因没有激烈言辞而显得很乏味的杂志,其向读者所展示的世界,正如其名字一样,能让人有透过这扇明窗一览天下的感觉。TOP 10《青年文摘》《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旨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丰富生动、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间。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红版,下半月刊绿版)、彩版( 半月刊 )。

中国改革刊物有哪些

1900年1月25日,兴中会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日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报》、《大江报》、《国粹学报》等,极大的宣传鼓动了革命。

1、《中国日报》  它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 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由陈少白担任社长兼总编辑  早期宣传内容集中在:(1)揭露和声讨请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反封建;(2)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英国、法车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赞美民主共和,号召人民起来争取民主自由;(3)报道革命党人和留日学会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4)宣传反帝救亡,谴责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和沙俄侵华的野心,号召人民起来救国;(5)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  《中国日报》仿日本报纸采用短行排印,这对传统的竖行长行版来说是一项业务革新  《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报,其最大特点是把办报和武装起义等紧密结合在一志  2、《开智录》  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的机关刊物1900年11月 日在横滨创刊出版由郑贯公、冯自由、冯斯栾创办,郑贯公主编  《开智录》以“开通民智”为宗旨,印刷、发行要依附《清主报》,内容和《清主报》相似  3、《译书汇编》  由我国第一个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的成员创办的刊物1900年12月在东京创刊  该刊“专以编译区美法政名著可宗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4、《民报》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由宋教仁、田桐等主办,程家柽任总编辑  该刊为大型时事政论月刊,宣传“三民主主”的政治纲领是其办刊宗旨其宣传内容主要有:(1)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2)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3)宣传以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为中心的民主主义此外,它还大力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  5、《清议报》  保皇派报刊中最有影响的两份报刊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报刊,后来成为保皇会的第一个机关报  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梁启超主编  该报以时事评论为主,其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该报于1901年12月21日因火灾而停刊  6、《新民丛报》  它是一份保皇派报刊,是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1902年2月8日在日本横滨创刊由梁启超主编  该报内容丰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编辑严谨,印刷精美其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  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科技文明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新民文体”也同靡报界和文坛  7、《时报》  戍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也是改良派在国内重点创建的舆论阵地1904年6月12日在上海创刊,狄平子、罗普分任经理与主笔  该报从创刊始,就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评顽固派,又批评革命派因此,在政治上并没有造成我大影响,而是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的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8、《大公报》  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由英华创办,自任社长,总揽经营和编务  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由莫华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2)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3)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4)成为一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9、《京话日报》  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  1904年8月创刊于北京创办人兼社长彭翼仲  该报政治上主张保皇立宪,从一创刊就宣传它是中国人办的报纸,“作报人的心是中国的”,极力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反映人民的疾苦,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热心为读者服务,因而保受读者信任和赞许,但是也因此得罪了官僚和权贵  10、《东方杂志》  中国近代刊行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期刊1904年3月11日在上海创刊先后有孟森、胡愈之等人负责编辑工作  该报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对外主张联日抗俄,对内提倡君主立宪,教育救国内容除自己的社论外,还经常选录多种报刊的时论、记事、要闻、奏折等,资料性较强,类似文摘性刊物1911年改革后,逐渐采取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兼容包的编辑方针,仍坚持改良主义,但它宣传欧美,也译载有关社会主义的内容新文化的运动后,保守反动五四运动后又进行改革,社会科学论著增多,科技文章减少,介绍时政1948年停刊  11、《大江报》  文学社机关报1911年1月3日创刊,其前身是《大江白话报》,由詹大悲投资创办并任总经理兼总编辑、詹大悲主持的《大江报》有两大特色:一是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宫为主要读者对象;二是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  12、《中华民国公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机关报1911年10月16日创刊于武昌由牟鸿勋出任第一任社长  该报主要内容是刊载军政府和下属各部门以及各革命团体的公告,报道有关武昌起义及各省光复消息,评论革命形势和军政府的政策法令等,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后,逐成为黎元洪控制下的舆论工具  13、“竖三民”  报名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人 主编人  《民呼日报》 15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吁日报》 3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立报》 11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呼日报》是在《神州日报》被焚后,由于右任重新集资在上海租界创办的,后因揭露贪官污吏罪行,于右任被逐出租界,报馆被封,该报只办了92天《民呼日报》被封20余天后,他又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后存在48天被查封,一年后,在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下,他又创办了《民立报》  “竖三民”的创办发行,深刻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有力地宣传了革命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辉煌中华杂志?哈哈,这单位绝对不是国家发改委的!发改委代管的有很多,但主管主办的只有《中国经贸导刊》在国内乃至国际领域都是一个政策解读的风向标,是国家发改委的委刊!

中国改革报社属于国家级刊物

中国改革报创刊于1994年1月12日,先后由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管主办。2003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立后,中国改革报随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并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该报社有记者,通过打电话设圈套偷录音方式,到各公司去敲诈,请问这算不算违法?该报社有个叫张鲁的人就经常这样做,请大家注意了…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工人日报 经济日报 中国日报 法制日报 农民日报 这些都是国家级的报纸 但是也分级的。其余的也有国家级的但是好像是对口机关报。比如解放军报等。

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国信息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太多了,我也不知道有多少……

中国改革杂志

书画作品曾被编入《中国书法精粹》、《世界书法家名录》等,同时,还在《人民日报》、《中华儿女》《广东人物》杂志、《战略论坛》、《中国改革杂志》、《中国书画艺术报》、《中华书画家艺术报》、《香港商报》、《深圳特别报》等国内外几十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其书画作品被国家党政军高层领导收藏,并被香港、台湾、日本、越南、韩国、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企业、博物馆、海外华侨社团、国外知名人士、书画爱好者收藏。曾为《开元寺》、《光孝寺》、《普陀寺》、《少林寺》、《南华寺》、《广安寺》、《松林古寺》、《苏仙岭》、《白云观》、《长春观》、武当山《紫云观》、张家界《武陵源》等众多寺庙和名胜景点书写匾牌和提字。书画作品已通过 “IAO” 国际机构认证,定价:每平方英尺700美金。被文化部 ISc 中国艺术品价值评审网上工作委员会评价为特一级书法师。

2010年9月在国际智能电网联盟、美国能源部联合主办的智能电网全球论坛上,大会官网资料介绍时称,武建东教授是 “全球少数几个思想领导者(“The Professor is one of several thought leaders around the world ”),这意味着中国能源战略思想正在成为全球能源变革的重要部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监会原主席、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柴松岳表示,解决全球能源战略转型的理论体系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单网架的智能电网发展方案,这个方案注重以电力系统为主的智能化改革;其二就是武建东教授提出的综合网架的智能能源网的发展方案,这个方案认为不同能源网架间需要实现更高效率的配置和互动,以实现分行业、多产业的能源智能化。“经验告诉我,按照综合网架理论推动智能能源网建设,可能有更好的效果,也能使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落到实处。”这是一位理论上有独立建树能力的战略家和思想家。也被称为百科全书的人物。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智能能源研究组组长、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国智能能源网实施方案课题组组长、国际智能电网联盟理事、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社首席经济学家、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杂志》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特聘顾问等。武建东被业界称为国际上新的“能量通货本位制学说的创立者和奠基人”、“中国智能能源学说奠基人”、“中国互动电网学说奠基人”、“统一地权理论的创立者”、“绿色建筑战略学说的创立者”。二十多年来,其报告和建议多次受到政府高度重视、采纳。作为国际著名能源专家和战略思想家,其计划和报告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2011年2月11日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社发表了武教授《发展超级互联网的体系模式和战略路径》、 《IPv6、4G捭阖纵横:我们如何建造新一代互联网》长篇论文,并发表编者按表示:“IPv4地址总库码址资源配罄之后,新的互联网体系结构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发展的最高端战略主题。在这个背景下,武建东教授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超级互联网”的思想体系,作者这个学说的提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GENI计划、欧洲LP7行动之后,拥有高端互联网战略学说的国家之一。”,“本报特约请作为国际著名学者的国际智能电网联盟理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智能能源研究组组长、《科学时报》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教授讲述中国新一代互联网的总体发展战略。在本报告中,武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指出,IPv6地址升级只是表面问题,它的本质实际上是TCP/IP协议和域名管理系统向更高一级的组织变迁,IPv6地址升级是历史的必然。武教授还特别强调,应重新梳理我国3G移动通讯网络的战略,维持并提升现有的2G网络安全运营,暂缓部分3G网络建设,转型建设一个开放、具有互操作性,囊括电力、电视产业充分参与的有线、无线紧密衔接的过渡性网络,适时再以4G网络为基础启动新网络建设,快速发展太空互联网,建设一个国际领先、产业生态完整,具有综合产业互动能力的创新网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