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矿产与地质编辑部

发布时间:

矿产与地质编辑部

国土资源部

1956年4月西藏地质局成立以后,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1984~1985年该局综合普查大队正式出版了1:100万拉萨幅地质图。与此同时,1988、1990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出版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及形成演化》的专著及1:150万的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刘增乾等,1990)。1988年出版了《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肖序常,李廷栋等,1988)这些综合调查工作和地质研究成果,对认识西藏的石油地质条件、构造演化和远景评价,都有启迪和借鉴意义。1956年,地质部石油地质局青海石油普查大队成立了黑河中队,在查尔古特错以东、青藏公路以西、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之间进行1:100万石油地质概查;在伦坡拉盆地中部和东部进行了1:20万地质图的草测。1957年黑河中队继续对伦坡拉盆地周边中生代地层及盆地内新生代地层、局部构造特征、含油气性进行了专题研究工作,测制了大量的地层剖面。1961年西藏地质局藏北地质队对伦坡拉盆地内已知的牛堡、江东梁、老丁青、新丁青等4个构造进行1:5万地质构造的草测。同年,青海石油管理局地质处也对伦坡拉盆地的牛堡、伦坡拉、丁青、罗加林(阿里开柏)等构造进行了石油地质踏勘,并对地表油气显示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图1-3)。1966年地质部石油地质局综合研究队成立了青藏队,对青海南部、西藏北部进行了石油地质调查工作,并再次对伦坡拉盆地含油气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1967年地质部又成立了第四普查大队,后发展成为配备有地质、物探、钻井力量的综合石油普查勘探大队,开展了多工种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工作主要集中在伦坡拉盆地及邻区班戈盆地,初步建立了伦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和时代划分,完成了伦坡拉盆地西部及邻区班戈盆地的地质草图,并测制了伦坡拉盆地中部和东部1:20万地质图。在对牛堡、丁青、伦坡拉、阿里开柏、的欧总等构造进行地质详查的基础上,首次在牛堡和伦坡拉构造上开展了地震和钻井工作,为该区进一步开展石油普查勘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筛选出重点工作范围。同时在藏南地区进行了1:50万的地质路线调查。1971年又继续在牛堡和长山构造进行了1:5万的构造细测,在牛堡构造上布置浅井11口,总进尺3352m。在长山构造布浅井10口,总进尺4707m。1971年7月在牛浅2井发现了原油,并对井深约100m的古近系牛堡组中段进行了简易土法试油,油层可间歇自喷,日产原油50 kg,并产少量含硫的天然气。这是“世界屋脊”上首次在钻井中获得油气流。牛堡构造和长山构造中的含油层皆位于第三系中、下部,埋藏浅,保存条件不佳,原油遭受严重风化,兼之构造圈闭面积小,因而工业价值前景有限。1972年以后,勘探重点转向盆地内的帕格纳地区和红星梁地区,同时在盆地中部和东部全面开展了地震联片测量和重力详查工作。成立了深井钻井队;1975年又成立试油队。同时,完成了伦坡拉地区1:20万的地质填图约3×104km2。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不仅了解到地面局部构造在深部的变化,而且对盆地深部构造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证实了盆地北部斜坡红星梁正断层和南部斜坡的伦坡拉—长山断层为同生断层,在其内侧下降盘分别发现的塘奴陇果西挠曲。罗马敌库构造和长山北鼻状构造等潜伏构造,很可能为滚动构造(同生构造)。通过钻井资料确定了伦坡拉盆地第三系陆相地层层序及其岩相变化特点,建立了介形虫、轮藻和孢粉化石的组合,为研究西藏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发育特征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图1-3 西藏伦坡拉盆地平面图(引自《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四青藏高原区,1990)1—航磁推测断层;2—重力推测断层;3—地震推测性质不明断层;4—地震推测正断层;5—地震推测逆断层;6—性质不明断层;7—推测断层;8—老地层出露区;Ⅰ—边缘隆起区;Ⅱ1—北部背斜构造带;Ⅱ2—中央坳陷带;Ⅱ3—南部背斜构造带1976年在伦坡拉盆地东南缘东卡错地区,首次发现下志留统,而后又相继见到泥盆系、二叠系等古生代地层,采集了化石,初步建立了伦坡拉地区古生代地层剖面。1976年8月位于松棵尔构造南翼邻近红星梁断层北侧的红星6号井,试采获原油日产8m3(无阻流量),成为西藏自治区的第一口工业油气井。另外,在松棵尔构造轴部红星13井井深858~962m 牛堡组E2n2-1段,见油浸砂岩7层,总厚23m,单层最厚5m,储油物性好,属中容积高渗透储集层,在钻进过程中曾见大量原油随泥浆流出。但因固井失败,而未试油。此外,相继在牛3井、牛4井、红星16井都见到了很好的油气显示,展示了伦坡拉盆地的含油远景,表明伦坡拉盆地的松棵尔构造为一工业性气藏。罗马的库构造、红山头鼻状构造、塘奴陇果西挠曲、老丁青等是最有利的含油气构造,以及帕格纳地区、红星梁地区和伦坡日—爬爬—机日骇以北地区是伦坡拉盆地有远景的含油气地带(《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查与发现》编辑部,1992)。1999年7月地质矿产部中南石油局在伦浅3号井地下400m处油层,采用热采工艺采获原油累计喷油103m3,显示存在一个上千万吨储量的中型油田(赵政璋等,2001a)。地质矿产部石油系统在重点开展伦坡拉盆地石油普查勘探过程中,同时对洞错、改则地区、可可西里地区,巴青、索县、嘉黎地区进行了石油地质调查。开展了伦北盆地、班戈盆地的石油普查工作,为逐步开展西藏石油地质工作和编制西藏地区长远规划提供了资料依据。

矿产与地质编辑部工作

在煤矿工作,虽然你学的是地质,但最好多学些采矿方法的知识,必竟这是煤矿,想要爬上去,还要是懂更多关于采矿,安全,通风等等方面的知识。。。我是学采矿的,在这里只是给你个建议。。。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地质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是前苏联在中亚的重点工作地区。当年的乌兹别克斯坦地质部在鼎盛时期拥有27000人的队伍,在境内做了大量区域地质调查和普查勘探工作。20世纪80年代即已完成境内1:20万比例尺地质调查、航空磁测和重力测量,基岩区1:5万比例尺地质测量也已完成。许多重点矿产的远景地带都作了更大比例尺的地质调查(项仁杰,2006c)。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地质矿产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委员会,下辖2个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和水文地质研究所),2个专业化大队,3个从事机械仪器加工修理和宝玉石加工制作的工厂(王正立等,2005)。乌兹别克斯坦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已发现118种矿产,其中已开采利用60余种。全国有1800多个矿床和大约1000个远景矿点,现已探明1500多个矿床,其中油气田188个,煤矿3个,贵金属矿床48个,有色、稀有和放射性金属矿床43个,黑色金属矿床5个,非金属矿床37个,矿山化工原料矿床22个,宝玉石矿床30个,各类建筑材料矿床525个,淡水和矿水地下水源地357个。其中40%以上的探明矿床已投入开采(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据估计,乌兹别克斯坦矿产资源总潜在价值在3万亿美元以上,已探明矿产地的价值为9700亿美元(王正立等,2005)。在上述矿产中,天然气、铀和金以及钼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优势矿产,在世界上处于比较突出的地位(表6-1)。表6-1 乌兹别克斯坦优势矿产在世界上的地位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9; 《Oil & Gas Journal》(2008);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Statistics,2009。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重要的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其天然气储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居第四位,排在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之后,而产量则仅次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居第三位。近年来大约20%的天然气产量用于出口,80%供国内消费。从人均天然气消费量来看,乌兹别克斯坦稍逊于俄罗斯(1600立方米/人·年),但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倍(АГКоржубаев идр,2007)。在独联体国家中,乌兹别克斯坦铀的储量比俄罗斯多,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其铀矿山产量少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居第三位。在世界铀储量排行榜中,乌兹别克斯坦占第六位,产量占第七位。乌兹别克斯坦是重要铀出口国之一,2006年向美国出口铀770吨(刘增洁,2008c)。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第九大黄金生产国,年产黄金80吨左右,在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远高于其他国家(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从总体来看,矿业部门在乌兹别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据2005年统计资料,2004年乌兹别克斯坦共有105家矿山企业,拥有劳动力72万,占工业部门劳动力总数(48万)的14%。由此推断,矿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和国民总收入中的比例也会比较高。天然气、铀、金、铜、锌等出口矿产是乌兹别克斯坦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值得指出的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矿产资源供给和矿产工业发展存在令人担忧的一面。主要问题是某些矿产后备原料基地不足,增长乏力,这在油气、金、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生产上已有明显的反映。以油气为例,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开采量1998年达到创纪录的820万吨,以后便连年下降,据预测直到2011年才有转机。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以来石油消费量却扶摇直上,而且这种势头将长期持续下去。乌兹别克斯坦现在已是石油进口国,今后供需缺口将会更大。天然气开采量近几年呈停滞状态,新增储量落后于储量消耗,是造成油气生产走入低迷状态的原因之一。矿业政策举措失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乌兹别克斯坦的地下资源使用税(简称资源税,相当于矿产权利金)本来是世界上比较高的,后来为改善矿业投资环境,将资源税普遍调低,金减为8%,银7%,铜9%,铅锌钼1%。近几年国际矿产品价格大幅提高,矿山企业成为主要受益者。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为从中得到更多利益,大幅度提高了地下资源税税率。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开采石油的资源税率从3%提高到35%,凝析油从7%提高到32%,天然气从5%提高到58%。油气资源税税率提高了3~4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便导致油气资源开发领域投资环境恶化,外资投入下降,生产企业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企业已经不堪重负,最终使油气产量尤其是石油和凝析油产量下滑。2005年当年,石油减产2%,天然气产量下降3%(宋国明,2007)。为了进一步扩大矿物原料基地,从根本上扭转矿业生产中的不利局面,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采取了大力加强战略矿产普查勘探工作的果断措施。2007年1月17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发布了 《关于从根本上完善乌兹别克斯坦地质勘探工作组织和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委员会工作的措施》 的命令,命令要求从根本上完善地质勘探工作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提高油气、贵金属、有色金属、稀土金属和铀,以及地下淡水和矿水普查勘探的效果。为了执行总统的这一命令,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委员会建立了 “贵金属有色金属地质”、“铀和稀土金属地质” 和 “液态矿产资源地质” 几个科研生产中心,专门负责地质勘探工作的具体方向,在地质勘探工作中长期计划的基础上,将所有能够协调地下资源调查、矿床普查、评价、勘探全套工作的科研生产部门都联合起来。显然,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的上述命令即是现阶段加强其地质勘探工作的动员令。实际上,乌兹别克斯坦地下资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委员会主任НГ马夫利亚诺夫等领导人著文指出,乌兹别克斯坦现已发现的固体矿产矿床都分布在古生代基底岩石出露地区,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研究(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很多的

矿产与地质编辑部怎么样

《矿产与地质》杂志的办刊宗旨是着重报道有色地质行业生产、科研的最新成果和工作进展,同时兼顾非金属矿产及矿物材料的研究成果,重视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预测、防治的报道。矿产与地质杂志特色:(1)稿件应文字精练,层次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说服力强。(2)题目:要求言简意赅,标新立异,大气磅礴,严谨工整。(3)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顺序以正文出现的先后为准,文内用方括号按先后顺序标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4)内容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一般不超过200字。关键词一般每篇3~5个为宜。(5)请在文章正文之后附上百字以内创作简历以及真实姓名、详细通联地址、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简介:现已并入国土资源部

矿产与地质编辑部工作职责

法律分析:一、制定有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规章;二、监督、检查矿产资源管理法规的执行情况;三、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考核指标体系及定期报表制度;四、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大型矿山企业的非正常储量报销的审批工作;五、组织或者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调查研究,总结交流经验。法律依据:《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三条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执行本办法负有下列职责:一、制定有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规章;二、监督、检查矿产资源管理法规的执行情况;三、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考核指标体系及定期报表制度;四、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大型矿山企业的非正常储量报销的审批工作;五、组织或者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调查研究,总结交流经验。

责任编辑岗位职责   对所执编的某期学报,根据稿源情况和编辑意见,提出组稿计划,经主编同意后实施。   对责任刊(期)进行统校、核查、组织编辑活动,安排排版并对质量和进度负责。处理主编委托的工作,对主编负责。   对进入排校中的稿件,要按时分、收、送,一般三周内完成终校。其中每校收回校样后,应通览一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独立完成稿件的初审、送审(函审)、退修、编辑加工、图表处理、校对、互校以及所编稿件各个环节的检查,参加学报交流和发行。   进行计算机编排修改,做好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并对所负责期刊的网页定期更新。   收集并及时研究和处理作者、读者意见和反馈信息,索要课题获奖证书和效益证明材料。   研究有关专业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选题和组稿设想。   努力学习编辑业务和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编辑水平、文字能力、相关专业水平和外文水平。   每年撰写编辑学论文至少一篇,指导编辑工作。  编辑岗位职责   组稿。根据作者投稿时间和编辑部的安排,提出自己分工栏目的组稿计划及约稿意向,经主编同意后实施。组稿计划和约稿意向要兼顾校内外两个渠道,重点组约专家学者的优质稿件,并在组约稿件过程中,逐步建立作者群体和网络。   审稿。按照分工、完成稿件的初审工作。审稿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和本刊的特点及学术规范,对稿件提出准确具体的审鉴意见,认真填写编辑流程工作单中编辑加工意见,按规定提交主编终审。   改稿。编辑对终审通过的稿件,需进行必要的文字修改和技术加工。稿件修改加工要尊重原作,遵循规范,防止草率从事。   校稿。按照本刊编校合一的工作制度,编辑必须承担一定的校对任务。校对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确保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三。要注意及时处理稿件中存在的其它问题。   编稿。根据编辑部的统一安排,具体运作每期学报的编排校等事项,协助责任编辑解决编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承担主编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进行计算机编排修改,做好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对所编刊网页更新提出可行性建议。   参加学报印刷、发行、订阅和交流工作。   努力学习编辑业务和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编辑水平、相关专业水平和外文水平,每年撰写编辑学论文至少一篇。  编辑岗位职责  一、组织稿件。以本校为主,同时有目的向外单位专家邀稿,保证不断提高学报质量,扩大学校的影响。  二、审查稿件。主要是做好初审和联系送审工作。  三、编辑稿件。主要是文字上的删减、修改、标点订正。  四、编排版面、初审清样。主要是科学的安排版面,并对清样校对,报主编审定。  五、发行、交流。主要是搞好与有关院校、科研单位交流刊物。  六、收集反馈信息,对学报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七、帮助作者掌握与学报编辑出版有关的国家标准,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八、坚持学习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学习、汲取兄弟院校的办刊经验,不断提高编辑水平和学报质量。  九、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矿产与地质编辑部工作内容

很多的

1956年4月西藏地质局成立以后,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1984~1985年该局综合普查大队正式出版了1:100万拉萨幅地质图。与此同时,1988、1990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出版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及形成演化》的专著及1:150万的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刘增乾等,1990)。1988年出版了《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肖序常,李廷栋等,1988)这些综合调查工作和地质研究成果,对认识西藏的石油地质条件、构造演化和远景评价,都有启迪和借鉴意义。1956年,地质部石油地质局青海石油普查大队成立了黑河中队,在查尔古特错以东、青藏公路以西、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之间进行1:100万石油地质概查;在伦坡拉盆地中部和东部进行了1:20万地质图的草测。1957年黑河中队继续对伦坡拉盆地周边中生代地层及盆地内新生代地层、局部构造特征、含油气性进行了专题研究工作,测制了大量的地层剖面。1961年西藏地质局藏北地质队对伦坡拉盆地内已知的牛堡、江东梁、老丁青、新丁青等4个构造进行1:5万地质构造的草测。同年,青海石油管理局地质处也对伦坡拉盆地的牛堡、伦坡拉、丁青、罗加林(阿里开柏)等构造进行了石油地质踏勘,并对地表油气显示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图1-3)。1966年地质部石油地质局综合研究队成立了青藏队,对青海南部、西藏北部进行了石油地质调查工作,并再次对伦坡拉盆地含油气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1967年地质部又成立了第四普查大队,后发展成为配备有地质、物探、钻井力量的综合石油普查勘探大队,开展了多工种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工作主要集中在伦坡拉盆地及邻区班戈盆地,初步建立了伦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和时代划分,完成了伦坡拉盆地西部及邻区班戈盆地的地质草图,并测制了伦坡拉盆地中部和东部1:20万地质图。在对牛堡、丁青、伦坡拉、阿里开柏、的欧总等构造进行地质详查的基础上,首次在牛堡和伦坡拉构造上开展了地震和钻井工作,为该区进一步开展石油普查勘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筛选出重点工作范围。同时在藏南地区进行了1:50万的地质路线调查。1971年又继续在牛堡和长山构造进行了1:5万的构造细测,在牛堡构造上布置浅井11口,总进尺3352m。在长山构造布浅井10口,总进尺4707m。1971年7月在牛浅2井发现了原油,并对井深约100m的古近系牛堡组中段进行了简易土法试油,油层可间歇自喷,日产原油50 kg,并产少量含硫的天然气。这是“世界屋脊”上首次在钻井中获得油气流。牛堡构造和长山构造中的含油层皆位于第三系中、下部,埋藏浅,保存条件不佳,原油遭受严重风化,兼之构造圈闭面积小,因而工业价值前景有限。1972年以后,勘探重点转向盆地内的帕格纳地区和红星梁地区,同时在盆地中部和东部全面开展了地震联片测量和重力详查工作。成立了深井钻井队;1975年又成立试油队。同时,完成了伦坡拉地区1:20万的地质填图约3×104km2。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不仅了解到地面局部构造在深部的变化,而且对盆地深部构造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证实了盆地北部斜坡红星梁正断层和南部斜坡的伦坡拉—长山断层为同生断层,在其内侧下降盘分别发现的塘奴陇果西挠曲。罗马敌库构造和长山北鼻状构造等潜伏构造,很可能为滚动构造(同生构造)。通过钻井资料确定了伦坡拉盆地第三系陆相地层层序及其岩相变化特点,建立了介形虫、轮藻和孢粉化石的组合,为研究西藏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发育特征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图1-3 西藏伦坡拉盆地平面图(引自《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四青藏高原区,1990)1—航磁推测断层;2—重力推测断层;3—地震推测性质不明断层;4—地震推测正断层;5—地震推测逆断层;6—性质不明断层;7—推测断层;8—老地层出露区;Ⅰ—边缘隆起区;Ⅱ1—北部背斜构造带;Ⅱ2—中央坳陷带;Ⅱ3—南部背斜构造带1976年在伦坡拉盆地东南缘东卡错地区,首次发现下志留统,而后又相继见到泥盆系、二叠系等古生代地层,采集了化石,初步建立了伦坡拉地区古生代地层剖面。1976年8月位于松棵尔构造南翼邻近红星梁断层北侧的红星6号井,试采获原油日产8m3(无阻流量),成为西藏自治区的第一口工业油气井。另外,在松棵尔构造轴部红星13井井深858~962m 牛堡组E2n2-1段,见油浸砂岩7层,总厚23m,单层最厚5m,储油物性好,属中容积高渗透储集层,在钻进过程中曾见大量原油随泥浆流出。但因固井失败,而未试油。此外,相继在牛3井、牛4井、红星16井都见到了很好的油气显示,展示了伦坡拉盆地的含油远景,表明伦坡拉盆地的松棵尔构造为一工业性气藏。罗马的库构造、红山头鼻状构造、塘奴陇果西挠曲、老丁青等是最有利的含油气构造,以及帕格纳地区、红星梁地区和伦坡日—爬爬—机日骇以北地区是伦坡拉盆地有远景的含油气地带(《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查与发现》编辑部,1992)。1999年7月地质矿产部中南石油局在伦浅3号井地下400m处油层,采用热采工艺采获原油累计喷油103m3,显示存在一个上千万吨储量的中型油田(赵政璋等,2001a)。地质矿产部石油系统在重点开展伦坡拉盆地石油普查勘探过程中,同时对洞错、改则地区、可可西里地区,巴青、索县、嘉黎地区进行了石油地质调查。开展了伦北盆地、班戈盆地的石油普查工作,为逐步开展西藏石油地质工作和编制西藏地区长远规划提供了资料依据。

在煤矿工作,虽然你学的是地质,但最好多学些采矿方法的知识,必竟这是煤矿,想要爬上去,还要是懂更多关于采矿,安全,通风等等方面的知识。。。我是学采矿的,在这里只是给你个建议。。。

说的通俗点就是找矿的,说的专业一些是资源勘查主要是利用地质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地质遥感卫星等技术,分析当地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元素富集异常性等,在一定得地层中找到具有一定工业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