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官网网址

发布时间: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官网网址

2014年6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将《中外健康文摘》杂志变更为《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中医健康养生》除了每期新闻热点类“封面报道”重头栏目以及不定期特别策划外,内容分为三大版块:养生汇、治未病、大健康,主要栏目和内容如下:一、养生汇:面向社会大众,刊载权威好用的养生知识和方法生生之道:权威专家谈四季养生。静心斋:重点关注中医情志养生,解决现代人心理健康问题。3哲理养生:中医药文化、佛道儒等哲理养生内容。名人坊:古今中外社会名人的养生故事、养生感悟、养生方法。 养生真相:对有歧义的热点养生理念方法等正本清源。养生动起来:介绍不同的养生健身功法。7.吃健康:营养饮食,各类药膳,食疗等。生活中医:从生活点滴中解读中医理论,学会如何运用。二、治未病:面向亚健康人群,注重中医防治疾病和特色方法名医说: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结合防病治病等谈养生保健。 问健康:时下最关注的健康问题或读者提及最多的问题,请各权威医生进行解答。慢病有方:中医防治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和方法。自我把脉:介绍自我诊断的技巧、方法等。我的一招:介绍防治疾病的真验方、真方法。两性健康:介绍男科、妇科常见病的健康问题及房事保健等。父母心:父母学习育儿经。颐年课堂:老年保健的课堂。三、大健康:面向中医健康产业从业者,交流大健康行业发展经验健康产经:健康养老养生相关产业的行业分析、解读趋势,产业新知商机等。生态旅游:围绕中医养生旅游谈各地特色。医馆:全国各类有特色、好口碑、知名度高的医馆、会所等。读书时光:各类中医药养生保健好书推荐及书评。点墨轩:和中医养生有关的散文、随笔,琴棋书画、闻香品茗等内容。特色疗法:介绍有中医特色的各种外治法。小刀测评:养生保健软件、产品的使用比较。信息:中医养生类会议、活动、招聘等。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官网

王凤岐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卫生部中医司世界针联司库、世界骨伤联合会总监。吃饭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目前,我国大部分人在吃的方面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了。随之而来的因饮食不当引发的现代人疾病又摆在了我们面前。据统计,我国目前高血压患病人数有2亿左右,糖尿病患者有1亿左右。其他各类慢性疾病有3亿左右。这组数字告诉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寿命延长了,但是因“非健康生活综合原因”导致的慢性疾病却突然爆发了。原因是综合的,其中较为突出的原因非“吃”莫属,所谓“病从口入”啊。一位母亲带着体重200多斤的儿子找我看病,自述她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很难吃上肉食,条件改善后,觉得要把自己小时候缺吃的肉从儿子身上补回来,10来年下来就成了这个结果:16岁的少年,原发性糖尿病。这完全是“胡吃海塞”导致的疾病,高蛋白高营养进入体内以后转化为高热量,没有合适的出口,怎么办?就在我们体内找事儿了,就会攻击身体的脏器与系统。说到底还是这位妈妈缺乏健康素养啊。其实,我们现在缺的不是信息,不是资讯,而是科学、正确的健康知识。很多人尤其是女士为了瘦身选择不吃主食,觉得馒头米饭看着就长肉,其实,那些都是碳水化合物,应该说是最易消化,最易代谢出体外的。中医养生说“胃不得谷物之气不生”,所谓不生,就是说胃肠功能得不到很好的运作,脾胃、肠道功能的正常健康运转,恰恰需要五谷杂粮的支持。这些爱美的女士还经常在晚餐的时候选择用水果代替主食和蔬菜,偶尔为之还没什么,长期如此的话有些人就会出现体虚,贫血、体寒的症状,因为水果都是寒凉之物,不能代替主食,长期代替晚餐主食,搞得体虚寒盛,往往脸上就会出现寒郁黄斑,这真是得不偿失。现在中国人都不缺油水,不需要刻意吃大鱼大肉,还是建议肉、菜二八开,就是荤的有两成足矣,而且每天尽量吃新鲜的蔬菜,那是不能用水果代替的,除了维生素丰富的原因之外,蔬菜的粗纤维是我们人体必需的“宝贝”,除了帮助我们消化,排便之外,还参与我们身体的多项活动。想减肥,想少生病,想美容,合理地吃蔬菜准没错。不知道何时开始,“素食”开始流行起来了,很多年轻人问到这个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素食”不是一种时尚,不是一种跟风的事情,要根据年龄、身体素质、工作性质等综合来看。你现在要是问我“素食”是好还是坏,还真不能一句话就下结论。不看自身情况而盲目“食素”会出问题的。在临床上因为脂肪、蛋白质缺乏而产生的疾病还真不少见。所以说,老人、身体消化不好的、身体活动少的不妨少肉,甚至素食。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少年,体力脑力工作繁重的中青年还是适当地补充优质蛋白和脂肪。尽量做到身体的支出与进食平衡。还有就是吃“杂粮”的问题,现在电视啊、期刊报纸上都有推崇杂粮的文章和消息。杂粮要吃,但它不是灵丹妙药,有病还是要吃药,吃杂粮就能治病吗?这不科学。我邻居刘大妈去年吃了小半年老玉米面,蒸窝头、煮玉米粥、棒子面贴饼子??可身上的老毛病没见好,肠胃还吃坏了。你想啊,七十多岁的人了,本来消化能力就弱了,再用这些粗粮去折磨它,不出问题才怪呢。所以说:养生要科学,健康不跟风。这些年,咱们中国人在吃上真的可以用“穷奢极侈”来形容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可以说没有吃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口味越来越重,看看现在川菜红遍大江南北的状况就知道,现代人追求口味刺激、麻辣香。我对川菜没有意见,偶尔为之没问题,问题是现在很多人无辣不欢,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天干地燥,基本到了没有辣椒不能吃饭的地步,这就有问题了。味蕾被破坏了,体内津液被伤耗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阴虚阳亢”证型的疾病:燥咳久咳、皮肤瘙痒、血压不稳、失眠易怒等等。吃什么药呢?我看先把辣椒断了吧,一边大把吃药一边大把吃辣椒,你说这病能好吗?辣椒是好东西,什么好东西都要适可而止,要分地域、分天气、还要看自己的体质。要弄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要盲目追求刺激,这样才能不被美食所害。一位老太太跟我抱怨说:活了一辈子了,到老了反而不会吃饭了。确实,现在“专家”太多,资讯太多,今天说人离不开水,每天最少喝八杯;明天就有人反对,说喝太多水容易寒凉,体内湿气太重。刚听说餐前吃水果可以减肥瘦身,马上就有消息说餐前水果伤胃。那到底怎么吃饭呢?我经常开玩笑地回答:用嘴吃!健康饮食自古就是中国医学关注的一个焦点,我们经常告诫病人:三分药七分养。这个养里面有很大成分说的是饮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语录,很多人可能觉得老生常谈,但它确实是经典,是咱们古人用生命穿越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送给后人的经典啊,你不信这个,你信各种小药片,你信各种小“偏方”。这不是贤愚立判的事情吗?没有生病或者身体基本处于健康状态的人,就是均衡着吃你想吃的食物就行。均衡,这个是关键。五谷杂粮是根本,是养生的基础。人就要吃粮食。水果是让我们活得“鲜亮”的东西,能让我们滋润。各种肉食是让我们强壮的元素,抵抗严寒酷暑,增加免疫力,但这个东西不是多多益善,是少而有益,精而有益。蔬菜是我们充实饭桌的主力,尤其我们亚裔人种,尤其我们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离开蔬菜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自古以来我们亚裔人就是谷菜为主。虽然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了,但生命的基础并没有因为“”就变异了啊,所以还是要乖乖地把先人的智慧学习传承下来。一定要记住,人都是要用嘴吃饭的,没有人来自火星。文王凤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战略合作伙伴《中医健康养生》杂志,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中医健康养生》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杂志依托中医药行业权威媒体中国中医药报丰富的信息和专家资源,依靠报社和杂志社经验丰富的编辑团队,向广大读者提供权威、科学、地道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弘扬优秀中医养生文化,正确引导养生保健舆论。《中医健康养生》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0-1279/R。杂志为月刊,设计精美,全彩印刷,每月1日出版发行。

2014年6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将《中外健康文摘》杂志变更为《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电子版官网网址

《中医五脏养生》pub  链接:  -KVA 提取码: i68g

《中医养生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三版高清版》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_smvQD9o2enR1Q?pwd=o5mh 提取码:o5mh简介: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中医养生樊正伦6寸版》pdf  链接:   提取码: w28d

万方数据库、维普都是比较常用的数据库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里面有比较新的医学进展其他外文还有:Lancet柳叶刀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N Eng J Me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Circulation循环杂志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官网网址是什么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社投稿须知: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 作者及其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地区、邮编)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号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固定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 摘要、关键词及基金资助:所有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英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名应全部列出,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英文作者和单位应与中文对应。关键词:所有栏目应附关键词3-8个,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基金资助要求中英文对照,请查找原始英文。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 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1”等标注。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 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本刊不再受理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来自万方的数据,很多杂志没有官网,都是直接投邮箱的,或者是邮寄。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官网网址是多少

现在有很多的,你进那些医学网站就可以学,你也可以去有app或者小程序有一个叫学堂在线,他是每年医生都还要学习的一个中成药处方权检验的一个标准。

编辑单位:《新中医》编辑部 社 长: 主 编:郭桃美 主 任:郭桃美国内刊号:44-1231/R 国际刊号:0256-7415 邮发代号:46-38 定 价:15 电 话:020-36585485、6585489 传 真:020-36590326 EMAIL :, 网 址: 地 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邮政编码:510405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