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外语与翻译期刊点评稿

发布时间:

外语与翻译期刊点评稿

为了保护作者的合法权利,促进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促进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其中有一项是关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原则。那么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是什么呢?接下来八戒知识产权就带您一起了解相关知识。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现在的问题是:又有几个网站是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网站转载的目的总是为了借助其他网站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网站的内容,从而吸引更多人访问,或多或少带有商业目的。)(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即在网络上传播作品的权利。但《著作权法》第22条也规定了十二种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理使用情形。比如:(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等。上述情形,可以合理使用作者作品,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一)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二)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经济学的顶级期刊有: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中国翻译

外语与翻译期刊点评

老教授发现自己100多篇文章被知网收录的,但是没有收到过一份来自知网的稿酬,知网则表示是已经给杂志社签过合同付过钱了,最终是知网败诉赔给老教授钱。

因为老教授在知网上下载自己的学术论文,发现要收费,就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诉讼,告知网侵犯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最后知网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向老教授道歉并且给予赔偿。

新东方英语杂志的最后一栏“翻译擂台”还不错,选中了会刊登,而且有点评 希望对你有用!

考研杂志是美国的时代周刊之类的。但是我想问一下,你有时间看吗?另外,你看那有用吗?中国的考研英语考的方向和外国不一样的,考研考的是细致,考的是某一个点。如果一个问题,他很有可能4个选项都是对的,但是个别选项说的不完全。你要选择说法完全的才可以。建议你可以仔细看看历年真题,很多名师,到最后都说:如果没有时间的话,就再重新做一遍历年真题

外语与翻译期刊点评稿格式

鲁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县。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生平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升官,可以发财,个人身价百倍,家庭也随之受到世人的羡慕。这被认为是读书人的“正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僚”,为这个官僚出谋划策,奔走效力,接受这个官僚的馈赠。借着这个官僚的权势,自己也有了权势。这是当时读书人常走的第二条道路。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虽然这被当时的官僚所不齿,但到底可以发家致富,不致落到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底层。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抱着到“异地”去寻“别一类”的“人们”的目的,离开了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当时的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这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所从来没有过的。在课余,鲁迅还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这大大开拓了他的文化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南京路矿学堂求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这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日本就是通过西方的医学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价值和意义的,鲁迅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当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但日本军国主义的势力也在同时发展着。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对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了更切实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他的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状况和被西方帝国主义所欺侮的历史命运。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在这时,人生像一杯苦酒,喝在肚里,苦在心里,欲吐吐不出,欲忍忍不下。但也正因为如此,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可以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讨伐传统封建专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唤重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它带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华民族的凄厉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意志和信念。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中国的小说,只有到了鲁迅那里,才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这个更广大的题材领域,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是一个多么冷酷无情的世界!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生!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挺起腰杆来做人,争取自己幸福的未来。  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进步的要求,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真诚的爱,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们。“狂人”诅咒人吃人的现象,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周围的人就把他当成疯子,必欲除之而后快(《狂人日记》);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药》);魏连殳关心中国社会,社会却来迫害他,到他不再关心中国社会时,周围的人却来巴结他(《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剧的命运。鲁迅同情这些知识分子,就是同情中国社会,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这些知识分子还在为社会的进步而挣扎、奋斗。  鲁迅对社会上的两类人是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的,那就是那些权势者和伪君子。《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这需要高超的艺术功力。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我们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我们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中国古代的文化不像西方的文化,西方中世纪处在一种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统治之下,只要挣脱了这种宗教文化的束缚和禁锢,西方的近现代文化就有了发展的力量。中国古代文化则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种文化都掺杂在了一起,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彻底打破了中国古代散文“温柔敦厚”美学风格的束缚,更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鲁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还古代人物一个鲜活真实的面貌,也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现实人物的真实面目。通过《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鲁迅实际重构了中国的文化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鲁迅的思想和艺术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他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这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师。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著作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

首推二十一世纪学生英语报 TEENS,这个对阅读非常有帮助,能提高词汇量,真的不错。我再说一下书吧,这个对提高英语也有一定的作用,《书虫》和《心灵鸡汤》的英文版,最好找几本你感兴趣的进行阅读,先不要看翻译,试着自己理解,推敲生词的含义。而且要准备一本生词本和好词好句的本子,照抄生词,注明音标和意思,平时拿出来反复地看。关于学习方法,你是初中刚毕业,已经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决心学好的态度很好。我建议你利用暑假的时间先去借高一的英语课本,背后面的单词,毕竟词汇量是最重要!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听一些英文歌曲,这样对听力和语感有帮助,可以的话再试着将歌曲唱出来,熟知里面的单词,注意歌手唱词的发音和他的连读。我觉得英语的单项选择是做题练出来的,你可以试着做一些单项选择题,要讲效率但速度不能太慢!做完后要整理错题,这点我认为很重要。

如果按楼主的英语水平,读报纸还没有这个必要,对不起,可能说的太直接了,见谅说白了,提高英语,尤其是高中生英语的最好方法就是背单词,单词量一上去,英语水平自然就强了我高三那会儿,英语很一般,考试满分150,我只能得100多点。后来用寒假背了一本刘毅编的《突破英文基础词汇》,背的很熟,我发现我英语有了飞跃,最后高考考了那本书是黄色封皮的,配有磁带,楼主可以结合磁带背,效果更好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希望可以对楼主有帮助 附,看很多人都建议你看21世纪报,我认为这对你的程度不会有任何帮助。满篇都是六级词汇,你本身对英语就没自信,要是老看这些报纸就更没自信了英语提高没有什么捷径。如果楼主非要读英文的刊物我推荐楼主看外研社编的《书虫》系列读物,这套读物有针对各个年级,不同词汇量量身定做的英文小说,就是把一些英文名著用比较简单,朴实的语言描述出来,并且有中英文对照。我认为对楼主肯定会有帮助如果楼主有疑问可以发信息给我,我基本都在线

二OO三年4月,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理论刊物《批评探索》在芝加哥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议题为“文学批评理论”的未来。与会的文学批评理论家面对网络时代给文学批评提出的挑战,提出了文学批评理论探索应该关注的一些新的问题(王宁:2005 3-13),其中之一就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因特网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新环境下,文学批评的理论探索应如何开拓新的领域。这一重要问题也同样摆在中国的文学翻译批评界的面前。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在这个重要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内,读者借助网络所提供的特别空间介入文学翻译批评的积极极意义,以及文学翻译批评理论必须应对与思考的有关问题。一、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类型与特点网络批评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文化的普泛化使网络批评应运而生。关注文学翻译的广大读者通过快速而便捷的网络,一方面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到外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情况,同时也可以就翻译及与翻译相关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由此而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批评力量。关于“网络批评”,就其广义而言,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授、扩散原本发表在传统媒体、专业期刊上的大量媒体言论和学术批评文章。二是“网络自身生产的”批评言论。而就其狭义而言,网络批评是指后者,有学者称这种批评,“还仅仅是一种‘泛批评’,一种前批评状态的小情绪,小言论、小感慨……”(黄集伟:2001)“泛”与“小”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狭义的网络批评的基本特征。而对“泛”,我们可以有不同解释,它可以指“宽泛”,也可以指“范畴的不确定”,因“泛”而可能缺乏深度,因“范畴的不确定”而可能导致“不着边际”。至于“小”,则与“大”相对。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解,唯有严肃的“学术批评”是大雅之堂,是“大写的批评”,那么从消极的意义看,被冠之于“小”的网络批评则有可能因其是“小情绪、小言论、小感慨”而被视为“小敲小打”,“雕虫小技”,甚至从事这种批评的“主体”也有可能戴上“小人”的帽子。就我们的理解,此处的“小”,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而论,“小”为“短小”,短少而精悍,与学术批评的“长篇大论”相对,不以系统性见长,而以“针对性”著称。在本文中, 我们不拟就“网络批评”作带有感情色彩的是非判断,而试图针对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的现状,就读者利用网络参与文学翻译批评这一值得关注的现象作一理性的分析与思考。近几年来,普通读者借助网络介入文学翻译批评的势头越来越明显,一些在出版外国文学作品方面经验丰富的出版社与实力不可小视的图书销售网络也积极参与,针对相对活跃的文学翻译作品读者群,或开办网站,或设立文学翻译作品评论专页,引导广大读者进一步关注文学翻译作品,就总体的文学翻译或具体的翻译作品展开批评与讨论。读者、出版社和图书销售网络由此而形成了一个以“评论”或“批评”为纽带的互动网,对翻译质量的提高,翻译作品的生产与流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借助网络而开展的文学翻译批评具有时兴的网络批评那种与生俱来的特点,如黄集伟所总结的“尖锐、及时、放肆、放流”等特点,这些特点与网络的快速性、虚拟性和开放性是紧密相联的。除了这些特点之外,文学翻译的网络批评还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结合网络批评的形式及实例对其特点作一简要分析。在目前网上展开的有关翻译的讨论或批评,我们发现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引导讨论型”,主要是在有关出版社或图书销售网在其网站开辟的翻译图书评论区内,转载选自报刊杂志的某篇评论文章,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目前在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出版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几家出版社,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有翻译图书评论区,如上海译文设有“译文论坛”,在此论坛下,设有“译文论坛交流区”;译林出版社在其“译林网”上,辟有“翻译在线”和“译林图书评论”等。在这些专题区或交流区中,从报刊杂志转贴的文章一般都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观点明确,且有启发性。读者结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在这些文章的启发下,往往会跟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03年推出米兰•昆德拉系列翻译作品后,国内读者界反响热烈,不少作家、学者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许多网站纷纷转载,由此而带动了许多普通的读者的积极参与。一般来说,凡观点鲜明、批评尖锐的文章在网络中都比较受人关注,跟着发表观点的读者也比较多。如《新京报》发表的一篇署名卡尔文的文章,题目为《对新版昆德拉译本的批评》。此文发表后,几乎国内各大网络均予转载,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其讨论区也贴出此文,跟贴的读者甚众,由此而掀起了有关译文版昆德拉译本质量的热烈讨论。这种类型的讨论由于是在积极的引导下进行的,讨论的重点突出,读者的评论也比较理性,因此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批评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这种引导讨论型的批评中,读者的观点和思考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被转载的文章给读者以启发,促进了讨论,读者的观点反过来又开拓了讨论的广度与深度。二是“主题探讨型”,主要是以某部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反响的翻译作品或在读者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的外国作家为中心,读者通过网络自动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俱乐部的松散圈子,就某部翻译作品或某位外国作家展开探讨。应该说,网络的开放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广阔空间,而网络的即时性又为广大读者介入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提供了机会。近几年来,国内的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界借助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互动,形成了米兰•昆德拉热、《哈利•波特》热和《魔戒》热。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有关作品和作家,聚集着相当众多的读者,类似于“米兰•昆德拉俱乐部”、“哈利•波特迷”和“托尔金迷”等主题鲜明的网络讨论区也应运而生。如在一些奇幻文学的网站上,《魔戒》的作者托尔金拥有众多的读者,他们十分喜爱托尔金,由喜爱进而关注托尔金的作品的翻译,结合原文和台湾版的《魔戒》系列,对译林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的《魔戒》系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批评,如译本对比、错译分析、译文风格探讨和专有名词的翻译原则谈等等,内容涉及到翻译的认识层面、文化层面和语言层面。有的读者在网上发表的批评文章长达万字,如署名Darkamage 的一篇题为《〈精灵宝钻〉第九章翻译的问题》(见译文网“精灵宝钻”讨论网 2004年7月20日)的文章,列举了该章翻译的100余个问题,有对原文的解读,有对翻译的分析,还提出了参考译文,以文本为依据,借助实例展开有理有据的分析,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文学翻译批评意识和良好的翻译素质。又如围绕着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哈利•波特》系列,网上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有关该系列翻译的批评文字。更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哈利•波利迷们甚至在对人民文学版《哈利•波特》前四部的翻译提出质疑的基础上,不等该出版社引进了版权的《哈利•波利》第五部即《哈利•波利与凤凰令》的问世,便在国内网站上推出了书迷们自己翻译的“网络译本”。这种网络译本是否侵权,我们暂且不论,但由对翻译的“不满”到通过网络推出自己的翻译,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朝翻译批评的“开拓翻译可能性”的目标迈了一步。这一类型的翻译批评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一是主题明确,针对性强;二是出于对作家的喜爱,情感性强,若没有理性的引导,容易出现偏激,如众多网迷就发出了“抵制译林版《魔戒》系列”的强烈呼声;三是所涉及的作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也有着广泛影响,因此主题探讨型的批评也有着不断深入的可能。三是“私语批评型”。这类的批评文字常见于个人开设的网页。互联网所提供的广阔的交流空间似乎在慢慢地使人们的私人空间公开化,连“日记”这种最私密的个人表达形式也开始“网络化”,出现了所谓的“网上日记”。在这类网上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最多的内容是有关个人的阅读感受的,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对文学翻译作品的阅读、理解与评论。我们曾对最近几年出版的几部外国文学作品在网上进行搜索,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评论文字,其中是以网上日记的形式出现的。这类的批评不同于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论及的“引导讨论型”和“主题探讨型”批评,因带有“日记”的属性,表达上具有十分明显的“私语”特征:由感而发,娓娓道来,语气冷静,才有偏激。如在2005年6月9日,我们在网上检索到了一位网友于6月6日写的一篇“日记”,题为《由karenin 想起的》,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谈到翻译,目前面临着一个困境。因为一个译本只是译者对作品的解读,做到十分完美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避免有感情因素的侵入。一个优秀的译者,应该有勇气保留作者原来的词汇而不是单纯追求词汇的丰富化。而这一点恰恰是读者不能评判的。因为大多数读者不可能接触到原文,而会简单地把译文词汇丰富的变化当作译者的成就。而这就给译者一种压力,使得他有时不能把握原则。”(见 jaleo/)。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透过冷静的笔调所表现的批评精神,作者对目前某些翻译倾向的看法相当有见地。除了以上三类批评,我们在盛行的各种交流区,也常可搜索到一些评论翻译作品的内容。因为是以聊天的形式展开的,有关翻译的网上交流没有固定的主题,你一言,我一句,大多是对某部翻译作品或某位外国作家整体性的肯定或否定,少有深入的探讨,且缺乏理性,语气比较偏激,我们称之为“流散型批评”:“流”是指话题的流动,不固定,难以集中深入;“散”则是此类的评论大多限于只言片语,散乱,散漫,言散神也散,因此,这类批评少有积极的意义,不在我们关注的范围之内。二、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积极意义与局限在上文中,我们对网络上出现的有关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批评文字作了大致的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下面我们再深入一步,先看一看文字翻译网络批评到底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要探讨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意义,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翻译批评的根本目的何在。近几年来,国内翻译批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翻译批评的目的,也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在最近出版的《翻译批评导论》一书中,作者观点十分明确:“翻译批评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健康发展。”(杨晓荣:2005 21)对这一观点,笔者基本表示赞同,在《翻译论》一书,我们对翻译批评的目的也作了明确的表述:“就翻译批评的目的而言,它并不仅仅在于对具体译作或译法作裁判性的是非判别,更在于对翻译活动何以进行、如何进行加以反思与检讨,进而开拓翻译的可行性,促进翻译活动健康而积极的发展,体现翻译活动具备的各种价值,真正起到翻译活动应有的作用。”(许钧:2003 403)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翻译批评的目的,在于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意义加以认识。1.网络批评的广泛性有助于促进更多的读者关心与理解翻译。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翻译活动历史悠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事实上,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两个原始部落间的关系,从势不两立到相互友善,无不有赖于语言和思想的交流,有赖于相互理解,有赖于翻译。”(谭载喜:1991 3)确实,翻译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一直在广泛地进行着,且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历史上却很少得到世人的关注。关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目的、翻译的作用,普通大众更少有人去思考;至于如何翻译,翻译有怎样的障碍,如何去克服这些障碍,一般的读者也根本不会去问津。但是随着互联网介入到普遍民众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网络的便捷条件,一些读者对于翻译展开的评论或对某些畅销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激烈批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去关注翻译,认识翻译,思考翻译,把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引向深处。而随着普通读者对翻译活动的不断关注,原本基本上不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自己研究视野内的一些学者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活动,以他们所在的学科的理论来关照与研究翻译问题。如针对目前翻译界出现的“翻译质量危机”,我们发现在“译林图书评论”的交流区内贴有邱华栋的一段话:“文化是一种积累,翻译又是一种文化间的对话,而如今出现的一些翻译现象完全可以说是在金钱驱使下的文化对话的谋杀行为!”此语言辞固然激烈,但具有警世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翻译界对自身的警觉,去思考翻译活动有可能出现的对跨文化交流的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随着网络的普泛化,网上关于翻译活动的批评越多,呼声越高,越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普通读者去关心翻译事业,同时可以促使翻译学界和相关学科的学者开拓视野,去发现有关翻译的新问题,进而加以思考与研究。2.网络批评的不拘一格,有助于丰富翻译批评的形式,作为学术性翻译批评的有益补充。在一般的认识中,人们往往强调网络批评的“放肆”与“放任”,关注的是其不负责任和消极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普遍读者的积极参与,以批评的目光去发现翻译的问题,提出翻译的问题,恰恰是对翻译事业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在网络上,普通读者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加入对翻译问题的讨论,更是对传统的翻译批评形式的不断拓展和丰富。从理论上讲,目前翻译理论界对翻译批评的方法的探讨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译文与原文的静态对比的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形式。但从目前一些学术刊物上刊载的翻译批评文章看,可以说更多的还是文本的对比和分析。而对有关翻译的热点问题、对翻译文本的选择问题却关注不够。在网络上,我们发现,翻译批评的视野比较开阔,形式也相当多种多样。特别是在“引导讨论型”的网络批评中,参与者较多,意见交流及时,且持续时间长,既保证了思想交锋与交流的及时性,又有助于批评与讨论的不断深入。而一般的学术杂志,出版周期长,批评少有交锋。即使有,也只是一个回合,难以深入。此外,在网上的批评中,我们既可见到说理充分的长篇大论,又有大量的一针见血的短小“酷评”;既有对译文质量的分析对比,也有对翻译态度的道德评判;既有网友间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交流,也有直指出版社或译者的“质疑和批评”。从内容上看,既有对译文“正误性”的是非评判,也有整体性的评价;既有对译文“准确性”的关注,也有对译文“文学性”的强调;既有对翻译界共性问题的讨论,也有对被学术界忽视的问题批评。应该说,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活泼,虽然有的过于尖锐,甚至过于情绪化,观点偏激,但从根本上看,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是对翻译批评的有效形式的丰富与补充。3.网络批评的互动性,借助于出版者、译者与读者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开拓翻译的可能性,提高翻译质量。在以往的翻译批评中,由于有关报刊杂志所提供的交流空间有限,普通读者很难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少有机会和出版社与译者直接交流与探讨。而互联网所开拓的广阔的空间则为出版者、译者和广大读者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在上文我们论及的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中,无论引导讨论型,还是主题探讨型的网络批评,我们都可以看到出版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如《魔戒》系列的出版者就积极地回应了广大读者针对《魔戒》系列,特别是《精灵宝钻》一书的翻译提出的许多尖锐意见,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听取广大读者的批评意见,一方面对原来的译文进行修改与修订。如译林出版社“在出版社的网站上开设了关于《精灵宝钻》翻译问题的讨论专版,责任编辑对情况进行了公开解释,并欢迎网友提出翻译修改意见。同时,一份征求修改意见的声明也被张贴到一些奇幻文学网站。”(田志凌:2005)批评者与出版者的交流与互动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意义,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魔戒》系列的翻译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直接促进作用,更在于网络批评构成了对整个翻译出版工作的“群体监督力”,将有力地促进出版者对翻译出版物质量的关注与保证。此外,网友对米兰•昆德拉系列作品和对《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翻译的关注和批评,都直接拉近了出版者、译者和广大读者之间的距离,昆德拉作品系列的主要译家之一余中先先生和《哈利•波利》的主要译者马爱农都在不同的场合肯定了网络批评的价值,本人作为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译者,也从网络批评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归纳起来,至少有如下三点:一是网络读者的批评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勒斯之剑,有助于出版社和译者端正态度,认真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工作。二是网络批评可以帮助出版者和译者发现存在的翻译与出版问题,有助于翻译与出版工作质量的提高。三是有助于了解读者的心声,开拓出版社和译者的视野,把更多更好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广大读者,促进翻译事业健康的发展。网络批评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批评也有着与生俱来的一些特殊和局限。从目前我们在网络上所接触的有关文学翻译的各种批评看,其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众性,跟风现象比较突出。网上出现一个重要帖子,特别是某种具有轰动效应的帖子,网友们容易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纷纷跟帖,人云亦云,缺乏深刻的思考,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批评意见缺乏独立判断的品格,使批评的内在品质大打折扣。二是粗俗性,有的批评缺乏自律,出现脏话、粗话,甚至谩骂性的文字。健康的翻译批评应该是与人为善,对事不对人。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是个个人匿名与集体匿名的集合体。因其虚拟性和匿名化,网络一方面有利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同时为某些不健康的批评风气提供了滋生的条件。三是复制性,容易产生大量泡沫性的批评言论。网络即时、便捷,易于思想的传播,但同时,追求信息的即时性往往使某些批评过于浮躁,浮泛,经不起理性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网络批评的这些局限和不足,应该引起我们充分的警觉,对之加以理性的引导,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文学翻译的网络批评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三.关于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几点理论思考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兴起在凸现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局限和不足,从而给译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审视。首先是关于批评主体地位的思考。在翻译批评理论界,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即翻译批评有着某种特殊性,对翻译批评者也有着特殊的要求:批评主体应该精通双语,最好既要有翻译实践经验,也要有较高的翻译理论素养。就其根本而言,对翻译批评主体的这一要求实际上是基于以“原文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按照传统的翻译观,翻译是以原文为中心的语言转换,译文是原文的某种“摹仿”,具有从属性。若要对译文作出评价,必须要以原文为根本的参照,因此,不精通原文的人,便没有批评的资格。应该说,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传统的翻译观逐渐被动摇。特别是接受美学给予了翻译理论以深刻的启发,在翻译的生产、传播和流通过程中,读者的地位得到了承认,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网络批评的兴起又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正确认识读者批评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思考的空间。王岳川认为:“网络和电视正在改写着当代文化批评的品格,同时也改写着批评主体的身份和地位。尼采杀死了‘上帝’,德里达杀死了‘人’,罗兰•巴特杀死了‘作者’。[…] 接受美学给我们的毋宁就是:读者大于作者,意义的可能性大于意义的原生性。”(王岳川:2004)从以作者为中心到以读者为中心,从一切以原文本的意义为准绳到以读者的阐释为依归,面对这看似冲突的两极,翻译批评必须明确自己的理论立场。我们认为,接受美学强调读者重要地位,并不意味着对作者的拒斥;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了”,并不意味着读者可以无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对文本加以任意的解释。然而,对于翻译批评而言,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普通读者面对的是译文,而从原文到译文则经历了一个理解、阐释与再创造的符号转换过程。问题是:作为面对译文的普通读者,如果他不懂外文,是否可以或有权对译文作出批评?此外,如果不了解原文,不了解翻译活动的复杂过程,读者对译文所作的批评是否可信?是否有着积极的价值?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无疑是肯定的。从理论上讲,译文一旦进入新的文化空间,便拥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生命,而面对这一新的生命体,目的语读者自然拥有理解与阐释的权利,评论或批评的权利,因为说到底,译文一旦进入流通领域,文本便呈开放的系统,一切都有赖于读者的参与。如果没有广大读者的阅读理解与阐释活动,那么作为原作生命延续和拓展的译文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网络批评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它给广大读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有利于文学翻译作品的传播和流通。此外,翻译过程,不是由原文到译文的一个封闭的语言转换过程,从广义上讲,是一个包括文本选择、生成和传播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文本的读者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们针对这个复杂过程中所涉及的任何现象、任何因素所发表的看法或观点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不失其积极的意义。就此而言,读者作为批评的主体不仅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理应得到翻译批评理论的关注和肯定。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我们在以往的翻译批评研究中,对于读者批评,特别是对在最近几年兴起的广大读者积极参与的网络批评,我们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对涉及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一点,应该引起翻译批评理论研究界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关于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有效性的问题。在上文中,对此问题我们已经有所涉及。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读者拥有了无限的交流空间,同时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交流,畅所欲言自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因此而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批评行为。我们确实看到,网络批评中存在着大量激烈的言论,情绪化的指责,甚至有伤人格的攻击;此外,还有不少泡沫化的重复信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文学翻译批评的有效性,应该引起翻译批评理论界的警觉。为了保证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有效性,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翻译批评理论界应采取积极的举措,参与构建多元互动的翻译批评公共空间,具体想法有如下几点:第一,高度关注网络批评,敏锐地掌握网络批评的发展趋势。第二,与有关出版社一起合作,完善译文交流空间。第三,积极介入网络批评,引导读者进行建设性的翻译批评。第四,及时发现网络批评中出现的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指出其危害。第五,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便捷性,对翻译的热点问题和广大读者关注的翻译现象及时表明立场,发表观点。除了上面谈及的两个重大问题之外,网络批评给我们翻译批评理论界提出的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怎样促进专家批评与读者批评的互动与互补,充分利用批评资源,发挥批评的积极作用;如何通过网络批评,培育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读者队伍,促进翻译作品的生产、传播与流通;如何针对目前网络批评中存在的浅俗化和宣泄性这两上比个突出的问题,加强网络批评的理性的互动等等。笔者衷心地希望翻译批评理论界能对这些问题能给予积极的关注,进行深度的探讨。

外语与翻译期刊点评稿要求

你好投稿要求是什么?

译文的意思:翻译成的文字。拼音:[ yì wén ]引证解释:巴金 《怀念萧珊》:“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译文的反义词:一、原文[ yuán wén ]1、翻译时所根据的词句或文章:译笔能表达出~精神。2、征引或转写所依据的文字:引用~要加引号。抄完之后要跟~校对一下。二、引证解释:1、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七:“这样一段诗,在多看几遍原文之后,多少还可寻出一点意义。”2、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谈到日本 有许多翻译太坏,简直比原文还难读……他就笑了起来。”

二OO三年4月,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理论刊物《批评探索》在芝加哥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议题为“文学批评理论”的未来。与会的文学批评理论家面对网络时代给文学批评提出的挑战,提出了文学批评理论探索应该关注的一些新的问题(王宁:2005 3-13),其中之一就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因特网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新环境下,文学批评的理论探索应如何开拓新的领域。这一重要问题也同样摆在中国的文学翻译批评界的面前。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在这个重要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内,读者借助网络所提供的特别空间介入文学翻译批评的积极极意义,以及文学翻译批评理论必须应对与思考的有关问题。一、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类型与特点网络批评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文化的普泛化使网络批评应运而生。关注文学翻译的广大读者通过快速而便捷的网络,一方面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到外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情况,同时也可以就翻译及与翻译相关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由此而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批评力量。关于“网络批评”,就其广义而言,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授、扩散原本发表在传统媒体、专业期刊上的大量媒体言论和学术批评文章。二是“网络自身生产的”批评言论。而就其狭义而言,网络批评是指后者,有学者称这种批评,“还仅仅是一种‘泛批评’,一种前批评状态的小情绪,小言论、小感慨……”(黄集伟:2001)“泛”与“小”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狭义的网络批评的基本特征。而对“泛”,我们可以有不同解释,它可以指“宽泛”,也可以指“范畴的不确定”,因“泛”而可能缺乏深度,因“范畴的不确定”而可能导致“不着边际”。至于“小”,则与“大”相对。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解,唯有严肃的“学术批评”是大雅之堂,是“大写的批评”,那么从消极的意义看,被冠之于“小”的网络批评则有可能因其是“小情绪、小言论、小感慨”而被视为“小敲小打”,“雕虫小技”,甚至从事这种批评的“主体”也有可能戴上“小人”的帽子。就我们的理解,此处的“小”,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而论,“小”为“短小”,短少而精悍,与学术批评的“长篇大论”相对,不以系统性见长,而以“针对性”著称。在本文中, 我们不拟就“网络批评”作带有感情色彩的是非判断,而试图针对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的现状,就读者利用网络参与文学翻译批评这一值得关注的现象作一理性的分析与思考。近几年来,普通读者借助网络介入文学翻译批评的势头越来越明显,一些在出版外国文学作品方面经验丰富的出版社与实力不可小视的图书销售网络也积极参与,针对相对活跃的文学翻译作品读者群,或开办网站,或设立文学翻译作品评论专页,引导广大读者进一步关注文学翻译作品,就总体的文学翻译或具体的翻译作品展开批评与讨论。读者、出版社和图书销售网络由此而形成了一个以“评论”或“批评”为纽带的互动网,对翻译质量的提高,翻译作品的生产与流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借助网络而开展的文学翻译批评具有时兴的网络批评那种与生俱来的特点,如黄集伟所总结的“尖锐、及时、放肆、放流”等特点,这些特点与网络的快速性、虚拟性和开放性是紧密相联的。除了这些特点之外,文学翻译的网络批评还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结合网络批评的形式及实例对其特点作一简要分析。在目前网上展开的有关翻译的讨论或批评,我们发现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引导讨论型”,主要是在有关出版社或图书销售网在其网站开辟的翻译图书评论区内,转载选自报刊杂志的某篇评论文章,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目前在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出版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几家出版社,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有翻译图书评论区,如上海译文设有“译文论坛”,在此论坛下,设有“译文论坛交流区”;译林出版社在其“译林网”上,辟有“翻译在线”和“译林图书评论”等。在这些专题区或交流区中,从报刊杂志转贴的文章一般都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观点明确,且有启发性。读者结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在这些文章的启发下,往往会跟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03年推出米兰•昆德拉系列翻译作品后,国内读者界反响热烈,不少作家、学者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许多网站纷纷转载,由此而带动了许多普通的读者的积极参与。一般来说,凡观点鲜明、批评尖锐的文章在网络中都比较受人关注,跟着发表观点的读者也比较多。如《新京报》发表的一篇署名卡尔文的文章,题目为《对新版昆德拉译本的批评》。此文发表后,几乎国内各大网络均予转载,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其讨论区也贴出此文,跟贴的读者甚众,由此而掀起了有关译文版昆德拉译本质量的热烈讨论。这种类型的讨论由于是在积极的引导下进行的,讨论的重点突出,读者的评论也比较理性,因此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批评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这种引导讨论型的批评中,读者的观点和思考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被转载的文章给读者以启发,促进了讨论,读者的观点反过来又开拓了讨论的广度与深度。二是“主题探讨型”,主要是以某部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反响的翻译作品或在读者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的外国作家为中心,读者通过网络自动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俱乐部的松散圈子,就某部翻译作品或某位外国作家展开探讨。应该说,网络的开放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广阔空间,而网络的即时性又为广大读者介入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提供了机会。近几年来,国内的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界借助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互动,形成了米兰•昆德拉热、《哈利•波特》热和《魔戒》热。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有关作品和作家,聚集着相当众多的读者,类似于“米兰•昆德拉俱乐部”、“哈利•波特迷”和“托尔金迷”等主题鲜明的网络讨论区也应运而生。如在一些奇幻文学的网站上,《魔戒》的作者托尔金拥有众多的读者,他们十分喜爱托尔金,由喜爱进而关注托尔金的作品的翻译,结合原文和台湾版的《魔戒》系列,对译林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的《魔戒》系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批评,如译本对比、错译分析、译文风格探讨和专有名词的翻译原则谈等等,内容涉及到翻译的认识层面、文化层面和语言层面。有的读者在网上发表的批评文章长达万字,如署名Darkamage 的一篇题为《〈精灵宝钻〉第九章翻译的问题》(见译文网“精灵宝钻”讨论网 2004年7月20日)的文章,列举了该章翻译的100余个问题,有对原文的解读,有对翻译的分析,还提出了参考译文,以文本为依据,借助实例展开有理有据的分析,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文学翻译批评意识和良好的翻译素质。又如围绕着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哈利•波特》系列,网上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有关该系列翻译的批评文字。更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哈利•波利迷们甚至在对人民文学版《哈利•波特》前四部的翻译提出质疑的基础上,不等该出版社引进了版权的《哈利•波利》第五部即《哈利•波利与凤凰令》的问世,便在国内网站上推出了书迷们自己翻译的“网络译本”。这种网络译本是否侵权,我们暂且不论,但由对翻译的“不满”到通过网络推出自己的翻译,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朝翻译批评的“开拓翻译可能性”的目标迈了一步。这一类型的翻译批评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一是主题明确,针对性强;二是出于对作家的喜爱,情感性强,若没有理性的引导,容易出现偏激,如众多网迷就发出了“抵制译林版《魔戒》系列”的强烈呼声;三是所涉及的作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也有着广泛影响,因此主题探讨型的批评也有着不断深入的可能。三是“私语批评型”。这类的批评文字常见于个人开设的网页。互联网所提供的广阔的交流空间似乎在慢慢地使人们的私人空间公开化,连“日记”这种最私密的个人表达形式也开始“网络化”,出现了所谓的“网上日记”。在这类网上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最多的内容是有关个人的阅读感受的,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对文学翻译作品的阅读、理解与评论。我们曾对最近几年出版的几部外国文学作品在网上进行搜索,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评论文字,其中是以网上日记的形式出现的。这类的批评不同于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论及的“引导讨论型”和“主题探讨型”批评,因带有“日记”的属性,表达上具有十分明显的“私语”特征:由感而发,娓娓道来,语气冷静,才有偏激。如在2005年6月9日,我们在网上检索到了一位网友于6月6日写的一篇“日记”,题为《由karenin 想起的》,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谈到翻译,目前面临着一个困境。因为一个译本只是译者对作品的解读,做到十分完美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避免有感情因素的侵入。一个优秀的译者,应该有勇气保留作者原来的词汇而不是单纯追求词汇的丰富化。而这一点恰恰是读者不能评判的。因为大多数读者不可能接触到原文,而会简单地把译文词汇丰富的变化当作译者的成就。而这就给译者一种压力,使得他有时不能把握原则。”(见 jaleo/)。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透过冷静的笔调所表现的批评精神,作者对目前某些翻译倾向的看法相当有见地。除了以上三类批评,我们在盛行的各种交流区,也常可搜索到一些评论翻译作品的内容。因为是以聊天的形式展开的,有关翻译的网上交流没有固定的主题,你一言,我一句,大多是对某部翻译作品或某位外国作家整体性的肯定或否定,少有深入的探讨,且缺乏理性,语气比较偏激,我们称之为“流散型批评”:“流”是指话题的流动,不固定,难以集中深入;“散”则是此类的评论大多限于只言片语,散乱,散漫,言散神也散,因此,这类批评少有积极的意义,不在我们关注的范围之内。二、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积极意义与局限在上文中,我们对网络上出现的有关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批评文字作了大致的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下面我们再深入一步,先看一看文字翻译网络批评到底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要探讨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意义,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翻译批评的根本目的何在。近几年来,国内翻译批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翻译批评的目的,也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在最近出版的《翻译批评导论》一书中,作者观点十分明确:“翻译批评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健康发展。”(杨晓荣:2005 21)对这一观点,笔者基本表示赞同,在《翻译论》一书,我们对翻译批评的目的也作了明确的表述:“就翻译批评的目的而言,它并不仅仅在于对具体译作或译法作裁判性的是非判别,更在于对翻译活动何以进行、如何进行加以反思与检讨,进而开拓翻译的可行性,促进翻译活动健康而积极的发展,体现翻译活动具备的各种价值,真正起到翻译活动应有的作用。”(许钧:2003 403)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翻译批评的目的,在于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意义加以认识。1.网络批评的广泛性有助于促进更多的读者关心与理解翻译。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翻译活动历史悠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事实上,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两个原始部落间的关系,从势不两立到相互友善,无不有赖于语言和思想的交流,有赖于相互理解,有赖于翻译。”(谭载喜:1991 3)确实,翻译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一直在广泛地进行着,且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历史上却很少得到世人的关注。关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目的、翻译的作用,普通大众更少有人去思考;至于如何翻译,翻译有怎样的障碍,如何去克服这些障碍,一般的读者也根本不会去问津。但是随着互联网介入到普遍民众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网络的便捷条件,一些读者对于翻译展开的评论或对某些畅销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激烈批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去关注翻译,认识翻译,思考翻译,把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引向深处。而随着普通读者对翻译活动的不断关注,原本基本上不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自己研究视野内的一些学者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活动,以他们所在的学科的理论来关照与研究翻译问题。如针对目前翻译界出现的“翻译质量危机”,我们发现在“译林图书评论”的交流区内贴有邱华栋的一段话:“文化是一种积累,翻译又是一种文化间的对话,而如今出现的一些翻译现象完全可以说是在金钱驱使下的文化对话的谋杀行为!”此语言辞固然激烈,但具有警世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翻译界对自身的警觉,去思考翻译活动有可能出现的对跨文化交流的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随着网络的普泛化,网上关于翻译活动的批评越多,呼声越高,越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普通读者去关心翻译事业,同时可以促使翻译学界和相关学科的学者开拓视野,去发现有关翻译的新问题,进而加以思考与研究。2.网络批评的不拘一格,有助于丰富翻译批评的形式,作为学术性翻译批评的有益补充。在一般的认识中,人们往往强调网络批评的“放肆”与“放任”,关注的是其不负责任和消极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普遍读者的积极参与,以批评的目光去发现翻译的问题,提出翻译的问题,恰恰是对翻译事业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在网络上,普通读者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加入对翻译问题的讨论,更是对传统的翻译批评形式的不断拓展和丰富。从理论上讲,目前翻译理论界对翻译批评的方法的探讨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译文与原文的静态对比的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形式。但从目前一些学术刊物上刊载的翻译批评文章看,可以说更多的还是文本的对比和分析。而对有关翻译的热点问题、对翻译文本的选择问题却关注不够。在网络上,我们发现,翻译批评的视野比较开阔,形式也相当多种多样。特别是在“引导讨论型”的网络批评中,参与者较多,意见交流及时,且持续时间长,既保证了思想交锋与交流的及时性,又有助于批评与讨论的不断深入。而一般的学术杂志,出版周期长,批评少有交锋。即使有,也只是一个回合,难以深入。此外,在网上的批评中,我们既可见到说理充分的长篇大论,又有大量的一针见血的短小“酷评”;既有对译文质量的分析对比,也有对翻译态度的道德评判;既有网友间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交流,也有直指出版社或译者的“质疑和批评”。从内容上看,既有对译文“正误性”的是非评判,也有整体性的评价;既有对译文“准确性”的关注,也有对译文“文学性”的强调;既有对翻译界共性问题的讨论,也有对被学术界忽视的问题批评。应该说,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活泼,虽然有的过于尖锐,甚至过于情绪化,观点偏激,但从根本上看,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是对翻译批评的有效形式的丰富与补充。3.网络批评的互动性,借助于出版者、译者与读者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开拓翻译的可能性,提高翻译质量。在以往的翻译批评中,由于有关报刊杂志所提供的交流空间有限,普通读者很难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少有机会和出版社与译者直接交流与探讨。而互联网所开拓的广阔的空间则为出版者、译者和广大读者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在上文我们论及的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中,无论引导讨论型,还是主题探讨型的网络批评,我们都可以看到出版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如《魔戒》系列的出版者就积极地回应了广大读者针对《魔戒》系列,特别是《精灵宝钻》一书的翻译提出的许多尖锐意见,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听取广大读者的批评意见,一方面对原来的译文进行修改与修订。如译林出版社“在出版社的网站上开设了关于《精灵宝钻》翻译问题的讨论专版,责任编辑对情况进行了公开解释,并欢迎网友提出翻译修改意见。同时,一份征求修改意见的声明也被张贴到一些奇幻文学网站。”(田志凌:2005)批评者与出版者的交流与互动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意义,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魔戒》系列的翻译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直接促进作用,更在于网络批评构成了对整个翻译出版工作的“群体监督力”,将有力地促进出版者对翻译出版物质量的关注与保证。此外,网友对米兰•昆德拉系列作品和对《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翻译的关注和批评,都直接拉近了出版者、译者和广大读者之间的距离,昆德拉作品系列的主要译家之一余中先先生和《哈利•波利》的主要译者马爱农都在不同的场合肯定了网络批评的价值,本人作为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译者,也从网络批评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归纳起来,至少有如下三点:一是网络读者的批评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勒斯之剑,有助于出版社和译者端正态度,认真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工作。二是网络批评可以帮助出版者和译者发现存在的翻译与出版问题,有助于翻译与出版工作质量的提高。三是有助于了解读者的心声,开拓出版社和译者的视野,把更多更好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广大读者,促进翻译事业健康的发展。网络批评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批评也有着与生俱来的一些特殊和局限。从目前我们在网络上所接触的有关文学翻译的各种批评看,其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众性,跟风现象比较突出。网上出现一个重要帖子,特别是某种具有轰动效应的帖子,网友们容易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纷纷跟帖,人云亦云,缺乏深刻的思考,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批评意见缺乏独立判断的品格,使批评的内在品质大打折扣。二是粗俗性,有的批评缺乏自律,出现脏话、粗话,甚至谩骂性的文字。健康的翻译批评应该是与人为善,对事不对人。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是个个人匿名与集体匿名的集合体。因其虚拟性和匿名化,网络一方面有利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同时为某些不健康的批评风气提供了滋生的条件。三是复制性,容易产生大量泡沫性的批评言论。网络即时、便捷,易于思想的传播,但同时,追求信息的即时性往往使某些批评过于浮躁,浮泛,经不起理性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网络批评的这些局限和不足,应该引起我们充分的警觉,对之加以理性的引导,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文学翻译的网络批评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三.关于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几点理论思考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兴起在凸现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局限和不足,从而给译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审视。首先是关于批评主体地位的思考。在翻译批评理论界,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即翻译批评有着某种特殊性,对翻译批评者也有着特殊的要求:批评主体应该精通双语,最好既要有翻译实践经验,也要有较高的翻译理论素养。就其根本而言,对翻译批评主体的这一要求实际上是基于以“原文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按照传统的翻译观,翻译是以原文为中心的语言转换,译文是原文的某种“摹仿”,具有从属性。若要对译文作出评价,必须要以原文为根本的参照,因此,不精通原文的人,便没有批评的资格。应该说,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传统的翻译观逐渐被动摇。特别是接受美学给予了翻译理论以深刻的启发,在翻译的生产、传播和流通过程中,读者的地位得到了承认,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网络批评的兴起又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正确认识读者批评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思考的空间。王岳川认为:“网络和电视正在改写着当代文化批评的品格,同时也改写着批评主体的身份和地位。尼采杀死了‘上帝’,德里达杀死了‘人’,罗兰•巴特杀死了‘作者’。[…] 接受美学给我们的毋宁就是:读者大于作者,意义的可能性大于意义的原生性。”(王岳川:2004)从以作者为中心到以读者为中心,从一切以原文本的意义为准绳到以读者的阐释为依归,面对这看似冲突的两极,翻译批评必须明确自己的理论立场。我们认为,接受美学强调读者重要地位,并不意味着对作者的拒斥;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了”,并不意味着读者可以无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对文本加以任意的解释。然而,对于翻译批评而言,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普通读者面对的是译文,而从原文到译文则经历了一个理解、阐释与再创造的符号转换过程。问题是:作为面对译文的普通读者,如果他不懂外文,是否可以或有权对译文作出批评?此外,如果不了解原文,不了解翻译活动的复杂过程,读者对译文所作的批评是否可信?是否有着积极的价值?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无疑是肯定的。从理论上讲,译文一旦进入新的文化空间,便拥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生命,而面对这一新的生命体,目的语读者自然拥有理解与阐释的权利,评论或批评的权利,因为说到底,译文一旦进入流通领域,文本便呈开放的系统,一切都有赖于读者的参与。如果没有广大读者的阅读理解与阐释活动,那么作为原作生命延续和拓展的译文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网络批评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它给广大读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有利于文学翻译作品的传播和流通。此外,翻译过程,不是由原文到译文的一个封闭的语言转换过程,从广义上讲,是一个包括文本选择、生成和传播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文本的读者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们针对这个复杂过程中所涉及的任何现象、任何因素所发表的看法或观点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不失其积极的意义。就此而言,读者作为批评的主体不仅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理应得到翻译批评理论的关注和肯定。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我们在以往的翻译批评研究中,对于读者批评,特别是对在最近几年兴起的广大读者积极参与的网络批评,我们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对涉及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一点,应该引起翻译批评理论研究界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关于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有效性的问题。在上文中,对此问题我们已经有所涉及。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读者拥有了无限的交流空间,同时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交流,畅所欲言自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因此而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批评行为。我们确实看到,网络批评中存在着大量激烈的言论,情绪化的指责,甚至有伤人格的攻击;此外,还有不少泡沫化的重复信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文学翻译批评的有效性,应该引起翻译批评理论界的警觉。为了保证文学翻译网络批评的有效性,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翻译批评理论界应采取积极的举措,参与构建多元互动的翻译批评公共空间,具体想法有如下几点:第一,高度关注网络批评,敏锐地掌握网络批评的发展趋势。第二,与有关出版社一起合作,完善译文交流空间。第三,积极介入网络批评,引导读者进行建设性的翻译批评。第四,及时发现网络批评中出现的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指出其危害。第五,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便捷性,对翻译的热点问题和广大读者关注的翻译现象及时表明立场,发表观点。除了上面谈及的两个重大问题之外,网络批评给我们翻译批评理论界提出的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怎样促进专家批评与读者批评的互动与互补,充分利用批评资源,发挥批评的积极作用;如何通过网络批评,培育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读者队伍,促进翻译作品的生产、传播与流通;如何针对目前网络批评中存在的浅俗化和宣泄性这两上比个突出的问题,加强网络批评的理性的互动等等。笔者衷心地希望翻译批评理论界能对这些问题能给予积极的关注,进行深度的探讨。

作权合理使用是重要的著作权限制机制,它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1、从著作权人方面来看,是对其著作权范围的限定;2、从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即使用者)来看,则是使用他人作品而享有利益的一项权利。合理使用应包括五层含义:1、使用要有法律依据。2、使用是基于正当理由。3、不需经作者与著作权人同意。4、不支付报酬。5、不构成侵权,是合法行为。扩展资料: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形: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此种情况是指纯粹为了个人所用,并没有对外公开展出的目的。例如,为了更好地研究某个历史课题,而采用了一些考古学家的笔记内容。但是如果为了让别人欣赏自己喜欢的作品而特意在自己经营的咖啡馆展出,则是不允许的。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适当引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例如。为了点评一个大卫的雕塑作品,采用了当代诗人对力量与美的诗句。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书刊、电视节目中难以避免地使用他人发表了的著作权作品为了追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原事情的真相,所以必须刊载真实有效信息,因此不免使用到已经发表的作品内容,但是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4、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刊登、播放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或者公众集会发表的讲话5、为了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教学和科研人员翻译或少量复制已发表的作品这种情况是指纯粹是为了教学和研究的需要,例如为了了解某一作者的创作过程,而在课堂上展出其作品集来学习。6、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7、为了陈列和保存作品的需要,图书馆、美术馆等复制本馆的收藏作品8、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这种免费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既不向公众收取费用,也不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类似“义演”。9、临摹、绘画、拍摄在室外公共场所摆设的艺术作品10、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或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著作权合理使用

外语与翻译期刊点评要求

为了保护作者的合法权利,促进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促进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其中有一项是关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原则。那么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是什么呢?接下来八戒知识产权就带您一起了解相关知识。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现在的问题是:又有几个网站是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网站转载的目的总是为了借助其他网站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网站的内容,从而吸引更多人访问,或多或少带有商业目的。)(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考研英语可看这四本杂志:《The Economist》 (经济学家)《Newsweek》 (新闻周刊)《Time》 (时代周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力挺《21世纪报》!时事点评,娱乐动态……会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这份报纸。如果你想单纯提分数,那你就别看了。如果你想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强语感,扩大词汇,提高阅读速度,这就是最好的选择。学英语没有捷径可走。最主要的就是要多读,这样可以提高语感,提高阅读速度。词汇是最基础的,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勤奋。错题本是必不可少的,把错因,正确方法都写上,可以让你不在一个地方跌倒多次。错题本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看不看。每周至少要看上一次。 21世纪报就是纯阅读的!!!!

《自然》、《商业周刊》、《泰晤士报》、《卫报》等(全部要英文原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