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要求格式

发布时间: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要求格式

1 上饶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网络及面授辅导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新型开放大学。1979年1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次年上饶地区电大工作站成立,1984年9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广播大学上饶地区分校。1999年,省教委组织对十一个地(市)电大分校进行教育评估,上饶电大取得优异成绩,达到去掉“分”字的各项要求。2000年7月省政府批准同意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上饶分校更名为上饶广播电视大学。这标志着上饶电大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新世纪上饶电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饶电大位于我市水南街330号,占地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69平方米,建成了地面卫星接收站、电视视听室、多功能视听室、多媒体语音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校园网已以高速宽带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校园环境整洁优美。 学校内设办公室、教务处、学工处、招生办、成教处、继教处、信息中心、工会、团委等中层管理机构。现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拥有280余人的专兼教师队伍。 目前,上饶电大建立了以校本部为中心,上挂中央电大、省电大,横向联合各有关部门,下辐射全市12个县市区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形成了主动适应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机制。上饶电大已先后开设了12个大学本科专业,40个大学专科专业和10个中专专业,其中有的还是我市经济建设急需的短线专业,尤其是经济科和理工科的一些专业,弥补了我市高校“缺工少经”的不足,改变了我市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2000年春学校开始参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现设有开放教育本科专业12个(法律、计算机、会计学、汉语言文学、数学、金融、工商管理、教育管理、英语、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土木工程等),专科专业14个(教育管理、小学师资、计算机、英语、金融、高级护理、会计、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药学、旅游、建筑施工与管理、法学等),目前学校在籍学生本、专科达7千余人。27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本科毕业生1531人、大专毕业生20206人,中专毕业生2455人,各种非学历教育结业生2万余人次,成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 上饶电大秉承于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确立明确的办学思路,着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逐步构成全市终身教育体系铺垫坚实的基础。2 上饶师范学院前身为 1958年6月设立的上饶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上饶师专与上饶工专合并改组为赣东北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上饶师专。2000年3月,经教育部、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上饶师范学院。2005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2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5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各类毕业生3万多人。 上饶师范学院地处闽、浙、赣、皖四省交界的上饶市,坐落于闻名中外的上饶集中营旧址南麓,紧邻浙赣铁路、横南铁路 、 沪昆高速公路和 320国道,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的赣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校园占地面积 98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0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305人,各类成教学生2126人。在编教职工942人,有专任教师549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157人;教师中博士、硕士245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2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博导、硕导14人。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有本专科专业78个,其中本科专业36个,涉及文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 学院设有政治法律系、中文与新闻传播系、史地系、外语系、数学与计算机系、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体育系、音乐系、美术系、教育科学系、经济学系等 13个教学系和社会科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学体育教学部、大学计算机教学部4个公共教学部以及计算机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中心、成人教育分院等教学教辅机构。设有朱子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所、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赣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书法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美国文化研究所和南方油茶科学研究所共11个研究所以及学报编辑部等科研机构。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较为完善。拥有数字化校园网络、各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电教馆、体育馆、标准塑胶田径场等较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图书总量 10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6000多万元。 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丰硕科研成果。《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被评为全国“双十佳”文科学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自然科学版被列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录入范围并进入 CERNET。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合办的《朱子学刊》发行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朱子学研究被列为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予以建设。2000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185个,出版专著86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10篇,有25项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 学院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抓好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训练,《人民日报》曾作过报道。大学生数学建模六次参加全国比赛,六次获二等以上奖励。毕业生以综合素质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不仅在江西,而且在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也深受欢迎。近年来,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推进各项改革;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学院建设,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学科、地方性、教学型大学。 3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普通专科层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学院座落在上饶近郊,占地面积467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依山傍水,清静幽雅,蕴江南园林之灵气,富人文精神之内涵,是理想的求学园地。 学院设有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艺术体育系及上饶职院婺源校区。全日制统招在校生17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2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31人,建有各类实验室 64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20万元,图书馆藏书12万册,建有校外实习基地16家,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办学优势: 学院确定了“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实施“四会五能” (会英语对话、会计算机操作、会汽车驾驶、会一门以上专业技能;创业、创新、创造、提高、延展能力)工程。以“方正、宏大、精深、和谐”为主题,要求学生以方正身心养德守、树宏大志向效国家、学精深技艺立功业、创和谐环境谋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学院鼓励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应届大专毕业生经考试合格后可进入高等本科院校学习,并获得普通高校本科文凭。 由于学院办学成果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我院设立了OSTA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院根据“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强化技能,优化素质”的教育原则,对学生实行“三证制”(毕业证、计算机等级证及专业技术等级证),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办学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就业保障部国家技能鉴定所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全国职业教育数控实训示范基地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训样板基地江西省再就业培训基地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届江西十大和谐校园江西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4 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是一所全日制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座落在钟灵毓秀之美誉的上饶市信江南岸,占地面积60116m2,校舍建筑面积42669m2。校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可远眺灵山之秀色,近览信水之美景。 学院创建于1951年,几经曲折,几度变迁,数易其名。改革开放后,学院把握契机,锐意进取,形成了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大、中专兼顾,以普通教育为主体,成人教育与短期培训为两翼,计划培养与市场需要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新格局。 学院设置了临床医学、医学影像、高级护理、助产、妇幼保健、药剂、医学检验、公共卫生、医学信息管理等十几个专业,现有在校生3400余人,教职工22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4人,中级职称的教师71人。学校图书馆藏书量达21万册。拥有设施完善的各类实验室,设备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有实习医院42所。穿越年年岁岁连结的半个世纪的岁月长廊,学院从垦荒到一片绿意葱茏,如今的学院已是启迪学子心智理想的知识殿堂。 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学院有19项科研项目获省、市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其中2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5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由学校教师担任主编、副主编及参编教材、著作136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62篇。 五十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二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有一大批经继续深造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有的已成为博士生导师,还有的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医学专家。许多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骨干及基层卫生单位领导,他们在全国各地以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好、实践能力强、适应工作快”的社会赞誉,近年的毕业生分别推荐到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就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校园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学院多次被国家卫生部、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五好文明卫生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优秀学校”、“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摘要:幼儿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影响着儿童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形成,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幼儿教育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幼儿教育的具体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给我国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特点;教育方法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年轻的父母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同时也为了让孩子能早点接触学校,适应学习环境,一般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送他们入幼儿园。所以,幼儿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幼儿园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地掌握幼儿教育的特点,不能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幼儿教育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一、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到社会接触的第一个环境。而幼儿在家里都是被宠着惯着的,因此个性非常明显。教师应首先了解每一个幼儿的行为方式及表达方式,然后用鼓励、赞美的方式去引导幼儿成长。这个时期的幼儿正处于一个强烈的认知阶段,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幼儿的模仿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发育。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语言和行为上都要积极地鼓励幼儿,注重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对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幼儿教育还要重视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智力和能力等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幼儿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幼儿教育不应太注重结果,应按照幼儿的喜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多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开拓他们的思维,而不能不顾幼儿的天性,只按照教师的想法来要求幼儿。幼儿教育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及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只有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积极地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为他们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幼儿教育的特点与传统的教育不同,现在幼儿入园年龄偏小,不能独立完成最基本的生活,衣食起居都需要有人照顾,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常识来引导、教育,让幼儿逐渐形成独立的意识。在这个阶段主要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为幼儿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以此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实现幼儿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二、当前幼儿教育的方法当前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各类人才辈出,社会也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所以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教育。要想使幼儿教育更成功,方法最为重要。首先要重视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利用幼儿的模仿本能更好地教育幼儿;其次要进行必要的常识性教育,使幼儿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对事物最基本的判断能力;再次就是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重视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幼儿的年龄虽然小,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性格,教师应该尊重和爱护他们的想法。只有让幼儿感到被尊重,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候我们感觉他们的行为怪异时,不应盲目地指责、批评他们,那样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他们今后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们的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和呵护他们。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想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在他们发表意见时,要耐心倾听;与他们交谈时可以蹲下来,与他们视线平行,同时说话的语气尽量温柔,不要让他们感到恐惧;要鼓励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呵护和关爱;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幼儿模仿的本能幼儿有模仿的本能,在教学时教师应好好利用幼儿的这一本能。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比如吃饭时,教师和幼儿一起吃,告诉他们用哪个手拿勺子,哪个手拿筷子,怎样拿筷子,一边说一边演示,再加上周围小朋友的影响,幼儿很快就能进入状态,学会跟大家一样的吃法,这样会让他们自己很有成就感。在玩耍的时候,教师要先告诉幼儿怎样是正确的,怎样避免受伤,通过引导,让幼儿找到玩耍的乐趣。幼儿除了模仿教师,周围的小朋友也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不良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与教师的细心和耐心是分不开的。除了行为模仿外,就是语言模仿。语言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教师同幼儿一起玩耍、学习时,要教导幼儿多用敬语,如谢谢、对不起等,这样对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幼儿爱模仿的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一些必要的常识性教育对幼儿还要进行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这是幼儿独立适应生活、认识世界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所以,进行常识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要让幼儿多认识周围的事物,如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会伤害自己等,让幼儿多看、多学,教师多引导,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好处的。此外还要教幼儿文明礼貌方面的常识,如怎样与小朋友相处,对帮助自己的朋友要说谢谢等。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都要注意,有时很细微的动作被幼儿看到也可能会模仿。因此教师对自身言行的任何细节都不能忽略,要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多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充分的发挥家长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教育赢在起跑线上。每位家长都希望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和家长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家长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所以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更为重要。幼儿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并将幼儿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幼儿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都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为了幼儿能更好地成长,教师和家长都需要付出努力。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年龄较小,接受知识的能力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这就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挑战。但是,幼儿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很多新鲜事物都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幼儿对于知识兴趣,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幼儿教育的真谛。三、结语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设立的。幼儿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制定符合幼儿的教育方法,让幼儿更加健康地成长,使幼儿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必须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张君 单位:烟台市福山区实验幼儿园参考文献:[1]赵海峰初探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以汾阳师范幼师专业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2]徐永军试论幼儿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4):9-[3]闫振华,袁惠莉,鲍荣颜道德教育以人为本——浅析当前中专生的特点及德育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2(4):42-[4]徐永军,王夫娟幼儿英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1)

1、基础性、启蒙性:从教育体质的角度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是整个学制的基础。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现时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从懵懂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因此幼儿课程不寻求传授知识的高深、系统,只需让幼儿体验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幼儿认识她们周围的世界,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优良个性和品质。2、全面性、生活性: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具有全面性。3、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的生活特性。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生活,课程实施要贯穿于幼儿生活。4、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理解事物,对世界形成相对抽象的认识。幼儿的这种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构成成分。在活动中幼儿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幼儿发展的根本是幼儿理解世界的基础。5、潜在性:与中小学课程相比,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课程的潜在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当然,中小学课程也存在隐性课程,但毕竟显性课程的力量要强大的多。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其成果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本文比较详尽地列举了上述研究方法的内容以及优缺点,力图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成果评价 评价方法  一、引言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相应的也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大  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评价方法,一类是定量评价方法。  二、定性评价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诸多特点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比较复杂和相对困难,就学科性质来说,最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比较适合哲学社会科学。  1、专家评价方法。专家评价法是“一种由科学共同体来做出有关科学真理性评价的制度”。其实质就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学术领域,组织该学术领域学者与该学术领域相关的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活动。  (1)专家评价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应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专家评价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设立评审专家库,按学科划分为学科评审组,届时抽取一定量的成员参加会议评审,对同行评议专家实施信誉制管理。  (2)专家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传统的专家评价方法有其独特的众多优点:首先,同一学术领域的专家比较了解自身学科的研究现状,能够客观地评价出成果的创新之处;其次,对于无相关文献可供参考的评价对象,可以充分发挥同领域专家的经验智慧开展评价工作,减少或避免了因资料缺乏而带来的局限性、片面性;最后,当评价指标难以量化时,专家评价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但不可否认专家评价法也存在着自身局限性:首先,马太效应不可避免,专家的名望在增加参与专家评议的机会的同时,也引发由机会不均匀带来的评审不公;其次,专家评价法存在着严重的主观性,当研究成果与个人因素相冲突时就会出现较严重的观念偏差,带来评价结果不客观性;最后,专家评价的最终结果有较大分歧时一般是采用学术民主的方式,原则上是少数服从多数,而这与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活动的特点是不相符的。  2、公众评价方法。公众评价方法是对专家评价方法的补充,其自身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1)公众评价方法的内容。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公众评价将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果评价的一种必然趋势。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方法,由评审组织部门建立相关评价网站,对参评成果建立网上公众评价,或者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然后将其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以作为定性分析的补充,同时用来弥补专家评价法的不足之处。  (2)公众评价的必要性。学术研究成果大多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学术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价值性,读者是最有发言权的。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并不是为了评价而发表的,是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中增加公众评价的内容,可以促进学者们在理论研究上下狠功  夫,从而提升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三、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的出现是为了避免定性评价法的主观性而产生的,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客观性。  1、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概括、抽象、归纳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的研究方法。目前引文分析法广泛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以其客观性著称。  (1)引文分析法的分析指标。一般来说,对科学期刊进行分析时常用的分析指标有五种:自引率、被自引率、影响因子、引证率与即时指标。在对专业和学科结构进行研究时,除用引证率外,还可用引文耦合和同被引等分析指标。  (2)引文分析法的局限性。尽管引文分析法具有客观性强且易量化的优点,但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第一,引文数量随机性导致平等“量”化困难。在实际的论文撰写时,作者所列出的引文在数量上是完全随机的,没有任何比例或限制。另外,引文数量会受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外语水平、引文来源等等。第二,受时空的限制新发表的论文的被引率较低,刊物的发行范围也对被引率有较大影响。还有一些观点有明显错误的论文,被他人作为批评的对象而列入参考文献之中,这样的被引用也将影响引文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第三,参考文献不够规范,引文著录不规范会对引文分析产生不良的影响。  尽管引文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毕竟是客观而科学的国际通用的文献计量评价方法,其客观反馈性和定量分析弥补了人为定性评价的缺陷,成为众多评价研究成果的多种方法中极为重要的评价方法。  2、文摘法。文摘法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专家评价法,也被认为是“优选”。在理论上,文摘被认为可以作为“一种对论文的科学水平进行间接评价的手段”,文摘法在期刊评价中被广泛运用和认可,使得很多学术期刊不得不采取迎合文摘刊物的“文摘战略”。作为评价工具,文摘法的操作性很强,同时权威文摘刊物的评价效力也是为学术界所广泛认可的。  (1)文摘法所采用的主要摘录方式。文摘标识是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著名的、带有权威性的转录刊物、文摘或者题录刊物收录情况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和质量的重要标识。一般摘录的方式有全文转载、全文摘载、内容摘要和文献题录四种。  全文转载就是从众多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中挑选出一些质量高、学术价值大的重点论文,原文不作任何改动,集结成册出版发行,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和《中国跨世纪战略文献》等。全文摘载与全文转载性质差不多,在不改变原文的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压缩后出版发行,如《新华文摘》和《中国经济文库》等。内容摘要即是提炼出文章包含的一些新观点、新理论或者新方法,汇集出版发行。在我国,刊登这类专业性文摘的刊物较多,收入《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中的文献就属于这种。题录就是对论文的外部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然后汇集出版,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中所附的文献题录。  (2)文摘法的局限性。文摘法是以通过专家推荐为基础的方法,因此难免会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文摘评价具有瞬时性,推荐与否必须在短时间内决定,一旦形成,无法更改替换,更无法查缺补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性的评价,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二是有些潜在的新兴学科或者极其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在发表之初可能会乏人问津或知者甚少,进而失去被某些权威文摘期刊选中的机会。三是文摘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抵抗力不强。由于文摘的摘编者是固定的机构和人员,而文摘对某些单位、期刊和个人又十分重要,因此就不可避免得会出现“关系文摘”和“人情文摘”。在这种情况下,文摘机构和个人若不能超脱利益和关系的桎梏,就难以做到按质摘发。  3、指标计量评价法。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估。从管理学的历史角度看,多指标代表着评估方法一种新发展,使评估结果更符合现实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一个个的层次,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在应用多准则多指标对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时,层次分析法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优越性。  (2)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利用模糊矩阵对科研成果进行专家评议,通过模糊矩阵复合运算,定量地描绘出科研成果优劣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指标以定性指标为主的评价系统,同时需要同行专家对每个评价指标的内涵有较高认同度。若评价系统是以定量指标居多时,用此方法就失去了其特有的优势。  (3)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力图透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因此,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而且这种方法对数据要求较低且计算量小,便于广泛应用。此分析方法目的在于揭示因素关系的强弱程度,其操作对象是因素的时间序列,最终的结果表现为以关联度对各比较序列排序,由各样本关联度排出优劣顺序。  四、结束语  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有助于肯定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果,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是科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科研成果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的差异性,不能将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评价办法生搬硬套到哲学社会科学中来,更要注重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各取所长,综合考量,这样才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 黄顺基、刘大椿:科学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EB/OL〕.http://popss-/2002sj/htm,2002.  [3] 张慧颖、张卫滨、张颖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7(1).  [4] 刘建辉: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 邓毅: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改进成果评奖办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6] 胡明玲、王建涛:引文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图书馆,2000(6).  [7] 汪继南: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4).  [8] 谢维营:高师学报的“文摘战略”及其学术定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4).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格式

1 上饶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网络及面授辅导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新型开放大学。1979年1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次年上饶地区电大工作站成立,1984年9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广播大学上饶地区分校。1999年,省教委组织对十一个地(市)电大分校进行教育评估,上饶电大取得优异成绩,达到去掉“分”字的各项要求。2000年7月省政府批准同意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上饶分校更名为上饶广播电视大学。这标志着上饶电大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新世纪上饶电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饶电大位于我市水南街330号,占地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69平方米,建成了地面卫星接收站、电视视听室、多功能视听室、多媒体语音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校园网已以高速宽带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校园环境整洁优美。 学校内设办公室、教务处、学工处、招生办、成教处、继教处、信息中心、工会、团委等中层管理机构。现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拥有280余人的专兼教师队伍。 目前,上饶电大建立了以校本部为中心,上挂中央电大、省电大,横向联合各有关部门,下辐射全市12个县市区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形成了主动适应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机制。上饶电大已先后开设了12个大学本科专业,40个大学专科专业和10个中专专业,其中有的还是我市经济建设急需的短线专业,尤其是经济科和理工科的一些专业,弥补了我市高校“缺工少经”的不足,改变了我市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2000年春学校开始参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现设有开放教育本科专业12个(法律、计算机、会计学、汉语言文学、数学、金融、工商管理、教育管理、英语、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土木工程等),专科专业14个(教育管理、小学师资、计算机、英语、金融、高级护理、会计、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药学、旅游、建筑施工与管理、法学等),目前学校在籍学生本、专科达7千余人。27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本科毕业生1531人、大专毕业生20206人,中专毕业生2455人,各种非学历教育结业生2万余人次,成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 上饶电大秉承于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确立明确的办学思路,着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逐步构成全市终身教育体系铺垫坚实的基础。2 上饶师范学院前身为 1958年6月设立的上饶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上饶师专与上饶工专合并改组为赣东北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上饶师专。2000年3月,经教育部、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上饶师范学院。2005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2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5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各类毕业生3万多人。 上饶师范学院地处闽、浙、赣、皖四省交界的上饶市,坐落于闻名中外的上饶集中营旧址南麓,紧邻浙赣铁路、横南铁路 、 沪昆高速公路和 320国道,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的赣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校园占地面积 98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0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305人,各类成教学生2126人。在编教职工942人,有专任教师549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157人;教师中博士、硕士245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2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博导、硕导14人。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有本专科专业78个,其中本科专业36个,涉及文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 学院设有政治法律系、中文与新闻传播系、史地系、外语系、数学与计算机系、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体育系、音乐系、美术系、教育科学系、经济学系等 13个教学系和社会科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学体育教学部、大学计算机教学部4个公共教学部以及计算机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中心、成人教育分院等教学教辅机构。设有朱子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所、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赣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书法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美国文化研究所和南方油茶科学研究所共11个研究所以及学报编辑部等科研机构。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较为完善。拥有数字化校园网络、各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电教馆、体育馆、标准塑胶田径场等较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图书总量 10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6000多万元。 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丰硕科研成果。《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被评为全国“双十佳”文科学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自然科学版被列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录入范围并进入 CERNET。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合办的《朱子学刊》发行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朱子学研究被列为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予以建设。2000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185个,出版专著86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10篇,有25项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 学院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抓好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训练,《人民日报》曾作过报道。大学生数学建模六次参加全国比赛,六次获二等以上奖励。毕业生以综合素质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不仅在江西,而且在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也深受欢迎。近年来,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推进各项改革;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学院建设,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学科、地方性、教学型大学。 3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普通专科层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学院座落在上饶近郊,占地面积467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依山傍水,清静幽雅,蕴江南园林之灵气,富人文精神之内涵,是理想的求学园地。 学院设有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艺术体育系及上饶职院婺源校区。全日制统招在校生17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2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31人,建有各类实验室 64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20万元,图书馆藏书12万册,建有校外实习基地16家,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办学优势: 学院确定了“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实施“四会五能” (会英语对话、会计算机操作、会汽车驾驶、会一门以上专业技能;创业、创新、创造、提高、延展能力)工程。以“方正、宏大、精深、和谐”为主题,要求学生以方正身心养德守、树宏大志向效国家、学精深技艺立功业、创和谐环境谋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学院鼓励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应届大专毕业生经考试合格后可进入高等本科院校学习,并获得普通高校本科文凭。 由于学院办学成果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我院设立了OSTA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院根据“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强化技能,优化素质”的教育原则,对学生实行“三证制”(毕业证、计算机等级证及专业技术等级证),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办学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就业保障部国家技能鉴定所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全国职业教育数控实训示范基地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训样板基地江西省再就业培训基地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届江西十大和谐校园江西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4 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是一所全日制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座落在钟灵毓秀之美誉的上饶市信江南岸,占地面积60116m2,校舍建筑面积42669m2。校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可远眺灵山之秀色,近览信水之美景。 学院创建于1951年,几经曲折,几度变迁,数易其名。改革开放后,学院把握契机,锐意进取,形成了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大、中专兼顾,以普通教育为主体,成人教育与短期培训为两翼,计划培养与市场需要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新格局。 学院设置了临床医学、医学影像、高级护理、助产、妇幼保健、药剂、医学检验、公共卫生、医学信息管理等十几个专业,现有在校生3400余人,教职工22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4人,中级职称的教师71人。学校图书馆藏书量达21万册。拥有设施完善的各类实验室,设备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有实习医院42所。穿越年年岁岁连结的半个世纪的岁月长廊,学院从垦荒到一片绿意葱茏,如今的学院已是启迪学子心智理想的知识殿堂。 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学院有19项科研项目获省、市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其中2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5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由学校教师担任主编、副主编及参编教材、著作136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62篇。 五十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二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有一大批经继续深造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有的已成为博士生导师,还有的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医学专家。许多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骨干及基层卫生单位领导,他们在全国各地以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好、实践能力强、适应工作快”的社会赞誉,近年的毕业生分别推荐到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就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校园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学院多次被国家卫生部、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五好文明卫生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优秀学校”、“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上饶师范学院官网

打个车`到师院就到了``最多不过5块

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启示文章类型:通知公告--通知公告 文章加入时间:2008-10-16 15:38:25 阅读次数:55--------------------------------------------------------------------------------江西上饶师范学院 范安平 王 勤伴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些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声势大、投入多、发展快,但其教育质量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于提升和优化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一、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纵观发达国家的农村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教育质量,求真务实、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是其共同特点。其质量保障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下述方面。1、国家法律、法规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保障美国早在1917年由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形成的《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就规定:在公立学校中必须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对美国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的《莫雷尔法案》也早在百年前就规定各州均要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相关知识”的学院,这类学院后被称为“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美国目前由政府发布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案)已达数10部。德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也拥有高效的农业和一支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大军,这与德国政府严格而系统的职业教育立法有直接关系。如该国农业行业中共有14个国家承认的职业培训行业,其名称及职业方向、不同职业的具体职业技能和培训要求均作了严格规定,并有主管部门依据职业教育法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对违反规定或不合要求者予以严厉处罚。曾有接受职教者因培训方的原因使其职业培训的结业考试不及格而提出起诉,致培训方因不能使受训者按期成为熟练工人而被依法判定一次性赔款一万二千马克的事件。(P32—33)拥有坚实的法律保障是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得以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英国长期保持着重视职业教育立法的传统。该国早期的《济贫法》和对英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巴特勒法案》,均为英国职业教育在城乡的广泛开展和顺利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于1964年和1973年颁布实施的《产业训练法》及《就业与训练法》,更是对职业教育机构的设置和管理、职业培训的设施与质量控制作出了制度上的明确规定。法国的农村职业教育由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渔业部)直接管理,具有制定政策法规和实施督查的便利。2.农村职业教育保持与城乡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农村职业教育既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同时也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合格的新型农业劳动者,使劳动力培养与城乡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是诸多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共同特点。因为,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如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是无质量可言的。历史上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几乎都经历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的过程。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有关的劳动技能,为农民向非农产业的流动提供服务,不少发达国家有符合自身国情的成功做法。作为近代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在国际上是首屈一指的,该国较早提出了普及城乡初等教育和广泛开展初等技术训练的要求,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了知识与技能的准备。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通过《人力发展与训练法》和《就业机会法》的实施,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准备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后来的长期努力,’不断满足该国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的需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基本上走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边产生,边转移,工业化、城市化趋于同步的发展道路。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与素质水平,以便获得更多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不但非常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努力提升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同时还给予各种形式的“转业”培训援助,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进入城市就业铺平了道路。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现代化农业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法国的农村职业教育直接由政府部门主管,能更好地协调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该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广泛,农业专业化程度愈来愈高,农村职业教育逐步扩展到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机械、农产品营销、森林维护、农村旅游等方面,不断满足农村建设对各种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高度现代化的英国,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专门成立了农业培训局,在全国成立了16个地区培训中心,目前每年约有30%的农村劳动者参加各种类型的农业培训活动。为了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还专门设立了“国家培训奖”,奖励在职业培训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或机构。德国为了有效管理和指导农村职业教育,在百余个城乡劳动局下设置了600多个村镇劳动分局,广泛开展与职业发展与教育相关的各项工作。该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一是培训新型的农业从业人员,提高就业人员的职业技术能力,并为现代农业提供后备力量;二是推广传播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教育内容切合该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有农业新技术推广、品种改良、葡萄种植与酿酒、农村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开发、农产品经营等。3.突出实践教学,强调技能培养韩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注重现场化教学,对培训基地的建设有严格的要求。现场参观、实习体验和讨论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有时还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农民讲课,许多培训课程的教学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职业培训中要求学员以正式职工的身份出现,在实践中养成严格的规范化的操作习惯,甚至不搞一般化的参观、见习,而是必须生产出真实的合格产品。日本农业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办农场或校外实验场,为学员提供充裕的实践机会,并实行派遣学员到示范农户家实习的制度,时间为2—3个月。职业培训中实践教学时间占全部时间的60%以上,体现了一种体验主义、经验主义的教育方法。英国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培养模式的采用以及最终的教学考核等方面均体现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的教育理念,这对英国成为一个农业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济效益均居欧洲各国的前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的农村职业教育要求学员有占培训总学时一半的时间在项目选定的经营者或农场主的生产场所跟班实践,了解并熟悉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培训结束时要提交自己从事经营生产或管理的设计方案或报告,否则不能获得结业证书和有关资格证书。4.缜密的教育监控与评估这是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国家一方面给予农村职业教育以政策、经费和办学条件、办学自主权等的积极支持,同时也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予以认真、严格的监控及评估。德国针对农业职业教育专门颁布了《农业职业教育基础阶段实施培训与课堂教学时间计划原则》,并制定了与之相关的《职业培训章程》、《培训者规格条例》、《考试规则》等规章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专任教师和培训人员、教学过程及考核等均作了严格要求和规定,并通过国家及州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实施督查和评估,对违反有关规定者,将予以严厉的处罚。英国政府每年都要对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使用、教育效益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估,并公布综合评估结果,该结果将对职业教育或培训机构下一年度的经费划拨产生影响。5.严格的考试和认证制度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均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也是保证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实行严格的考试和认证制度,是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以最具特色的加拿大农村职业教育“绿证培训”为例,该国绿证考试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很高,学员要取得“绿证”,需要通过两次考试,即在农场或实际工作场所进行的能力评估考试和在考试中心进行的资格考试,并采取教育培训与考试相分离的方式,参加考试的学员统一在绿证办公室指定的考试中心进行,考试形式分技能测定、笔试、答辩等,要想通过考试获得绿证,并非易事。英国实行的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即NVQS),规定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发放,其他行业协会或机构均不能另行发放职业资格类证书。此外,法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也有各具特色的严格的考核及证书获得制度。二、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启示意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近些年来发展很快,但受传统计划经济的惯性和部分地方部门和组织热衷于追求“政绩”,搞形式主义的影响,其教育质量和效益令人担忧。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做法和经验对提升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如下几方面积极的启示意义。1.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法规通过立法形式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的组织体系,保障教育培训的人、财、物力,实现实施过程的有序化和评估考核的标准化,是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应在《职业教育法》等现有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必要的辅助性法规和政策,以规范职业教育与培训行为。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均与农村职业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专门制定一部《农村职业教育法》很有必要,其对于促进与规范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当会大有帮助。同时,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加大执行力度,就此而言,相关的责任追究、奖励与惩罚制度也应有所配套,以改变目前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的好坏全凭地方领导的责任心、积极性的状况。2.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监测与评估,有效遏制并防范腐败现象应充分认识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保证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为核心,构建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监测评估制度。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对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资质要求,包括师资、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条件均应作合格性评估,同时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监控督查和审计。目前在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确有少数基层部门或单位偷工减料,做样子,走过场,编数据,套取教育培训经费的情况,农村职业教育竟也成了少数人新的“生财之道”,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农民利益,中饱了腐败分子私囊,这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有些地方亦存在着培训大楼建了,牌子挂了,但不见教师和设施,不见学员的现象。诸如此类摆花架子的形式主义应予以遏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3.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突出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强调实践与实效,注重技能的培养,采用较多的有“参与一分享”、“示范一模仿”、“合作一交流”、“问题探究”、“现场体验”等教学模式与方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应注意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及经验,教学中努力贯彻实用原则、有效原则,增强教育培训与市场就业的关联性,要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教学目标体系,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实农村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技能型师资和培训人员。4.严格考试管理,规范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目前急需进一步健全职业培训考核条例及有关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考核管理,尤其要改变偏重理论知识学习而技能培养不足的教育培训状况,建立以学员技能获得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加拿大的绿证考试方式值得借鉴。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和农民“绿色证书”的发放应严格规范,更不可出现“花钱买证书”、“不培训也发证”的不正之风或腐败现象。5.以我国生产力发展需求为导向,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农村非传统农业的转移,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经历,也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农业人口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职业教育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能力,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中,教育培训内容与项目的选择、经费的投入,切实需要搞好调研与预测,力求贴近城市(镇)经济建设第一线,贴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传统农业改造第一线,贴近就业市场,真正做好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本文选自《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8卷)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格式稿要求

已经发到你邮箱,请查收!

今年招生分数线是多少?

我就是这个学校的。普通二本院校,名气不大。在江西省内学风还好。正在慢慢发展起来。中文系最有名气。

打个车`到师院就到了``最多不过5块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格式要求

打个车`到师院就到了``最多不过5块

科举制的弊端 作为一种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制度而言,科举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 钳制文人思想,打击压制人才 如前文所述,科举取仕迫使读书人虚耗毕生精力于死板的考试内容上,毫不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大事,造成了当时大多数文人的不学无术。而封建统治者正是利用了科举制的这一弊端来钳制文人的思想,使考中者对朝廷忠心耿耿,不中者默默无闻地苦读经书。 轻视自然科学,导致中国落后 正是由于前文所述的封建专制对于“异端”文化的不能容忍,近而打击,压制人才的做法,从另一个角度讲,即统治者对于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迫使读书人将埋头苦读以求中第作为终身的唯一目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毒害了一代文人。商人的地位低下及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落后即是明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说:“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世界近代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与社会经济生活相隔离,对科学技术采取粗暴贬斥态度的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长期实行,恐怕也是一个原因。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存在即合理”。科举制之所以历经多次停废磨难,却被历代君主所采用来选官取仕,并最终存在了1300多年,必然有其科学性和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公平公正,唯才是举 科举制自隋唐建立,历经各朝各代的改革,至清代时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试制度:“糊名”,“誊录”,“锁院制”等制度有效地约束了考生的作弊行为;“别头”考试则把考官的亲属交给吏部的考官去负责考试;清代为抑制“缙绅之家多占中额,有妨寒峻进身之路”,又有了“官生卷”,“民生卷”之分。这对各省乡试中有权势者的行贿作弊是一种有效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有才干的清寒人家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科举取仕这一制度本身,就其公正性而言,与世袭制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科举制的实施促成了学校的出现。从汉代建立的太学到宋代的“三舍法”取仕,四大书院及明清时的乡村社学和义学,这些教育场所培养了不少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同时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儒家思想紧密相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儒家思想会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正如余秋雨所言:“科举以诗赋文章做试题,并不是测试应试者的特殊文学天才,而是测试他们的一般的文化素养。测试的目的不是寻找诗人,而是寻找官吏。其意义首先不在文学史而在政治史。中国居然有那么长时间以文化素养来决定官吏,今天想来都不无温暖。” 笼络人才,巩固统治 将科举制用来笼络人才维护其统治,发挥的淋漓尽致的是满清统治者。清朝建立之初,为补充全国所需文官的短缺,清统治者吸取金元两代“以汉法治汉”的经验教训,沿袭明朝的科举制度,以科举选拔汉人文士入仕。虽然当时的统治者知道用僵化的八古文很难取得真才实学之士,可是他们更知道用此法可以牵制士人思想,减少异端,选拔为朝廷效忠的文士有利于对广大汉族民众进行有效的统治。清沿明制行科举正是统治者高明的表现,同时也说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科举依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人事制度。 加速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在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科举制也被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这在无形之中,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汉文化在各民族中得到了广泛传播。由此而带来的民族间的融合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唐代之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明显高于北方,反映在科举上就是南北中试者人数相差悬殊。为照顾各地区利益,按“分地而取”的原则,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实行“南北卷”。此举不但改善了朝廷中文官队伍结构的状况,而且照顾了各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利益,使各地发展差距不至于过大,从一定意义上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启示 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在《国人的“现代化”情节》中认为:“传统具有一切文化的根本属性:一方面他是刚性的,强悍的,它指导和规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在进化的过程中它又是可塑的,远比生理机制更易变更。因此人类的观念和制度的进化不必像狗熊掰棒子一样,获得一个就必须仍掉另一个。一切观念皆可共存(除了不允许异端存在的极端主义),一切制度皆可转化,粗鲁地摧毁只能导致文化虚无,积极的转化才是走向现代化的真谛。”结合当前我国的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可得出以下启示。 发挥人才的创造性 马洛斯提出的Y理论把人看作是“自我实现的人”。对人的管理应舍弃“苛求”而就“怀柔”管理。该理论认为,外来的控制与惩罚并非为使人工作的唯一方法,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愿望,因而管理必须尊重个人意志。封建统治者把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进行严格控制,大部分官吏除了唯命是从外,在其位上很少有做出实际工作的,而像明清等朝代初年的统治者对前代的人才采用“怀柔”政策,使其帮助管理刚刚打下的天下,都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因此企业要想留住人才,使其心甘情愿的为企业服务,就应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通过各种激励而非“控制与惩罚”措施来实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封建制度对于各类人才的压制,对中国近代史的落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当前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应该大力开发各类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准确评估各类人才的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使他们能放心大胆地发挥聪明才智。而企业管理者要具有宽广胸襟,耐心听取直言不讳者的忠肯意见。惟有如此,各类人才才不会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企业也就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加速人力资源的流动 科举制可以使一介草民进入主流社会,即它给人们提供一条在社会各阶层中流动的通道。正是这条通道的存在把读书人无形地维系其中。因此,科举考试承担的社会任务并不仅限于选拔官员,它还是稳定社会结构的一根“杠杆”。一个社会要保持稳定,就要允许人们在各个社会阶层中流动,并提供相应的通道。库克曲线和可兹曲线证明,人才流动的周期一般在4-5年,一个人在一个工作岗位最佳的创新时间为5-5年,之后工作状态明显下降,如果不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人力资源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有关部门应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对人力资源做适当调整。以期实现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 优化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系统优化原理认为,当系统各部分以有效合理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时,系统整体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因此,如果一个企业的各类机构臃肿,职能不分,组织老化,甚至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互相不信任,就会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精简掉企业的庸员,科学合理地对各类机构进行重组,各部门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合理,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真正做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才能使企业的整体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才能成为一个高效统一的整体。

你好,我是上饶师范学院的学生,目前江西还没有上饶师范大学,只有上饶师范学院,不过有消息称学校会与上饶医专合并组建上饶学院这是我们学校网址 下面是简介上饶师范学院前身为 1958年6月设立的上饶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上饶师专与上饶工专合并改组为赣东北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上饶师专。2000年3月,经教育部、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上饶师范学院。2005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2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5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各类毕业生3万多人。  上饶师范学院地处闽、浙、赣、皖四省交界的上饶市,坐落于闻名中外的上饶集中营旧址南麓,紧邻浙赣铁路、横南铁路 、 沪昆高速公路和 320国道,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的赣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校园占地面积 98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0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305人,各类成教学生2126人。在编教职工942人,有专任教师549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157人;教师中博士、硕士245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2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博导、硕导14人。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有本专科专业78个,其中本科专业36个,涉及文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

上饶师范学院官网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要求

打个车`到师院就到了``最多不过5块

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启示文章类型:通知公告--通知公告 文章加入时间:2008-10-16 15:38:25 阅读次数:55--------------------------------------------------------------------------------江西上饶师范学院 范安平 王 勤伴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些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声势大、投入多、发展快,但其教育质量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于提升和优化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一、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纵观发达国家的农村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教育质量,求真务实、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是其共同特点。其质量保障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下述方面。1、国家法律、法规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保障美国早在1917年由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形成的《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就规定:在公立学校中必须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对美国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的《莫雷尔法案》也早在百年前就规定各州均要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相关知识”的学院,这类学院后被称为“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美国目前由政府发布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案)已达数10部。德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也拥有高效的农业和一支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大军,这与德国政府严格而系统的职业教育立法有直接关系。如该国农业行业中共有14个国家承认的职业培训行业,其名称及职业方向、不同职业的具体职业技能和培训要求均作了严格规定,并有主管部门依据职业教育法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对违反规定或不合要求者予以严厉处罚。曾有接受职教者因培训方的原因使其职业培训的结业考试不及格而提出起诉,致培训方因不能使受训者按期成为熟练工人而被依法判定一次性赔款一万二千马克的事件。(P32—33)拥有坚实的法律保障是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得以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英国长期保持着重视职业教育立法的传统。该国早期的《济贫法》和对英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巴特勒法案》,均为英国职业教育在城乡的广泛开展和顺利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于1964年和1973年颁布实施的《产业训练法》及《就业与训练法》,更是对职业教育机构的设置和管理、职业培训的设施与质量控制作出了制度上的明确规定。法国的农村职业教育由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渔业部)直接管理,具有制定政策法规和实施督查的便利。2.农村职业教育保持与城乡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农村职业教育既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同时也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合格的新型农业劳动者,使劳动力培养与城乡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是诸多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共同特点。因为,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如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是无质量可言的。历史上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几乎都经历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的过程。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有关的劳动技能,为农民向非农产业的流动提供服务,不少发达国家有符合自身国情的成功做法。作为近代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在国际上是首屈一指的,该国较早提出了普及城乡初等教育和广泛开展初等技术训练的要求,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了知识与技能的准备。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通过《人力发展与训练法》和《就业机会法》的实施,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准备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后来的长期努力,’不断满足该国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的需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基本上走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边产生,边转移,工业化、城市化趋于同步的发展道路。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与素质水平,以便获得更多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不但非常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努力提升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同时还给予各种形式的“转业”培训援助,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进入城市就业铺平了道路。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现代化农业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法国的农村职业教育直接由政府部门主管,能更好地协调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该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广泛,农业专业化程度愈来愈高,农村职业教育逐步扩展到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机械、农产品营销、森林维护、农村旅游等方面,不断满足农村建设对各种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高度现代化的英国,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专门成立了农业培训局,在全国成立了16个地区培训中心,目前每年约有30%的农村劳动者参加各种类型的农业培训活动。为了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还专门设立了“国家培训奖”,奖励在职业培训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或机构。德国为了有效管理和指导农村职业教育,在百余个城乡劳动局下设置了600多个村镇劳动分局,广泛开展与职业发展与教育相关的各项工作。该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一是培训新型的农业从业人员,提高就业人员的职业技术能力,并为现代农业提供后备力量;二是推广传播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教育内容切合该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有农业新技术推广、品种改良、葡萄种植与酿酒、农村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开发、农产品经营等。3.突出实践教学,强调技能培养韩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注重现场化教学,对培训基地的建设有严格的要求。现场参观、实习体验和讨论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有时还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农民讲课,许多培训课程的教学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职业培训中要求学员以正式职工的身份出现,在实践中养成严格的规范化的操作习惯,甚至不搞一般化的参观、见习,而是必须生产出真实的合格产品。日本农业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办农场或校外实验场,为学员提供充裕的实践机会,并实行派遣学员到示范农户家实习的制度,时间为2—3个月。职业培训中实践教学时间占全部时间的60%以上,体现了一种体验主义、经验主义的教育方法。英国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培养模式的采用以及最终的教学考核等方面均体现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的教育理念,这对英国成为一个农业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济效益均居欧洲各国的前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的农村职业教育要求学员有占培训总学时一半的时间在项目选定的经营者或农场主的生产场所跟班实践,了解并熟悉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培训结束时要提交自己从事经营生产或管理的设计方案或报告,否则不能获得结业证书和有关资格证书。4.缜密的教育监控与评估这是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国家一方面给予农村职业教育以政策、经费和办学条件、办学自主权等的积极支持,同时也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予以认真、严格的监控及评估。德国针对农业职业教育专门颁布了《农业职业教育基础阶段实施培训与课堂教学时间计划原则》,并制定了与之相关的《职业培训章程》、《培训者规格条例》、《考试规则》等规章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专任教师和培训人员、教学过程及考核等均作了严格要求和规定,并通过国家及州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实施督查和评估,对违反有关规定者,将予以严厉的处罚。英国政府每年都要对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使用、教育效益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估,并公布综合评估结果,该结果将对职业教育或培训机构下一年度的经费划拨产生影响。5.严格的考试和认证制度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均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也是保证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实行严格的考试和认证制度,是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以最具特色的加拿大农村职业教育“绿证培训”为例,该国绿证考试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很高,学员要取得“绿证”,需要通过两次考试,即在农场或实际工作场所进行的能力评估考试和在考试中心进行的资格考试,并采取教育培训与考试相分离的方式,参加考试的学员统一在绿证办公室指定的考试中心进行,考试形式分技能测定、笔试、答辩等,要想通过考试获得绿证,并非易事。英国实行的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即NVQS),规定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发放,其他行业协会或机构均不能另行发放职业资格类证书。此外,法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也有各具特色的严格的考核及证书获得制度。二、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启示意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近些年来发展很快,但受传统计划经济的惯性和部分地方部门和组织热衷于追求“政绩”,搞形式主义的影响,其教育质量和效益令人担忧。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做法和经验对提升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如下几方面积极的启示意义。1.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法规通过立法形式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的组织体系,保障教育培训的人、财、物力,实现实施过程的有序化和评估考核的标准化,是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应在《职业教育法》等现有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必要的辅助性法规和政策,以规范职业教育与培训行为。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均与农村职业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专门制定一部《农村职业教育法》很有必要,其对于促进与规范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当会大有帮助。同时,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加大执行力度,就此而言,相关的责任追究、奖励与惩罚制度也应有所配套,以改变目前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的好坏全凭地方领导的责任心、积极性的状况。2.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监测与评估,有效遏制并防范腐败现象应充分认识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保证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为核心,构建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监测评估制度。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对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资质要求,包括师资、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条件均应作合格性评估,同时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监控督查和审计。目前在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确有少数基层部门或单位偷工减料,做样子,走过场,编数据,套取教育培训经费的情况,农村职业教育竟也成了少数人新的“生财之道”,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农民利益,中饱了腐败分子私囊,这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有些地方亦存在着培训大楼建了,牌子挂了,但不见教师和设施,不见学员的现象。诸如此类摆花架子的形式主义应予以遏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3.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突出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强调实践与实效,注重技能的培养,采用较多的有“参与一分享”、“示范一模仿”、“合作一交流”、“问题探究”、“现场体验”等教学模式与方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应注意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及经验,教学中努力贯彻实用原则、有效原则,增强教育培训与市场就业的关联性,要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教学目标体系,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实农村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技能型师资和培训人员。4.严格考试管理,规范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目前急需进一步健全职业培训考核条例及有关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考核管理,尤其要改变偏重理论知识学习而技能培养不足的教育培训状况,建立以学员技能获得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加拿大的绿证考试方式值得借鉴。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和农民“绿色证书”的发放应严格规范,更不可出现“花钱买证书”、“不培训也发证”的不正之风或腐败现象。5.以我国生产力发展需求为导向,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农村非传统农业的转移,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经历,也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农业人口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职业教育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能力,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中,教育培训内容与项目的选择、经费的投入,切实需要搞好调研与预测,力求贴近城市(镇)经济建设第一线,贴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传统农业改造第一线,贴近就业市场,真正做好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本文选自《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8卷)

进入学校的图书馆网站,再进入"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网站,可下载相关的论文

这东西自己弄吧 研究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