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sci期刊黑名单发表文章影响

发布时间:

sci期刊黑名单发表文章影响

影响。Sci论文见刊后如果文章存在姓名、地址和一些印刷等可以被纠正的错误,就没有影响。但是如果是学术不端等情况,就会被取消学位。

不涉及学术问题的话问题不大

达晋编译-专业的SCI论文服务机构:这个应该牵涉的不少,基本上黑名单的80%的论文都是中国的医生发的,可想而知。

论文发表期刊黑名单

是的。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并配合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打击学术不端行为。至今已经有不少学校制定了“黑名单”,比如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刊发了研究生教育院、学生工作部(处)、科研处联合发布的《关于建立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负面清单制度的通知》。通知称,“为规范科研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和学术氛围,优化学术环境,经研究,决定建立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负面清单制度,即负面清单所列举的期刊杂志在研究生评奖、评优和项目评审过程中不予认定成果和计分”。

非法期刊:1、《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中国中西医综合临床杂志》。3、《中国健康月刊》。4、《中华护理杂志》(CN12-4226)。5、《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CN98-0327)。6、《现代护士进修杂志》。7、《航空航天医学》。8、《当代医药》。9、《中国医药管理杂志》。10、《中国现代医药应用》。11《中国医药卫生导报》。12、《中国卫生导报》。13、《中外妇儿健康》。14、《中国当代医学》。15、《医学新知杂志》。16、《中国中医药咨讯》。套刊和假刊都是评职称不认可的:期刊级别一定要按照评比文件,最要当心提防的是,现在有一些低档期刊,刊物名上带有“教育”或“教学”两个字,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样的刊物就是教育类刊物,唯一识别方式就是CN号的首字母,是按照中图分类号来的。作者一定要看期刊是否为纯教育类(G4类,CN刊号首字母为G4)或作者所从事专业类别刊物(如计算机类CN刊号首字母是T,医学类CN刊号首字母是R)。另外,还有些文件中规定了刊物必须是正刊,而作者发表的刊物是副刊、增刊或者套刊,那么自然也是不能用的。虽然版面费极低,但是花低价发了也没有用,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套刊有以下几个特点:1、套用其它刊物的出版权利。2、刊名、刊号与新闻出版总局备案不一致。3、有的套刊也会将原刊放到刊名里,后面以“·”形式附加自己名字。假刊的特点:1、新闻出版总局查询不到,多见于仿制教育期刊。2、刊名总是很好听,如“*教育论坛”、“*教育研究”等。3、纸质出版物与期刊网真刊收录数据不一致。4、版面费低廉,页码厚,纸质出版物上面信息不全。

sci期刊黑名单

不在。Hindawi是全球最大的同行评审完全开放获取的期刊出版商之一。这些期刊有的被SCI收录,有些被SCIE收录。

很多呃,所谓黑名单是各个省份都不一样的,比如福建厦门有些单位不认可《法制与经济》但是其他地方认识,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你可以去你们当地的相关部门咨询一下再投稿,免得发了没用。。

sci黑名单期刊

说明你有学术不端行为……进入黑名单,这个出版社所在其它期刊你可能都进入黑名单了……就是不再接收你的文章,你的同校同事文章可能也不再接收了……

假的,仅供参考2016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下面简称“中信所”)发布了《中国科技论文的整体表现》一文,其中总结了6点“中国科技论文及期刊的新动态”[1],引起科研界的广泛关注。6天之后(即10月18日),某微信平台发布《官方公布45个“高危”期刊,SCI杂志黑名单曝光》的文章,文章中提及“评论认为医学科研领域亟须规范,而近年来,随着论文造假被曝光日渐增多,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在刚刚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就公开发布了45个需要科研管理部门重点监控和评估的期刊。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建议各位老师避免向这些高位杂志投稿。对于已经发表的论文,科研管理部门将加强监管力度”,并署名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下属的“科学与学科建设部”。虽不知发布此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但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不少科研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该文章在网络上迅速被转载和传播[2],因为大家都担心自己正在投搞或已经发表文章的杂志也在其中。也有严谨的科研工作者对这一消息提出质疑。科学网知名博主马军发表博文驳斥:首先,“中信所”下属7个职能部门、8个公益部门和3个企业集团,这其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科学与学科建设部”!而且,这份所谓的“公告”及“黑名单”在“中信所”网站上根本查不到[3]。同时,相关人员已联系了“中信所”,证实此消息并不属实[4]。这些质疑使得该微信平台很快撤销了那篇文章,看来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发布的消息属于“谣言”。那么,为什么这45份期刊会被“造谣者”选中呢?笔者收集和分析了这45份期刊相关数据,包括2015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去除自引后的IF、它们2015年所发表的文章数量、哪一年被Web of Science收录、以及所属出版社(表1)。初步分析至少得出以下结论:1)这45份期刊绝大多数期刊算是“老牌”期刊了,它们都被Web of Science收录了5年以上,只有4份期刊是2013年以后收录的。2)从“去除自引后的IF”数据来看,只有4份期刊(Circuit World、Latin 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y、Mitochondrial DNA和Journal of GreySystem)的自引率比较高,去除自引后,其IF降低40%以上。3)2015年,这45份期刊中有50%的期刊的文章发表量高于100篇。4)这些期刊来自于不同的出版社:有的属于著名大型出版社,比如ELSEVIER、SPRINGER、TAYLOR &FRANCIS、CAMBRIDGE UNIVPRESS;也有一些属于规模小一些的Open Access(OA) 出版社,比如:SPANDIDOS、HINDAWI PUBLISHING CORP、E-CENTURY。事实胜于雄辩!笔者认为,这些期刊并不像“谣言”说的那样是“高危期刊”。另外,是不是“高危期刊”,目前可靠的依据只有Web of Science发布的信息。Web of Science每年会对所有被收录的期刊进行评估更新,“问题”期刊将会被降级,比如从SCIE将为ESCI,甚至降为普通期刊[5]。虽然我们不清楚“造谣者”是如何选中这45份期刊的,也不知其目的为何,但大家从这个事件中至少可以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只有理性分析、小心求证,才能不被“谣言”干扰、避免进一步“传谣”。

黑名单sci期刊

不在。Hindawi是全球最大的同行评审完全开放获取的期刊出版商之一。这些期刊有的被SCI收录,有些被SCIE收录。

说明你有学术不端行为……进入黑名单,这个出版社所在其它期刊你可能都进入黑名单了……就是不再接收你的文章,你的同校同事文章可能也不再接收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