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北京邮电大学论文录用样本

发布时间:

北京邮电大学论文录用样本

看不同导师的要求,一定要提前问清楚。现在的学位论文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天马行空的空对空,而是要真正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无论是量化分析还是质性研究,都要有证据基础。不仅要有证人证词,而且要有多源证据。对于二手资料,要使用权威和最新的数据,体现出较强的资料性。这也能反映作者是否是该领域的专家,因为如果连最权威的资料来源都无法获取,而依靠微信公众号、百家号这样的资料来源,就很难令人信服。对于资料的分析也要翻过来调过去,从多个维度、层次和角度去分析,而不是一股脑都倒出来。

根据《北京邮电大学学术道德规范与管理办法》和《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3〕号)文件精神,为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确保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研究生院决定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实施查重,具体实施办法如下:一、查重对象查重对象为用于申请答辩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二、实施部门研究生院负责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查重,检测比例为100%。各学院、研究院负责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查重,检测比例由各学院、研究院视本院实际情况自定,并报研究生院学位与评估办公室备案。三、学位论文提交要求研究生应将学位论文致谢部分删除,以pdf格式按实施部门的具体要求提交,论文命名格式为:作者姓名_学号_论文名称pdf。四、查重结果处理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分别按如下方式处理:(一) 通过去除本人文献,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和学位论文段落中单篇引用文字复制比均低于30%(含30%)者为通过,经实施部门审核后,研究生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二) 不通过查重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通过,研究生须进行学位论文修改,修改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修改后重新申请检测,检测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1)去除本人文献,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超过30%(不含30%);2)去除本人文献,学位论文段落中单篇引用文字复制比超过30%(不含30%);五、查重结果异议处理研究生如对学位论文查重结果持有异议,可向查重实施部门提交由导师签字认可的书面申诉。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审理对博士学位论文查重结果的异议,各学院、研究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审理对硕士学位论文查重结果的异议。

3月23号左右。北邮参加5月答辩的学生,在3月23日前需提交经导师指导过的电子版论文。预计北邮将在5月份开启全面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可以现场答辩(线下)和视频在线答辩(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各学院(部)根据毕业生实际情况选择。

北京邮电大学论文录用通知单

7月25号(明天)发出,应该月底前就能收到。可以上北京邮电大学招生网查询详情。我也在等呢。

放心吧,没问题的,都已经录取了,就是通知书的问题了,今年普遍发的都晚,估计跟春节晚有关系,报到肯定晚,呵呵,元旦过后肯定发,要是你实在不放心的话,那就直接去学校成考办学籍管理处问问,心里就踏实了,反正我也是不踏实,自己去学校问的,学校说元旦过后准发,所以你也再等等吧,学校都差不多的,呵呵。。。

北京邮电大学论文

3月23号左右。北邮参加5月答辩的学生,在3月23日前需提交经导师指导过的电子版论文。预计北邮将在5月份开启全面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可以现场答辩(线下)和视频在线答辩(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各学院(部)根据毕业生实际情况选择。

查的,现在的论文都需要查重,学校也都会做出相应要求,按学校要求达到相关重复率就可以通过了。

一、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指导教师,并拟出需要提问的问题及答案。  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二、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  提问要贯彻先易后难原则。主答辩老师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应该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  提问要实行逐步深入的方法。为了正确地检测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并采取逐步深入的提问方法。  当答辩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应以温和的态度,商讨的语气与之开展讨论,即要有“长者”风度,施行善术,切忌居高临下,出言不逊。不要以“真理”掌握者自居,轻易使用“不对”,“错了”,“谬论”等否定的断语。要记住“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有是”的格言,要有从善如流的掂量。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只要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供对方参考就行。  当学员的回答答不到点子上或者一时答不上来的问题,应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提问方法。参加过论文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员对所提的问题答不上来,有的就无可奈何地“呆”着;有的是东拉西扯,与绕圈子,其实他也是不知道答案。碰到这种情况,答辩老师既不能让学员尴尬地“呆”在那里,也不能听凭其神聊,而应当及时加以启发或引导。只有通过启发和引导仍然答不出或答不到点子上的,才可判定他确实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三、学员答辩要注意的问题  学员要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辩前充分作好准备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辩的要领和答辩的艺术。  (一)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首先,学员参加答辩会,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在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可以准备一定时间后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其次,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二)要有自信心,不要紧张:在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你大可不必紧张,要有自信心,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慌乱心理很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而自信心主要来自事先的充分准备。  (三)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学员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回答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断清楚,可以请提问老师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老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  (四)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在弄清了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确切涵义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回答问题,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三要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此外还要注意吐词清晰,声音适中等等。  (五)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他。这里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六)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可以与之展开辩论: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  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譬如,在一次答辩会上,一位老师在说明垄断高额利润时,把垄断高额利润说成是高出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利润,答辩的学员听出老师的解释错了,就用平和不解的语气说:“那么,垄断高额利润是垄断价格高于成本价格的话怎么理解呢”提问的老师听后一怔,隔了一会儿,高声说:“问得好!”从提问老师的喝彩声中,知道,他已心悦诚服地同意了的观点。这样的辩论,答辩老师不仅不会为难,相反会认为有水平,基础扎实。  (七)要讲文明礼貌:论文答辩的过程也是学术思想交流的过程,答辩人应把它看成是向答辩老师和专家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应该尊重答辩委员会的老师,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尤其是在主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或答辩老师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更应该注意如此。答辩结束,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从容,有礼貌地退场  此外,毕业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北京邮电大学期刊目录

SCI期刊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IEEE/IET期刊论文约20余篇,最近几年第一作者发表的IEEE期刊论文都是高被引论文,指导学生作为通信作者的SCI期刊论文约60余篇:[J72] K Zhang, M Peng, P Zhang, and X Li,“Secrecy-optimiz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underlay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s”,IEEE T V T, accepted by May [J71] M Ahmed, M Peng, M Abana, S Yan, and CWang,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het-erogeneoussmall-cell networks: A coalition formation game approach”, IEEE Systems Journal, accepted by O[J70] J Li, M Peng, A Cheng, and C Wang,“Resource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for delay-sensitive traffic in fronthaulconstrained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IEEE Systems Journal, accepted by O [J69] L Li, M Peng, C Yang, and Y Wu,“Optimization of base station density for high energy efficient cellular networkswith sleeping strategies,” IEEE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65,  9,  7501 - 7514, S[J68] M Peng and K Zhang, “Recent advancesin fog radio access networks: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radio resourceallocation”, IEEE Access,  4, 5003 - 5009, [J67]M Peng, Y Sun, X Li, Z Mao, and C Wang, “Recent advances in 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s: System architectures, key techniques, and open issues”,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 &Tutorial, 18,  3,  2282–2308, third quarter, [J66] MPeng, S Yan, K Zhang, and C Wang, “Fog-computing-based radio accessnetworks: Issues and challenges”, IEEE Network,  30,  4, 46–53, J [J65] Z Zhao, M Peng, Z Ding, W Wang, and H V Poor, “Cluster contentcaching: An energy-efficient approach to improve quality of service in 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Areas in Communications,  34,  5,  1207 - 1221, May [J64] Q Hu, M Peng, Z Mao, X Xie, and H V Poor, “Training design forchannel estimation in uplink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64,  13, 3324–3337, M  [J63] M A Abana, M Peng, Z Zhao, and L A Olawoyin, “Coverage and rate analysisin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with device-to-devicecommunication”, IEEE Access, 4, 2357 - 2370, [J62] J Li, J Wu, M Peng, P Zhang, “Queue-aware energy-efficient joint remote radiohead activation and beamforming i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15,  6, 3880 - 3894, J [J61] S Zhang, L Fan, M Peng, and H V Poor, “Near-optimalmodulo-and-forward scheme for the untrusted relay channel”, IEEE T Information Theory, 62,  5,  2545 -2556, May [J60] Z Zhou, M Peng, Z Zhao, W Wang, and RS Blum, “Wireless-powered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Power-splitting relaying with energyaccumulation”,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Areas in Communications,  34, 4,  969 - 982, A [J59] MPeng, Y Yu, H Xiang, and H V Poor, “Energy-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optimization for multimedia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IEEE T Multimedia,  18, 5, 879 -892, May [J58] D Liang, Z Zhang, and M Peng, “Access point reselection andadaptive cluster splitting-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 IEEE Internet of ThingsJournal,  2,  6,  573 –585, D [J57] MPeng, K Zhang, J Jiang, J Wang, and W Wang, “Energy-efficient resourceassignmen-t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64,  11, 5275–5287, N [J56] MPeng, H Xiang, Y Cheng, S Yan, and H V Poor, “Inter-tier interferencesuppression in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IEEE Access, vol 2015,  3,  2441-2455 D [J55] Z Ding, M Peng, and H V Poor, “Cooperative non-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in 5G systems”, IEEECommunications Letters,  19,  8,  1462–1465, A [J54] X Xie, M Peng, F Gao, and W Wang, “Superimposed training based channelestimation for uplink multiple access relay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14,  8, 4439–4453, A [J53] X Xie, M Peng, W Wang, and H V Poor, “Training design and channelestimation in uplink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22,  8,  1060–1064, A[J52] Y Li, T Wang, Z Zhao, M Peng, and W Wang, “Relay modeselection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hybrid one-way/two-wayhalf-duplex/full-duplex relaying”, IEEECommunications Letters,  19,  7,  1217–1220, J [J51] Z Zhou, M Peng, Z Zhao, and Y Li, “Joint power splitting and antennaselection in energyharvesting relay channels”,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22,  7,  823–827, J [J50] MPeng, C Wang, J Li, H Xiang, and V Lau,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layheterogeneous networks: Interference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andself-organization”, IEEE CommunicationsSurvey & Tutorial,  17,  2,  700–729, second quarter, [J49] MPeng, X Xie, Q Hu, J Zhang, and H V Poor, “Contract-based interferencecoordinationin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33,  6, 1140–1153, J [J48] C Jiang, N C Beaulieu, L Zhang,Y Ren, M Peng, and H Chen,“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with asynchronous spectrum sensing and access”, IEEE Network,  29,  3, 88–95, J [J47] MPeng, C Wang, V Lau, and H V Poor, “Fronthaul-constrained cloud radioaccess networks: Insights and challenges”,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2,  2,  152– 60, A [J46] Z Ding, C Zhong, D Wing, M Peng, H A Suraweera, R Schober,and H V Poor, “Ap-plication of smart antenna technologies in simultaneous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IEEEC M,  53,  4,  86-93, A [J45]M Peng, Y Li, Z Zhao, and C Wang,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keytechnologies for 5G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IEEE Network,  29,  2,  6–14,M [J44] Z Zhao, Z Ding, M Peng, and J Thompson, “On thedesign of cognitive radio inspired asymmetric network coding transmissions inMIMO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Vehicular Technology,  64, 3,  1014–1025, M [J43] MPeng, Q Hu, X Xie, Z Zhao, and H V Poor, “Network coded multi-hop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hannel estimation and training design”,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33, 2,  281–294, F [J42] MPeng, C I, C Tan, and C Huang, “IEEE access special section editorial:Recent advances i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IEEE Access,  2,  1683–1685, D [J41] MPeng, Y Li, J Jiang, J Li, and C Wang, “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access networks: A new perspective for enhancing spectral and energy efficiencie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1,  6,  126–135, D [J40] X Xie, M Peng, Y Li, and H V Poor, “Channel estimation for two-Wayrelay networks in the presence of synchronization err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62,  23, 6235–6248, D [J39] MPeng, Y Li, T Quek, C Wang, “Device-to-Device underlaid cellularnetworks under Rician fading channels”, IEEE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13,  8,  4247–4259,A [J38] MPeng, S Yan, and H V Poor, “Ergodic capacity analysis of remote radiohead associations i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  3,  4,  365–368,A [J37] J Wang, M Peng, S Jin, and C Zhao, “A generalized Nash equilibriumapproach for robust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via generalized variationalinequalit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13, 7,  3701–3714, J [J36] Y Li, H Long, M Peng, and W Wang, “Spectrum sharing with analog networkcod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Technology,  63,  4,  1703–1716, A [J35] Z Zhao, M Peng, Z Ding, W Wang, and H Chen, “Denoise-and-forwardnetwork coding for two-way relay MIMO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63,   2,  775–788, F [J34] X Xie, M Peng, B Zhao, W Wang, and Y Hua, “Maximum a posteriori basedchannel estimation strategy for two-way relaying channel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 nications,  13,  1,  450–463, J [J33] Y Li, M Peng, A Manzoor, and C Wa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two-tie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nalytical model and ergodic capacity’,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elecommunicationsTechnologies, F [J31] MPeng, D Liang, Y Wei, J Li, and H Chen, “Self-configuration andself-optimization in LTE-Advanc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51,  5,  36–45, May [J29] B Han, M Peng, Z Zhao, and W Wang, “A multidimensional resourceallocat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the network coding-based multiple-accessrelay channels in OFDM systems”,IEEE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62,  8,  4069–4078, O[J28] T Zhou, M Peng, W Wang, and H Chen, “Low-complexity coordinatedbeamforming for downlink multi-cell SDMA/OFDM 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62,  1, 247–255, J [J25] MPeng, C Yang, Z Zhao, W Wang, and H Chen, “Cooperative network codingin relay-based IMT-Advanced system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50,  4,  76–84, A [J23] X Zhang, M Peng, Z Ding, and W Wang, “Multi-user scheduling for networkcoded two-way relay channel in cellular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11,  7, 2542–2551, J  [J22] Z Ding, M Peng, and H Chen, “A general relaying transmission protocol forMIMO secrecy communications”, IEEE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60,  1,  3461–3471, N 

高水平的SCI杂志(指SCI一区杂志,SCI共分四区)并不是以影响因子绝对大小拉通排序的,而是在在各个学科内,按照影响因子高低排序评定SCI一区杂志。 所以工科学校的高水平论文常常被忽略了,而一些影响因子看起来比较漂亮的理科杂志,只是SCI二区、三区的杂志,比如很多生物的杂志IF=3比几乎所有工科杂志都高,却只是三区。在网大备受推崇的JBC就只能算作DECENT级别的入门杂志,不是那种牛得不行的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IF=107,属于SCI 二区。 以2002年的影响因子为例子,可以看出各个学科的杂志的影响因子的比例关系,自己可以折算折算。 SCI一区期刊目录来自 化学在IF>5的才能进入一区; 生物在IF>5的才能进入一区; 医学在IF>5的才能进入一区; 而工程技术只要IF>6的就能进入一区。 IF>6的化学,生物,医学等期刊可谓多如牛毛了,可见评价高水平期刊应该不唯IF论(甚至有些许工科的本领域最高IF的杂志并不顶尖,^_^)。 工程技术的SCI一区杂志共有60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25种,以此为例子用ISI()查询,以2004年至今在进入SCI一区的工程技术期刊发表article(只统计通信作者单位)来看:1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434):北邮4篇,东大1篇,上海交大1篇;2 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783):中国大学没有;3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384):北大1篇4 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061):北邮2篇,清华1篇,山东大学1篇,华东师大1篇5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223):复旦1篇6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889):南大1篇,上海交大1篇,清华1篇7 IEEE NETWORK(407):中国没有8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367):中国大学没有9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清华13篇,上海交大8篇,浙大6篇,北京交大3篇,南开3篇,北邮3篇,复旦1篇,西电1篇,长春科技大学1篇,深圳大学1篇,黑龙江大学1篇,华科1篇,武大1篇10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916):西电1篇,上海交大1篇,成电1篇11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72):清华4篇,云大1篇12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435):复旦1篇,华南理工1篇,清华1篇13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964):中国大学没有14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209):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1篇15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中国大学没有16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清华1篇17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中国大学没有18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上海交大2篇,清华1篇,浙大1篇,山西大学1篇,上海理工1篇,北京交大1篇19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中国大学没有20 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华东师大1篇2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华科1篇22 MEDICAL IMAGE ANALYSIS(68):中国大学没有23 MRS INTERNET JOURNAL OF NITRIDE SEMICONDUCTOR RESEARCH(857):中国大学没有24 NEURAL COMPUTATION(581):西电1篇,东大1篇,南邮1篇25 PROGRESS IN QUANTUM ELECTRONICS:中国大学没有各工科优势大学小结:清华大学: 22上海交通大学: 13北京邮电大学: 9浙江大学: 7北京交通大学: 4南开大学: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复旦大学: 2华东师范大学: 2东南大学: 2华中科技大学: 2哈尔滨工业大学: 0西安交通大学: 0天津大学: 0北京科技大学: 0北京理工大学 : 0附以上25种学报自2004以来收录中国大学论文:

北京大学本科论文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答辩人陈述  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  (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详细描述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重点讲述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  (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6)结论、价值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论文写作;展望本课题的发展前景。  (7)自我评价。答辩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实事求是,态度谦虚。经过参加与论文的撰写,专业水平上有哪些提高、取得了哪些进步,研究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心得体会。  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答辩教师提问的范围在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内,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情况。提问的重点放在论文的核心部分,通常会让答辩人对关键问题作详细、展开性论述,深入阐明。答辩教师也会让答辩人解释清楚自述中未讲明白的地方。论文中没有提到的漏洞,也是答辩小组经常会问到的部分。再有就是论文中明显的错误,这可能是由于答辩人比较紧张而导致口误,也可能是答辩人从未意识到,如果遇到这种状况,不要紧张,保持镇静,认真考虑后再回答。还有一种判断类的题目,即答辩教师故意以错误的观点提问,这就需要答辩人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精神高度集中,正确作答。  仔细聆听答辩教师的问题,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组织好语言。回答问题时要求条理清晰、符合逻辑、完整全面、重点突出。如果没有听清楚问题,请答辩教师再重复一遍,态度诚恳,有礼貌。  当有问题确实不会回答时,也不要着急,可以请答辩教师给予提示。答辩教师会对答辩人改变提问策略,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式的问题,降低问题难度。  出现可能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可以与答辩教师展开讨论,但要特别注意礼貌。答辩本身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切不可与答辩教师争吵,辩论应以文明的方式进行。我在上学吧论文查重上看到的论文答辩流程,应该都差不多的吧,可以参考一下、

北大法学院论文提纲格式  一、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正文要求:  (一)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论证;根据任务书指出的内容和指标要求写出设计过程、课题所涉及元件结构和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有关基本原理的说明与理论分析;给出所设计课题实际运行的数据或参数,并与理论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要对所设计课题实用价值做出评估说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设想及未能采纳的原因等。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方案提出的依据,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设计过程;所运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和方法;数学模型及其依据,数据计算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估;对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 提出合理化建议。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主要论据;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规定联系实际展开理论分析。  (三)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解决方案提出的依据,解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结论。  二、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用毕业设计专用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24磅;版面页边距上3cm,下、左5cm,右2cm。  三、论文结构、装订顺序及要求  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封面。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  (二)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教务部审查签字后生效。  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与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4、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  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  7、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2)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在前,英文的在后。  8、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9、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1)绪论。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2)论文主体。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等内容。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8000字(或20个页码)。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字符,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符。  中文论文撰写通行的题序层次采用以下格式:  1 1 1 1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毕业论文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24磅行间距。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小四号黑体字。  (3)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10、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洁、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11、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规范格式见附文)。  12、附录。  13、实验数据表、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  (三)封底。  祝你成功朋友,加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