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空间技术论文2000

发布时间:

空间技术论文2000

维生素C的启示 偏食严重,喜荤厌素的人现在有很多。妈妈也时常对我说:“要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营养又美容。维生素C淡化黑色素,预防铅中毒,排除体内有害物质的神奇功效。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实验,实验用具是:维C片、碘酒、紫药水、白纱布等。首先取来一只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将二片“安利”维生素C片压碎,缓缓倒入自来水,用筷子搅拌调匀。然后用筷子夹住一块白布,用碘酒将白布浸湿,并蘸满紫药水,将布投入玻璃杯。随着布慢慢下沉一个神奇的现象出现了:杯中的水由无色透明渐渐变浑变紫,而布片在水中渐渐变白,褪去了紫黄色,恢复了先前的洁白。维生素又称维它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维生素是由波兰的科学家丰克为它命名的,意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 目前世界上约有20余种维生素,功效各不相同。人们不仅可以从日常的饮食中摄取维生素,而且可以服用提炼加工而成的片剂或口服液。 维生素对人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生素A能增强人们在光线不足时的视力,维持粘膜正常功能,令皮肤光洁幼嫩,能治疗夜盲症、防止患皮肤癌;维生素B族种繁多,功效各异:维生素B2能治疗偏头痛、B6能防止贫血、抽筋和暗疮等、B3能强壮全身骨骼,并让你拥有牢固的牙齿……维生素E能延缓衰老,增强皮肤弹性;维生素D能防止骨质疏松、骨折…… 随着经济条件的日益好转,人们从以往的吃饱穿暖的观念上,逐步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由于维生素C被医学界和美容界日益推崇,成为爱美人士首选。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所有维生素中,是最不稳定的。维生素C可以降血压,加速伤口愈口,增加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 实验证明:维生素C的确有着神奇美容抗氧化作用。每天补充100毫克维生素C,既能满足人体日常所需,更能起到美白皮肤,排毒养颜的作用。 维生素C是好,那多吃对身体有好处吗? 维生素C虽然很好,但必须适量服用,服用不当,会出人命的。前不久,台湾发生一名女士突然七孔流血暴毙案,经过验尸,断定为砒霜中毒死亡。警方在医学院教授的协助下,发现砒霜是死者腹内产生的。原来,这名女士生前每日服用“维生素C”,她当日还同时吃了大量的虾。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量浓度较高的五钾砷化合物。这种物质在体内与维C产生了化学作用,使原来无毒的五钾砷转化为有毒的三钾砷,致使肝脏脂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七窍流血而死。 可怕的化学反应,这名女士盲目的服用维生素C,致使她的死亡! 有选择地摄入维生素:水果中大枣含维C最多,其次是山楂和柑桔;蔬菜中辣椒含维C最丰富,其次是菠菜和韭菜。要科学饮食,适量饮食。只有拥有健健康康的身体,长大后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增光添彩!

预知天气的变化、提供多彩的卫视节目,甚至用太空食品丰富我们的餐桌,看似高深奥妙的空间科技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20世纪50年代,人造地球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开始了人类探测、研究空间环境和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新纪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振兴说,太空是继陆地、海洋、大气后,人类开发的第四环境。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朱毅麟研究员介绍说,航天技术有三大主要领域,第一是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第二是载人航天,第三是深空探测。在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领域,我国已基本具备了不同轨道、不同功能的多种应用卫星,但是这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发空间资源、服务人类的要求。载人航天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从而能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开发太空极其丰富的资源。 朱毅麟先生说,我们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的天气预报是我国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功劳。其中风云一号穿越地球南北两极运行,对全球进行风、湿度、温度等观测。风云二号卫星定点在东经105度的赤道上空,主要观测我国地区和西太平洋的天气变化,每半个小时发回一张卫星云图。气象卫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地区。通过对云图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前3天判断台风的生成、预报其发展路线。像1986年,气象部门就根据卫星提供的资料,提前72小时做出了台风将在广东汕头登陆的预报,有关部门通知3000多艘渔船提前返港,300多万亩水稻提前收割,35座水库加固护堤,减少损失达10亿元。 以前我们的电视只能看几个频道,现在的节目多得看不过来,这都归功于通信卫星。比如说,以前北京的电视节目要传输到广州,用微波的话,要每隔50公里建一座50米高的微波站,两地相距2000多公里,就要建40多个站,而且微波是直线性传输,线路铺到广州,就只能在广州和沿线地区收到电视信号。而卫星覆盖的是一个面,凡在这个面内的地点都能收到信号,比微波传输范围广,更快捷。除了电视节目,现在我国的国际电话都是通过卫星传输的,移动电话更是如此。 空间生命科学是空间科学中最时髦的话题之一。40年来,许多生物卫星和其他航天器将一些动物和植物种子载入太空,科学家们一直饶有兴趣地观察、试验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空间环境对各种生物细胞和器官的影响,特别是空间的辐射和微重力效应对生物发育、修复、免疫和骨骼等的影响程度,以及研究防治失重和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改变、骨质丧失、肌肉松弛、空间运动病和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损伤等症状;二是寻找地外生命和研究生命的起源。 朱毅麟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开始,我国已经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10多次、400多个品种的植物种子搭载,经70多个单位参与地面试验,获得了许多科研成果。比如1988年搭载的“农垦58”号水稻种子,经过四代筛选,现在亩产已经稳定在600公斤以上。还有像西红柿,上天以后,产量比原来提高了20%以上。最奇特的是花卉,1996年搭载的万寿菊,原本花开两个月即谢,太空育种后开到4个月还无败象。 航天器轨道飞行提供的高真空和微重力环境被科学家们看做宝库,它为人们提供了地面上难以获得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工艺条件,可以进行地面上无法或难以进行的科学实验,生产地面上难以生产的材料、工业产品和药物。   高真空提供一种超洁净条件。微重力则提供一种重力影响很微弱的极端物理条件。如由重力引起的自然对流基本消除,扩散过程成为主要因素;流体中的浮力基本消失,不同液体密度引起的组分分离和沉浮现象消失,液体仅由表面张力约束;润湿和毛细现象加剧;流体静压消失。 在零重力或微重力条件下,进行无容器冶炼,不会有任何杂质混入,可以获得高纯度、高品质的合金;可将不同比重的金属或非金属均匀地混合,获得新型合金材料;可以克服地面加工存在的组分不均匀和密度大等缺陷,生长出高质量、大直径的单晶体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可以生产百分之百圆度的轴承滚珠等圆球工业产品。而在地面上,由于重力的影响,轴承滚珠等总不是真正的球形。   太空制药是真空和微重力环境利用的重要方面。在地面上制药,由于地球重力作用,培养物会发生沉淀,处在沉淀中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死亡;如输氧搅拌,所形成的低压小气泡又会破坏细胞;如加防泡剂,则会降低氧的溶解度,有碍微生物的繁殖,形成恶性循环。而在微重力环境中,培养物液体中含有大量的气泡,也不会沉淀,微生物可随时获得氧气,生长速度比地面快一倍以上,可高效率、高纯度地制造许多药物,如治疗烧伤的表皮生长素、治疗贫血的红血球生长素、防治病毒感染的免疫血清、治疗肺气肿的胰蛋白酶抑制素、治疗癌症的干扰素等。

航天技术与空间站论文2000字

是小鬼耶~居然偶尔看到你这个问题了……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今天,载人航天精神又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荣耀神州,弥足珍贵,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思想内涵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不辞辛劳、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洒下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想,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 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自主创新、求真务实———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靠的正是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力攻关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高起点发展,瞄准当今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进展。中国的载人航天走的是一条与世界上任何航天大国都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投入少、效益高的道路。速度与效益,需要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作风。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作为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了飞船、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力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自动控制、微电子等众多领域。投入研制、试验和协调配合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又一次空前迸发。无论科研人员还是保障人员,无论火箭、飞船的研制者,还是发射场、着陆场的建设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了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先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他们的事迹是一个时代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埋头苦干,艰苦创业。 今天,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在他们眼中,人生的目标就是金钱。而航天员们的成功,则从正面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意志,离开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向,单纯以金钱作为追求的目标,只会走入歧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艰苦奋斗,反腐倡廉,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 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我们将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此时更应该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懈登攀。 大力弘扬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刻苦钻研,严细慎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 对于即将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中国来说,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且为我们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牢牢掌握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大力弘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团结一心,共创伟业。 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凝聚希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军事水平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我们应当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勇于奉献、不怕牺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同样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保证。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正成为我们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最大收获。

宇航生活和航天飞机(中期报告) 叩开太空时代的大门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从此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此后美国和前苏联为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展开了“太空竞赛”,这却阴差阳错地加快了人类迈向太空的步伐。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的“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环绕地球轨道飞行成功,为前苏联人赢得了太空竞赛的胜利。至此美国整个国家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为了挽回在航天技术上的失败,美国的国家机器开始飞快地旋转起来。直到1969年7月16日,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美国终于在“太空竞赛”中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此后,虽然前苏联放弃了在载人登月上与美国的角逐却在空间站技术上领先于美国,走上了自己独特的航天之路。近30年的“太空竞赛”虽然具有浓厚的政治军事背景,但从客观上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科技进步,这点和核武器的发明并转化为核电技术一样,由此得到的高新技术和产品迅速转化为民用使我们受益匪浅。从航天食品到方便面蔬菜打开方便面的蔬菜包,里面哗拉拉撒出一些干菜叶、葱、胡萝卜。这些干菜叶就是我们常说的脱水蔬菜,它是将蔬菜中所含过多水分脱去,而鲜菜中所含叶绿素和维生素仍能保存,这样一来便于贮存、保管、运输出售。“阿波罗”计划中人们首先使用这种技术让航天员吃上含有蔬菜的太空食品。现在你也可以享受到这种脱水蔬菜了,尽管我不怎么喜欢方便面。人造心脏航天技术总是首先应用到民用前沿科学的研究,特别是救死扶伤的医学领域。目前各种移植手术屡见不鲜,肝肾的移植技术已经日臻完善。然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心源等待患者的将是死亡。2001年7月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市的一家犹太医院为一位心脏病晚期患者成功换上了一个人造心脏,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人造心脏的移植手术。人造心脏的技术取自航天飞机的燃料泵技术,这种小型化的心脏泵已经为几十人带来了新生。汽车导航如果驾车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行驶,你一定希望有人给你指路,然而经常碰到的结果是行人也不清楚。那么怎么办,现在一种结合卫星传送的信号,与地图资料配合,通过小型荧屏显示器可随时确定汽车所在位置,能帮助司机准确认路。汽车上安装上接收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设备后,只要你在电子地图上找到你要去的地方,电子地图结合卫星信号经过计算就可以给你指出一条最近的路线。如果汽车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那么就可以和现在的民航飞机一样借助GPS的指挥抵达你要到达的任何地方。水和空气的净化处理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登月飞船要飞行的时间很长,携带的水和空气都十分有限,这些生命必须品都需要循环使用才能满足需要。水净化的技术给今天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海水淡化技术都有不小的影响。空气净化技术和潜艇中制氧的技术很不同,它更强调循环使用而能维持更长时间。这些技术对我们这个日益污染的地球都有很现实的意义。航天技术与幸福生活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升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进步之一,航天技术在人类向宇宙探索的道路上书写了一部部的传奇。而空间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太空———正在从一个过去只能想象的领域,悄然走进百姓的现实生活。 探索宇宙奥秘 摸清地球家底人们不仅利用航天技术抬头仰望太空,也俯身观察我们的地球。对地遥感卫星,作为应用卫星的一种,可以从外层空间非常直观地观察地球,给人们了解脚下的土地提供了一双独一无二的“眼睛”。应用卫星 守护人民的平安不出门也能看天气———我们每天在电视里看到的天气预报,就是由我国的风云一号或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提供的数据源,这两颗卫星已被纳入全球信息共享网络。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损失高达2000亿元。卫星能为人们提供沙尘暴、龙卷风、地震、火灾、污染监测等服务,为农民提供农作物产量估计与病虫害预报,还能为渔民提供鱼类的位置信息。 航天育种 让我们吃得更好 太空具有在地球上难以模拟的、独特的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等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利用太空特殊环境诱导植物性状变异,培育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就是太空育种。我国科学工作者已先后15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植物种子,经多年地面种植筛选,先后育成60多个农作物优异新种质、新品系,并进入省级以上品种区域试验,其中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或新组合20个,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空间技术论文

预知天气的变化、提供多彩的卫视节目,甚至用太空食品丰富我们的餐桌,看似高深奥妙的空间科技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20世纪50年代,人造地球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开始了人类探测、研究空间环境和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新纪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振兴说,太空是继陆地、海洋、大气后,人类开发的第四环境。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朱毅麟研究员介绍说,航天技术有三大主要领域,第一是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第二是载人航天,第三是深空探测。在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领域,我国已基本具备了不同轨道、不同功能的多种应用卫星,但是这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发空间资源、服务人类的要求。载人航天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从而能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开发太空极其丰富的资源。 朱毅麟先生说,我们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的天气预报是我国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功劳。其中风云一号穿越地球南北两极运行,对全球进行风、湿度、温度等观测。风云二号卫星定点在东经105度的赤道上空,主要观测我国地区和西太平洋的天气变化,每半个小时发回一张卫星云图。气象卫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地区。通过对云图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前3天判断台风的生成、预报其发展路线。像1986年,气象部门就根据卫星提供的资料,提前72小时做出了台风将在广东汕头登陆的预报,有关部门通知3000多艘渔船提前返港,300多万亩水稻提前收割,35座水库加固护堤,减少损失达10亿元。 以前我们的电视只能看几个频道,现在的节目多得看不过来,这都归功于通信卫星。比如说,以前北京的电视节目要传输到广州,用微波的话,要每隔50公里建一座50米高的微波站,两地相距2000多公里,就要建40多个站,而且微波是直线性传输,线路铺到广州,就只能在广州和沿线地区收到电视信号。而卫星覆盖的是一个面,凡在这个面内的地点都能收到信号,比微波传输范围广,更快捷。除了电视节目,现在我国的国际电话都是通过卫星传输的,移动电话更是如此。 空间生命科学是空间科学中最时髦的话题之一。40年来,许多生物卫星和其他航天器将一些动物和植物种子载入太空,科学家们一直饶有兴趣地观察、试验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空间环境对各种生物细胞和器官的影响,特别是空间的辐射和微重力效应对生物发育、修复、免疫和骨骼等的影响程度,以及研究防治失重和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改变、骨质丧失、肌肉松弛、空间运动病和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损伤等症状;二是寻找地外生命和研究生命的起源。 朱毅麟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开始,我国已经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10多次、400多个品种的植物种子搭载,经70多个单位参与地面试验,获得了许多科研成果。比如1988年搭载的“农垦58”号水稻种子,经过四代筛选,现在亩产已经稳定在600公斤以上。还有像西红柿,上天以后,产量比原来提高了20%以上。最奇特的是花卉,1996年搭载的万寿菊,原本花开两个月即谢,太空育种后开到4个月还无败象。 航天器轨道飞行提供的高真空和微重力环境被科学家们看做宝库,它为人们提供了地面上难以获得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工艺条件,可以进行地面上无法或难以进行的科学实验,生产地面上难以生产的材料、工业产品和药物。   高真空提供一种超洁净条件。微重力则提供一种重力影响很微弱的极端物理条件。如由重力引起的自然对流基本消除,扩散过程成为主要因素;流体中的浮力基本消失,不同液体密度引起的组分分离和沉浮现象消失,液体仅由表面张力约束;润湿和毛细现象加剧;流体静压消失。 在零重力或微重力条件下,进行无容器冶炼,不会有任何杂质混入,可以获得高纯度、高品质的合金;可将不同比重的金属或非金属均匀地混合,获得新型合金材料;可以克服地面加工存在的组分不均匀和密度大等缺陷,生长出高质量、大直径的单晶体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可以生产百分之百圆度的轴承滚珠等圆球工业产品。而在地面上,由于重力的影响,轴承滚珠等总不是真正的球形。   太空制药是真空和微重力环境利用的重要方面。在地面上制药,由于地球重力作用,培养物会发生沉淀,处在沉淀中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死亡;如输氧搅拌,所形成的低压小气泡又会破坏细胞;如加防泡剂,则会降低氧的溶解度,有碍微生物的繁殖,形成恶性循环。而在微重力环境中,培养物液体中含有大量的气泡,也不会沉淀,微生物可随时获得氧气,生长速度比地面快一倍以上,可高效率、高纯度地制造许多药物,如治疗烧伤的表皮生长素、治疗贫血的红血球生长素、防治病毒感染的免疫血清、治疗肺气肿的胰蛋白酶抑制素、治疗癌症的干扰素等。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使用“空间”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具体事物而言的。空间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眼睛可以看到,手可以触到的具体事物,都是处在一定空间位置中的具体事物,都具有空间的具体规定,没有空间规定的具体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实际上,“空间”这个概念用的最多的是在数学及其相关科学领域,即抽象的数学空间,比如欧几里得空间,线性空间(向量空间),概率空间。空间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如何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本文所研究的课题。

航天技术与空间站论文2000字开头

神舟一号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二号 北京时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神舟二号”飞船1月10日1时零分发射升空后,所进入的是距地球表面高度近地点为200公里、远地点为340公里的椭圆轨道。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号晚上10时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发射的“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飞船总长约4米,最大直径8米,总质量7794公斤。在推进舱和轨道舱的II、IV象限各安装一个太阳电池翼,推进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48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17米。轨道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24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4米。神舟四号飞船配置有13个分系统及供配电与电缆网。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保证飞船的构型,并为航天员提供生活的结构空间。 神舟五号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1~4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孤独地等待新“主人”的到来,但它却早早就为“主人”们准备好了一切家当。航天员太空训练的器材、各类服装鞋袜、睡袋、诊疗箱以及大量航天医学实验设备等都已布置妥当,内部环境也很舒适。此次航天员的太空停留时间比以往要长,他们要在“天宫一号”生活13天,以往在“神舟”飞船里最多是生活5天。而“天宫一号”的生命保障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能提供60天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生活60天,3个人可以生活20天。与以往不同的是,“神舟九号”任务中,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节奏比较接近地球。以前飞行天数短,任务安排得相对紧密,航天员的作息节奏和地面上不一样。但随着飞行时间延长,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节奏会越来越趋向于地面。否则航天员生活节奏、工作节律被打乱,会感觉到不舒服,地面的支持团队也不能长期维持这种节奏。在10天左右的组合体生活期间,航天员工作、生活和地面基本同步,吃饭也是早中晚一日三餐,8点钟之前吃饭、打扫卫生,然后天地通话、医学检查,把一天的工作计划和地面协调好之后就开始干活。航天员按北京时间休息,晚上要锻炼身体,睡前把完成的计划和感受传回地面。为保证睡眠,有专门的设计确保航天员抗“昼夜交替”干扰,可以把窗帘拉上,睡觉灯光也是可调的。“天宫一号”的有效活动空间是15立方米,包括两个睡眠区,一个仪表显示区,一个空间科学实验区,一个在轨锻炼区。为了保证航天员有充足的睡眠和旺盛的精力,睡眠区设计了两个“房间”,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里也能睡上单间。三名航天员在太空的时候,不能一起睡觉,总要留下一个人值班,因此两个“单间”足够保证同时有两个人休息。他们还有3个睡袋,每人都有自己的“被子”。此外,“天宫一号”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航天员和家人说悄悄话,旁人无法“偷听”。不过,航天员的餐厅并不是在“天宫一号”里,而是在“神舟九号”的轨道舱内。“神舟九号”在天上停留的时间较长,所以航天食品更加丰富。在“神舟七号”时,航天员已经可以吃到醋、辣椒之类的调味品了,而“神舟九号”“厨房”里可储藏至少80种食品,航天员每天能吃到不同种类的饭菜。在“神舟九号”飞船里,还有一位神秘“乘客”,那就是海尔集团研发的航天冰箱,它不是用来存储食物的,而是要完成保存医学试剂的使命,为飞船返回后航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样本支持。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今天,载人航天精神又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荣耀神州,弥足珍贵,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思想内涵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不辞辛劳、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洒下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想,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 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自主创新、求真务实———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靠的正是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力攻关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高起点发展,瞄准当今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进展。中国的载人航天走的是一条与世界上任何航天大国都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投入少、效益高的道路。速度与效益,需要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作风。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作为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了飞船、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力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自动控制、微电子等众多领域。投入研制、试验和协调配合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又一次空前迸发。无论科研人员还是保障人员,无论火箭、飞船的研制者,还是发射场、着陆场的建设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了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先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他们的事迹是一个时代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埋头苦干,艰苦创业。 今天,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在他们眼中,人生的目标就是金钱。而航天员们的成功,则从正面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意志,离开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向,单纯以金钱作为追求的目标,只会走入歧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艰苦奋斗,反腐倡廉,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 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我们将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此时更应该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懈登攀。 大力弘扬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刻苦钻研,严细慎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 对于即将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中国来说,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且为我们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牢牢掌握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大力弘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团结一心,共创伟业。 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凝聚希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军事水平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我们应当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勇于奉献、不怕牺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同样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保证。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正成为我们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最大收获。

空间技术的论文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使用“空间”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具体事物而言的。空间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眼睛可以看到,手可以触到的具体事物,都是处在一定空间位置中的具体事物,都具有空间的具体规定,没有空间规定的具体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实际上,“空间”这个概念用的最多的是在数学及其相关科学领域,即抽象的数学空间,比如欧几里得空间,线性空间(向量空间),概率空间。空间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如何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本文所研究的课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