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页

发布时间: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页

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两个都是比较优秀的师范大学,优势也各有不同。一、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档次对比。浙江师范大学:该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推研免试资格学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丽水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二、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学费对比。浙江师范大学: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办法,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按学年结算。师范类本科专业4000元/年,非师范类本科专业4400元/年,音乐表演专业9000元/年,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7000元/年,高职专科专业6000元/年。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学年开始时,学费按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定的预收标准进行预收,学年结束后结算。杭州师范大学文史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理工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三、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师资力量对比。浙江师范大学:截止2018年2月,浙江师范大学在职教职员工2830余人,专任教师157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32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6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7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4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0人。杭州师范大学:截至2015年12月,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98人、教授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749人、共享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1人 ,享受国务院津贴1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五个一批”人才2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建设成果截止2018年2月,该校共获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41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312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总量达1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67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突破。共获得各级各类社科项目281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9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7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总体在省内高校中属领先水平。共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0项,在全国高校中连续三年排名居前。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17部,发表学术论文60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近2300篇,权威、一级刊物996篇。获人文社科横向项目590项,经费3892万元。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45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530项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获得235项,比上个五年翻了五番。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532篇,其中Ⅱ区以上的论文达459篇。授权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27项。共获横向企业合作项目458项,共计经费5011万元。承担横向合作项目800余项,在超精密加工装备及核心技术研究、信息化服务、LED芯片研发、氟化学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截止2018年2月,该校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实现技术开发类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突破。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浙江师范大学

《再论“安史之乱”的历史转折性》,载《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2期,第47-49页;后收入《时代·史学·青年——<青年史学>六十期纪念文集》,第64-70页。《墨尔本的社区教育》,载《社会》2001年第12期,第42-43页。《略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性》,载《青年工作论坛》2003年第1期,第16-17页。《试论魏玛共和国的社会政策》,载《德国研究》2003年第4期,第66-70页。《纳粹阴霾下的德国体育运动》(第二作者),载《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6期,第61-62页。《墨尔本社区发展的历史考察》,载《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3期,第76-80页。《现代性与社会政策改革——1890-1933年间德国社会政策探析》,载《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第10-15页。《乡镇教会及其现代困境:塘栖基督教会初探》,载《当代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第27-30页。《20世纪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再反思——兼论21世纪体育史研究的发展方向》(第二作者),载《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2期,第33-35页,后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体育学》。《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间的“正常化”之路——六十年德国“第三帝国史”研究回眸》,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90-192页。《作为历史文本的新闻》(第二作者),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69-170页。《劳资利益团体合作与一战结束前后的德国社会——试论<斯廷内斯-列金协议>的起源及其意义》,载《世界历史》2006年第1期,第92-99页;后转载于《下笔须论二百年:王养冲先生百岁华诞献寿文粹》,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276页。《试论德国<企业代表会法>(1920)的缘起》,载《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5期,第40-42页。《社会政策在德国:理论与实践历史的回顾(1873-1945)》,载《甘肃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5期,第152-154页。《纳粹党的企业代表会政策与德国经济民主的消亡》(第一作者),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248-253页。《“经济民主”在德国的确立:试论胡戈·辛茨海默与<魏玛宪法>第165条》,载《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6期,第45-47页。《“完全控制权”与“共决权”之争——试论德国1918/19年革命中的经济性代表会运动及其历史地位》,载《世界现代史新论》,第3编,华侨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121页。《试论德国魏玛时代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兴衰(1920-1933)》,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第55-60页。《试论魏玛“福利国家”的早期实践(1918-1920)》,载《安徽史学》2008年第5期,第5-11页;后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8年第5期,第47-54页。《试析德国魏玛时代集体合同制的兴衰》(摘要论文)‚载《中国的未来:问题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284页。《<冷战:1947-1991:一段激进时代的历史>简介》‚载《冷战国际史研究》第6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237-248页。《世界史学科发展30年大事记(1978-2008)(上)》,载《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1期,第105-109页。《世界史学科发展30年大事记(1978-2008)》(下),载《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2期‚第99-104页。“The Conceptions of the Futur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German Labor Union after WWII“‚ Ost-West-Review‚2009‚N1‚Bonn‚Germany。《二战后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的重建(1945-1952)》,载《世界历史》2009年第4期‚第43-51页‚后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12期‚第59-65页。《“独特道路”:德国现代历史研究的范式转变与反思》,载《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4期‚第56-59页。《试析魏玛德国集体合同制的兴衰》‚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677-681页。《试析二战后联邦德国工会联盟的重建及其意义》,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后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10年第3期。《共同记忆的形成:德法合编历史教科书——访爱蒂安·弗朗索瓦教授》,载《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3期‚第36-39页。《两德统一与“社会伙伴关系”的东扩:1990-1992》,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21-25页。《试析联邦德国集体合同制的发展(1949-1990)》,载《安徽史学》2010年第6期‚第97-102页。《全球化时代的历史教育——访[德]苏珊·波普教授与尤塔·舒曼博士》,载《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2期,第26-31页。《1918-1924年阶级合作模式的尝试与一战后德国劳资关系的起伏》,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17-124页。《德国历史上的住房危机与住房政策(1918-1924)——兼论住房统制模式的有效性与有限性》,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33-138页。《一战后德国劳资利益团体合作》,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日,第8版。《德国媒体对“和谐观”的释读(2004-2007)——以《明镜》周刊为中心》,载《探索与争鸣》2011年特刊。《试析魏玛德国劳资关系的演变——以8小时工作制的兴衰为中心》,载《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第48-58页。《历史思维素质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来自德国的经验》,载《历史教学》2011年第19期,第53-56页。

浙江师范大学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有《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教研(数学)》,其中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自然科学版为季刊。此外,还发行内刊《教师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语文教研》、《中学物理教学》、《化学教学与实验》和《生物教学与实验》等。这些刊物在浙江基础教育界反响良好,为浙江省师资培训、教学教研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肯定是杭州师范大学稍微比浙江师范大学好学费方面都是差不多的成教的话环境杭州师范大学有2个校区一个在下沙一个在仓前都是很新的学校环境设备都是一流的而浙江师范大学是在金华地理位置就不是很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要求多少页

一般由7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文摘要和关键词,(3)英文摘要和关键词,(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7)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1)封面(采用学校统一规定的封面)(2)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300~5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3)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4)目录 标题应简明扼要并标明页号。(5)正文 毕业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8000字,内容一般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分析与讨论、研究成果、结论及展望。(6)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7)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指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这个不好说的,总体而言是2000-4000字符的期刊比较多。具体得看您的发表方向,然后找到合适的期刊,再根据具体每本期刊不同的要求来进行写作。只有确定了期刊,才能确定字符。如果您对确定期刊有疑问,可以找我的,我这边比较能确定的。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到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到5个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4、写出目录,标明页码。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6、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7、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8、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9、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

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两个都是比较优秀的师范大学,优势也各有不同。一、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档次对比。浙江师范大学:该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推研免试资格学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丽水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二、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学费对比。浙江师范大学: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办法,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按学年结算。师范类本科专业4000元/年,非师范类本科专业4400元/年,音乐表演专业9000元/年,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7000元/年,高职专科专业6000元/年。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学年开始时,学费按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定的预收标准进行预收,学年结束后结算。杭州师范大学文史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理工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三、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师资力量对比。浙江师范大学:截止2018年2月,浙江师范大学在职教职员工2830余人,专任教师157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32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6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7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4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0人。杭州师范大学:截至2015年12月,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98人、教授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749人、共享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1人 ,享受国务院津贴1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五个一批”人才2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建设成果截止2018年2月,该校共获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41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312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总量达1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67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突破。共获得各级各类社科项目281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9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7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总体在省内高校中属领先水平。共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0项,在全国高校中连续三年排名居前。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17部,发表学术论文60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近2300篇,权威、一级刊物996篇。获人文社科横向项目590项,经费3892万元。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45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530项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获得235项,比上个五年翻了五番。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532篇,其中Ⅱ区以上的论文达459篇。授权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27项。共获横向企业合作项目458项,共计经费5011万元。承担横向合作项目800余项,在超精密加工装备及核心技术研究、信息化服务、LED芯片研发、氟化学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截止2018年2月,该校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实现技术开发类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突破。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浙江师范大学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刊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主办: 浙江师范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浙江省金华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1-5035CN: 33-1011/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60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

杭州师范学院的成教比较好的浙江师范大学地点在金华而且师资力量也不如杭州师范学院的杭州师范学院教学环境和住宿条件都不错的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字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相比,浙江师范大学综合实力较强。 浙江师范大学(英文名: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本部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占地面积33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学校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1965年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正式定名“浙江师范大学”。学校下辖19个二级学院,设有61个专业以及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该校为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之一,拥有多个省部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并长期承担中国教育院非高层培训工作。 杭州师范大学(英文名: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杭州市,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校有仓前、下沙、文一路、玉皇山、古荡湾等校区。是拥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医学四大主干学科,教师教育与艺术教育具有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具有一定优势、理学学科部分见长、各类新兴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勤慎诚恕,博雅精进”为校训的优良传统和“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鲜明办学特色。

《再论“安史之乱”的历史转折性》,载《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2期,第47-49页;后收入《时代·史学·青年——<青年史学>六十期纪念文集》,第64-70页。《墨尔本的社区教育》,载《社会》2001年第12期,第42-43页。《略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性》,载《青年工作论坛》2003年第1期,第16-17页。《试论魏玛共和国的社会政策》,载《德国研究》2003年第4期,第66-70页。《纳粹阴霾下的德国体育运动》(第二作者),载《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6期,第61-62页。《墨尔本社区发展的历史考察》,载《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3期,第76-80页。《现代性与社会政策改革——1890-1933年间德国社会政策探析》,载《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第10-15页。《乡镇教会及其现代困境:塘栖基督教会初探》,载《当代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第27-30页。《20世纪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再反思——兼论21世纪体育史研究的发展方向》(第二作者),载《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2期,第33-35页,后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体育学》。《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间的“正常化”之路——六十年德国“第三帝国史”研究回眸》,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90-192页。《作为历史文本的新闻》(第二作者),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69-170页。《劳资利益团体合作与一战结束前后的德国社会——试论<斯廷内斯-列金协议>的起源及其意义》,载《世界历史》2006年第1期,第92-99页;后转载于《下笔须论二百年:王养冲先生百岁华诞献寿文粹》,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276页。《试论德国<企业代表会法>(1920)的缘起》,载《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5期,第40-42页。《社会政策在德国:理论与实践历史的回顾(1873-1945)》,载《甘肃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5期,第152-154页。《纳粹党的企业代表会政策与德国经济民主的消亡》(第一作者),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248-253页。《“经济民主”在德国的确立:试论胡戈·辛茨海默与<魏玛宪法>第165条》,载《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6期,第45-47页。《“完全控制权”与“共决权”之争——试论德国1918/19年革命中的经济性代表会运动及其历史地位》,载《世界现代史新论》,第3编,华侨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121页。《试论德国魏玛时代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兴衰(1920-1933)》,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第55-60页。《试论魏玛“福利国家”的早期实践(1918-1920)》,载《安徽史学》2008年第5期,第5-11页;后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8年第5期,第47-54页。《试析德国魏玛时代集体合同制的兴衰》(摘要论文)‚载《中国的未来:问题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284页。《<冷战:1947-1991:一段激进时代的历史>简介》‚载《冷战国际史研究》第6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237-248页。《世界史学科发展30年大事记(1978-2008)(上)》,载《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1期,第105-109页。《世界史学科发展30年大事记(1978-2008)》(下),载《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2期‚第99-104页。“The Conceptions of the Futur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German Labor Union after WWII“‚ Ost-West-Review‚2009‚N1‚Bonn‚Germany。《二战后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的重建(1945-1952)》,载《世界历史》2009年第4期‚第43-51页‚后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12期‚第59-65页。《“独特道路”:德国现代历史研究的范式转变与反思》,载《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4期‚第56-59页。《试析魏玛德国集体合同制的兴衰》‚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677-681页。《试析二战后联邦德国工会联盟的重建及其意义》,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后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10年第3期。《共同记忆的形成:德法合编历史教科书——访爱蒂安·弗朗索瓦教授》,载《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3期‚第36-39页。《两德统一与“社会伙伴关系”的东扩:1990-1992》,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21-25页。《试析联邦德国集体合同制的发展(1949-1990)》,载《安徽史学》2010年第6期‚第97-102页。《全球化时代的历史教育——访[德]苏珊·波普教授与尤塔·舒曼博士》,载《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2期,第26-31页。《1918-1924年阶级合作模式的尝试与一战后德国劳资关系的起伏》,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17-124页。《德国历史上的住房危机与住房政策(1918-1924)——兼论住房统制模式的有效性与有限性》,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33-138页。《一战后德国劳资利益团体合作》,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日,第8版。《德国媒体对“和谐观”的释读(2004-2007)——以《明镜》周刊为中心》,载《探索与争鸣》2011年特刊。《试析魏玛德国劳资关系的演变——以8小时工作制的兴衰为中心》,载《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第48-58页。《历史思维素质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来自德国的经验》,载《历史教学》2011年第19期,第53-56页。

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两个都是比较优秀的师范大学,优势也各有不同。一、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档次对比。浙江师范大学:该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推研免试资格学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丽水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二、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学费对比。浙江师范大学: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办法,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按学年结算。师范类本科专业4000元/年,非师范类本科专业4400元/年,音乐表演专业9000元/年,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7000元/年,高职专科专业6000元/年。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学年开始时,学费按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定的预收标准进行预收,学年结束后结算。杭州师范大学文史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理工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三、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师资力量对比。浙江师范大学:截止2018年2月,浙江师范大学在职教职员工2830余人,专任教师157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32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6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7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4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0人。杭州师范大学:截至2015年12月,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98人、教授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749人、共享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1人 ,享受国务院津贴1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五个一批”人才2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建设成果截止2018年2月,该校共获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41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312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总量达1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67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突破。共获得各级各类社科项目281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9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7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总体在省内高校中属领先水平。共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0项,在全国高校中连续三年排名居前。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17部,发表学术论文60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近2300篇,权威、一级刊物996篇。获人文社科横向项目590项,经费3892万元。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45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530项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获得235项,比上个五年翻了五番。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532篇,其中Ⅱ区以上的论文达459篇。授权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27项。共获横向企业合作项目458项,共计经费5011万元。承担横向合作项目800余项,在超精密加工装备及核心技术研究、信息化服务、LED芯片研发、氟化学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截止2018年2月,该校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实现技术开发类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突破。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钱

原创性地提出了“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就此做了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非指示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获浙江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中学生学习策略》,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对“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再探索》,《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6期;《“非指示性”教育:创新传统语文教育》,《学科教育》2004年第5期;《“非指示性”重视的是学生的个性选择》,《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5期;《“非指示性”语文教育:一种教育理念》,《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再谈“非指示性”的实质是教育理念》,《语文建设》2006年第10期;《试论“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础》,《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试论“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的实施前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6期;《语文教育需要“非指示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7期;《“三尊重”:“非指示性”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语文建设》2009年第11期;《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语文学习》2009年第12期。

杭州师范学院的成教比较好的浙江师范大学地点在金华而且师资力量也不如杭州师范学院的杭州师范学院教学环境和住宿条件都不错的

肯定是杭州师范大学稍微比浙江师范大学好学费方面都是差不多的成教的话环境杭州师范大学有2个校区一个在下沙一个在仓前都是很新的学校环境设备都是一流的而浙江师范大学是在金华地理位置就不是很好

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两个都是比较优秀的师范大学,优势也各有不同。一、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档次对比。浙江师范大学:该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推研免试资格学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丽水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二、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学费对比。浙江师范大学: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办法,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按学年结算。师范类本科专业4000元/年,非师范类本科专业4400元/年,音乐表演专业9000元/年,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7000元/年,高职专科专业6000元/年。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学年开始时,学费按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定的预收标准进行预收,学年结束后结算。杭州师范大学文史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理工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三、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师资力量对比。浙江师范大学:截止2018年2月,浙江师范大学在职教职员工2830余人,专任教师157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32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6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7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4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0人。杭州师范大学:截至2015年12月,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98人、教授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749人、共享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1人 ,享受国务院津贴1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五个一批”人才2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建设成果截止2018年2月,该校共获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41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312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总量达1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67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突破。共获得各级各类社科项目281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9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7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总体在省内高校中属领先水平。共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0项,在全国高校中连续三年排名居前。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17部,发表学术论文60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近2300篇,权威、一级刊物996篇。获人文社科横向项目590项,经费3892万元。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45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530项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获得235项,比上个五年翻了五番。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532篇,其中Ⅱ区以上的论文达459篇。授权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27项。共获横向企业合作项目458项,共计经费5011万元。承担横向合作项目800余项,在超精密加工装备及核心技术研究、信息化服务、LED芯片研发、氟化学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截止2018年2月,该校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实现技术开发类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突破。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浙江师范大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