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学术月刊总编辑是谁

发布时间:

学术月刊总编辑是谁

一、编著(译)1.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2月版。 2.合译有理查德·艾文斯(Richard J Evans):《捍卫历史》(第一译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 编有《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版。 编有《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以教科书为中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二、已发表的文章目录:《一个思考:由柯文“中国中心观”谈起》,《人文杂志》2003年9月,第110-114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4年2月号全文转载。 《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历史学述评》,《东岳论丛》2004年7月。 《一个思想的生活史分析》,《人文杂志》2005年1月,第119-124页。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05年6月号全文转载。 4.《历史与文学的辨证》(第二作者署名),《福建论坛》2005年3月,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9月号全文转载。 《后现代史学理论述论》,《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3月,第59-64页。 《解构中国民族历史叙述的反思》,《历史研究》2006年10月,178-185页。 《典范转移:新文化史的表达与实践》,《社会科学评论》2006年12月,第40-58页。 《讲故事的文化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4月,第146-154页。 《刘师培的一则佚文》,《史林》2007年6月,第184-188页。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关于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史林》2007年10月,第151-180页。 《另类的论述——杨翥〈吾妻镜〉简介》,台北《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5期,2007年12月,第195-210页。《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复旦学报(社科版)》2008年1月,第100-108页。 《卫生、种族与晚清的消费文化》,《学术月刊》2008年4月,第140-147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8年7月号全文转载。该文修正版见大阪《或问》杂志2008年7月号。 《晚清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及其读者》,《史林》2008年8月,第20-36页。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1月号转载。 《出版与文化政治:清末出版的生殖医学书籍及其读者》,《学术月刊》2009年1月,第128-142页。该文修改版见京都国际文化日本研究中心(国际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编:《东アジア近代における概念と知の再编》(国际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2010)。 《歧路彷徨:历史与文学之间》,《学术研究》2009年3月,第20-23页。 17.《晚清中国的书籍、出版与阅读》,大阪《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2009年3月,第609-621页。《严复与复旦公学》,《历史研究》2009年4月,第133-146页。 《清末报刊上改良小说和戏曲论述篇目》,《近代中国研究集刊》(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晚清上海书局名录》,复旦大学历史系、出版博物馆编:《历史上的中国出版与东亚文化交流》,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359-367页。Books of physiology and hygiene published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ir readers,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December 2009, Volume 4, Issue 4, 604- 《舒新城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牛大勇等编:《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376-409页;该文的修正版《时代思潮的地方回应——舒新城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见卢建荣主编《社会/文化史集刊》第3集(台北时英出版社,2010年4月,第101-136页)。《清季启蒙人士改造民众阅读习惯的论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8期,2010年6月,第51-96页。《201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第二作者署名),《学术月刊》2011年4月号。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1年7月号全文转载。 《补脑的政治学》,《学术月刊》2011年9月号,第145-154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2年5月号全文转载。 《晚清中国身体的商业建构》,杨念群主编:《新史学》(5),中华书局2011年11月版,第233-263页。《后殖民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历史叙述》,《九州学林》2011年春季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版,第165-188页。《历史书写与记忆塑造——古腾堡在近代中国》,《学术月刊》2012年4月、5月号连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2年8月号、9月号全文转载。 《少年胡适在上海时史料补遗》,《清史研究》2012年5月号,第124-129页。 《梁启超的一则佚文——辛亥前梁启超同袁世凯关系之一例》,《史林》2012年8月号,第119-122页。 《黑格尔哲学在清末中国的译介》,《哲学研究》2012年9月号,第91-94、103页。 《严复佚文六篇》,《或问》(日本关西大学)第22号(2012年10月),第131-138页。《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的新文化史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2月号,第56-59页。该文注释无意中被删。 《陈寅恪与复旦公学关系考略》,《中国文化》2013年春季号,第166-173页。 《黑格尔哲学在清末中国的容受》,《学术月刊》2013年5月号,第158-166页。 《“卫生”的商业建构——以晚清卫生商品的广告为中心》,《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10月号,第53-58页。 《严复与熊季廉的“父子”之交》,《史林》2013年12月号,第112-116页。 《复旦公学创校史实考》,《复旦学报》2014年1月号,第33-42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4年4月号全文转载。《黑格尔哲学在清末中国》,见孙江、陈力卫主编:《亚洲概念史研究》(第2辑),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54-183页。 Zhongmin Zhang, “The Commercial Construction of ‘Health’,”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 47, N 4 (Summer, 2014), 61-《晚清上海药商的广告造假现象探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4年9月号,第189-247页。《社会变迁视域下晚清的广告论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1月号,第67-72页。 《近代上海的名人医药广告——以文人谀药为中心》,《学术月刊》2015年7月号,第153-162页。 《何启、胡礼垣行迹述考》,《或问》(日本关西大学)2015年7月号,第63-76页。《近代中国“东亚病夫”形象的商业建构与再现政治》,《史林》2015年8月号,第107-118页。   三、评论《思想与学术的近代历程》,《博览群书》2003年4月。 《“公共知识分子”或是“介入的旁观者”》,《书屋》2004年4月。 《伊格尔斯在〈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中对后现代史学理论的认知》,《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4月。 《构建学术与思想之间的历史》,《读书》2004年6月,第20-23页。 《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的个案研究评介》,香港《二十一世纪》2005年12月。《同乡意识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香港《二十一世纪》2006年10月。《为何要捍卫历史》,《南方都市报》2009年3月8日。《文化史研究的系谱和反思》,《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0年2月28日。 《小茶碗里有大世界》,《南方都市报》2010年4月18日。《“局部真实”的观念史研究》(原名为《数据库与观念史研究》,发表时被编辑修改),《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0年5月23日。 《一个字的文化史》,《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6月,第84-87页。 《追随伯克:文化史的学术史与方法论》,《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7月,第144-148页。 《近代日本博览会的文化政治》,《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0年8月1日。 《世界宛如博览会》(原名为《展示的政治学——近代博览会的文化史》,发表时被编辑修改),《南方都市报》2010年8月8日。15.《观念史研究应该怎么做》(原名为《再论数据库与观念史研究》,发表时被编辑修改),《南方都市报》2010年9月5日。16.《杜赞奇访谈——民族主义已丧失了进步和解放功能》,《南方都市报》2010年12月12日。 《谁来给革命下定义》(原名为《革命的政治学》,发表时被编辑修改),《南方都市报》2011年1月14日。 《为什么要喊口号》,《南方都市报》2012年2月26日。 《上帝改变不了的过去,历史学家也不能》(原名为《克利奥巴特拉的鼻子》,发表时被编辑修改),《南方都市报》2012年5月13日。《胡适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学》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从新文化史到全球史》,《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1月10日。

在革命形势和进步老师的影响、教育下,周原冰于民国23 年4 月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先是在家乡与人一起创办《今天》、《准备》等进步刊物,继而又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参加裕丰纱厂抗议日本工头打死中国工人的罢工,以周剪秋笔名在《中日论坛》发表上海民众抗日风潮的报道文章,参加“沪南青年救亡团”。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天长投入抗日工作,带领一批青年赴陕西云阳参加由中国共产党主办的青年训练班,结业后即参与组织天长战时青年训练班和天长青年救国会(任理事长)工作,推动创办多种抗战刊物,宣传和发动民众参加抗战。当时,天长的青年抗日活动热火朝天,影响及于毗邻各县。此时周原冰参加了地方武装,并于民国28 年5 月找到新四军挺进津浦路东的先遣部队,同年10 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初奉命到新四军第五支队工作。民国29 年4 月,周原冰受邓子恢指令回天长找县委组织成立天长民主政府,并任秘书长。民国29 年7 月调回新四军五支队政治部,在张劲夫主任领导下任宣传股长,后又调任二师五旅任政治部统战科长、民运科长。曾与十四团政治处主任胡少卿率部解放灵风县浍南地区。民国32 年3 月调淮南根据地天高办事处任秘书、党组副书记、书记。民国33 年9 月任高邮县民主政府县长。民国34 年3 月至8 月任淮南行政公署财经处副处长兼淮南路东专署财经处处长。民国34 年8 月至次年8 月,任淮南路东专署(苏皖边区政府第三专署)副专员、代理专员,主要主持路东的财政税收和支援路西的运粮工作。国民党挑起内战进攻淮南解放区,周原冰随军北撤,被委为苏皖边区政府行政干部学校秘书长。民国36 年,该校并入华东建设大学,任行政主任兼总支书记。后又带一批专家教授、演员撤至大连,至民国37 年潍坊解放后返回山东。在大连期间,因不便公开身份,将周元斌改为同音的周原冰。又因工作需要,阅读了不少马列主义著作,撰著《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青年修养漫谈》等书,从此,周原冰开始了理论研究。回山东后即被留任济南市委宣传部干部教育科科长,并负责文化出版工作。民国38 年3 月,周原冰任南下干部纵队济南大队大队长,至丹阳即奉命准备进上海筹备市委党校。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建立后,出任教育处处长兼秘书长,实际负责党校工作。其间周原冰还担任市级报告员,对全市干部讲授《社会发展史》,并协助市教育局举办教师政治思想训练班和市政府的短训班。1953 年7 月离开党校任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兼党委书记,至1956 年该校停办。是年9 月,市委决定创办《学术月刊》,委派周原冰为总编辑。1962 年2 月至1966 年7 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合办的《未定文稿》副总编辑。“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在“四人帮”张春桥的指使下,周原冰被诬为“叛徒”、“修正主义分子”,遭到严刑拷打,致使身心遭受严重摧残。粉碎了“四人帮”,周原冰才得以平反,并于1979 年3 月出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在其任职期间,积极贯彻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不仅为拨乱反正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在其主管的文科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亲临教育科研第一线精心指导,使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得以迅速发展,在国内同类学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还处于领先地位。周原冰文武相兼,自民国37 年开始,就着力于理论研究,并将兴趣逐渐集中到道德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周原冰在全部学术生涯中留下了20 种专著和近300 篇的论文和杂文,其中1955 年出版的《谦虚与骄傲》一书再版了8 次,重印18 次,发行量达300 万册,并有俄文译本和朝、蒙、藏、维吾尔等4 种少数民族语的译本,对党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影响很大。同年出版的《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一书,标志着周原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地研究道德科学原理的开始。1964 年出版的《道德问题论集》集中地反映了周原冰自4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对道德科学研究的成果,此书连印两次,发行了21 万册,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1986 年出版的50万字的《共产主义道德通论》一书,是周原冰教授自《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出版以来30 年潜心研究道德学科的结晶。此书提出了一系列独具创意的见解,把对共产主义道德学说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周原冰还十分关心伦理学研究队伍的建设。正是他一手组建了华东师大伦理学硕士学位点和伦理学教研室,兼任教研室主任和研究生导师,与其他教授们一起培养了近20名硕士。1979 年,他与周辅成、罗国杰共同倡议成立中国伦理学学会,并于1980 年在无锡会议上促成了中国伦理学学会的成立。周原冰的学历仅为初二,他常说:“我是在革命队伍中自学成才的土教授”。而正是在“文武相兼”、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并举的革命实践中,养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炼就了“探求真理,坚持真理”坚毅不拔的精神。作为一名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周原冰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说:“我只是一个经过风浪、不敢忘记时代要求和自己责任的小卒而已”。“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然而思考的权利是剥夺不了的。周原冰后来在《通论》自序中写道:“正是这严酷的现实,使我一方面坚定了研究共产主义道德的信念;一方面发觉了以往许多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论述未必真的全符合客观实际,也未必真的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他根据现实生活,重新思考以往的许多观点,“逐步形成了一种似乎系统的看法”,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通论》的雏形。《通论》的出版,正是周原冰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丰硕成果,凝结了他在充满荆棘和泥淖的学术生涯中的热忱和勇毅。《通论》出版之时,周原冰已年逾古稀,身缠疾病离休了。但是他以“闲不住”自勉,仍沿着“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的路继续在伦理学的领域中勤奋耕耘。1991 年又出版了《当前道德理论上的困惑与探索》一书,并发表了《道德建设工程学论纲》一文,试图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还立志要写一部30 万字的《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问题》专著,然而无情的病魔毁灭了他的晚年宏愿。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年1月,1958年3月上海市社联成立,《学术月刊》成为社联的机关刊物,一直至今。其中,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1月复刊。历任总编为:王亚夫、章恒忠、黄迎暑、王邦佐、田卫平。现任总编辑:金福林。

学术月刊总编辑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年1月,1958年3月上海市社联成立,《学术月刊》成为社联的机关刊物,一直至今。其中,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1月复刊。历任总编为:王亚夫、章恒忠、黄迎暑、王邦佐、田卫平。现任总编辑:金福林。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年1月10日。1958年3月,上海市社联成立,学术月刊成为社联的机关刊物,一直至今。其中,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停刊,1979年1月复刊。历任总编为:王亚夫、章恒忠、黄迎暑、王邦佐、田卫平。现任总编辑:金福林。《学术月刊》是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以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为己任,积极贯彻双百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倡导理论创新,鼓励学派竞争。发稿侧重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兼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尤其注重关涉深刻反映国家思想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理论学术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研究成果。

2001-2004年,《学术月刊》连续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第三届“国家优秀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同时,还连续多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持续获得“社会科学期刊编校质量优秀奖”。2012年还被列入国家社科规划办首批一百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3全国百强社科期刊评选中本刊荣登榜单。

新周刊总编辑是谁

广东

才女

此女出名还是在她上高中的时候吧,后来好像由于作文写的好被清华破格录取了?现在也没觉得她有多火啊

1972年生于岭南万川古邑五指峰下石涧村庄。1988年考入梅州师范学校,创办船文学社并任社长、主编。1989年加入梅州市射门诗社,诗作受舒婷、程贤章、吴明兴、廖振、古求能、黄莺谷等人好评。1991年加入梅州市作家协会,并到大埔县西河中心小学任教。1992年到大麻麻西农村搞“社教”工作。后辞职到深圳打工,任过龙岗区《红花岭》杂志记者、美编。同年三首诗歌入编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最初的金黄》诗集。1993年底任梅州日报社、《梅州侨乡月报》杂志记者、编辑、版式设计。1994年加入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1995年任团梅州市委《梅州青年》杂志首席编辑、美编,当选梅州市梅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风采”征文优秀奖。1998年涉足书画古玩收藏,研习文物艺术品鉴定和从事书画评论,先后拜访、求教过的名师有: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审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臣彬,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苏庚春,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教授郭绍纲,原广州美院副院长、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书画鉴定科长李遇春,原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省文物鉴定站书画鉴定组组长陆小明,广州美院教授、著名人物画家刘济荣等。黎雄才、杨臣彬、苏庚春、郭绍纲、刘文西等题写斋名“石涧村”、“艺术天地”。1999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毕业。同年在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废旧店发现、鉴定、抢救两幅林风眠早年的纸本水粉风景画真迹,画作签名落款“lfm”,盖一方“一色杏花红十里”朱红印章,填补了研究林风眠早年艺术的空白。 同年春节与著名作家、原广东文学院院长程贤章等人举办“99迎春古今名家书画展”。2000年当选梅州市梅江区文联委员、作家协会主席。2002年出资专请著名鉴定家杨臣彬到梅州,为梅州文物收藏界开讲座,并现场鉴定字画。2003年2月6日至16日,策划举办“罗雄收藏历代客籍书法家作品展”,梅州市政协主席何万真、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廖红球等出席。同年出资支持梅州市梅县区美术家协会举办艺术研讨会。同年12月份策划、组织并出资举办“庆祝嘉应学院师范教育90周年书法大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书法欣赏水平和创作能力,颁奖后与梅州画院、市书法家协会、梅江区文联的有关领导一起在嘉应大学开书法知识讲座并现场挥毫。2004年春节与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共同举办“现当代客籍书画家作品展”,展出罗雄收藏的客籍书画家作品近百幅。同年10月6日,出资梅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举行笔会。同年11月,策划、组织并出资举办“梅州城区大中专学生同题《岁月如歌》现场作文比赛”,参与评卷并在嘉应大学开讲座。组织梅江区作家协会会员到蕉岭采风,参观青年作家张伟明的草鞋岗农庄,举行文学座谈。同年抓获2名盗贼,破获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等地盗窃文物案11宗。2005年3月13日出助举办嘉应学院青年书画协会书画展览,组织部分美术教师和书画协会会员及梅州市书画界人士开展学雷锋活动,免费向参观的群众赠送现场书画300多幅。同年5月4日至8日举办“客家名人书画作品展”,展出罗雄收藏的客家先贤宋湘、何如璋、温仲和和现当代客籍名人吴三立、叶选平、杨泰芳、杨奎章、、陈卓坤、李凌云、刘济荣、王楚材等人的书画作品50多幅,同时还有钱慧安、高剑父、陈树人、秦牧、黎雄才、郭绍纲、方楚雄、孙其峰、曹宝麟、刘昌潮多位书画家的作品亮相。2006年接受梅州电视台采访谈“才华横溢、诗书绝伦——宋湘”。2007年连任梅州市梅江区文联委员、作家协会主席。同年10月,唐梦在《文学社团的往昔与现状》一文中,称罗雄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梅州文坛“青春力量”代表人物之一。2008年应梅江区委、区府之邀担任梅江区建区20周年征文比赛主评委。5月4日,策划、组织并出资举办18名青年书画家现场挥毫免费赠送活动,用艺术成果回报社会,现场送出字画共500多幅。6月1日策划、组织并出资举办梅州市区中小学生现场书画比赛,8月出资举办获奖作品展览。9月30日,参加梅州市委、市政府、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宝走进梅州”大型电视节目活动,藏品“清代宋湘画行书四条屏”居书画项评比之榜首,候选民间国宝,成为十大宝物。2009年春承接设计制作孙中山先生好友、同盟会员印尼华侨书报社社长梁密庵等三人铜像、碑文。1月5日在团梅州市委、市社科联主办的“2009梅州首届音乐特色美食文化节”上,捐赠10幅书画藏品进行义卖,义卖所得5300多元当场捐赠给梅州市扶贫助学基金会。3月,接受《梅州日报》记者采访,谈梅州书画市场现状和拓展方向及投资方向。6月,接受《梅州广播电视》记者采访,谈宋湘书法艺术。5月23日,为培养、挖掘文学新人,繁荣大学校园文学创作,出资在嘉应学院举办现场作文大赛暨梅江区作家协会吸收新会员活动,400多名文学爱好者参赛 。8月30日在中国客家博物馆策划组织刘胄人、洪夫回乡画展,并为其开幕式剪彩,为广东省出版集团《新周刊》杂志总编辑、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刘胄人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洪夫写艺术评论《感受沧桑·乡情浓郁》。9月28日策划组织举办“情寄家园--王志新山水画展”并为开幕式致辞。9月30日策划组织举办“梅州书画界挥毫颂祖国60华诞暨文化助困慈善拍卖会”,同时无偿捐出自己的藏品,将拍卖款作慈善捐赠。2009首届世界客商大会期间,在中国客家博物馆策划组织举办“梅州之光--罗雄、李永庆收藏历代客籍名人书画展”,共展出罗雄和李永庆收藏的由明代至今客籍名人书画真迹160幅,中央和省、市领导及海内外参会嘉宾、游客5000多人参观展览。10月22日,举办历代客籍书画鉴赏会;10月28日,策划、组织、捐资举办“梅州·龙岩书画艺术交流研讨会”,对客家书画艺术的历史、艺术风格、如何弘扬客家文化、继承和发展先贤的书画艺术精髓、推动两地书画艺术的繁荣作交流研讨。11月13日至15日组织会员到广州参加2009国际艺术收藏品展览会暨全国文物商店交易会。2009年4月27日,当选梅州市文物鉴赏收藏协会主席。8月10日被广东省文物艺术品行业协会任命为该协会梅州办事处主任。12月,被评为广东省文物艺术品行业专家委员会鉴定专家。2010年1月31日,组织梅州市文物鉴藏协会、梅江区作家协会会员与梅州市华盛装饰有限公司员工一行深入大埔县大麻镇桃石村和大麻社区等贫困山村,开展文化扶贫助困活动,为当地群众义务写春联近500副、赠送书籍500本、为15个贫困村赠订报刊、给7个贫困村需救济的70户贫困户送上油、米等慰问品和慰问金、连续三年结对帮扶10名困境儿童以及向大麻镇慈善基金会捐款。曾三次向梅州市华侨博物馆、中国客家博物馆无偿捐赠藏品。2015年1月左右,连任广东省文物艺术品行业协会副会长。

小说月刊编辑部是谁

编辑部部长 官大

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小说选刊杂志社 顾 问:柳萌 主 编:杜卫东 副 主 编:秦万里 副 主 编:冯 敏 地 址:北京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 邮 编:100013 E-mail地址:XSXK 电 话:64293037、64292064 传 真:(010)64027691 国内刊号:CN11-3324/1 邮发代号:2-210

编辑部部长和编辑部主任一个职务。叫法不同而已。没有编辑部这个职务。只有部门

社长和总编最牛

心理月刊编辑部是谁

《心理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注,国家体育总局主管,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488/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796,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协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提高专业理论研究水平,为推动中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服务。主管: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出版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国内刊号:CN11-5488/R国际刊号:ISSN1673-6769主编:焦林芳编辑单位:《心理月刊》编辑部编辑部地址:北京体育馆路8号周编辑:

心理健康手抄报

《the secret》美国的一本心理学著作,挺受益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