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刘仁民同志责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主持研究生院党委工作,负责思政、宣传、党建、就业、综治和资助等项工作,分管学生党总支、学生科、团委和资助中心,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学院。

男,1962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8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中药学专业,留校工作。现为中药药剂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太极集团博士后研究生。曾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处长,汇仁集团技术总监,担任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制剂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中成药》编委、《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编委、现任江西中医学院副校长、兼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院长、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中医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导师、成都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四川省咨询业协会高级咨询师、四川省新药审评委员。

江西中医药学报编辑部主任

原因可能是参考文献的题名错误或者这篇文献并未被搜索的数据库收录。通过参考文献的题名可以在数据库中搜索这篇文献,如果搜索不到,那么可能是这篇文献的题名错了或者没有被该数据库收录,这时可以通过在数据库中搜索这篇文献的来源期刊等是否被数据库收录,若收录了,则是文献题名错了,若未收录,则这篇文献也就搜索不到。搜索文献的方式很多,也可以通过文献作者等换个方式搜索下。

你好,《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现改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主管主办的双月刊,严格来说算是省级期刊,但是一般学报是不和普刊一样分省级或者国家级的,学报是分为专科学报、函授本科学报、二本学报、一本学报等,是按照这个来分等级的呢,而《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是2本学报九品贾编辑为你解答,有帮的话麻烦采纳,O(∩_∩)O谢谢~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余主任

截至2015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81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687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医大师1人、有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0人次、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江西省首届高等学校“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入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共71人、江西省省级优秀教师20人、江西省名中医58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人选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30人、博士生导师59人、国家教学团队1个。 国医大师:洪广祥全国优秀教师(名单不全):龚千锋、罗永明、蒋小敏、陈奇国家级教学团队:中药炮制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龚千锋) 截至2015年底,学校拥有博士后工作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4个,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江西省一级学科高水平学科与“十二五”重点学科5个。 博士后工作站:江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中医学、中药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示范性硕士点: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临床医学、中药学江西省一级学科高水平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江西省重点学科:药学、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 截至2015年底,学校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分别于2001年、2009年获得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学校刘红宁教授牵头主持的“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率先在江西省高等院校中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药人才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类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产业链关键环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江西中医药大学—九江市中医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药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药学、药学、针灸推拿学 国家精品课程:中药炮制学、中医诊断学 国家双语示范课程:中医诊断学示范课程 截至2015年底,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不全):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际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现代中药制剂及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中医病因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中医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制药设备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民族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灸疗研究与临床转化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概况 截至2015年底,学校近5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463项,年均科研经费92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有28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中医药传承 20世纪80年代,该校针灸学家魏稼教授首创“各家针灸学说”和“无创痛穴疗学”。1993年,陈奇教授主编出版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中药药理实验研究方法的专著《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校中药药剂学科先后形成了中药复方释药、中药固体制剂等12项核心技术,其中《中药大片、异形片为核心的中药片剂现代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研究突破了中药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自主研制的高速压片机每年生产200亿片,是中国片剂最大生产规模,获得专利14项,被同仁堂等100多家制药企业采用,2011年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陈日新教授带领的医疗科研团队历经2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腧穴敏化”新理念,创立了热敏灸新技术,开创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2008年,该成果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创立了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研究成果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中医院行业建设标准,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重点推广的传统医疗技术。 馆藏资源 据2016年1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该校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达120余万册,购置和自建电子资源数据库40余个。师生读者通过网络可随时查阅馆藏信息,远程在线使用各类数据库资源。 学术期刊 《江西中医药》创刊于1951 年,由江西省中医药学会、江西中医学院主办,是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国医药类核心期刊;并被被《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多家检索刊物及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收录,有部分文章被美国《SCI》收录。《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优秀学报、江西省优秀期刊。设有名家论丛、百家争鸣、中医文化研究、道教医学研究、医史文献研究、中药现代化、中药资源、新生代论坛等栏目。

首先建议你不要选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那都不是他们的强项,这个很简单。所以你就应该在第三点中间选,如果你学中医专业,个人推荐是 成都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学院不过你还可以选择一些更好的专业,比如骨伤,针灸推拿等等,这些都是 很好就业的还是推荐上述两个学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挂靠单位。 学校建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2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8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现有本科以上在校生9000余人,其中留学生1100余人。 学校目前拥有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建有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和意大利卫生部共建的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方剂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天津)——现代中药研究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学实验中心,天津市组分中药工程技术中心等重点科研和教育机构。 学校出版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天津中医药》、《中医脑病杂志》等学术刊物。 学校以“进德修业,继承创新”为校训,以重点学科建设和中医药对外教育为特色,以科学研究为优势,以中医药学为主,医、理、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协同,科研与服务并举,以质量求内涵,全面协调发展”方针,建设高层次、外向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学校不错 但是你说的那三个专业垃圾上大学嘛主要看3各方面:1大学名气 2专业如何 3所在城市是否有 发展潜力综合所述还要看你怎么想,如果以后想从事医学工作还是找专业比较好的学校;如果只是为了混个文凭天津是个不错的城市,毕业后可以挂户口在教委人才,基本上算半个直辖市人了,而且天津将是未来国内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对于天津只能说不了解得人觉得天津是个大农村,呆时间长了的人真的舍不得走。

西安中医药学院西安中医药学院是经西安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从事祖国传统中医药教学研究的全日制高等教育院校和医药职业技能培训的综合性教育学院。学院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创办的,本部位于沣京工业园2号;分校区位于西安市友谊东路12号,是西安市唯一的一所中医药专业院校。 学院本部占地370亩,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设本部和雁塔两个校区;新校区规划850余亩。学院现有教职工600名,其中专任教师416人,副高以上职称21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235人;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477人、继续教育学院1000多人、中专部500多人。 学院有较好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齐全,实验设备精良。有综合教学大楼2栋,实验教学大楼2栋,学生公寓7栋,图书馆1座,体育馆1座;有医学专业实验室51个。其中: 基础医学实验室23个,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室(含康复医学实验室)18个,高级护理专业实验室10个。实验教学设备总值1800余万元。 学院设有基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学院、护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临床学院6个二级学院,以及研究生教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西安中医药学校。学校开设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麻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 、中西医结合、计算机、工商管理16个本科专业。 学校立足陕西,服务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毕业生因“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 %以上。 近年来,学校对外交流日益扩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形成了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成人教育、短期培训等多层次教育并存的办学格局。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现已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几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互派学者交流,联合培养学生 学院遵循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办学方针,坚持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重,使学生成为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又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医药人才。 (摘自百度)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截至2015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81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687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医大师1人、有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0人次、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江西省首届高等学校“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入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共71人、江西省省级优秀教师20人、江西省名中医58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人选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30人、博士生导师59人、国家教学团队1个。 国医大师:洪广祥全国优秀教师(名单不全):龚千锋、罗永明、蒋小敏、陈奇国家级教学团队:中药炮制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龚千锋) 截至2015年底,学校拥有博士后工作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4个,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江西省一级学科高水平学科与“十二五”重点学科5个。 博士后工作站:江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中医学、中药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示范性硕士点: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临床医学、中药学江西省一级学科高水平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江西省重点学科:药学、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 截至2015年底,学校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分别于2001年、2009年获得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学校刘红宁教授牵头主持的“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率先在江西省高等院校中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药人才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类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产业链关键环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江西中医药大学—九江市中医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药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药学、药学、针灸推拿学 国家精品课程:中药炮制学、中医诊断学 国家双语示范课程:中医诊断学示范课程 截至2015年底,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不全):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际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现代中药制剂及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中医病因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中医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制药设备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民族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灸疗研究与临床转化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概况 截至2015年底,学校近5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463项,年均科研经费92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有28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中医药传承 20世纪80年代,该校针灸学家魏稼教授首创“各家针灸学说”和“无创痛穴疗学”。1993年,陈奇教授主编出版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中药药理实验研究方法的专著《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校中药药剂学科先后形成了中药复方释药、中药固体制剂等12项核心技术,其中《中药大片、异形片为核心的中药片剂现代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研究突破了中药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自主研制的高速压片机每年生产200亿片,是中国片剂最大生产规模,获得专利14项,被同仁堂等100多家制药企业采用,2011年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陈日新教授带领的医疗科研团队历经2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腧穴敏化”新理念,创立了热敏灸新技术,开创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2008年,该成果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创立了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研究成果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中医院行业建设标准,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重点推广的传统医疗技术。 馆藏资源 据2016年1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该校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达120余万册,购置和自建电子资源数据库40余个。师生读者通过网络可随时查阅馆藏信息,远程在线使用各类数据库资源。 学术期刊 《江西中医药》创刊于1951 年,由江西省中医药学会、江西中医学院主办,是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国医药类核心期刊;并被被《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多家检索刊物及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收录,有部分文章被美国《SCI》收录。《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优秀学报、江西省优秀期刊。设有名家论丛、百家争鸣、中医文化研究、道教医学研究、医史文献研究、中药现代化、中药资源、新生代论坛等栏目。

刘仁民同志责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主持研究生院党委工作,负责思政、宣传、党建、就业、综治和资助等项工作,分管学生党总支、学生科、团委和资助中心,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陈志强,男, 1957年生, 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兼大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先后到中山医科大学普外科、泌尿外科进修,并曾往美国纽约大学医疗中心专修泌尿外科。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善于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疗泌尿(男科)疑难重症,有较深的学术造诣,特别对前列腺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是知名的中医泌尿(男科)专家之一。其主持的国家中医药局立项的有关前列腺的科研课题,并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及省科委重点科研项目资助。先后在《中医药学报》、《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等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主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七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男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以及参编《中医外科学》等5部专著。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三项,参与各级课题多项。获广东省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现有在读研究生5名。为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新中医》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