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动物寄生虫论文

发布时间:

动物寄生虫论文

是有的,看到就好好珍惜,很难找了

1 宠物(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 主要种类 经文献检索,有记载的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至少有39种,约占CPCMA的56%,其中原虫病9种(内脏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皮肤黏膜利什曼病、肺孢子虫病、弓形虫病、非洲锥虫病、克氏锥虫病、等孢球虫病、贾第虫病)、吸虫病8种(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后睾吸虫病、双腔吸虫病、棘口吸虫病、片形吸虫病、异形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绦虫病8种(猪绦虫/囊虫病、牛绦虫/囊虫病、棘球蚴病、泡球蚴病、裂头蚴病、裂头绦虫病、复孔绦虫病、细颈囊尾蚴病)、线虫病10种(钩虫病、膨结线虫病、毛细线虫病、麦地那龙线虫病、犬恶丝虫病、马来丝虫病、吸吮线虫病、颚口线虫病、粪类圆线虫病、旋毛虫病)、棘头虫病1种(猪巨吻棘头虫病)和节肢动物病3种(蝇蛆病、疥螨病、蠕形螨病),病原涉及80多种医学寄生虫和节肢动物〔3〕。  2 生活史类型〔2〕  1 直接型 病原生物通过接触或媒介直接传播给易感脊椎动物或人,传播过程中病原体不发育、繁殖。如疥螨病、蠕形螨病等,称之为直接人兽共患病。  2 循环型 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以上的脊椎动物宿主。如绦虫病、棘球蚴病等,称之为循环人兽共患病。  3 媒介型 病原体在传播媒介体内发育、繁殖或既发育又繁殖,然后传播给脊椎动物或人。如疟疾、丝虫病等,称之为媒介人兽共患病。  4 污染型 存在脊椎动物宿主与病原体发育或储集的非动物环境如水、食物、土壤、植物等,宿主的感染来源于被污染的非动物环境。如钩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等,称之为污染人兽共患病。  3 流行因素  1 传染源广 人兽共患寄生虫对宿主的选择性不严格,一种寄生虫可寄生于多种宿主。寄生宿主除人、犬和猫,还有多种哺乳类、禽类、鸟类、鱼类和爬行类等多种野生动物。感染宿主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源广泛是CPCMA分布广、控制难的主要原因。  2 传播途径多 CPCMA的传播与流行,是生态系统中寄生虫种群流动时人和兽共同参与的过程。传播途径包括兽传兽、人传人、兽传人和人传兽,各种流行环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感染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经口、经皮肤或黏膜、经接触、经飞沫、经胎盘、经节肢动物媒介传播等多种先天和后天感染方式。  3 宿主普遍易感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多属非消除性免疫,未感染宿主因缺乏特异性免疫而易感。当具有免疫力的感染宿主体内的寄生虫被清除后,这种特异性获得免疫也将逐渐消失,重新处于易感状态,很易发生再感染。对某些寄生虫的易感性除与免疫有关外,还与宿主的食性、生活习性等因素有关。  4 防治原则 CPCMA的防治常根据流行情况和流行规律,制定相应的法规监督管理制度,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宿主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以防为主,综合防治。而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axis),应用疫苗接种的方法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以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已被国内外科学家认为是最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也是人们多年来共同追求的目标。  2 宠物(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疫苗研究  1 现状与需求 长期以来,无论对人或兽的寄生虫病防治都以药物驱虫为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的10年,驱虫药已成为动物药品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约占世界动物药品销售额(18万亿美元)的四分之一〔4〕。至今,药物驱虫仍然在治疗和控制寄生虫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大量化学药物的应用,出现了药物抗性寄生虫、化学药物残留以及药物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5〕。加之,寄生虫存在明显的再感染现象、抗虫新药研发周期长、投资巨大以及宠物主对疫苗预防的渴望和需求,这些都引起了研究者和商家的高度关注。一个寄生虫病疫苗防治的新领域正悄然兴起,一个潜在而巨大的宠物寄生虫疫苗商品市场将面临竞争。  2 疫苗研究进展 由于疫苗安全、无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功效,且易被消费者接受,所以人类对几乎所有传染病都提出疫苗防治的要求。虽然,寄生虫结构、抗原复杂、寄生部位和免疫机制特殊等原因给疫苗研制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是,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的需求以及盈利超过3万亿美元的宠物市场对疫苗的需求,对寄生虫疫苗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动力。虽然,兽用寄生虫疫苗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但至今,商品寄生虫疫苗绝大多数仍为活疫苗或致弱活疫苗。由于其存在保护率低、安全性差、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商业前景不容乐观(Bain,1999)〔6〕。而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究,可使寄生虫疫苗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成为现实,许多科学家对此寄予极大的期望(Alarcon等,1999)〔7〕。  1 原虫疫苗 原虫是引起CPCMA的重要病原。在医学研究领域人们在疟原虫、弓形虫、利什曼原虫和锥虫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免疫学、基因组学和疫苗学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研制了防治动物寄生虫病的贾第虫疫苗、弓形虫疫苗、隐孢子虫疫苗和球虫疫苗,目前已有几种疫苗上市销售(Olson等,2000;Augstine,2001)〔8,9〕。利什曼原虫疫苗的研究经历了全虫疫苗、重组疫苗和核酸疫苗的过程。1999年,研究证实LPG(lipophosphoglycan)是阻断传播中有希望的候选疫苗。目前,硕大利什曼原虫核酸疫苗保护性抗原基因有表面抗原gp63、LACK、PSA-2、表面抗原/gp46/M-2等。Handman等(2001)发现DNA疫苗也有治疗作用〔10〕,Mendez等(2001)用L major对C57BL/6小鼠免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NA疫苗接种可产生有效的保护性〔11〕。另外,还发现一种可诱导更高保护率的LACK蛋白,并在构建硕大利什曼原虫LACK DNA疫苗后,证实其能诱导Th1反应,可控制感染〔12〕。  Fort Dodge动物卫生组织(1999)研制的贾第虫疫苗,能减少或阻止犬和猫肠道内贾第虫包囊脱囊,最终实现疫苗接种动物体内无滋养体感染(Olson等,2000)〔13〕。1993年,英特威公司以致弱S48株刚地弓形虫研制弓形虫DNA疫苗“Toxovax”,用其滴鼻预防绵羊弓形虫病取得有效的结果。有关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究,Angus等(1996)用弓形虫SAGI重质粒免疫小鼠进行初步研究。周永安等(1999)用PcDNA3-p30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小鼠,结果显示血清抗体升高,感染小鼠存活时间延长〔14〕。郭虹等(1999)将PcDNA-ROPI重组质粒以IFN-γ为佐剂免疫小鼠,结果显示NK细胞活性、CD8+T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15〕。预防球虫病的重组疫苗正在研究中,用沙门氏杆菌作为载体表达的球虫抗原EalA诱导免疫应答的研究也在实验中(Song等,2000)〔16〕。许多实验研究表明预防原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是可以人工建立的。  2 吸虫疫苗 人体吸虫均有脊椎动物保虫宿主,绝大多数都可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目前对其疫苗的研究主要见于血吸虫和片形吸虫。血吸虫疫苗研究也已经历了全虫疫苗(死疫苗、活疫苗、同种致弱活疫苗和异种活疫苗)到分子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和核酸疫苗)的发展过程。随着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分子或抗原基因不断被发现和鉴定,基因工程疫苗已成为主要研究方向。1998年,WHO/TDR在两个独立的研究室对几种曼氏血吸虫(Sm)疫苗候选分子进行了平行实验,并提出6个最具潜力的疫苗候选分子,包括28kDa Sm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97kDaSm Paramyosin(副肌球蛋白)、IrV-5(致弱尾蚴免疫血清筛选的抗原分子)、TPI(丙糖-膦酸酯异构酶)、Sm23(膜相关抗原)和Sm14(脂肪酸结合蛋白)。其中,GST已进入临床Ι期试验,paramyosin、MAP-4/TPI和Sm14抗原将按GMP标准制备用于临床试验,而IrV-5和MAP-3/Sm23被推荐采用DNA免疫的形式继续研究〔2〕。  1999年报道,肝片形吸虫分泌的组织蛋白酶L1和L2是重要的蛋白分子,参与免疫逃避、组织穿透和营养吸收等功能(Mulcahy等,1999;Spithill等,1999)〔17,18〕。用其接种牛,可减少虫负荷42%~69%,虫卵活力下降60%,若将其与高分子血红蛋白结合,保护率可增加至73%(McGonigle等,1995)。Piacenza等(1999)用其接种绵羊,保护率为60%,减卵率为71%~81%,将其与天然亮氨酸氨肽酶结合时,保护率可增加到79%〔19〕。肝片形吸虫其他蛋白分子,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种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对牛的保护率分别是19%~67%和55%,但有关肝片形吸虫重组疫苗的试验未见报道(Spithill等,1999)〔20〕。  3 绦虫疫苗 绦虫也多引起人兽共患病,且中绦期幼虫寄生引起的囊尾蚴病和棘球蚴病对宿主的危害更严重。用于预防带属(囊尾蚴病)和棘球属(棘球蚴病)绦虫的重组疫苗研究已获成功。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阿根廷分别实施的试验结果证明棘球蚴疫苗EG95对牛群感染的保护率达96%~100%。预防绵羊带绦虫感染的疫苗45W的保护率达92%以上,牛带绦虫疫苗预防牛的感染同样有效。EG95和45W抗原在六钩蚴表面表达,与抗体和补体结合,阻止六钩蚴逸出和移行,从而发挥保护免疫作用。其另一重要特性是能产生跨种保护,已证实绵羊带绦虫45W、To18t To16分子的复合物能诱导人工感染猪的保护率达93%。因此,在预防人类感染中有应用潜力(Lightowlers等,2000)〔21〕。Chabalgoity(2001)报道棘球绦虫六钩蚴的脂肪酸结合蛋白以致弱的鼠伤寒杆菌(LVRO1)表达形式口服接种犬,可产生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作者建议研究其他犬用候选疫苗时应用这种表达形式,因为鼠伤寒杆菌LCRO1对犬无害〔22〕。  4 线虫疫苗 钩虫疫苗的研究目标主要针对减轻虫负荷、减少宿主失血和增强交叉防御作用。早在30年代,Johns Hopkins公共卫生学院蠕虫学系用犬钩口线虫活的三期幼虫(L3)口服或皮下接种犬和鼠,可减轻虫负荷、减少肠出血。60年代,L3疫苗被研制成一种致弱活疫苗,70年代初投放市场。然而,因其不能抵御感染和再感染且价格昂贵而被淘汰。随后研究重点转向L3分泌抗原(Ancylostoma secreted protein, ASP)。目前,ASP-1和ASP-2类似蛋白在十二指肠钩口线虫、锡兰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已得到分离和克隆。并有证据表明,ASP是有前景的疫苗候抗原〔23〕。  血矛属、奥斯特属和毛圆属消化道线虫,是牛、羊等动物最主要的寄生虫,在驱虫药市场中占有最大的份额,人们投入的研究精力也最多。有效的线虫疫苗是一种具氨肽酶A和M活性的110KDa的H11蛋白分子。H11在线虫微绒毛上表达并与抗体结合,可破坏线虫四期幼虫和成虫的摄食能力,对绵羊羔的保护率达90%以上。这种保护率与抗体滴度相关。因H11在自然感染时不具免疫原性,而被认为是一种“隐蔽抗原”(Newton等,1999)〔24〕。研究显示,捻转血矛线虫p100GA1在预防山羊异源感染时保护率为60%、虫卵减少率为50%。从众多的疫苗成分中提取能产生交叉保护的单一分子,或至少是少数几个分子已成为线虫疫苗研究的焦点。而“隐蔽抗原”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候选物。另一挑战是通过重组DNA等技术使疫苗研究产业化,重组H11、H-gal-GP和TSBP的研究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Knox等,2001)〔25〕。  5 节肢动物疫苗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牛、绵羊等经济动物相关的节肢动物(蜱、螨、吸血蝇、毛虱等)。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一种由大肠杆菌表达的Bm86基因工程疫苗〔TickGard (TM)〕,由澳大利亚生物技术所和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联合研制,用于预防牛的微小牛蜱(Willadsen,1995)〔26〕。此后,在酵母中也表达成功类似的重组疫苗〔Gavac (TM)〕并由古巴哈瓦那Heber生物技术科学院商品化生产(Garcia等,2000)〔27〕。该疫苗诱导的抗体可结合、溶解蜱肠细胞上的Bm86分子,从而干扰蜱的吸血行为,使其繁殖能力下降。1999年,澳大利亚生物技术所研制出第二代能产生强而持久免疫应答的微小牛蜱疫苗〔TickGard Plus(TM)〕。同年,加拿大批准一种预防牛纹皮蝇的蛋白酶“hypodermin A”重组疫苗上市销售(Pruett,1999)〔28〕。  3 寄生虫疫苗研究展望 上述证据表明,CPCMA种类多、流行因素复杂、防治难度大。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有效预防和消除这类疾病的新方法、新途径。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接种疫苗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以防治寄生虫和节肢动物对宿主的感染或侵害是可行的。尽管已有多种寄生虫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但大多数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率尚未令人满意。抗原分离与筛选、基因克隆与重组、高效表达、提高保护率交叉保护力等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当然,寄生虫疫苗制剂的研究和商品化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它涉及寄生虫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疫苗试验、产业化和商品化等许多环节。我们相信,随着免疫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寄生虫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寄生虫疫苗必将在CPCMA的防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_html

常见动物昆虫的识别与鉴定 动物界已知种约有150万种,隶属30多个动物门。如何识别与鉴定它们,不同的门类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的技术,因此不可能在这里分门别类地一一介绍。现仅介绍常见动物识别与鉴定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   掌握这些基本方法以后,当工作需要遇到不同类群时,也能尽快地熟悉它们并进行识别与鉴定工作了。为识别和鉴定某一类群时,首先必须熟悉有关该类群的基本知识,了解该类群分类中常用的一些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理解一些常用术语的含义,并掌握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下面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如何检索到各个目。一、昆虫纲的基本知识  昆虫纲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主要纲,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具一对触角;胸部具三对附肢(足),大多数种类还具两对翅。  二、昆虫纲分类常用的主要特征   昆虫纲是动物界第一大纲,含已知种约一百万。一般根据翅的有无、多少、质地和类型;变态的类型;口器、触角及胸足等的形式,将昆虫分为二个亚纲三十多个目。   (一)昆虫的变态  从卵中刚孵化出的昆虫幼体,形态一般与成体不完全相同,有时相差甚远。在达到性成熟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昆虫不仅逐渐增大躯体,还经过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行为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变化称为变态(metamorphosis)。变态是昆虫胚后发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常见的变态类型有:  1.不完全变态 虫体自卵孵化后,经过幼虫期便可发育为成虫。不完全变态又可分为渐变态与半变态两种类型:  (1)渐变态(paurometabola)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比较相似,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一样,只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成熟及翅还停留在翅芽阶段,这一阶段通常称为若虫(nymph)。这样的变态称为渐变态(图5-2A),如蝗虫。  (2)半变态(hemimetabola)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区别,除翅芽外,还具一些临时性器官(如下唇特化而成的捕食器官“面罩”、直肠鳃或气管鳃),生活环境不同(幼虫水生,成虫陆生),这种幼虫称为稚虫(naiad)。这种变态称为半变态,蜉蝣、蜻蜒的变态属此(图5-3)。  2.完全变态(holometabola)虫体自卵孵出后,经幼虫、蛹发育为成虫(图5-2B)。幼虫与成虫不仅形态完全不同,没有外生的翅芽,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也多不一致,而且中间一定要经过一个不食不动的蛹期,体内进行剧烈的改造,最后才羽化为成虫。完全变态的幼虫有多种名称,蝶蛾类的幼虫多叫毛虫,金龟子的幼虫称蛴螬,蝇的幼虫称蛆等。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低等的昆虫(无翅亚纲)均无翅,而大多数昆虫(有翅亚纲)的成虫,在中胸和后胸的背面生有两对翅。有翅亚纲中,寄生种类(如虱、蚤等)往往翅退化,为次生性无翅;少数种类也有无翅型(如某些蚜虫和半翅目的水黾等)。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不同,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膜翅 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清晰可见,如蜜蜂的前后翅,蝗虫的后翅等。  2.革翅 革质,稍厚而有弹性,半透明,翅脉仍可见,如直翅目昆虫(蝗虫、蟋蟀)的前翅。因不飞翔时直翅目昆虫的前翅(革翅)覆盖在后翅及身体腹部的背面,又称复翅。  3.鞘翅 角质,厚而硬化,不透明,翅脉不可见,如鞘翅目甲虫的前翅。  4.半鞘翅 基部厚而硬,角质;端部薄而透明,膜质,具翅脉,如蝽类的前翅。  5.鳞翅 膜质,表面密被由毛特化而来的鳞片,如蝶蛾类的翅。  6.毛翅 膜质,表面密布刚毛,如襀翅目昆虫(石蝇)的翅。  7.缨翅 膜质,狭长,边缘着生缨状刚毛,如蓟马的翅。  8.平衡棒 双翅目昆虫(蚊、蝇等)的后翅退化而成,呈一对棍棒状。  9.拟平衡棒 捻翅目雄虫的前翅特化呈细长扭曲的棍棒状。  (三)昆虫的触角(图5-5)  昆虫头部着生有一对触角。不同的昆虫,或同种昆虫不同性别的个体,触角的形态也不同。但基本结构仍然是由柄节、梗节及鞭节三节组成。只是鞭节往往又由若干亚节组成,且形态上有较大的变化。各种触角的命名,往往也以鞭节的形状而定。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触角类型  1.刚毛状触角 鞭节纤细似一根刚毛,如蜻蜒、豆娘、蝉等的触角。  2.丝状触角 鞭节各节细长,无特殊变化,如蝗虫。在一些种类中,细长如丝,如螽蟖,蟋蟀等的触角。  3.念珠状触角 鞭节各节呈圆球状,如白蚁等的触角。  4.锯齿状触角 鞭节各节的端部有一短角突出,因而整个形态似锯条,如叩头虫、芫菁等。  5.栉齿状触角 鞭节各节的端部向一侧有一长突起,因而呈栉(梳)状,如一些甲虫、蛾类的雌虫。  6.羽状(双栉状)触角 鞭节各节端部两角均有细长突起,因而整个形状似羽毛,如雄家蚕蛾的触角。  7.膝状触角 鞭节与梗节之间弯曲呈一角度。如蚂蚁、蜜蜂的触角。  8.具芒触角 鞭节仅一节,肥大,其上着生有一根芒状刚毛,如蝇类的触角。  9.环毛状触角 鞭节各节近基部着生一圈刚毛,如雄蚊,摇蚊的触角。  10.球杆状触角 鞭节末端数节逐渐稍稍膨大,似棒球杆,如蝶类的触角。  11.锤状(头状)触角 鞭节末端数节突然强烈膨大,如露尾虫、郭公虫等。12.鳃状触角 鞭节各节具一片状突起,各片重叠在一起时似鳃片,如金龟子的触角。  (四)昆虫的口器  由于生活方式(特别是食性)的不同,昆虫口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咀嚼式口器(图5-6)最原始的口器形式,适用于取食固体食物,如蝗虫的口器。由五个部分组成:  (1)上唇一片,位于口器前方,可防止食物自前方外漏。  (2)上颚(大颚)一对,位于上唇之后方,坚硬,具切齿和臼齿,适于切割、咀嚼食物。  (3)下颚(小颚)一对,位于上颚之后,主要功能是抱握食物。  (4)下唇一片,位于口器最后方,以防止食物向后漏出。  (5)舌一个,为上下颚之间口腔底壁的狭长突起,司味觉及搅拌食物之功能。  2.刺吸式口器(图5-7)口器的各部延成针状,相互抱握成一针管,用以吸食液汁,如蚊、蝉等的口器。  3.嚼吸式口器(图5-8)上颚为咀嚼花粉的颚齿状,其余下颚、舌及下唇都延长并合拢而成一适于吮吸的食物管,如蜜蜂的口器。  4.虹吸式口器(图5-9)口器的大部分结构退化,仅下颚外颚节延长并左右合抱而成管状,且可在用时伸出,不用时盘卷成发条状。如蝶蛾类的口器。  5.舐吸式口器(图5-10)上下颚退化,而由头壳一部分及下唇等延长成基喙及喙,后者的前壁具槽,槽内可藏上唇及舌,两者闭合为食物管,喙的末端有唇瓣,其上具许多伪气管,能吸取液体食物,或从舌中唾液管流出唾液,溶解固体食——糖等,然后再吸食,如蝇类的口器多属于此。  除上述几种形式外,还有刮吸式(牛虻)、锉吸式(蓟马)等的口器形式。  根据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昆虫的头型可分为前口式、下口式和后口式。前口式头型指口器着生在头的前端,下口式在腹面正下方,后口式在腹面的后侧。  (五)昆虫的足(图5-11)  昆虫的前胸、中胸和后胸各具足一对。胸足由六节,即基、转、股、胫、跗及前跗节组成。由于执行不同的功能,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1.步行足 各节均细长,无特殊变化,适于步行或疾走,如蟑螂、步行甲的足。  2.跳跃足 股节长而粗壮,内有发达的肌肉,胫节亦长而多刺,适于跳跃,如蝗虫,蟋蟀等的后足。  3.捕捉足 如螳螂的前足。基节长大;腿节发达,腹面有一凹槽,槽的两边缘皆具刺;胫节腹面亦具刺两排,当弯折时,恰好嵌合在腿节的槽内,故能有效地挟持猎物和捕食。  4.开掘足 如蝼蛄的前足。基节粗短;腿节粗大,直接连于基节,把很小的转节压在后方;胫节扁平强大,端部有4个发达的齿;跗节3节,着生在胫节外侧,呈齿状。5.游泳足 如松藻虫的后足。胫节和跗节皆扁平,边缘具长毛,适于游泳。  6.抱握足 如雄龙虱的前足。其跗节分5节,前3节变宽,并列呈盘状,边缘有缘毛,每节有横走的吸盘多列,后2节很小,末端具2爪。  7.携粉足 如蜜蜂的后足。各节均具长毛,胫节端部扁宽,背面光滑而凹陷,边缘有长毛,形成花粉篮;跗节分5节,第一节膨大,内侧具有数列横列的硬毛,可梳集粘在体毛上的花粉;胫节与跗节相接处的缺口为压粉器。  8.攀缘足 如虱的足。其胫节、跗节和爪能合抱,可以握持毛发。  三、昆虫纲各目的检索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检索表及其制作方法。现在就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如何将昆虫标本根据下面的检索表(表5-6)检索到它所属的目。   在检索表中列有1、2、3……数字,每一数字后都列有两条对立的特征描述。拿到要鉴定的昆虫后,从第1查起,两条对立特征那一条与所鉴定的昆虫一致,就按该条后面所指出的数字继续查下去,直到查出目为止。例如,若被鉴定的昆虫符合第1中“有翅”一条,此条后面指出数号是23,即再查第23,在第23中“有一对翅”与所鉴定的标本符合,就再按后面指出的数字(24)查下去,直查到后面指出××目的名称为止。  表5-6 昆虫(成虫)分目检索表  1.翅无,或极退化 (2)  翅2对或1对 (23)  2.无足,幼虫状,头和胸愈合,内寄生于膜翅目、半翅目及直翅目等昆虫体内,仅头胸部露出寄主腹节外 捻翅目(Strepsiptera)有足,头和胸部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 (3)  3.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有其他附肢 (4)  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无其他附肢 (7)  4.无触角;腹部12节,第1节~3节各有1对短小的附肢 原尾目(Protura)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 (5)  5.腹部至多6节,第1腹节具腹管,第3腹节有握弹器,第4或第5腹节有一分叉的弹器 弹尾目(Collembola)腹部多于6节,无上述附肢,但有成对的刺突或泡 (6)  6.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或坚硬不分节的尾铗,无复眼 双尾目(Diplura)除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的中尾丝,有复眼 缨尾目(Thysanura)  7.口器咀嚼式 (8)  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虹吸式等 (18)  8.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或尾铗) (9)  腹部无尾须 (15)  9.尾须呈坚硬不分节的铗状 革翅目(Dermaptera)  尾须不呈铗状 (10)  10.前足第一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 纺足目(Embiidina)  前足第一跗节不特别膨大,不能纺丝 (11)  11.前足捕捉足 螳螂目(Mantodea)前足非捕捉足 (12)  12.后足跳跃足 直翅目(Orthoptera)  13.体扁,卵圆形,前胸背板很大,常向前延伸盖住  头部 蜚蠊目(Blattaria)  体非卵圆形,头不为前胸背板所盖 (14)  14.体细长杆状 竹节虫目(Phasmida)  体非杆状,社会性昆虫 等翅目(Isoptera)  15.跗节3节以下 (16)  跗节4节~5节 (17)  16.触角3节~5节,寄生于  鸟类或兽类体表 食毛目(Mallophaga)  触角13节~15节,非寄生性 啮虫目(Corrodentia)  17.腹部第1节并入后胸,第1和第2节之间紧缩呈  柄状 膜翅目(Hymenoptera)  腹部第1节不并入后胸,第1节和第2节之间不紧缩为  柄状 鞘翅目(Coleoptera)  18.体密被鳞片,口器虹吸式 鳞翅目(Lepidoptera)  体无鳞片,口器刺吸式、舐吸式或退化 (19)  跗节至多3节 (21)  20.体侧扁(左右扁) 蚤目(Siphonaptera)  体不侧扁 双翅目(Diptera)  21.跗节端部有能伸缩的泡,爪很小 缨翅目(Thysanoptera)  跗节端部无能伸缩的泡 (22)  22.足具1爪,适于攀附在毛发上,外寄生于哺乳  动物 虱目(Anoplura)  足具2爪;如具1爪则寄生于植物上,极不活泼或固定不动,  体呈球状、介壳状等,常被有蜡质、胶质等分  泌物 同翅目(Homoptera)  23.翅1对 (24)  翅2对 (32)  24.前翅或后翅特化成平衡棒 (25)  无平衡棒 (27)  25.前翅形成平衡棒,后翅大 捻翅目(Strepsiptera)  后翅形成平衡棒,前翅大 (26)  26.跗节5节 双翅目(Diptera)  跗节仅1节(雄介壳虫) 同翅目(Homoptera)  27.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 (28)  腹部无尾须 (30)  28.尾须细长而分节(或更有1条相似的中尾丝),翅竖立  背上 蜉蝣目(Ephemerida)  尾须不分节,多短小,翅平覆背上 (29)  29.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体细长如杆或扁宽如  叶 竹节虫目(Phasmida)  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 直翅目(Orthoptera)  30.前翅角质,口器咀嚼式 鞘翅目(Coleoptera)  翅为膜质,口器非咀嚼式 (31)  31.翅上有鳞片 鳞翅目(Lepidoptera)  翅上无鳞片 缨翅目(Thysanoptera)  32.前翅全部或部分较厚为角质或革质,后翅膜质 (33)  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 (40)  33.前翅基半部为角质或革质,端半部为  膜质 半翅目(Hemiptera)  前翅基部与端部质地相同,或某部分较  厚但不如上述 (34)  34.口器刺吸式 同翅目(Homoptera)口器咀嚼式 (35)  35.前翅有翅脉 (36)  前翅无明显翅脉 (39)  36.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  掘足 直翅目(Orthoptera)  跗节5节,后足与前足不同上述 (37)  37.前足捕捉足 螳螂目(Mantodea)  前足非捕捉足 (38)  38.前胸背板很大,常盖住头的全部或大  部分 蜚蠊目(Blattaria)  前胸背板很小,头部外露,体似杆状或叶  片状 竹节虫目(Phasmida)  39.腹部末端有1对尾铗,前翅短小,不能盖住腹部  中部 革翅目(Dermaptera)  腹部末端无尾铗,前翅一般较长,至少盖住腹部  大部分 鞘翅目(Coleoptera)  40.翅面全部或部分被有鳞片,口器虹吸式或  退化 鳞翅目(Lepidopera)  翅上无鳞片,口器非虹吸式 (41)  41.口器刺吸式 (42)  口器咀嚼式、嚼吸式或退化 (44)  42.下唇形成分节的喙,翅缘无长毛 (43)  无分节的喙,翅极狭长,翅缘有缨状长  毛 缨翅目(Thysanoptera)  43.喙自头的前方伸出 半翅目(Hemiptera)  喙自头的后方伸出 同翅目(Homoptera)  44.触角极短小,刚毛状 (45)  触角长而显著,非刚毛状 (46)  45.腹部末端有1对细长多节的尾须(或更有1条相似的中尾须),  后翅很小 蜉蝣目(Ephemerida)  尾须短而不分节,后翅与前翅大小相  似 蜻蜒目(Odonata)  46.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 长翅目(Mecoptera)  头部不延长呈喙状 (47)  47.前足第1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 纺足目(Embiidina)  前足第1跗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 (48)  48.前、后翅几乎相等,翅基部各有一条横的肩缝  (翅易沿此缝脱落) 等翅目(Isoptera)  前、后翅无肩线 (49)  49.后翅前缘有一排小的翅钩列,用以和前翅  相连 膜翅目(Hymenoptera)  后翅前缘无翅钩列 (50)  50.跗节2节~3节 (51)  跗节5节 (52)  51.前胸很大,腹端有1对尾须 襀翅目(Plecoptera)  前胸很小如颈状,无尾须 啮虫目(Corrodentia)  52.翅面密被明显的毛,口器(上颚)  退化 毛翅目(Trichoptera)  翅面上无明显的毛,毛仅着生在翅脉与翅缘上,口器  (上颚)发达 (53)  53.后翅基部宽于前翅,有发达的臀区,休息时后翅臀区折起,  头为前口式 广翅目(Megaloptera)  后翅基部不宽于前翅,无发达的臀区,休息时也不折起,头  为下口式 (54)  54.头部长。前胸圆筒形,也很长,前足正常。雌虫有伸向后方的针状产卵器 蛇蛉目(Raphidiodea) 头部短。前胸一般不很长,如很长时则前足为捕捉足(似螳螂)。雌虫一般无针状产卵器,如有,则弯在背上向前伸 脉翅目(Neuroptera)  四、常见昆虫的识别  在野外或实际工作中,如果掌握了一些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那么无须使用检索表一步一步地检索,就能识别它们所属的类群。 这些特征称之为“识别特征”。昆虫之庞杂为动物界之冠,但掌握昆虫纲各目的识别特征并不太困难。而有经验的人不经检索就能判别常见昆虫所在的目、科,有时甚至属或种。下面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常见各目及其主要的识别特征。  (一)无翅亚纲( Apterygota)  原始无翅;无变态;腹部具与运动有关的附肢。  1.缨尾目(Thysanura)中、小型,体长而柔软,裸露或覆以鳞片。咀嚼式口器。触角长,丝状。腹部末端具三根细长尾丝。如石蛃、衣鱼。前者多生活于石块及落叶之下潮湿环境中,后者常见于室内抽屉、衣箱或书籍堆中(图5-12)。  2.弹尾目(Collembola)微小型,体柔软。触角4节。腹部第1、2、4节上分别着生有粘管(腹管)、握弹器和弹器,能跳跃。如跳虫(图5-13)。  (二)有翅亚纲(Pterygota)  通常有翅;有变态;腹部无运动附肢。  3.直翅目(Orthoptera)大型或中型昆虫。头属下口式;口器为标准的咀嚼式;前翅狭小,革质;后翅宽大、膜质,且能折叠藏于前翅之下;腹部常具尾须及产卵器;发音器及听器发达;发音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后足腿节内侧刮擦前翅而成;变态为渐变态。蝗虫、蝼蛄、油葫芦、中华蚱蜢等皆属此目(图5-14)。  4.蜚蠊目(Blattaria)咀嚼式口器,复眼发达,触角丝状;翅二对,也有不具翅的,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叠于腹上;足适于疾走;渐变态。如各种蜚蠊和地鳖虫(图5-15)。  5.螳螂目(Mantodea)体细长,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前胸发达,长于中胸和后胸之和;翅两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叠于腹上;前足适于捕捉;渐变态。如螳螂(图5-16)。  6.等翅目(Isoptera)体乳白色或灰白色,咀嚼式口器;翅膜质,很长,常超出腹末端,前后翅相似且等长故名。渐变态。  本目是多态性、群居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每一群中有五种类型成员组成,即长翅型的雌雄繁殖蚁,短翅或无翅型的辅助繁殖蚁,和不孕性的工蚁和兵蚁。如各种白蚁(图5-17),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方的主要害虫。  7.虱目(Anoplura)体小而扁平,刺吸式口器,胸部各节愈合不分,足为攀缘式,渐变态。为人畜的体外寄生虫,吸食血液并传播疾病,如体虱8.蜻蜒目(Odonata)咀嚼式口器,触角短小刚毛状,复眼大;翅两对,膜质多脉,前翅前缘端有一翅痣;腹部细长;半变态。如蜻蜒,豆娘等(图5-19)。  9.半翅目(Hemiptera)体略扁平;多具翅,前翅为半鞘翅;口器刺吸式,通常4节,着生在头部的前端;触角4或5节;具复眼。前胸背板发达,中胸有发达的小盾片为其明显的标志;身体腹面有臭腺开口,能散发出类似臭椿的气味,故又名“椿象”。渐变态。例如二星蝽、梨蝽、稻蛛缘蝽、三点盲蝽、缘盲蝽、猎蝽、臭虫等(图5-20)。  10.同翅目(Homoptera)口器刺吸式,下唇变成的喙着生于头的后方。成虫大都具翅,且休息时置于背上,呈屋脊状。触角短小,呈刚毛状或丝状。体部常有分泌腺,能分泌蜡质的粉末或其他物质,可保护虫体。渐变态。如蝉、叶蝉、飞虱、吹棉介壳虫、蚜虫、白蜡虫等(图5-21)。  11.脉翅目(Neuroptera)口器咀嚼式;触角细长,丝状、念珠状、栉状或棒状;翅膜质,前后翅大小和形状相似,脉纹网状。完全变态,卵常具柄。如中华草蛉、大草蛉等(图5-22)。  12.鳞翅目(Lepidoptera)体表及膜质翅上都被有鳞片及毛。口器虹吸式;复眼发达。完全变态,幼虫是毛虫型。鳞翅目常分为两个亚目(图5-23):  (1)蝶亚目(Rhopalocera)触角末端膨大、棒状;休息时两翅竖立在背上;颜色艳丽,多在白天活动。如凤蝶、菜粉蝶等。  (2)蛾亚目(Heterocera)触角形式多样,丝状、栉状等;停息时,翅平叠在背上;多在夜间活动。如粘虫、棉蛉虫、二化螟、家蚕、蓖麻蚕、柞蚕等。  13.鞘翅目(Coleoptera)口器咀嚼式;触角形状变化极大,除丝状外还有锯齿状、锤状、膝状、鳃片状等。前翅角质,厚而坚硬,停息时在背上左右相接成一直线。后翅膜质,常折叠藏于前翅下,脉纹稀少。中胸小盾片小,三角形,露于体表。完全变态。重要的种类有金龟子、星天牛、叩头虫、黄守瓜、瓢虫等(图5-24)。  14.膜翅目(Hymenoptera)体微小至中型,体壁坚硬;头能活动;复眼大;触角丝状、锤状或膝状;口器一般为咀嚼式,仅蜜蜂科为嚼吸式;前翅大、后翅小,皆为膜翅,透明或半透明,后翅前缘有一列小钩,可与前翅相互连结。前翅前缘有一加厚的翅痣。腹部第一节并入胸部,称并胸腹节(propedeon),第二节多缩小成腰状的腹柄(pedeon);末端数节常缩入,仅可见6节~7节。   产卵器发达,多数呈针状,有螯刺能力。完全变态。如姬蜂、赤眼蜂、蜜蜂、麦叶蜂、胡蜂及蚂蚁等(图5-25)。  15.双翅目(Diptera)成虫只有一对发达的前翅,膜质而脉相简单;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复眼很大,几乎占头的大部分,雄性有的左右互相连结;触角有丝状(蚊类)、念珠状(瘿蚊)或芒状(蝇类);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完全变态,幼虫称为蛆。常分为两个亚目(图5-26、27)。 (1)长角亚目(Nematocera)体细小而柔软,触角细长且具环毛;幼虫有明显的头部。包括大蚊、白蛉、摇蚊、按蚊、库蚊、伊蚊及小麦瘿蚊等。  (2)短角亚目(Brachycera)体较粗壮,触角短,具芒状;幼虫头部多退化,不明显。包括家蝇、麻蝇、牛虹,食蚜蝇、寄生蝇、果蝇及食虫虻等。  16.蚤目(Siphonaptera)刺吸式口器,体小侧扁,无翅,善跳跃,完全变态。系人体及动物的体外寄生虫,常传播疾病,如各种跳蚤 以下 这是一种答案

动物寄生虫论文3000

《昆虫记》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读了它我才知道,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于是,我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环境保护,不环境污染,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 “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

1 宠物(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 主要种类 经文献检索,有记载的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至少有39种,约占CPCMA的56%,其中原虫病9种(内脏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皮肤黏膜利什曼病、肺孢子虫病、弓形虫病、非洲锥虫病、克氏锥虫病、等孢球虫病、贾第虫病)、吸虫病8种(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后睾吸虫病、双腔吸虫病、棘口吸虫病、片形吸虫病、异形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绦虫病8种(猪绦虫/囊虫病、牛绦虫/囊虫病、棘球蚴病、泡球蚴病、裂头蚴病、裂头绦虫病、复孔绦虫病、细颈囊尾蚴病)、线虫病10种(钩虫病、膨结线虫病、毛细线虫病、麦地那龙线虫病、犬恶丝虫病、马来丝虫病、吸吮线虫病、颚口线虫病、粪类圆线虫病、旋毛虫病)、棘头虫病1种(猪巨吻棘头虫病)和节肢动物病3种(蝇蛆病、疥螨病、蠕形螨病),病原涉及80多种医学寄生虫和节肢动物〔3〕。  2 生活史类型〔2〕  1 直接型 病原生物通过接触或媒介直接传播给易感脊椎动物或人,传播过程中病原体不发育、繁殖。如疥螨病、蠕形螨病等,称之为直接人兽共患病。  2 循环型 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以上的脊椎动物宿主。如绦虫病、棘球蚴病等,称之为循环人兽共患病。  3 媒介型 病原体在传播媒介体内发育、繁殖或既发育又繁殖,然后传播给脊椎动物或人。如疟疾、丝虫病等,称之为媒介人兽共患病。  4 污染型 存在脊椎动物宿主与病原体发育或储集的非动物环境如水、食物、土壤、植物等,宿主的感染来源于被污染的非动物环境。如钩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等,称之为污染人兽共患病。  3 流行因素  1 传染源广 人兽共患寄生虫对宿主的选择性不严格,一种寄生虫可寄生于多种宿主。寄生宿主除人、犬和猫,还有多种哺乳类、禽类、鸟类、鱼类和爬行类等多种野生动物。感染宿主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源广泛是CPCMA分布广、控制难的主要原因。  2 传播途径多 CPCMA的传播与流行,是生态系统中寄生虫种群流动时人和兽共同参与的过程。传播途径包括兽传兽、人传人、兽传人和人传兽,各种流行环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感染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经口、经皮肤或黏膜、经接触、经飞沫、经胎盘、经节肢动物媒介传播等多种先天和后天感染方式。  3 宿主普遍易感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多属非消除性免疫,未感染宿主因缺乏特异性免疫而易感。当具有免疫力的感染宿主体内的寄生虫被清除后,这种特异性获得免疫也将逐渐消失,重新处于易感状态,很易发生再感染。对某些寄生虫的易感性除与免疫有关外,还与宿主的食性、生活习性等因素有关。  4 防治原则 CPCMA的防治常根据流行情况和流行规律,制定相应的法规监督管理制度,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宿主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以防为主,综合防治。而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axis),应用疫苗接种的方法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以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已被国内外科学家认为是最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也是人们多年来共同追求的目标。  2 宠物(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疫苗研究  1 现状与需求 长期以来,无论对人或兽的寄生虫病防治都以药物驱虫为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的10年,驱虫药已成为动物药品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约占世界动物药品销售额(18万亿美元)的四分之一〔4〕。至今,药物驱虫仍然在治疗和控制寄生虫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大量化学药物的应用,出现了药物抗性寄生虫、化学药物残留以及药物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5〕。加之,寄生虫存在明显的再感染现象、抗虫新药研发周期长、投资巨大以及宠物主对疫苗预防的渴望和需求,这些都引起了研究者和商家的高度关注。一个寄生虫病疫苗防治的新领域正悄然兴起,一个潜在而巨大的宠物寄生虫疫苗商品市场将面临竞争。  2 疫苗研究进展 由于疫苗安全、无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功效,且易被消费者接受,所以人类对几乎所有传染病都提出疫苗防治的要求。虽然,寄生虫结构、抗原复杂、寄生部位和免疫机制特殊等原因给疫苗研制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是,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的需求以及盈利超过3万亿美元的宠物市场对疫苗的需求,对寄生虫疫苗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动力。虽然,兽用寄生虫疫苗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但至今,商品寄生虫疫苗绝大多数仍为活疫苗或致弱活疫苗。由于其存在保护率低、安全性差、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商业前景不容乐观(Bain,1999)〔6〕。而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究,可使寄生虫疫苗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成为现实,许多科学家对此寄予极大的期望(Alarcon等,1999)〔7〕。  1 原虫疫苗 原虫是引起CPCMA的重要病原。在医学研究领域人们在疟原虫、弓形虫、利什曼原虫和锥虫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免疫学、基因组学和疫苗学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研制了防治动物寄生虫病的贾第虫疫苗、弓形虫疫苗、隐孢子虫疫苗和球虫疫苗,目前已有几种疫苗上市销售(Olson等,2000;Augstine,2001)〔8,9〕。利什曼原虫疫苗的研究经历了全虫疫苗、重组疫苗和核酸疫苗的过程。1999年,研究证实LPG(lipophosphoglycan)是阻断传播中有希望的候选疫苗。目前,硕大利什曼原虫核酸疫苗保护性抗原基因有表面抗原gp63、LACK、PSA-2、表面抗原/gp46/M-2等。Handman等(2001)发现DNA疫苗也有治疗作用〔10〕,Mendez等(2001)用L major对C57BL/6小鼠免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NA疫苗接种可产生有效的保护性〔11〕。另外,还发现一种可诱导更高保护率的LACK蛋白,并在构建硕大利什曼原虫LACK DNA疫苗后,证实其能诱导Th1反应,可控制感染〔12〕。  Fort Dodge动物卫生组织(1999)研制的贾第虫疫苗,能减少或阻止犬和猫肠道内贾第虫包囊脱囊,最终实现疫苗接种动物体内无滋养体感染(Olson等,2000)〔13〕。1993年,英特威公司以致弱S48株刚地弓形虫研制弓形虫DNA疫苗“Toxovax”,用其滴鼻预防绵羊弓形虫病取得有效的结果。有关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究,Angus等(1996)用弓形虫SAGI重质粒免疫小鼠进行初步研究。周永安等(1999)用PcDNA3-p30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小鼠,结果显示血清抗体升高,感染小鼠存活时间延长〔14〕。郭虹等(1999)将PcDNA-ROPI重组质粒以IFN-γ为佐剂免疫小鼠,结果显示NK细胞活性、CD8+T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15〕。预防球虫病的重组疫苗正在研究中,用沙门氏杆菌作为载体表达的球虫抗原EalA诱导免疫应答的研究也在实验中(Song等,2000)〔16〕。许多实验研究表明预防原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是可以人工建立的。  2 吸虫疫苗 人体吸虫均有脊椎动物保虫宿主,绝大多数都可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目前对其疫苗的研究主要见于血吸虫和片形吸虫。血吸虫疫苗研究也已经历了全虫疫苗(死疫苗、活疫苗、同种致弱活疫苗和异种活疫苗)到分子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和核酸疫苗)的发展过程。随着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分子或抗原基因不断被发现和鉴定,基因工程疫苗已成为主要研究方向。1998年,WHO/TDR在两个独立的研究室对几种曼氏血吸虫(Sm)疫苗候选分子进行了平行实验,并提出6个最具潜力的疫苗候选分子,包括28kDa Sm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97kDaSm Paramyosin(副肌球蛋白)、IrV-5(致弱尾蚴免疫血清筛选的抗原分子)、TPI(丙糖-膦酸酯异构酶)、Sm23(膜相关抗原)和Sm14(脂肪酸结合蛋白)。其中,GST已进入临床Ι期试验,paramyosin、MAP-4/TPI和Sm14抗原将按GMP标准制备用于临床试验,而IrV-5和MAP-3/Sm23被推荐采用DNA免疫的形式继续研究〔2〕。  1999年报道,肝片形吸虫分泌的组织蛋白酶L1和L2是重要的蛋白分子,参与免疫逃避、组织穿透和营养吸收等功能(Mulcahy等,1999;Spithill等,1999)〔17,18〕。用其接种牛,可减少虫负荷42%~69%,虫卵活力下降60%,若将其与高分子血红蛋白结合,保护率可增加至73%(McGonigle等,1995)。Piacenza等(1999)用其接种绵羊,保护率为60%,减卵率为71%~81%,将其与天然亮氨酸氨肽酶结合时,保护率可增加到79%〔19〕。肝片形吸虫其他蛋白分子,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种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对牛的保护率分别是19%~67%和55%,但有关肝片形吸虫重组疫苗的试验未见报道(Spithill等,1999)〔20〕。  3 绦虫疫苗 绦虫也多引起人兽共患病,且中绦期幼虫寄生引起的囊尾蚴病和棘球蚴病对宿主的危害更严重。用于预防带属(囊尾蚴病)和棘球属(棘球蚴病)绦虫的重组疫苗研究已获成功。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阿根廷分别实施的试验结果证明棘球蚴疫苗EG95对牛群感染的保护率达96%~100%。预防绵羊带绦虫感染的疫苗45W的保护率达92%以上,牛带绦虫疫苗预防牛的感染同样有效。EG95和45W抗原在六钩蚴表面表达,与抗体和补体结合,阻止六钩蚴逸出和移行,从而发挥保护免疫作用。其另一重要特性是能产生跨种保护,已证实绵羊带绦虫45W、To18t To16分子的复合物能诱导人工感染猪的保护率达93%。因此,在预防人类感染中有应用潜力(Lightowlers等,2000)〔21〕。Chabalgoity(2001)报道棘球绦虫六钩蚴的脂肪酸结合蛋白以致弱的鼠伤寒杆菌(LVRO1)表达形式口服接种犬,可产生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作者建议研究其他犬用候选疫苗时应用这种表达形式,因为鼠伤寒杆菌LCRO1对犬无害〔22〕。  4 线虫疫苗 钩虫疫苗的研究目标主要针对减轻虫负荷、减少宿主失血和增强交叉防御作用。早在30年代,Johns Hopkins公共卫生学院蠕虫学系用犬钩口线虫活的三期幼虫(L3)口服或皮下接种犬和鼠,可减轻虫负荷、减少肠出血。60年代,L3疫苗被研制成一种致弱活疫苗,70年代初投放市场。然而,因其不能抵御感染和再感染且价格昂贵而被淘汰。随后研究重点转向L3分泌抗原(Ancylostoma secreted protein, ASP)。目前,ASP-1和ASP-2类似蛋白在十二指肠钩口线虫、锡兰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已得到分离和克隆。并有证据表明,ASP是有前景的疫苗候抗原〔23〕。  血矛属、奥斯特属和毛圆属消化道线虫,是牛、羊等动物最主要的寄生虫,在驱虫药市场中占有最大的份额,人们投入的研究精力也最多。有效的线虫疫苗是一种具氨肽酶A和M活性的110KDa的H11蛋白分子。H11在线虫微绒毛上表达并与抗体结合,可破坏线虫四期幼虫和成虫的摄食能力,对绵羊羔的保护率达90%以上。这种保护率与抗体滴度相关。因H11在自然感染时不具免疫原性,而被认为是一种“隐蔽抗原”(Newton等,1999)〔24〕。研究显示,捻转血矛线虫p100GA1在预防山羊异源感染时保护率为60%、虫卵减少率为50%。从众多的疫苗成分中提取能产生交叉保护的单一分子,或至少是少数几个分子已成为线虫疫苗研究的焦点。而“隐蔽抗原”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候选物。另一挑战是通过重组DNA等技术使疫苗研究产业化,重组H11、H-gal-GP和TSBP的研究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Knox等,2001)〔25〕。  5 节肢动物疫苗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牛、绵羊等经济动物相关的节肢动物(蜱、螨、吸血蝇、毛虱等)。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一种由大肠杆菌表达的Bm86基因工程疫苗〔TickGard (TM)〕,由澳大利亚生物技术所和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联合研制,用于预防牛的微小牛蜱(Willadsen,1995)〔26〕。此后,在酵母中也表达成功类似的重组疫苗〔Gavac (TM)〕并由古巴哈瓦那Heber生物技术科学院商品化生产(Garcia等,2000)〔27〕。该疫苗诱导的抗体可结合、溶解蜱肠细胞上的Bm86分子,从而干扰蜱的吸血行为,使其繁殖能力下降。1999年,澳大利亚生物技术所研制出第二代能产生强而持久免疫应答的微小牛蜱疫苗〔TickGard Plus(TM)〕。同年,加拿大批准一种预防牛纹皮蝇的蛋白酶“hypodermin A”重组疫苗上市销售(Pruett,1999)〔28〕。  3 寄生虫疫苗研究展望 上述证据表明,CPCMA种类多、流行因素复杂、防治难度大。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有效预防和消除这类疾病的新方法、新途径。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接种疫苗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以防治寄生虫和节肢动物对宿主的感染或侵害是可行的。尽管已有多种寄生虫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但大多数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率尚未令人满意。抗原分离与筛选、基因克隆与重组、高效表达、提高保护率交叉保护力等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当然,寄生虫疫苗制剂的研究和商品化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它涉及寄生虫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疫苗试验、产业化和商品化等许多环节。我们相信,随着免疫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寄生虫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寄生虫疫苗必将在CPCMA的防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有的,看到就好好珍惜,很难找了

《寄生虫》论文

字数要求多少的。

毕业论文要跟指导老师多沟通LZ这种情况,建议跟指导老师聊一聊,寻求一点帮助,关于参考文献和论文构架什么的······对LZ的专业完全不了解的人飘过 ------------------------对LZ专业不了解,再加上对LZ论文论题、构思不了解,也给不了什么帮助……建议LZ在写论文和查资料之前,还是先明确自己论文的思路,明确要写什么该怎么写,给自己列个提纲咯,明确一下范围,这样也好入手一点。至于开题报告什么的,其实要求不是很高,一定要确保自己的思路清晰~!在寄生虫这方面没有综合性的论文可以借鉴的话,就尝试借鉴一下其他领域的综合性文章吧,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对于大规模灭绝危机,人类通常都倾向于考虑体型较大和有魅力的濒危物种。较小的生物,如,微生物、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几乎没法在人类议程上找到位置。政客、新闻界和民众几乎忽略了它们的生存危机。然而,最近一个科学家团队把这个被忽视的话题推到了聚光灯之下。他们发布了一篇有关寄生虫灭绝的论文,引发了互联网的诸多关注以及主流媒体的大量报道。这篇论文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和研究伙伴们撰写,作者们多年深入研究博物馆的收藏品和其他数据库后才完成了这项研究。该研究提出了一些令人恐慌的预警,它剖析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巨大后果,气候变化带来了大量毁灭全球寄生虫物种的威胁,进而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也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分析超过457种寄生虫的数据后,论文作者表示,“按保守模式的预测,单单从气候变化引发栖息地缩减这一因素来看,到2070年,这些物种中有5%至10%可能灭绝。”如果由于气候变化和其他人为干扰因素,寄生虫的宿主物种也灭绝,那么这种寄生虫的大规模死亡可能会加剧。事实上,按最坏的设想,多达三分之一的寄生虫物种可能会绝迹。这项研究表明寄生虫灭绝可能会产生复杂的级联效应。壁虱、螨虫、绦虫、跳蚤和吸虫等寄生虫虽然声誉不佳,但在许多食物网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能够调控寄主动物的免疫系统,甚至可能有助于防止一些病原体的出现和扩散。科林?卡尔森(Colin Carlson)表示,“寄生虫对生态系统贡献颇多。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络链中占据80%的比例,相互作用的物种中它们占绝大多数,也会对宿主群体造成巨大的影响。”他是该论文的主要作者,同时也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是环境科学、政策和管理学。

动物寄生论文

常见动物昆虫的识别与鉴定 动物界已知种约有150万种,隶属30多个动物门。如何识别与鉴定它们,不同的门类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的技术,因此不可能在这里分门别类地一一介绍。现仅介绍常见动物识别与鉴定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   掌握这些基本方法以后,当工作需要遇到不同类群时,也能尽快地熟悉它们并进行识别与鉴定工作了。为识别和鉴定某一类群时,首先必须熟悉有关该类群的基本知识,了解该类群分类中常用的一些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理解一些常用术语的含义,并掌握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下面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如何检索到各个目。一、昆虫纲的基本知识  昆虫纲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主要纲,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具一对触角;胸部具三对附肢(足),大多数种类还具两对翅。  二、昆虫纲分类常用的主要特征   昆虫纲是动物界第一大纲,含已知种约一百万。一般根据翅的有无、多少、质地和类型;变态的类型;口器、触角及胸足等的形式,将昆虫分为二个亚纲三十多个目。   (一)昆虫的变态  从卵中刚孵化出的昆虫幼体,形态一般与成体不完全相同,有时相差甚远。在达到性成熟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昆虫不仅逐渐增大躯体,还经过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行为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变化称为变态(metamorphosis)。变态是昆虫胚后发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常见的变态类型有:  1.不完全变态 虫体自卵孵化后,经过幼虫期便可发育为成虫。不完全变态又可分为渐变态与半变态两种类型:  (1)渐变态(paurometabola)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比较相似,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一样,只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成熟及翅还停留在翅芽阶段,这一阶段通常称为若虫(nymph)。这样的变态称为渐变态(图5-2A),如蝗虫。  (2)半变态(hemimetabola)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区别,除翅芽外,还具一些临时性器官(如下唇特化而成的捕食器官“面罩”、直肠鳃或气管鳃),生活环境不同(幼虫水生,成虫陆生),这种幼虫称为稚虫(naiad)。这种变态称为半变态,蜉蝣、蜻蜒的变态属此(图5-3)。  2.完全变态(holometabola)虫体自卵孵出后,经幼虫、蛹发育为成虫(图5-2B)。幼虫与成虫不仅形态完全不同,没有外生的翅芽,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也多不一致,而且中间一定要经过一个不食不动的蛹期,体内进行剧烈的改造,最后才羽化为成虫。完全变态的幼虫有多种名称,蝶蛾类的幼虫多叫毛虫,金龟子的幼虫称蛴螬,蝇的幼虫称蛆等。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低等的昆虫(无翅亚纲)均无翅,而大多数昆虫(有翅亚纲)的成虫,在中胸和后胸的背面生有两对翅。有翅亚纲中,寄生种类(如虱、蚤等)往往翅退化,为次生性无翅;少数种类也有无翅型(如某些蚜虫和半翅目的水黾等)。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不同,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膜翅 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清晰可见,如蜜蜂的前后翅,蝗虫的后翅等。  2.革翅 革质,稍厚而有弹性,半透明,翅脉仍可见,如直翅目昆虫(蝗虫、蟋蟀)的前翅。因不飞翔时直翅目昆虫的前翅(革翅)覆盖在后翅及身体腹部的背面,又称复翅。  3.鞘翅 角质,厚而硬化,不透明,翅脉不可见,如鞘翅目甲虫的前翅。  4.半鞘翅 基部厚而硬,角质;端部薄而透明,膜质,具翅脉,如蝽类的前翅。  5.鳞翅 膜质,表面密被由毛特化而来的鳞片,如蝶蛾类的翅。  6.毛翅 膜质,表面密布刚毛,如襀翅目昆虫(石蝇)的翅。  7.缨翅 膜质,狭长,边缘着生缨状刚毛,如蓟马的翅。  8.平衡棒 双翅目昆虫(蚊、蝇等)的后翅退化而成,呈一对棍棒状。  9.拟平衡棒 捻翅目雄虫的前翅特化呈细长扭曲的棍棒状。  (三)昆虫的触角(图5-5)  昆虫头部着生有一对触角。不同的昆虫,或同种昆虫不同性别的个体,触角的形态也不同。但基本结构仍然是由柄节、梗节及鞭节三节组成。只是鞭节往往又由若干亚节组成,且形态上有较大的变化。各种触角的命名,往往也以鞭节的形状而定。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触角类型  1.刚毛状触角 鞭节纤细似一根刚毛,如蜻蜒、豆娘、蝉等的触角。  2.丝状触角 鞭节各节细长,无特殊变化,如蝗虫。在一些种类中,细长如丝,如螽蟖,蟋蟀等的触角。  3.念珠状触角 鞭节各节呈圆球状,如白蚁等的触角。  4.锯齿状触角 鞭节各节的端部有一短角突出,因而整个形态似锯条,如叩头虫、芫菁等。  5.栉齿状触角 鞭节各节的端部向一侧有一长突起,因而呈栉(梳)状,如一些甲虫、蛾类的雌虫。  6.羽状(双栉状)触角 鞭节各节端部两角均有细长突起,因而整个形状似羽毛,如雄家蚕蛾的触角。  7.膝状触角 鞭节与梗节之间弯曲呈一角度。如蚂蚁、蜜蜂的触角。  8.具芒触角 鞭节仅一节,肥大,其上着生有一根芒状刚毛,如蝇类的触角。  9.环毛状触角 鞭节各节近基部着生一圈刚毛,如雄蚊,摇蚊的触角。  10.球杆状触角 鞭节末端数节逐渐稍稍膨大,似棒球杆,如蝶类的触角。  11.锤状(头状)触角 鞭节末端数节突然强烈膨大,如露尾虫、郭公虫等。12.鳃状触角 鞭节各节具一片状突起,各片重叠在一起时似鳃片,如金龟子的触角。  (四)昆虫的口器  由于生活方式(特别是食性)的不同,昆虫口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咀嚼式口器(图5-6)最原始的口器形式,适用于取食固体食物,如蝗虫的口器。由五个部分组成:  (1)上唇一片,位于口器前方,可防止食物自前方外漏。  (2)上颚(大颚)一对,位于上唇之后方,坚硬,具切齿和臼齿,适于切割、咀嚼食物。  (3)下颚(小颚)一对,位于上颚之后,主要功能是抱握食物。  (4)下唇一片,位于口器最后方,以防止食物向后漏出。  (5)舌一个,为上下颚之间口腔底壁的狭长突起,司味觉及搅拌食物之功能。  2.刺吸式口器(图5-7)口器的各部延成针状,相互抱握成一针管,用以吸食液汁,如蚊、蝉等的口器。  3.嚼吸式口器(图5-8)上颚为咀嚼花粉的颚齿状,其余下颚、舌及下唇都延长并合拢而成一适于吮吸的食物管,如蜜蜂的口器。  4.虹吸式口器(图5-9)口器的大部分结构退化,仅下颚外颚节延长并左右合抱而成管状,且可在用时伸出,不用时盘卷成发条状。如蝶蛾类的口器。  5.舐吸式口器(图5-10)上下颚退化,而由头壳一部分及下唇等延长成基喙及喙,后者的前壁具槽,槽内可藏上唇及舌,两者闭合为食物管,喙的末端有唇瓣,其上具许多伪气管,能吸取液体食物,或从舌中唾液管流出唾液,溶解固体食——糖等,然后再吸食,如蝇类的口器多属于此。  除上述几种形式外,还有刮吸式(牛虻)、锉吸式(蓟马)等的口器形式。  根据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昆虫的头型可分为前口式、下口式和后口式。前口式头型指口器着生在头的前端,下口式在腹面正下方,后口式在腹面的后侧。  (五)昆虫的足(图5-11)  昆虫的前胸、中胸和后胸各具足一对。胸足由六节,即基、转、股、胫、跗及前跗节组成。由于执行不同的功能,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1.步行足 各节均细长,无特殊变化,适于步行或疾走,如蟑螂、步行甲的足。  2.跳跃足 股节长而粗壮,内有发达的肌肉,胫节亦长而多刺,适于跳跃,如蝗虫,蟋蟀等的后足。  3.捕捉足 如螳螂的前足。基节长大;腿节发达,腹面有一凹槽,槽的两边缘皆具刺;胫节腹面亦具刺两排,当弯折时,恰好嵌合在腿节的槽内,故能有效地挟持猎物和捕食。  4.开掘足 如蝼蛄的前足。基节粗短;腿节粗大,直接连于基节,把很小的转节压在后方;胫节扁平强大,端部有4个发达的齿;跗节3节,着生在胫节外侧,呈齿状。5.游泳足 如松藻虫的后足。胫节和跗节皆扁平,边缘具长毛,适于游泳。  6.抱握足 如雄龙虱的前足。其跗节分5节,前3节变宽,并列呈盘状,边缘有缘毛,每节有横走的吸盘多列,后2节很小,末端具2爪。  7.携粉足 如蜜蜂的后足。各节均具长毛,胫节端部扁宽,背面光滑而凹陷,边缘有长毛,形成花粉篮;跗节分5节,第一节膨大,内侧具有数列横列的硬毛,可梳集粘在体毛上的花粉;胫节与跗节相接处的缺口为压粉器。  8.攀缘足 如虱的足。其胫节、跗节和爪能合抱,可以握持毛发。  三、昆虫纲各目的检索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检索表及其制作方法。现在就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如何将昆虫标本根据下面的检索表(表5-6)检索到它所属的目。   在检索表中列有1、2、3……数字,每一数字后都列有两条对立的特征描述。拿到要鉴定的昆虫后,从第1查起,两条对立特征那一条与所鉴定的昆虫一致,就按该条后面所指出的数字继续查下去,直到查出目为止。例如,若被鉴定的昆虫符合第1中“有翅”一条,此条后面指出数号是23,即再查第23,在第23中“有一对翅”与所鉴定的标本符合,就再按后面指出的数字(24)查下去,直查到后面指出××目的名称为止。  表5-6 昆虫(成虫)分目检索表  1.翅无,或极退化 (2)  翅2对或1对 (23)  2.无足,幼虫状,头和胸愈合,内寄生于膜翅目、半翅目及直翅目等昆虫体内,仅头胸部露出寄主腹节外 捻翅目(Strepsiptera)有足,头和胸部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 (3)  3.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有其他附肢 (4)  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无其他附肢 (7)  4.无触角;腹部12节,第1节~3节各有1对短小的附肢 原尾目(Protura)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 (5)  5.腹部至多6节,第1腹节具腹管,第3腹节有握弹器,第4或第5腹节有一分叉的弹器 弹尾目(Collembola)腹部多于6节,无上述附肢,但有成对的刺突或泡 (6)  6.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或坚硬不分节的尾铗,无复眼 双尾目(Diplura)除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的中尾丝,有复眼 缨尾目(Thysanura)  7.口器咀嚼式 (8)  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虹吸式等 (18)  8.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或尾铗) (9)  腹部无尾须 (15)  9.尾须呈坚硬不分节的铗状 革翅目(Dermaptera)  尾须不呈铗状 (10)  10.前足第一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 纺足目(Embiidina)  前足第一跗节不特别膨大,不能纺丝 (11)  11.前足捕捉足 螳螂目(Mantodea)前足非捕捉足 (12)  12.后足跳跃足 直翅目(Orthoptera)  13.体扁,卵圆形,前胸背板很大,常向前延伸盖住  头部 蜚蠊目(Blattaria)  体非卵圆形,头不为前胸背板所盖 (14)  14.体细长杆状 竹节虫目(Phasmida)  体非杆状,社会性昆虫 等翅目(Isoptera)  15.跗节3节以下 (16)  跗节4节~5节 (17)  16.触角3节~5节,寄生于  鸟类或兽类体表 食毛目(Mallophaga)  触角13节~15节,非寄生性 啮虫目(Corrodentia)  17.腹部第1节并入后胸,第1和第2节之间紧缩呈  柄状 膜翅目(Hymenoptera)  腹部第1节不并入后胸,第1节和第2节之间不紧缩为  柄状 鞘翅目(Coleoptera)  18.体密被鳞片,口器虹吸式 鳞翅目(Lepidoptera)  体无鳞片,口器刺吸式、舐吸式或退化 (19)  跗节至多3节 (21)  20.体侧扁(左右扁) 蚤目(Siphonaptera)  体不侧扁 双翅目(Diptera)  21.跗节端部有能伸缩的泡,爪很小 缨翅目(Thysanoptera)  跗节端部无能伸缩的泡 (22)  22.足具1爪,适于攀附在毛发上,外寄生于哺乳  动物 虱目(Anoplura)  足具2爪;如具1爪则寄生于植物上,极不活泼或固定不动,  体呈球状、介壳状等,常被有蜡质、胶质等分  泌物 同翅目(Homoptera)  23.翅1对 (24)  翅2对 (32)  24.前翅或后翅特化成平衡棒 (25)  无平衡棒 (27)  25.前翅形成平衡棒,后翅大 捻翅目(Strepsiptera)  后翅形成平衡棒,前翅大 (26)  26.跗节5节 双翅目(Diptera)  跗节仅1节(雄介壳虫) 同翅目(Homoptera)  27.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 (28)  腹部无尾须 (30)  28.尾须细长而分节(或更有1条相似的中尾丝),翅竖立  背上 蜉蝣目(Ephemerida)  尾须不分节,多短小,翅平覆背上 (29)  29.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体细长如杆或扁宽如  叶 竹节虫目(Phasmida)  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 直翅目(Orthoptera)  30.前翅角质,口器咀嚼式 鞘翅目(Coleoptera)  翅为膜质,口器非咀嚼式 (31)  31.翅上有鳞片 鳞翅目(Lepidoptera)  翅上无鳞片 缨翅目(Thysanoptera)  32.前翅全部或部分较厚为角质或革质,后翅膜质 (33)  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 (40)  33.前翅基半部为角质或革质,端半部为  膜质 半翅目(Hemiptera)  前翅基部与端部质地相同,或某部分较  厚但不如上述 (34)  34.口器刺吸式 同翅目(Homoptera)口器咀嚼式 (35)  35.前翅有翅脉 (36)  前翅无明显翅脉 (39)  36.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  掘足 直翅目(Orthoptera)  跗节5节,后足与前足不同上述 (37)  37.前足捕捉足 螳螂目(Mantodea)  前足非捕捉足 (38)  38.前胸背板很大,常盖住头的全部或大  部分 蜚蠊目(Blattaria)  前胸背板很小,头部外露,体似杆状或叶  片状 竹节虫目(Phasmida)  39.腹部末端有1对尾铗,前翅短小,不能盖住腹部  中部 革翅目(Dermaptera)  腹部末端无尾铗,前翅一般较长,至少盖住腹部  大部分 鞘翅目(Coleoptera)  40.翅面全部或部分被有鳞片,口器虹吸式或  退化 鳞翅目(Lepidopera)  翅上无鳞片,口器非虹吸式 (41)  41.口器刺吸式 (42)  口器咀嚼式、嚼吸式或退化 (44)  42.下唇形成分节的喙,翅缘无长毛 (43)  无分节的喙,翅极狭长,翅缘有缨状长  毛 缨翅目(Thysanoptera)  43.喙自头的前方伸出 半翅目(Hemiptera)  喙自头的后方伸出 同翅目(Homoptera)  44.触角极短小,刚毛状 (45)  触角长而显著,非刚毛状 (46)  45.腹部末端有1对细长多节的尾须(或更有1条相似的中尾须),  后翅很小 蜉蝣目(Ephemerida)  尾须短而不分节,后翅与前翅大小相  似 蜻蜒目(Odonata)  46.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 长翅目(Mecoptera)  头部不延长呈喙状 (47)  47.前足第1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 纺足目(Embiidina)  前足第1跗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 (48)  48.前、后翅几乎相等,翅基部各有一条横的肩缝  (翅易沿此缝脱落) 等翅目(Isoptera)  前、后翅无肩线 (49)  49.后翅前缘有一排小的翅钩列,用以和前翅  相连 膜翅目(Hymenoptera)  后翅前缘无翅钩列 (50)  50.跗节2节~3节 (51)  跗节5节 (52)  51.前胸很大,腹端有1对尾须 襀翅目(Plecoptera)  前胸很小如颈状,无尾须 啮虫目(Corrodentia)  52.翅面密被明显的毛,口器(上颚)  退化 毛翅目(Trichoptera)  翅面上无明显的毛,毛仅着生在翅脉与翅缘上,口器  (上颚)发达 (53)  53.后翅基部宽于前翅,有发达的臀区,休息时后翅臀区折起,  头为前口式 广翅目(Megaloptera)  后翅基部不宽于前翅,无发达的臀区,休息时也不折起,头  为下口式 (54)  54.头部长。前胸圆筒形,也很长,前足正常。雌虫有伸向后方的针状产卵器 蛇蛉目(Raphidiodea) 头部短。前胸一般不很长,如很长时则前足为捕捉足(似螳螂)。雌虫一般无针状产卵器,如有,则弯在背上向前伸 脉翅目(Neuroptera)  四、常见昆虫的识别  在野外或实际工作中,如果掌握了一些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那么无须使用检索表一步一步地检索,就能识别它们所属的类群。 这些特征称之为“识别特征”。昆虫之庞杂为动物界之冠,但掌握昆虫纲各目的识别特征并不太困难。而有经验的人不经检索就能判别常见昆虫所在的目、科,有时甚至属或种。下面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常见各目及其主要的识别特征。  (一)无翅亚纲( Apterygota)  原始无翅;无变态;腹部具与运动有关的附肢。  1.缨尾目(Thysanura)中、小型,体长而柔软,裸露或覆以鳞片。咀嚼式口器。触角长,丝状。腹部末端具三根细长尾丝。如石蛃、衣鱼。前者多生活于石块及落叶之下潮湿环境中,后者常见于室内抽屉、衣箱或书籍堆中(图5-12)。  2.弹尾目(Collembola)微小型,体柔软。触角4节。腹部第1、2、4节上分别着生有粘管(腹管)、握弹器和弹器,能跳跃。如跳虫(图5-13)。  (二)有翅亚纲(Pterygota)  通常有翅;有变态;腹部无运动附肢。  3.直翅目(Orthoptera)大型或中型昆虫。头属下口式;口器为标准的咀嚼式;前翅狭小,革质;后翅宽大、膜质,且能折叠藏于前翅之下;腹部常具尾须及产卵器;发音器及听器发达;发音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后足腿节内侧刮擦前翅而成;变态为渐变态。蝗虫、蝼蛄、油葫芦、中华蚱蜢等皆属此目(图5-14)。  4.蜚蠊目(Blattaria)咀嚼式口器,复眼发达,触角丝状;翅二对,也有不具翅的,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叠于腹上;足适于疾走;渐变态。如各种蜚蠊和地鳖虫(图5-15)。  5.螳螂目(Mantodea)体细长,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前胸发达,长于中胸和后胸之和;翅两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叠于腹上;前足适于捕捉;渐变态。如螳螂(图5-16)。  6.等翅目(Isoptera)体乳白色或灰白色,咀嚼式口器;翅膜质,很长,常超出腹末端,前后翅相似且等长故名。渐变态。  本目是多态性、群居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每一群中有五种类型成员组成,即长翅型的雌雄繁殖蚁,短翅或无翅型的辅助繁殖蚁,和不孕性的工蚁和兵蚁。如各种白蚁(图5-17),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方的主要害虫。  7.虱目(Anoplura)体小而扁平,刺吸式口器,胸部各节愈合不分,足为攀缘式,渐变态。为人畜的体外寄生虫,吸食血液并传播疾病,如体虱8.蜻蜒目(Odonata)咀嚼式口器,触角短小刚毛状,复眼大;翅两对,膜质多脉,前翅前缘端有一翅痣;腹部细长;半变态。如蜻蜒,豆娘等(图5-19)。  9.半翅目(Hemiptera)体略扁平;多具翅,前翅为半鞘翅;口器刺吸式,通常4节,着生在头部的前端;触角4或5节;具复眼。前胸背板发达,中胸有发达的小盾片为其明显的标志;身体腹面有臭腺开口,能散发出类似臭椿的气味,故又名“椿象”。渐变态。例如二星蝽、梨蝽、稻蛛缘蝽、三点盲蝽、缘盲蝽、猎蝽、臭虫等(图5-20)。  10.同翅目(Homoptera)口器刺吸式,下唇变成的喙着生于头的后方。成虫大都具翅,且休息时置于背上,呈屋脊状。触角短小,呈刚毛状或丝状。体部常有分泌腺,能分泌蜡质的粉末或其他物质,可保护虫体。渐变态。如蝉、叶蝉、飞虱、吹棉介壳虫、蚜虫、白蜡虫等(图5-21)。  11.脉翅目(Neuroptera)口器咀嚼式;触角细长,丝状、念珠状、栉状或棒状;翅膜质,前后翅大小和形状相似,脉纹网状。完全变态,卵常具柄。如中华草蛉、大草蛉等(图5-22)。  12.鳞翅目(Lepidoptera)体表及膜质翅上都被有鳞片及毛。口器虹吸式;复眼发达。完全变态,幼虫是毛虫型。鳞翅目常分为两个亚目(图5-23):  (1)蝶亚目(Rhopalocera)触角末端膨大、棒状;休息时两翅竖立在背上;颜色艳丽,多在白天活动。如凤蝶、菜粉蝶等。  (2)蛾亚目(Heterocera)触角形式多样,丝状、栉状等;停息时,翅平叠在背上;多在夜间活动。如粘虫、棉蛉虫、二化螟、家蚕、蓖麻蚕、柞蚕等。  13.鞘翅目(Coleoptera)口器咀嚼式;触角形状变化极大,除丝状外还有锯齿状、锤状、膝状、鳃片状等。前翅角质,厚而坚硬,停息时在背上左右相接成一直线。后翅膜质,常折叠藏于前翅下,脉纹稀少。中胸小盾片小,三角形,露于体表。完全变态。重要的种类有金龟子、星天牛、叩头虫、黄守瓜、瓢虫等(图5-24)。  14.膜翅目(Hymenoptera)体微小至中型,体壁坚硬;头能活动;复眼大;触角丝状、锤状或膝状;口器一般为咀嚼式,仅蜜蜂科为嚼吸式;前翅大、后翅小,皆为膜翅,透明或半透明,后翅前缘有一列小钩,可与前翅相互连结。前翅前缘有一加厚的翅痣。腹部第一节并入胸部,称并胸腹节(propedeon),第二节多缩小成腰状的腹柄(pedeon);末端数节常缩入,仅可见6节~7节。   产卵器发达,多数呈针状,有螯刺能力。完全变态。如姬蜂、赤眼蜂、蜜蜂、麦叶蜂、胡蜂及蚂蚁等(图5-25)。  15.双翅目(Diptera)成虫只有一对发达的前翅,膜质而脉相简单;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复眼很大,几乎占头的大部分,雄性有的左右互相连结;触角有丝状(蚊类)、念珠状(瘿蚊)或芒状(蝇类);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完全变态,幼虫称为蛆。常分为两个亚目(图5-26、27)。 (1)长角亚目(Nematocera)体细小而柔软,触角细长且具环毛;幼虫有明显的头部。包括大蚊、白蛉、摇蚊、按蚊、库蚊、伊蚊及小麦瘿蚊等。  (2)短角亚目(Brachycera)体较粗壮,触角短,具芒状;幼虫头部多退化,不明显。包括家蝇、麻蝇、牛虹,食蚜蝇、寄生蝇、果蝇及食虫虻等。  16.蚤目(Siphonaptera)刺吸式口器,体小侧扁,无翅,善跳跃,完全变态。系人体及动物的体外寄生虫,常传播疾病,如各种跳蚤 以下 这是一种答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第二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生物与环境(二)”第三单元就是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第四单元:第一、二课,从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同,世界各地存在时差,北京、纽约昼和夜刚好相反这些现象开始,通过研究得出这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而且在自转造成的。第三、四、五课,从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昼夜交替,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等,研究得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并且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地球的自转。第六课,从北京到底是清晨还是黄昏这个问题,引出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指导学生在模拟太阳东升西落的活动中,运用相对运动的原理,得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第七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解释前面提出的各地存在时差,黎明有先有后,新年钟声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的问题。第八课,继续研究有关地球自转的问题。在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各地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这个基础上,介绍极地有半年的时间白天很长,甚至有极昼的现象。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得出: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和倾斜度不变,很自然地为下面四季的成因作了铺垫。第九课和前面几课的思路刚好相反,是用前课得出的“地球倾斜转动”这个结论去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由于内容较难,不作为重点,而且教师要加强实验指导。最后一课“昼夜、四季与动植物”是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因地球的公转而产生的四季变化,使得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得到的光和热都发生变化,不同地方同一时间得到的光和热也不同。这使地球上产生了多样的环境、气候和多样的生物,也使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有节律地生长和生息。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昆虫记》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读了它我才知道,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于是,我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环境保护,不环境污染,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 “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

警惕外来物种的入侵外来物种的定义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 是指出现在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 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 在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人类引入或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 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 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当外来物种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了种群, 改变或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时候, 就成为外来入侵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 。外来物种在有的文件中也称之为非本地的( non- native) 、非土著的(non indigenous)、外国的(foreign)或外地的(exotic)物种。外来物种入侵的特征①外来入侵种进入与扩散的途径及危害形式复杂多样、难以防范, 还存在通过不同的渠道多次引入的可能, 但以人类有意或无意的行为所引起的入侵为主, 入侵种的登陆地点也相对集中。②入侵行为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 一旦达成入侵, 往往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爆发之势, 极难防范和监测。③入侵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引入和逃逸期、种群建立期、停滞( 或潜伏) 期和扩散期。但有目的引入的物种, 如引种作物等, 以及受干扰明显地区的物种, 其两阶段间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因此其入侵的成功率也较高。④入侵范围广泛( 汲及陆地和水体的几乎所有生态系统) , 后果难以估量和预见, 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且难以或甚至根本无法清除或控制( 不可逆性) , 防除的代价和成本也极为高昂, 而防除方法稍有不当或失灵, 入侵将可能变得不可收拾, 受影响区域可能会迅速扩大。⑤入侵事实、后果及其影响可能长时间存在。⑥入侵具有某种条件性或选择性特征, 物种单一的、人为干扰严重的、退化的、有资源闲置的、缺乏自然控制机制的生态环境下, 入侵成功的可能性较高, 而生态完整性良好的生态系统较不易受到入侵。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a、有意引种①作为药用植物如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is)、含羞草决明(Cassia mimosoides)、决明(Cassia tora)、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望江南、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洋金花(Datura metel)、澳洲茄(Solanumlaciniatum)等。②作为水产养殖品种如克氏原螯虾(Procambius clarkii)、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ianalus)、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口孵非鲫(Tilapia )、欧洲鳗(Anguillaanguilla)、匙吻鲟(Polyodoh spathula)、淡水白鲳(Colossomabyachypomum)、斑点叉尾鮰(Morone saxatilis), 以及一些食肉性鱼类( 特别以小型鱼类为食) 如加州鲈(Micropterussalmoides)、条纹石鮨(Morone saxatilis) 和金眼石鮨(Moronechrysops)等等。③作为改善环境植物如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结缕草(Zoysia materlla)、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等。④作为食物如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ioides)、尾穗苋(Amaranthuscaudatus)、落葵(Basella alba); 作为水果引进的番石榴(Psidiumguajava)、鸡蛋果(Passiflora edulis)、作为产生“凉粉”原料的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ides) 以及作为食用动物的大瓶螺、褐云玛瑙螺等。⑤作为麻类作物一些古代引入的麻类作物, 如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大麻(Cannabis sativa)等, 这些麻类作物的栽培业随着棉花的引入而逐渐遭淘汰、在许多地方沦为杂草。⑥作为宠物一些动物作为宠物而在城市中广泛养殖, 生存能力较强的一些鹦鹉, 如小葵花凤头鹦鹉(Cacacatua sulpurea)和虹彩吸蜜鹦鹉(Trichoglossus haematotus), 当其野化后, 数量大增, 过度利用结果实的灌木, 或者过度采食嫩叶, 危害当地植被。b、无意引种①随船只等交通工具带入如红螺、芦荟等。②随进口农产品带入如松材线虫等。③随旅游者带入如地中海实蝇、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等。④通过周边地区自然传入如紫茎泽兰、飞机草主要是通过公路交通等从中缅、中越边境扩散入我国, 风和水也是自然扩散的原因之一。薇甘菊可能也通过气流从东南亚传入广东; 稻水象甲也可能是借助气流迁飞到中国大陆的。⑤随着人类建设传入如湿地松粉蚧等。外来物种所造成的危害几个世纪以前, 南非为了商业和装饰目的引进了一批包括按树、松树、金合欢树在内的树种。没想到, 这些树种成了一个个“癌细胞”, 它们快速繁殖, 成为“超级植物”, 没有任何其他树木可以与它抗争, 也没有任何昆虫天敌可以消灭它们, 环境学家卡罗琳·格尔德布罗姆称这是一种由生物入侵诱发的“绿色癌症”。据测试, 一棵高大的澳大利亚按树每天吸收水分多达120升, 这些树木常长在河边, 很快就把河水吸干, 使南非这个本来就十分缺水的国度面临着更严重的干旱。直到1994年非洲人国民大会执政以后, 才开始了大规模的砍伐外来树种的运动, 打击生物侵略者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的水葫芦, 曾经为绿化水面、提供猪饲料等作过贡献。但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 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就形成一个单一的、压倒其他一切水生植物的优势群落, 它们覆盖水面、堵塞河道、影响通航、扼杀水下鱼类等生灵, 严重影响抗洪排涝和灌溉, 死亡后又成为主要的水质污染源。近些年, 昆明市政府每年投资50万至80万元人工打捞滇池水葫芦。1991年, 该市曾组织15万人控河清淤达1个月之久, 可是仅仅一年多一点时间, 水葫芦又“死灰复燃”, 重新蔓延, 溢满河面。一次次飞机航班、一艘艘远洋轮船、一位位在各大陆之间跋涉的旅行者, 都可能是近些年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的艾滋病在世界上许多地方迅速传播( 实际上也是一种生物入侵) 的重要原因。1997年, 香港发生禽流感事件, 不得不销毁140万只鸡, 仅鸡农鸡贩的损失即达4亿港币, 2004年,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爆发了禽流感, 仅亚洲地区损失超过5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 美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 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 南非为800亿美元。我国因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也相当发惊人, 每年仅几种外来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 其中, 每年对美洲斑潜蝇防治费用就高达5亿元。预防首先, 引进外来物种应慎之又慎, 必须经过可行性试验, 试验范围就严格控制, 并与引进天敌相配套。澳大利亚引进牛羊与引进屎克螂相配套, 成功地解决了发展畜牧业和牧草业的矛盾。与此相反, 我国引进牛蛙却没有找到它的天敌, 致使牛蛙泛滥成灾。其次, 应加强海关、边境口岸的检验检疫, 将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和家褐蚁等有害生物挡在国门之外。第三, 要查清现有外来物种的种类及危害状况, 及时做好防治的综合治理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近来公布了危害严重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 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 水葫芦) 、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对以上物种应拒之国门之外, 若已入侵, 则切实采取治理措施, 以防蔓延。

寄生虫的论文

《昆虫记》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读了它我才知道,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于是,我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环境保护,不环境污染,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 “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

我们的比较分析可以完成我了;爱邦尼

去买书《昆虫记》

车大多哦中午的支持谢谢支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