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北京大学优秀论文

发布时间:

北京大学优秀论文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4项) 第一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年/8项)王 力(一等奖):工具书《同源字典》;徐通锵(一等奖):著作《历史语言学》;林 庚(一等奖):著作《天问论笺》;孙钦善(一等奖):著作《中国古文献学史》;陈贻焮(二等奖):著作《杜甫评传》;蒋绍愚(二等奖):著作《古汉语词汇纲要》;乐黛云(二等奖):著作《比较文学原理》;陈平原(二等奖):著作《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第二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8年/9项)何九盈(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语言学史》;王福堂(集体,二等奖):著作《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裘锡圭(二等奖):论文《释殷墟卜辞中的“▲”等字》;温儒敏(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袁行霈、孟二冬(二等奖):著作《中国诗学通论》;陈保亚(三等奖):著作《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沈 阳(三等奖):著作《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陈平原(三等奖):著作《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乐黛云(集体,三等奖):著作《世界诗学大辞典》。3.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3年/2项)陈平原(一等奖):著作《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陈保亚(三等奖):著作《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4.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6年/6项)袁行霈(一等奖):著作《陶渊明集笺注》;沈 阳(二等奖):著作《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袁毓林(二等奖):著作《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李 杨(三等奖):著作《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孟二冬(三等奖):著作《登科记考补正》;夏晓虹(三等奖):著作《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5.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09年/9项)陈平原(一等奖):著作《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严绍璗(一等奖):著作《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三卷)》;袁行霈(集体,二等奖):著作《中华文明史(四卷)》;汪 锋(二等奖):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s in Contact-The Distillation Method and the Case of Bai》;孔江平(二等奖):著作《Laryngeal Dynamics and Physiological Model》;刘勇强(三等奖):著作《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陈泳超(三等奖):著作《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陆俭明、沈阳(普及奖):著作《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李 零(普及奖):著作《兵以诈立——我读〈孙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7项) 第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87年/8项)王 瑶(荣誉奖):论文《鲁迅〈故事新编〉散论》;朱德熙(一等奖):论文《自指和转指》、《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裘锡圭(一等奖):论文《战国货币考》;陈贻焮(一等奖):著作《杜甫评传(上卷)》;严家炎(二等奖):著作《求实集——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徐通锵(二等奖):论文《宁波方言的‘鸭’[e]类词和儿化的残迹》;孙玉石(二等奖):著作《〈野草〉研究》;葛晓音(二等奖):论文《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2.第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1年/7项)裘锡圭(特等奖):著作《文字学概要》;袁行霈(一等奖):《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褚斌杰(二等奖):教材《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葛晓音(二等奖):著作《八代诗史》;张少康(二等奖):著作《古典文艺美学论稿》;吕德申(二等奖):著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陆俭明(二等奖):论文《“V来了”试析》、《“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3.第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4年/6项)徐通锵(一等奖):著作《历史语言学》;孙钦善、倪其心(集体,一等奖):古籍整理《全宋诗》;金开诚(一等奖):著作《屈原辞研究》;钱志熙(一等奖):著作《魏晋诗歌艺术原论》;方锡德(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张双棣(二等奖):工具书《吕氏春秋词典》;4.第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6年/5项)何九盈(一等奖):著作《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商金林(一等奖):著作《叶圣陶传论》;沈 阳(一等奖):著作《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蒋绍愚(二等奖):著作《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夏晓虹(二等奖):著作《晚清文人妇女观》。5.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年/9项)张双棣(一等奖):著作《淮南子校释》;钱志熙(一等奖):著作《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孟 华(罗芃等,集体,一等奖):著作《法国文化史》;张联荣(二等奖):著作《汉语词汇的流变》;徐通锵(二等奖):著作《语言论》;佘树森(二等奖):著作《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马 真(二等奖):著作《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沈 阳(二等奖):论文《汉语句法结构中名词短语部分成分移位现象初探》;郭 锐(二等奖):论文《过程和非过程》。6.第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0年/7项)袁行霈(集体,特等奖):著作《中国文学史》;王洪君(一等奖):著作《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张 健(二等奖):著作《清代诗学研究》;袁毓林(二等奖):著作《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张少康(二等奖):著作《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孙玉石(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褚斌杰(二等奖):著作《诗经全注》。7.第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2年/7项)张少康(一等奖):著作《文心雕龙研究史》;沈 阳(一等奖):著作《生成语法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詹卫东(一等奖):著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杜晓勤(张燕瑾等,集体,一等奖):著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张 健(二等奖):著作《元代诗法校考》;傅 刚(二等奖):著作《文选版本研究》;王岳川(二等奖):著作《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8.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4年/7项)袁行霈(一等奖):著作《陶渊明集笺注》;郭 锐(一等奖):著作《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孟二冬(一等奖):著作《登科记考补正》;董秀芳(二等奖):著作《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胡敕瑞(二等奖):著作《〈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李 杨(二等奖):著作《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顾永新(二等奖):著作《欧阳修学术研究》。9.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年/4项)陈平原(一等奖):著作《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韩毓海(二等奖):论文《所谓无词的言语》;陆俭明、沈阳(二等奖):著作《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杨荣祥(二等奖):著作《近代汉语副词研究》。10.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8年/4项)袁行霈(集体,特等奖):著作《中华文明史》;严绍璗(一等奖):著作《日藏汉籍善本书录》;温儒敏(二等奖):著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汪 锋(二等奖):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 in Contact》。11.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3项)陈平原(二等奖):著作《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陈晓明(二等奖):著作《中国当代文学主潮》;袁毓林(二等奖):著作《基于认知的汉语计算语言学研究》。■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及指导教师(5项)孙玉文(导师郭锡良):博士论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1999年);詹卫东 (导师陆俭明):博士论文《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2000年);张 赪(导师蒋绍愚):博士论文《汉语处所介词词组和工具介词词组词序变化》(2001年);陈 剑(导师裘锡圭):博士论文《殷墟卜辞的分期分类对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性》(2002年);姜 涛(导师温儒敏):博士论文《“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研究》(2003年)。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项)陆俭明:第一届国家教学名师(2003年);蒋绍愚:第二届国家教学名师(2006年);温儒敏:第四届国家教学名师(2008年)。3.国家级精品课程(7项)陆俭明等:《现代汉语》(2003年);蒋绍愚等:《古代汉语》(2005年);温儒敏等:《中国现代文学》(2005年);洪子诚等:《中国当代文学》(2006年);袁行霈等:《中国古代文学史》(2006年);商金林等:《中国现代名著导读》(网络课程/2008年);陈保亚等:《理论语言学》(2009年)。4.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陆俭明等(一等奖):“现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1996年);王福堂等(二等奖):“汉语方言学系列课程”(2004年);蒋绍愚等(一等奖):“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2005年);温儒敏等(二等奖):“建立严格的博士生教育管理制度”(2005年)。5.国家级教学团队(1项)沈 阳等:“现代汉语”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

《十三岁的际遇》 - 田晓菲

毕业论文介绍:1、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2、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评上优秀论文的标准:能正确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本专业的有关知识。能密切联系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深度或有所创见,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表达能力较强。材料丰富,数据可靠,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评上优秀论文的好处:1、毕业论文是实践的一个环节,比如你读研究生复试的话这个在复试的时候会错位亮点;2、如果你去一些技术比较好的公司,这些都会是你的加分项;3、也是你大学生涯的一个总体体现。4、对评奖学金也是一个加分项。

看在什么地方。1、如果还是在学校内,获奖者是本科要考研、硕士要考博,那可以跟想考的导师提一下,这是资本,最起码也能证明本人在毕业论文的撰写上是真正下了功夫,或者其中的一些内容符合了评委们的理念,在做学问上,或者论文的撰写能力上是超出大部分同学的;2、如果是分配参加工作,那好处不大。接收单位在意的是求职者在校期间有没有处分,是不是*员、是不是优秀毕业生、是不是干部等。其他的如优秀论文、校级奖学金、演讲比赛获奖等,没什么用处。但是如果两个求职者的学历、其他条件等都差不多,二选一的话,这也会是你的优势。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论文

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不过自考论文答辩不会很困难,就是三题,前两题是根据你论文内容要求你解释你的观点,最后一题就是发散思维问你一个与现实结合的问题~楼主成绩那么好,答辩没问题的啦~

没有。。。不过,我们现在有的学院第二年1,2等奖学金有要求发表一篇,在核心期刊上,第一作者形式,不发表是要求退还所有钱,并且要扣证的。其实发表论文不是那么难,放心。

北京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今年这个专业没有开班

优秀论文可以获得学校奖励同时对找工作、考研都有帮助。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产出报告: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11月19日发布的显示,2018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59万篇,比2017年增加4%,包括卓越国际科技论文45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15万篇。2、从学科分布来看,临床医学、化学、生物学和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专业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最多,其中,排名第一的临床医学超过43000篇。3、从论文产出机构分布来看,在所有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四所院校最为高产,卓越科技论文数量均在4000篇以上。其中,清华大学的卓越科技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达到54%。4、此外,卓越科技论文产出排名前三位的研究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排名前三位的医疗机构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万方、超星等数据库中可以找到。

建议去百度文库查找,因为理念的毕业论文应该都会有上传。

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论文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21

夏天的时候需要接受炎热,冬天的时候需要接受寒冷,而且还得满足顾客的一切需求,顾客心情不好就会给自己差评。

你好。博硕士论文一般在北大图书馆都有存档。你可以联系图书馆工作人员复印一下。-type/html/page/type_nav_degree_psml

(以经济学博士论文写作为例)博士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攻读博士学位课程的深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术训练。在高校经受专门学术训练的莘莘学子们,往往借助学位论文凝聚并展示其多年孜孜求学付出的心血。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总体而言是比较高的,它们构成了一国学术成果的重要部分。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在谈及博士论文写作时,曾把博士学位论文比之为一个标竿。博士论文对写作者而言,真好像是一个标竿,倘若跳不过或勉强过关,只能说明写作者的学问还没有做好,功夫不够扎实,还没有资格戴上博士帽。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也是如此,合格的博士学位论文,可以说是写作者跨过标竿,进入了经济学学术殿堂。笔者不揣浅陋,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专业,对博士论文写作中的几个有关问题谈点认识体会。论文选题:重要的起点博士论文同写作别类文章不一样,首先要选择好适合于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在许多博士生导师来看,论文选题是“重要的起点”,博士生们在确定选题时应特别注意:首先,论文选题值得做。所谓“值得做”,即指有理论价值,下功夫研究有可能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甚至还有可能对本学科的发展有所贡献。由于经济学是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因此选题还必须考虑研究此问题有无实践意义。惟有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才是值得做的课题。论文选题我能做,能写好。确定这个选题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随意抓一个热门的课题,即使这个课题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不一定能写好。这是因为该选题同自己的长期的知识积累、兴趣以及长处相脱节,不能发挥比较优势,写作起来不免吃力,甚至有可能难以完成。选题不宜过小或过大,而应当是小题大做,即所谓“小题目,大文章”。“小题目,大文章”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做深做透,还宜于控制,使研究成果比较坚实。好的选题,题目看似虽小,但深度和厚度却较大。做学术论文,研究要单刀直入,切忌贪大求全,四面开花。选取前人没有研究和涉猎过的课题。从新的角度选题,使选择的课题和论文题目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新颖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有深度有新意的研究成果。尽量选择对自己有长久研究价值的选题。博士论文毕竟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个成果虽然很重要,但不一定都能作为自己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从长计议,应当尽量选择围绕此问题,能长久做下去,作为自己写作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规范引用学术文献学术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学术规范训练的第一步,是一个“规范”而得出的成果。所谓学术文献引用的规范,首先是指要重视注明引文的出处,这是学者著述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学术是一代又一代积累沉淀下来的。因此,任何论文的观点和论据不可能全部都是自己的,部分甚至某些重要观点或论据是引用别人的,这是允许的。但是,引用了别人的思想观点或论据,必须注明,注释不能含糊。这一方面体现出对他人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便于评阅人和读者了解论文材料及观点或论据的来源。学术研究虽然总是在吸收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层楼更上的,但学术引用也应有个度,不能不加节制的过度引用,这也是学术规范的一个基本要求。一篇10万字左右的博士论文,如果参考文献太多,大量引用别人的成果,那么还会有多少观点和内容是属于你自己的呢?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抄袭和剽窃是表现最为突出的学术腐败现象。抄袭他人之作几乎已成了一些大学研究生的公开秘密。写作博士论文难免会有学术文献的引用,但必须把握好度,这个最基本的限度,就是读起来能让人觉得论文确实是你花功夫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而不是从前人或当代学人那里抄袭而来的。恰当使用数学工具多年来,经济学在中国被归类为文科,加之许多年岁较大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不熟悉现代数学知识,因此,经济理论研究普遍存在缺乏定量分析的现象。近些年来,在中国经济学界相当的人中又出现了过度滥用数学的另一个倾向,经济学几乎成了数学的分支。在高等经济类院校的研究工作中数学化包装越来越明显。有的博士研究生刻意追求数学化,不论是懂或不懂,需要或不需要,都硬要在写作的论文中加进一些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有的博士研究生还喜欢故弄玄虚,本来可以用几句浅显易懂文字表述的结论,却用许多人看不明白的数字、公式进行推导,搞“数字游戏”。经济学运用数学分析虽然是必要的,但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不能单靠数学工具,数学只是经济学理论研究工具箱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只是为理论生动直观地或需要定量的表达,提供了可能的方式。经济学是对大量社会经济现象加以分析和科学抽象才能得出结论的学科。高等经济类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在从事研究工作或写作博士学位论文时,既要重视运用数量分析工具,注意克服以往忽视运用数学的缺陷,适当增加经济数量的成分,但同时又必须特别重视克服近年来在一些人中出现的滥用数学和搞“数字游戏”的错误倾向。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文风对任何一个做学问的人来说,良好的学风和文风都是非常重要的。高等学府的博士研究生做学问事,首先要做学问人,理应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文风。首先,要唯实求是,端正学风。博士是最高学位。博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任何时候都应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违背学术道德。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对自己关系很大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提出问题,运用数据资料,还是推导结论,都要有一种老老实实的态度。第二,不仅要端正学风,而且要有良好的文风。在时下的青年学子中流行着一种不良的文风:写文著述晦涩难懂,夹缠梗阻,噎塞不通,句义不明,文义模糊,让人昏昏然不知所谓。现在的高等经济类院校里,有的博士研究生写的东西,不仅别人十分费解,弄不明白,不堪卒读,甚至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有些图表和名词术语的确切含义。

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平台会根据他们的日常配送做出相应的时间压缩,而且也会提出很多的评价规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