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山大学编辑部叶枫

发布时间:

中山大学编辑部叶枫

1、事例:闻一多新婚那天,亲友纷纷前来贺喜。好久了,还不见新郎,大家以为他更衣打扮去了。当迎亲花轿快到家时,人们才在书房找到他,原来他仍然穿着旧长袍在看书。家里人说他一看书就“醉”。(《应用写作》(月刊)2003年第1期第63页)2、数千年前,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黄帝是黄河流域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另一个有名的部落首领叫炎帝。黄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蚩尤,十分强悍。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侵略骚扰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没办法,逃到黄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请求帮助。黄帝早就想除去这个部落的祸害,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它奇怪的猛兽助战。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 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神”和“雨神”来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来天上的“旱神”帮忙,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 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黄帝命令给蚩尤带上枷锁,然后处死他。因为害怕蚩尤死后作怪,将他的头和身子分别葬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蚩尤戴过的枷锁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枫林,每一片血红的枫叶,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迹。 蚩尤死后,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也用来恐吓敢于和他作对的部落。后来,黄帝受到了许多部落的支持,渐渐成为所有部落的首领。 黄帝多才多艺,有许多发明创造,像造宫殿、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黄帝的妻子嫘祖,也是一位发明家。本来,蚕只有野生的,人们还不知道蚕的用处,是嫘祖教人们养蚕、缫丝、织帛,从此,中国开始有了丝绸文明。黄帝发明了亭子后,她还发明了雨天能移动的亭子——雨伞。 中国古代的传说都十分推崇黄帝,后代的人都认为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黄帝的子孙。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国人也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共同祖先,中国人还在黄河边上的陕西省黄陵县北面的桥山上建造了一座“黄帝陵”。每年春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都聚集到这里,共同朝拜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与涂山氏女娇有两个儿子启及澔。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传遍各地, 人们听了都深受感动,更增强治水信心。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3、俗语:“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能把糠馍啃。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黄河船工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上,漂泊在木船上。他们对黄河了如指掌,把船只视为家珍。在与黄河风浪搏斗的生活实践中,船工们创作出了丰富多采、独具特色的黄河号子。声声号子,抒发了船工们复杂的感情,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忧、怨、悲、欢。黄河船工号子,伴随着船工的劳动,是船民生活的旋律。 4、黄河,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来保护她。(对不起,我只能找到这些了,希望能帮上你)

[思路分析] 要了解黄河的文化意义 [解题过程] 黄河,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却是它孕育了中华民族千百载的文明和中国人不屈的精神。 ——题记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孩子。也许,我生来就注定与黄河无缘。尽管如此,我却还是不止一次地向往。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却也总是出现地在我梦中,我心底。 黄河不仅以它在地理方面的重要性而文明于世,更多的,则是黄河水,哺育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是华夏族人开辟了中华文化的新篇章。而他们,则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的子孙。从第一颗稻谷掉进了黄河水中起,人们离开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发展起了领先世界一大步的文化。第一部农书在黄河水中浸泡;第一部兵书在黄河水中洗濯;第一部医书在黄河水中完善;的一部史书在黄河水中打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一不是受到了黄河水的哺育,从而开创了世界文明的先河! 有人说:黄河代表的不仅是华夏文明,更是中华民族的尊严!不错,黄河的的确确是中华民族尊严的一种象征。从它的发源地开始这一路,黄河它穿高山,绕平原,飞峡谷,跃丘陵,呼啸奔腾;浇灌着沃田万顷,簇拥着工厂如林,接纳着四十多条支流,拥抱着无数峻岭高山,气势磅礴。征途中,有多少障碍在阻挠着它,可它从不断流,不管多高的山,多峻的岭,它从不退缩。依然浩浩荡荡,澎湃汹涌。它正以它亘古不竭的水流和万载不息的波涛诠释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它以自己的声音告诉每一位国际友人;中华民族,永不退缩! 因为黄河,我们有了领先世界的文明,因为黄河,我们有了坚强不屈的精神,因为黄河,我们有了美丽丰饶的中华家园……我这个从未见过黄河的孩子也要对心中的它说一声:我爱你,黄河! [b]作文我心中的黄河(二)[/b]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骤然收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转眼间缩为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湖,倒悬倾注,一泻千里。 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他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它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我们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我心中的黄河是危机重重的。自古以来,黄河在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它已不知多少次给黄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带来洪灾。现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黄河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还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呢?这使我忧心重重。 总之,我心目中的黄河是美丽的、无私的、神奇的……我希望黄河能够走出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它,让它成为我们祖国的象征;我希望更多人学习黄河的伟大品质,并发扬光大;我更希望人类能改善黄河一带的生态环境,让黄河能够保持波涛滚滚的模样,继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 [b] 作文我心中的黄河(三)[/b] 不知多少万年前,万里黄河就犹如一条巨龙横在祖国中原大地上。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开始为涓涓细水,流淌大地,而后汇成排山倒海之势的巨流,踢开层峦叠嶂,穿过三门峡谷,在河南郑州邙山脚下的桃花峪进入下游,形成了开阔的河面。远远望去,波涌连天,浩浩荡荡。 尽管如此,黄河也有过愤怒的时候。黄河从大禹脚下流到我们这里,也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多少次黄河泛滥,无数次黄河改道,使人民尝尽了苦头。但是在这同时,黄河也锻炼培育了人民坚韧不拔的性格,同黄河进行了数不清的搏斗。这唤起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黄河涛声,记录着两岸人民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种种英雄业绩。 我梦中漫步在黄河的故道边,听着那日夜不停的咆哮声。顺着时间的经线追寻着,追寻着孕育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曲大河文明的颂歌,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永远传唱着。 那岸边的泥土,曾烧成一个又一个的彩陶,上下翻滚的波浪,曾铸成青铜器上多姿多彩的花纹。那千佛洞里飞天壁画,是先人用这黄河之水调配的。那神奇的甲骨文,是先人在黄河岸上构想的。那蜿蜒万里的长城,莫不是这黄河东去的身姿?那万里波涛的长江,莫不是这东去黄河的姐妹?在黄河流淌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神奇:从黄河的血液里,不仅流淌出《诗经》、《离骚》、《长恨歌》,还流淌出哲人孔子,诗人李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更会流淌出千古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把黄河称作“母亲”,她不仅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而且书写了一部悠长的文明史。正因为如此,人们爱她、恋她、颂她。中华民族离不开黄河--母亲! 黄河,咆哮,奔涌,跳动着永恒的心律,唱着不知疲倦的歌。黄河浩荡,峰回路转,滚滚滔滔,一泻千里。黄河汹涌,九曲十八弯,曲曲折折,勇往直前,任它“山重水复”,定会“柳暗花明”。今日的黄河大堤巍峨雄伟:堤坡上青草覆盖,河堤两侧林带苍翠。古人幻想的“河清海宴”为时不远了!如今,它又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诉说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今非昔比,中华民族是伟大的,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业绩! 奔涌吧,黄河!中华大地上将重写一部崭新的黄河史,黄河儿女将重唱一曲高亢的华夏歌!黄河呼啸着,奔腾着,奏出时代的凯歌,奏出改革的乐章和那民族觉醒的意识!它将以前所未有的雄姿步入更广阔的天地。 黄河,你是我的骄傲,我以你为荣,以你那雄健的精神做为我前进道路上的内在动力

三、别人眼中的鲁迅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鲁迅,唯一遗憾的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没有形成一千种鲁迅。本辑虽然尽量避免,但相对而言风格还是有点类似。在处理时,考虑到时代的缘故,分成同代人、学者和杂说三部分。第一部分显然更为感性,而学者的论述对于梳理历史则较有帮助,杂说部分风格相对丰富,行文也更为活泼,其中不乏吧友高作。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者对鲁迅的研究,似乎更能把理性和感性结合,诸位不妨多翻翻;而当前中国学界对鲁迅的解读,则谈不上新鲜和深刻。近几年来,对鲁迅的人学解释异军突起,成果颇丰。窃以为,任何的解释都无法涵盖鲁迅,作者唯有以解说的一种可能的心态,才能真正既不陷入自我迷恋,又能旁敲侧击,逐步走近鲁迅。 (一)同代人看鲁迅 茅盾:如何永久纪念鲁迅 史沫特莱:鲁迅具有“天才”的稀有品格 宋庆龄、蔡元培评鲁迅 巴金:忆鲁迅先生 巴金《随想录》:怀念鲁迅先生 毛泽东评点鲁迅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林语堂:鲁迅之死 梁实秋:关于鲁迅 曹聚仁眼中的鲁迅 钱玄同:鲁迅短处有三 老舍看鲁迅——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 藤野严九朗 :谨记周树人君 (二)学者论鲁迅 王富仁: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孔庆东畅谈“鲁迅的智慧” 吴中杰:鲁迅风骨 张梦阳:也谈何谓“思想家” 张梦阳:日本鲁迅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张梦阳 : 曼陀罗·红玫瑰---纪念鲁迅诞生一百二十周年 陈丹青:鲁迅的好看和好玩(考虑到回复的内容不乏精彩的,全部保留) 陈丹青:鲁迅与死亡 陈丹青:虔诚的阅读才是深沉的纪念 伊藤虎丸 鲁迅的“生命”与“鬼” ——鲁迅之生命论与终末论 尾崎文昭:二十一世纪里鲁迅是否还值得继续读 太宰治笔下的鲁迅形象 日本研究中国文学现状:与鲁迅精神对话 朗废:鲁迅死在一九四九年之后 张正平:是鲁迅圆滑,还是李敖浅薄? 温儒敏:今天我们怎么关注鲁迅 于仲达:后鲁迅时代的无物之阵 郜元宝、袁凌:张爱玲的被腰斩与鲁迅传统之失落 方忠:鲁迅杂文传统在台湾的承继和流变 林贤治:也谈鲁迅研究之迷 林贤治:我们今天怎样读鲁迅 张远山:鲁迅——被逼成思想家的艺术家 林非:鲁迅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意义 杜学文:鲁迅的二重人格 杜学文:鲁迅的宽容 杜学文:鲁迅的绰号(转帖) 杜学文:鲁迅不修边幅 woshiaq:漫谈鲁迅的宽容与宽容的鲁迅 何满子:未来史家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人高 钱理群:闲话鲁迅 钱理群:鲁迅与现代评论派论战 钱理群:我们这一代最没文化,不可能再出鲁迅 曹极:我看鲁迅 卜明:我们怎么读鲁迅 李新宇:鲁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基石 李新宇:鲁迅人学思想论纲(1、2、3) 于仲达:一个人的鲁迅 伍国: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 增田涉:鲁迅种种 止庵:“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看鲁迅 止庵:不懂安德列耶夫和阿尔志跋绥夫,就不懂鲁迅 止庵G:另外一个鲁迅 大江健三郎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 房向东:相对于“褊狭”的“宽容” ——王蒙与鲁迅价值观的歧异 朱康:鲁迅与翻译的政治 王晓明:1934,绝望的抗战 徐怀谦:回到鲁迅 朱学勤: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 (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 林瑟:彷徨时期的鲁迅——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 李阳:从鲁迅看丁玲——关于知识分子主体“隐匿”的某种解释 (三)杂说鲁迅 周海婴:鲁迅究竟是谁 清峻:与周海婴先生商榷——什么是鲁迅的真精神之一 郝歹:鲁迅最催人泪下的一段话 三叶草:独行者——我眼中的鲁迅 徐行:诗人刘大白的自述(有赞美鲁迅的小说) 老涅:除了反抗,鲁迅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鲁迅批判性:一个谎言 赵居平:对责难鲁迅的人反戈两击 zake:我看鲁迅(论文) 天舒:杂谈“鲁迅过时”论 刘成友:今天还要不要读鲁迅? 阎晶明:鲁迅——吃了也不嘴软 Amon:鲁迅与五四人物的恩怨 独立的回忆者——周作人、许寿裳眼中的鲁迅 孤独毛毛虫:世无鲁迅,天下太平,世有鲁迅,天下亦太平 黄键:鲁迅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 顾则徐:继承鲁迅不难,继承好鲁迅、超越鲁迅实难 春花与秋霜:他们眼中的鲁迅 莫亭:为鲁迅先生正言 卜可:鲁迅任何看中庸(系列) 卜可:鲁迅与抗日(系列) 卜可:从“美人痣”说开去 卜可:谁是“小人”? ****李敖谈鲁迅(全)**** 枕云织星:也说鲁迅先生的“怨”和“恨” 撒大发噶:再论鲁迅 胡永燕:鲁迅今天的意义 梅骊:鲁迅啊,鲁迅 老石又来了:谈鲁迅的感性与理性 周群:跟鲁迅开个玩笑 罗衾不耐:中国近现代关键政治人物评传之:孤独者——猛士鲁迅 董炳月:100年了。日本人还记着鲁迅 鲁迅的家祸国难:另面的日本女人 狄马:鲁迅是什么学历? 格老:鲁迅误我 王伟瀛:鲁迅:正视“怨敌”的辉光 丈二和尚:周氏兄弟 第一财经日报:从经济视角看鲁迅 余杰:鲁迅三题(1、2) 孟庆德:鲁迅与建设 孟庆德:鲁迅,中国人身上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鲁迅挨骂录 鲁迅与卡夫卡 蒋兰:鲁迅的黑暗与博尔赫斯的黑暗 鲁迅与牛肉面 风的无声:一个人,一个人 管继平:鲁迅的书法 南琛:关于鲁迅的噪音 网络人说鲁迅 房 伟:从强者的突围到顽童的游戏――鲁迅王小波比较论 沈栖:敬重鲁迅_ 杨曾宪: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谈到兄弟两人的成就) 苏度:批孔,鲁迅、胡适知略同而行各异 崔拂 :周树人和鲁迅的渊源 杨建民 :鲁迅先生的笑 醒回梦境:“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金瑞锋:鲁迅琐记 吴永贵:鲁迅,真为文艺尽力的高明编辑

营销是一门实践,其实现在很多书都是大同小异的!

中山大学编辑部

历史上有多少名院士就不讲了,中大现任院士如下:中国科学院院士:计亮年 许宁生 苏锵 陈小明 曾益新 孔祥复 石钟慈 陈新滋 郑度 徐至展 黄荣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 孙玉

中山大学出版社有六大职能部门,下设编辑部(含人文室、社科室、外语室、理科室、医科室、审读室、综合室以及相对独立的音像室)、出版部(含美编室、电脑排版室、印制室、设计室、校对室)、发行部(发行部、、大沙头批发部、市场读者部及相对独立的读者服务部)、储运部、财务室和办公室等。现有员工80人左右,其中,学历结构在总人数中,本科占50%,硕士以上占25%;出版专业资格等级或职称结构在总人数中,初级的占18%,中级占40%,副高以上职称占10%。从学历结构、专业资格和职称结构方面体现中山大学出版社已经具备较高资质的出版编辑队伍。

这个中山大学是有20多个院士的,要看学校简介最好是去学校的官网上看。

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34年生。从小喜欢看书。初中毕业于湖南平江湘北中学,高中毕业于湖南长沙衡湘中学。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广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现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中国茶叶编辑部

有的,类似的还有《读者》,都有稿费的

现在已经没有了那样的经济实力,因为现在的上海是非常发达的,福州几乎赶不上了。

福州夜景作为福建省会的福州,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似乎名气都略逊于厦门与泉州。如果说到海上丝绸之路,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泉州,今天说到去福建哪里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厦门和它附近的鼓浪屿。在今天的福建,GDP排名第一的是泉州,而工资相对较高的则是厦门,说到台海关系,我们想到的也是厦门。福州身为福建省会,相较于中国其他省会城市,它的存在感并不是那么的高。殊不知,历史上的福州是福建重要的港口,也有过鲜为人知的辉煌。福州标志性景点三坊七巷(笔者摄)一、福建最初的中心-福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用这句话形容4月的福州一点都不为过,我曾在2015-2019年间连续五次造访福建,走遍了福建的四大港口,在泉州、漳州、厦门与福州港,我看到了别样的福建历史与文化。历史上,泉州、福州、漳州与厦门四大港口,都有自己的外港,甘棠、马尾、月港、法石,这些乍听上去普通的名字,其实曾经都是赫赫有名的商铺,也是中国海上贸易率先走向全球的桥头堡。福建马尾港区全景但在四大港口中,福州港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在今天福州地区设置了闽中郡,县治就在今天的福州,当时称为东冶。《后汉书》记载,东汉初年,东冶就开辟了与东南亚定期的海上贸易线。到了三国时期,福州正好属于擅长造船与航海的东吴。东吴曾经在今天的福州城内设置了大型的造船厂。可以想象,当时好的大船可以从福州港直通大海。因为通海的便利,福州在三国时也成为吴国重要的海上基地。吴国曾经派卫温与诸葛直从福州港出发,到达今天的台湾,这也是历史上中国大陆与台湾较为早期的一次交流。在泉州港兴起之前,福州港一直是福建省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福州港当时的福州港不但开辟了来往于东南亚的航线,还开辟了来往于日本、新罗、印度等国的航线。到了五代时,王审知占据闽地,加快了福建海上贸易的发展与经济的建设。他从扩大福建海上交通入手,在今天的福州港以北的黄岐附近开辟了重要的甘棠港。至于甘棠港的具体位置,现在还不大确定,可能在今天福州的连江县附近。这个甘棠港口曾经人烟繁盛,舟船密集,为当时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它不仅是福州沿海贸易的商业港口,也是五代至北宋时期一个重要的海上贸易中转站。今天的黄岐港(笔者摄)二、福州港的起起落落其实,福州能得到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里是闽江的入海口。闽江是福建最重要的河流,闽江本身的河运交通就十分发达,福建内地的居民往往先将大宗货物运往闽江的江口,然后再通过福州港把这些货物运往世界各地。闽江的夜景(笔者摄)但是到了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曾经的福州港在福建的地位渐渐下降。但到了明代,市舶司从泉州移到了福州,福州再次成为整个福建港口的老大。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章程》的签订,让福州再次成为福建海上经济的中心。我曾经在福建省博物馆看过一张19世纪40年代来华的英国人画的福州港,画面上,一座长方形的城市与闽江相连接,城与岛上耸立着一座灯塔,当时福州城的人口大概近50万之多。鸦片战争1847年前后,在西方传教士的眼中,福州沿岸到处都是商铺。进入1850年代,福州的茶叶贸易开始兴起,贸易更是蒸蒸日上。到了1866年时,福州的茶叶出口总额,已经超越了广州与上海的总和。当时的福州已经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的中心,每年的茶叶出口量接近全国的1/3。就在福州港贸易发展蒸蒸日上之时,位于福州东南马尾港的福州船政局开始兴建。福州船政局今天,马尾是福州的一个市辖区,但在150年前,这里却是整个中国知名的国际化港口,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现代造船厂,第一座现代化的海军学校,第一艘铁甲战船。但是1884年中法海军的交战,让福州船政局全面衰落,福州港也在马尾海战后一蹶不振。马尾海港对福州港而言,比这场战争影响更大的是西方列强的一步步渗透,汉口、九江、天津与营口,这些遍布内陆大河沿线的城市,先后成为中国腹地连接海外的重要港口。而福州的地位也开始逐渐动摇。1921年,由于贸易的衰落,福州城的人口一度下降到32万左右,至于福州地区的贸易额,从鸦片战争前后的领头羊,到之后甚至还不如天津港的1/3。繁荣的天津港福州从秦代开始一直都是整个闽地的政治中心,而福州港更是因为靠近闽江而成为福建地区最大的港口。虽然泉州曾一度超越了福州,但福州还是凭借自身的基础在明代再次完成了反超。只是随着时代的更替,曾经的福州港因为列强的渗透以及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它最后的衰落。

中国食品 中国冰淇淋 中国糖果 中国酿造 食品科学 乳业科学与技术 等等

人民文学编辑部副主任周晓枫

对内心世界的别样观照,散发敏锐和聪慧的特质,是喧哗世界里难得的澄澈文字,同时不乏温情。是可以常久阅读的佳作。作者简介 周晓枫,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做过八年儿童文学编辑,现就职于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过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曾获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天涯社区设有散文专栏。

周晓枫,著名作家,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做过八年儿童文学编辑,2000年调入北京出版社。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等。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枫

1962年考入北京二中。1965年考入北京四中高中。1978年考入北大哲学系。1982年入教育部工作。1986年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做编辑工作。长期从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审读室专职审读,主要分工负责全社重要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最后审读。承担《中国文物大典》、简明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儒学百科全书》《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等近百部大型图书、工具书、重要学术著作把关审读,承担出版社部分争取获奖图书的全文最后审读,确保获奖,承担决定是否购买版权的大型书籍的预先审读,并承担出版社每年出版后的普通图书编校质量的例行检查,对提高出版社图书整体质量起了重要作用,避免了盲目购买大型图书版权的风险和损失。在审读室期间共发现、订正各种知识内容错误6000余处。受到出版社的表彰和奖励。在审读室期间,不限时间、地点、方式,随时与大百科各编辑室编辑们共同就图书编辑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探讨,磋商,凡当时解决不了的,回家后立即查考研究,直到解决为止。为编辑们解决疑难十几年从未间断。1995年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领导们一致评价:多学科专家;大百科出版社无可替代的审读人才;学者型编辑,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发展的方向。1997年7月与室主任范宝新共同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该报同时发表评论,要求全国各大出版社都要建立审读室。1998年受邀担任国际中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最后审读,发现订正内容和文字错误1000余处,如艾森豪威尔条目即发现美国方面撰写内容严重失实二处和因中国方面翻译错误导致内容失实一处。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初始不肯接受,回函称“专门研究艾森豪威尔前总统的美国学者依据国会图书馆的资料写自己的总统怎么可能会出这些严重的内容错误!”经过一翻深入的探讨,他们终于接受王琰的订正,并特意委托负责国际中文版的负责人登门道谢。1999年~2002年国家文物局指名王琰先后担任《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布达拉宫-大昭寺》、《云岗石窟》、《沈阳清故宫》、《清盛京三陵寝》、《明十三陵》、《明孝陵》等11个“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政府申报项目的申报书最后审读,共有40多处内容失误补救,如清西陵“妃附后葬”一段,写错孝静成皇后的谥号(未系清宣宗谥号“成”。清文宗尊已经病危的康慈皇贵太妃为康慈太后,虽然她对咸丰帝有抚育之恩,实属为恭亲王一再力请所迫。康慈太后死后,咸丰帝为她拟谥号为“孝静弼天抚圣皇后”,违反皇后谥号制度,不系宣宗谥号;继而又明令不入太庙享祭,丧仪视同皇贵太妃,葬入慕陵妃园寝。穆宗即位后立即予以更正,下诏系宣宗谥号,入太庙享祭),审读中发现,予以改正,加上“成”字。明朝景泰皇帝朱祁钰在夺门之变中被废,死后以亲王礼下葬北京西郊金山,无谥号亦无庙号,陵墓也未命名。申报书中凡提及该陵均为明景泰陵,当时整个中国文物界都这样称呼它。以年号称皇帝陵墓,历史尚无先例。明宪宗即位后虽追复朱祁钰帝位,但也仅上一尊号“景皇帝”而已,余皆未变,据此向专家们和国家文物局领导们反复解释,坚持皆改为“明景帝陵”。今天,各种相关书籍包括最近出版的《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研究》专著提到朱祁钰陵墓已经一律改称明景帝陵。该11项中国遗产申报书均无文字内容错误,全部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受到国家文物局领导们的多次肯定、称赞。2001年8月中旬临时受邀参加中国辞书学会海盐会议。因患病,工作忙且时间仓促,只准备了一发言提纲。21日下午报到后方知是大会特别安排的重点论文,要求必须写出论文,并且已经安排在22日开幕式后首先全文宣读。于是带病连夜赶写出万字论文《自诩学术谨严,触目尽是谬误--评王同亿“新世纪现代汉语辞典”》。22日论文宣读后会场反应强烈。两位副会长当面称谢,高度评价此文。两年后王同亿先生托外甥张毓武当面致意,对拙文批评表示“心服口服”,“全部接受”。并表示希望与王琰先生会面并合作。新闻出版界耆宿黄鸿森编审特别推重此文。1999-2008年,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辑工作。负责哲学、政治 、军事,并参加全书通读,发现补救知识内容错误1000多处。 2006-2008年,参加军科院编撰的《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编辑工作,负责《总领条和门类领条》《外国军事史》《战役学》《中国军事史记》等最后审读。内容错误发现订正甚多,仅《中国军事史记》发现订正的知识内容错误即200多处,在军科院引起震动。为知识出版社独立编辑出版了《中国船政文化史》等一批学术著作,其中《船政》一书耗时一年,编辑加工4遍,订正知识内容错误600余处,作重要内容补充改写200多处,文字和规范性修改万余处,全书结构也作了重大调整修改。2006年7月,因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唯一指名而成为中国编辑学会编辑规范专业委员会委员。2010年10月受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研究中心邀请赴澳门,为中心的部分研究成果承担最后审读。获高度评价。主要专业及研究范围:哲学:尤擅中国哲学、理学及心学佛学:尤擅佛学汉化研究、般若学中国历史:尤擅明清史、历史地理军事:尤擅外国军事史、世界军事技术史、世界海军史、中国军事史、甲午战争研究。古典文学:尤擅文言文、汉语诗律学、杜甫诗歌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