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

发布时间: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

有很多可以选择的

表示中国知网独家出版物。这是在万方买断国内医学期刊后知网的跟风之作。

表示独家,。。

西北大学学报很容易录用,因为是一般核心期刊,不是EI,只有一个审稿人,审稿周期三个月,刊出周期一年,因为是双月刊。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页

是核心期刊,还是双核心期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

表示中国知网独家出版物。这是在万方买断国内医学期刊后知网的跟风之作。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字

是核心期刊,还是双核心期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

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 一、对学位论文的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 (1)博士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青蛙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博士学位论文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4)为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应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在全国性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公开发表或宣读。 (5)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在五万字左右。 2.硕士学位论文 (1)硕士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 (2)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要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或在学术上有一定意义。 (3)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自己的新见解,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4)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学年。 (5)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三至四万字。 二、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及内容要求 1.学位论文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前导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 2.各部分的内容要求 (1)前导部分——包括封面、摘要、目录、关键词。 ① 封面——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由校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制;学位论文题目的字数不得超过20字。 ② 摘要——它是学位论文简短陈述,应说明该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试验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等,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一般为200~300字,同时用中、外文撰写。 ③ 目录——由学位论文的章、节和页码组成。 ④ 关键词——是为文献索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某一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选取5~10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2)主体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 ① 绪论或前言——它是主体部分的开端,简要说明此项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情况和成果(或属知识空白)、理论分析及依据、研究设想、研究方法等。 ② 正文——它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篇幅的绝大部分(约为整个论文的五分之三~五分之四),包括理论部分、试验部分和数据处理等,要求立论正确、概念清晰、分析严谨、数据要真实可靠、数据处理要有依据、计算结果正确无误。文字通顺、合科逻辑、条理清晰。 ③ 结论——对处理的结果所得结论应作理论上的论述和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应给予客观的说明,也可以提出下一步的设想。文字要简明扼要。 ④ 致谢——对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并对引用他人文章和结果进行说明。 ⑤ 参考文献——按下列格式列出。 [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名、期刊名称、年份、期数、页码。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年份、页码。 在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应在被引用的部右上角用方括号标出,括号中的数字与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 (3)附录部分——附录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补充,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公式推导、数据和图表等。 3.学位论文中名称、术语、符号及计量单位等应按统一标准引用,且前后应一致,重复出现的术语、符号只在第一次出现时说明即可。标点符号按“标点符号使用法”使用,要求书写清楚,使用恰当。 4.学位论文用黑色墨水在学位论文专用稿纸上按格书写,字体要工整、清楚。如有图表、示意图、结构图等,需用描图纸按制图要求描好贴好,或贴上图像照片。要送交原稿。 5.学位论文装订后按200×280mm尺寸裁切。 三、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学位论文详细摘要是在授予学位后供编辑出版学位论文摘要汇编用的。 详细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能概括论文的要点和主要结论,充分反映论文的研究成果和价值。 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字数为一千字以内,由研究生本人用计算机打印,并将打印稿及相应软盘在答辩后两天以内交系汇总,由系随同其它学位申请材料按规定日期送交学位办公室,格式和具体要求另有规定。 博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中文摘要限于800~1000个汉字;英文摘要限于3000~4000个字符,中英文摘要都应由研究生本人用计算机打印,并将打印稿及相应软盘在答辩前交学位办公室,格式及具体要求另有规定。 学位论文详细摘要需经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同意后应在“导师审阅”栏内签字。 ----------------------------------==================================---------------------------------- 六.论文格式 (题目)X X X X X X (2#宋体黑,居中) (单位 作者)XXXXXXXXX XXX (4#宋体) (空一行) 摘要:(小4#宋体黑)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5#宋体) (空一行) (文中小标题)X X X X X X (小4#宋体黑,顶格) (正文)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5#宋体,段首空二字) (作者通信地址、邮编、电话) (5#宋体) 1 题名 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概括文章的要旨,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2 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它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署名应符合GB 7713的有关规定。 2作者姓名署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或文末,简讯等短文的作者可标注于文末。英文摘要中的国内作者姓名应采用《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的有关规定,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如: ZHANG Ying(张 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3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力学系,安徽 合肥 230001) 作者工作单位宜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 4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以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以建立作者与其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例: 韩英铎1,王仲鸿1,林孔兴2,相永康2,黄其励3,蒋建民3 (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100084;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湖北 武汉430027;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6) 3 作者简介 1 对文章的主要作者按以下顺序介绍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例: 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 2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的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 4 摘要 1 凡投稿文章均应附中文摘要(凡文献标识码定为A、B、C三类的文章均应附中文摘要,其中A类文章还应附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前以“[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以“Abstract:”作为标识。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不分段。摘要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也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2 摘要篇幅在100—300字。 3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5 关键词 1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提交的论文均应标注中文关键词,有英文摘要者应同时给出英文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关键词按GB/T 3860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2 多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 3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识。例: [关键词] 汽油机;燃爆控制;电子点火;模糊逻辑 Key words:gasoline engines;knock control;electronic ignition;fuzzy logic 6 文献标识码 1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作者应自行标识。文献标识码标识规范有如下5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 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 A 7 分类号 1 为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实现族性检索并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应标识分类号。 2 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 3 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 4 分类号前以“[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例:[中图分类号] TK 2;O 5 8 基金项目 1 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属于文章题名注释的一种,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土点基金等。 2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3 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20-74) 9 引言 1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办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 2 引言的序号可以不编,也可以编为“0”,不编序号时“引言”二字可以省略。 10 论文的正文部分 1 论文的正文部分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应按GB 7713—87的规定格式编写。 2 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 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l”,“1”,“2”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 纯社科论文也可采用中文习惯,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能用①、[1],以与注号和参考文献序号区别。文中要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各层次标题要醒目,其字体与非标题要有明显的区别。 11 注释 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解释题名、作者及某些内容,均可使用注释。能在文章内用括号注释的,尽量不单独列出。 不随文列出的注释,标注符号应注在需要注释的词、词组或语句的右上角,标注符号用加圆圈的阿拉伯数字①、②…标识。注释内容应置于该页地脚,并用正线与正文隔开。(简称脚注) 12 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应在论文的结论或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或网络)上的文献。私人通信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表,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或标注在当页的地脚。 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标注符号用[1]、[2]…标识,标注符号放在引用文献尾部的右上角,如:张 、王 。 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按在文章中引用的顺序排列,一般采用小于论文正文的字号编排。 参考文献表中的每条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对相同的项目不得用“同上”或“ibid”等表示。 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作者姓名之间不用“和”或“and”而用“,”分开;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西文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 1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文献起止页码。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2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3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36-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xt/980810-html,1998-08-16/1998-10-04.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3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引用参考文献中的文字或观点,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排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数字加方括号[1]、[2]、…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①、②、…标注。

表示中国知网独家出版物。这是在万方买断国内医学期刊后知网的跟风之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

全解

作者在学报网站注册后,网上在线投匿名稿件(稿件模板中隐去作者姓名、工作单位、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等所有作者信息)。专家审稿通过并退修定稿后,按照论文模版要求编辑,登录本刊网站在线返回正式署名稿件,并将正式署名稿件打印一份,本校作者直接将打印稿送交学报编辑部,校外作者邮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供编辑和存档用。

看你发的是哪类的期刊。还有就是要看你文章写的好不好。首先,核心期刊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投稿核心期刊应该注意论文撰写的质量。如果是工科核心论文,国内的核心期刊安排周期都是比较长的。也就是说你现在投稿的话,杂志社可能给你安排到明年七八月才可以见刊。这中间有好几个月的间隔。不过也是可以找别人,比如品优刊就是可以的,自己还是进一步的去咨询一下哈!

实话和你说,国内基本没有好的刊物。。。现实就是,基本塞钱就让上文章,一点意思没有,建议看国外的,可能开始有点困难,也正好提高英语水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要求

1、译著:毛邦倬、关世桥、涂光绶、王双明、吕道生 译,煤和含煤地层研究新进展,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刘 枢、吴桂英、王双明、吕道生、李玉萍、王水利、王晓刚、陈世锐、徐俊杰、曹文彦、赵天佑、牟国栋、张玉平、张国华、佟英梅、冯报东、莎莉、侯恩科 译,煤及含煤地层沉积学译文集[C]~第十一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煤和含煤地层》专辑,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鄂尔多斯项目管理办公室(内部出版),1987。2、专著和主编的论文集王双明等,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煤炭工业出版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0月底,他引385次)。王双明,黄庆享,范立民,王文科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科学出版社,王双明,王晓刚,范立民等韩城矿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及赋存规律[M],地质出版社,王双明 主编、范立民副主编,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3、主要论文:王双明,李思田焦坪矿区南部封闭状无煤区的特征及成因探讨[J]煤田地质与勘探,15(4):9-王双明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概况及煤地质学研究新进展[J]中国煤田地质,1(4):90-Wang Shuangming,Origin Types of Paleotopography Before Coal Formati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oal Accumulation[A],Progress in Geosciences of China(1985-1988)—Papers to 28th IGC,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VⅡ,181-1989:181-王在霞,刘焕杰,王双明有关煤矿床部分的专题总结(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J]地质科技情报,1990(2)王双明陕西焦坪矿区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的湖泊三角洲[A]见:彭建兵 等主编青年科学文集[C]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76-王双明现阶段聚煤模式研究的趋势和特点[J]中国地质,(4):26-王双明煤化作用研究新进展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科技动态,(2):15-Wang Shuangming,Lu Daosheng,Zhang Y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Coal Accumulation in Ordos BBeijing: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Abstrarts Volume 3 of 王双明,李锋莉,佟英梅鄂尔多斯盆地含煤地层延安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煤田地质,9(1):25-Wang Shuangming,Lu Daoshgeng ,Zhang YDepositions Evolution and Coal Accumulation in Ordos B P30th Int’l Geol Congr,Vol 18-Part 2,Yang Qi & WJJ Fermont(Ends) © VSP 王双明,张玉平鄂尔多斯侏罗纪盆地形成演化和聚煤规律[J]地学前缘,6(S):147-王双明,范立民,杨宏科陕北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之开发思路[J]中国煤田地质,15(5):7-王双明认真学习贯彻《意见》 促进陕西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煤炭经济研究,2005(7) 王双明,范立民,王国柱沙漠煤田综合勘探技术及在于神府矿区的应用[J]煤炭工程,(1):37-范立民,王双明,刘社虎,申涛榆神矿区矿井涌水量特征及影响因素[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29(1):7-11,王双明,范立民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煤炭工业区域性规划,中国煤炭,2008,(11):22-王双明,范立民等生态脆弱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新思路,科学中国人,2009,(11):122-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生态脆弱地区的煤炭工业区域性规划,中国煤炭,2009(11) 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陕北生态脆弱矿区煤炭与地下水组合特征及保水开采,金属矿山,2009(S) 范立民,王双明,刘社虎,申涛榆神矿区矿井涌水量特征及影响因素,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1) 王双明,范立民等 榆神矿区煤水地质条件及保水开采[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1-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申涛 基于生态水位保护的陕北煤炭开采条件分区[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37(3):81-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王文科 榆神府矿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A]//科技创新促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首届能源论坛论文集[C]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19-卞惠瑛,王双明,杨泽元,等 固市凹陷地下热水水动力条件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42(3):50–54 宋世杰,赵晓光,王双明 煤系覆岩中砂岩层数对开采沉陷的影响,煤矿安全,2014年第11期 。宋世杰,赵晓光,王双明,赵潞覆岩内砂岩层数对开采沉陷的影响分析与数值模拟,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第5期 宋世杰,赵晓光,王双明,张勇 覆岩岩土比对开采沉陷的影响分析与数值模拟,中国煤炭,2015-6 雷磊,王双明,黄金廷,潘桂行海流兔河流域植被生长季的覆盖度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 雷磊,王双明,徐晗,潘桂行 鄂尔多斯盆地海流兔河流域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水土保持通报,2015-6

先是要写好这方面的文章,然后投稿就可以了

有很多可以选择的

表示中国知网独家出版物。这是在万方买断国内医学期刊后知网的跟风之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