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药物经济学论文

发布时间:

药物经济学论文

长期从事国家宏微观经济与医药经济的研究工作,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多部,为国内众多医药企业进行过企业管理咨询、策划与营销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参与或主持过多项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湖南省、广东省、山东省等国家级、省市级宏观医药产业政策的研究制订、医药科技园区建设的规划项目。张陆勇,男,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科技处副处长。1983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1989年获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硕士,1996年赴比利时杨森研究基金会学习新药筛选方法和管理经验。回国后曾任中国药科大学新中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2000年至2002年曾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药药理毒理组组长,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南京)、江苏省新药筛选中心和江苏省药效研究与评价服务中心主任。担任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新药研究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物研究与开发协会秘书长,江苏省实验动物学会(协会)理事,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天然药物》、《中国药科大学学报》、《药物生物技术》、《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编委。目前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保健食品审评委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审评委员、现代中药专项评审专家;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建议考:分子药理学/毒理学

【关键词】医疗机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入我国已有十几年,很多人对这一概念模糊,甚至陌生,以为是药品销售商研究利润的专利工具。2006年3月亚太专家聚会上海探讨药物经济学,得到政府部门和临床医生越来越多的重视。1药物经济学的概念、方法和可行性方案1概念药物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物费用的增长,为药品的市场经营决策和药品管理提供依据[1]。2方法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对健康结果的不同测量上。3药物经济学研究可行性方案药物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时,应使用最小成本分析法;有显著性差异时(P<05),可用单个中间或最终健康指标分析的适用于成本效果分析法,否则应选择成本效益分析或成本效用分析法。医疗机构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成本效果分析法。2临床研究程序1立题分析素材,提出问题和确立研究的目的,立项命题。2收集材料的方法和结果回顾性研究或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选择住院或门诊患者或住院、门诊综合就诊患者。与治疗方案相似的备选有效方案可并入研究和比较的范围。药物疗效,无论是期望的效果还是不期望的不良反应,都应收集比较。若不良反应不影响方案成本和结果的构成因素,可忽略不计。3查阅、收集研究资料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各种已有数据,包括财务凭证、收费单、贴现率等;考察结果,包括病历、检验和诊断报告单等。充分利用院内局域网搜寻、电话回访和信件、E-mail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工作效率。4计算治疗方案的终点成本治疗终点,是对患者在药物治疗后,得到治愈、死亡,转归后治愈,或未治愈等不同结果的决策分析。如果患者在1个疗程或观察期内药物治疗后获治愈,便不再耗费卫生资源。可其他尚未治愈的患者需追加治疗成本,治疗更长的时间。很显然,不同时段的治愈结果所耗费的资源也不同。5选用合理的药物经济学方法治疗方案中药物疗效相近或相同,也就是说没有统计学差异,应选用最小成本分析法;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的用药方案应选择成本效果分析法。6确定结果事件的概率用于计算成本和决策分析。一是通过文献检索,如采用元分析法(meta-analysis),对药物治疗结果进行统计汇总,求得治愈率、不良反应率和转归率等结果的概率。二是通过医院或多中心的研究结果或历史数据,对上述指标的概率进行估计。7应用决策分析方法,计算成本效果比比值越小越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决策分析方法是选择最理想治疗途径的一种定量方法。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决策类型属于统计型决策,即决策者对未来发生的自然状态不能完全肯定,但其出现的概率可以估计,不过要承担一定风险,所以又称为风险性决策。8进行成本贴现或敏感度分析研究时间超过1年就应将各年的成本进行贴现。贴现就是把将来的价值换算到现在的价值,换算比率称贴现率(discountrate),也叫折扣率,它是根据银行利率和物价指数综合确定,一般在3%~15%之间,计算公式为:C=Σnt=1Ct(1+r)t。式中Ct为时间段内的总成本;r为贴现率;n为时间段的数目。由于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参数测准不易,加之贴现率也是假设估计的,因此,考虑对结果的影响,还必须进行增量成本分析或敏感度分析,即分析增量成本效果比,或者选择两个以上参数的百分比或增或减的变化来分析结果的灵敏度,使该项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信度更高。9报告结果研究报告必须叙述采用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过程,说明估计算术的理由,讨论方法的局限性,以便读者能理解和接受报告的结论。10参照药物经济学论文的结构撰写文稿,结题[2]。3讨论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者太少;有药物经济学专栏的医药杂志更是屈指可数。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研发,药品定价,医保用药,促进合理用药等多方面发挥着作用,更重要的是对政府决策者来说,药物经济学是科学决策的保证,并且在干预和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何文主编药物经济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胡明,张伶俐药物经济学研究论文结构分析中国药房,2005,16:

药物经济学论文sci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CSSCI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中药化学类文章拟投稿sci杂志如下:高档次的杂志有:organic letter;tetrahedron letter;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lipids;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lipids, etc中档次的: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phytochemistry;planta medica;HELVETICA CHIMICA ACTA;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etc稍低一点的: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phytomedicine;phytotherapy research;pharmazie,etc国内的:journal of asia natural products;药学学报;植物学报 AM J CHINESE MED 71antibiotic 0B M Chem 要求有生物活性 049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 Ecology,7左右,旧化合物也可以发,只要在化学分类方面有独到之处CARBOHYDRATE POLYMERS 784CARBOHYDRATE RESEARCH 703Chemical communication, 521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Russian) 393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62CHEMISTRY & BIOLOGY 677Chemistry & Biodivers 新出的一本杂志,比较容易中, 61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66DRUG DISCOVERY TODAY 152Economic BotanyEthnobotany Research & Applic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187Fitoterapia 908,好象是荷兰的杂志。不一定都是新化合物,有活性的混合物也可以发。helvtica chimica acta一般两个新化合物就可以,周期也比较短 55heterocycle 077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ournal of Antibiotics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主办 828J CHROMATOGR A 554J CHROMATOGR B 647Journal of Essential Oil ResearchJournal of Ethnobiology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 515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 418Journal of Natural Remedies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332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79lipids 主要刊登脂肪族化合物 935Marine Drugs open accessNatural Products LettersNAT PROD REP 889NAT PROD RES 798Natural ToxinsNigerian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Medicinesorganic letters 要是新骨架的话很容易中 659pharmazia 5Pharmaceutical Biology (former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ognosy)Pharmacognosy MagazinePHYTOCHEMISTRY 417Phytochemical AnalysisPhytochemistry ReviewsPhytomedicinePhytotherapy ResearchPLANTA 963Planta Medica 746Steroltetrahedron 817 tetrahedron letters 基本上要求是新骨架 509Toxicon Zeitschrift für Naturforschung

SCI是科学检索,理工科一般看重这个,SSCI是经济等社会科学。前面两个被看做是国际最顶级的检索数据库,全文一般是用英文书写。拓展资料:目前,一个国家的科技论文被SCI、SSCI收录的多寡已被看作衡量该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也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SCI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所以,如何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简化为如何评价论文所承载的内容对科学知识进展的影响。因此,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其中主要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2、SSCI 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期刊为1300多种。SSCI收录报道并标引了2684种(截止到2009年6月9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SSCI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犯罪与监狱、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接待、休闲、运动与旅游、卫生政策、护理、老年医学、健康与康复、药物滥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劳资与劳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法律、法医学、语言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计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城市研究、运输、女性研究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SCI百度百科-SSCI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 Science Citation Index,它是世界三大检索系统(EI,SCI,ISTP)之一,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1961创立并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 Garfield)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 SCI中的所有论文都是从ISI巨大的自然科学资料库(SCI date base)中选取的,这个资料库的文献源主要是期刊。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并包括少量的专著。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 ,)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综合性社科文献数据库,涉及经济、法律、管理、心理学、区域研究、社会学、信息科学等。收录50个语种的1700多种重要的国际性期刊,累计约350万条记录。

药物经济学评价论文

gbfghfh

摘要 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药物经济学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文章对药物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作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费用,药品 控制  Pharmaceutical economics and its role in controlling drug costs He Zhigao,Chen Jie,D of Research on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200032  Abstract Controlling the rise of drug costs has become a problem which is in dire need of The study of pharmaceutical economics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the solution of the The paper offer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ion,research methods,application steps and functions of pharmaceutical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economics Cost,Drug Control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  控制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关键是弄清楚药品费用上涨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造成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即不可控因素,如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居民保健意识增加、药品成本提高等;二是不合理因素,如价格管理存在漏洞,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以药养医、用药管理松懈,现行的医疗制度存在弊端和不合理用药等。  药品费用控制要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即医院,付费方、需求方即病人等方面着手,重点是在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费用上涨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核心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特需性。  目前国内外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利用评价〔1〕,药品价格控制,风险共担合同〔2〕,制定基本医疗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即费用共担〔3〕,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这些方法对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一是它更多地考虑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药品的成本效果,因而其在控制药品费用短期上涨的同时,可能带来药品费用的长期上涨;二是它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控制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可弥补这一缺陷,它从药物的成本和治疗效果两个角度出发,综合评价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  一、药物经济学  (一)定义: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指药物治疗对卫生保健系统和人类社会所付出的成本和产生效果的描述和分析。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它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医疗保健体系的所有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提供单位、医疗保险公司、医生以及病人。药物经济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二)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ost Minimization Analysis,CMA),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CBA)。  最小成本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它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应用范围较局限。  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1)成本与效果比值法:成本与效果比值,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2)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额外成本,是否能产生额外效果,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与成本效果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降低的血压数等。相反,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即常用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QALY),而非健康结果变化。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响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质量指标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药物经济学研究界对于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争议。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测量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与成本效果分析所不同的是结果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益,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它公共投资项目,例如公共教育投资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然而,许多中、短期临床效果变化,例如患病率、死亡率、残疾状态难以用货币单位衡量,有关长期效果的数据资料很少或者很不全面,而且经济学家以外的临床医疗人员和公众很难接受以货币单位衡量的生命、健康的货币价值。所以,成本效益分析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上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三)实施步骤:药物经济学分析的实施需要10个步骤来完成〔4〕:(1)明确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问题;(2)确立研究的观点;(3)治疗方案和结果的确立;(4)选择恰当的药物经济学方法;(5)结果的货币价值;(6)资源的区分;(7)确立结果事件的概率;(8)决策分析;(9)进行成本兑现或敏感性或增量成本分析;(10)结果表示。  必须明确药物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观点。药物经济学的观点可来自于社会、付费方、机构、部门、病人、任何或所有这些方的一个结合。其次,必须区分治疗方案和与它们相关的积极或消积的后果。选择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其治疗结果用货币价值来表示。药物获得成本与医疗成本包含在与临床效果直接相关的成本之中,也可来源于文献或者历史记载,也可以将其建立在合理的假设基础之上。  二、药物经济学研究在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不仅注重药物治疗的成本,同时也关注药物治疗的结果,因而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指导新药的研制生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质量。药品虽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但其仍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同样的取决于药品的价值和质量(效果)。药品的成本效果(效益)越大,其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对研制生产药品的厂商来说,必须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从而获取所需的利润。药品生产厂商可根据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作出是否生产某种药品或在遵循药品价格制定原则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药品的价格以提高药品的成本效果。  二)用于制定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根据临床医疗需要来考虑的,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济因素、价格因素考虑较少。该药物名录适用于全民,主要是指导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的药物遴选是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基础进行的。用药报销范围既考虑临床需要,又考虑经济等综合因素。其经济因素主要指药物的疗程价格,它没有考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其它费用,如检查化验费、住院费等;它也不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或成本效益比,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目前国外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确定药品报销范围时,除了要求厂商提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外,还要求厂商提供该药与国内治疗同样疾病的最常用药物或以适当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作为对照比较物的药物经济学结果,国家指导委员会将参考药物经济学的结果来作出是否给予报销的决定。  (三)帮助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生用药: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开始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其基本思想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降低医院的药品收入,使药品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成本效果好的药物,将成本效果好的药物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医院将那些成本效果好的药物选进医院用药目录中。同时,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可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阻止不合理用药。  (四)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患某种疾病的某一人群有效的药物对另一人群不一定有效,其成本效果也是低的。例如,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高胆固醇血症病人,是公认成本效果好的治疗措施,而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成本效果不佳。若将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许多没有危险因素的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不但不能降低医疗费用,相反将引起医疗费用的上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是特定人群特定疾病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因而其针对性较强,目的比较明确。  (五)帮助病人正确选择药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将逐步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也将因此有所改变,不会纯粹是医疗服务的供方市场,尤其是药品服务,越来越多的病人将会自己到医药商店选择和购买药品。因此,病人对有关药品信息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药品的价格、效果和成本效果。病人希望得到成本效果比较好的药品,药物经济学研究可满足病人这方面的需求。  药物经济学可从多方面来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上涨,在我国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给药物经济学在控制药品费用中的作用以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还刚刚起步,许多人对其还不了解,知之甚少,国家在制订《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没有完全考虑药品的药物经济学特性。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大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的宣传和研究工作,并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国家一样将药物经济学研究纳入有关的规定中,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

【关键词】医疗机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入我国已有十几年,很多人对这一概念模糊,甚至陌生,以为是药品销售商研究利润的专利工具。2006年3月亚太专家聚会上海探讨药物经济学,得到政府部门和临床医生越来越多的重视。1药物经济学的概念、方法和可行性方案1概念药物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物费用的增长,为药品的市场经营决策和药品管理提供依据[1]。2方法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对健康结果的不同测量上。3药物经济学研究可行性方案药物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时,应使用最小成本分析法;有显著性差异时(P<05),可用单个中间或最终健康指标分析的适用于成本效果分析法,否则应选择成本效益分析或成本效用分析法。医疗机构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成本效果分析法。2临床研究程序1立题分析素材,提出问题和确立研究的目的,立项命题。2收集材料的方法和结果回顾性研究或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选择住院或门诊患者或住院、门诊综合就诊患者。与治疗方案相似的备选有效方案可并入研究和比较的范围。药物疗效,无论是期望的效果还是不期望的不良反应,都应收集比较。若不良反应不影响方案成本和结果的构成因素,可忽略不计。3查阅、收集研究资料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各种已有数据,包括财务凭证、收费单、贴现率等;考察结果,包括病历、检验和诊断报告单等。充分利用院内局域网搜寻、电话回访和信件、E-mail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工作效率。4计算治疗方案的终点成本治疗终点,是对患者在药物治疗后,得到治愈、死亡,转归后治愈,或未治愈等不同结果的决策分析。如果患者在1个疗程或观察期内药物治疗后获治愈,便不再耗费卫生资源。可其他尚未治愈的患者需追加治疗成本,治疗更长的时间。很显然,不同时段的治愈结果所耗费的资源也不同。5选用合理的药物经济学方法治疗方案中药物疗效相近或相同,也就是说没有统计学差异,应选用最小成本分析法;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的用药方案应选择成本效果分析法。6确定结果事件的概率用于计算成本和决策分析。一是通过文献检索,如采用元分析法(meta-analysis),对药物治疗结果进行统计汇总,求得治愈率、不良反应率和转归率等结果的概率。二是通过医院或多中心的研究结果或历史数据,对上述指标的概率进行估计。7应用决策分析方法,计算成本效果比比值越小越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决策分析方法是选择最理想治疗途径的一种定量方法。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决策类型属于统计型决策,即决策者对未来发生的自然状态不能完全肯定,但其出现的概率可以估计,不过要承担一定风险,所以又称为风险性决策。8进行成本贴现或敏感度分析研究时间超过1年就应将各年的成本进行贴现。贴现就是把将来的价值换算到现在的价值,换算比率称贴现率(discountrate),也叫折扣率,它是根据银行利率和物价指数综合确定,一般在3%~15%之间,计算公式为:C=Σnt=1Ct(1+r)t。式中Ct为时间段内的总成本;r为贴现率;n为时间段的数目。由于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参数测准不易,加之贴现率也是假设估计的,因此,考虑对结果的影响,还必须进行增量成本分析或敏感度分析,即分析增量成本效果比,或者选择两个以上参数的百分比或增或减的变化来分析结果的灵敏度,使该项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信度更高。9报告结果研究报告必须叙述采用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过程,说明估计算术的理由,讨论方法的局限性,以便读者能理解和接受报告的结论。10参照药物经济学论文的结构撰写文稿,结题[2]。3讨论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者太少;有药物经济学专栏的医药杂志更是屈指可数。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研发,药品定价,医保用药,促进合理用药等多方面发挥着作用,更重要的是对政府决策者来说,药物经济学是科学决策的保证,并且在干预和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何文主编药物经济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胡明,张伶俐药物经济学研究论文结构分析中国药房,2005,16:

药物经济学论文解析

药学文献综述型论文的写作 综述是信息、研究中常见的而又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的名称除“综述”外,还有“评述”、“动态”、“进展”和“概要”等。综述的写作是信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科研课题实践的第一步。要求高年级学生写综述,作为搜集信息开展课题调研的锻炼;要求研究生写综述,作为开题前的科研基础工作;由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写综述,则作为承前启后,研究现状,开拓未来的先导。 (一)综述的文献特征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从文献学角度划分,科技论文有两种,即原始论文和整理性论文,凡是由研究工作实践中积累从直接经验总结而撰写的论文,称为原始论文,或叫科研论文;凡是论文中只包含自己的部分经验和资料,但绝大部分取自他人的研究经验与资料而写成的论文,称为整理性论文,或叫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广泛收集和阅读后,就其中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加以汇总、摘录或摘译,有目的地对大量分散的文献资料分别整理、分类、归纳、综合,撰写出的能阐述该学科专业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一种专题情报研究论文。所以说综述是建立在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一种文献,即三次文献。通过比较会发现,综述论文不同于原始论文,因为综述论文不是对某一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及其结论与讨论的报道,更不是对论文内容的摘要和索引,不能简单地对文献进行罗列。综述是对许多互有关联的文献进行分析、对比和评论所作的高层次的文献资料的综合论述。 (二)综述的类型 动态性综述 一般就一个专题,按年代和学科发展的历史阶段,由远及近地综合分析,反映这一专题的研究进展。它在内容安排上按时间顺序着重介绍历史性成就。主要特点是学科发展阶段划分准确,每一个阶段要有代表性文献,旁支侧翼的文献则从略。 成就性综述 重点介绍某一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新技术、新发展。而不涉及其历史和现状。这类综述颇有实用价值,对当前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简介性综述 作者对多方面的事实、现象进行概括,对某一类新颖的尚不成熟的研究项目或一种疾病的文献资料进行简要地综合论述。 争鸣性综述 系统地总结出几种学术观点,由作者加以分类归纳和总结。按不同的观点安排材料,分别进行叙述。这类综述的关键在于争鸣,而时间顺序和具体成果不是要点。但学术争鸣性综述对原文的引用要严格,“综”与“述”都要用原文的事实和观点,不用作者的观点和分析。 (三)综述的作用 综述是对众多的专题文献进行搜集、分析、归纳和综合,并以高度浓缩的文章形式,向人们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情报信息。其作用大致有以下4个方面。 提供综合信息 综述是在大量的原始文献基础上凝聚成的情报性文献,提供综合信息,指导科学研究。阅读它,渎者可以花较少的时问获取最新的综合信息,了解学科(专业、课题)新进展、存在问题、努力方向,在把握学科动态的基础上及时指导自己的工作,为确定自己的科研课题提供参照系统。 报道专题文献 综述文章一般都列有相关的参考文献目录,报道专题文献,便于回溯检索。尤其在缺乏专门检索工具的情况下,经常可将综述作为检索工具来使用,从而省时省力地获取所需原始文献的线索。 反映现状趋势 不少综述文章是由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所撰写,提供决策依据。文中既有关于成就、数据、纵横对比的客观叙述,也有专家自己的评论、预测、建议等,这就使得综述成为科研管理部门了解科学发展脉络的重要窗口,能为其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培养文献信息研究能力 撰写综述需要查阅大量原始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这一方面是科研人员获取一手情报信息,把握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研究状况的重要手段。因而,撰写综述文章通常是选报课题、撰写学位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而另一方面,在撰写综述的过程,科研人员的文献检索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分析整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综述的写作方法 综述题材的选择 撰写文献综述前,先要确定选题,进而广泛收集阅读与选题相关的文献。文献综述选题可以介绍某一专业领域近些年来研究进展;反映某一分支学科当前的研究进展;介绍某一研究专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等等。选题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选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要贪大求全。要充分注意到各方面的客观条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选择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及研究课题,或者与自己学科专业及研究课题之问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二是要考虑实际需要。主要选择当今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临床医疗中经常遇到,而目前尚未解决又迫切需要予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搜集和阅读资料 文献资料的广泛搜集是写好综述的基础,这一方面除了靠平时积累外,还要靠有目的地搜集。可以先搜集资料,再确定文题;也可以先确定文题,再按照文题要求搜集资料。当然,往往两者是结合的,即在平时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选题,再根据题目补充搜集素材。阅读文献是综述写作的“前奏”。阅读文献时,应选读一些近期发表的综述、述评,因为这样可以了解有关专题的概况,而省去查找和阅读大量原始文献的时间。而对查获的文献,应先进行普遍浏览,以求对文献的初步了解,并选定重点参考资料。然后通读选出的文献。通读时,要全面掌握每篇文献的内容及重点,做出摘录或笔记,完成选材。此外,阅读一篇文献时,应先读摘要和结论,经此来初步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权衡其学术价值,确定其对撰写综述有无用处及实用性大小。可将查到的文献分成“价值不大”“有价值”和“很大价值”三类。对有“很大价值”的文献要精读,仔细推敲和深入分析研究,并做好摘要,记下文献著者、题目、刊名、年、卷、期、页、和重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数据、指标、核心观点等)。 写作构思与拟定提纲 构思是在确定写作主题后,根据所搜集的文献资料及对其整理和分析的结果,确定如何围绕该主题进行介绍和论证的思维过程。提纲是构思的具体化,包括各级标题、每一段落所要表明的论点及论据等。提纲是文章的骨架,应力争详尽,层次分明,有纲有目,逻辑性强。 拟定了写作提纲,可以说文章已写成一大半。这一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摘录的全部文献浏览一遍,根据反映的内容主题,确定文章的主要段落和段落标题(一级标题);②将文献摘录中与一级标题内容相关的评论放置在一起;③按照一级标题的内容安排,确定是否分出二级、三级标题;④对以上的编排反复推敲,重点考虑编排顺序是否合理、标题与内容是否一致、各段落问是否呼应、论证是否符合逻辑和学科原理等。 综述的格式 根据需要,综述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广度和深度阐述一个问题,因而其形式与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一篇综述一般包括这样几个部分:题目、作者和第一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部分、结语、参考文献。下面着重介绍题目、前言、正文部分、结语和参考文献5个部分。 (1)题目题目应对综述内容起到概括和揭示的作用,要确切、简明、一目了然,且文题相符,切不可小题大做或文不对题。字数一般控制在20字之内。 (2)前言又称概述,是正文的引言,能起到破题作用,简明扼要地介绍该综述的学术意义、内容主题和撰写目的,与文章题目相呼应,读者能对全文有一个基本了解。前言既要开宗明义,又需短小精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500字之内。 (3)正文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以论证过程为主线,一般程式是: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罗列证据,分析论点,得出结论,其问大多还进行历史回顾和现状介绍等。正文大多采用大标题下分列小标题方式展开,每段开头以论点引路,以论点带论据方式进行叙述,引用资料以使用公开出版的文献为原则,并尽可能引用近年出版的文献,引文应如实反映原文的观点及数据。正文的字数视内容而定,与一般论著一样,应控制在3 000~5 000字以内。 (4)结论即综述最后结论的提出。著者在此对全文进行一个简要的概括和总结,指出本综述所涉及的专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动向,或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评价。字数一般在300~500字之内。 (5)参考文献文章末尾附有较多参考文献,是综述的特点之一。开列引用文献的意义有三:首先,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应标明引文出处表示尊重被征引者的劳动成果;其次,能说明综述是言之有据的,反映综述的可信程度;第三,为读者提供据此查检文献信息的线索,因此引用文献均要求按正文中引用顺序编码,并注明了著者姓名及文献出处。目前,国内期刊对参考文献数量有限定,一般不能超过30篇,这些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参考文献。引用的外文文献直接用外文,不必译成中文。 综述正文写作技巧 以下介绍综述主体部分两种常见写作方法: (1)搭架填空法所谓“搭架”,就是先提出论文综述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先将这些问题按学科理论的逻辑关系排列,就像造房子一样按总体设计将房子各部分搭起来。然后,将与各“房架”有关的问题归并在一个标题下,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写成小“综述”。其次,把这些小综述连接起来。这一写法的关键是各小“综述”(即小标题)的确定和连接,它关系到一篇综述的质量优劣,而抓住综述的专题的主线和内容主题间的逻辑联系则是关键的关键。 (2)火车接龙法这是一种按学科进展的时问顺序进行论述的综述写法,如“中国药物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故形象化地称之为“火车接龙法”。著者必须对该主题的科学进展非常清楚,可先按历史阶段分别写成小“综述”,每个小“综述”内也可按搭架填空法写,最后将各小“综述”联结起来。这种写法在选择和引用资料时,要注意反映所综述的专题的理论发展进程和阶段性的成果。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是以某一种方法为主,同时穿插运用另一种方法,这取决于写综述的内容和所掌握的文献资料。 写作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1)两种观点不能混淆不要把不成熟的(未被证实的或推测性的)观点和成熟的观点相混淆也不要把原始文献的观点与综述作者自己的观点相混淆。 (2)切忌文献堆砌切忌文献堆砌使读者阅后不得要领,应该吃透原著内容,经过充分消化吸取精华,达到融会贯通,再用准确语言清晰表达出来。 (3)要认真核对引用的文献要认真核对引用的文献务必保证引用的数据、观点、人名、术语等的准确无误。 (4)严禁剽窃不允许剽窃行为,不能将国内或国外期刊上一篇或两篇综述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综述文章再行发表。

我也是药事管理的,论文一定要创新的,当时也是学长给的莫文网,写的《新医改形势下医疗机构药事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设计及其药事服务费的科学量化》,很快就全部搞定啦

长期从事国家宏微观经济与医药经济的研究工作,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多部,为国内众多医药企业进行过企业管理咨询、策划与营销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参与或主持过多项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湖南省、广东省、山东省等国家级、省市级宏观医药产业政策的研究制订、医药科技园区建设的规划项目。张陆勇,男,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科技处副处长。1983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1989年获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硕士,1996年赴比利时杨森研究基金会学习新药筛选方法和管理经验。回国后曾任中国药科大学新中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2000年至2002年曾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药药理毒理组组长,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南京)、江苏省新药筛选中心和江苏省药效研究与评价服务中心主任。担任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新药研究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物研究与开发协会秘书长,江苏省实验动物学会(协会)理事,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天然药物》、《中国药科大学学报》、《药物生物技术》、《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编委。目前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保健食品审评委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审评委员、现代中药专项评审专家;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建议考:分子药理学/毒理学

药物经济学论文3000字

找论文资料肯定去知网了,清华搞的,我国的论文基本都在那里了,不会搜的话我可以教你,我百度空间里有找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药学,我懂我知道怎么写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同学 老师会知道的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