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老年护理文献参考

发布时间:

老年护理文献参考

可以的,没问题的。如果我们有了这本文献,并会及时通过网上发给你看的。

百度学术可以找到参考文献,输入关键词,在输入年份,就能找到相对应的参考文献。如果不知道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可以百度搜,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器。直接按着填就出来了。 百度搜索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器,按着里面填,点生成参考文献就出来了。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2]OUJ P,SOONG T T,et 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作者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李琳住院烧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 其他的: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沈平,彭湘粤,黎晓静,等临床路径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手术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30- 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胡雁护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作者题名[EB/OL]网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 [EB/OL]其他: [R]、[P]、[A]、[C]、[Z]等。

关键字:急诊护士压力  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呵护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急诊护士而言,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除了专业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性质紧张,设计疾病多样复杂,现场急救环境差,干扰因素多,人力物力有限,急救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需要护理队伍的相对稳定。随着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缘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强度,护士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化、躯体化、焦虑、敌对。  1压力源分析  1居于第一位的当是工作量太大,倒班多、工作量饱和。夜班使人体生物钟紊乱,长期熬夜,缺乏休息和睡眠,造成人体生理机能失调,及易发生疲劳,对人的神经行为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2随着护龄的延长,许多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也随之增多,但工作时间越长,越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在指导护生时害怕出现问题而产生心理压力。  3来自护理管理者、医生及同事的不理解;护士的深造机会少,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不高,使护士的自身价值与现实发生矛盾。  2应对方式  1给予人力资源的倾斜,适当增加科内护士人员编制,减轻其工作负担;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必要时采取人员轮换制度,缓解工作压力。护士长应做好护士的宏观调配,合理排班。在工作中尽力以“人本原则”为基础,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  2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耐受力。护士应学会从容面对压力,积极采取放松技巧,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有利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老年护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汉斯的《护理学》这本期刊的领域有这些,你可以看看护理管理   护理教育   基础护理   护理学基础   护理药械   缓和护理   中医护理   精神卫生   康复护理   护理伦理   个案护理   医院感染控制   病理生理学   健康评估   社区健康护理   急救护理   老年护理学   心血管护理   护理评估

共情艺术与老年护理【关键词】 老年护理 当今世界已经历着一个史无前例的人口转变。据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从现在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从大约6亿增加到20亿左右。老龄化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同时也给护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内有调查发现,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个体常并存情绪障碍〔1〕,其实质为创伤的恐惧、分离的哀伤和爱的缺乏,使得从事 老年护理的护士面临更为复杂的护理环境。将共情艺术应用于老年护理,有助于护士更加理解老年患者,并因此促进他们的健康,同时还可避免护士情感的耗竭。 1 共情的概念 共情(empathy)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2〕。共情是能够理解和分担对方精神世界中各种负荷的能力,要求护士能够进入病人的精神世界,就如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以期更好地理解需要帮助的个体。共情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病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病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2 老年护理的新观念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3〕。老年护理不单局限于疾病的护理和生活照顾,还需从深层次的情感护理入手,使老年人身心愉快。 3 护患共情 1 走进病房,走近病人 理解病人的需要、情感和所处的环境或状态,对保证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是基本的要素〔4〕。老年患者刚住院时,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和不适应,易产生忧虑、紧张和恐惧等负性心理。如果护士能以笑脸主动相迎,亲切地直呼其名,说:“我就是您在医院的熟人,有事请找我。”作为一位患者,听到这句贴心的话时,那份意外的感动和心理满足是难以名状的。护患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老年人往往对自己的疾病能否治愈和经济支出过分担忧,故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对其疾病的态度和医护人员对其隐瞒疾病的严重程度。护士可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化作一份理解、一种智慧和极大的关爱,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并与其家属联系,让他们多来看望病中的老人,使老年患者获得更多的倾诉和经济支持。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普遍多病共存。我科为老年科病区,长期瘫痪在床的病人占有相当比例。春节前的一次晨间护理,见一位新入院老年患者愁眉枯涩,久久地望着窗外。护士长以其敏锐、细腻的眼光读懂了患者的需要、痛苦和渴望,即在下班后买来了红灯笼、红辣椒等小挂件,赶在春节前把每个病房装扮得喜气又温馨,让病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护士愿意花费时间了解作为一个个体的病人,与病人之间的共情关系的结果是促进并维持病人身体、情感的良好状态,使病人有能力应对并帮助他们调整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人至暮年,渐渐感到死亡的来临,老年人总是喜欢谈及往事,以此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护士应把老年病人看成是一个整体的人,一个正在完成他全部生命过程中重要阶段的人,他们从心理上需要理解、关心、安慰和帮助。护士可将倾听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倾听时不要左顾右盼,不要随便插话,慎重与细心地把握老人微妙的情感过程,用恰当的表现和手势迎合老人,说明在认真地听,老人会更有兴致,以达到情感的宣泄。 2 提高共情能力,避免情感耗竭 美学修养、个人的经验、成熟程度有助于护士对老年病人的理解。人到老年,这是人一生中最后也是最艰难的一站。护士站在人生最后一个驿站的道口,每天都在直面死亡。随着病人一个个离去,护士自己也会陷入到失落中,有时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逝去的情境中无法自拔。工作的时候,可以始终坚持对病人微笑,但心里却害怕与他们在一起,感觉他们随时都可能走了,自己说不定哪天也这样离开。共情能使护士意识到与病人之间有差别,避免由于同情而不是共情导致的个人情感的耗竭的护士不恰当的感情卷入,从而作出适当的职业反应。 将共情艺术贯穿于日常护理点滴工作中,让老年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真诚关怀照顾、精神上的安慰和治疗性的支持,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可避免护士情感的耗竭。老年患者对护士价值的认可能进一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让护士觉得护理工作更有意义、动力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刘玉春离休老龄人情绪障碍调查及护理对策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4): 2 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5-56, 3 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 4 Olson JKRelationships between nurseexpressed empathy,patientperceived empathy and patient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1995,27(4):317- 作者单位: 200241 上海,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医院 作者:汪芳 老年护理需求与护理教育改革的思考作者:王娟 作者单位:130000长春市第二医院 【关键词】 老年 护理需求 护理教育 改革 老年护理需求现状 ①目前我国的状况是老龄人口多,对老年护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②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社会问题,即家庭小型化。③当前社区卫生建设在老年社会化护理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得到,且这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农村更为突出。④医疗保险改革并不能很好解决老年人口的医疗问题:没有形成医院自身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内在机制,卫生资源的不足和浪费并存;现有的医疗体制“重治疗轻预防”,没有把疾病预防放在应有的位置;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享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障条件;城镇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对卫生资源的享用存在明显的不公平;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滞后。 发展老年护理院势在必行 ①老年医疗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保障的重要方面。老年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反映。随着家庭小型化结构的出现,过去老年人养老以家庭为主的模式必然走向社会化服务为主和家庭相集合的模式。②发达国家在养老、救助、护理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程度比较高,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老年医院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在一些发达国家,老年病医院、老年病医疗中心已相当普遍,这些为老年病预防、诊断、治疗及社会化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跟不上人口状况的发展,养老护老的社会化服务程度非常低,目前建立的老年护理院数量极少。③老年医疗和老年护理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差异,综合性医院收治的病人与护理院收治的病人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需住院治疗的重病人,是综合性收治的对象,而因老年性疾病或重病后仍需继续康复治疗生活不能自理者,是护理院收治的主要对象。所以老年护理院是老年病人较为适宜的医疗场所。但是当前老年护理院发展缓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落后现实的需求。而正是由于发展落后,使一些综合医院承担了部分护理院的职能,这是不合理的。因此,应当大力发展老年护理院事业。 开发和完善老年人护理保险业务 ①按中国的传统,照料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但是严重的老龄化趋势和日益小型化的家庭结构,使得这种美德难以为继。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仅靠家庭成员护理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显得力不从心。②老年护理是在老年人的病情稳定后进行的,它需要的时间较长,所花费的人力也较多,费用难以控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究竟应该提供何种水平的护理,不仅是个道德问题,更直接关系到护理费的多少。老年护理的这种特殊性和费用不确定性,使得整个社会有必要在老年医疗之外,建立独立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③护理保险是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护的重要部分,它既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又适当减轻社会保险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医疗费上涨趋势的加剧,其意义将日益突出。④从我国目前的保险现状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仅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改革还未完全成熟,且存在许多与现象,还无法覆盖所有老年人,它仅提供给工薪阶层,而无法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⑤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已先后建立较为完善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已成为健康保险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在咖啡老年人护理保险上的成功经验,在此方面作为相应的努力。 护理教育改革 积极更新护理概念,将当前的人口结果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护理人员在老年护理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广泛宣传,以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护理人员培养的重视,逐步建立、健全各层次教育体制及人员专业教育。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育管理部门应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及老年护理人员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老年护理人员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在借鉴国外老年护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现有护理院校或专业的教育计划,制定合理的老年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编撰合适教材:需要编撰时候我国特点的老年护理学教材,要突出老年人群的特点,反映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领域中的新动向、新成就、新技术,体现多学科交叉和渗透,既要考虑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同时也要保持相对稳定。 加强教学实践:老年护理学是注重实践的学科,因此要加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点抓各项护理服务技能培训。课程安排上,在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必须尽快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老年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应当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培训,尽快提高老年护理教育师资水平。 重视和加强对老年护理的科研工作:在我国,老年护理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规范教学需要进行广泛研究,才能更好地实践老年护理学的教学工作。 总之,要很好地解决老年护理这一社会问题,对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面,只有培养大量品学兼优的老年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参考文献】 1 郭薇,对社会康复中老年康复的思考,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615- 2 王艳梅浅淡老年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对象中国健康理论与实践,2003,9:511- 3 王伯莹,赵艳梅认同、倾听、亲情-老年护理新观点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4- 我的回答你满意吗?

老年论文参考文献

共情艺术与老年护理【关键词】 老年护理 当今世界已经历着一个史无前例的人口转变。据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从现在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从大约6亿增加到20亿左右。老龄化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同时也给护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内有调查发现,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个体常并存情绪障碍〔1〕,其实质为创伤的恐惧、分离的哀伤和爱的缺乏,使得从事 老年护理的护士面临更为复杂的护理环境。将共情艺术应用于老年护理,有助于护士更加理解老年患者,并因此促进他们的健康,同时还可避免护士情感的耗竭。 1 共情的概念 共情(empathy)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2〕。共情是能够理解和分担对方精神世界中各种负荷的能力,要求护士能够进入病人的精神世界,就如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以期更好地理解需要帮助的个体。共情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病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病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2 老年护理的新观念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3〕。老年护理不单局限于疾病的护理和生活照顾,还需从深层次的情感护理入手,使老年人身心愉快。 3 护患共情 1 走进病房,走近病人 理解病人的需要、情感和所处的环境或状态,对保证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是基本的要素〔4〕。老年患者刚住院时,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和不适应,易产生忧虑、紧张和恐惧等负性心理。如果护士能以笑脸主动相迎,亲切地直呼其名,说:“我就是您在医院的熟人,有事请找我。”作为一位患者,听到这句贴心的话时,那份意外的感动和心理满足是难以名状的。护患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老年人往往对自己的疾病能否治愈和经济支出过分担忧,故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对其疾病的态度和医护人员对其隐瞒疾病的严重程度。护士可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化作一份理解、一种智慧和极大的关爱,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并与其家属联系,让他们多来看望病中的老人,使老年患者获得更多的倾诉和经济支持。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普遍多病共存。我科为老年科病区,长期瘫痪在床的病人占有相当比例。春节前的一次晨间护理,见一位新入院老年患者愁眉枯涩,久久地望着窗外。护士长以其敏锐、细腻的眼光读懂了患者的需要、痛苦和渴望,即在下班后买来了红灯笼、红辣椒等小挂件,赶在春节前把每个病房装扮得喜气又温馨,让病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护士愿意花费时间了解作为一个个体的病人,与病人之间的共情关系的结果是促进并维持病人身体、情感的良好状态,使病人有能力应对并帮助他们调整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人至暮年,渐渐感到死亡的来临,老年人总是喜欢谈及往事,以此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护士应把老年病人看成是一个整体的人,一个正在完成他全部生命过程中重要阶段的人,他们从心理上需要理解、关心、安慰和帮助。护士可将倾听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倾听时不要左顾右盼,不要随便插话,慎重与细心地把握老人微妙的情感过程,用恰当的表现和手势迎合老人,说明在认真地听,老人会更有兴致,以达到情感的宣泄。 2 提高共情能力,避免情感耗竭 美学修养、个人的经验、成熟程度有助于护士对老年病人的理解。人到老年,这是人一生中最后也是最艰难的一站。护士站在人生最后一个驿站的道口,每天都在直面死亡。随着病人一个个离去,护士自己也会陷入到失落中,有时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逝去的情境中无法自拔。工作的时候,可以始终坚持对病人微笑,但心里却害怕与他们在一起,感觉他们随时都可能走了,自己说不定哪天也这样离开。共情能使护士意识到与病人之间有差别,避免由于同情而不是共情导致的个人情感的耗竭的护士不恰当的感情卷入,从而作出适当的职业反应。 将共情艺术贯穿于日常护理点滴工作中,让老年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真诚关怀照顾、精神上的安慰和治疗性的支持,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可避免护士情感的耗竭。老年患者对护士价值的认可能进一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让护士觉得护理工作更有意义、动力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刘玉春离休老龄人情绪障碍调查及护理对策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4): 2 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5-56, 3 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 4 Olson JKRelationships between nurseexpressed empathy,patientperceived empathy and patient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1995,27(4):317- 作者单位: 200241 上海,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医院 作者:汪芳 老年护理需求与护理教育改革的思考作者:王娟 作者单位:130000长春市第二医院 【关键词】 老年 护理需求 护理教育 改革 老年护理需求现状 ①目前我国的状况是老龄人口多,对老年护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②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社会问题,即家庭小型化。③当前社区卫生建设在老年社会化护理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得到,且这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农村更为突出。④医疗保险改革并不能很好解决老年人口的医疗问题:没有形成医院自身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内在机制,卫生资源的不足和浪费并存;现有的医疗体制“重治疗轻预防”,没有把疾病预防放在应有的位置;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享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障条件;城镇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对卫生资源的享用存在明显的不公平;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滞后。 发展老年护理院势在必行 ①老年医疗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保障的重要方面。老年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反映。随着家庭小型化结构的出现,过去老年人养老以家庭为主的模式必然走向社会化服务为主和家庭相集合的模式。②发达国家在养老、救助、护理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程度比较高,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老年医院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在一些发达国家,老年病医院、老年病医疗中心已相当普遍,这些为老年病预防、诊断、治疗及社会化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跟不上人口状况的发展,养老护老的社会化服务程度非常低,目前建立的老年护理院数量极少。③老年医疗和老年护理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差异,综合性医院收治的病人与护理院收治的病人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需住院治疗的重病人,是综合性收治的对象,而因老年性疾病或重病后仍需继续康复治疗生活不能自理者,是护理院收治的主要对象。所以老年护理院是老年病人较为适宜的医疗场所。但是当前老年护理院发展缓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落后现实的需求。而正是由于发展落后,使一些综合医院承担了部分护理院的职能,这是不合理的。因此,应当大力发展老年护理院事业。 开发和完善老年人护理保险业务 ①按中国的传统,照料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但是严重的老龄化趋势和日益小型化的家庭结构,使得这种美德难以为继。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仅靠家庭成员护理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显得力不从心。②老年护理是在老年人的病情稳定后进行的,它需要的时间较长,所花费的人力也较多,费用难以控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究竟应该提供何种水平的护理,不仅是个道德问题,更直接关系到护理费的多少。老年护理的这种特殊性和费用不确定性,使得整个社会有必要在老年医疗之外,建立独立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③护理保险是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护的重要部分,它既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又适当减轻社会保险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医疗费上涨趋势的加剧,其意义将日益突出。④从我国目前的保险现状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仅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改革还未完全成熟,且存在许多与现象,还无法覆盖所有老年人,它仅提供给工薪阶层,而无法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⑤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已先后建立较为完善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已成为健康保险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在咖啡老年人护理保险上的成功经验,在此方面作为相应的努力。 护理教育改革 积极更新护理概念,将当前的人口结果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护理人员在老年护理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广泛宣传,以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护理人员培养的重视,逐步建立、健全各层次教育体制及人员专业教育。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育管理部门应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及老年护理人员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老年护理人员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在借鉴国外老年护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现有护理院校或专业的教育计划,制定合理的老年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编撰合适教材:需要编撰时候我国特点的老年护理学教材,要突出老年人群的特点,反映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领域中的新动向、新成就、新技术,体现多学科交叉和渗透,既要考虑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同时也要保持相对稳定。 加强教学实践:老年护理学是注重实践的学科,因此要加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点抓各项护理服务技能培训。课程安排上,在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必须尽快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老年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应当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培训,尽快提高老年护理教育师资水平。 重视和加强对老年护理的科研工作:在我国,老年护理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规范教学需要进行广泛研究,才能更好地实践老年护理学的教学工作。 总之,要很好地解决老年护理这一社会问题,对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面,只有培养大量品学兼优的老年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参考文献】 1 郭薇,对社会康复中老年康复的思考,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615- 2 王艳梅浅淡老年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对象中国健康理论与实践,2003,9:511- 3 王伯莹,赵艳梅认同、倾听、亲情-老年护理新观点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4- 我的回答你满意吗?

老人摔倒扶不扶论文参考文献;;。什么时间要呢?我能帮忙

[1] 郑文峰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再认识[J]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05,(04) [2] 曲海波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人口学原因[J] 人口研究 , 1989, (04) [3] 刘传江 中国人口老龄化前景与对策专家研讨会综述[J] 社会学研究 , 1993, (06) [4] 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三个特点[J] 了望 , 2000,(38) [5] 蒋正华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 求是 , 2005,(06) [6] 王先益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综述[J] 人口学刊 , 1990, (05) [7] 张杰, 张展新 直面中国人口老龄化[J] 中关村 , 2004,(07) [8] 邬沧萍, 徐勤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J] 中国人口科学 , 1990, (02) [9] 朱忠祥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 2002,(01) [10] 杜寿杰, 张文珂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J] 发展论坛 , 1997,(11) [1] 丁葵桃 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0,(04) [2] 崔凤 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J] 新长征 , 1999,(05) [3] 李红 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分析与对策[J] 行政与法 , 1998,(02) [4] 成凤皋 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对策[J] 理论建设 , 1996,(02) [5] 普建中 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 创造 , 2000,(07) [6] 刘观海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 福州党校学报 , 1996,(01) [7] 郭远发 , 陶立群 我国老龄科学的起步[J] 了望 , 1989, (37) [8] 周彦杰 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J] 前线 , 2001,(06) [9] 刘观海 福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J] 福州党校学报 , 2005,(02) [10] 杨伟国 人口老龄化挑战欧洲就业[J] 求是 , 2005,(13)

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护理体会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n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the nursing of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Method: 60 patients of cerebral 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 and different nursing cares were adopted dy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Result: In all 60 patients,38 cases were cured,18 cases were improved,2 cases had no change, and 2 cases Conclusion: The nursing method above can help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recovered and can decrease the   Key words: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22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6岁,脑血栓形成35例,脑出血25例,其它4例。  2 治疗转归: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  2 观察与护理  1 病情观察  1 意识:意识的变化往往能提示病情的轻重,应了解发病时意识状态和昏迷程度,本组病人有意识障碍21例。  2 瞳孔: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瞳孔的改变能提示病变的部位及病的加重或减轻。  3 生命体征:①血压可以反映颅内情况改变,颅内压升高要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对脑出血病人不利,可致再次出血;血压过低可致脑供血不足,可加重脑血栓形成病人的病变;脑出血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并发脑疝而死。因此,血压高低可作为使用降颅内压药物的依据;②脉搏缓慢时说明有颅内压增高趋势;③发热的原因有中枢性或感染性发热,如果体温低、四肢厥冷则说明有休克的可能;④呼吸频率是否规则和呼吸的深浅,如出现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鼾音则表示病情严重。  4 观察肢体运动:脑血管病多伴有肢体瘫痪。本组病例几乎全部有程度不一的肢体瘫痪或麻木,活动受限,多为一侧肢体。肢体缓解及加重亦说明脑血管病的变化。  2 急性期的护理  1 休息: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更换床位时注意移动头部要轻,慢,稳。脑缺血病人在1周以内应完全卧床休息,禁用冰袋。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受颅内压影响,对有缺氧病人要及时给氧,有意识障碍病人为防止其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可插入导气管,及时吸净气管内分泌物。  3 抽搐和瘫痪的护理:因为有抽搐的可能,必须准确地给予镇静药物,仔细观察抽搐状态及持续时间,抽搐的部位。有肢体瘫痪者,为了防止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要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肌腱伸展运动和关节曲伸运动。  4 排泄的护理:意识障碍的病人常有排尿排便障碍,对于尿潴留者应留置尿管,防治尿路感染,每天膀胱冲洗,尿道口抹洗;有排便困难者,应予缓泻药物或人工排便。  3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由于病人昏迷及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及褥疮,为此,要定时按摩或理疗,还要配合其他辅助方法,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整洁平坦。  4 脑血管的心理护理及恢复期功能锻炼:瘫痪病人重者终日卧床,轻者有肢体活动不便,尤其是再瘫痪者,常有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精神萎靡,容易悲观失望。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要有特别的耐心,关怀体贴,尽量做到细致,及时热情满足病人合理要求。同时要注意病人情绪,多安慰病人,解除病人思想顾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期活动能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脑血管病人急性期过后可逐步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上通过对瘫痪肢体的按摩及活动,可防止肢体的萎缩和畸形。对后天失语症要积极进行语言的再训练。针灸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对肢体瘫痪可取穴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昆仑,失语可用哑门、廉泉等穴位。  参考文献:  〔1〕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88.  〔2〕 成慧琴,王环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31例〔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3):11.

如果不给钱的话,很难找到合适的。

可以的,没问题的。如果我们有了这本文献,并会及时通过网上发给你看的。

老年人论文参考文献

可以的,没问题的。如果我们有了这本文献,并会及时通过网上发给你看的。

2]凌文豪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挑战及对策[J]求索2009(10)[3]李衡,周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12)[4]郑少春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5]王亚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学术界2008(03)[6]师振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问题2008(07)[7]孙祁祥,朱俊生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J]财贸经济2008(04)[8]张文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16)[9]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杨颖新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效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04)[2]郑少春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3]师振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问题2008(07)[4]孟庆平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03)[5]郝向东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险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3(01)[6]史维良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证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3(08)[7]成海霞走出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劳动保障2013(08)[8]朱卫东,姚建平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未来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其对策[J]经纪人学报2013(02)[9]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杨颖新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效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04)[2]李晓霞,郝国喜上海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偿还[J]中国集体经济2010(06)[3]郑少春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4]郑少春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5]刘雄英,黄纯波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2)[6]班茂盛,朱连忠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7]马斌,程贯平,刘文军广东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养老保险对策[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2)[8]王金安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陷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07)[9]宋科凡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筹款模式选择[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老人摔倒扶不扶论文参考文献;;。什么时间要呢?我能帮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