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戏曲文献资料简介

发布时间:

中国戏曲文献资料简介

戏曲(traditional opera)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秦腔、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等六十多个剧种。 戏曲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汉族的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红”、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一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戏曲始终扎根于汉族民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看戏至今仍然是汉族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一般说来,北方人多喜看京剧,南方人则多爱好越剧,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平,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它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平。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春台”和“和春”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楚调(汉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粉墨春秋(陈芳演出杨门女将)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紧次于京剧,居各地方剧种之首,目前在我国十六个省市有专业豫剧团的存在。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 演出海报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评剧 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国十二年(1923),创建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纳名宿吕海寰建议,改称“评剧”;民国二十五年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版《海棠红》,新闻界将评剧之称谓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评剧源于冀东民间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间农历新正花会活动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双人彩扮,对歌对舞,群体伴唱伴舞,锣鼓击节,唢呐或丝竹配乐伴奏,以歌唱民间生活故事、历史人物、四季风光为主要内容。 明、清两代多有以唱秧歌为业者,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至清末,秧歌又汲取了乐亭皮影、鼓书等,遂演变成为具有冀东地方特色的“蹦蹦戏”。 蹦蹦戏初期为两小戏(一旦一丑),有唱有白,载歌载舞;所演剧目有百种以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首尾贯穿的人物,以叙事体第三人称为其主要特点。音乐上也是向板腔体过渡的形态。因蹦蹦艺人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并以竹板(节子板)击节,故有蹦蹦戏与莲花落之混称。演出形式是先以群体合唱“四喜歌”开场,再引出正戏。 道光二十年(1840)后,农民以习蹦蹦戏谋生者日益增多,涌出了大批唱蹦蹦戏的艺人。由于艺人们各自所操的乡土方言和活动地域的不同,遂形成了东、西、北三路蹦蹦戏。光绪六年至二十六年(1880-1990)间,出现了许多半职业和职业性的班社。班社中优秀的蹦蹦艺人在互相竞争中,又彼此交流,互相汲取,从而推动了蹦蹦戏不断向前发展,将对口彩唱两小戏推进到三小戏(即拆出戏)阶段。 折出戏扮演者由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剧本由说唱体演变为代言体,出现了分场式的小型剧目,表演上也开始有了简单的脚色行当划分,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在一些剧目中开始引进模拟现实生活的写实动作,同时也开始仿效大剧种的程式动作。但又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 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秦,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击节乐器甩掉了竹子板,改用枣木梆子并借用河北梆子锣经,启秦时以拉板胡者跺脚为令来指挥乐队伴秦。舞台设施只置一桌二椅和"守旧",别无他物。 折出戏剧目计有百余种,大部分来源于两小戏,或影卷、梆子剧本。另一部分则是依据民间现实生活、时事传闻、古今传奇、历史小说、子弟书鼓词等编写而成。在折出戏时期,清光绪三十四年,由于光绪、慈禧的相继逝世,清政府下令百日内禁止娱乐活动,致使蹦蹦戏各班社处于瘫痪状态,多有解体。同年秋,一些艺人成立了庆春社。为防止当局禁演,遂仿照大戏模式对折出戏进行全面改造,大量汲取了梆子板式和锣鼓,使蹦蹦戏具有了大型剧种的雏型。改革后的蹦蹦戏,定名为“平腔梆子戏”。 宣统元年,唐山兴盛了永盛茶园,邀请庆春社做开业演出,深受广大工人及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庆春社在唐山站住了脚跟。为巩固蹦蹦戏在城市中的阵地,班社艺人奋力赶写赶排新戏,至民国元年,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剧目已达三十余部,与此同时,也健全了表演行当,完善了唱腔板式和伴秦体制,从而使蹦蹦戏具有了崭新的艺术风貌。至此,孕育在秧歌母体中的民间小戏,终于在民国初年以新的姿态脱颖而出,时人称其为唐山落子,后定名为评剧。 《杨三姐告状》、《安重根刺伊腾博文》等现代戏面对社会现实生活,以时事新闻为题材,在当时很有影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评剧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有许多省、市、自治区组建了评剧艺术团体,至此,评剧一跃而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杨三姐告状》又名《枪毙高占英》。根据真人真事编剧。写民国七年,富绅富贵章之子高占英娶贫女杨二姐为妻,高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二姐劝夫改邪归正,高便怀恨在心。奸夫淫妇合谋,害死二姐。三姐杨玉娥在吊孝中发现疑点,乃赴滦县告状,县官受贿,致使三姐败诉。三姐不服,上告直隶总厅(天津),斗争终于胜利。高占英伏法遭枪决。 此剧民国八年(1919)首演于哈尔滨庆丰剧院。剧本首载1929年诚文信书局出版的《评戏大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12月出版的《成兆才剧本选集》亦收此剧。 《花为媒》故事见《聊斋志异-寄生》。写王俊卿与表姐李月娥互相爱慕,但月娥父坚不允婚,俊卿相思成病。媒婆阮妈另选张五可,并定计花园相亲。张、王一见钟情。迎娶之日,月娥母趁丈夫外出,亦将月娥送至王家,俊卿遂娶二妻。 此剧民国三年(1914)由庆春平腔梆子班首演于唐山盛茶园。后收入《评剧大全》第2集。 越剧名剧玉蜻蜓评剧表演艺术家有新凤霞、赵丽蓉等。 主要曲目:红楼梦越剧 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尹桂芳、徐玉兰、王文娟、袁雪芬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莆仙戏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 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黄梅戏 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半把剪刀》、《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九件衣》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杨俊、韩再芬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剧团主要有安徽省黄梅剧团、安庆黄梅剧团、湖北省黄梅剧团潮剧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戏、潮曲,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距今已有44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被称为戏曲活化石。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闽南漳州地区的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及平和县等,广泛流行于香港、东南亚、上海、以及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泰国曾经是潮剧在全球的发展中心,现还有泰语潮剧,凡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潮音。潮剧经常在庙会上演出,表示于对“老爷”(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爱在非常热闹的氛围下观看,使节日气氛更加浓重,因此,潮剧要比其它剧种更具浓郁的民俗色彩。 潮剧唱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唱腔的用调上。曲牌唱腔或对偶曲唱腔一般都应用四种调即〔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三五调〕、〔反线调〕,此外还有〔锁南枝〕调、〔斗鹌鹑〕调,以及犯腔犯调。 〔轻三六调〕以61235为主音构成旋律,适用于表现欢快跳跃、轻松热烈的情调,如《大难陈三》的〔哭相思〕。 〔重三六调〕以71245为主音构成旋律,用于表现庄穆、沉重、激动的情绪,如《奏黉门》的〔黄龙滚〕。 〔活三五调〕以57124为主音构成旋律,善于表现悲哀和优怨的情感。〔活三五调〕为潮剧唱腔中的特殊音调,在唱腔中,其音调和潮语腔调十分密切,因唱词语音升降而产生音调圆活多变,故艺人说:“从乐谱上看,〔活三五调〕只有五音,但唱奏之,则一音数韵,圆活变化不止十音。”具有潮腔潮调的浓厚韵味,如《琼花》的〔晴天霹雳〕等;〔活三五调〕属悲调,但潮剧唱腔用调多变,也有悲调喜唱的,如《京城会》的〔皂罗袍〕。 〔反线调〕以61245为主音构成旋律,它是〔轻三六调〕的变体调,即以凡为宫,唱奏起来有特殊的风味,多用于游园玩耍、轻松明快的场面,如《刺梁骥》的〔罗汉月〕等。 犯腔犯调,是潮剧唱腔用调中经常出现的手法。潮剧唱腔用调比较讲究,一般互不混杂,如〔轻三六调〕避免74为主音,〔重三六调〕避免63为主音,如果混用,则为相犯。传统剧目《杨子良讨亲》中的曲牌〔弄魂幡〕,是由〔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三五调〕〔反线调〕四个调相犯而成,艺人俗称为〔四斗臭(凑)〕,具有诙谐风趣的情调。〔锁南枝〕调和〔斗鹌鹑〕调也属犯调,但其子母腔句比较稳定。 〔斗鹌鹑〕调多用于自叹或待迟(待人末至)场面,带有凄清伤感的情绪。〔锁南枝〕曲调较为沉闷,但也用于激动场面。 潮剧演唱用真声,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影响,与京剧、粤剧等的假声唱腔有很大区别,唱念用古谱"二四谱",韵味浓郁。唱腔是以曲牌联缀为主的曲牌体和板腔体的联和体制,至今仍保留着一唱众合(帮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风格独特,表现力很强。 剧目分三类: 一类是来自宋元南戏和元明杂剧,传奇如《琵琶记》、《荆钗记》、《拜月亭》、《白兔记》、《高文举珍珠记》等等;另一类是取材于地方民间传说或以当地实事编撰的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辞朗洲》、《金花女》,以及《龙井渡头》、《陈太爷选婿》、《换偶记》、《月容夫人》、《柴房会》、等;中国辛亥革命(公元一九一一年)和“五四”运动前后,潮剧盛行“样板戏”(即当时的现代戏)曾上演过《林则徐》、《人道》、《姐妹花》、《空谷兰》等许多剧目,也是潮剧丰富的传统剧目的一部分。 潮剧三宝:《扫窗会》《闹钗》《杨令婆辩本》;此外还有《刘明珠》、《告亲夫》、《闹开封》、《芦林会》、《井边会》等经典剧目;后期新编的古装潮剧更是数不胜数,样板戏亦层出不断。 特色乐器:二弦、椰胡、大笛、大鼓、深波、曲锣、号头、潮州唢呐。淮剧 淮剧《牙痕记》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距今已在二百余年的老剧种,早在清代中叶,江苏盐阜(盐城和阜宁)、清淮宝(淮安和宝应)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淮剧语言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20个韵部。淮剧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以[淮调]、[拉调]、[自由调]为三大主调。[淮调]高亢激越,诉说性强,大多用于叙事。拉调委婉细腻,线条清新,适用于抒情性的场景;[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大,具有综合性的表现性能。围绕三大主调而派生出来的一些曲调,如一字腔、叶字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等。 淮剧《一江春水向东流》淮剧的伴奏乐器、管弦乐有二胡、三弦、扬琴、笛、唢呐等,打击乐器有扁鼓、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在香火戏锣鼓基础上吸收麒麟锣、盐阜花鼓锣等民间锣鼓演变而成。 淮剧的经典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和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顾凤英》(牙痕记)《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淮剧传统经典剧目有《孟丽君》、《牙痕记》(又名《安寿保卖身》)、《玉杯缘》、《嫁衣血案》(又名《九件衣》)、《打碗记》、《哑女告状》、《恩仇记》、《柜中缘》、《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以及清宫戏《蓝齐格格》等颇有影响。 上海淮剧团为以《金龙与蜉蝣》为标志,都市新淮剧的旗号在戏剧界引起很大凡响。当今 江苏省淮剧团创作的精品工程淮剧现代戏《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孟丽君》也深受观众喜爱;《金色的教鞭》、《小豆庄风情》 被拍成电影。昆曲 昆曲牡丹亭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北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清代著名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至今仍然广为流传。秦腔 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其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得名,陕西话发音尤为妙),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体声腔,也是梆子腔(乱弹)系统的母体。现在北方各地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它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成为第405位粉丝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扩展资料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时髦的话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或者说它是一个“场”,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中国戏曲的体态与风姿,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直接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又和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民俗、中国伦理、中国艺术、中国政治、中国经济等,都发生层次深浅不同的各种联系。因此,研究中国戏曲必须作多学科的开掘,对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作整体性的观察和思考,才能窥察到中国戏曲的奥秘。这便是把中国戏曲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的原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戏曲

2、金牛座(4月20日-5月20日)金牛座的人比较保守固执,比较稳定,不愿意频繁的变动,工作中会很努力,投资很有眼光。

中国戏曲文献资料

以下中国戏曲学院戏曲史论考研参考书以及资料笔记:《艺术概论》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戏曲史教程》钮镖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京剧史》马少波 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戏剧史》余秋雨 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戏曲史》麻文琦 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戏曲史》廖奔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世戏曲史》[日] 青木正儿 原著 中华书局《中国戏曲学院专业一文房四宝·权威笔记》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学院专业一文房四宝·思维导图》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学院专业一文房四宝·必备题库》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学院专业一文房四宝·戏曲典例》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艺术学概论重点笔记》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学院专业一专题题目》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知识》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京剧理论》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史必读文献汇总》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剧史》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史简要》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京剧史》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剧史论》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

下面是一个很粗略的分类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中国戏曲 1 、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 中

2022年中国戏曲学院862中国戏曲史考研参考书有:《中国戏曲史教程》 钮骠 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京剧史》马少波 中国戏剧出版社《新中国戏剧史》傅谨 湖南美术出版社《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 刘小梅辅导资料笔记:《862中国戏曲史:必读及文献》《862中国戏曲史:戏曲剧目赏析》《862中国戏曲史:京剧史》《862中国戏曲史:京剧理论》《862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史》《862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知识大全》《862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史简要》《862中国戏曲史:历年真题》

成为第405位粉丝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扩展资料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时髦的话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或者说它是一个“场”,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中国戏曲的体态与风姿,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直接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又和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民俗、中国伦理、中国艺术、中国政治、中国经济等,都发生层次深浅不同的各种联系。因此,研究中国戏曲必须作多学科的开掘,对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作整体性的观察和思考,才能窥察到中国戏曲的奥秘。这便是把中国戏曲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的原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文献资料库

京剧是北京地区形成的戏剧剧种之一 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在徽剧和汉戏的基础上 吸收了昆曲 秦腔等一系列戏曲剧中的 优点和特长演变而来。京剧的剧目有1000多个,其 内容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

以下中国戏曲学院戏曲史论考研参考书以及资料笔记:《艺术概论》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戏曲史教程》钮镖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京剧史》马少波 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戏剧史》余秋雨 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戏曲史》麻文琦 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戏曲史》廖奔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世戏曲史》[日] 青木正儿 原著 中华书局《中国戏曲学院专业一文房四宝·权威笔记》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学院专业一文房四宝·思维导图》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学院专业一文房四宝·必备题库》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学院专业一文房四宝·戏曲典例》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艺术学概论重点笔记》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学院专业一专题题目》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知识》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京剧理论》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史必读文献汇总》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剧史》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曲史简要》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京剧史》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中国戏剧史论》才思考研考博·中国戏曲学院教研组编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全国戏曲全部种类介绍 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龙江剧 辽南戏 昆剧 梨园戏 京剧 晋剧 吉剧 黄龙戏 淮剧 滑稽戏 花儿剧 沪剧 河北梆子 赣剧 二人转 二人台 川剧 北方昆曲 新城戏 中国五大戏曲指的是 :京剧、昆曲、黄梅戏、豫剧、评剧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苦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中国戏曲网 包含戏曲新闻,名家名段,戏曲视频,戏曲音乐,戏曲伴奏,戏曲文献资料,戏曲铃声,戏曲台词等综合性戏曲资讯网站

中国戏曲文献资料有哪些

京剧,也称“京戏”、“国剧”、“皮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 、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胡琴(京胡)、和锣鼓、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是北京地区形成的戏剧剧种之一 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在徽剧和汉戏的基础上 吸收了昆曲 秦腔等一系列戏曲剧中的 优点和特长演变而来。京剧的剧目有1000多个,其 内容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

戏曲百科名片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话剧。  目录[隐藏]  释义  戏曲的起源  戏曲的特点京剧  评剧  越剧  黄梅戏  淮剧  昆曲  豫剧  秦腔  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戏曲音乐  报纸《戏曲》 释义  戏曲的起源  戏曲的特点 京剧  评剧  越剧  黄梅戏  淮剧  昆曲  豫剧  秦腔  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 戏曲音乐  报纸《戏曲》  戏曲(traditional opera)  戏曲中国六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等五十多个剧种。  [编辑本段]释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编辑本段]戏曲的特点  京剧  京剧女老生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京,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春台”和“和春”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楚调(汉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经典剧目:  霸王别姬(梅派)、白蛇传、定军山、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群英会、借东风(须生)、玉堂春(程派)、九件衣、文昭关、望江亭、徐策跑城、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全部)锁麟囊、探阴山、杨门女将、 文姬归汉、罗成叫关、孟丽君、游上林(折子戏)、赵氏孤儿、谢瑶环  评剧  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国十二年(1923),创建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纳名宿吕海寰建议,改称“评剧”;民国二十五年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版《海棠红》,新闻界将评剧之称谓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评剧源于冀东民间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间农历新正花会活动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双人彩扮,对歌对舞,群体伴唱伴舞,锣鼓击节,唢呐或丝竹配乐伴秦,以歌唱民间生活故事、历史人物、四季风光为主要内容。  明、清两代多有以唱秧歌为业者,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至清末,秧歌又汲取了乐亭皮影、鼓书等,遂演变成为具有冀东地方特色的“蹦蹦戏”。 蹦蹦戏初期为两小戏(一旦一丑),有唱有白,载歌载舞;所演剧目有百种以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首尾贯穿的人物,以叙事体第三人称为其主要特点。音乐上也是向板腔体过渡的形态。因蹦蹦艺人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并以竹板(节子板)击节,故有蹦蹦戏与莲花落之混称。演出形式是先以群体合唱“四喜歌”开场,再引出正戏。 道光二十年(1840)后,农民以习蹦蹦戏谋生者日益增多,涌出了大批唱蹦蹦戏的艺人。由于艺人们各自所操的乡土方言和活动地域的不同,遂形成了东、西、北三路蹦蹦戏。光绪六年至二十六年(1880-1990)间,出现了许多半职业和职业性的班社。班社中优秀的蹦蹦艺人在互相竞争中,又彼此交流,互相汲取,从而推动了蹦蹦戏不断向前发展,将对口彩唱两小戏推进到三小戏(即拆出戏)阶段。 折出戏扮演者由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剧本由说唱体演变为代言体,出现了分场式的小型剧目,表演上也开始有了简单的脚色行当划分,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在一些剧目中开始引进模拟现实生活的写实动作,同时也开始仿效大剧种的程式动作。但又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  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秦,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击节乐器甩掉了竹子板,改用枣木梆子并借用河北梆子锣经,启秦时以拉板胡者跺脚为令来指挥乐队伴秦。舞台设施只置一桌二椅和"守旧",别无他物。 折出戏剧目计有百余种,大部分来源于两小戏,或影卷、梆子剧本。另一部分则是依据民间现实生活、时事传闻、古今传奇、历史小说、子弟书鼓词等编写而成。在折出戏时期,清光绪三十四年,由于光绪、慈禧的相继逝世,清政府下令百日内禁止娱乐活动,致使蹦蹦戏各班社处于瘫痪状态,多有解体。同年秋,一些艺人成立了庆春社。为防止当局禁演,遂仿照大戏模式对折出戏进行全面改造,大量汲取了梆子板式和锣鼓,使蹦蹦戏具有了大型剧种的雏型。改革后的蹦蹦戏,定名为“平腔梆子戏”。 宣统元年,唐山兴盛了永盛茶园,邀请庆春社做开业演出,深受广大工人及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庆春社在唐山站住了脚跟。为巩固蹦蹦戏在城市中的阵地,班社艺人奋力赶写赶排新戏,至民国元年,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剧目已达三十余部,与此同时,也健全了表演行当,完善了唱腔板式和伴秦体制,从而使蹦蹦戏具有了崭新的艺术风貌。至此,孕育在秧歌母体中的民间小戏,终于在民国初年以新的姿态脱颖而出,时人称其为唐山落子,后定名为评剧。 《杨三姐告状》、《安重根刺伊腾博文》等现代戏面对社会现实生活,以时事新闻为题材,在当时很有影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评剧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有许多省、市、自治区组建了评剧艺术团体,至此,评剧一跃而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杨三姐告状》又名《枪毙高占英》。根据真人真事编剧。写民国七年,富绅富贵章之子高占英娶贫女杨二姐为妻,高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二姐劝夫改邪归正,高便怀恨在心。奸夫淫妇合谋,害死二姐。三姐杨玉娥在吊孝中发现疑点,乃赴滦县告状,县官受贿,致使三姐败诉。三姐不服,上告直隶总厅(天津),斗争终于胜利。高占英伏法遭枪决。 此剧民国八年(1919)首演于哈尔滨庆丰剧院。剧本首载1929年诚文信书局出版的《评戏大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12月出版的《成兆才剧本选集》亦收此剧。 《花为媒》故事见《聊斋志异-寄生》。写王俊卿与表姐李月娥互相爱慕,但月娥父坚不允婚,俊卿相思成病。媒婆阮妈另选张五可,并定计花园相亲。张、王一见钟情。迎娶之日,月娥母趁丈夫外出,亦将月娥送至王家,俊卿遂娶二妻。 此剧民国三年(1914)由庆春平腔梆子班首演于唐山盛茶园。后收入《评剧大全》第2集。 越剧名剧玉蜻蜓评剧表演艺术家有新凤霞、赵丽蓉等。  越剧  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尹桂芳、徐玉兰、王文娟、袁雪芬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追鱼》《春香传》《孟丽君》《孔雀东南飞》《何文秀》《沙漠王子》《九件衣》《玉蜻蜓》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等打批优秀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梅花大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主要剧院剧团有上越、浙百、绍百、芳华、南越等  黄梅戏  黄梅戏《红楼梦》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半把剪刀》、《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九件衣》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杨俊、韩再芬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剧团主要有安徽省黄梅剧团、安庆黄梅剧团、湖北省黄梅剧团  淮剧  淮剧《牙痕记》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距今已在二百余年的老剧种,早在清代中叶,江苏盐阜(盐城和阜宁)、清淮宝(淮安和宝应)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淮剧语言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20个韵部。淮剧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以[淮调]、[拉调]、[自由调]为三大主调。[淮调]高亢激越,诉说性强,大多用于叙事。拉调委婉细腻,线条清新,适用于抒情性的场景;[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大,具有综合性的表现性能。围绕三大主调而派生出来的一些曲调,如一字腔、叶字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等。淮剧《一江春水向东流》  淮剧的伴奏乐器、管弦乐有二胡、三弦、扬琴、笛、唢呐等,打击乐器有扁鼓、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在香火戏锣鼓基础上吸收麒麟锣、盐阜花鼓锣等民间锣鼓演变而成。  淮剧的经典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和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顾凤英》(牙痕记)《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淮剧传统经典剧目有《孟丽君》、《牙痕记》(又名《安寿保卖身》)、《玉杯缘》、《嫁衣血案》(又名《九件衣》)、《打碗记》、《哑女告状》、《恩仇记》、《柜中缘》、《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以及清宫戏《蓝齐格格》等颇有影响。  上海淮剧团为以《金龙与蜉蝣》为标志,都市新淮剧的旗号在戏剧界引起很大凡响。当今 江苏省淮剧团创作的精品工程淮剧现代戏《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孟丽君》也深受观众喜爱;《金色的教鞭》、《小豆庄风情》 被拍成电影。  昆曲  昆曲牡丹亭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豫剧  豫剧  陕西省咸阳豫剧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迄今已逾五十年历史,是陕西省具有较高影响的地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国有全民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传统剧目有六百多出。著名演员有常香玉、牛得草等,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七品芝麻官》《花木兰》《朝阳沟》等。  秦腔  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其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得名,陕西话发音尤为妙),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体声腔,也是梆子腔(乱弹)系统的母体。现在北方各地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编辑本段]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  (点击看动画↓)《柜中缘》女红  (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求“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二)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鹞子翻身-《太阳花》报警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戏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时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三)程序性 程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戏曲音乐  是中国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这种综合了戏剧、音乐、表演、杂技、舞美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也是区分不同剧种的主要标志。  戏曲音乐的发展历史悠久,汉代的民歌、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  戏曲音乐的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  1、曲牌体(又称联曲体)。即各种曲牌根据唱腔设计的需要进行联缀的套曲形式。其中包括散-慢-快-散的板式变化;  2、板腔体(也称板式变化体),包括基本板式、附属板式和各种腔调等。  [编辑本段]报纸《戏曲》  《戏曲》, 戏曲史论期刊。民国二十一年(1942)1月1日创刊,上海曲学丛刊社出版,赵景深、庄一拂编辑,沈衡逸、唐秉熙发行。月刊,三十二开本。该刊是曲学丛刊之一种,系戏曲理论刊物之一,主要发表研究宋元明清戏剧,包括南戏、杂剧、散曲、传奇、乱弹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创刊号的编后语说道:“纯粹谈昆曲和戏曲史的学术性戏剧刊物,可说是从来不曾有过。过去剧学月刊水准较高,但也花部与雅部并重。现在我们的戏曲月刊,专谈昆曲和戏曲史,可说是一种创举。”内容包括:一、昆曲谱曲和演唱艺术研究。有朱尧文的《谱曲法》、《昆曲声调之今昔》,管际安的《昆曲工谱四声阴阳赂说》、《度曲杂说》,以及周贻白的《昆曲声调之今昔》,比较《游园》各谱,更有趣味。曲谱有《贩马记》和《绣儒记》,前者是内廷供奉的秘本,后者是向各藏曲家汇集的藏本,计有二十八出之多,不易见到。二、古典戏曲史料辑佚,有谭正壁的《宋元戏剧与宋元话本》、宋瑞捕的《元明杂剧穿关考》、冯沉君的《南戏拾遗补》、叶德均的《地方志与戏曲家传记》等。三、古典戏曲剧目考释。有庄一拂的《古今杂剧东同韵存目》、《古今杂剧传奇江阳韵存目》,钱南扬的《西厢记杂剧校释序》,赵景深的《散曲集丛七种》,彭子仪的《介绍孤本之明杂剧》,谭正壁的《宋金杂剧院本与元明杂剧》等。此外还有管际安的《度曲歌诀》和吴柏用的《对于度曲之趣兴》,均是谈曲佳文。赵景深还就此书为他自己的《元人杂剧辑逸》补正,宋瑞槐就此书研究元明杂剧的穿关。钱南扬根据《南词所谱》辑出《墨憨斋词》谱,兼校《九宫正始》,叶德均《谈元曲选》后写下了重要的64L记》。该刊第三辑是吴梅逝世三周年的纪念特辑。刊载了他的遗像、手迹、年谱、著述考略、别传等。徐益藩、梁理、徐调字、郑逸梅、浦江清、李一平等撰文悼念。此外还有《一年来上海曲社的动态》,并发表内廷演出秘本如《贩马记》、《绣懦记》等。主要撰稿人有:赵景深、朱尧文、庄一拂、谭正壁、吴梅、郑逸梅、管际安、邵萝士、徐调字、魏如晦、胡山源、郑振择、周贻白、傅东华、叶德均、钱南扬、浦江清、俞平伯等。另设有《戏曲信箱》,专答各地读者提出的问题。民国三十一年5月停刊。共出五期。[1]

近几年最有名的: 由戏曲理论家傅谨教授主编的《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由凤凰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涵盖了较为全面完整反映清代京剧孕育、生长、发展、繁荣相关的历史资料,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京剧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关于戏曲的文献资料

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8z46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京剧,也称“京戏”、“国剧”、“皮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 、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胡琴(京胡)、和锣鼓、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几年最有名的: 由戏曲理论家傅谨教授主编的《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由凤凰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涵盖了较为全面完整反映清代京剧孕育、生长、发展、繁荣相关的历史资料,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京剧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西方丑角在正戏和民娱中的功能差异与嬗变、刘文峰 (2013) 中国戏曲史 三联书店, 北京,    、刘文峰 (2013) 中国戏曲史 三联书店, 北京,    等等这些文献,你也可以在世界文学研究上找戏剧的论文,看看别人的参考文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