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啥级别

发布时间: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啥级别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玉溪师范学院主办,是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中文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创建于1985年,现为双月刊,16开本,国内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各科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等在教学和科研上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本刊与全国各高校学报、图书馆及一些专家学者、科学研究所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已加入的国内大型检索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报社里的总编室主任,级别是中层干部正职。具体是什么职级,要看报社的行政职级。在我国,报社的行政职级分为中央级、省级(含副省级城市)、地市级等等。中央级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厅级;省级报社(含副省级城市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处级;地市级报社的总编室主任是正科级。报社总编室主任是重要业务岗位。其职责是在总编辑和副总编辑领导下,全面负责本报的编务工作,通常是报社编委会成员。报社的最高领导是社长(通常兼任党委书记),以下分别是总编辑、总经理、副总编辑、各部门主任、副主任、编辑记者、印务及后勤部门职工。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科研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大开发与西藏农牧区的发展》 (02AMZ002)课题组成员;2、2008年度北京市科委“博士论文资助专项”项目《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京郊白村调查研究》,(ZZ08042)课题主持人;3、2007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暑期调研项目《西藏农牧区的发展现状》课题主持人;4、2008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暑期调研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主持人。 论 著[1]论文《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2]论文《论布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及其意义》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3]论文《从“商品”到“符号”—— 一种意识形态的分析》载《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4]论文《论布希亚对消费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分析》载《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5]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西藏农村经济的发展》载《中国藏学》2009年第1期;[6]论文《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民化发展》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7]论文《“旅游兴县”不是梦》载《中国土族》2007年夏季号;[8]论文《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族妇女教育观念转变浅探》载《甘肃民族研究》2008年第10期;[9]论文《社会变迁与文化调试》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民族出版社,2009年;[10]论文《城市化进程中村级集体经济的变迁》载《2007年首都高校挂职锻炼博士生和博士后建言献策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11]论文《村级经济集体改制的社会学分析》载《我做田野 故我存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12]论文《赫哲族三十年变迁》载《中国少数民族三十年变迁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其他学术活动2006年11月赴江苏省吴江市参加 “费孝通江村调查70年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并作论文发言;2008年8月赴青海西宁参加中共中央党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讨会”;2009年7月赴昆明参加第十六届世界人类学大会并在“西藏社会变迁”专题会议中作论文发言;2010年7月赴海拉尔参加“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研讨会并作论文发言 获 奖2007年5月,论文《农民工流动的社会网络分析》获中央民族大学首届“费孝通社会调研学术论文大赛”二等奖;2008年11月,论文《村级集体经济产权改制的社会学分析》获中央民族大学第四届“博学杯”学术论文大赛二等奖;2008年12月 获中央民族大学“优秀研究生学术科研奖”;2009年4月 获中央民族大学“吴文藻奖学金”二等奖。

《“吃人”叙事的历史变形记》 《文艺研究》201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全文转载; 《人大复印资料》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论新时期初期小说的“人民”话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6期《民间形式向民族形式转型的标志——从“新秧歌剧”到“新歌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如何“现代”,怎样“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评陈军著<戏剧文学与剧院剧场——以“郭、老、曹”与北京人艺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6期《重新体味“小感触”中的大时代与大境界》,《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2期《当代文学史写作:方法、可能与限度》,《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历史”的镜像:在现代化的视野中》,《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4期《宏大叙事视野里的“鲁剧”地域美学阐释》,《东岳论丛》2014年第3期《民间文化与莫言小说的传奇性》,《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人学:马克思的美学基点及其归宿》,《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敞开与遮蔽:文学史叙述方法及其限度》,《云梦学刊》2004年第6期,《社会科学报》2006年12月6日摘要,全文收入余三定主编《当代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全文收入王万森、刘新锁主编《文学历史的跟踪: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述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穿越文化的心灵遇合与理性评判》,《回族研究》2002年第3期《论〈茶馆〉的现代性》,《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新视阈中的可能性探寻》,《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论废名小说中的儒家文化意识》《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论新时期中后期小说中的“结构”意识形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革命时代的生活与文学之美——<这边风景>简论》,《东方论坛》2014年第1期《中国现代性与“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情”的政治与抒情的政治学:20世纪中国政治抒情诗》,《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诗·革命·历史:革命叙事诗的诗学政治化阐释——兼论李季的叙事诗创作》,《东方论坛》2012年第5期《“五四”启蒙传统的回归与重构——“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之三)》,《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6期《中国现代性悖论语境中的思考与写作》,《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12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认同建构及其叙事表征》,《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人民”话语中的“个体”言说困局——“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之二)》,《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10期。《“人学”话语与“人民”话语的纠结——“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3期。《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叙事的认同危机:语言视角的考察》,《东方论坛》2011年第4期。《叙事的耗散与主体的困境——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叙事的自我建构与认同危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论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艺术》,《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事》,《鲁迅新论》,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暴虐”与“复仇”:奴隶时代的心理证词》,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乡土中国的情感记忆及悖论性生命体验——重读<朝花夕拾>》,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镜像自我与语言建构的主体》,温奉桥主编《文学的医心》,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拆除深度与意义的重建》,《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1期。《“寻根”作家的认同焦虑与构建“文化中国”的难局》,《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1期。《“日常生活”叙事与跨世纪中国小说的自我认同》,《东方论坛》2010年第2期。《<黄鹂声声带血鸣——孙犁抗日小说研究>的方法论启示》,《东方论坛》2010年第5期。《当前青少年学生文学阅读调查研究》,《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叙事的自我认同及其危机:1980年代与1990年代小说的辩证》,《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构建现代性进程中的乡土中国形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新世纪小说的影像化叙事批判》《东方论坛》2009年第4期《文学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纠结——论新世纪小说的认同危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传媒景深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景观》,《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新世纪小说的新闻化叙事批判》,《东方论坛》2008年第3期《追索欲望时代的精神可能》,《青岛文学》2008年第5期《反思传统与悼念青春的孤本书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现代文学批评本体的寻绎及其文化阐释》,《东方论坛》2013年第4期。《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问题》,《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大时代”的文学批评和大视野的历史图绘》,《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天雨海风叙乡愁——读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1期《传奇;莫言小说的叙事资源与美学特征》,《唐都学刊》2005年第1期《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日常生活”叙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主体意识》,《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论中国现代散文的“情”“志”之美》,《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论先锋小说的崛起及其艺术影响》,《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事——重读〈孔乙己〉》,《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酷虐”与“复仇”:奴隶时代的心理证词》,《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7期《“自我”的镜像:徘徊于建构与解构之间》,《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视角及其归宿》,《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论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的艺术流变》,《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论“文化寻根”小说的渊源及价值取向》,《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诗”与“生活”之间——论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个性》,《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寻求“自我”生成的历史基点》,《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镜中飞翔:现代性文化语境中“自我”的重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故乡记忆与儒禅文化精神》,《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现实处境与突围策略——论90年代女性写作》,《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世俗之相的摹写》,《青岛文学》2000年第5期《对话意识与狂欢化写作》,《鸭绿江》1998年第5期

1、陈星 1985年拜师于湖北著名画家尹道新教授学习中国画技法,1987年考入中国花鸟画院学习花鸟画技法,同年学习中国山水画家吴雅明的绘画风格。1990年作品《一剪梅》发表在中国花鸟画刊,1993年在山东胜利油田成功举办了一次个人书画展。近几年来,作品《天山红叶》编入《世界美术集》、《虾图》编入《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展精集》、《蜀中山水图》编入《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书中。他传略也被编入《世界美术家传》、《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科学中国人· 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传世名画书法鉴赏》、《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第五卷)、《世界华人英才录》、《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2000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等书中。作品《虾趣》被挪威友人收藏。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评为二级美术家和二级书法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民间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2、陈星 男,1959年10月生于福州市,汉族,中共党员。200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学信息图谱、城市化与城市GIS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陈述彭院士。 教育背景: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福建林学院森林工业系森林采伐与运输机械化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9年1月,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采运工程系木材采伐运输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1978年1月参加工作,工人;1982年8月至1986年8月,福建林学院森林工业系,教师(助教);1989年5月至今,福建省林业厅(曾负责林业企业管理、木材流通管理、林业工业行业管理、科技管理等工作)和县政府工作。 参加项目和主要研究领域:数字福建(林业),福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林业可持续发展,木材生产工艺与机械设备及其参数最优化设计,林业经济和管理,林业发展规划等。在公开刊物上累计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陈星(1924-3) 原名熊凌云,北坍乡熊洼村人,大学文化,地主家庭出身。 民国29年(1938),日军侵华,熊凌云在扬州、上海读书,目睹日军暴行,国破家亡,无比愤恨。在地下党员、哥哥熊梯云的熏陶、影响下,他拥护共产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斗争,于民国31年(1942)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叛徒告密,党员身份暴露,奉组织指示,转回故乡,参加地方抗日武装河防大队;民国33年(1944)在县青年救国会工作;民国34年(1945),被组织上保送到华东建设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在清江市搞公安和翻译工作。抗战胜利后,调回阜东县公安部门工作。 民国35年(1946),陈星报名参军,任阜东县总队三连政治指导员,他关心战士,团结干部,严格训练。要求战士带着敌情练兵,搞射击、刺杀等科目训练一丝不苟,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空余时间,他教大家读书识字,对粗识字的通讯员沈忠友、文书周甫山等进行重点辅导,教他们读书、写日记、写书信、打借条、领条,学写战地小短文,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民国36年(1947)初,陈星晋升为营副教导员。是年3月的一天,驻阜宁城国民党军48旅和还乡团一部到阜城以北”扫荡”,阜东总队三连在中三灶、前三灶和砖桥一线进行阻击,陈星率二排占领了大坟茔,敌军亦抢占坟茔西侧,两军相距仅20多米远,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猛烈的战斗。上午七时半,陈星抬头察看敌情,头部被敌人子弹打中,副连长刘正清视此,果断决定组织火力边打边掩护撤离,经过若干次艰苦反击和臼刃拼搏,才得以安全转移。 陈星因伤势太重,流血过多,于当日不幸牺牲,时年24岁。4、陈星(图)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7/9 民 族: 汉族 1983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等职。著有《功德圆满——护生画集创作史话》、《天心月圆——弘一大师》、《丰子恺新传》、《重访散文的家园》、《李叔同歌曲寻绎》、《白马湖作家群》、《孤云野鹤苏曼殊》、《隐士儒宗马一浮》、《广陵绝响》、《清凉世界—丰子恺艺术研究》等三十余部。正撰写《弘一大师浙江影踪》、《丰子恺研究史论》。《功德圆满——护生画集创作史话》,获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4年),此为一部研究《护生画集》的专著。《重访散文的家园》,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最高奖),此为一部研究中国现代散文名作的专著,重点寻绎散文名作中提到的场景。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不是核心期刊。

王海明《新伦理学》的部分反响2010年9月25日,新京报发表吴思先生文章《阅读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他所推荐的图书为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详见参考资料 )。2004年3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四川师范大学唐代兴教授研究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优良道德体系论——新伦理学研究》。(详见参考资料 )2002年海南出版社出版湖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周仲秋教授的《平等观念的历程》。该书第八章第十一节标题是“王海明的平等新论”。(详见参考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高瑞泉先生在其终身教授报告会上的演讲“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中,采用了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所创立的“基本权利完全平等和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的平等理论。高瑞泉:“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解放日报,2006年9月3日(详见参考资料 )中国《伦理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四期发表孙志海博士批评王海明《新伦理学》的论文:《“论‘行为事实属性’是一个错误概念”》(详见参考资料 )。第五期发表王海明的回答:《“行为事实属性与行为应该属性:孙志海批评之批评”》(详见参考资料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于2009年第一期开始连载唐代兴教授研究王海明《新伦理学》(修订版,全三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出版)的学术专著:《当代新功利主义:新伦理学研究》(详见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编辑部2007年4月21日举办了“王海明《新伦理学》研讨会”;并将其中3篇论文发表在该杂志第2期,组成一个专栏。(详见参考资料 )200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南开大学哲学博士门里牟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研究》。该书28万字,引用王海明《新伦理学》的引文共计61条,其中一章这样写道:“人性问题异常复杂,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在中外哲学史上形成很多观点,直到今天王海明先生的划时代巨著《新伦理学》问世后,围绕人性和道德等许多千百年来令人困惑的问题才一个个被他破解。”(门里牟:《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2003年,著名学者雷永生先生论及王海明《新伦理学》时这样写道:“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我国伦理学界出了一本新书:王海明先生的《新伦理学》。它以与众不同的框架、内涵及方法,特别是许多新颖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王海明《新伦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冲破了伦理学的僵化结构,打破了传统伦理学统治的几十年的格局,为伦理学的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引自唐代兴:《优良道德体系论:新伦理学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哲学专辑》中的《伦理学研究》写道:“在伦理学的基础原理研究方面,200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王海明著的《新伦理学》………该书无论体系结构还是基本观念,均有自己的独特见地,是六经注我之作。” (谭忠诚陈少峰:《伦理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料室2006年统计20年来本系教师著作转引率,王海明的《新伦理学》排名第一。王海明部分学术论文及其转引率情况(数据来自中国知网2011年3月,(详见参考资料 ),部分学术论文电子版请见扩展阅读。

玉溪师范学院的学报是校内资料,主要是对近期校内发生事物得报道,不定期发放。应该不属于核心。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什么级别

虽然现在档次不高~但是等到2015年就会升为聂耳大学后,档次肯定有所提升,录取分数线当然会有提高,现在就读是很划算的~~很有前途的一所学校~~ 这里气候不错,小吃很多

属于二本院校。好吧,分得再细致一点,如果2本里面分A,B,C类学校的话,那么它就属于二本里面的C类学校。

C类地区C类学校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不是核心期刊。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1、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学院);2、审美教育研究所(中文系);3、语言及语言教育研究所(英语系);4、旅游规划研究所(旅游与经济管理系);5、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所(地理系);6、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现代信息技术中心);7、科学与发展研究所(教育系);8、云南玉溪生物化学技术研究所(化学系);9、新材料研究所(物理系)。10、区域经济研究所(旅游与经济管理系)11、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院)重点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旅游饭店管理实验室。校级研究所: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玉溪师院大学生美育与素质拓展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环境化学”、“LUPA开放源代码”两个实验室。 学院学报《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玉溪师范学院主办,是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中文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创建于1985年,月刊,大16开本,国内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各科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等在教学和科研上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 馆藏资源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建于2000年3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3月的原玉溪师专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为54㎡,共6层,有读者阅览座位1300多个。馆藏各类纸质图书文献资料达585021册。馆内订有中文期刊1067种、报纸146种、原版外文期刊24种。数字资源较丰富。有电子图书135103册。有各类数据库14个:中文数据库6 个;外文数据库 3个;视频数据库2个;有自建数据库3个;光盘有4555份;磁带有818份。各类数字资源通过图书馆主页免费为校园网用户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

王海明《新伦理学》的部分反响2010年9月25日,新京报发表吴思先生文章《阅读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他所推荐的图书为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详见参考资料 )。2004年3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四川师范大学唐代兴教授研究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优良道德体系论——新伦理学研究》。(详见参考资料 )2002年海南出版社出版湖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周仲秋教授的《平等观念的历程》。该书第八章第十一节标题是“王海明的平等新论”。(详见参考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高瑞泉先生在其终身教授报告会上的演讲“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中,采用了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所创立的“基本权利完全平等和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的平等理论。高瑞泉:“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解放日报,2006年9月3日(详见参考资料 )中国《伦理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四期发表孙志海博士批评王海明《新伦理学》的论文:《“论‘行为事实属性’是一个错误概念”》(详见参考资料 )。第五期发表王海明的回答:《“行为事实属性与行为应该属性:孙志海批评之批评”》(详见参考资料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于2009年第一期开始连载唐代兴教授研究王海明《新伦理学》(修订版,全三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出版)的学术专著:《当代新功利主义:新伦理学研究》(详见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编辑部2007年4月21日举办了“王海明《新伦理学》研讨会”;并将其中3篇论文发表在该杂志第2期,组成一个专栏。(详见参考资料 )200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南开大学哲学博士门里牟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研究》。该书28万字,引用王海明《新伦理学》的引文共计61条,其中一章这样写道:“人性问题异常复杂,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在中外哲学史上形成很多观点,直到今天王海明先生的划时代巨著《新伦理学》问世后,围绕人性和道德等许多千百年来令人困惑的问题才一个个被他破解。”(门里牟:《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2003年,著名学者雷永生先生论及王海明《新伦理学》时这样写道:“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我国伦理学界出了一本新书:王海明先生的《新伦理学》。它以与众不同的框架、内涵及方法,特别是许多新颖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王海明《新伦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冲破了伦理学的僵化结构,打破了传统伦理学统治的几十年的格局,为伦理学的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引自唐代兴:《优良道德体系论:新伦理学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哲学专辑》中的《伦理学研究》写道:“在伦理学的基础原理研究方面,200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王海明著的《新伦理学》………该书无论体系结构还是基本观念,均有自己的独特见地,是六经注我之作。” (谭忠诚陈少峰:《伦理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料室2006年统计20年来本系教师著作转引率,王海明的《新伦理学》排名第一。王海明部分学术论文及其转引率情况(数据来自中国知网2011年3月,(详见参考资料 ),部分学术论文电子版请见扩展阅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